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8

沁源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市局7月2日通知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省、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我中心对全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现有各类中小企业3313个(含个体工商户),其中民营企业1013个。按行业划分,煤矿企业31个,焦化企业4 个,建材企业76个,农副产品加工及养殖、种植类企业72个,其它企业830个。按规模划分,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32个,小型企业47个,微型企业931个。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3个。全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9373人。

一、全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现状

20xx年,我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第三产业多元化的趋势。工业产业方面,一是继续以煤焦工业为基础,着力提升传统产业,以夯实煤炭主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循环产业链条为依托,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矿井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利用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着力形成“煤电材、煤焦化、煤气化”等

循环产业链;二是积极发展新型能源,着力开发自然能源、清洁能源,大力实施太岳山国电风力发电项目、煤层汽发电开发项目;三是着力实现有色工业新突破,积极向非煤矿山产业发展,引进双40万吨铝镁阻燃剂项目、20万吨陶粒支撑剂项目。四是进一步丰富建材产业门类,丰富新型墙体材料品种,增加具有沁源特色的建筑文化底蕴;五是农业产业化门类丰富,特种畜禽和花粉虫养殖及食用菌、大棚蔬菜、干果经济林种植较为活跃,荞麦方便面、野山珍系列产品、地方土特产品加工得到有效开发,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宏观产业规划不够到位,有组织的规模化发展意识不强,自主研发产品的意识仍然不足,开发潜力产业的思路还不宽,各类产业基本上还局限于现有的资源环境和自然和人文环境,突破性发展的项目明显短缺,“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和勇气还很不足。

二、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煤焦行业是既是我县最传统的产业,也是全县工业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其中煤炭产业经过一系列关井压产、资源整合,由原先的149个煤矿压减到现在的31个,而产能却增加了一倍多,体现了由过去的“小、散、乱”向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有序化”的明显转变;焦炭产业经过整顿涛汰之后,压减为现在的4个焦化企业,并且向焦化工、余热发电等配套产业的循环经济方向延伸,基本扭转了产业单一

的局面。好的一点是煤焦企业大都逐步规范,管理形成系统,不足的一点是下游产业开发力度仍然不够。

三、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对我县来说,非煤非电项目、新型食品和生态环保用品加工项目属于新兴产业。去年以来,我县引进了双40万吨铝镁阻燃剂项目、20万吨陶粒支撑剂项目,目前,两个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十二五”末即可产生效益。新型食品产业方面,灵空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荞麦方便面项目投产达效;农丰菇业有限公司白灵菇种植项目自去年投产以来市场一度走俏,深受广大用户欢迎,20xx年企业实施二期扩建工程,同时新增了三个种植基地,也即将投入生产。按照县委、县政府规划,全县要将此项目推广到14个乡镇,争取形成一项农业支柱产业。生态环保用品方面,高山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苦荞夏凉系列保健生活用品始终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尽管规模不大,但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可以说,我县新兴产业发展起步较好,前景可观。不足之处一是企业融资问题始终是个瓶颈,例如艾拉维特有限公司因融资困难一度没有使野生系列饮品建设项目生产线投资到位;二是企业原料基地还存在困难,例如高山土特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由于当地原料供应不足,企业自有原料基地规模不大,因而短期内也无法进行扩建。

四、关于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工作举措和政策建议

经过对我县各类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在当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应当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

1、建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推进和引导机制。围绕转转型发展,首先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基层政府的直接重视。近年来,我们发现在乡镇一级的政府中,普遍存在经济工作责任意识不及安全稳定工作责任意识的问题,一些乡镇普遍只重视保安全、保稳定,满足于维持现状不出事,而没有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当作“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抓,从根本上没有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正确理解,有的乡镇一年中所召开的会议,没有一个是以经济工作为主题召开的。因而也就导致群众创业缺乏指导、缺乏具体政策扶持,更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引导。对于这种现象,希望通过市、县党委政府完善考核机制,促进基层乡镇对经济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

2、建立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服务和协调机制。中小企业服务部门服务水平和力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的好坏。近年来,中小企业服务部门在机构改革中一度被压减人员编制,目前现有人员受到职数明显短缺、人员普遍老化的影响,内部职能股室功能受到很大削弱。例如有的县区服务部门,平均一个股室仅一名工作人员,而且年龄都接近退休,无论是管理知识水平,还是信息化工作技能,都远

不及现阶段企业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不只是服务跟不上,就连日常事务的基本节奏都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企业的服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国家赋予我们的服务职能就很难落到实处。鉴于当前日益丰富的民营经济发展需求,我们既需要具有的更加准确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能力,更需要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比如商品交易信息服务、项目信息服务、人才技术服务、投资融资服务、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协作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建立较为完备的服务和协调机制。服务机制方面,我认为需要切实解决服务部门队伍不足的问题。协调机制方面,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我们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十分需要要与各个门类的统计部门、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必要时可以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由职能部门主要业务人员组成的经济信息收集中心、政策协调指挥中心来弥补协调机制方面的不足。

3、建立民营经济产业规划落实机制。围绕产业化发展、高起点运作,要求我们站在长远、节约、高效的角度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在确定产业园区、落实园区基础保障和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形成高效运作的工作体系,进而通过规范的扶持和引导、有序的开发和发展,来加快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面对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我们各县区更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出台新政策、营造新氛围、开辟新局面,争取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激励、软环境建设、全社会动员等措施,引进更多的资金活力、技术活力、人才活力,依靠外部活力丰富产业门类、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激活县域经济。

2、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大张旗鼓地鼓励农民创办小微企业、精心组织和扶持好大学生创业工程、青年创业工程、妇女创业工程、残迹人创业工程等创业项目,着力营造“百花齐放”的创业局面。

3、切实强化融资、人才、信息、创业指导等专项服务,提升部门服务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得力助手,农民创业的精神动力、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推手。

4、着力破解服务部门的人员编制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监测功能不强、扶持手段单一的难题,积极向国家、省、市呼吁服务部门扩大服务功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各级决策者进一步认识到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服务部门在指导和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方面的根本性作用,以提高服务部门的职能地位,进而通过队伍建设、技术配备、机制创新而形成高效的扶持体系。

二○一二年七月六日


第二篇: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业营业收人同比增长28%,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增长38%,规模以下工业增长19%。完成固定资 产投资150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27%,非公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农产 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人1000亿元,同比增长29%。全省 新增小企业、个体经营户1.8万户,新增从业人员16万 人。

(二)地区分布基本合理

20xx年,全省中小企业的个数和营业收人中,关中占 64

.

23%和75.48%,陕南占22.39%和10.94%,陕北占

1338%和13.58%,陕南、陕北比重逐年提高。“十一

五”以来,关中地区中小企业中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 业、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科技型农业、房地产开发、 餐饮娱乐等产业发展较快。陕南地区生物医药、有色金属 采选、林特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陕北地区呈现 后来居上之势,在交通运输、建筑与房地产开发、农产品 加工、能源化工等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成为推 动全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经济实力增强

20xx年全省中小企业总资产6579亿元,实现营业收

人9630亿元、利润总额699.9亿元、缴纳税金378亿元;增 加值354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3.3%,比上年提高 2

.

25个百分点。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3980亿元,占全省生 产总值的4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在全 省经济总量中占“半壁江山”的格局基本形成。全省非公 企业进出口值47.88亿美元,比20xx年增长11%,占全省 进出口总额的57%,比20xx年提高5.5个百分点,连续3年 超过50%,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力量。其中,有 25个县(市、区)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结

构、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为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 新的活力。

一是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9

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的一、二、三次产业的占比分别 为1.16%、66.05%和32.7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60%。全 省非公经济增加值的一、二、三次产业的占比分别为

6.25%、5103%和42.72%。20xx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显 示,陕西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由普查前的第19位提升至第 17位,经济总量增加了463.26亿元。其中,以中小企业、

非公经济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占到增量的95.89%,成为全 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是工业集中区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20xx年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到187个,聚集中小企 业、非公企业10万余户,从业人员103.9万人。各类园 区、集中区中小企业营业收人占全省中小企业营业收人的 43%,成为推进区域经济和县域工业化的主要载体。全省 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xx年的 44

.

7%提升到20xx年的51.6%。

三是农产品加工和家庭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农业

结构调整。各地围绕农产品和民俗工艺、日常用品的生产 加工,大力发展粮油、食(果)品加工和服装、机械、家

具、石雕、草编、泥塑、绘画、塑料、乐器、木器等家庭 工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人。20xx年, 全省家庭工业发展到15.26万户,从业人员84.84万人,实 现营业收人957.49亿元,比20xx年增长20.8%。全省农产 品加工业营业收人1354.62亿元,比20xx年增长28%;规 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963户,其中亿元以上企业 109户,有力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 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成为扩大城乡就业的主渠道。“十一五”以

来,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数量年均增加2.66万家,从 业人数年均增加18.61万人。20xx年,全省中小企业从业 人员达667.科万人,占二三产业企业从业人数的70%;比 上年增加33.44万人,占当年新增就业总数的90%以上; 32%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约占全省 农村所有务工人员的60%‘〕

二是成为增加城乡居民收人的重要来源。“十一

五”以来,全省中小企业支付劳动者报酬从20xx年的

330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605.77亿元,年均增长18.4%。中 小企业从业人员年均工资从20xx年的5565元提高到

20xx年的9079元,年均提高878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 的39%来自中小企业、非公企业的工资性收人。 三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投人主体。“十一五”

以来,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共投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 的资金达27.16亿元,年均投人近7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基 本建设8.84亿元,农村卫生福利事业2.89亿元,农村文化 教育事业4.38亿元,小城镇建设7.32亿元,其他公益事业 3

.

83亿元。

四是成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20xx年全 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营业收人过5亿元的乡(镇、街道 办)271个:过亿元的村203个,分别比20xx年增加143个 和73个。这些乡(镇、街道办),平均聚集各类企业1 均水平低ro多个百分点,远低于浙江的

73

.

5%和江苏的64.1%,也低于毗邻的河南、四川、重庆

等省市。税收贡献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县均法 人中小企业1162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6%,浙江的 13

.

8%;县均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34个,是全国平均水

平的34%,江苏的7.3%。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主要集 中在关中地区。

(二)县域经济薄弱,县域工业化水平低

20xx年全省县均工业增加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7住9%,是浙江的28.7%,重庆的45.8%。目前还有40个县 的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30%。按照省委 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今后几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 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要走在西部的前列,要求非公经济占 全省经济总量的55%以上,从目前发展形势看,实现这一 目标和要求任重道远。

(三)产业层次偏低,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质量欠

一是产业聚集度不高,集群化发展相对滞后:目

前,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仍处于起步阶段,年营业收人 20亿元以上的园区个数仅占县域工业集中区总数的9%, 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平均工业营业收人仅为全国平均水 平的54.8%。全省中小企业分散发展、重复生产的情况较 为普遍,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及产业关联互补的明显效 应。大企业在省内的配套率不到30%,对小企业的带动 和催生效应不明显。产业集群和县域工业集中区还处于起 步阶段,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比较普遍。全省 现有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业等资源密集型主导产业和 初级加工方式对小企业的带动和催生效应不明显,限制了 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多数地区企业聚集度 低,产业关联度不高。

二是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据统

计,全省法人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平均拥有专业技术资格 以上人员6.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7%,明显低于江浙 川渝晋豫等省市。不少非公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的水 平,开放意识不强,管理粗放,创新乏力,创业容易成长

难,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20xx年以来用工成本上升、原

材料和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对中小工业发展带来较大压 力,一些工业企业用工短缺、开工不足,部分批发零售企 业销售收人同比增幅较低,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效益受 到较大影响。

三是转变发展方式步伐不大,创新能力不强。中小

企业传统产业、资源加工、初级产品居多,技术装备和生 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比较突出。产品和产业 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难度大,创新能力不强。第三产业发 展不够快,比重偏小。许多行业面临着关停淘汰限产压 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现代企业数量少,有限 责任公司个数仅占全省法人中小企业总数的23.7%。中小 企业、非公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特色产业不 强,科技含量不高。据统计,全省高新企业数仅占全国总 数的2.45%;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仅占全国的3.巧%;全 省专利超过6000项,但专用技术利用率仅4%。大部分中 小企业、非公企业技术含量低,加工手段落后,产品更新 换代慢,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瓶颈制约突出,政策落实不力,环境有待改

一是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金融机构信贷门槛偏 高,激励作用不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健全,机 制不活;加之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信用缺失,造成“贷

款难”和“难贷款”问题并存。20xx年全省金融机构贷款 余额为8322.8亿元,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57.11亿元,仅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89%,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1个 百分点(浙江、江苏等省小企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比例 高达34.3%、25.18%),与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 很不匹配。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统计,20xx年1一9月份, 全省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余额为2333.42亿元,新增 309

.

51亿元,只占同期各类银行新增贷款的21.4%;小企

业贷款额新增155.73亿元,仅占同期各类银行新增贷款的 10.7%。据不完全调查,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银行贷 款占企业资金需求量不足20%,自筹资金包括民间借贷约 占65%,存量变现约占8%,股权融资约占3%,风险投资 约占1%,其他约占3%。据此测算,中小企业实际资金缺 口仍在千亿元以上。由于贷款难度太大,很多中小企业、 非公企业将融资目标转向民间借贷等渠道。同时,银行规 避信贷风险的问题并没有改变,而质押、抵押等方面条件 还很严格,这对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来说,贷款难依然突 出。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缺陷,担保资金规模过小,资本金 补偿制度缺位,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担保条件过高,担

保机构与银行之间在担保放大倍数、风险分担比例上存在

分歧,难以形成良好合作。非公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 困难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

二是涉企服务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仍需改善。近年

来,中央和省上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发展非公经济的政 策法规,有的地方没有研究细化,缺乏配套措施和具体办 法,政策效用未能充分发挥;有的部门和单位职能转变滞 模以上企业8户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蓬

勃发展,促进了村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人口不断增加, 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带动了周边地区 交通、商贸、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同步发展。

二、中小企业平稼较快发展,相关资金政策发挥了 积极作用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合理安排支

出,全省不断增加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和资金投人,“十一 五”期间,中、省两级累积对中小企业投人资金约巧亿 元,其中:省级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累积投入6亿元,企业 技术创新资金累积投人5000万元;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 开发、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机遇,把握中央政策和投人 重点,争取中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达4.6亿元,项 目1251个,位于全国第六,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 元,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2亿元,特色产业中小 企业专项资金约8000万元,有效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的 发展。

(一)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按照《陕西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的要

求,从20xx年起,设立了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目前该项资金总规模达2亿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积 极推动市县两级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截至目前, 全省n个市(区)均已设立了支持中小企业资金,总规模

达5.78亿元。眉县、府谷、平利等26个县区也相应设立了 不同规模的县级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贴息、技改、人 才培训、表彰奖励等。

(二)加快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项

目建设

关中地区支持以为大工业配套项目、农产品加工等

项目为主,带动了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 的良好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陕西奥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型汽车零部件及金属磨料生产线项目竣工投产后,年销 售收人达3566.29万元,新安排就业50人,增强了为陕西 汽车集团的重型汽车零部件的配套能力。陕南地区以茶叶 等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项 目为主,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采矿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有 力促进了陕南经济的突破发展。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 有限公司的富硒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

扩建富硒茶清洁生产线2条,新建50吨冷藏室1个,完成3 500亩茶园的有机转换,新建400亩无性系标准化有机示范 茶园。项目竣工投产后,当年新增产值13巧万元,新增 税收32万元,新增就业人员60人。陕北支持依托当地的 煤、气、油等资源发展的能源化工项目和大枣、小杂粮的 加工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长足发展。佳县众福食品有限责 任公司建设项目竣工后实现销售收人1230万元,利润 260万元,新安排就业人员86人。

(三)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通过支持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产学研联合开发、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企业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在专项资金的引导下一批企业投人资金进行了技术 创新,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 20xx年全省重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73项,开发新产品 282个,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陕西皇城玉 全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砖瓦机械研发项 目,建成年产达到100台套节能紧凑型真空硬塑挤出机的 生产能力。20xx年1月正式投产后就销售出23台(套), 实现销售收人1500多万元,出口创汇148万美元,上缴税 金130多万元,同时,利用节能型成型工艺装备比同类型 成型装备减少电耗so%。

(四)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照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原则,“十一五”期间累

计安排约9000万元,支持为区域和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信 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管理咨询、创 业辅导、市场开拓、人员培训、设备共享等服务体系建 设。从20xx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择优选取部分市县,建设陕 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小企业孵化平台,近年来支

持了3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标准化厂房和孵化器建设。 在全省64个县(区)建立中小企业远程创业培训基地,初 步形成创业培训体系,近两年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1 000余期,接受创业培训的超过25万人次。

三、制约映西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客观上讲,陕西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为全省经济社

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全国来看,陕西中小企业和 非公经济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建设西部强省要求看, 还存在不小差距和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够平衡

陕西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和 非公经济上,从数量来看表现为“两少一小”,即企业数 量少、骨干企业少、经济总量小;从发展水平来看表现为 “两低一少”,即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 品牌少。由于陕西属于内陆型经济,长期以来,国有企业

比重较大,非公企业发展空间相对狭窄。20xx年,全省以

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课题组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推动陕西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的战略举措。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促进陕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陕西中

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找出症结,以期进一步

完善陕西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情况;研究

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解决人

员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繁荣城乡生活、促进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 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增大, 部分行业效益下滑,资金需求矛盾进一步凸显,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 融资难、贷款难依然突出。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 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精神,认真研究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 施,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省财政厅、中小企业局以及专家学者联 合对全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的发 展思路和政策措施‘

一、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不断

发展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 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势头强劲

“十一五”以来,全省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营业收人年均增长17%,增

加值年均增长16.9%,其中20xx年增长18.2%,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至20xx年底, 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到135.36万户,其中法人企业12.科万户,个体经营户122.92万户。年 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5017家,亿元以上企业68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4.52亿 元,比20xx年增长42.5%。

20xx年全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向好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省

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900亿元、营业收人8100亿元、利润总额640亿元,同比分别增 长23%、24%、26%;实缴税金300亿元,同比增长25%;支付劳动者报酬39川乙元,同 杂、运作不够规范、服务质量不高,损害

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的情况仍有发生。一些领域和行业涉

企服务水平低,对中小企业门槛高,乱收费、乱罚款、乱

检查现象依然存在。在发展环境方面,许多企业反映仍不

够宽松,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发达,使得部分中小企业缺乏

产业引导,创业者缺乏项目、技术等方面指导,难以适应

企业发展需要。

三是企业用地紧张。中小企业用地的审批手续比较

繁琐,用地费用较高,用地紧张问题使很多项目不能落

地,影响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也已成为

制约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性因素。

四、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推进技术创新,提升

企业素质

一是促进和支持企业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大力推

行企业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造,促进家族式作坊式企业 向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和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转变。引 导一批有实力的非公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 式,参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 二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

新,对中小企业从境外引进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 升级,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 着力支持以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 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 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支持企业培育人才。整合资源,利用丰富的科

教资源和现有培训基地,力争在5年内全省全面实施中小 企业“一十二三”人才发展讨一划即:培养l万名成长型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养10万名具有一定现代管理知识和 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培养20万名各类专业技 术人员,培养30万名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操作技能的中小 企业从业人员。

四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

向支持企业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创新 体系。有重点地向有市场、有效益、带动示范作用大的骨 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倾斜,力争做到扶一个、强一个,逐步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核心技术示范中小企业;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企业优化升级

一是提高中小企业配套水平引导中小企业按照省

政府制定的12大产业振兴规划和20大产业集群规划,主动 配合,全面配套。扶持一批具有紧密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 企业。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企业通过专业分工、 服务外包、汀单生产等方式,优先与省内中小企业开展配 套协作,力争使全省大企业的省内配套率从目前的不到 30%提高到60%以上。

二是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100个县域工业集中区 中,支持建设10个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示范区,培育 500户信息化推进示范企业,每年促进万户小企业人网。 三是推动中小企业开放合作、开拓市场。采取财政

补贴、降低展费标准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各类展览 展销,帮助中小企业宣传产品、开拓市场。积极承接国外 和东部产业转移。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 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业务,进一 步落实出口退税等政策措施。

(三)实行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促进特色产

业壮大,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以各类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坚持走园区化、集群

化、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继续重点扶持100个省级重点 工业集中区建设,以县域工业集区为依托,以区域特色产 业为基础,支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内中 小企业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协作配套,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引导企业向工业集中区聚集,配套企业向核心 企业集中,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城镇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城镇化提供 发展动力。把县域工业集中区做特做优,并逐步向产业园 区过渡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使工业集中区成为催生 企业的“孵化器”,成为集约产业的高地,推动县域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关中要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装备制 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 品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企业和新 兴产业,实现率先发展。陕北要依托能源化工、现代农业 等优势特色产业,寻找着力点和结合点,拉长产业链,大 力发展配套产业,实现跨越发展。陕南要立足本地实际,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林产品、畜牧产品、水 产品的加工、运输、仓储、销售以及旅游、餐饮等现代服 务业,实现突破发展、二

(四)推进全民创业,培育更多市场主体

研究破解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催

生创办中小企业,着力培植市场经济创业主体。创业投资 引导基金、支持县域工业集区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和中 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向初创企业和人员倾斜。引导和支 持各类人才在软件开发、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 技术产业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大胆创业;积极发展投 资小、见效快和易创业的传统服务业。继续抓好中小企业 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中国青 年创业国际计划扶持模式(YBC),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创 业理念和创业方法,普及创业知识,提高创业培训成功 率。成立陕西创业促进会,整合资源,凝聚有社会责任感 的企业家组成陕西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经验 和导师服务。

(五)拓宽渠道,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推动建立政府协调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

诚信发展的协调机制。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 创新支持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激励、第三 方担保、银行放贷,以及产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多元化 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多方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格局。 一是拓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重点行业和服务领

域,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企业自主新创的支持

力度,整合资金,转变扶持方式,逐步拓展专项资金支持 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力 度,建立完善支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扶

持政策的惠及领域,要由个别领域、个体性优惠性向区域 性、群体性普惠性方面转变;财政的支出对象,要由单一 项目或对企业的直接支持,向间接扶持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转变,扩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的范围。

三是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发挥担保和再担保作用,

逐步提高商业和互助担保机构比重,共同创新融资方式。 促进担保行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支持计划,在全 省贷款增量中增加投放中小企业比例,积极推进银企合 作,以保证总量供给。推动各大银行成立专门服务小企业 的机构.推出服务小企业的系列产品。

四是按照“统一冠名、分别负责、统一担保、集合

发行”的新模式,鼓励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融资 券,财政对融资前期费用给予适当补贴开辟绿色通道, 积极培育和扩展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凡在境内外首发上市 和实现再融资的中小企业给予补助和奖励,实现财政资金 撬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目的。全力激活和引导民间资 本,积极发展各类以服务小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银行、村 镇银行、社区银行等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五是安排资金通过参股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在县域工

业园区建立20一30个小额贷款公司,丰富县域金融市场, 搭建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六)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研究制定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和专项规划,着力抓好技术创新、创业辅导、管理咨询、 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争取在3一5年内建立起 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有关 协会、促进会、服务中心、商会、合作组织的作用,为促 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创业开展服务。

二是力叭丸建立省级创业辅导中心和市、县级创业服 务站,为各类创业者和成长企业提供辅导服务。组织专家 顾问团,深人基层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是研究制定“十二五”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

平台建设规划。加强与信息化服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在 全省培育一批信息化应用重点企业和示范企业。新建25个 县级中小企业分网,实施万户小企业人网计划,为小企业 和创业者提供及时、实用的信息技术服务。

(七)完善现行的财务法规,为中小企业和县域经

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认真清理现行不利于中

小企业发展的有关财税政策、制度、规定,完善现行的财

政法规,进一步做好规税清费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行 政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逐 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依法开展 服务,为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课题组组长:周彬县

课题组成员:秦爱梅叶稳太王建青韩耕

课题执笔:韩耕

责任编辑:一冰

更多相关推荐:
许昌市小微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许昌市小微企业发展调研报告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统称在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许昌市小微企业数量多经济总量大社会贡献突出但也面临...

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赣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章江和贡江的环绕下这里处处显示出山的秀气和水的灵气与带队老师和其他队员一起我们对赣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对于长期待在课堂中学习理论...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8无机非一班郭治祥0820xx1010920xx050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

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报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缩小贫富差距。对于旗县…

旅游企业发展环境调研报告

旅游企业发展环境调研报告20xx57100809国家旅游局监管司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环境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旅游企业发展环境专题调研调研组在认真研究制定工...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调查报告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情况调查调查目的为了全面掌握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进一步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各项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为中小企业今后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并对中小企业...

AA镇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AA镇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全面深入了解我镇企业发展状况创新企业发展思路推动我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近段时间我们对AA镇的企业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我镇企业总体发展势头比较好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明...

关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调查报告建国以来60周年的发展状况摘要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经历了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从建国初到19xx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

20xx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趋势报告

20xx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趋势报告全国工商联20xx年发布

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调查报告

产业经济学创新之路我国五粮液企业创新调查报告姓名毛店竹学号109020xx123指导老师李缨1创新之路我国五粮液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市场环境和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走出的一...

关于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企业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以湖南省长沙市中小企业为例摘要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缺失或者病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企业文化是企业...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