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报告,休克

时间:2024.3.31

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年6月17日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预防医学一大班

失血性休克的实验治疗(多巴胺组)

一、实验目的

1. 复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 

2. 观察失血性休克时和抢救过程中动物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微循环改变

3.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失血性休克的作用及机制

二、实验原理

休克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大出血、创伤、中毒、烧伤、窒息、感染、过敏、心脏泵功能衰竭等,以机体微循环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失血导致血容量减少,是休克常见的病因。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当血量锐减,如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超过总血量的25%~30%,超出机体代偿的能力,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平均动脉压下降而发生休克。 

根据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改变,将休克分为三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或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休克中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瘀血性缺氧期)、休克晚期(不可逆性失代偿期或微循环衰竭期)。但依失血程度及速度的不同,各期持续时间、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首先强调的是止血和补充血容量,以提高有效循环血量、心排血量,改善组织灌流;其次根据休克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必要是可予抗炎等治疗。

三、实验仪器设备

兔手术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大动物手术器械,输血输液装置,呼吸血压描记装置,气管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换能器 ,注射器(5ml,10ml,50ml),多巴胺,间羟胺,生理盐水,肝素钠注射液溶液  呼吸换能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麻醉称重:家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5%乌拉坦溶液麻醉(4ml/kg)。

(2)气管插管:沿颈部正中线作一长5—7厘米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由颈部正中线将肌肉结缔组织分离,暴露出气管。在气管下方用镊子穿一线,在甲状软骨下1-2厘米处的气管上作一倒T形切口,将气管插管朝心脏方向插入气管,用线结扎,并将多余的线系在气管插管的分叉处固定,以免滑脱。

(3)颈总动脉插管:颈总动脉插管的目的在于监测血压。先将已分离的颈总动脉远心段用线结扎,再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于两者之间另穿一线备用。在两线之间靠近心端上1/3处,用眼科剪在动脉上作一斜形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插管,用备用线将插管尖端固定于动脉管内,并结扎固定以防插管脱落。注意插管与血管方向一致,防止扭转或插管尖端刺破动脉管壁。

(4)颈静脉插管:方法与颈总动脉插管类似,先用动脉夹阻断近心端,再结扎远心端,在靠近远心端剪一个“V”形缺口。目的在于后面抢救时需从颈静脉给药。

(5耳缘静脉注射肝素:剂量1ml/kg,目的是为了抗凝。

(6)股动脉插管:股动脉插管的目的在于放血、复制休克的动物模型。右侧股三角区剪毛,在触及股动脉搏动处沿动脉走向做长约3cm的切口;游离股动脉,经动脉插入导管(插管前管内充满肝素钠溶液),将血管导管连接到三通管上以备作取血用。

(7观察动物复制休克模型前动物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一般情况,皮肤黏膜颜色、血压、心率和呼吸。

(8)复制休克的动物模型:于复制动物模型前先确认拟给药的静脉通路是否畅通。打开股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连的侧管,使血液从股动脉流入注射器内,一直放血到平均动脉压为45mmHg时,调节注射器内放出的血量及速度,是血压稳定在低水平(MAP为45mmHg)。停止放血,如果血压回升,就再放血;血压到达45mmHg时开始计时,使血压恒定维持在45mmHg左右15min。

(9)观察休克时机体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血压恒定维持在45mmHg左右15min后,观察失血期间动物各项生理指标以及动物的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

(10)抢救:血压维持的时间到15min后,停止放血。首先将与失血量相等量的生理盐水倒入输液瓶中,快速经静脉回输,再输入含有多巴胺(0.2mg/kg)的生理盐水15ml,滴速:90-120滴/min。于所有抢救用生理盐水和药物输入完毕后,即刻、15min和30min分别记录各项指标。30min后复查动物一般情况以及各项生理指标是否恢复正常。

五、实验结果

(电子版实验结果粘贴)

家兔失血性休克对机体的影响

六、分析与讨论

1、  家兔失血性休克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变化的机制?

答:家兔失血性休克时主要涉及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

(1) 循环系统的变化:①平均动脉压的变化(98mmHg→46mmHg):从正常情况转变到休克状态,平均动脉压降低。机制如下:机体从正常状态转变为休克状态,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每搏输出量降低,导致平均动脉压降低;②脉压差下降(20mmHg→11mmHg ):机体从正常状态转变为休克状态,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每搏输出量降低,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变化不明显,而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进而导致脉压差下降;③心率加快(254次∕分→252次∕分):机体从正常状态转变为休克状态,心脏尚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在回心血量增加的基础上,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的增多可使心率加快;由于心率变化为先快后慢,实验中测得心率为252次∕分。

(2)呼吸系统的变化:机体从正常状态转变为休克状态,呼吸频率加快(66次∕分→70次∕分),呼吸深度变浅(0.49mV→0.18mV)。机制如下:①休克早期,由于失血,刺激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肺部微循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比微静脉强度更大,使肺毛细血管处于“少灌多流”状态,使得血液与肺泡氧交换不充分,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潴留,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呼吸深度变浅。②大量失血,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外周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内气体交换加强,血氧分压降低,使颈动脉体缺氧性兴奋,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大量失血后,肺动脉压降低,通气血流比值降低,肺泡无效腔增大,使肺代偿性通气减弱。综合考虑:大量失血时,神经—体液调节较为敏感,主要是交感神经起作用,引起呼吸的加深加快。

(3)皮肤、黏膜颜色变化:皮肤黏膜由粉红色变为苍白色。原因如下: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外周血管收缩,作用于汗腺,汗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肤灌流减少,皮肤变为苍白色。

2、  抢救后家兔机体各器官系统变化的机制?

(1)       循环系统的变化:①平均动脉压的变化(46mmHg→87.1mmHg):平均动脉压升高。机制如下:抢救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下降,回心血量增多,心排出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导致平均动脉压升高;②脉压差增高(11mmHg→28.11mmHg):抢救后,回心血量增加,心排出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明显,而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进而导致脉压差升高;③心率减慢(252次∕分→211.28次∕分):抢救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下降,儿茶酚胺的分泌减少,可使心率减慢;

(2)       呼吸系统的变化:抢救后,呼吸频率减慢(70次∕分→56.22次∕分),呼吸深度变深(0.18mV→0.86mV)。机制如下:①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肺部微循环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比微静脉强度小,使得血液与肺泡氧交换频繁,血氧分压升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减弱,使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深度变深。②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内气体交换减慢,血氧分压升高,使颈动脉体缺氧性兴奋降低,呼吸频率减慢,呼吸深度变深。

(3)       皮肤、黏膜颜色变化:抢救后,皮肤黏膜由苍白色变为青紫色、发绀。原因如下:抢救后,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外周循环血液流速缓慢,流经毛细血管时间延长,淤滞,使毛细血管内血液与组织气体交换减慢,血液含氧降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变为青紫色,甚至会出现发绀的现象。治疗30分钟后,皮肤粘膜渐渐开始恢复为正常,粉红色。

3、比较多巴胺与阿拉明的抢救效果,并分析其原因?

答:多巴胺和阿拉明对失血性休克都有不错的抢救效果,根据心电图的分析可以看出阿拉明在抢救后,血压快速升高后迅速降低,多巴胺在抢救时,虽然血压升高不如阿拉明抢救明显,但是药效后血压下降将较慢,所以多巴胺的抢救效果更加明显,两种药物均属于神经递质类药物,根据两种药物作用的受体类型、受体作用部位和受体分布的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   多巴胺作用于D1-R、β1—R、α—R受体,主要作用于D1-R受体,该受体主要分布于肾血管上,使得尿量增加,作用于冠状动脉,使得冠状动脉扩张,增加血流量;作用于β1—R受体,该受体主要分布器官是心,使得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作用于α—R受体,该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上,使得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

(2)  阿拉明作用于β1—R、α—R受体,主要作用于α—R受体,使得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使得血压升高,作用于β1—R受体,使得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但是其作用一般较弱。

综上所述,多巴胺的抢救效果更加明显。

七、结论

1. 家兔快速(15min)大量失血超过机体总血量的25%~30%后,可造成失血性休克,但通过代偿反应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压适当回升。

2.休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过程,对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种系统有严重影响,易导致机体死亡。

3.阿拉明和多巴胺都可治疗休克,但多巴胺的治疗效果更佳。


第二篇:机能综合实验报告失血性休克


一、实验名称——动脉血压调节和失血性休克(二)

二、实验目的

1.       建立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心脏、肾及微循环的变化

2.       了解抢救失血性休克时扩容血容量的意义,在扩容基础上的应用不同的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失血性休克,并进行疗效比较。

3.       观察肠系膜微循环,了解休克的机理。

三、合作同学

朱骞、徐灵驰、陈霁云、胡蝶

四、实验原理

1.       失血性休克的原理

            微循环障碍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各型休克的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

1)正常情况

       ⑴动静脉吻合支是关闭的。

       ⑵只有20%毛细血管轮流开放,有血液灌流。

       ⑶毛细血管开放与关闭受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张与收缩的调节。

2)微循环缺血期

       ⑴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⑵动静脉吻合支开放,血液由微动脉直接流入小静脉。

       ⑶毛细血管血液灌流不足,组织缺氧。

3)微循环淤血期

      ⑴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动静脉吻合支仍处于开放状态,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仍很少。

      ⑵由于组织缺氧,组织胺、缓激肽、氢离子等舒血管物质增多,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容积扩大,进入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很慢。

      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结果毛细血管扩张淤血。

4)微循环凝血期

  ⑴由于组织严重缺氧、酸中毒,毛细血管壁受损害和通透性升高,毛细血管内血液浓缩,血流淤滞;另外血凝固性升高,结果在微循环内产生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⑵由于微血栓形成,更加重组织缺氧和代谢障碍,细胞内溶酶体破裂,组织细胞坏死,引起各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⑶由于凝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又使血液凝固性降低;血管壁又受损害,继而发生广泛性出血。

2.       阿拉明和多巴胺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机理

阿拉明是α-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地收缩血管的作用,能够快速升高血压;

小剂量的多巴胺能够扩张血管。

3.       血管插管的方法

动脉插管:首先扎死动脉远心端,之后用动脉夹夹毕动脉的近心端。靠近远心端剪口插管,插管扎固定。

静脉插管:首先用动脉夹夹毕静脉近心端,之后扎死远心端。靠近远心端剪口插管,插管扎固定。

基本原则:

1)  血管分离的尽量长一些一以便插管。

2)  动静脉操作顺序不同,其目的是为了使中间的血管充盈便于插管。

五、实验对象

家兔(新西兰大白兔),2.8公斤,雄性。

六、实验器材和药品

手术器械一套,计算机多导生理记录仪一台、刺激电极、微循环观察装置,带三通针头的细塑料管3个,注射器若干,生理盐水,20%乌拉坦,0.3%肝素,乌拉名,多巴胺和普鲁卡因。

七、实验方法

1.       失血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抢救

1)  家兔称重后背位交叉固定于手术台,颈部备皮。

2)  2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麻醉,沿兔颈部正中皮肤作6~8cm切口,分离气管,再沿气管分离一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穿线备用。

3)  切开腹股沟部皮肤,分离一侧股动脉,穿线备用。

4)  右侧腹部备皮,以便进行肠系膜微循环观察。

5)  自耳缘静脉注入0.3%肝素5ml/kg抗凝。

6)  颈总动脉插管并与计算机多导生理记录仪连接记录血压变化。

7)  颈外静脉插管以备输入血液、生理盐水和药物。

8)  股动脉插管以备放血。

9)  自股动脉放血并实时观察血压变化,舒张压降至40~50mmHg停止放血,维持该血压40min。

10)  分组实施抢救

第一组:

a)         颈外静脉回输余血,并注射生理盐水大约15ml/kg,观察血压变化。

b)        注射阿拉明观察血压变化。

第二组:

a)         颈外静脉回输余血,并注射生理盐水大约15ml/kg,观察血压变化。

b)        注射多巴胺观察血压变化。

2.       肠系膜微循环观察

1)        向恒温灌流盒内注入38~40°C生理盐水,启动恒温加热装置

2)        选择一段有力度较大的小肠肠袢,从腹腔轻轻拉出后,放入恒温灌流盒的小浴槽内,使肠系膜均匀平铺在有机玻璃凸形观察镜上,压上固定片,调整灌流液高度使液面刚好盖过肠系膜,用透射光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

3)        选好视野,分清肠系膜各种血管。观察血流速度、血管口径及视野下某一固定区域内的毛细血管袢数,找出标记血管,以便固定视野做动态观察。

八、实验结果及结论

第一组:

1.       正常血压

2.       休克维持血压

3.       回输血液

4.       输入生理盐水

5.       输入阿拉明

第二组:

  1. 正常血压

  1. 休克维持血压

  1. 输血

  1. 输生理盐水

  1. 输入多巴胺

九、部分思考题

5.大量失血是如何引起休克的?

答案见实验原理部分。

6. 本实验复制的失血性休克是哪一期?如何判断?

微循环淤血期。根据血压和血液流动的情况判定。血压降低说明不是第一期,能观察到微循环缓慢流动说明不是凝血期。

7.如何设计其他类型休克的动物模型?

比如感染性休克,可以用细菌内毒素诱导;过敏性休克可以用卵蛋白、人混合血清诱导。

8.失血性休克家兔进入休克期,微循环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见实验原理部分

9.休克发生后心脏、肾脏、脑、肺等功能器官发生哪些变化?

休克早期血液集中在重要器官如心脏和脑,所以这些器官血液供应良好,机体血压也并不下降,但是外周器官严重缺血如肾脏;随后血液大量淤积在微血管中血压迅速下降,机体各个器官缺血。

10.失血性休克抢救过程中,除将余血回输后,为什么还要补充生理原水?

补充生理盐水可以稀释血液预防代谢性酸中毒。

十、注意事项

1.       注意掌握麻醉程度,麻醉过浅动物疼痛,可知神经源性休克;

2.       手术应防止血管损伤,以防大出血;

3.       血管插管要固定牢固,以防脱落;

4.       牵拉肠袢要轻,避免反射性血压降低;

5.       休克过程中要维持血压在5.32kPa,如有波动及时调整;

6.       自颈外静脉输血或者药物时注意排气泡。

更多相关推荐: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20xx

20xx年春季学期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项目设计书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项目项目名称指导教师申请者所在专业年级班级联系电话电子信箱申请日期申请书一立论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关于它的心血管活性仅有一些报道但无系统研究作者研究了该植物多种提取物及成分的降压作用图...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

20xx年春季学期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20xx年春季学期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英文版

LabReportofMedicalFunctionalExperimentation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20xx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20xx年春季学期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20xx年春季学期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20xx年春季学期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医学机能实验学报告蛙心灌流英文

LaboratoryReport本组承诺本实验报告原创绝无抄袭组员EffectsofchemicalsubstancesontheactivityoftheisolatedtoadheartPurposeToo...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20xx0423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20xx年春季学期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日期20xx年春季学期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练习册

机能实验学练习册承德医学院机能实验教研室目录第一章绪论本章基本要求与内容提要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常用仪器本章基本要求与内容提要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机能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技术本章基本要求与内容提要...

机能实验考核细则

机能学实验考核办法分四个部分构成平时实验表现10实验报告30实验操作考核30实验设计30附各部分考核评分标准机能学实验室07年9月修订一机能学实验课平时表现成绩考核办法以100分计占总成绩10评分标准起平分80...

机能实验I实验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能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offunctionalscience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代码50128840本大纲主笔人杨芳炬杨志梅陈丽万莉...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