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xx科室关于开展xxx项目论证报告

时间:2024.5.15

XXX科关于开展XXX项目论证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介绍

1、名称:多功能臭氧雾化妇科治疗仪

2、适应症:适用于宫颈癌放疗后阴道冲洗及各种阴道炎

3、技术特点:安全 有效 可靠 优质 操作简单 安装方便

(二)项目先进性

同类技术比较有以下优势:臭氧“气、雾、水”多功能治疗模式;水电分离式超声波雾化装置;配备净水过滤器,消除水中杂质;臭氧液、药液双冲洗方式;手动、自动两种加水方式

(三)项目普及情况

1、国际及国内的学术技术地位:

2、省市同级医院及本区域应用情况:

二、项目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普及性

技术推广的相关政策及普及情况介绍:

2、学科发展需求性

(1)对学科技术发展方向方面的影响:

(2)对学科技术发展支持方面的影响:

3、社会需求性

(1)本地区对该技术需求患者的调查数据:

(2)本地区对该技术需求患者外诊外治情况:

(二)可行性

1、安全性

(1)该技术的类别:

(2)该技术是否获得准入:

(3)该技术应用中潜在风险评估:

(4)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突发情况预判:

(5)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突发情况处理预案:

2、医学伦理

该技术是否存在医学伦理问题:

3、区域地位

(1)登封市周边地区医院开展情况:

(2)登封市其它医院开展情况:

4、本学科的相关设备、技术的相互影响

5、相关学科的相关设备、技术的相互影响

三、项目条件分析

(一)技术条件

1、人员技术现状及需求:

2、人员技术培训投入预测: 万元。

(二)设备条件

1、设备和配套工程的现状及需求:

(1)所需设备名称、数量:

(2)该设备的市场情况:3种 产地、品牌、型号、价格、使用医院、使用情况等;

(3)建议购置设备的情况:广东省江门市、康之源、KY-138A、4万,收费编码Ⅴ、使用医院、使用情况、设备优点等;

(4)配套设备情况:产地、品牌、型号、价格、使用医院、使用情况、设备优点等;

2、设备和配套工程的投入预测: 万元。

(三)设施条件

1、房屋及设施现状及需求:

2、房屋及设施投入预测: 0 万元。

四、项目投资方式分析(根据实际自选)

自筹 Ⅴ ;融资 ;合作 ;投资 ;借用设备 。

五、项目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年诊治病人数量预测: 45000 人次。

2、年减少外诊外治量预测: 45000 人次。

3、对提高本学科技术、服务水平的影响:

4、对提高本学科医疗安全、质量的影响:

5、医保目录:是 Ⅴ 否 。

农合目录:是 Ⅴ 否 。

(二)经济效益分析

1、投入预测: 万元。

2、收费标准:依据《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试行)汇编》

(1)名称:收费编码F00000005755,标准 30元/次。

(2)名称:收费编码F00000005755,标准 30元/次。

4、月收入预测: 0.45 万元。

5、月支出预测: 万元。

6、还本期限预测: 12-24 个月。

主持人:

科主任: 冯淑娟 护士长: 李英超 20xx年10月20日


第二篇:xx“xxx”商业街项目可研报告


xx“xxx”商业街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xxxxxxx             

编制时间:二〇##年七月十四日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7

第一节 项目背景... 7

1.1.1 项目名称... 7

1.1.2 承办单位名称... 7

1.1.3 承办单位概况... 7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9

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0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 11

1.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2

1.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12

第二节 项目概况... 12

1.2.1 拟建地点... 12

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 12

1.2.3 项目投入资金情况... 12

1.2.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 1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4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14

2.1.1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14

2.1.2 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5

2.1.3 XX县房地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6

第三章 建设规模... 17

第一节 建设规模... 17

3.1.1用地规模... 17

3.1.2 建设规模... 17

第四章  场址选择... 18

第一节 选址原则... 18

第二节 场址拟选... 19

第三节 项目优势资源条件... 19

第四节 土地面积及取得方式... 22

第五章 规划建设方案... 22

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22

5.1规划依据... 22

5.2规划设计原则... 22

5.3设计思想... 23

5.4总体规划... 24

5.5建筑设计... 27

第二节 规划建设内容... 28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8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29

第一节 结构设计... 29

6.1.1工程概况... 29

6.1.2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29

6.1.3结构设计... 30

6.1.4主要结构构件... 30

6.1.5主要结构材料... 30

第二节 给排水设计... 31

6.2.1设计依据... 31

6.2.2设计范围... 31

6.2.3室外给水设计... 31

6.2.4室外排水设计... 32

6.2.5建筑给排水设计... 33

第三节 电气设计... 34

6.3.1设计依据... 34

6.3.2设计范围... 35

6.3.3负荷等级、供电电源及电压... 36

6.3.4照明设计... 38

6.3.5防雷与接地... 38

6.3.6弱电安防... 39

6.3.7需要说明的问题... 39

第七章 节水节能措施... 40

第一节 节水节能的必要性... 40

第二节 设计依据... 40

第三节 建筑节能... 41

第四节 节电措施... 41

第五节 节水措施... 42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43

第一节 环境标准... 43

第二节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43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6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47

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 47

第二节 消防... 47

第十章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49

第一节 项目招投标... 49

第二节 项目管理... 50

第三节 资金管理... 51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51

第一节 建设工期... 51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 51

第三节 项目实施进度图... 52

第十二章 投资、销售估算及资金筹措... 53

第一节 投资估算... 53

12.1.1 投资估算依据... 53

12.1.2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53

12.1.3 投资估算... 53

第二节 销售估算... 54

第三节 资金筹措... 55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 56

第一节 风险因素识别... 56

第二节 风险程度分析... 56

第三节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56

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 57

第一节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57

第二节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58

第三节 社会风险分析... 59

第四节 社会评价结论... 60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0

第一节 研究结论... 60

第二节 建议... 61

附表一:《投资估算表》

附图:《XX“XXXX”商业街项目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XX“XXX”商业街

1.1.2 承办单位名称

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1.3 承办单位概况

1.1.3.1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况

(以下省略1000字)……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X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3)XX县人民政府相关文件;

(4)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5)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6)各类建设、工程造价规范性文件

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水平已持续快速增长约30年,云南省以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并依托交通设施建设,合理安排重点旅游线路上沿线小城镇的空间布局,把发展旅游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据20##年统计数据。我省旅游小城镇建设综合累计投资62.2亿元。其中,20##年、20##年、20##年各级财政分别投入6.4亿元、2.1亿元、1.7亿元;企业分别投入6.2亿元、14.4亿元、17.3亿元。小城镇贷款分别投入4.2亿元、5.5亿元、4.3亿元。60个小城镇里已有239个景区;1476个宾馆(客栈)酒店;2551个餐馆;236个停车场。3年新增就业岗位近20万个;接纳游客人数53万人;旅游收入304.7亿元;门票收入159.4亿元;3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58亿元,吸引约37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背景、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场址及建设条件;规划建设方案;工程技术方案、消防及安全卫生,环境影响评价,建筑节能;建设工期计划及实施管理;投资、销售估算及资金来源;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建议等。

1.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本可行性研报告以XXX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规划为主线,符合国家“四节一环”(节约土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要求,结合土地利用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实用,建设规模适度的原则编制。

1.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分析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判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节 项目概况

1.2.1 拟建地点

(以下省略200字)……

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亩(6667㎡),建筑面积8217.2㎡(不含地下商铺,其中地下商铺面积523.2㎡)。

2、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建设,依靠XX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果香园林资源及非凡卓越品质筑就XX县商业全新高度,树立XX县商业标杆,强势展示区位、中心地域情节、文化、成熟的商业经营环境多元化立体优势,发挥企业实力和个人影响力。

1.2.3 项目投入资金情况

本项目拟投入资金为1816.12万元,其中:土地使用费415.454105万元。

1.2.4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一)

表一:

第三节 问题及建议

1、项目应根据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按照“服从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适用、超前设计、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统一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应统一思想认识,积极配合,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2、项目承建单位应尽快上报XX县发改委、城乡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落实项目的立项、规划、环保等问题。

3、项目承建单位应严格遵循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对项目实施管理。

4、项目应该严格按照XX县建设局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1、城市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城市建设即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又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城市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城市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4、城市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化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1.2 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有力于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即: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区域社会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增长的条件,没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受到抑制和阻碍。

2、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街区的建成开业,将为XX县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增添新的载体和功能,完善特色商业街的配套设施,将为市民和游客开辟休闲、娱乐、购物的新亮点。有机整合的商业区和旅游区,点、线、面相结合的中心商务区将打造具有规模带动效应的旅游新亮点。坚持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经济相融合,带动商业、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拉动二、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城市化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高收入的就业机会,同时,城市化的生活能够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吸引着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4、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为劳动者提供其必需的住宅与生活环境,对劳动力再生产有极大的影响,而企业生产所需的厂房、办公用房也需要房地产予以提供。所以,一个区域经济的扩张离不开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供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此外,房地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直接与房地产业相关的行业多达50个以上,房地产业不仅涉及建材工业、房屋设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和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表、通讯等生产资料生产部门,还涉及到家用电器、纺织、家具等民用工业以及旅游、园林、运输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等。

5、有利于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新的城市功能空间结构,从而加速土地资源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力的转移、相关产业的带动等,对区域整体发展起到了直接性和决定性的调控作用。

2.1.3 XX县房地产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拉动县域经济增长,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1、体量小。XX县房地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县城共有元宝小区、金南亚、沙湾金地等,总建筑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

2、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XX县国土面积为2189.88平方公里,多系山地坡地,坡度在25度以上的土地面积占59.1%(境内盆地山岭相间,河谷和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5%,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坝少),土地利用率较低,从而制约了XX县经济、社会发展。

3、区域规划相对零乱,未形成整体效益。未抓住区域的特点,正确确立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以此来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获得乘数效应;未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资源的择优分配,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宏观经济效益。

4、房地产二级市场不够活跃。住房二级市场是否活跃,标志着一个城市是否健康成熟。XX县的房地产二级市场总体上处于低迷状态。

5、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道路建设、供水、电力、电信、排污、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等城市设施有待改善及完善。

第三章 建设规模

第一节 建设规模

3.1.1用地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亩(6667㎡),建筑面积8217.2㎡(不含地下商场,其中地下商场面积523.2㎡)。

3.1.2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控制指标

 

 

第四章  场址选择

第一节 选址原则

1、一般性原则

项目应选在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地形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适宜、地势较高、排水通畅、场地干燥、地质条件较好、远离污染源的平坦地段。同时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山区及丘陵区的阴坡面、滑坡体、悬崖边及崖底、泥石流和洪水沟口等自然灾害地段。架空的高压输电等线路应按相关规范要求退距。

2、整体性原则

符合区域总体规划,与周边地区关系相互协调,有利于区域整体利益的优化。

3、传承性原则

尊重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注重历史发展的延续,有利于XX县新标杆。

4、操作性原则

立足当前、近远期相结合,充分考虑现实可操作性和城市发展趋势,尽量使项目建设与城市发展互相融洽,相互依托。

5、可持续原则

考虑长远,实现社区空间的可持续成长,应选择适合未来发展的有利于塑造自身特色的项目地址,使社区功能与地域环境、配套设施协调统一,营造开放型、创新型的社区和谐氛围和园林式社区景观。

6、开放性原则

充分考虑社区对外沟通和交流的需要。

7、经济性原则

综合考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使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第二节 场址拟选

1、项目位置

  

2、项目所在地的区位

第三节 项目优势资源条件

1、   交通优势

2、区位优势

3、自然资源优势

4、旅游资源优势

5、民族文化传统优势

6、地块周边现状

该地块周边无水库、河流因此不影响防洪和排涝,该地块不在机场、军事设施周边,因此不影响通航、军事设施安全等。

第四节 土地面积及取得方式

本项目已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10亩。

第五章 规划建设方案

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5.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12);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9);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6);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7、国土部门提供的本项目CAD地形底图

5.2规划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以整体性、功能性原则的设计思想贯穿全过程。规划应与城市和周边环境发生对话,强调更大范围的整体和谐。

2、生态原则:

强调景观场地、建筑与自然的完美提升和协调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日照、环境等特点,从而做到“建筑融入自然,自然绿色建筑”的怡人境地。

3、集约性原则:

在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与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强调地块使用与管理的集约性,便于资源共享,促进相互交流。大量的开放性空间创造出“舒适、和谐、健康、优美且富于文化气息”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环境。

4、可持续原则:

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三位一体,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功能分区、用地划分、项目设施、建筑使用等方面长期性、环保性与人文的延续性。

5.3设计思想

1、崇尚自然、崇尚个性、追求舒适是时代的大趋势,本方案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性的创作手法为依托,以景观意境为线索,遵循“以人为本”为原则,运用轴线对称布局,采用点,线,面成景的方式,参照所处位置及不同功能分割空间,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现代风格与民族特色结合的娱乐购物,文化休闲的街道环境。

2、我们的设计构思源于:

(1)对于用地和周围环境的考虑;

(2)对于总体规划中组织群体内部使用功能和空间的考虑;

(3)对于地块价值(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最大限度利用的考虑。

3、建筑新功能空间

本设计建筑风格定位在对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上,既很好地保持传统建筑精髓,又有效地融合现代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给传统建筑使用功能予重新定位。因为建筑材料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原因造成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建筑形式只是这些内涵发展和变化的结果。

4、构思的基础

据心理进化论的观点,人类对大自然所作出的最表层,直接的,第一的反映是情感上的,不是认知上的,在情感反映的基础上,才有了思维与记忆、意识与行为。

本项目的室外空间设计以现代风格与民族特色结合的方式来构筑整个商业街, 从历史发展中形成小镇商业街和传统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一个空间的模式,运用到我们的商业街中来。将一个古镇的街空间融合到我们的商业街中来,使其不仅有现代商业街的时代气息,又蕴含原始的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间长出的空间,这些空间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信息。

街是随着人们交换产生与贸易的发展而逐渐生长的,它是由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商业形态,本项目通过将街切割、打碎、重组再造的,运用以景观意境为出发点,寻找适宜的尺度,通过空间变化的重组,营造一条生长出来的街,通过各种元素,铺地、片石帖面、植物来解决商业街的标识性。

5.4总体规划

1、总体布局

街区建筑主要以2、3层建筑为主,包括独立的购物中心,结合娱乐中心、美食中心等作为亮点。结合地段条件考虑,强调功能多样化,使用时段尽量覆盖较长时间,使核心区保持热闹氛围,各易识别的景观为节点形成功能合理、空间主次分明、流线清晰的空间整体结构。生机盎然、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条理清晰、交通便捷的规划结构。

商业街整合商店零售业、办公、餐饮、文化娱乐设施等多种功能,发挥多元性市场综合效益。商业设施的效益主要建立在人流聚集的基础上,如果把城市休闲娱乐活动引进商业步行街。必将加强步行街的吸引力,聚集更多的人流,并延长其逗留时间。休闲娱乐活动和设施所吸引的人流。也将部分转化为步行街的购物及餐饮消费人流。步行街的繁荣又将促进上述行业兴旺,起到多种物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成为XX县最具吸引力的商业及文化娱乐场所。

2、交通组织 

街区内道路与交通组织原则:人车分流是首要的,尽量保证步行街的连续性。

(1)人流:商业街人流主要由两侧规划道路引入,骑楼、广场等空间可供行人行走及休憩。

(2)车流:在北侧设有专门的临时停车车位。商业街内部不设停车场,以免造成干扰。

具体的措施如下:

(1)车行流线布置在建筑背面避开主要人流,在部分地段采用尽端式道路,便于卸货与工作性人流出入的需要。机动车流尽量控制在街区入口附近,减少对步行的干扰。 

(2)自行车停车在北侧临时停车处设集中停放处。 

(3)为使步行系统连续化,通过地下商铺,二层道连廊加强不同层面的行为连续。

(4)货运:大量集中货运可通过人流稀少时段及与步行街垂直的支路解决。

3、空间分析

商业街区的布局以环性的步行系统为主,同时与大型公共空间,庭院,以及广场绿化相结合,形成人性化的现代购物空间。 街区的空间景观轴线与XX县城景观相结合,形成城市景观视廊,同时将象田路绿带引入街区,构成有机的形态。

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7-12m左右,因此项目街区尺度控制在7-8米。人行路线以步行街为轴组织在一起,结合总平面规划中建筑形态的考虑,核心区(步行街区)两侧以2-3层为主。 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4、景观节点布局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两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两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街区(该广场集功能性与休闲性与一体,从交通上缓解购物中心人流集散的压力,同时也是购物人员休憩场地),小广场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入口广场与小广场沿街绿带结合,形成连续的步行景观界面的节点,入口广场成为半圆的形态增强入口的标志性,与小广场遥呼相应,对人流起一定的导向性。加强景观的纵深感,吸引人流进入。 

5、夜景照明  

本项目作为XX县的公共活动场所,为满足日益丰富的夜生活需求,实施夜景亮化工程,运用各类灯光照明器具,精心设计,成为XX县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夜景照明可根据商业区的具体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及灯具选择,计算照度,色调搭配。采用泛光照明为主,且随部位的不同作相应的隐蔽处理,泛光照明作为夜景灯光照明的主要方式,起着打亮建筑楼体的作用,提升人们的视觉档次,提高商业街的夜景品位。 点的照明为辅,点的照明即分散阵列的灯光点缀,弥补了一些现代建筑楼体使用玻璃幕墙等平面材质而使灯光略显单调的缺憾。

5.5建筑设计

设计中从国内优秀商业街的理念中提取精髓,结合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力争创造一种亲切而又别致的现代式建筑新风格。立面造型采用现代造型,建筑简洁、明快的建筑特征,同时又以一个清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丰富的现代材质、多样的组合打破传统商业街千篇一律的单调造型,营造丰富的街区气氛和个性。吻合城市中等收入人群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趋向。

建筑外立面采用现代主义手法,结合中国古典建筑中提炼出的精华元素,通过虚实对比、竖线条与横线条的对比以及明快色彩、不同材质的运用,来构筑标志性的群体形象。交错的平台花园,使群体空间错落起伏,更使建筑物第五立面富有变化。优雅的天际线,灵动的建筑线条,不经意间城市品质生活格调已展露无遗。

2、立面设计

购物中心处于项目中心广场,景观条件优越,其内部功能以高档商铺为主。平面采取开放式设计, 业主可自行分隔使用面积。在项目中心位置人流交汇处设计一广场,整个中心以丰富的空间、宜人的尺度、精致的小品构筑规划地块的又一视觉中心;在地块4、5、6栋节点人流交汇处设计小广场。

商业街为避免其建筑空间过于呆板,分别以内街、平面变化等手段增加其空间的趣味。商业街环式延伸至南中心广场,提升商贸中心的商业价值。

项目建筑1、2栋交通条件较优越,设置为餐饮中心。3、5栋景观条件较好,设置为购物中心。4、6、7栋位于项目内部,设置为娱乐休闲中心。

第二节 规划建设内容

本项目应该严格按照XX县城乡规划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购物中心、娱乐中心、餐饮中心等(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经济技术指标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第一节 结构设计

6.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2、3层商业用房,框架结构。

6.1.2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

(2)国家现行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2、风荷载情况: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基本风压W=0.30KN/㎡,地面粗糙度为B类。

3、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4、主要使用荷载: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楼屋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取值为:

商业用房                        3.5KN/㎡

餐饮                            2.5KN/㎡

上人屋面                        2.0KN/㎡

不上人屋面                      0.5KN/㎡

5、建筑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6.1.3结构设计

1、本工程为商业楼2-3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有剪力墙)。

2、基础形式在地质勘察报告完成后再设计确定。

6.1.4主要结构构件

框架柱:         500X500,400X400,350X350等

框架梁:         200X500,200X400等

次  梁:        200X400为主

楼(屋面板):   100mm厚为主

6.1.5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柱: C30,C25,C20

梁,板: C30,C25,C20

2、钢筋:HRB400级、HPB235级钢筋。

3、砌体:190,120系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

第二节 给排水设计

6.2.1设计依据

1、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设计条件

2、甲方提供的拟建场地内给排水资料及地形图

3、《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室外给水设计设计规范》GB50013-2006

6、《室外排水设计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9、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城镇商贸用水定额

6.2.2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含整个商业街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室外给排水工程以及室外消防系统的设计等。

6.2.3室外给水设计

1、项目水源、水质、水压

项目水源接自市政管网,由市政给水管引入DN150给水管接入商业街给水管网。其水质由该管网保证,进水水压为0.20Mpa。

2、最高日用水量估算:

(1)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确定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生活最高日用水量计算见计算表;

各项用水量计算

(2)消防用水量: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要求,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0 L/S。

3、给水系统

从市政路引DN150给水管进商业中心,根据拟建场地总体规划要求,分别设置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为保证用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主干给水管网沿道路敷设,形成环状管网,经DN150水表计量后,向各用水点供水;给水管覆土深度一般应大于0.70米,进水点控制水压为0.20Mpa,酒店绿化用水从室外给水管网接出,并设水表计量后单独设管网供给绿化用水。

消火栓布置: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

6.2.4室外排水设计

1、排水体制:根据《城市排水规划规范》(GB50318-2000),新建城区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即雨水与污水采用不同的管道排入室外市政下水道。

2、最高日排水量估算:

(1)污水量

根据<<城市排水规划规范>>及总体规划要求,污水量按生活最高日用水量的80%计算。污水量为271.36384 m3/d。

(2)降雨量公式为:

  (升/公倾·秒)

式中

p—重现期,规划p=1年

t—降雨历时,单位:分钟;地面积水时间t1=8分钟。屋面t=5分钟。

q—暴雨强度

雨水量计算按Qy=qΨF

式中:Ψ-指径流系数,一般Ψ=0.6

3、排水系统

室外污水管道及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流到排水管网。雨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作局部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6.2.5建筑给排水设计

1、给水系统

市政给水干管进水水压为0.20Mpa,针对本项目,商业建筑物多为三层以下,生活用水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供给,城市自来水水量及水压充足时,直接由市政管网供水;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控制在≤0.45Mpa,当水压大于0.35Mpa时采用减压阀减压后供水。水量及水压小时,由无负压给水设备供给。给水管网采用下行上给式。

计量方式采用在总进水管处设置总水表,各栋分别设置分户水表进行用水计量。

2、消防系统(详见第九章)

3、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

(1)污水量:271.36384 m3/d

(2)排水系统: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屋面雨水经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沟,和场地雨水一道排入小区雨水管网,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3)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餐饮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后,与其它生活废水一起排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管材及其接口,覆土深度

(1)室内给水管、热水管采用PP-R塑铝稳态复合管,热熔连接。

(2)室外给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给水塑料PE管,热熔连接,覆土深度一般≥700mm。

(3)室内排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UPVC排水管,胶粘接口,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中空双壁缠绕排水管,热熔套连接。

第三节 电气设计

6.3.1设计依据

本工程所采用的有关规程规范主要有: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3、《1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6、《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016-98)

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60311-2000)

1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

12、《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0198-94)

1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1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4-94)

15、建设单位有关该工程的设计委托书及该工程的有关计划批文。

6.3.2设计范围

(1)10KV供配电系统;

(2)动力配电系统;

(3)室外灯光照明系统;

(4)防雷及保护接地系统;

(5)强弱电系统;

(6)智能化控制设计;

6.3.3负荷等级、供电电源及电压

(1)负荷等级:

按三级负荷供电。

(2)供电电源及电压:

采用10KV高压供电,电源由市10KV电网引入,采用电力电缆暗敷方式引入箱式变电站,小区设变电箱1座。

负荷计算

按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如下,详细计算见“负荷计算表”。

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        1810kW

计算负荷:    

有功负荷                       1280kW

无功负荷(补偿1400kvar后)    50kvar

视在容量                       1375kVA

平均需要系数                    0.71

平均功率因数(补偿前)          0.78

平均功率因数(补偿后)          0.93

(3))供电电源和电压

本工程由二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以电缆埋地方式进入商业中心配变电站。上述两路10KV电源同时供电,并各承担本工程的50%电力负荷。本工程的动力、照明配电电压为380/220V。

(4)配变电站

商业中心设置10kV/0.4kV配变电所一座,其变压器安装容量为:2 x1250kVA。配变电所10kV中间不设母联开关;变压器低压母线侧设母联开关,母联常断,母联开关和两侧电源总开关设电气联锁,先断后通。10kV配电柜选用中压负荷开关柜,10kV进线设置负荷开关保护,变压器供电回路设置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

(5)电能计量及功率因数补偿

本工程在配变电所集中设置低压电容器补偿屏进行自动补偿,总补偿容量2×350kvar,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0.9以上。

(6)配电设计

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如:商业中心、水泵房、消防中心等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一般商业用房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消防动力设备、应急照明、变配电站用电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互投。两路低压电源分别引自两台由不同高压电源供电的变压器的低压母线。

(7)导线选择及线路敷设:

线路采用沿电缆桥架及穿管暗设。所有消防等重要设备供电均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照明供电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导线选用铜芯绝缘线,火灾报警线路及消防线路选用阻燃型。

(8)接地系统:

采用TN-C-S系统,由配电箱引出专用PEN保护线及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6.3.4照明设计

1、本工程照明设计主要为一般场所的普通照明设计,照明电源均引自变电所,供电采用分区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重要场所照明、公用照明和应急照明采用双电源切换箱供电。照明电源电压为220V,照明配电箱选用安全型配电箱。

商场等采用节能型荧光灯,设备房等采用吸顶灯,楼梯、排烟房、走廊等主要采用节能型筒灯作主照明。按消防要求设置必要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照明灯具一般采用分区集中控制,其他小房间、楼梯间、走廊等场所采用分散控制。所有的照明灯开关、插座均暗装。

2、主要场所的照度标准、光源类型、照明灯具型式;

公共通道:采用荧光灯为主,平均照度为100LX;

3、事故照明及诱导标志

疏散楼梯间、公共出入口、配电室、排烟房、走道等位置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

4、室外照明:

(1)庭院照明:庭院照明主要选用草坪灯配合绿化范围设置;

(2)道路照明:每距20米,沿道路两面设置,采用双端金卤灯;

6.3.5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防雷保护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考虑直击雷、感应雷和大气过电压的保护,本工程在低压进线处设置浪涌抑制器。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方式采用“TN- C-S”系统, 在低压进线处PEN线进行重复接地。本工程采用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利用建筑物基础及桩基内钢筋作为接地极,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及局部等电位联接。

6.3.6弱电安防

(本说明以下部分所涉及的弱电系统的设计均为推荐性质的规划设计,具体视甲方要求而定)

1、弱电部分考虑电视、电话、网络系统的分配与布线,在建筑区内沿弱电电缆沟敷设。分区域设置弱电转换箱,用钢管埋地引入各单体。

2、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在广播室内设有镭射唱机、录音机等,走道、商场、餐厅等均设有背景音乐。当有火灾时,切断背景音乐,接通紧急广播。

3、在小区内考虑集中安防中控室,配合专业公司完成所有管线及接口的预留。

3、公共安全系统设计

电视监控系统是现代化管理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在进出入口,大厅,楼梯口,走道,重要房间等处设置摄像,显示,控制,图像处理 等部分组成。

6.3.7需要说明的问题

1、用电回路按灯具,插座,卫生间,厨房电炊,空调用电等划分。

2、弱电部分包括电视,电话,网络插座的布置设计,每户设一弱电箱进行配线。

第七章 节水节能措施

第一节 节水节能的必要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水资源已逐渐成为妨碍和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我国是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的可利用率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我国,水资源的分配极为不均,造成了我国普遍存在严重的缺水状况。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用水是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已成为每个公民应具有的良好习惯。增加节约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为节水节电贡献每一个人的力量,是城市发展的前提,也是文明市民的呼唤。节约,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节约,应该成为每个人潜意识的自觉。

根据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省政府强调搞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保证,节约资源是贯彻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项目的节能措施是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XX州、XX县作为国际旅游性城市,建筑的节能问题已经十分迫切。

第二节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76号);建设部其他建筑标准、规范。

2、《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年7月1日实施)。

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4、“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民用建筑节水措施”。

第三节 建筑节能

1、总平面规划考虑建筑的朝向、风向、窗墙比和建筑体形系数等关系,要求自然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加强室内通风、蓄热和隔热。

2、对建筑外立面和材料进行节能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墙体(如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新技术,提高建筑热环境综合指标。

3、屋顶覆盖种植物;建筑室内采用双层玻璃窗;尤其注重开发利用太阳能。

第四节 节电措施

本项目拟采用以下节电措施:

1、优化系统接线,灵活调配电能,根据用电特点对部分负荷进行补偿投切,减少变压器空耗。

2、选用新型的节能型用电设备和节能电机,采用高效节能变压器、风机、水泵、电动机,高低压变频设备,智能节电装置,节能光源与电器,新型电池等,用电设备力求做到供电、用电及电力拖动系统合理配置,降低电耗,节约用电。

3、照明节能应从照度合适,灯具布置合理,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提高控制水平等各个方面入手。

4、高大房间和室外场所采取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等高光强气体放电光源,提高控制水平等各个方面。

5、较大场所采用照明分区控制开关。

6、采用各种节能开关和管理措施,如定时开关、调光开关、节能控制器、限电器及照明自控管理系统等。

7、充分利用自然光并根据自然光的照度变化,调整电气照明点亮的范围。

8、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充分考虑太阳能的利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备生活热水,在因天气或气候原因热水器水温度达不到使用水温时,在利用其他辅助热源进行加热,以满足生活热水的要求。

第五节 节水措施

本工程建设方案执行国家颁布的节能政策,从建筑设计、围护结构、设备选型的选择等方面力求满足工程节水、节能要求。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件》、(国务院158号令)、建设部《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正常工作的范畴,认真对待。

2、合理的确定供排水方案,选用节能型管网,节约用水。

3、安装计量仪表,加强对水的计量工作,严格计量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

4、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龙头,大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

5、对场地及屋面雨水通过雨水管网进行收集处理用于浇灌。

6、室外绿化采用节水型喷灌,节水型种植等。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的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计字[1986]002号)

(4)《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几点意见》(国环[1993]015号)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

(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二类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一级

(9)《建筑施工场噪声标准》(GB12523-90)

(10)《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1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第二节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8.2.1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时将产生粉尘、噪声及废气等各类污染物,建设期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设期间所产生的各项污染是整个工程的高污染期。

1、废气:建设项目施工期在运进沙石、水泥、地基开挖时产生扬尘、扬尘以无组织排放的形式,借助风力在施工现场引起空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标升高。另外,施工机械会有燃油烟气产生,燃油烟气中含有少量的烟尘、SO2NO2CO及CH等。

2、废水:施工时产生的废水含大量泥沙、水泥等,产生量不定。另外,施工人员有少量生活废水产生,主要污染物为CODcr、氨氮、磷酸盐、动植物油及悬浮物等。污水排放方式为随机分散,无组织间断排放。

3、固体废物: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弃土(石)、废弃建筑材料及生活垃圾。

4、噪声:施工期间由于使用推土机、电锯、电钻、混凝土振捣机、运输等机械,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源强约为75~100dB(A),其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和间歇性。

8.2.2建设期间环保措施

1、施工工艺:应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得在工地上进行混凝土搅拌,严格按照建筑管理部门施工环保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

2、施工废水:施工排水或降雨需通过导排沟收集入专设的沉淀池,沉清后回用或排放。

3、施工粉尘:为减少施工期建筑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施工场地需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同时还应对被运输车辆污染的道路进行及时的清扫、冲洗。主体建筑物施工时立面用草席、安全网及防尘帷幕,进行全封闭施工,减少粉尘的传播和飞扬。

4、施工噪声:施工期内应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合理调整高噪设备的使用时间或采取临时隔声屏障,使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产生的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2523-90)规定,避免尽量降低噪声对周围住户或单位的影响。

5、施工期水土流失: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做到开挖出来的土石方及时清理、运往弃渣场,不能及时清运的弃渣,在大风或降雨季节应使用土工布及时覆盖,避免产生水土流失。在施工期,需一定量的土方回填,施工方只能向持有土料和石料开采许可证的料场购买土料和石料。植草、种树等绿化工作应按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分段同步进行,对不能同步进行的部分,应对裸露的地表或覆土地段用土工布覆盖,避免产生水土流失。

6、光及振动污染防治:晚间施工照明应对光源加设遮光罩,对小型产噪声设备设置单独的隔声间,减少光及振动的影响。

7、工程的装修:工程的内外装修应注意文明施工,推广清洁施工方式,提倡封闭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噪声扰民和环境纠纷的发生。同时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并应采用环保型装饰材料。

8、管理制度:在施工合同上加大对环保措施的执行力度,责任落实到人。

8.2.3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废气主要为运送货物的汽车驶入、驶出时排放的少量尾气及商户厨房产生的大量油烟废气,其中含CH、NO2、CO等污染物,餐饮中心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可将其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排放,。

2、固体废弃物:项目运营期间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商户业主、消费人员扔弃的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2kg计,生活垃圾日排放量2.2t。

3、废水:废水主要为生活、生产的废水,主要成分为BOD5.CODcr.SS等。厕所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通过沟渠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8.2.4运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通过大量的室外绿化来净化周围的空气。

2、固体废弃物:对各种固体废弃物应实施规范化管理,对可以回收利用的工程废旧材料予以充分回收利用。根据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即将出台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及评价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及其它垃圾六大类,本项目根据环保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3、废水: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规范要求,主体工程设计中必须设置雨污分流系统,雨水经排水沟(管)排入地表水体,项目设置中水处理系统,污水、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二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用于社区绿值浇灌,厕污先进入化粪池,由区域环卫部门定期抽取,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地下水源污染。

2、本项目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大多属常规污染物,有成熟和适用处理工艺技术,环境保护设施基本齐全,污染物能够得到有效地处理,基本不会造成非人为的环境影响;

3、在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本项目最终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而且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环保标准允许的限值内,不会降低现有环境的质量。

4、项目建成后应加强对污水和废弃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工作,防止人为地造成环境污染;

5、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从可行性研究的角度上是可行的。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

为保证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项目实施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设计过程不仅考虑建筑设计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同时结合卫生、防火防爆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从安全卫生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首先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措施、安全疏散等设计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完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对有害废物产生、排放和堆放场所设置警示牌。

2、对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实行专人管理,按制度发放。

3、给小区保卫人员配备必要的保护用品,做好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4、经常检查和保持消防系统和器材的完好性,确保消防设施的启动可靠。

5、做好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工作。

第二节 消防

9.2.1设计依据

1、《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2005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9.2.2消防安全措施

1、室外消防设施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本项目合理地确定建筑的位置,满足建筑物间防火间距的要求,建筑物的周围留有满足消防车通行的环行消防车道,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与建筑物均匀分布,确保消防用水量。据防火规范在场址内设置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并按单距不大于120m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2、室内消防措施

(1)消防给水与排水

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防用水量35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

本项目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合用,给水管网呈现环状布置,利用屋顶设置高位水箱兼做消防水箱,储水量大于18m3,确保火灾初期的消防用水。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10m,每个消火栓箱内设有报警和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及卷盘。

建筑物各层的人行通道、楼梯间、公共和场所按规范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厨房的灶台和吸油烟机部位设置厨房专用灭火系统。在变配电室设置一套低压CO2气体灭火系统,项目建筑按轻危险级配置,配置基准为100平方米/A;灭火器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3,灭火级别2A。

(2)消防控制

在底层设有消防控制室,自动喷淋、消火栓系统的火灾信号,屋顶水箱和消防水池的液位信号以及消防水泵的自动控制均设在消防控制室内。

(3)电气防火

在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入口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按规范要求的部位放置应急照明及事故广播系统。

(4)防排烟设计

有可开启外窗的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长度不超过60m的走道,有可开启外窗时可采用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走道面积的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设加压送风系统。

第十章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第一节 项目招投标

10.1.1招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2、《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3号令》;

3《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第4号令);

4、《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5号令);

5、《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第9号令);

6、《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第11号令);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10.1.2招标组织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及云南省招标制度。

2、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保证潜在招标人平等、便捷地获取招标信息,保证评标活动的公正性。

10.1.3招标范围

项目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土建工程施工、建筑设备采购、安装。

10.1.4招标方式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第二节 项目管理

建设方职责

1、建设方职责:行使业主职能和项目管理职能。参与编制工程项目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建议、计划立项、可行性研究、用地许可、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项目概算及相关文件的编制和报批等前期工作;组织施工图设计与审查,编制项目预算并报有关部门审批;负责项目的施工报建、招标投标、委托监理、签订合同等施工准备工作;负责建设方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协调和监管。

2、项目管理方职责:项目管理方受建设方委托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在项目策划、方案设计、前期准备、工程预算、施工招标、材料设备采购整个建设过程中,承担项目方案优化和设计优化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管理、组织验收和保修等工作内容,对项目的投资、质量、安全和工期进行专业化的控制与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实现合同目标,接受建设方有关部门的审查和监督,保证建设资金合理使用。

第三节 资金管理

合理安排资金,积极、充分、扎实地抓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为了确保建设工期和质量,以及资金的合理使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第一节 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总工期为11个月。

第二节 项目实施进度

建设的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进度计划如下:

1、20##年8月31日前完成项目建设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办理。

2、20##年8月31日前完成项目概念性规划方案及详细规划。

3、20##年10月15日前完成全部施工图设计。

4、20##年10月1日动工建设至20##年10月31日完成场地平整及三通。

5、20##年11月1日至20##年1月31日项目主体工程建设。

6、20##年2月1至20##年3月完成项目室外附属工程建设。

7、20##年5月,工程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

第三节 项目实施进度图

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图


第十二章 投资、销售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

12.1.1 投资估算依据

1、建筑工程及装饰工程按照2003《云南省建筑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并参照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安装工程按照2003《云南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并参照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3、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按照2003《云南省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并参照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4、材料及设备价格根据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统计局主办的《云南省工程建设材料设备价格信息》及当地询价综合计算。

5、其他费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6、根据工程深度,预备费按一、二部两部分费用之和,取4%计算。

7、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规定,价差预备费及投资方向调节税,不再计算。

12.1.2 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1、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电气照明工程、弱电工程、室外场地及绿化工程。

2、工程建设其他费,按有关规定计取。

3、预备费。

4、建设期贷款利息。

12.1.3 投资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总投资约为1816.12万元。

12.1.3.1投资估算表

1、第一部分建设安装工程费用1171.56万元。

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554.00万元(其中征地费及契税415.454105万元)。

3、预备费69.02万元。

4、建设期贷款利息21.53万元。

第二节 销售估算

12.2预售房(销售)收入估算表(万元)

建筑面积8740.4㎡(含地下室)

12.3投资回报财务分析

1、毛利润: 2936.082万元-1816.12万元=1119.962万元

2、营业税:2936.082万元×5.5%=161.48451万元

3、投资利润:2936.082-2112.63-161.48451=958.47749万元

4、投资利润率:52.78%

投资估算汇总表

 

第三节 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资金1816.12万元,将全额通过企业自筹(企业自有资金1089.12万元,通过银行贷款及社会融资727万元),项目资金将根据项目施工进度逐步到位。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因素识别

13.1.1技术风险

技术方面的风险主要指项目采用先进技术和新技术应用上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等存在不确定性,可能给项目带来的风险。

13.1.2工程风险

工程风险主要包括方案、工程地质、施工与工期等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风险。

13.1.3建设资金

建设资金的风险主要来自工程方案变动的工程量增加、工期延长,人工、材料、机械台班费、各种费率、利率的提高和单价的提高。

13.1.4社会影响风险

社会风险是项目与所在地互适程度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社会各利益群体、当地组织机构及当地技术、文化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

第二节 风险程度分析

经评估后,技术风险、工程风险、投资估算风险为较小风险,社会风险为一般风险。

第三节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12.3.1工程技术风险的对策

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通过招投标,选择有实力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理责任制,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交付使用。

12.3.2建设资金风险的对策

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贯穿各个阶段。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12.3.3社会影响风险的对策

为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投资企业应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好规划、环保、消防、交通、卫生等部门的关系,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

第一节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项目的建设是国家建设部、XX州委、州政府和XX县委、县政府对XX县城镇建设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是实施“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旅游强县”和“哈尼文化特色县”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国家建设部、XX州委州政府和XX县委县政府对XX县城镇建设工作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2、该项目征用地10亩。土地征用后,部份当地居民在政府及开发商的引导下将从事第三产业,收入随之增加,生活随之改善,巨大的辐射功能,对促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项目对所在地居民就业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岗位400余个。

4、本项目预计税收约161.48451万元,对当地政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5、项目紧紧围绕XX县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活县”三大目标及“三围、四带、六培植”的发展战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了落实XX县“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旅游强县”和“哈尼文化特色县”三大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影响分析见下表:

第二节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从当地社会环境、人文条件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的程度来考虑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1、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态度。

政府已经对征用土地进行了补偿,无居民进行搬迁、补偿,不损害任何群体的直接利益,即不存在民房难以搬迁的困难,也不影响四周居民建房和其他单位建房的问题,更无名胜古迹保护处理。

项目建设中和建成后,注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和居民的劳动力。

2、项目所在地的各类组织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态度。

项目主管部门是XX县建设局,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扎实,按建设程序办理手续,完成规划、勘察设计,实行工程招投标,聘有资质的单位,管好、监理好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对给排水、电力、电信、交通等部门的协调,使工作建设有条不紊,按期验收竣工,同时抓好生活供应、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条件的动作。

社会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

第三节 社会风险分析

本项目用地受损补偿问题已由政府统一解决。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妇女、儿童、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只会不断地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文化素质、改善这部分人群的生活环境、促进观念更新等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在建设中和建成后,均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社会风险分析表

第四节 社会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对XX县城乡建设及旅游业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项目与所在地有较强的互适性,社会风险小,社会评价良好。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是遵循国家建设部、XX州委州政府和XX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 “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的重大举措,是落实XX县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活县”三大目标及“三围、四带、六培植”的发展战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为了落实XX县“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旅游强县”和“哈尼文化特色县”三大目标的重大举措。

2、项目的建设将提升XX县乃至XX州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高XX县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3、项目的建设,将对促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4、项目的建设规模满足XX州、XX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

5、建设的投资资金为1816.12万元,投资估算依据充分、合理,社会效益显著。

6、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XX县主城区用地功能的调整。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节 建议

1、项目应按照“服从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经济适用、适度超前、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统一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应统一思想认识,积极配合,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2、项目业主应尽快上报县发改委、规划局、环保局等部门,落实项目立项、规划、环评等问题。

3、项目建设方应严格遵循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对项目实施管理。

4、缩短建设周期,争取降低资金成本。

5、进行多方案建筑设计比较,实现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推荐:
项目论证报告

附件3项目论证报告项目名称:项目单位:项目承担单位:论证方式:专家论证□中介机构论证□论证日期:年月日

课题论证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课题论证报告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小学袁小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

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管理论文项目论证报告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学号U20xx17434姓名潘元生猪养殖场扩建项目论证报告一实施要点项目背景市场和养殖场生产能力座落地点和厂址项目设计养殖场机构和企业管理费用人力执行时间安排财务和经济评...

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编制技术规程研究

引言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的重要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规定按照国家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

项目论证报告

洛阳市中心医院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项目名称:申报科室:项目负责人:日期:年月日

模版_立项论证报告

论证项目号密级计划编号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论证报告专业类别计量项目名称论证单位国营第二九八厂填写单位名称加盖公章论证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名填报日期20xx年8月6日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说明1封面的专业类...

省级学科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附件320xx20xx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定义项目名称20xx20xx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旱地作物遗传育种所属学科门类农学承担项目的主要学科作物学二项目已有的优势和特点1人才...

挤压项目论证报告

挤压项目论证报告一研究背景机械装备轻量化一直是机械行业追求的目标轻量化所带给社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可节约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例如航空航天器除了满足各自作为...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试行)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申请人盖章签字编制单位盖章编制时间年月日新乡市水利局二一二年九月1填表说明1根据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对于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

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论证报告一项目名称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信息化是指以高校教学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和组织建设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教学基础平...

石柱县项目开发可行性论证报告

石柱县项目开发可行性论证报告一项目的位置及周边环境本项目位于石柱未来规划发展的重点火车站新城片区紧邻即将投入使用的县人民医院周边配套有县人民医院石柱火车站以及学校石柱四中等前面主干道为站前大道可通向主城和石柱火...

政府采购项目专家论证意见

政府采购项目专家论证意见

项目论证报告(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