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在杭州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4.5

关于农民工在杭州生存状况的调查报告

杭州二中高一(11)班课题组

指导老师  赵明全

                     

[摘要]  在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比较普遍,他们的生存状况普遍较差。由于杭州政策比较到位,民工的生存状况已经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自身素质不高造成维权意识不够、没有技术只能普遍从事苦力工作、生活质量不高、精神世界空虚,总的来说,他们与杭州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有些脱节。因此应该加大监察、管理与培训力度,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使之为杭州带来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生存状况 问题建议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而随着农业用地的减少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的许多剩余劳动力来到了城市,成了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而他们所碰到的欠薪、子女就学、与城市难以磨合等问题一直让人揪心。近年来,杭州掀起一股“民工潮”,147万外来农民工构成了四分之一左右的杭州人口。

农民工们在杭州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对杭州的经济生活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怎样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春假期间向一部分在杭农民工以及有关部门做了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80份,收到有效答卷73份,采访了杭州市劳动保障局、城建局、劳动力市场和几个建筑工地、小区保安等。发现农民工在杭州的生存状况已得到不少改善,但其中仍然反映出一些严重的问题。尽管杭州市的服务行业、体力劳动行业仍然用工的缺口比较大,但是由于在杭州工作的民工主要来源于贫穷地区,总体素质较低,缺乏从事技术型工作的技能,再加上生存成本的上升,民工在杭的数量增加趋势已经减缓,甚至有停止的趋势。民工在杭的生活状况物质上趋于贫困,而精神生活更加空虚。

一.杭州市农民工的分布特点

在杭打工者的年龄分布状况   

年龄 人数 百分比   

20以下 1 1.49%   

20~30 28 41.79%   

30~40 27 40.30%   

40~50 10 14.93%   

50以上 1 1.49%   

总和 67 100.00%   

表1-1   

在杭农民工的性别分布情况   

性别 人数 百分比   

男 50 83.30%   

女 10 16.70%   

总和 60 100.00%   

表1-2  

从年龄分布(表1-1)看,在杭的农民工的年龄主要是在20~40岁之间, 以青壮年为主。从性别分布(表1-2)看,外来打工者在性别分布上以男性居多【1】。原因是农村的

仍是女性以留在家中干农活照顾小孩为主,而男性由于体力上的优势在城市较容易找到工作。这样的年龄与性别分布使农民工主要承担体力型的工作。

2.从工作类型看,外来民工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为主。【2】主要集中在建筑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个体私营、有限责任制企业,使用外来民工人数约占总数的70%左右。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服务体系的扩展,在城市建筑业和商业服务业等劳动部门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的就业需求,存在着吸纳劳动力的较大能力,而这种需求的空白往往是向往舒适的白领工作的城市青年所无法填补的。可以这样说,农民工对我们城市的建设有着巨大的贡献。

在杭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分析表   

文化程度 人数 百分比   

文盲 11 17.8%   

小学 8 12.9%   

初中 33 53.2%   

高中 9 14.5%   

高中以上 1 1.6%   

总计 62 100.0%   

表1-3 

    3.从工种看,一般都以苦脏累、无技术特长的工作为主。如建筑工地、普工、缝纫工、清洁工等。依据社会分层理论,以职业划分,这类工作属于无技术而又收入不高的最下层。尽管社会的分工呈现金字塔型,此类下层工作将占大部分,但农民工自身的问题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大原因:知识水平低,职业技能低,素质修养又低。这从民工受教育程度(表1-3)可以看出:虽然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69.3%,约有17.8%的外来农民工是文盲,约有12.9%的农民工是小学文化水平。所以,工作难找,就业困难,工资水平不高,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用正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所幸的是,当问及“有没有想过接受再教育”这个问题时,大部分青年民工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都苦于没有钱、也不知道该通过什么途径。而在对城建局的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杭城的每个区都开办免学费的民工学校,而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文化、法律)培训。

外来农民工的主要来源表   

省份 人数 百分比   

本省外市 15 21.4%   

江苏 10 14.3%   

安徽 10 14.3%   

河南 8 11.4%   

甘肃 6 8.6%   

湖北 5 7.1%   

四川 5 7.1%   

其他 11 15.8%   

总计 70 100.0%   

表1-4 

4.从外来民工分布看,我市的外来农民工主要来自江苏、安徽等地表(1-4),这些地方主要是离浙江比较近,但是又比较穷的地方。据市劳动保障局提供的资料,外来民工的主要来源为本省的淳安、建德、衢州地区,及外省的安徽、江西、河南、四川等地【3】。至20##年底,在办理的外来就业人员就业登记中,本省占37.69%,外省为62.31%。其中安徽占29.41%,江西占17.36%,四川占11.41%,河南占10.52%,江苏占8.92%,除西藏以外,全国各地都有。外省来杭的民工近几年增长趋势高于本省,99年省内外的民工比例为1:1,20##年改为1:1.5,20##年以后基本为1:3以上[同上]。

二.杭州市农民工的工作待遇与生活环境

1.杭州的就业环境比较宽松,就业渠道广,手续简便,政府支持保障力度大。在调查中,农民工普遍反映在杭城找工作比较容易,基本上不担心失业。政府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也很宽松。原来的三证(计划生育登记卡,身份证,外出务工证)现在改为两证(身份证,外出务工证)。手续已经简化为一站式服务:登记(进杭就业登记卡,相关单位有填写用工登记信息)——上岗培训(不是专业的职业培训,只是最基础的上岗须知,看宣传片)——找工作,应聘。劳动就业局出台各项政策,尽量保障外来务工者享有与杭州人同等的工作条件。例如杭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手续办理最快只要几个小时。因此,民工普遍对杭州的就业环境表示满意。

外来农民工在杭工资收入的统计表   

工资收入 人数 百分比   

低于500 10 13.9%   

500~1000 32 44.4%   

1000~1500 24 33.3%   

1500以上 6 8.4%    

总计 72 100.0%   

表2-1 

2.外来民工工资水平和杭州农民人均收入基本相当,但是实际收入偏低。据调查,有78%的外来民工的收入在500~1500之间,且1000~1500的占33.3%,近1/3,而20##年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8元(月均1074.8元--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40元(月均478.3元--注)【4】,可见,民工的收入从总体看与杭州农民收入基本相当。但是,不同岗位、不同技能的收入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民工的收入很低,只有四五百元左右,虽然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但由于子女就学、物价、杭州的生存成本高等问题,每月实际纯收入不到350元。

外来农民工签订合同情况统计表   

签订情况 人数 百分比   

签 24 36.9%   

不签 35 53.9%   

不知其事 6 9.2%   

总计 65 100.0%   

表2-2 

 3.大多数的农民工在就业前不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没有稳定的就业保障和生活保障(表2-2)。 在签订的合同中,约15%的合同约定有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内容,85%的民工这方面的还是一片空白。

据我们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民工主观方面认为签合同没用或者根本不知道有合同这么一回事,因此也就不会想到要签合同;另一方面,由于民工在这方面知识比较欠缺,有的用工单位对签订合同只字未提。如果民工提出签订合同,只是形式上签定合同,但是根本不涉及各类保险等实质性问题。有些用工单位则态度强硬:“要干就干,不干就拉倒”,有些民工也就因此而忍气吞声不再张扬了。

外来农民工如期、足额地拿到工资的统计表   

情况 人数 百分比   

能 40 67.8%   

不能 19 32.2%   

总计 59 100.0%   

表2-3 

 4.在工资足额按时兑现问题上,总体情况较好,但有部分私营业主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这与杭州市职能部门的严格执法密切相关。关于欠薪问题,社会上一直都比较关注。在这次参与调查的农民工中,能够如期、足额拿到工资的农民工占67.8%(表2-3),总体情况比较好。但仍然有私营企业存在着拖欠工资的问题,也有不少用人单位采取每月发生活费、年底结清的方式,这是一种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方式,但对于农民工来说,每月少量生活费(约200元)将难以应付突发状况,以致要借债,这将威胁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5.农民工对于法律法规很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应该享有哪些合法权益,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

农民工所知的法规、政策的统计表   

法规、政策 人数 百分比   

中央“一号文件” 1 1.4%   

劳动法 34 47.2%   

杭州的政策 3 4.2%   

一点都不知 34 47.2%   

总和 72 100.0%   

表2-4 

调查显示(表2-4),有一部分人表示“不知道,也不想了解”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一半的人只知道有《劳动法》这回事,但事实上,对内容全然不知。甚至,有近一半的人(47.2%)全然不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维权意识淡薄,对维权持无所谓的态度(近40%的认为“如果真的不行,就回家种田”),政府的普法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工对自己的权益的了解情况的统计表   

权益 人数 百分比   

养老保险 14 19.2%   

工伤保险 22 30.1%   

工作时间 23 31.5%   

不知道 35 47.9%   

表2-5 

有近一半的农民工(47.9%)并不了解自身享有的合法的权益(表2-5),尤以在工地打工的。为主。有些人认为只要老板比较好,发生事情就会负责任的。这种缺乏必要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以情代法的心理,导致了包工头拖欠工资、延长工时等不法现象,也使政府的一些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关于农民工维护自己权益的方式统计表   

如何维权 人数 百分比   

找有关部门 44 58.7%   

找同乡 6 8.0%   

向社会求助 2 2.7%   

不知 23 30.7%   

总计 75 100.0%   

表2-6 

关于维权的方式,有23%的人表示不知道(表2-6),而选择找有关部门的有44%,但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一位三轮车工,他表示他对劳动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已经失去信心。原因是他有一次去银行存200元钱,被银行职工扣下,也曾经去市政府门口示威,但政府毫无反应。对于这件事情,我们姑且不论谁对谁错,因为也没有办法了解。但这其中,一方面是自己选择方式的不恰当,如果用合法的方式、适当的途径去投诉,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而另一方面,这也是政府的工作还不到位的表现。

在对城建局的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农民工就业的灵活性和许多民工通过非法中介就业,给他们的管理造成很大困难。

6.农民工在杭州的生活质量较差,住房、子女就学问题仍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因素。

恩格尔系数表   

系数 人数 百分比 评价   

30%以下 0 0.0% 最富裕   

30~40% 3 4.3% 富裕   

40~50% 7 10.0% 小康   

50~59% 14 20.0% 温饱   

59%以上 46 65.7% 贫困   

总计 70 100.0% ———   

表2-7 

在对接受调查的农民工“用于食品及相关物资的购买占工资比例”(表2-7)的统计以及与恩格尔系数比对之后,我们发现农民工的物质生活并不好。虽然他们的收入不算低,但由于杭州的物价水平相对较高,他们每月的结余并不多;再者,他们中的大部分到杭州来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挣了钱之后就寄往家中。所以,他们的工资水平虽然不低,但由于除了吃以外,基本上不在其他方面进行消费,导致他们的恩格尔系数较低。

外来农民工在杭住房问题的解决的统计表   

方式 人数 百分比   

买房 3 5.9%   

租房 40 78.4%   

无固定居所 4 7.8%   

不能解决 4 7.8%   

总计 51 100.0%   

表2-8 

住房也是农民工的一大问题(表2-8),有些农民工是几个合住一间房,用以减轻租房费用的负担;有个别的甚至住火车站;而在工地打工的绝大多数农民工(97.4%)是住在工地的,有些条件较好的工地造临时宿舍,有些工地则是根本没有宿舍,直接让员工住在新建房的地下室里。由于杭州房价不断上涨,用人单位能为外来民工解决住宿问题的逐步减少。据初步统计,能提供住宿是单位只占招工人数的20%左右。这就导致虽然在杭工资并不低,但除去吃、住开销,一年下来的节余并不多,还要再寄回家一些,剩余的就少之又少了。因此,今年出现民工不断流向“生存成本”比较低的周边城市打工的趋势。这样对杭州企业引进技能人才和较高文化层次的人员有一定的影响。

在子女就学问题上,所有的农民工都一致认为应该让他们上学,可见时代的变迁已经让人们“读书无用”的观点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不过,子女就学问题也是农民最重的负担之一。有82.1%的民工认为经济因素会或将会影响子女的就学。我们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位清洁工,月收入只有500块钱,几乎全部用来供儿子读书。而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不惜借债来交昂贵的赞助费,这样的负担可想而知。还有一位民工的孩子,因为没钱交费,读到初二就辍学出来打工。现在杭城虽然有不少民工子弟学校,但可能是由于经费问题,或是教学质量不如其他学校,或者户籍的问题,导致了不少民工的孩子要交赞助费、做借读生。这无形之中大大加重了民工的经济负担,体现了杭州在接纳外来打工者时仍然有些不公平。尽管中国的国情是教育资源稀缺,但由于应届学生人数在不断减少,加之杭州的经济实力,希望能够为民工子女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减轻民工的负担,使他们更加专心工作,避免农民工世世代代素质低下的问题。

7.大多数的农民工对在杭生活不满意,但认为杭州人对待他们的态度基本不错。

外来农民工的生活满意率的统计表   

满意情况 人数 百分比   

满意 14 19.4%   

一般 14 19.4%   

不满意 44 61.2%   

总计 72 100.0%   

表2-9 

在问及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时,半数以上的人对生活是不满意的(表2-9),主要表现在:住宿、文化水平、生活保障、工地食堂、工作和工资、感情等。不少民工表示,除了同乡,他们在杭州没有别的朋友,离乡背井的苦楚外人难以得知。而且除了工作,他们几乎没有别的活动,一下班就只有回家睡觉,精神世界的空虚可想而知。看电影、商场购物等活动根本没有。

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民工都表示杭州人对他们的态度不错,有人盛赞杭州人“热情、开放、好客”,没有对民工抱有偏见,因此在杭州生活没有受到歧视。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观念的改变与城市人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进城民工素质提高的结果(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一部分人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民工,也有不少人曾经有因为自己身份而被人误会的经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民工素质偏低,而教育的欠缺是他们素质不高的直接原因,这又间接造成部分农民工违规违法、缺乏公德心,影响杭州市容等现象,因此被人所轻视。

三、我们对于农民工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应该看到,大量的农民工在我们杭州的城市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现在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境遇比较差,我们就应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改善这种现状。对此,我们提出一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向农民工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而非仅仅是就业前的基本知识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不光是让农民工知道有民工学校这回事,更能让他们意识到参与培训。

外来农民工在杭的职业培训的状况的统计表   

有否培训 人数 百分比   

有 34 60.70%   

没有 22 39.30%   

总计 56 100.0%   

表3-1 

其次,加强职业培训,解决杭州市经济发展中对较高层次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的问题。杭州还没有建立一个很完整的职业培训制度,上岗培训以及民工学校都只提供最基本的文化教育,而没有任何针对职业的专业培训。而在民工中,参与或了解职业培训的人的数量都不大,不参加职业培训(包括安全作业、技能培训)的情况在私营企业和临时工中尤其严重。目前,杭州仍然有大量的建设项目,而近几年进驻杭城的外资公司(例如精密仪器厂)也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人、相关服务产业的中高级人才需求很大。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为3万人,治安保卫人员和营业员的需求量紧跟其后,需求量分别为2.2万人和2万人【6】。加强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大量民工处在失业边缘徘徊。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巨大的人力资源,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完善职业培训制度。这既要靠政府的努力,也要靠全社会的支持。除了民工学校之外,各种职校、成教中心都可以对农民工敞开大门,降低入学门槛,采取一些措施(如降低学费等),为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对杭州市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三方共同努力,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欠薪、劳动时间过长等问题不仅是对农民工在工作待遇上的不公,而且是对法律和人权的漠视,更会影响到杭州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力以及我们城市的形象。

解决这个问题,要三方面去进行:民工、用工单位、劳动保障部门。首先民工需要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劳动法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九章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第五章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民工应该明白自己的权益是有法律保证的,要勇于通过合法的途径来争取。其次,规范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职工。通过合法的中介就业有利于有关部门管理与监察,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再次,对于用工单位,则应该明白自己的义务,对农民工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而且对工人权益的保障能够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与自觉性,须知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劳动合同同样也是对工人守法工作的约束。第四,劳动保障部门,应该加大监察力度,除了通过举报进行突击检查之外,加大平时定期检查的频率;要加大对于违反《劳动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令违法的用工单位受到更大的惩罚;加强对农民工宣传力度,例如通过民工学校的法律培训,使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3、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研究,真正实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合理疏导管理新兴职业,尽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加以禁止。

比如,在采访从事擦鞋与街头买电话卡的人时,他们说,他们的工作经常遭到市容管理队的粗暴驱赶,然而他们除了这样的工作又没有别的工作可做,因此只有在遭到一次次驱赶之后仍然从事这样的工作。据观察,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很多私家车遂意停在人行道上,妨碍行人通行,城管人员却熟视无睹。在与城建局工作人员的对话中,他们表示擦鞋与街头买电话卡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应该要取缔。

众所周知,这些职业一方面可以吸收部分劳动力,还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如果引导得当,不仅不会影响市容,还会成为一道城市景观,使杭州市逐渐与国际化、高水平化的形象相符。随着生活水平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不少人的确需要类似的服务。第三产业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的行业,对于吸纳剩余劳动力有着极大的作用。这样的职业还在兴起阶段,制度却没有跟上。严令禁止还不如疏而导之。应该尽快立法规范这样的职业,比如规定某一地块为专门服务区,令他们统一着装,为大家服务;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使之符合服务行业的规范等等。

4、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丰富民工的精神世界,加强与杭州市民之间的交流。

农民工出门在外,总有思乡之苦,加上从事的工作普遍劳动强度较大,适当的娱乐放松十分必要。我们认为,作为杭州的管理者,政府可以举办更多的文体活动,比如定期举行文艺汇演、免费播放电影等,来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排解他们思念亲人的痛苦,令他们能够在杭安心工作。例如,前不久举行的“在杭民工广场歌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农民工与杭城居民之间的交流,比如使农民工与社区挂钩,举行小型联欢等等,让人们了解新时代民工的形象,也让民工感受到城市的温馨。

小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民工在杭的生存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杭州仍然需要大量的民工进行城市建设,而他们的生存状况也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产热情以及对杭州这个城市的印象。他们生存状况不佳,将会直接导致大量廉价劳动力外流,影响在杭的密集劳动型产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民工也给杭州这个城市的交通、环境、治安带来了压力。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这样的人力资源、改善农民工的生存质量,将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也从城建局得知,加大技能培训、监察力度以及用工方面的规范,将是今年的重头戏。而我们认为,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规范民工的工作与生活,使之能够与杭州的大都市形象相符合,这样民工就能融入都市,为杭城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据市劳动保障局的《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概况》,办证人员中,男女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0.72%、39.82%。

【2】“外来民工从事的产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约占总数的70%左右”摘自《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概况》。

【4】“20##年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40元”摘自市统计局《20##年杭州年鉴》

【5】“外来民工的主要来源为本省的淳安……20##年以后基本为1:3以上。”摘自《杭州市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概况》

【6】“对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为3万人,……需求量分别为2.2万人和2万人”数据摘自杭州人才网


第二篇:关于杭州教育培训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杭州教育培训业的调查报告

摘要:杭州市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第四产业,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新动力,视为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而大力推进。其中,教育培训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杭州 文化创意产业 教育培训机构 高教园区

正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了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因此,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 在全国重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杭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势头强劲。从古老手工造纸的传承到现代创意的激情,拥有着古老文化积淀的杭州,如今走出了一条蓬勃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发展到今天,杭州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文化旅游业,局限于“东方休闲之都”的称号,而是发展出一个属于杭州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

杭州市政府目前大力扶持包括动漫游戏,艺术品类,教育培训业等在内的八大重点门类,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培训业发展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教育培训业的现状

目前,杭州市教育培训业发展势头良好,中职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级各类培训教育发展势头喜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具备相当优势,部分领域的人才培养还走在了全国前列。杭州加快萧山江东、余杭仓前两大高教功能区建设,积极争取创办浙江音乐学院。每年来杭参加中国美院专业考试考生有两三万人,参加浙江传媒学院专业考试考生多达4万人。“考生经济”已成为教育培训业一大亮点。

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市属高校发展加快,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7%;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44.3万。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正在建立。社区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成人“双证制”学历培训成效显著,毕业学员达1.83万人。

同时,杭州市在促进多形式、多体制办学,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据统计,目前杭州市共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1115个,其中幼儿园923所、民办普通中小学37所、中等职校13所,各类成人教育培训学校131所,专修学院11所。股份制的浙大城市学院、民办二级学院杭师院钱江学院及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杭二中分校、源清中学等15所国有民办中小学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1、教育培训机构

对于杭州的教育培训产业,新东方学校可以说是具有代表作用的培训机构。杭州新东方学校成立于20xx年7月21日。作为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浙的一级分校,学校倚重集团十多年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强大的师资力量,秉承新东方“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以质量取胜”的办学宗旨,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模式、一流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良好的教学设施成为浙江教育培训业的重要力量。

20xx年,杭州新东方学校被评选为“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单位”,这是继杭州新东方学校获得杭州市教育局颁发的“杭州市优秀民办培训学校”称号和杭州市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AAAA”级称号后获得的又一重要殊荣。多年来杭州新东方不断吸收人才,促进就业,将为民办教育事业做大作强竭尽所能,为打造杭州市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2、高教园区

高教园区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而适时出现的。截止到20xx年底,杭州市建有下沙、滨江、小和山、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萧山五大高教园区。

其中,下沙高教园区是目前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20xx年12月,下沙高教区正式启动建设。下沙高教园区规划面积10.91平方公里,总投资86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480万平方米,计划安排1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6万人。20xx年9月,高教园区西区4.03平方公里一期建设初具规模,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始对外招生,现在校大学生已近4万人。20xx年,下沙高教园区东区6.88平方公里,8所高校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下沙高教园区的建设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和技术创新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杭州教育尽管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性巨变,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更高需求。当前,杭州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即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了公众的需求和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上:

1、重点大学资源稀缺。杭州市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等院校仅浙江大学一所,大学量多却质不高,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吸收和聚集。缺乏本土的高素质人才,则需要增加成本投入以吸引外来的人才。

2、均衡发展中存在难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突出。例如高等学府一般集中与杭州市中心以及五大高校园区,乡镇等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稀缺。

3、教师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全面发展中存在缺陷,应试教育倾向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然突出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及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新课题。

在大部分的学校中,教育仍旧是以文化课学习占据了绝大部分,培养出的人才大都知识充沛,但实际动手能力却很缺乏。而且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巨大,杭

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就业岗位相对丰富,但由于外来人口众多,教育水平普遍提升,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存在严重。

5、协调发展中存在短腿,公共教育投入不足,资源总量性短缺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压力持续增大,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对民办教育的鼓励、规范相对滞后,终身教育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对策:

上述的问题使杭州市现行教育政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 21 世纪教育全球化、市场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杭州市政府积极应对挑战,不断调整现行教育政策,进一步改善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制度环境, 以满足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我认为,教育的宗旨是育人,它的“产品”是有血有肉、有个性差异的各类人才,发展教育产业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特别是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必须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各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因此教育是有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产业。杭州市要发展教育产业,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针对教育产业的特殊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和产业运作的方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1、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推进杭州大学城建设,推动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大学发展,建设全省一流综合性大学和国内一流创业型大学;完善独立学院管理,促进健康发展、办出特色,推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继续领跑全国同类学院并建设创业型大学;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办出特色,推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支持在杭省部属高校发展,支持五县(市)引进高校。

2、实施市属高校内涵建设工程。加大投入,开展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实训基地、精品课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海内外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设立“西湖学者”岗位,实施以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优秀创新团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推进市属高校创新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战略研究中心等建设。

3、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建设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在税收、资金、销售、土地、人才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实施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培训工程;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网络体系和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创业园和创业实训基地的服务水平;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鼓励大学生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4、特殊教育全纳型持续发展,让所有残疾学生享受更多的关爱和公平的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坚持特教与康复相结合,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与自立、自强的能力。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

5、继续教育终身化全面发展,为成人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智慧源泉。建立健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建

成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组织系统化、学习体系社会化的学习型城市。以提升人力资源能力为核心,积极发展岗位培训、社区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继续教育,推进终身学习网络和公共平台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大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和市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6、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功能。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网络,实施社区学校等级评估工作,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功能与办学品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建立老年教育网络体系。

在此基础上,今后杭州市要坚持办学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教育产业发展,还要坚持和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最基础的生产性投资,进一步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并大力培育教育市场,提供更为开放、公平的办学环境和就学条件。积极推进多形式多体制办学,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龙头,扶优扶强,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在我市举办较大规模的民办学校,推进“国有民办”学校试点工作,积极试行股份制办学。在教育投资上,允许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实行收费备案制,允许投资办学者可以有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回报,允许学校接纳捐助用于学校建设。建立民办学校教师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的劳动、医疗等各类社会保险制度。同时,通过严格审批制、完善年检年审制和督导评估等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促进这类学校的健康发展。四要大力促进校办产业转改制工作和寄宿制高中、高校后勤系统的逐步剥离,推动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

教育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关系着民族振兴与国家崛起。相信未来,杭州市的教育培训产业会发展的更好更完善,杭州的文化产业也会更加的丰富多彩,对杭州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杭州市西湖区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计划》

《杭州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XXX建设最近政协XXX街道工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民政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

关于家乡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人XXX班级XXXX级通信工程X班学号XXXXXXXXXX前言自从20xx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总理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作为重中之重在国家...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专题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会议精神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推进和谐辽中建设根据办公室安...

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我们对本地区民生问题…

关于关注民生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民生的调查报告实践人实践时间20xx年7月29号至20xx年8月5号共8天前言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使我们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鼓励和科...

暑期关于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暑期调查报告对于我最关注的民生问题的调查与研究院系专业年级姓名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对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首先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民生问题的发展及定义做出了解释给大家对民生问题一个整体的印象其次文章从微观...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建设10月1315日我组在乡村采取与村两委会班子村民代表座谈召开院坝会走...

大学生毛概社会调查报告(社会民生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班级组长组员概论调查报告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社会调查一前言在今年两会上物价房价医疗等民生问题不仅成为代表委员们提案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民生问题)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民生问题姓名周雯姓名蒲蕾姓名王硕姓名罗纾岚的调查报告年级20xx专业金融班级1112班学号20xx1136040006学号20xx1136040007学号20xx1136040065...

社会民生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什么是民生问题简单的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

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根据县委开展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房县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就全县的农村民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

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杉达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题目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专业班级学号姓名金融XXXXXXXXXXXXXXXXXXXXX金融XXXXXXXXXXXXXXXXXX金融XXXXXXX...

关于民生的调查报告(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