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时间:2024.3.31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依法追究安全生产事故的行政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应当遵守本规定。 国家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

根据事故中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数额,事故分为五级:

(一)一般事故,是指各类轻伤事故、一次重伤3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的事故;

(二)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下、一次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

(三)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重伤10人以上、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

(四)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

(五)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0人以上、一次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各类事故。

第四条 事故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工作,并提供相应条件。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和阻挠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工作,并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有关部门举报事故和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八条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九条 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者发生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生重大、特大、特别重大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不得在事故抢救期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逃离事故现场;不在单位的应当立即返回。

第十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或者事故发生地基层组织应当将事故情况以口头或者书面等形式,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并逐级上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其中,大事故以上的事故,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报告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重大事故以上的事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煤矿发生事故的,应当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

第十一条 事故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二)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三)事故类别;

(四)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五)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六)事故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事故抢救、伤员医治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续报;受伤人员在受伤后30日内死亡的,应当及时补报。

第十二条 重大、特大、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其他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并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公安部门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第十三条 事故现场的重要证据应当妥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因事故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十四条 事故单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均不得瞒报、谎报或者迟延报告事故情况。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十五条 一般事故发生后,由事故单位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等有关人员和本单位工会代表以及事故发生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代表参加。

一般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或者直接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第十六条 大事故以上的事故发生后,按照下列规定成立调查组:

(一)大事故,由县(市、区)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二)一次死亡3人以上5人以下的非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重大事故及其他类型的重大事故,由设区的市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三)特大事故和一次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的非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重大事故,由省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调查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任组长,行政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人员及有关专家为成员;其中,铁路交通、民用航空交通、煤矿事故调查组,分别由铁路、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任组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政监察部门、公安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人员及有关专家为成员。 事故有关责任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邀请检察机关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事故涉及外省(市、自治区)、国家有关部门或者军队、武警部队的,应当邀请所涉及地区、部门或者军队、武警部队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时,可以直接调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调查的安全生产事故,并由政府负责人任调查组组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政监察部门、政府指定的其他部门和工会组织负责人任副组长。

第十八条 事故调查组成员与事故单位及有关人员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组的统一领导下工作,严格遵守调查纪律,保守调查秘密。

第十九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二)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

(三)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条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事故抢救情况;

(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

(五)事故的性质;

(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七)事故教训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八)事故调查组成员签名名单;

(九)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二十一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在牵头部门的主持下,经过科学分析、充分协商,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建议,应当取得一致意见。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事故调查组的牵头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对结论性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协商处理;经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牵头部门的上一级部门决定。

牵头部门的上一级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认为事故调查报告存在问题的,可以责成事故调查组进行复查或者补充调查。

第二十二条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完成事故调查工作,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不得超过90日。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单位、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并索取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应当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调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二十四条 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由调查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鉴定或者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技术鉴定费用由事故单位支付。

第二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所聘专家的差旅费、劳务费和其他有关费用,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承担。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六条 事故调查组的牵头部门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组上报的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0日内,特殊情况不得超过20日,按照下列规定报送事故调查报告: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的,向本级人民政府报送;

(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的,向上一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其中,重大事故,应当征求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特大事故,应当征求省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三)铁路、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送。

第二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规定作出事故处理决定:

(一)一般事故,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行政监察部门作出处理决定;

(二)大事故,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处理建议,报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作出处理决定;

(三)一次死亡3人以上5人以下的非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重大事故及其他类型的重大事故,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提出处理建议,报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作出处理决定;

(四)特大事故和一次死亡5人以上10人以下的非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重大事故,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处理意见,报省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八条 发生煤矿事故的,应当自接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下列规定作出事故处理决定:

(一)一般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二)大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和同级行政监察部门商事故发生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后作出处理决定;

(三)重大事故由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行政监察部门商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后作出处理决定;

(四)特大事故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处理。

大事故、重大事故处理决定作出后,以及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收到特大事故处理决定后,应当及时将处理决定分别抄送省或者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二十九条 发生铁路交通、民用航空交通事故的,由铁路、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省铁路、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事故处理决定抄送省或者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行政监察部门。

第三十条 事故处理决定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的性质;

(二)事故的责任;

(三)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

(四)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

第三十一条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事故责任人员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由其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需经有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决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事故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事故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执行情况向有关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行政监察部门应当对事故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特大事故处理情况。

第五章 事故赔偿

第三十四条 发生责任事故的,事故单位应当按照责任大小和受害者的伤害程度,给予受害者当地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额3倍以上20倍以下的一次性赔偿。

属于工伤的,同时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向受害者支付有关费用。

第六章 行政责任追究

第三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下一级人民政府立即改正,并给予有关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通报批评或者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一)未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议事协调工作制度的;

(二)每个季度内未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研究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的;

(三)未建立健全本地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并组织考核奖惩,以及未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的;

(四)未部署、督促有关部门、机构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在本年度内开展两次以上安全生产大检查的。

第三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下一级人民政府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有关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依法给予警告或者记过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行政处分:

(一)未建立职责明确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未确定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

(二)未部署、督促有关部门、机构和下一级人民政府依法整治、关闭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单位的;

(三)未按规定督促有关部门、机构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落实重大、特大事故处理决定的;

(四)未及时研究、解决有关单位和个人报告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

第三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对检举、揭发事故的单位或者个人打击报复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未按规定进行防范、监控、整治的,按照《安徽省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追究有关人民政府及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条 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负责行政许可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未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标准、规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致使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取得批准的;

(二)弄虚作假、勾结串通,致使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取得批准的;

(三)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擅自从事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未依法予以查封、取缔或者予以处理的;

(四)对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按规定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发现其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未依法撤销原批准的。

第四十一条 中小学校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对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对中小学校校长依法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组织者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的;

(二)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贮藏场所的;

(三)对经授权机构确认的D类危房不立即封存、拆除,并安排学生继续使用的;

(四)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乘坐不具备交通运输条件或者无驾驶证人员驾驶的车船以及安排学生超员乘坐车船的。

学校对无能力处理的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隐患,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要求治理或者解决的,对校长依法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的行政处分;因不及时报告而造成重大、特大事故的,对校长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设区的市、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给予警告或者记过的行政处分;情节

严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行政处分:

(一)设区的市发生一次死亡20人以上或者社会影响恶劣事故的;

(二)县(市、区)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的;

(三)乡(镇)、城市街道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

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管辖范围内发生上述事故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四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对事故处置不及时,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

(二)干涉、阻挠事故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的。

事故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可对其从轻处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以上”,包含本数;所称“以下”,不包含本数。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过去本省发布的有关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篇:事故汇报、抢救、调查分析和责任追究的规定


内蒙古蒙兴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关于

事故汇报、抢救、调查分析和责任追究的规定

公司机关各部室、各施工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严格事故汇报程序,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与反应速度,力争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使各级人员严格按程序办事,严格履行职责,通过事故分析处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实现集团公司的长治久安。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就事故汇报、抢救、调查分析和责任追究作如下规定,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事故(不论人身或非人身)汇报、抢救(应急处理)程序。 各单位一旦发生事故,在现场工作的负责人(尤其是管理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事故发生的情况、严重程度向各单位调度室汇报清楚。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在根据事故轻重等级,按以下程序进行汇报:

1.轻伤及三级非伤亡事故:

(1)调度员→事故单位值班领导→事故单位安全监察部门→事故单位分管安全的领导→事故单位负责人。

(2)24小时内须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进行汇报。

2.重伤及二级非伤亡事故:

(1)属人身事故的:调度员→医院→事故单位值班领导→事故单位安全监察部门→事故单位分管安全的领导→事故单位负责人→集团 1

公司安全监察部→集团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董事长。

(2)属非人身事故的:调度员→事故单位值班领导→事故单位负责人。

3.发生死亡及一级非伤亡事故:

(1)属人身事故的:调度员→事故单位值班领导→事故单位负责人→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集团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董事长→县级政府安监局、行业管理部门→鄂尔多斯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煤矿事故)。

(2)属非人身事故的:调度员→事故单位值班领导→事故单位负责人→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集团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集团公司总经理。

4、汇报时间规定:

(1)重伤以上事故必须在0.5小时内汇报至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董事长;

(2)发生死亡事故必须在1小时内汇报至县级政府安监局、行业管理部门、鄂尔多斯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煤矿事故)。

二、事故汇报内容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须及时向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汇报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严重程度。

2.事故受伤人员姓名、受伤部位、伤害程度及目前状况。

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2

4.临时采取的应急措施,事故控制情况及现场保护情况。

5.要求汇报内容必须真实、简要,调度员要将事故汇报情况详细记录在汇报调度台帐上,以便分析事故备查。

三、事故的抢救与组织

对于重伤以下人身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受伤人员的抢救和组织工作,同时做到救灾人员不受伤害。对于重大恶性事故,应立即成立由单位负责人为主的抢险救灾小组,启动或制定应急措施进行救助,由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对于非人身事故,待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后再行处理。

四、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1.三级非人身事故及轻伤人身事故,由事故单位组织安监科和有关人员参与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领导研究。事故单位须将“事故分析报告”送交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2.公司发生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和重伤人身事故,事故发生后,现场的管理人员、安监员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并派人保护好现场,等待调查人员到现场取证。集团公司接到汇报后应成立事故调查、分析领导小组,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任组长,组织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事故单位负责人等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交“事故分析报告和处理意见”,经集团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后报集团公司董事会备案。

3.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事故单位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工作,保护好现场,一方面立即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组织成立以集团公 3

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为首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安全生产组,全面负责事故处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事故调查组主要配合当地安全监察局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善后处理组依据有关规定及劳动合同对死亡人员进行善后处理;安全生产组主要负责矿井事故地点的处理及恢复生产和全矿接受事故教训,排查事故隐患,组织安全生产工作。

集团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安全监察局的事故处理意见,结合事故的实际情况,对发生事故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备案。

4.对外承包工程,施工单位发生二级以上非人身事故和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公司有权要求派人与监理人员一起参与和监督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减少因外委工程发生事故而给公司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同时要求外委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将“事故分析报告和处理意见”送交公司安全监察部备案。

五、其他规定

1.现场发生轻伤事故单位,不按规定汇报、误报,造成抢救延误或其它后果,视为隐瞒事故,对现场的有关责任人和单位值班领导和单位负责人,罚款500元;对现场其他人员罚款200元。

2.现场发生三级以下非人身事故,不及时汇报或隐瞒、误报,对现场的有关责任人和单位值班领导分别罚款100元。

3.现场发生重伤及二级以上重大非人身事故,不按时汇报或隐瞒、误报,对现场主要负责人、单位值班领导分别罚款500元,现场其他人员和单位领导分别罚款300元。

4

4.对隐瞒、歪曲事故发生的事实真相,阻挠事故调查取证或统一口径做假证,故意给事故调查取证分析造成困难的,一经发现给予500~1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

5.为加强外委承包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对承包单位实行“安全保证金抵押制度”,即公司与承包工程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从合同总价款中,拿出10万元作为安全保证金。当施工单位出现事故时,公司对其进行罚款处理,罚款从保证金中支出,若施工单位能够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经验收合格,安全保证金如数返还。施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时的罚款标准如下:①发生重伤事故及二级非人身事故,每次罚井下事故单位20000元,地面事故单位30000元;②发生死亡事故及一级非伤亡事故,每次罚井下事故单位80000元,地面事故单位100000元。

附件:煤矿非伤亡事故分类

二0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5

附件:煤矿非伤亡事故分类

非伤亡事故等级划分 :

1、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 8h以上或采区停工 3 昼夜以上;

(2)瓦斯煤尘燃烧、爆炸;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 50t(含 50t);

(4)井下发火封闭采区或影响安全生产;

(5)水灾使矿井全部或一翼停止生产;

(6)采区通风不良,风流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

(7)采煤工作面冒顶长 10m(含 10m)以上;

(8)(8)掘进工作面冒顶 5m(含 5m)以上;

(9) (9)巷道冒顶 10m(含 10m)以上。

2、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 2h以上,但不足 8h或采区停工 8h以 上,但不足 3 昼夜;

(2)井下发火封闭采掘工作面;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 10t(含 10t);

(4)因水灾使采区停产;

(5)采掘工作面通风不良,风流中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

(6)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 5m(含 5m);

(7)掘进工作面冒顶超过 3m(含 3m);

(8)巷道冒顶长度超过 5m(含 5m)。

6

3、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非伤亡事故:

(1)凡所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 30min至 2h或使采区停工 2~8 h;

(2)通风不良或局扇无计划停电,使风流中局部瓦斯聚集,瓦斯浓度 超过 3%;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在 10t以下;

(4)范围不大的井下发火;

(5)因水灾使一个采掘面停止生产;

(6)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 3m(含 3m);

(7)掘进工作面冒顶 3m以下;

(8)巷道冒顶长度 5m以下。

7

更多相关推荐: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南昌富昌石油储运有限公司漏油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富昌油库位于白水湖中联村占地面积80余亩现有职工55人主要由储罐区付油区消防泵房赣江油品码头污油处理区泵房配电房及综控室几部分组成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

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珠海市XXXX有限公司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第一节事故报告一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相关章节规定当发生事故时应尽快启动应急预案按分工及时到现场处臵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没有瞒报谎报迟报情况二跟踪事故发...

工伤事故调查处理报告表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单位年月日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事故登记表一事故发生地点厂分厂车间工段班组岗位二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班时分三作业种类四起因物五事故类别六事故原因其中直接原因七事故严重级别九本次事故损失工作日总数十本次...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规定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事故事件未遂事故包括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事故事件未遂事故包括伤亡事故的报告调查...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11200关于印发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的通知21211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31214事故管理档案41221公司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51223事故回顾学习记录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7伤亡事故报...

事故调查、报告、处理

十二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目录1关于印发事故管理制度的通知2事故管理制度3发生事故应启动应急预案报告佐证4发生事故应向上级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佐证5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6事故档案7事故调查报告内容8事故统计9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为建立并保持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调查、分析,落实防范设施,并按法规要求逐级报告,为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工伤事故的分类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3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较大事故事故指造...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问答汇编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问答汇编1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

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盈江县阳光出租车服务部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积极预防妥善处理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保护公司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

十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一工伤事故的分类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3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较大事故事故指造成3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