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1

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一、 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9xx年前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撤社建乡”,乡镇政府正式成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为了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行,乡镇财政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毫无疑问,乡镇财政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完善乡村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国家的五级政府中,乡镇政府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政府,乡镇财政是最靠近农民的一级财政。这些都决定了乡镇财政为农民服务具有天然的优势。党和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大都要求乡镇政府来执行和配合,惠农支农资金也要由乡镇财政经管。可以说,没有乡镇财政我们的农村就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也不会提高得如此之快。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制度、认识和理论 1

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镇财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近些年乡镇财政体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内收入呈现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任务型收入机制是指乡镇辖区域内国税、地税任务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国税、地税不能完成的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国税、地税完成情况一般是“一票否决”的指标。也就是说,没有完成国税、地税的乡镇干部不能得到升职的机会。于是预算内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的特征,使得乡镇税收呈现出刚性增长的趋势,即税收总量只能增、不能减。第二,乡镇财政预算内支出呈现出吃饭型支出机制的特征。吃饭型支出机制是指乡镇干部工资支出与办公经费支出常年占据预算内支出的大部分,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吃饭财政”。第三,转移支付制度仍不规范。针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大都由专项转移支付构成。专项转移支付大都要求乡镇财政提供配套资金,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乡镇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申请不到足够的专项转移支付,从而加大了同发达地区乡镇财政的财力差距。第四,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大幅度减少。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逐渐走上正轨,乡镇体制外乱收费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 2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融资主要依靠体制外收费,于是农业税免征后,农村公共产品出现短缺。

二、科学发展观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于发展的实质、目标与要求的经典论述。邓小平曾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由于当时发展经济学理论中gdp发展观占据着主流地位,所以基层干部职工普遍存在着“gdp增长即发展”、“税收增长即发展”的观念。诚然,这种观念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乡镇财政也出现了上述“任务型收入机制”、“吃饭型支出机制”等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弥补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不足,纠正了传统的gdp发展观的错误,并吸取了可持续发展观等各种发展观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则更加明确提出: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以人为本;第 3

二,全面性;第三,协调性;第四,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作为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小问题———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当然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为本”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乡镇财政的职能是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所以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应该是乡镇财政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农民现在急需的公共产品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网络、乡村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大量的水利浇灌设施等。但是免征农业税后,一些主要依靠农业税的乡镇财政大都资金匮乏,无力提供这些公共产品,造成上述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大量减少。并且在税收任务作为乡镇干部考试,大收集整理政绩考核的首要指标后,乡镇财政收入呈现出“任务型收入机制”特征,使得乡镇财政逐渐演化成税务部门的补税机构,于是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了一定的偏差,税务机关和上级政府逐渐成为了乡镇财政的首要服务对象,而农民则在乡镇财政服务对象的名单中退居次席。“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改变这种服务对象偏差的 4

状况。

(二)“全面性”方面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就是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上级政府把税收完成情况同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直接挂钩,使得乡镇干部过度关心税收增长。“吃饭型支出机制”则占用了大量财政资金,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也大大阻塞了公益事业的筹资渠道。并且创办公益事业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收效时限也较长,耗费乡镇干部的精力也较多,所以乡镇干部对创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较低。于是,乡镇财政支出中公益事业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从而形成了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问题。“全面性”要求乡镇财政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解决“吃饭财政”问题,加大公益事业支出,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

(三)“协调性”方面的要求。协调,即和谐,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相协调?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要求缩小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这就需 5

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投入。但是,近些年针对乡镇的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占据绝大部分,如前所述,专项转移支付一般要求乡镇财政拨付一定的配套资金,能够拨付的配套资金越多,乡镇财政可以申请到的专项转移支付也就越多。而那些财力较小,甚至无力拨付配套资金的乡镇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当然较少。于是,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间乡镇财力差距,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性”要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扭转专项转移支付过多的局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可持续性,即连续性、长远性、稳定性,而不是间断的或大起大落的。由于在大多数乡镇,特别是欠发达乡镇中,企业大都为数不多,并且产品单一,市场价格变化会造成企业利润大幅涨落,从而造成税收增减。但是,现行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使得税收增长呈现刚性,于是为保持税收刚性,乡镇财政不惜把上级财政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补足税款。在税收任务仍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乡镇财政被迫通过加大乡镇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补税。于是乡镇财政“寅吃卯粮”,加大了乡镇财政赤字,使 6

得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可持续性”要求乡镇干部从乡镇经济的长远发展着眼,不能过度追求税收增长,同时要减少财政负债。

三、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乡镇财政改革

科学发展观从上述方面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其核心是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学者提出,现行的政绩观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发展观上的偏差,政绩观仍然存在由“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决定的“gdp增长即政绩”、“税收任务即政绩”的不足。现在乡镇干部考核把税收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形成了乡镇财政“任务型收入机制”,造成了税收刚性。而作为一个较小的经济个体,乡镇经济是有波动的,税收也应该随经济波动而有增有减,否则就会违反经济规律,影响经济健康运行。“以人为本”要求乡镇财政根据农民的需求调整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因此应该降低税收任务指标在乡镇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的地位,而应该把农民满意度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指标加入乡镇干部政绩 7

考核体系中,改变过分强调税收增长的政绩考核制度,从而打破“任务型收入机制”,顺应经济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性”的要求;并且这样也会使得乡镇干部更加全心全意地为农民服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要求。

(二)加强乡镇干部的监督体系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要求,还需要加强乡镇人大的监督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人大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监督的目的。所以乡镇人大要敢于监督乡镇干部职工的行为,敢于监督乡镇财政的政策导向。当乡镇财政的服务对象发生偏离时,乡镇人大应敢于提出异议,并且要善于监督,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乡镇财政的错误政策。同时,应建立农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性,从而促进农民、农业协会对乡镇干部、职工的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三)削减财政供养人员。以农民满意度为乡镇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就需要乡镇政府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削减不必要公共产品。乡镇干部职工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而现在这种公共服务已经严重超出农民需要,应该予以削减,打破“吃饭型支出机制”,然后把节省的资金投入到农民生产生活必需的公共产品中,完善公益事业支出项 8

目预算,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性”的要求。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农业税免征以来,体制外收费的取消导致很多乡镇已经出现财政赤字,也截断了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渠道,所以必须要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为农村公益事业支出提供充足资金。同时要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减少需要乡镇配套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不需要配套资金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9


第二篇:财政学调查报告


个人所得税

比较调查报告

学院名称:黄淮学院

班    级:国贸1201B

调查小组:第三小组

              

               2104年5月22日

   

 前言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征收的一种税,最早源自英国始于1799年,具有课税公平、富有有弹性、不易重复征税的特点,它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具有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职能。作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一种“现代水税”个人税已经日渐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个人所得税收必须坚持税收法定、税收公平等税法基本原则。

调查目的:

了解中国和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标准,以及不同的经济状况对个人所得税决策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上述材料,总结不同个人所得税所使用的公平或效率原则。

调查方式:

浏览百度、谷歌等搜索网站和国家财政部等网站,并在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

一、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境外人士获取中国境内所得是否征收个人所得税一览表

二、中国经济情况对个人所得税决策的影响

(一)缓解社会分配不均,采用累进税率

中国近10多年来某些个体收入不断加大,而有些个体收入增加则慢些,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收入差距扩大,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阻碍经济发展,所以个人所得税以其累进性,被认为是可以对不够公平的社会初次分配作出普遍矫正的有效手段。

(二)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经济增长是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扩大,要是社会总产品的供给从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就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税收政策是实现经济目标的有力工具之一,而个人所得税是重要的税收之一,所以个人所得税起到了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中国个人所得税所使用的公平或效率原则

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对镜经济总量的贡献作用逐渐减弱,对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作用。但是在强调社会公平的今天,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以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原则。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

一.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标准:

(一)美国是根据个人收入情况逐步提高税率,从而以此来减少低收入者的负担控制高收入者的收入过快增长。最基本的原则是多收入多交税,收入低的先交税,后退税。
(二)美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六级超额累进税率结构,税率分别为10%、15%、25%、28%、33%和35%。个人所得税法对纳税者的全部应税所得按四种不同申报方式分别规定了级距,同一级距的税率相同,而美国国税局则每年依据一定指数对该税率表进行调整。
(三)为了进一步改革税制,20##年1月,美国政府成立了税制改革咨询委员会,该机构随即提出了两项税制改革方案:《单一所得税制方案》和《经济增长及投资税制方案》。两项税改方案均建议税率结构简单化,分别将税率从原来的6档累进税制改为4档或3档,并适度扩大各档次的级距。

二.美国经济情况对个人所得税决策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一直是美国政府干预、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弹性的累进税率,使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收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从而保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延续。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经济过热时,弹性的累进税率就会自动产生一种拉力,防止消费和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使经济过热现象降温;反之,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弹性的税率制度就会产生一种推力,能有效地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从而延缓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复苏。几十年来,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对于调整美国产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另外,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美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合理的累进税率制度,高收入者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的主体。据统计,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群体所交纳的税款,占美国全部个人税收总额的60%以上。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每年的巨大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占人口比例较少的富人,而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实践证明,该制度有效地控制了高收入者收入的过快增长,体现了公平税负、量能负担的原则。根据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近10年来,以税率制度为核心的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使其基尼系数①平均缩小0.3,税收政策效应达到7%,而且尽管美国这些年来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但由于其拥有先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使得实际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远远低于目前的水平。
三.不同个人所得税适用的公平或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是一国设计税制时要考虑的基本原则。一套完善的税制,首先要体现公平原则,以便各经济主体在同等的税收环境中平等竞争,这是纳税人在民主社会中最基本的权利。其次,税制应鼓励效率优先,既要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要便于税款的征收,使征税过程本身具有可行性。

日本的个人所得税

   

    日本是实行分税制的国家,针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国税称为个人所得税,地税称为住民税。

一.日本个人所得税的标准

(一)征税面广,几乎将个人的所有收入,包括工薪收入,营业收入以及其他所有能够形成收益的收入全部纳入征税范围。

(二)计税方法较为客观合理。三是税前扣除合理。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免税扣除共有4个种类,8种加算。基本的免税扣除有:基础扣除,配偶者扣除,配口特别扣除和抚养扣除。

二.日本的的经济情况对个人所得税决策的影响

日本政府战后一直努力减轻国民税务负担,不仅相继提高了免税额的起点,而且还不断大幅降低最高税率和减少税率档次,减轻了广大国民特别是高收入者的负担,增加了国民的消费和投资能力,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日本一方面劳动就业率高 ,高收入制度以及个人金融资产量大。所以在国税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平均占3成以上,地方税收入中,住民税占2成以上。大体来讲,个人所得税收收入约占日本税收收入的1/3是该国的主要税种。以20##年为例,全国1.2亿人中,就业者高达6470万人,其中80%以上都是纳税义务人。另外,全国个人金融资产进1400万亿日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多,再者,日本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较高。目前,个人所得税(国税)有4档税率,10%,20%,30%,和37%;住民税有3档说率,5%,10%和13%。

三.日本个人所得税所适用的公平或效率原则

日本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将自行申报与源泉扣缴有机结合,兼顾了税制公平和征收效率。日本个人所得税的最低征税起点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将各种免税扣除额累计相加,得出最低征税起点,并且通过免税扣除和累进税率征税办法,体现了 公平原则。以超额累退比率确定扣除额,即体现了个人收入与费用支出正相关的关系,又对高收入者的费用扣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较好地将为取得工薪收入发生的费用支出与所得税的公平特性结合起来。

韩国的个人所得税

一、韩国个人所得税标准

韩国个人所得税实行所得分类计算,综合计征。

居民和非居民的应税所得分综合所得、退职金所得、木材所得和资本利得

(一)综合所得包括不动产租赁所得、经营所得、工薪所得、临时财产所得、养老金所得和其他所得(如得奖所得、博彩所得等),实行综合累进征收;退职金所得、木材所得和资本利得则实行单独税率分项征收。综合所得适用的累进税率如表4:

   表4              综合所得税适用税率表

需要说明的是,利息和股息所得,在1997年以前并入综合所得征收,此后则规定,利息和股息年所得在4000韩元内,按单独税率征收预得税,利息和股息所得的预提税率原为15%,现已降为14%[1];对超过4000韩元的部分,则按下列两种方法计算,取其大者:一是利息和股息所得的4000韩元部分按预提税率计征,超过部分纳入综合所得征税;二是全部利息和股息所得按预提税率计征,超过4000韩元的部分不再计入综合所得征税。

(二)资本利得则按表5税率分项征收:

表5                    资本利得税率表

此外,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还应当按照其所得税额的10%附征属地方所得税性质的地方居民税(见居民税)。

二、韩国的经济情况对个人所得税决策的影响

(一)降低边际税率,促进经济增长。

  韩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对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适用不同税率的二元税制模式,对劳动所得实行税率为8%-35%的四级超额累进税制度,对股息和利息所得实行14%的税率。在税制改革中,韩国政府提出把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到20##年降至6%-33%,另外,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额也将从100万韩元提高至150万韩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在公司所得税税率降低后,也有利于协调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之间的关系。

(二)完善对自营职业者的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

根据税法规定,韩国自营职业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四级累进税率纳税。然而,在实践中,自营职业者往往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其税负,比如,通过在家庭成员之间分割所得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其私人消费支出部分进行扣除。此外,由于许多自营职业者的财务制度不健全,也使其逃税现象严重,税收管理成本较高。因此,在税制改革中,韩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强对自营职业者的税收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完善税务审计,加强对逃税者的惩罚力度,从而拓宽税基,弥补由于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降低带来的损失,增加财政收入。

(三)实行勤劳所得税收抵免和对附加福利课税,调节贫富差距。

韩国于20##年开始实行勤劳所得税收抵免(Earned Income Tax Credit,EITC)制度,旨在对勤劳工作者实行税收优惠。所谓勤劳所得税收抵免是政府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目标,通过直接冲减某些低收入者应纳税额的方式,降低其税负的税收优惠政策。在OECD成员国中,美国、英国、丹麦、荷兰和瑞典等都实行了这种鼓励勤劳所得的税收抵免制度。韩国勤劳所得税收抵免的适用条件为: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工薪收入者;同时,没有个人住房,资产总额低于10000万韩元(68000美元)。勤劳所得税收抵免的数额为总收入的10%,但最高限额为800万韩元,同时,当所得为1200万韩元时,抵免额会逐渐减少。据测算,20##年约有30万家庭(占总额的1.8%)会获得总额约为1500亿韩元的税收抵免,该项抵免额占政府支出约0.1%。实践证明,勤劳所得税收抵免对提高就业水平和降低贫困化程度具有积极作用。

三、韩国个人所得税所使用的公平或效率原则

  在纳税方面,一般的工薪族和个体经营者间存在“不平等现象”。韩国的工薪族戏称,他们是拥有“玻璃钱包”的人,意思是说他们的所有工资和收入都是公开和透明的,这些人的所得税每月从工资里直接扣除。但个体经营者在申报收入时则可大做“手脚”,这是因为一部分个体经营者不如实申报、没有正规的财务制度,而且享受国家的小额纳税人优惠、附加价值税优惠等“好处”。其后果是,在实际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工薪阶层缴纳的税金明显比个体经营者高。据悉,今年的第二季度里,韩国的个体经营者上缴的综合所得税比一般劳动者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低很多。

  另外,政府税收政策的漏洞使一些新兴产业的老板们大肆地偷税漏税。比如,一些网吧的老板们利用在线游戏大发横财,而查处这些成交规模达几千万到几亿韩元的大买卖,在法律方面还存在空白,更谈不上让其缴纳所得税。

   德国的个人所得税

一、德国个人所得税的标准

(一)德国是一个税收相对较高的国家,各种税务种类繁多,而个人所得税则是

德国整个税收体系的基石,也是税收部门监管的重点。

(二)据德国法律,所有在德国的常驻居民、在德国的非常驻但收入来源是德国的外国居民,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得税因个人收入多少缴纳的比例不等,收入越多的,缴税比例越高,而且个人所得税的比例每年都要调整。单是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税就占德国政府收入的1/3.

(三)德国政府也对不同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20##年,德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单身家庭年收入7664欧元,已婚家庭年收入15328欧元。但是有几种情形可以减少个人收入所得税,如:已婚家庭但拥有18岁以下子女,或者子女在27岁以下但仍在上学的以及子女没有收入的;向德国机构捐助政治款项或者慈善款项;不可抗拒的特殊高额开支(如生病)。
(四)收入税包括工资税和收入税两部分。在德国,顾主通过银行账户发工资,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税可以直接从银行工资账户中扣除,每年年底根据税率变化进行调整。所有有工作的人都要参加失业、退休和医疗保险,这三大保险是由顾主和雇员平分的。工资收入不包括顾主为雇员缴纳的三大保险金,雇员缴纳的三大保险金属于个人所得税涵盖的范围,但这部分个人所得税有一个最高限额。

二.德国经济对个人所得税的影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采取三级管理的行政体制。第一级,也是最基层的一级,是乡镇,第二级是州,第三级是联邦。准确地说,除了上述三个国内的行政管理级外还有一个第四级,即欧洲联盟(简称欧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德国,经济发展属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比较完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为了公平和社会的安定,德国实行分税制和不同的阶层、人群实行不同的税制。

三.德国的个人所得税所适用的公平或效率原则:

(一)由于德国税收制度十分复杂,纳税人无法准确理解,而财政官员的紧缺又不能满足纳税人办税和咨询的需要,德国各级财政部门都积极支持税务代理发挥作用。目前已有95%的企业和50%的个人拥有税务顾问,税务顾问成为了一个热门行业,业务量很大。通过发挥中介机构的纳税代理作用,德国税务部门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降低了征税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 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实行“个人申报”制度,要求每个国民主动填写纳税申报表,如实申报自己过去一年的各种收入、享受的减免优惠、应纳税额等。由于“征税是服务”的理念深深植根于税务人员的意识之中,税务机关在征收过程中处处体现出程序的便捷,这样自然就节约了征纳双方的成本,保障了税收收入。

附录:

小组分工:

刘盼盼:德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梁灿:韩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田梦丽: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江婷: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高雪艳: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张桂新、张俊杰:综合分析整理。

更多相关推荐: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前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镇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20xx年8月27日来源XX党政办公室收藏本文浏览910次XX镇党政办调研室近年来XX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产业布局提升镇域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

发展乡镇经济调研报告

发展乡镇经济调研报告近年来大力发展以乡镇增财力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为重点的乡镇经济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是因为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乡镇经济最能激发基层的活力和...

乡镇经济发展思路调研报告1

xx镇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我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是事关我镇全面发展的关键性的具有重战略意义重大问题镇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并分...

乡镇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工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乡镇工业是乡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经济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乡镇财力促进乡镇繁荣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

XX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在XXXX镇开展三进五大活动的几点体会佘立柱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为扎实推进三进五大活动的有效开展12月5日至元月15日我先后四次深入XXXX镇组织召开了干部座谈会考察...

马街镇区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找准问题破解瓶颈加快推进马街镇区域经济发展马街镇区域经济发展分析20xx年4月乡镇区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一个...

关于我市乡镇政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乡镇政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乡镇政权是我国政权序列的最基础部分加强乡镇政权建设是我们党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基础它的地位和作用相当重要因为它既上联市委政府又下接乡村社会并代表...

乡镇工业园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工作园发展调研报告近年来我镇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来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进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企业等大企业在柏林...

关于XX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推进乡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农民创收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关于XX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X县XX镇人民政府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X县XX镇农业生产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一村一品百千亿等...

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其中乡镇财政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乡镇财政改革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乡镇财政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

乡镇经济发展思路——调研报告

乡镇经济发展思路调研报告在实现乡镇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寻找一条适合乡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是事关乡镇全面发展的关键性的具有重战略意义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寻找这一思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近年来乡镇...

乡镇发展调研报告(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