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4.4.27

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21世纪人类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和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所带来的便捷几乎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作为塑造21世纪最强有力的杠杆之一,信息技术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教育领域里,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它正改变着教学环境、组织、内容及方式、方法,由信息技术带来的网络教学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以及教学管理方面都有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即主要靠老师讲、学生听的班级授课模式。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学生的信息能力更加难以培养,由此可见,研究探索信息社会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已成为教育现代化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促进我校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绿色通道。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研究在各科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网络

和多媒体手段,探究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

2、讨论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化意识、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3、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学会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和科学精神。

4、研究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更有效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效益。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理论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

1、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必将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而绝非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过程。每一次教育的革命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从20xx年起,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号角的吹响,我们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新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本课题研究之初,便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信息技术与课题整合的指导理念。大家通过研究,深入地了解其内涵、实质,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课堂所形成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另外,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

伴随着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的,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建构主义的“出头之日”,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2、运用“学教并重”来设计

对于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应当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学教并重”的设计理念是对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两大教学设计的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具体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自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研究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自己会出现那种“传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课上有信息技术的应用,甚至在网络教室有互联网环境,但课上大部分时间还是教师在讲,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行为下,信息技术并没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等工具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我们便以此课例开展讨论,并以上课、评课等形式,让教师不断反思,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策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

1、强大信息功能,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认知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之前就已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们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力。以多媒体体与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

它们所含的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增大课堂信息容量和提高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中,教师利用播放超市的影像文件,让学生在“逛超市”中体会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一瓶牛奶的标价2元,这个2元表示什么?顾客手中的6瓶可乐,这个6表示什么?在收银台计算的又是什么呢?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单价、数量、总价在超市中的广泛应用。接着让学生自己在“超市”中购物,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这样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在课堂中让学生“逛超市”。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教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情感体验。

2、呈现形式我样,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现代教育现念,提升学习者、参与者的动机和能力,以其“非中心性、多元性、开放性和无限性”等特质,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枷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探索、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不断完成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

例如在《统计》(四年级)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开始创设情境:用Authorware制作不同内容的统计图和“活蹦乱跳”的“小博士”动画。不同内容的统计图及“活蹦乱跳”的“小博士”主要创设多媒体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激起探索求知的欲望。第二

步网页平台:学生投票,教师唱标,学生的计数、数据整理、制作统计表都在画图平台上完成。画图软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软件,用来计数做统计表既简单又实用,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画图软件的其它功能。最后上传作业:学生人手一机,是统计全过程的主人、责任者。既尊重学生的差异和选择,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较顺利地构建学习主体,较好地体现了网络教学资源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而提供的,而非为教师的教学程序而设置的。

3、利用网络优越,促进自我调控,发展信息素养

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更具有优势,它具有对学生全员的可控性的优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主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进程,在师生、生生、人机、个体和集体之间多纬度的交流,凭借网络的优势,在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点击世界名城》中,教师先收集相关资料制成一个相应的学习网站,课上学生对各举的世界名城提出了许多问题,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上制作好的学习网站进行收集、查找,当这个学习网站不能满足他们的探索需求时,他们又可以自主选择或上因特网或利用网络采取发贴子或通过BBS讨论区进行研讨和求助,最后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去粗取精,选择重点加以归纳、整理。利用计算机将有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以表格、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可见正是这种基于网络技术的课件所传递的信息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灵活性、动态性和全员性、可控性等特点,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

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可能。

(三)模式建构,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们知道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而异,何况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尚未完成成熟,况且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目前我们的教学实际,及相应研究的现状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两类:

一类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辅助工具。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是“情境一探究”模式。适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源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归纳总结,自测评价等学习过程。

另一类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和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这种方式中,常用的有“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适用于校园网络或与外部因特网相联,主要是借助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的综合性学习等等。

四、研究成效

(一)教师

1、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教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理念的学习、课题研讨、活动研究,对新课程的理念及信息技术与学科紧密整合的思想方法有了飞跃,而且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在实际过程中,有3位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近两年来,我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参加市评优课或参加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课评比有2人获二等奖。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利用多种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建构,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学生

1、推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信息素养的提高

通过调查,学生都喜欢上多媒体或网络课,而且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不经意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操作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个性也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课堂民主、平等的氛围日益浓厚,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问题与打算

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可持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行为转变并不十分到位,有的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学理念,但在真正教学中还是跳不出传统教学的阴影,变“人灌”为“电灌”,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穿新鞋、走老路”;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设计制作等等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与教师平时的满负荷工作产生了一些矛盾,影响实验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三是课题的有关研究内容的提出尚不作更深层次的研究,如教学模式的研究等暂时处于一种初步探索阶段,很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模式体系等等。

今后的工作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仅是技术上的更要是理念上的;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升级软硬件设备,提高校园网络的利用率和效果;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扎实开展一些研究活动,确实抓出成效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研究,继续推进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第二篇:大学生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 目录 前言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3 关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与幸福指数的研究 ——王青怡、乔芊、李菲菲、吴曼丽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5 复旦大学大一新生校外活动的调查报告 ——王冬梅、汪思琪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2 上海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状况初探 —— 储妍

08300170131、张润雨

08300170138?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7 关于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的调查 ——陈泓宇、邱天

?6?7?6?7?6?7?6?7?6?7?6?7?6?7?6?7?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22 我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邓欣

09300220029?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26 关于如何看待“偏才”的调查报告 ——法卉、黄思嘉、张文娇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30 关于家庭教育调查问卷报告 ——吴正西、赵文琦、张雪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37 讲座文化与校园文化 ——王树君09300240014、陈柏佑093002400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40 关于已经或者即将转校区的复旦人对于转校区看法的调查报告 ——崔万云09300240047、雍正09300240046 奚浩明

09300740016?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

?7?6?7?6?7?6?7?6?7?6?7?6?7?6?745 高校录取是否应当实行校长实名制 ——孙喆09300720246、杨婷婷09300700153 程帅09300720231、劳挺挺

09300720235?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74 关于大学生恋爱消费的调查报告 ——王昱璐 08301010051、张婷婷

08302010086?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99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 “婚前财产公证对婚姻是保护还是伤害”社会调查 ——张郑宇09300700041、刘法胜09300700035 戴伟明

09300700032?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07 义,利,法——由“有偿让座”引发的思考 ——章篪

09301010105、单聿骋

09300220062?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10 “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安排情况”的调研 ——倪莹、夏盈辉?6?7?6?7?6?7?6?7?6?7?6?7?6?7?6?7?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13 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复旦大四学生缺课情况调查 ——王靓、柴珂楠、方逸文、孙鹏宇

?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16 从北大“实名推荐”看中国教育 ——许崇晟09300220084、张俭09300220028 何俊

09301010124?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6?7120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3 前言 近几年来,复旦大学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坚持开展以“课 题项目调查研究”为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活力, 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成绩。 实施“课题调研”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深受学生喜欢 的学习探索活动,将师生的“讲、问、议、行” 有机结合起来。所谓“讲”是 指教师讲清相关基本理论,讲究研究思路和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所谓“问” 是指鼓励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题的 方式引导学生想问题、提问题;所谓“议”是指加大课下

讨论比重,激发学生兴 趣,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所谓“行”是指学生积极投入社会 考察、调查问卷、生活体验、人物访问、交流讨论等实践活动,增长了社会阅历 和才干、拓展了学术兴趣和学识境界。事实表明,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努力将学、 思、问、答融为一体,使学生“无疑时导其有疑,有疑时则导其解疑”,从而问 得深刻,答得透彻,思得辩证,学得扎实。 总之,“课题调研”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既能培养学生公共生活中需要的 宽容、合作、自律、沟通、和谐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 和自制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研究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课题调研”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小组提交题目。在开学初布置“课题调查研究”计划。要求学生自发 志愿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人数以2 至5 人为宜),拟定并递交课题调查研究计划 书,其内容涉及课题项目名称、课题内容、研究大纲、研究方式和途径以及最终 成果形式。事实表明,学生在选择课题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注重对 课题的相关知识的准备,期望对专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对所选课题有 一定的理性预期。 (2)教师初审定题。教师同学生共同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包括审核 课题,拟定方案,设计大纲,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只有在研究计划获得初审通过 后,才能正式启动课题研究活动。 (3)实施调研计划。

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自始至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老师则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全程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实践 的策划、思路进行指导,或进行具体的调研辅导。学生可以和老师交流或举行座 谈会,就难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4)成果形式多样。学生递交的成果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论文、调 查分析报告、数据统计及数据图表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 影像、 照片资料及其光盘制作等。 (5)交流展示评价。学生调查报告在学期结束时向全体同学通过多媒体演 示交流学习展示。由老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点评和评价。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 与此同时,还通过采取下列具体标准对学生课题成果进行评价考核: 一是主题,即所选课题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理论大纲 目的来设计实践课题; 二是内容,即所研究的课题是否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活动要贴近学生生 活,既能培养学生调研中的合作、沟通、和谐的品质,也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 科研能力; 三是形式,成果形式是否新颖别致,比如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数据图表 分析、人物访谈、录音采访、PPT、DV 影像、照片资料、动漫幻灯等形式是否令 人耳目一新; 四是效果,即调研活动对大学生是否有触动和影响,是否达到自我教育的 目的。 实践表明,开展“课

题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基础厚、 知识宽、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陈金华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 关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值与幸福指数的研究 王青怡、乔芊、李菲菲、吴曼丽 指导教师:陈金华 课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 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 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思想态度和情感状态也变得复杂多变。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 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 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每一跨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心情都是非常激动和振奋的,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 奇和新鲜感,头脑中编织着一幅幅大学生活的美好图像,想象中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然 而,当一切安顿下来,开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后,激动、振奋的情

绪往往被新的困惑所取 代,从而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为了对这一社会现象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小组选取了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望 值与幸福指数作为认识和研究的切入口,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困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难题,并对现象的存在与问题的解决阐发我们的看法,提出我们的建议。 课题研究的形式与过程 我们的课题研究小组由四名大一新生组成。在策划选题时,我们各自都提出了不同的 课题研究内容,如90 后的金钱观、大学友情是否贬值、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等,但我们始 终都抓住一个研究问题的大方向,那就是反映我们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体现我 们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索,表达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真实心声与诉求。最终,我们将课 题的研究方向统一到了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期望值和幸福指数,这符合我们小组力图展 现大学生思想全貌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当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大学生礼仪规范和行动举止的正确指导,必须首先建立 在对其思想状况的全面了解和客观分析上。同时,选择这样一个感性的认识成分大于理性的 分析成分的课题,也利于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能够本着宽容和关怀的态度去发现问题。从 我们大学生自身来讲,期望值和幸福指数这两个指标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又与心中的理想 和目标不无联系。因为我们小组的成员均

来自大学一年级,对于大学全新的学习生活状态所 造成的思想冲击,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强烈的感觉到,期望与幸福这两个概念在每一位怀揣 远大理想、来到复旦求学的学子身上,都被寄予着最美好的念想和最不懈的追求,因而,它 也成为了解我们思想状况的最为敏感的指标。从这几点考虑,我们定立了课题名称,并分头 展开了调查研究活动。 首先是拟写开题报告,其中确定了整个课题所要研究的七个小问题:大学新生入学前 对大学的期望、大学新生目前的幸福感程度、大学新生目前的期望兑现指数、大学新生入学 前后的思想变化、大学新生现在对大学的认识、大学新生目前的幸福感来源和对以后大学生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6 活的设想。我们决定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此广泛了解我校大一新生的想法。 问卷基于以上七个小问题而设计,具体题目和选项如下: 1.在进入大学之前,你觉得大学意味着什么? A.能够从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放松一把 B.又一个收获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 C.一个充满活力与自由精神的乐园 D.没有考虑过或没有概念 2.复旦的学习氛围与你理想的相比较而言 A.气氛浓厚 B.是欠缺了点,还可以接受 C.没啥学习气氛,但不介意 D.没有学习气氛,无法忍受 3.你对复旦总体的生活环境感到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太满意 E.很不满意 4.你觉

得自己在入学前后经历了很大的思想变化吗? A.是,在心态的调整上出现了问题 B.是,但已经适应了新环境,目前感到轻松自 在 C.不是,感觉和高中差不多 D.不好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5.你在进入复旦以前对大学生活有过期望吗?如果有,你觉得自己最想在大学里实现 什么目标? A.学到丰富的知识 B.和同学友好相处 C.充分利用大学里的资源

D.娱 乐和消遣 E.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 F.参加学生组织,培养处事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你觉得目前离这个(这些)目标更近了吗? A.是的 B.没有进展,有时感到焦虑 C.没有明显进展,但是循序渐进 D. 不知道 6.拥有什么会让你觉得满意和幸福? A.美好的恋情 B.渊博的学识 C. 尽情享受 D.出众的外貌 E.健康的身心 F. 巨额财产 G.好人缘 H.大名气 I.家庭和睦 J.高尚的人格 K.为理想而努力 L.其他 7.你觉得目前自己的幸福指数为(数值越大幸福感越强) A.0—3

B.4—6 C.7—8 D.9—10 8.你想对现状有所改变吗? A.非常想 B.想 C.觉得还行,无所谓 D.不想 9.你觉得经历了目前的大学生活后,有必要调整自己的远期目标或人生规划吗?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7 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不知道 D.没有远期目标和人生规划 10.你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你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什么设想? 随后,我们小组四人分别调查了来自不同书院不同专业的90 名大学新

生,并将所有 的问卷结果统计整理出来,由数字看问题,从大体上掌握我校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平均期 望值和平均幸福指数。进而阐释对这一现状的理解并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建议,希望通过我 们小组的努力帮助大一新生健康愉快地度过高中与大学的过渡期。 课题研究成果 问卷的汇总整理结果如下: 1. A 14% B 42% C 42% D 2% 2. A 45% B 49% C 4% D 2% 3. A 7% B 53% C 30% D 8% E 2% 4. A 31% B 45% C 8% D 16% 5. (1) A 20% B 17% C 19% D 7% E 18% F 19% (2) A 28% B 19% C 53% D 0 6. A 9% B 13%

C 5% D 2% E 15% F 3% G 13% H 2% I 12% J 11% K 14% L 1% 7. A 4% B 32% C 55% D 9% 8. A 18% B 64% C 18%

D 0 9. A 48% B 22% C 21% D 9% 10. 自由 27 大师 3 学术 27 精神 7 展示 3 能力 13 减压 6 资源 4 机遇 4 人际 7 目标 3 娱乐 7 尊重 1 多元化 2 时尚 1 个性化 5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一位同学在心中都曾充满着期待,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有着或 多或少的假设与期望。那么他们究竟会有些什么期望呢?我们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到如下结 论。 大一新生入学前对大学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收获丰富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 锻炼自己的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处事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在充满自由与活力的校园里度过美好的四年; 和同学友好相处,结交更多的朋友。 而其中1、2 两点是被大部分同学认可的。

由此可见,大家都很注重知识、能力方面 的提高。的确,这也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普遍要求。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也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8 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在以后踏入社会时不至于处于劣势。 当然,从调查结果显示,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步入大学就意味着可以从繁重的学业中 解脱出来,从此可以放松了,或能进行娱乐和消遣了。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大学不同于高 中,是另一段奋斗的旅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同时也充满着更多的诱惑。我们必须认识 到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和能力的提高。青春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贪图享受,而错过 了人生中最珍贵的奋斗季节。由此反映出大学新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遣娱乐、玩笑人生的 消极思想的影响,而无法摆正学习的态度,这透视出他们身上理想信念的缺失。 期望终归是期望,未必所有的都可以实现。那么大一新生们的期望又有多少得以兑现 了呢?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得到以下结果。 期望兑现指数 所占比例 描述 0.7~1.0 28% 是的 0.3~0.7 53% 没有明显进展,但是循序渐进 <0.3 19% 没有进展,有时感到焦虑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同学期望实现程度都不高,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同学感觉离自 己的目标很近。超过一半的同学虽然没有明显进展,但认识到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持有 比较乐观的心

态。只有少部分人会偶有焦虑心情。这是可以理解的,面对期望和现实之间的 距离,不用过分焦虑,应调整好心态,积极迎接挑战,努力朝心中的期望前进。 我们特别了解了大学新生入学前对大学的认识。入学前的学生其中14%认为大学意味 着能够从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放松一把的地方,42%的学生认为大学意味着又 一个收获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42%的学生认为大学是一个一个充满活力与自由精神的乐 园,只有 2%的学生没有考虑过或没有概念,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大学有很强烈的憧憬,希 望在高考之后到了大学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收获新的知识。 入学前,当问及对大学最期待的是什么时,30%的人看重的是自由的空间, 3.3%的人看重的是与大师的接触,30%的人看重的是浓厚的学术氛围,7.8%的人看重 的是精神提升,3.3%的人看重的是个人才华展示,14.4%的人看重的是能力培养,6.7%的人 看重的是减轻高中压力,4.4%的人看重的是资源的利用,4.4%的人看重的是更多机遇,7.8% 的人看重的是人际关系的初步建立,3.3%的人看重的是在大学中实现心中的目标,7.8%的人 看重的是大学中的轻松娱乐,2.2%的人看重的是大学生活的多元化,1.1%的人看重的是校园 中的时尚元素,6.7%的人看重的是个性化发展。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对大学最大的期待是自 由,这可能是因为高考过程长期对学生思想以及心理上的束缚所导致,学

生渴望追求自己个 性的生活,也有大部分的学生希望接触学科前沿,从大师身上学到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有一 部分基于比较现实的观点,希望通过大学的4 年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积累人脉,抓住机 遇塑造自我。 我们再来看看大学新生入学前后的思想变化。调查表明,31%觉得自己在入学前后经 历了很大的思想变化在心态的调整上出现了问题,45%觉得自己在入学前后经历了很大的思 想变化但已经,适应了新环境,目前感到轻松自在,8%感觉和高中差不多,16%没有什么特 殊的感受。这组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同学在入学前后会有很大的心里变化,但大部分能够使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9 自己适应新的大学环境少部分在调整心态上仍有困难,这也进一步说明在高中时大部分学生 对于大学生活期望过高。18%非常想对现状有所改变,64%想现状有所改变,18%觉得还行无 所谓对现状有所改变,没有人不想想对现状有所改变,以上数据表明经过了一个学期,很大 一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想对现状有所改变,这间接也说明了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与现 实中不小的差距。 在对以后大学生活的设想方面,48%觉得经历了目前的大学生活后有必要调整自己的 远期目标或人生规划,22%觉得经历了目前的大学生活后没有必要调整自己的远期目标或人 生规划,21%觉得经历了目前的大学生活后不

知道是否有必要调整自己的远期目标或人生规 划,9%没有远期目标和人生规划。上述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以后大学生活都有明确 的目标和规划,其中大部分认识到入学前的目标不合适希望做适当调整,也有部分人觉得没 有必要或者不确定,这样说明,有少部分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很清晰,能够比较理智的设定 自己的目标,而对一部分有些许理想主义的同学,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十分不易,能够 给及时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状态来更改以利于长期的发展,说明大学生的心理也日 益成熟。 在衡量幸福指数这个问题上,我们了解到:对复旦大学总体的生活环境,9%的被调查 新生表示非常满意,53%的表示比较满意,30%觉得一般,还有10%的新生表示不满意。 此外,对调查问卷中第七题的统计结果表明,如果以10 分为满分,大一新生的平均 得分为 6.67。综上数据,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大一新生都认为自己处于比较幸福的状态, 但离满分的幸福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还表明大一新生的幸福来源主要是 健康、家庭、爱情、人际关系、学习情况、人格品质及为理想所做的努力(所占比例为10% 上下)。而外貌、财产、名气等所占比例很小。可见大一新生的幸福来源是多方面的,而且 主要为精神层面上的而非物质层面上的,这多少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而非物质上的享受,同时正经历着思想由浅薄走向深

入,由青涩走向成熟的过程。 幸福,每一个人的界定都是不同的。幸福就是一个人心灵欲望追求的满足,所以幸福 是主观的。如果我们主观追求的目标能够和客观实际保持比较同等的水平,我们就容易满足, 因而能够感觉到幸福。在复旦,强手如林,很多大一新生会不适应,感觉以前所有的优越感 都消失了,受关注程度也大大降低了。所以,适当定位,知足常乐会增加幸福指数。 对于大一新生,正处于一个自我统一自我整和的阶段。与中学的生活相比,大学的学 习要求、生活环境与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于学习要求的变化,同学们可通过 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来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提高幸福感。对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新生们普遍越来越感 受到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新生们应学会主动地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关心,这样会 获得友情、亲情的多方面的情感收获,这样也能提升幸福感。追求幸福,这是一项终生的事 业;学会幸福,这是一门毕生的学问。大一新生应在新的人生阶段,用心去学习这一学问, 将会受益终身。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我校大一新生的总体思想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大 多适应于眼前的环境,大多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虽然现实可能与入学前的期望不符,在 不断提升自我以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也遭遇过挫折,但始终对未来抱有希

望。总体上来讲,我 校大一新生还是满意目前的生活学习状态并体会到幸福感的,这反映出他们努力适应并融入 新生活,找寻生活的乐趣和意义的积极心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 然而,我们收集到的数据也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的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0 心理问题,有些同学没有合理应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偏差。这些问题可以 归结为以下三类: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自我意识问题与人际交往问题。它们直接影响 到对于期望值和幸福指数的评价。 在调查过程中,一些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 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把大 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 首苦读。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 一部分学生发觉在中学时站在山顶“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 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另有一部分 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 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

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 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及其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 独感。 一些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 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 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 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 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 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 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 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大学新生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同学表现为人际敏感。在大学,来自五 湖四海的同学汇集成一个社会的群体,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 不同,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从 而使部分同学产生压抑和焦虑的

不良心理。有些同学还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这种人经 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久而久之就 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有了这些心理问题,大学新生常常表现出期望落差大、幸福指数低,这严重影响到他 们提升生活质量和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心理偏差问题的严重性,并寻 求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经过小组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抱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会使我们的 品格更加坚韧,使我们的心态更加沉稳。面对各种挫折和不如意时,能够及时调整好心理状 态,泰然地接受,再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最后一步一步把问题化解,是我们当代 大学生应当有的素质。同时,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在确立目标时首先应对自我能力 和水平有个准确客观的衡量,在朝着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不断激励自我,努力践行理想,这样 才有利于缩小期望落差,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在提高幸福指数的问题上,每个人主观感受 的积极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要想培养幸福感,首先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其次要学 会享受当下的生活,去发现生活的积极面,保持一个轻松平和的心态。最重要的还是培养高 尚的道德情操,从奉献他人、服务集体当中发掘人生的价值,在对于自我的肯定过程中获得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1 愉悦感和满足感,进而可以培养幸福感。 为了克服大学新生常有的心理问题,我们必须: 正确地评价自我,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建立自信心; 树立新目标,掌握适应大学学习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 对于少数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周围师生和家长也要发挥引导和教育作用,使 其尽快克服心理障碍,适应大学生活。比如说,加强心理知识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 过心理咨询,同学们既得到理解和帮助,又能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结题反思 这次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课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很多。首先,我们小组成员从开题到结 题,经历了整个的调查研究过程,并最终呈上了完整的课题研究结果。我们在中间过程中也 经历了不少困难,比如收发调查问卷的不便,时间的紧迫等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制约了我 们的发挥,但总体上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这对于我们,不能不说是一次挑战、一次突破。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同许多大一新生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尝试着统计与分析数据,尝 试着从我们自己的视角解读一个问题,试图用创造性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再选择一种最佳 的方法展示我们的成果。 但是我们感受最多的还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巨大力量,因为如此繁杂系统的工作,是任 何人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但我们小组由于组员积极参与、分工明确、任务落实有效, 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相

关的工作。将一项程序性较强的繁重工作拆解开来分工完成, 往往就能达到轻松而理想的效果。这种团队精神指导我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集体贡献 智慧和力量。我们希望今后还能从这样自主性和探究性极强的课题研究中培养发现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进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以及综合实践的能力,我们将积累前一次课题研究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使研究过程更加合理、新颖、高效。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2 复旦大学大一新生校外活动的调查报告 王冬梅、汪思琪 指导教师:陈金华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除了校园内的学习以外,校外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课堂。这一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 所认可。了解我校大一新生的校外活动参与情况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对于同学们自身,如何正确的参与校外活动对于其社交能力,眼界和社会责任 观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具体的了解社会运作有助于未来的事业选择。作为一个大 学生,我们的目光不应当只是集中在书本上,外面广阔的世界更值得我们关注。在新时代, 一个合格的社会所期盼的大学生应当是具备社会交际能力且拥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因此我 们旨在通过对复旦大一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情况的调查,分析大一新生的时间利用、生活适 应能力和心理调适状况,引导同学们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 同时,对于学

校而言,也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是由学生体现的,学生 在外的活动对学校也有重大的影响。此外可以拓展校方学生工作的范:校外活动不可或缺的 需要校方的指导,校园媒体的宣传往往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及时的纠正和对负面效果的弥 补也需要学校的力量。 只有校内校外对学生有双重的关注和提高,才能真正的塑造学校的形象,才能真正培 养成熟理性的学生。 二、研究方案 由于受研究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我们决定主要以复旦大学大一新生为目标群体进行调 查,主要通过 1.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00 张,收回284 张有效问卷) 2.随机采访 3.采访辅导员和学长学姐 等途径来获得数据,并据此对学生,校方和校内的非官方组织提出建议。 三、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及相关结论 人际需要显著,以团体性,娱乐性活动为主,艺术学术类活动受冷落。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娱乐休闲活动和以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活 动的参与度最高,均达到了 85.21%并列第一,同时以同学聚会为主的人际交往类校外活动 也达到了 71.12%。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大一新生的校外活动中人际需要显著,一方面是由 于与大学同学的交往深入和融入大学氛围的环境要求(表现为参与班级和社团活动),另一 方面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完全适应而更加珍惜中学同学之间的感情,通过同学聚会交流彼此 的感受。 但是,与此相对的是,艺术学术类的活动却备

受冷落,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反。 因为作为在上海读书的大学生,事实上有大量的资源是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据我们统计, 只有26%的同学去参与美术展,摄影展,听校外音乐会等等;而以英语能力提高班为主的学 术类活动只有 10.56%的大一同学参与了。我们对此的分析是:第一,此类活动是高中比较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3 少见的,且外地的同学由于不了解上海的一些情况比较难以参与;第二,在复旦了解此类活 动的信息渠道比较少,需要各方协调来一致拓宽。 85.21 85.21 71.12 63.38 28.16 26 10.5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娱乐休闲 集体活动 同学聚会 接触社会 购置物件 艺术修养 学术学习 结论1 (您平时参加的校外活动有哪些) 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能力提高。 大学生活和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大学,我们参与到社会中的机 会大大增多。在接受我们随机采访的同学中,超过8 成的同学也认为这是他们在大学感受到 的最明显的不同之一,并表示对其很感兴趣。调查数据显示,有 63.38%的同学参与了包括 社会调查,志愿活动,打工体验,社会实践在内的活动。这对于同学们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 交际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有极大益处的,也有利于在社会上塑造复旦学生健康向上,有 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3. 沿袭高中心理,学习为重;安全意识

较突出。 是什么让你踌躇于参与校外活动?69%的同学的回答是学习时间紧。大一新生普遍性 的感到学习的时间紧,并且希望大学的第一年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这一点应当引 起我们的注意:阻止大一新生走向校外的最主要因素正是我们自己。 针对于此,我们采访了辅导员,他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沿袭高中心理,心态 转换难;二是学习方法转换难。对于此,相信每位同学也都是感同身受的。 安全意识的提高标志着成人心理的逐渐形成。自我保护,外出安全,保护财物是调查 中90%以上的同学在校外活动中所关注的。同时我们还是要指出这一点的重要性,有31.9% 的同学在校外活动中有过被偷、被骗的经历。因此,安全问题永远都谈不够,我们应该在有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4 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应对能力,这也应当是学校进行学生工作的要予以关注的。 69 45 32.3 30.28 16.19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学习时间 人身安全 陌生环境 经济因素 不善交际 远离父母,经济意识觉醒,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且并不信任。 据调查数据显示,30.28%的同学是由于经济因素而对校外活动望而却步,通过采访我 们得知,这些同学多是认为上海的消费水平比较高,而且不希望再给父母增加负担。对此, 我们通过调查结果进行了一个加权计算,平均出行一次就要花费大约160 元,这显然

对部分 同学是个很大的负担。 独立生活,远离父母,使得同学们的经济意识初步觉醒(关注于“省”,未及于“赚”)。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且并不信任,有58.5%的同学就曾在校外活动 中迷过路。 被偷 17.6% 被骗 22.4% 迷路 58.5% 其他 1.5% 四、建议 五、自我评价 以上调查基本完成了我们的预期设想,以下是我们对这次调查的一些反思。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5 不足之处: 1.在调查等过程中,不能在技术上对上海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分,并且 做不同的分析。 2.关于后续的建议部分: 其一,由于对学校具体部门和运作方式的不了解,不能进一步提出更有操作性的建议。 其二,由于建议涉及面较广,很难最准确传达,尽快落实。 后记 1.从研究内容本身,了解同龄人的参与校外活动的情况,感到对自己的启迪和激励很 大,这些第一手的数据,和原来想当然的有很大出入,也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 2.从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由于我们组只有2 个人,一共 做了300 份问卷,平均一个人做了150 份,相当的辛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数个星期 日才完成预定的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这其中真是颇多波折。但这也锻炼了我们与人交流的 能力。 3.从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2 个人的长处和占有的资源,分工合作,进 行

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原因探讨、几番易稿,在两个人的努力中发扬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特别感谢某某某辅导员对我们的细心指导。 附: 复旦大学大一新生校外生活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想通过了解复旦大学大一新生校外生活状况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 参与程度,从而对我们时间利用和提高社交能力等方面提一些建议,希望您能根据您的真实 情况填写。此次调查采取无记名调查的方式,不会给您的生活带来不便。感谢您抽出时间完 成我的问卷。 1、您平时参加的校外活动有哪些? ( )参观旅游景点( )去KTV 等娱乐场所( )参加音乐会( )参加演唱会 ( )参观美术展、摄影展等艺术展览( )参加辅导班( )打工( )参加志愿活动 ( )做社会调查( )班级组织的校外活动( )社团组织的校外活动( )同学聚会 ( )购买电脑自行车相机等大件 其他 2、您参加校外活动的频率大约是(次/月) ( )0 次( )1~2 次( )3~4 次( )5~8 次( )更多 3、通常您外出的时间为 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课题调查研究报告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6 ( )不到一小时( )1~2 个小时( )3~4 个小时( )5~8 个小时( )更多 4、您一般是( )单独出行( )和别人一起 5、出行时选择的交通工具一般是 ( )步行( )骑单车( )乘公交或地铁( )出租车( )其他 6、您出行时是否遇到过以下情

况 ( )被偷( )被骗( )迷路( )语言不通 其他 7、您每次出行大约的花费是( )100 以下( )100~300( )300~500( )500 以 上 8、出行时会留意自己的贵重物品吗? ( )每次都会( )大多数情况下会( )偶尔会( )从不会( )不带贵重 物品出门 9、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您参与到校外活动? ( )人身安全( )不善交际( )陌生的环境( )经济原因( )学习时间紧 其他

更多相关推荐:
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研究》阶段小结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教师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深入到日常的教学研究中,取得初步成效。一、研究进展情况1、加强学习与培训,…

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题名称:基于电子白板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湖口县第二小学李智20xx年x月我校英语教研组向省电教馆申报了《基于电子白板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校本研究》这一课题,后经省馆专家评审予以立项…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20xx.1.6李雪梅一、课题基本情况在20xx年x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

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提高理科课堂学生实验效率的策略研究阶段研究报告温江区寿安学校理化生课题组范远光执笔20xx年9月自我组确立并申报的科研课题提高理科课堂学生实验效率的策略研究被立项为区级课题后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20xx1101103947标签职场生活学习新课程下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课题名称新课程下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人员阶段目标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创新科研型教师...

对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和反思

庐江县汤池中学课题备课组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除了学校组织的对课题的研究外,我们还学习了《克服低效教学问题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教学反思的实践与思考》等教学理论文章。通…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

鲁古完小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鲁古完小课题组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经师宗县教育局教科所审核批准由高良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县级教研课题鲁古完小...

课题阶段性报告

围棋教学对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单位湖南永州冷水滩区菱角山小学围棋课题组执笔蒋四雄摘要思维被喻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小学年龄段的小朋友正处在逻辑思维萌芽发展的重要阶段围棋具有...

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20xx下2

湟源县申中乡李大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科研立项课题阶段性进展情况报告表

申报评审卫生版表十三科研立项课题阶段性进展情况报告表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申报评审人员姓名填报日期年月日科研立项课题阶段性进展情况报告表1果采用书面评价方式则由专家分别书写考核评价意见无需汇总申报时将每一位...

阶段性顶岗实习课题报告2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性课题报告

阶段性课题报告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性课题报告

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