西安交通大学学风教风调查报告

时间:2024.3.31

西安交通大学学风教风调查报告

社会学系*

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行为的总体状况,良好的学风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治学精神、学识品位、道德风范、行为风采等的综合体现,它直接影响着学风,制约着校风。为了深入了解我校目前的学风、教风情况,以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在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方面的两位专家Peter S. Li和Li Zong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人文学院社会学系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西安交通大学学风、教风调研组”于20##年6月对我校的学风教风进行了一次全校范围内的调查,调查历时一周,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学风、教风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捕捉到了来自教学第一线的大量鲜活信息,为进一步改善我校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自编式书面调查问卷。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调研组对问卷的问题反复地推敲、讨论,先后经过五次修改后,确定了问卷的问题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追求知识的努力程度以及学习成绩四个方面进行,以期寻找影响学风优劣的主要因素。我们相信,这四个方面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风,在问卷设计中,我们适当地贯穿了一些学生生活状况和教师教风方面的问题,以期从学生的眼光、感受、要求、评价方面了解教风的状况以及学风和教风的内在关系。

本次调查的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总共29个封闭式问题,4个开放式问题,量表问题9个。其中基本资料方面有11个问题,涉及学习动机和目标的有5个问题,涉及学习态度的有5个问题,涉及学习方式的有6个问题,涉及到学习成绩的有4个问题。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整体为西安交通大学全体本科生两万多人,对全校17个学院按人数比例进行抽样。我们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先将所有的本科生按照学院的不同分为17个类别,然后在每个学院中按照抽样比率10%进行抽样。例如,机械学院有本科生1246人,按照10%的比率抽得124人。按照这种方法,本次调查共抽得样本数为1962人,这样的抽样方法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并减少了抽样误差。最后,在东、西校区向本科生发放问卷2050份,回收1962份,回收率为96%。受调查对象在总体分布上较均匀:样本包括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的学生,文理科兼顾,具有一定代表性。接受调查的对象基本情况是:男生1402人,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1.5%,女生560,占28.5%;其中,文科类313人,占16%,理科类288人,占14.7%,工科类1083人,占55.2%,医科类256人,占13%。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专业比例与交大基本情况相符,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整体的分布情况。

在问卷回收之后,我们采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我们根据问卷的题目,在SPSS统计软件上预先做好了一份编码手册,把问卷按照问题和选项分解成为60个变量,在调查结束后将每道题按照相应的编码输入计算机,完成了最后的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其相关分析

(一)基本资料分析

问卷中涉及专业,年级等基本资料的问题比较多,总共有11个问题,较全面地收集到了交大本科生的基本情况,为学校今后的统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西安交大是一个典型的工科大学,工科专业的学生占了全校本科生的近56%,其他的文科、理科、医科学生人数和只占44%,相应的,男生人数的比例71.5%也远远高于女生人数所占比例的28.5%。其中学生干部占到近30%,非学生干部的学生中也有20%表达了想当学生干部的愿望,有这样多的同学愿意主动为同学们服务,负责各项日常工作的组织、管理,锻炼自己的才干,给同学们创造完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无疑是一种好的现象,同学们的这种工作热情应当受到尊重,鼓励和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对象月生活费的情况与我们的预想大相径庭,根据对全部问卷的统计分析,交大学生月生活费的平均数是385元,而填答最多的是300元,甚至还有填100元、150元等特别低的消费,这说明交大学生的花费还是比较低的,再来看其他几个数据,例如在对第10题“新生入学时,您筹集学费困难吗”的回答中,没有困难的只占37.7%。由此可知,我校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另外,从事勤工俭学的同学大约占25.4%,这些同学平均每周用6个半小时来做此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生活相对困难的学生有将近一半有了生活补助的来源,这样的概念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还有很多学生也从事其他工作作为生活费的补充,比如做家教,做兼职打工等。这些都说明交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立、自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正是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光大的。

(二)学风分析

 为了客观而准确地把握我校学风情况,调查中,我们把学风这一概念操作化,用四个书面的指标来测量:一是学习动机和目标,二是学习方式,三是追求知识努力程度,四是学习结果。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作一些分析。

1、关于学习动机、目标分析

显然,学习动机、目标影响学风。塞缪尔?约翰逊说过:“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罗素也说过,“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何明确的学习目标,那么他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也就不会去积极学习,也就不会在追求知识中体验到快乐与喜悦。相反,一个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目标,他就会更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大学生活就会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基于这样地思考,我们的问卷使用了一个量表,用于测量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将6种因素的重要程度分为五个等级,“1”表示“最不重要”,“5”表示“最重要”。在分析中,我们将“1”和“2”合并为一个等级,表示“不重要”,。“3”居中,为“一般”。“4”和“5”合并为一个等级,表示“重要”。分析数据显示:以下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中,认为“更好地报答父母亲”重要的,占78.5%;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重要的,占75.2%;认为“自我能力的证明”重要的,占67.8%;认为“追求更多的知识”重要的,占66.1%;认为“提高社会地位”重要的,占56.3%;认为“为社会做贡献”重要的,占46.4%。值得注意的是,对该题的选择没有一个缺失值,这说明调查对象都有自己的学习动机,这对学生的求学和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首先学生中把更好地报答父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学习动机的占相当高的比例,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忠孝观念对学生的影响,也说明中国社会家庭的血缘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维系力量。这一结果也反映出中国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所付出的物质、精神的沉重代价得到了一定的回应,表现在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养育、培养自己的父母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心存感激之情,背负着父母的希望,愿意努力报答父母。其次,学生中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比例位居其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下就业形势的严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很多大学生把“找到理想的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反映了他们在这种形势下价值取向的实用化、功利化特点,但总体的态度仍是积极向上的。最后学生中把“证明自己能力”,“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社会地位”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动机的学生,也占到一半以上,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主导教育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折射,说明大多数人想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地位,为生存而奋斗。总体来看,我校学生的学校风气还是好的。

调查中,我们也试图探寻影响学习动机的其他因素,比如年级、毕业后的打算、家庭情况等。我们把年级和“找到好的工作”、“报答父母”做了交互分析,可以看出,一至四年级的学生认为这两项是自己学习动机的比例基本相同,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并不是“迷茫的一代”,有相当多的人满怀理想,并且孝敬父母。关于毕业后的打算,选择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占7.0%,选择“国内读研”的学生占52.4%,选择“寻找工作”的学生占32.5%,只有3.8%的学生选择“自己创业”,另外有4.4%的学生选择“其他”。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这是所有大学生毕业时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由于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迫使更多的大学生在二、三年级、甚至一入校就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由上述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占大多数,这一方面说明现在的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就业压力,认为如果不继续深造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希望通过继续深造增加自己的知识资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说明这部分学生还是对大学的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认为高等学校教育是大有益处的,并且愿意继续接受高等学校的教育,以便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部分希望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学生,可能是家境不好多原因,希望尽快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那么学生的家庭条件对学习动机有影响吗?有。在将“筹集学费困难与否”与“毕业后打算”进行交互分析后得出,家庭越困难的(即筹集学费越困难的)越倾向于毕业后就业或创业,而家庭条件越好的,越倾向于出国深造或国内读研。但是否家庭越困难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怎则从问卷中无法反映出来。

2、关于学习方式与态度的分析

学习方式对学风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学习方式是个性化的,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学习方式又是可触可见的,具有一定的传播性、渗透性和影响力。如果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广为流行,相互影响,就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那么这个学校就会呈现出良好的学风,反之亦然。

对于学习方式与态度,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测量:

(1)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当问及“你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时,31.8%的学生选择了“感兴趣”,58.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0.0%的学生选择了“不感兴趣”。对于问题“您选课时,参考的主要因素是:1、容易通过;2、出于兴趣。”大部分的学生选择“出于兴趣”,占76.7%,其余23.3%的学生选择了“容易通过”。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在选课时也主要是凭兴趣。但是,如果把这种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同较低的出勤率(后面分析)联系起来看,又出现了矛盾,为什么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却不去上课呢?仔细分析,可能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学生喜欢本专业,但是他们可能不喜欢教授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老师,认为自习式的学习方式甚至比听课更好。对此,学校应做出一些改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同是一个专业,有些班的任课老师是资深教授,另一些班的老师却是刚刚毕业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公平感,产生抵触情绪,更易可能选择不去上课,或者不去自己班上课,对此,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对某专业不感兴趣或对其就业前景不甚乐观,特别是一些人文专业,还有许多学生对公共理论课也极为忽视,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经济学、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大学法律基础也是十分的不屑。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应深化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更符合社会需求,至少应满足学生就业的基本需求。此外,要加强公共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对于课外知识的态度:为了了解学生汲取课外知识的态度,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Q13“面向全校学生而非本专业讲座,您是否经常参加”,12.1%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77.8%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只有10.1%的学生选择“从不参加”。Q14“您多久读一次报纸”,52.1%的学生表示“经常读”,44.3%的学生表示“偶尔读一次”,3.5%的学生“从来不读”。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课外知识有广泛的兴趣和追求热情,愿意汲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

(3)对待难题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有47.1%的学生倾向于独立思考解决,10.3%的学生会“搁置一边”,不去解决或有待解决,42.7%的学生会通过与他人讨论的途经解决问题。其中有38.1%的学生表示愿意与同学讨论解决,4.3%的学生表示会与教师讨论解决。这说明交大学生独立意识很强,遇到问题大都倾向于自己解决,表现了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乐于与同学商量、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说明交大学生富于现代合作精神。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少有学生选择与教师讨论解决问题,说明师生关系比较疏远,教学气氛不够融洽、亲和,这既有同学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精神不够),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很少,不善于与学生打成一片),这种状况不利于教学互动,难于起到师生双方互相启发,相互促进的最佳教学效果。

(4)对作业抄袭现象及考试作弊的态度:调查显示,68.2%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在平时做作业时,抄袭现象普遍或比较普遍。在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上,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考试作弊是不良的行为,有39.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能接受,有22.1%的学生认为不能接受,比例占了一半以上,在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当今时代,这一结果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值得肯定。但是也需要注意,还有11.3%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接受考试作弊行为,这说明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较严重的诚信危机,对这部分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教育和引导。此外,对于作弊行为的处理,学生们都表现出较宽容的态度,认为对于第一次的轻微作弊行为是可以原谅的,应该给予改正的机会。问卷里并没有涉及到学生自身是否作过弊,但从学生对作弊处理方式的反应来看,多数学生虽说不能接受作弊行为,但也不愿意对作弊行为做严重的处理,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下作弊之现象的日趋严重和对学生们思想观念的直接影响,值得关注。

3、关于追求知识努力程度的分析

当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目标,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式时,就要体现在一系列学习行为上,例如出勤、备考等,因此,需要从这些方面测量。

在对上课出勤情况调查时发现,迟到和缺课现象比较严重。有59%的学生偶然迟到,有11.4%的学生经常迟到,早退现象不是很普遍,有54.6%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早退现象。对于缺课现象,有50.7%的学生偶然缺课,8.9%的学生经常缺课。这说明学生上课的劲头不足。分析表明,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挤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压力相对减轻,呈现出自我放松状态,因为缺乏压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近年来,学校内外的各种休闲娱乐场所的大大增加,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发展,对于远离父母监督,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诱惑力太大,使一部分学生沉溺于此,难于自拔,从而不去上课。此外,调查也发现,学生缺课与上课的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老师敷衍了事、呆板严肃、知识陈旧、信息量小,对学生迟到、缺课视而不见、不加干涉、那么缺课现象就会严重一些,反之亦然。

另外有一个现象,调查显示,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迟到、缺课的比例要比其它年级学生的比例低得多,从不迟到、缺课的学生一年级比其它年级的比例高得多。为什么越是高年级学生对于迟到、缺课就不在乎?这主要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例如一年级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还比较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上课纪律,学生还习惯于延续高中时的上课方式,而越到高年级,学生越发现,大学的出勤纪律并不是那么的严格,管理方式也相对宽松,因此,他们就日益懈怠,对于迟到、缺勤越来越感到无所谓了。对此,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应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纪律管理,逐步建立对迟到、缺勤现象教育和惩罚的权威机制,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有效扼制上课出勤率低的现象。

对准备考试的复习方式调查后,我们发现,有58.8%的学生选择了考前突击复习,有19.4%的学生选择了平时定期复习,只有1.1%的学生选择了从不复习,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有一半多的学生选择考前突击复习,这是有原因的,这与现存的教学安排有关,由于考试多集中在学期末最后一个月内,而且连续进行,所以学生平时根本没有精力投入过多,只能突击复习;再加上平时理工科学生的作业也不少,仅上课和做实验就用去了很大一部分时间,自然不能做到平时定期复习,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情况也是可以从问卷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您对学校的管理里还有什么建议”中看出来,有些学生在此提到了学校的课程安排,认为有些安排极不合理,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课程过多,平时疲于应付上课,没有时间复习,自己思考问题的时间也很少。课程多考试自然也多,考试安排也过于紧密,复习时间不够。对于有些专业,学校设置的某些课程与专业无任何相关性,课程本身又很难,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此等等,这些意见值得教学管理部门加以思考和吸收,以便完善教学体系。当然,客观地讲,这一现象也与大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有关。由于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的压力相对减少,学生所受管理明显少了,校园生活又比较丰富,外面的诱惑又比较多,这就助长了学生们的惰性,使他们平时懒于复习,而且是考取突击复习。

有关学生自习时间,调查发现,平均每天自习2小时的学生为45%,2小时到4小时之间的学生为32.2%,4小时以上的学生为18%,但也有4.6%的学生从未上过自习。从整体上看,交大学生还是比较刻苦的,多数同学能够勤奋学习,珍惜大学期间的美好光阴。

4、关于学习成绩的分析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学校整体的学习成绩足以体现这个学校的学风状况,对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您本人在班级中的学习成绩排序,最前 1 2 3 4 5 6 7 最后,用以测量学生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6 7 项竟然没有人选择,这意味着没有人认为他们的成绩是排在最后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符合事实。但这种自我评价上的奇怪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普遍的上进心理,以学习好为荣,以学习差为耻。而选择1 2 3 前三位的比例占到了37%,其中有2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是比较优异的,这说明学习效果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把自己放在了中等阶段,占到了59.9%,只有1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状况欠佳。可见学习好坏依然是每个学生心目中最在意的事情,是衡量是否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学习也是每一个学生大学期间的第一要务。这一情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说明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好的学习态度,都具有较强的学习上进心,学习效果也很好。基于上述情况,学校应深入研究如何改善不合理的管理体系,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学校劲头,进一步为学生创造适于学习、便于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机制,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

    (1)关于小环境对学生学习(学风)的影响:上述分析是从学生个体本身的因素来考察的,事实上,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宏观的社会环境,还是微观的小环境(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我们只分析微观小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家庭背景和父母教育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家庭背景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打算影响很大。先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如果父母有一方是大学学历,那么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就比不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多1.2%,而考研的学生人数比例相差不大,我们认为这是和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注重文凭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有一方是大学学历,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数就比不选择就业的学生人数少5.8%,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成正相关,即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就更会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而不必过多地考虑承担家庭经济负担而去找工作。再来看城市的学生,如果父母有一方是大学学历,那么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就比不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多8.8%,考研的人数比例差别不大。如果父母有一方是大学学历,选择毕业后就业的人数就比不选择就业的学生人数少11.7%。

    在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农村和城镇学生的差别不大。比如父母有一方是大学学历,选择出国留学,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多12.8%,选择考研,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多13.1%,选择直接找工作,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少20%。由此可见,城市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要比农村家庭状况好得多,反映在学生毕业后打算上,继续深造得城市学生比例就比农村学生比例多得多,而直接工作的学生比例要比农村少得多。

    (3)友伴群体的影响:在分别做了三位朋友(选取学生身边的三位朋友)与学生自身成绩的交互分析以后,证实了学生周围的朋友对他的学习成绩是有影响的这一理论假设。根据调查数据结果,第一位朋友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影响力则不大。有数据为证,在第一位朋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26.7%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是优秀的,在第二位朋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26.6%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是优秀的,第三位的则占到了29.6%。上文已述,第一位朋友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这里其所占比重却为何与第二位相差无几,甚至低于第三位呢?这是因为,它们各自的样本数量是不一样的,其中第一位是相对于689个样本而言的,在689个样本中,有184个学生学习成绩是优秀的,占了26.7%,而第二位是相对于447个样本,有119个学生学习成绩是优秀的,占了26.6%,第三位是相对于348个样本而言的,有103个学生学习成绩是优秀的,占了29.6%,如此可以看出依然是第一位朋友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最大的。

    (4)恋爱对学习的影响:由于交大是理工科院校,男女生比例悬殊很大,没有谈恋爱的人数占到了61%,所以这里我们只能对已经恋爱的32.6%的学生进行分析,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谈恋爱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也不是必然的,其表现的趋势也不明显。调查数据显示,不管学生的男∕女朋友学习成绩是优秀还是中等或中等以下,学生自身学习成绩处于中等的占大多数。学生男∕女朋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身的成绩50.3%处于中等阶段,学生男∕女朋友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自身的成绩68.5%处于中等阶段,学生男∕女朋友学习成绩是中等以下的,学生自身的成绩53.8%处于中等阶段,相差都不大。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青年学生各个方面渐趋形成的过程中,周围小环境的影响是明显的,不容忽视的。为此,我们应更加关心、关注大学生的交友、恋爱、社交等活动,及时掌握其思想及行为动态,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从正面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亚环境。

(三)教风分析

    教风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次调查中为了深入了解我校的学风情况,我们也从学生角度对教师的教风进行了调查,主要是用于测量学生对于他们所上课程的任课老师的总体评价,以便于了解我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

    关于学生对教师的总体评价,我们设计了六个指标进行测评,分别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呆板严肃—风趣幽默)、教师的教学理念(观念陈旧—与时俱进)、教师的知识面(知识狭窄—知识渊博)、教师的知识更新度(知识陈旧—知识新颖)、教师的教学态度(敷衍了事—爱岗敬业)和教师的授课方法(授课方法单一 —授课方法多样)。这六个方面依次从较差到优秀分别用1—7表示,选择越趋于7,说明对教师的每个指标评价越好。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在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评价中,仅有6.6%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是幽默风趣的,在这将中间4作为合格的标准,那么合格的也只有17.4%,共24%;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评价中,仅有9.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是与时俱进的,达到合格的也只有27.9%,共37%;在对教师的知识面的评价中,认为教师知识渊博的仅占16.3%,认为这项达到合格的占33.6%,共49.9%;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度的评价也不容乐观,有9.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知识新颖,认为这项合格的仅是29.0%;认为教师爱岗敬业的占19.8%,有33.0%的达到合格,共52.8%;在对最后一项指标,对教师的授课方法的评价中,只有7.2%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方法多样,达到的合格的也仅占18.8%,共26.0%。在这六个指标中,对老师评价较好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态度,也说明我校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态度是比较好的,但是在教学的其他方面还存在欠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大致看出我校目前教师的教学状况,尽管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但仍然说明一定的问题。总体上看,我校教师普遍的教学态度是好的,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授课方式比较单一,灵活性、针对性不够,方法也不很适应现代教学,传统灌输型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创新教育不够,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缺少热情,与学生交流少,理论水平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有待提高。这些方面反映在教学上就是授课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术上和方法上的得力指导。作为师长,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深深地影响、熏陶着学生。因此,在抓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同时,应该把良好的教风建设作为带动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要营造教学相长、互动互促的教育生态环境,首先要保证授课质量,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敬业负责、充满爱心的教学态度,而且要求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新颖性,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教学过程。对此,需要提高教师质量,通过教师培训,使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理念、实践能力、知识面及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有交大的提升。其次,提高教学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环节的科学考核与人性化激励,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好的投身于教书育人事业。

关于教风对学风的影响:为了了解教风对学风的影响,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学生缺课这个变量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1.教师讲课风格对学生缺课的影响:调查表明,从不迟到的学生对教师讲课幽默与否的评价中,满意度的百分比要高于经常迟到的学生的评价。与此相应的,经常迟到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枯燥的百分比则要高于从不迟到的学生(见图1)。

图1  教师讲课风格对学生缺课的影响

2.教师授课观点的新颖性与学生缺课率的关系:调查显示,从不逃课的学生与经常逃课的学生,对教师授课观点的评价不尽相同。从不逃课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观点新颖的百分比要高于经常逃课的学生(见图2)。

图2  教师授课观点的新颖性与学生缺课率的关系

3.教师知识面与学生缺课的关系:调查显示,在认为教师知识面狭窄的学生中,经常逃课的占了70.8%,而从不逃课的学生这一比率只有29.2%。而从不逃课的学生中,58.3%的人都认为授课教师的知识渊博(见图3)。

图3  教师知识面与学生缺课的关系

4.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缺课的关系,调查表明,凡认为教师知识陈旧的学生,经常缺课的百分比高于从不缺课的人。与之相应的,凡认为教师知识与时俱进的,经常缺课的人的百分比低于从不缺课的人。我们可以认为,对教师评价越高,越有可能不缺课,而认为教师授课知识陈旧的学生,越有可能逃课(见图4)。

图4   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缺课的关系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直接影响了学生是否逃课等学习行为。调查显示,对教师教风评价越高的学生,逃课率越低,反之,对教师教风评价越低的学生,逃课率越高。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由此不难预测,建设一支高度敬业,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一直学生的逃课等消极行为,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大大提供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并有效的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

三、问题与建议

根据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校学风、教风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方法尚未改进。调查表明,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经常迟到、早退、缺课、听课效率不高、不勤于思考、不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对所学专业缺乏做深入研究的动力。不少学生惰性较大,缺少勤奋学习的精神,自制力较差,课余时间多用于上网、聊天、娱乐、游戏。据了解,因迷恋网络游戏,沉溺与娱乐、恋爱的学生不在少数。学习方法单一,很多学生平时不看书,不复习,考前突击复习,背笔记,勉强过关。这些因素对学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学校软硬环境不够协调,部分教学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影响学生学风。例如学生反映部分教师上课方式单一;英语外教很少,英语考试模式单一;考试安排不合理,考试方式陈旧;学校对于学生心理问题关心不够;学校行政上办事效率太低;学习环境不佳,包括实验室及自习教室有待改善;教学部门领导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定期与学生见面,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学质量不高,应增加名师、名教授在本科教育第一线的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断网规定极不合理,图书馆藏书太少,过于陈旧,开放时间太短;教学设施落后,损坏的也不修复,扩音设施等严重缺乏,风扇形同虚设等等,严重影响教学。

3.学生贫富差距较大,急需加以引导。通过对我校大学生家境状况和生活消费的调查,我们发现,校园中,学生消费从每月消费额几千元到仅仅一百多元不等,存在着极大差距。这是社会上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的聚焦,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富裕学生”,我们要通过教学和管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生活观,使他们科学理财,合理支出,健康生活。对于“贫困学生”,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在精神上关心、鼓励他们,心理上激励他们勤奋上进、自立自强,做到物质、精神双“扶贫”,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社会交往对学生学习有直接影响,应采取措施正面引导。调查表明,交友、恋爱等亚环境对大学生学习有一定影响。对此,学校应积极对学生进行交往、恋爱方面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发挥这些方面对学生学习的促进、激励作用。

5.生活服务方面问题较多,急待改善。例如,食堂饭菜质量差,服务人员素质差。有学生反映西区食堂没有空调,用餐条件差,学生很不满意。校医院的服务态度差,效率低,校医院门口缴费处经常排长队,医生检查病情时极不认真等。各个宿舍楼打水条件不一,很不公平。运动场所少,没有自己的室内羽毛球馆,如此等等,难于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

鉴于我校学风教风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我们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深化改革,营造育人最佳环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尽心尽力的为学生成长服务为目标,建立学校服务部门岗位责任制,端正服务态度,改善工作作风,完善服务体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风建设。

2.改善教学管理,优化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质量。更加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系,考核体系和专业结构,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改善图书馆、实验室、自习教室、上网条件、实践环节等条件,为学生主动、积极、创造形学习创造自由、宽松、便利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

3.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管理,使管理工作更有成效。一年级学生刚刚入校,一下子还不适应大学生活,对大学生活既兴奋又迷茫,这时学校应该更多的关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他们尽快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良好的学习轨道。二、三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但有些学生开始出现纪律松懈,学习劲头不足的情况,对此,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之地鞥人性化和制度化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督促和约束他们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四年级学生,学校要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就业、创业和考研方面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尽量少安排课程,给他们创造更多的自由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4.加强师资培养,严格教学管理,以优异的师风建设推动学风建设。调查表明,教师的教风,人品,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搞好学风建设,必须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示范,熏陶和影响作用。从培养一支业务专、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入手,以名师、名教、名课工程建设为目标,狠抓师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措施激励教师勇于投身教学工作(如在出国留学,职称晋升,福利待遇,荣誉称号等方面适当向一线教师倾斜),切实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5.搞好校园综合治理工作,营造良好学风,教风生长的适宜生态环境。鉴于目前我校在学风教风建设方面软硬件不够协调,管理制度不完善,我们必须加强综合治理,从学生生活环境改善,对学生社会交往指导,校园文化规划与建设,社会实践的拓展,到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治学精神,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生素质,学籍管理等方面规范要求,科学引导,正确教育和综合管理等),学术交流氛围的营造,创新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等全方位抓起,充分发挥学校各个部门、单位在学风、教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并紧密配合,形成整体,促进学风、教风的健康生长。

6.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运行机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只有发挥好主体和主导二方面各自的作用,才能使教学效果最佳。目前我校师生的交流,互动很不够,学生缺乏好学勤问的精神和主动性,教师因与学生沟通不够而缺乏教学心里的及时反馈和深度互动,以致缺乏教学的激情和灵感,要改变这种局面,师生双方都要加以改进和努力。为此,学校应创造一些条件,促进这种互动的形成。例如可以探索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任课教师定期与学生交流,讨论,见面制度,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目前一些教师,甚至一些系没有办公室)等,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营造教学互促互进的良性运行机制。使学生更主动、更投入、更富有创造形的“学”和教师更努力、更合理、更科学的“教”。使学风、教风有较大的改善。

                               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

学风、教风调研组

                                   2005.10.18日



* 本此调查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社会系Peter S. Li和Li Zong教授为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青年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举行的《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的实践环节。社会学专业20##级硕士研究生完成了调查报告的初稿,李永胜老师对调查报告的初稿进行了修改,李黎明博士对调查报告进行了统稿。最后由赵文龙和李黎明一起定稿。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学风调查报告1

大学生学风调查报告调研人员:调研时间:20XX.10.15前言大学是学习、实践和生活的三位一体的新的环境,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学风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

大学生学风调查报告

湖北经济学院学风建设调查报告经院统计小组一调查结果摘要1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学习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最苦恼的是学习效率低和缺乏学习动力2到课状况调查认为本校学生到课情况良好迟到的为少部分同...

大学生学风调研报告

大学生学风调研报告,内容附图。

西昌学院大学生学风调查综合报告

关于西昌学院大学生学风调研报告西昌学院10生物何阳刘鑫黄文罗奇和10化学任宇锋邓思丽卢桂秋20xx05提纲本次调查题目为西昌学院大学生学风调研报告主要调查西昌学院大学生的学风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改进的建议和...

大学生学风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我校学风状况及学风建设的调研报告摘要学风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传统与风格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高等学校荣辱兴衰的永恒主题本文从学风的定义入手在目前高校学风现状分...

关于我校大学生学风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我院大学生学风问题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来源资环学生会新闻调研部调研意义学风是学生学习风气道德风貌和学生创新精神的综合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造人的...

当代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当代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一学风总体状况通过本次调查有3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校学风的总体状况良好52认为我校学风的总体状况一般8认为我校学风的总体状况较差6认为我校学风的总体状况很差从以上数据显示我校是学...

大学生晚自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外国教育名著选读调查报告石河子大学学生晚自习情况调查分析报告1石河子大学学生晚自习情况调查分析报告摘要自习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所大学学风状况的有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深入了解我校的晚自习状况我...

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分配调查报告一前言以及现象大学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是理想之梦堂和以前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的支配的时间大学生业余时间的增多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休闲时间的增多也是一把双刃剑那这些...

【发】关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10行政管理【引言】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它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1],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湖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现状调查料报告化学化工学院第六届团委学生会二八年十二月关于湖南科技大学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二八年十二月一调查背景学风从广义上讲包括学校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和学生的学习风气...

大学生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本调研报告对我院学生的生活做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在大学生的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交际方面进行较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归纳出我院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规律揭示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大家的思考以期作为广大学生如何调节和丰富大学生生...

大学生学风调查报告(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