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复习意见及各科复习计划

时间:2024.4.12

20xx年中招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七至九年级各学科《课程标准》和20xx年河南省各学科《中招考试说明》为依据,在复习备考中紧紧围绕课标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切实做到全面策划,整体推进,分段实施,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侧重基础,培养能力。同时注重平时教与学的漏点和疑点的复习,加强复习过程中的练、考、评环节的全程管理,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进一步提高复习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考目标

1、力求通过四轮复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均有所提高,使我县20xx年中考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保持市领先水平。

2、加大培优力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优措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法和训练方式,确保优生的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益,力争20xx年中考优秀率、高分率在20xx年基础上有较大提升。

三、复习安排

1、时间安排

4月23日以前: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阶段

4月24日—25日:第一轮复习测试(一模)

4月26日——5月22日: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

5月23日—5月24日:适应性考试(二模)

5月25日——6月15日:第三轮——综合复习阶段

6月18日——6月22日,第四轮——自由复习阶段

2、四轮复习具体要求

第一轮:4月23日以前,分章节(单元)复习,侧重基础知识复习和书本教参例、习题的变式训练。

本轮复习贯彻“以师引导,以练落实,学用结合,全面提高”的方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做到依标靠本、紧扣教材和教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中、差生的提高;复习目标是降低低分率、提高合格率。围绕教材内容加强“双基”落实。以章节(单元)为板块,以教材内容为蓝本,引导学生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特别注意课本、参考书中的典型例、习题的变式,做到不遗漏,不留盲点。采取诊断测试、确定复习要点、举一反三训练相结合的复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漏补缺,打牢基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第二轮:4月26日——5月22日,专题或板块复习,注意难度适中及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轮复习贯彻“精备精讲,概念成网络;精选精练,知识成体系”的原则,以《中招考试说明》为复习纲要,以中考题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变式能力、解题能力为重点,加强专题复习各部分的有机训练和落实,并结合训练题型及训练内容,有机渗透答题方法的指导。本轮复习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强化薄弱点;以知识点为主,引导学生编织知识网络、知识体系;试题编织要巧妙,题型要新颖,设计要规范,立意要创新,让学生在训练中熟记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培养应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轮:5月25日——6月15日,模拟练考阶段,结合中考信息,综合训练、模拟测试,培养学生解题的应变能力,体现复习的实效性、整体性和命中性。

本轮复习贯彻“以练为主,辅以精讲”的原则。以考、评、练为主要方式,着力强化学生应试能力的形成,在复习过程中要限时、限量组织学生考试,及时反馈考试结果,认真作好考试后的质量分析,针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评讲,以点带面的训练,扩展知识点、语言点、能力点的讲解、落实和训练,促使学生见多识广,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各学科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应试能力及答题规范要求,以保证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要关注热点;综合训练,培养能力;搞好各学科答题速度控制;重视对学生“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等解题

技能的方法训练与指导,教给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使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体现复习的时效性、整体性和命中性。

第四轮复习:6月18日——6月24日,自由复习阶段。

本轮复习以学生自由复习、教师有针对性的下班辅导为主要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再次通读课本,浏览以前的试卷、典型习题汇集本和纠错本,注意错误的反思,同时要对课本内容、教师所讲授过的常规问题及中招考试重点、热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明确的认识。科任教师对所包的中、优等生进行回访,检查复习情况。班主任要严格督查学生纪律,多关心学生生活,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考前情绪稳定、心理指导等工作。各学科要进行考前辅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复习要求

1、加强对九年级中考复习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中心学校、各初中要及时召开九年级教师和全体九年级学生动员会,及早、精心、科学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各层次复习计划,把握好节点,有条不紊地组织复习工作。中心学校领导、初中领导要多深入到复习第一线,了解、研究、指导、管理一起上,开展目的式、随机式听课,着力提升复习品质,抓好学科教学及班级、备课组管理。

2、认真落实各轮复习中的规定动作。

3、切实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复习训练方法的研究。各备课组教师要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在复习过程中要团结协作,整体联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同步复习,整体优化的目的。

4、切实加强常规教学的监控和复习过程的质量监控,根据平时训练、检测情况,加快复习效果信息反馈,做到多研究,多分析,多反思,找准问题及时解决,努力提高复习课的备课、讲课、训练、评讲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5、九年级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考试说明和本省、外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考试动向,明确考试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6、正确掌握好复习方法,避免复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学科要根据自身的复习特点,采取有效途径,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做到“六忌”(即只听不练;只练不思;题海战术;重复练习;分割知识,死记硬背;没搞清题意,随意作答)、“六查”(即:查概念、原理是否搞清;查知识点、考点是否搞准;查知识、技能是否训练到位;查学生综合能力是否培养;查学生解题、答题思维是否形成;查知识的“横向”和“纵向”复习是否相连),要针对六查内容,结合所采用的复习方法以及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每节课要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每周要留出2—3节自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分析解答等,努力杜绝学生带着疑虑进入考场。

7、在复习过程中要把握分类推进,分层培养,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明确目标,量力而行,使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收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禁止各校、各班把以学生考分多少给学生排的名次公开。

8、各校要广泛收集各种中考信息,认真分析研究,并开辟心理专题讲座,使考生在考前具有良好的心态与应试技巧。

9、加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管理,做到目标到班,责任到人,实施班主任负责制,任课教师把关制。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学习纪律,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在班级营造一个奋力拼搏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协调和组织各学科的教学。班主任要及时召开班级任课教师联系会,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状况,研究培优、促中、转差的措施,确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学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根据学生现状及时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等方式,争取学生家长对复习备考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4)加强复习过程中“防辍控流”工作,关爱学业薄弱学生,对这类学生以基础为重点,以兴趣为动力,以鼓励为手段,杜绝九年级学生流失。

10、加强学生规范化训练。

五、主要措施

1、加强备考复习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努力提高复习课备课、教学、评讲、训练等环节质量。各中心学校、各初中要加大对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及试卷批改、质量分析等环节的督查力度,特别要重视对教师上课、作业、试卷批改及统计、分析情况的记录与反馈,严禁不备课上课、考试或训练后不批阅评讲的现象发生,增强复习过程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切实提高复习课效率。要关注学校、学生的薄弱学科,采取措施予以转化。九年级备课组长要组织实施本学科复习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注意优生培养,提高特优生人数。

2、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科任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废除“满堂灌”,每节课保证学生有二十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用科学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知识特征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攻”的教学原则,促使学生对每一个考点都能“记得住、说得清、写得出、用得上”。要积极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及学生小组展示交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循序渐进,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深刻理解,大胆探索,提高复习课、习题讲评课、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反对以讲代练,一讲到底的做法。

3、提倡精选习题,开展有目的的训练,反对少、慢、差、废、重复性的训练。

4、在复习中要扭转重知识讲授,轻技能培养,重知识落实,轻综合素质提高的传统做法,加大变式训练、综合运用的训练力度,并结合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中考的要求。

5、着力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掌握应试技巧。科学备考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考试能力的形成,这些能力包括: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课外生活积累技能充实课内知识的能力;面对综合知识正确分解归类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快速工整书写的能力;面对难题情绪稳定深入思考的能力;把握时间统筹安排答题进程的能力;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的能力;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一进考场先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打开试卷先浏览一下全部题目,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时间,答题时先易后难,难题先放过,有时间再细琢磨;对于难题,能走就走一步,不在卷面上留空白,争取把能拿的分数都拿到手;等等。

6、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一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能比平时有进步,积极进取;二要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用积极兴奋的情绪进行复习,用平和冷静的状态参加考试,尽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三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发现思想波动及时进行心理“按摩”,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考试。

附件一: 20xx年中考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新学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复习备考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决定或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更肩负着光荣而沉重的使命。为使今年我县语文中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特拟定以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的中考命题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大量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以《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河南省教研室下发的《语文考试说明与检测》为指针,立足教材,树立大语文观,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 备考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要达到下列目标:

1、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是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和开放性创新题型训练,以学会运用为目的进行练习。

2、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和古诗文阅读。

4、强化写作训练,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三、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 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 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 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 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四、近些年中考语文试题命题分析

近些年我省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试卷分为“积累运用”、“ 现代文阅读读”、“ 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结合的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遵循 “ 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时间、内容安排

第一轮复习:疏理知识,全面撒网(至4月23日,县教研室第一次模拟考试前)。

这一阶段,以课本复习为主,每册大约一周时间,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

第二轮复习:系统归类,查漏补缺( 至5月22日,县教研室第二次模拟考试前)。

这一阶段,以省编《说明与检测》为主,进行归纳分类复习,可结合相关资料配套使用。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强化,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第三轮复习:模拟测试,重点突破(至6月15日前)

第四轮复习:自由复习(6月18日——6月22日)

六、四大板块复习要求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

1、强化字词的训练。教师可逐册筛选出课本中“词语积累”里面的重点字词、课文注释里的重点字词(常用而又易读、写、用错的),按音形义出题,印成小页子发给学生,在自习课和课外当作业完成,然后抽时间纠错,再进行检测和订正。

2、强化课文背默。课本和课标里规定背诵的现代文、古诗文,要再一次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能够默写名句,不写错别字,可用早读和课余时间进行复习。教师出一些检测题进行测试,对多数学生易错的地方,再进行强化训练,力争做到默写不丢分。

3、强化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的训练。教师可用2节课时间结合典型题分类讲解,结合具体语境教授做该题型的技巧。然后用大量分类练习的方式来达到掌握方法、灵活运用的目的。

4、强化病句修改的训练。教师可用2节课时间,讲解常见的病句类型及题型,再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以提高识别病句的能力,尤其要重视修改语段里的多个病句的综合性练习,要求规范使用修改语段里的多个病句的综合性练习。

5、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几乎涉及了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特别强调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但它也是有规律可循、有“法”可依的。

首先,可让学生复习完6册书的主要活动内容,并对重点资料进行整理记忆。再把6册书中所列举的名著知识及介绍复习一遍,然后拓展一些课外知识。第三,可做一些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以便熟悉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现代文阅读

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考点”,掌握答题技巧。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感人的记叙文或偏重于抒情议论的散文(时文名文)、一篇自然科技类或生态环境的说明文或一篇有教育意义的议论文。因此,在复习这一块时,在选文上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纵观近些年的中考试题,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臵,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的主张。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提醒学生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可以教会学生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臵,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之一,在复习时要讲求古诗文复习的方法和效率。在复习中可采取以下步骤:

1、再一次强化背诵默写。文言文及古诗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力求做到不漏、不添、不改、不错字和不颠倒语序,还要对一些名句、重点句进行理解性记忆。

2、梳理文言实词。首先,整理一些特殊的实词,包括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其次,整理一些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第三,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下注释,力求准确无误,不可似是而非。

3、强化文言语句的翻译。重点整理一些文言语句,如:课文当中的名言警句,体现中心或主题的关键句子,带有特殊句式的语句,句中含有一词多义或词类活用的句子以及固定句式等。

4、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可以挑出有代表性的篇目进行归纳性复习,也可做文言文专项阅读练习,巩固记忆,举一反三。

5、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在复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积累一些文言语段,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另外,最好挑选几篇未读过的精品文言短文,进行强化训练。

(四)作文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因此,在最后阶段要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

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来看书。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另外,要在考场上让你的作文取得高分,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就是包装: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拿出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心情分。绞尽脑汁搜肠剐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写作强化建议用1周时间。教师可用几课时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结尾、铺陈、过渡、照应、书写等方面进行讲解指导。

七、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对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如何搞好中考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始终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将牢记:苦其心志抓质量;再接再厉创辉煌! 附件二: 20xx年中考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是根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落实过程是手段;精讲精练,高效课堂是保证;筛选习题,保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提高成绩是目的。只要我们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认真做好中考数学复习规划

中考复习涉及复习的时间安排、内容规划、难度把握、考点指向、习题选择等各个方面。

中考数学命题以“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为指导思想,试题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课题学习”四部分内容,20xx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题中“数与代数”约占43%左右,“空间与图形”约占44%,“统计与概率”约占13%。“课题学习”隐含与以上三块内容中。

根据《西峡县20xx年中考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将中考数学总复习分成四轮复习。

第一轮:基础过关

中考数学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重在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因此,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时期。

时间安排

4月23日以前。

指导思想

依标据本,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达成目标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明确《课标》中各单元的知识考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梳理,牢固掌握好“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初步具有综合运用初中阶段所学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解决综合性数学问题的能力。

具体办法

将分散在初中各册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即分成“有理数和整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根式与分式”、“函数及其图象”、“图形的初步认识”、“多边形”、“圆”、“图形的变换”、“统计与概率”9大知识块进行复习。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

1、认真挑选复习用书

选用围绕主要知识编拟,配套相应习题,题目全面,难度适当,供第一轮使用的复习用书,师生人手一本。教师再准备1~2本其它复习用书备选题目,相互补充。

2、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全面复习,不留死角”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一些“不太重要”的知识点,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二是对一些易错点多加注意,这是构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主要原因。比如,分式运算需要注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等,注意到了容易得分,注意不到就往往容易失分,“一失一得”影响就大了。

3、坚持周测月考制度

周测试采用滚动的形式;月考按中考题型,内容不仅考查刚复习的内容,还要涉及七年级到九年级的相关内容,也采用滚动的形式,卷面难度大致按照中、稍难、较难6:2:2的比例。教师要认真做好月考试卷的卷面质量分析,学生要认真做好试卷自我诊断表,做好错题本。

4、削弱章节,把握重点

部分内容,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的要求削弱了。对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把握重点。例如,《课标》教材对“圆”这部分内容的定理教学和演绎证明的要求就“削弱”了。因此。对于“圆”一章的复习,重点应把握三个方面:其一,圆的有关概念,重点掌握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垂径定理等;其二,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臵关系,突出切线的概念与判定;其三,与圆有关的计算,记住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等并熟练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运算。

5、变式训练,发散思维

关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保证高效课堂,提高复习效率。

6、注意训练解题速度与解题规范

坚持随堂“限时作业”,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研究中考数学试卷评分细则,严格规范学生解题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中等题目的得分率。

第二轮:专题训练

如果说第一轮是全面、系统复习,那么第二轮则是以能力为立意,以其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思想方法为基本点,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围绕某些典型问题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本轮复习中,既要抓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热点和特点,精讲精练,重视通性、通法。

时间安排

4月26日~5月22日。

指导思想

依标据本,发展能力,深化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理解。

达成目标

第二轮比第一轮要适当提高要求。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对专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再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防止单纯的“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二轮复习结束,应让优秀生能够解答试卷中最后压轴题的。

具体办法

1、明确中考试题特点

研究历年中考试题,把握命题特点走向,加强复习内容的针对性。从历年试卷来看,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计算类试题,以考查能力为主,题型新颖,但仍立足于基础。历年试卷有1~2道计算题,对基本计算技能的要求不高,这些题目都比较基础,复习时不必拔高要求。(2)应用性试题背景的设臵更加贴近现实,以突出“用数学”的意识。(3)信息性试题直观、灵活,以考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探究性、猜想性试题新颖,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研究考纲,编写材料

在对中考考纲、中考试题研究的基础上,选准专题复习材料,或者用“剪刀+浆糊”的方法,从教辅书、网站上搜集整理,自己编拟。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和薄弱点,特别是中考必考的内容选定专题。要注意选择中考数学压轴题重点讲评与训练。

3、善于总结解题规律

要善于归纳、掌握常见问题的思想方法、解题规律,总结、积累常见问题的辅助线做法。例如,对于四边形,特别是初中重点研究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梯形”和“正方形”,首先,它们体现着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紧密联系,突出地显示了四边形向三角形转化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它们本身还有着美妙而重要的性质,是解决更多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基础。随着圆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四边形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复习时,要认真归纳、总结,尤其要挖掘以梯形、正方形为背景的题目。讲评时,要教给学生思路和方法,与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如何寻找问题的解法,解题突破口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解,如何设计解题格式,此题应注意哪些问题,解题中走过哪些弯路,有何教训,有没有其它解法,是否可以变换角度分析,等等。

4、研究解答题要注意“交汇”

解答题常见类型有:计算题;证明题;解直角三角形型;实际应用题型;统计与概率型;图形变换型;动态几何型;函数应用型;几何综合型;函数综合型;代数与几何综合型等。难题多出在知识交汇点处,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要注意跨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相结合;二次函数与三角形、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相似等相结合;概率知识与数学的其它知识,甚至是其它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图形变换与有关的几何计算相结合,等等。

第三轮:综合模拟

这一轮主要做中考模拟题和中考试题。在综合训练时,还要训练自己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和考试时的心态调整的方法,提高应试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所在,及时解决问题。

时间安排

5月25日~6月15日。

指导思想

依标据本,模拟训练,整体提高。

达成目标

综合模拟训练,使学生以最佳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它的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解题能力的实际检验与强化提高;二是考试经验的实际积累与迅速丰富;三是考点题型的实际再现与反复巩固。通过本轮复习要提高优秀率,特别是要扩大解答中考数学难题的人数。

具体办法

1、选用成套综合卷

包括各地中考模拟卷、近一、两年的中考卷。后期要结合中考信息对整卷进行大胆的筛选,或只选用试卷中的某些题目。

2、动手自编综合卷

随意选用资料上的套题,效果不一定好。在深入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及其它有关资料,使用“剪刀+浆糊”,进行认真选编,自拟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难度又有信度,既有梯度又有新颖性的模拟题。低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对双基的理解、掌握程度;中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高档题要注意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延伸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有一定难度问题的能力。

3、分层布臵作业

对于优等生,除切实抓好基础知识以外,要重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培养他们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概括、总结、揭示出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对于中等生、“学困生”,则应把重点放在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上,切忌走马观花、好高骛远。复习时应配备适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难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档题为主。

第四轮:自由复习

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标》为标,切不可忽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再现、重温教材。回归教材,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对照教材回忆和梳理知识,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会有实效。

时间安排

6月18日~6月22日。

指导思想

依标据本,查漏补缺,寻找题源。

达成目标

“饮水思源”,通过回归教材,回归基础,使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具体方法

1、挖掘变式例题、习题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都是由专家精心设计和筛选的,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如果我们对其进行挖掘、变式、引申和拓展,就会得到一些综合型较强,符合创新精神的新命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中考试题源于教材的命题思想。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思想指导下,中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教材中的原题,但对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型”,不少中考题就是对教材原题的变形、改造和综合。

2、设计知识交汇题

立足教材,在认真研磨典型例题、习题的基础上,整合各章节例题、习题,在知识的交汇处设计串联、改编。

3、考前回顾反思,强化易错、易漏、易混点

通过再“现”平时做过的题目,再梳理易错、易漏、易混点,强化训练,以提高得分率。

二、提高对数学复习教学的认识,切实改进教法,提高复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复习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再加工

作为复习的学习活动具有重复性、综合性、概括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1)数学复习活动包括学生对相关知识经验的回顾、组织(系统化)、概括抽象、运用和评价等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对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更高,随着学习任务的更广泛、更综合,对任务的专注程度的要求也更高。

(2)复习活动具有重复性,其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但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会有很多基础知识的缺陷,因此,数学复习活动中要求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来自于对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这是建立在及时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3)由于数学复习活动中知识经验、思想策略的运用背景更复杂,学生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启发

下反复思考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知识、思想、方法、策略的要义,正常情况下这不是在一次操作中能够达到的,需要多次反复,经历尝试—帮助—指导—再尝试—再应用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集中进行有效的训练,需要及时巩固。

(二)数学复习中存在的不良普遍现象

1、要么学生已经事先看了复习用书,对相关的内容有了初步理解,而教师再重复一遍(教师的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是无效的);要么学生事先没有准备而教师代替学生包揽了诸如知识回顾、组织、反思、运用等本应由学生做的事,学生在复习活动中只剩下做题目,学生参与复习活动的积极性低下。

2、缺乏对学情的全面了解,大多时候是靠教师自己的经验,教学没有针对性。

3、教师讲的题目多,而学生会做的题目少;教师讲过的题目学生不一定会做,教师没有讲的题(特别是综合题)学生根本没有思路;教师要求的多,学生落实的少。

4、为了应对升学考试,以少数学生为教学出发点,加进度,增难度,造成多数学生跟不少,优秀学生很吃力,只知道模仿性做题,难以进行独立思考,更没有让学生把“会做的题讲给人家听,并努力使别人听懂”——而这恰恰是提高思维水平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5、部分教师不研究中考数学评分标准,对学生解题规范要求不到位。

(三)综上所述,提高数学复习效率要解决以下四个重要问题:

1、提高思想认识,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积极、有深度地参与数学复习活动

在数学复习教学中,要提高思想认识,改进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和“创新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能够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大胆地使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质疑、创新能力,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复习教学质量。

第一轮基础过关复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知识回顾和组织的线索,使学生明确自主回顾和重组知识结构以及进行知识运用的学习任务。例如,“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中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以下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复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知识回顾与重组结果,教师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知识的组织,教师也展示自己的知识组织结构。

案例:“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时问题的重要模型,请大家从简单的面积问题开始:

引例:矩形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求这个矩形的边长。

(1)你所设的未知数是_______,列出的方程为__________。

(2)使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出你所列的方程。

(3)怎样检验你所得到的解正确与否?

(4)试写出这个问题的求解过程。

(5)若周长不变,面积为15,求这个矩形的边长。

(6)若举行的周长为14,猜想:这个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总结:由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想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哪些知识和方法?试用适当的方法写出来。

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主动复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课堂交流;教师在学生全面参与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升华提高。

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也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回顾反思,参与复习专题的确定;专题确定以后要让学生先尝试解答,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与归纳总结与提升。

第三轮综合模拟训练阶段,在讲评试卷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让学生讨论与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选择地重点分析、讲评有共性的疑难问题,并做好针对性训练题目的设计。

第四轮自由复习、查露补缺阶段,更要提高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帮助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合理指导

复习是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学生有进行自主提前复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是评价。要准确把握学情,必须要加强复习评价。复习评价包括预测性评价、课堂实时评价和课后巩固性评价。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为学生自主复习提供线索(问题或题目),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检查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教师再适当引导。即先学后教,全程评价,合理引导。

所谓复习教学的针对性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帮助需求预测,选择合理的样例,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指导策略(如讲授分析、问题解决、组织讨论等)。

3、及时巩固,重在落实。

及时巩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臵的练习,重在落实人人过关,并能对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体会进行及时总结,不仅指导怎么做,更要总结怎样想到做题的方法。

4、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地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抓住题中的关键条件、寻找隐含条件的方法,要注意防止在审题中思维的片面化。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与法则;⒉加强科学的解题训练;⒊培养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主要包括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掌握“由因索果”、“由果索因”及“综合分析”的方法;⒉培养学生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思维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获得数学猜想,再寻求证据,由演绎推理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来验证结论的真伪。⒊培养学生严谨、精炼而富有逻辑的语言叙述、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⒈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要有目的地训练一定数量的具有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应用题;⒉培养、提高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答问题的能力。

(5)研究中考数学评分标准,加强对解题规范的要求。要研究中考数学的评分标准,平时教学中要按照标准严格要求。

总之,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该复习计划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复习计划。当前我县各个初中学生基础和数学教学水平发展极不平衡,主要有以下四类:⒈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较低,学生整体数学基础较差;⒉平均分、合格率可以,但优秀率较低;⒊优秀率可以但平均分、合格率较低,过差率较大。⒋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较高,过差率较低,学生整体基础较好。因此,各校在制定数学复习计划时,因此要注意研究解决制约本校数学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指导思想上各校都要注意提高优秀率,降低过差率。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高效的数学复习备考教学活动,为我县在20xx年的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件三: 20xx年中考九年级英语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依据《西峡县20xx年中考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特制定本学科备考要求.

一、总体要求:

1、依据《课标》,紧扣“两本“”(《2012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英语)》及课本)

2、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采取总-分-总的复习策略。即:第一轮总体复习基础知识,重在打牢基础;第二轮依据中招英语试题项目进行分项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第三轮按照在第二轮总结的做题方法,限时训练,定期分析,提高学生应考技能及考试成绩。

3、加强词汇教学,夯实语言基础;

加强读、写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全面复习,阶段侧重,但 “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训练应贯彻复习全过程。

5、以检测开路,以检查为主,并针对倾向性问题讲评及布臵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二、时间安排

授课进度:

2月9日------3月23日利用6周时间完成本期教材内容。

(已提前结束课程的学校,可参照此计划自行安排各轮复习时间)

复习安排:

第一轮——基础知识系统复习阶段:

3月26日—— 4月23日共21天。

4月24—25日:第一轮复习测试

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

4月26日—— 5月22日共19天。

5月23—24日:适应性考试

第三轮——综合复习阶段: 5月25日——6月15日共16天。

第四轮——自由复习阶段: 6月18日——6月22日 共5天。

三、四轮复习具体要求:

第一轮:

1、复习内容及要求:

a. 以《2008-20xx年河南省中招学业评价说明及检测》中有关“考试内容与要求”的五个项目(即《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级课程目标中的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及词汇(初中毕业生应掌握约1,600个单词)等五项内容为主,参照现行教材,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全面复习。(因20xx年的《说明与检测》到时还未发放,因此,可让学生暂借往年的使用)

b. 本轮复习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标扣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将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依次排序为:词汇---语法---功能项目---话题,在学生前一个项目过关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复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功能、话题为主,要求其归纳整理与之相关的词汇、语法。总之,教师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要求、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重在打牢基础。

2、应达到的目标:(专指《检测》中所列项目)

词汇:会读,知词义;

语法:能仿照所列项目的例句造句;

功能意念项目:能问会答;

话题:能写3-5句话。

3、方法措施:在这一阶段教师既可让学生以《检测》为主,参照教材,记忆所学知识,也可让学生先按教材顺序归纳所学语言知识(毕竟这部分内容学生学过,较为熟悉),然后与《检测》相对照,归纳提炼,记忆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把分散在教材中的一个个模块,与《检测》所列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把课本由厚变薄,以便能够更加完整地、更加有条理地记忆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让学生把语言知识的这五个方面多过上几遍,以“遍数”取胜,从而打牢学生语言运用的基础。

4、注意事项:

a. 在词汇复习中,除重点词汇(写作所需词汇)要求学生必须会写外,其余词汇让学生会读并知道汉语意思即可,没有必要让其全部会写, 以免加重学生复习负担。

b. 本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的办法,注重中、差生的提高(特别是词汇过关,这是降低过差率的一项最为有效的措施)。教师要针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薄弱方面编写一些针对性强的检测练习,以便检测和督促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把基础打牢。

c. 复习几个语法项目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共性问题,再加以补缺。

d. 布臵一些读、背练习以便学生形成语感。学生只有背得扎实,才能用得准确,这种方法不是唯一,但是确有实效。

e.必要的话把重要知识点进行罗列,印成页子,让学生根据要点查漏补缺。

第二轮:

1、复习内容:

a. 以《检测》中“考试内容与要求”的两个项目(即:语言技能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为

训练依据,对所给定的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功能、话题)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

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即语法专项、能力专项)。

b. 《检测》中提供的综合测试题及教师选编的有关语法专项、能力专项的习题。

2. 应达到的目标:知识方面应达到:知一会十 (如各种词类的变化,时态、语态的变化,

句型变化等);能力方面应达到: 举一反三,会灵活运用。(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语运用题的出题规律及解题方法等)

3. 方法措施:

a. 本轮复习应贯彻精讲 (提炼要点,分类归纳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巧练 (精讲多练、

边讲边练、以练为主)原则,以中考题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为重点,有机渗透解题方法的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

b. 以能力训练为目标,以话题为中心,以任务为手段,注意引导学生把话题相关内容归纳、总结成一小段话,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注意事项:

a. 能力专项应坚持多练少讲,注意总结。如:先练习——然后总结方法、规律;再练习—— 验证所总结的方法、规律;三练习—— 达到熟练运用,形成技能;知识专项训练应注意让学生弄清楚所考查的语言项目及掌握基本的做题方法。

b. 训练应有针对性。即把要训练的项目进行整合,确定出训练的层次,即:讲解归纳后的训练项目要与讲解归纳前布臵的练习项目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所练非所讲的问题,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c. 书面表达,应首先训练学生如何正确表达(确保及格分),然后才是灵活表达。在批改方面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正面鼓励,挑出学生在意思和结构表达上都正确的句子,使学生每次写作都有成功体验;二是展评较好的作文及范文,取其所长;三是指导学生自批互评,相互学习,补己之短。

第三轮:综合复习阶段

1、复习内容:做与中考一致的模拟题

2、方法措施:

主要以考、评、分析总结、练习为主要方式,按照在第二轮总结的做题方法,限时训练,着力强化学生应试能力的形成;在复习过程中要限时、限量组织学生考试,然后定期分析,以体现所总结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训练学生在临战状态下的实际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应考技能及考试成绩。

3、应达到的目标:

掌握各种做题技巧并能达到熟练运用。

4、注意事项:

a. 分析往年中考题,把握出题特点;慎选整套模拟题,把握试题难度;切忌整日做套题,避免陷入“题海”。

b. 及时反馈考试结果。针对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讲评,找准薄弱环节,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做题规律及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应试能力及答题规范,以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第四轮复习:6月18日——6月22日,自由复习阶段。

1、方法措施:

本轮复习以学生自主复习、教师有针对性的下班辅导为主要形式进行。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检测》查漏补缺;浏览以前的试卷和纠错本,针对自己的主要问题,做好相应的应试准备。

2、注意事项:

a. 教师应根据三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不同提高建议。

b. 听力、阅读练习每天都应坚持,避免学生考试时耳生、眼生。

c. 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自我反思及自主支配的时间。

总之,通过上述几轮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实现知识的点、线、面结合);各种语言技能不断地熟练化(既有每天的针对性训练,又有阶段的综合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只要复习内容无缺漏,复习方法得当,训练落实到位,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得到反复地强化训练,其知识、能力就实现了立体化,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这样,我们的预期目标才会有可能实现。

Knowing is not化enough, we must apply.

Will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do.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

附件四: 20xx年中考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思想品德课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高学生中招考试成绩,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现从中考的实际要求出发,提出以下复习备考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成绩。

二、复习范围:

课程标准涉及的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及时事政治。

三、复习步骤:

第一轮: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时间:七年级两周,八年级三周,九年级四至五周。2----4月

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步骤: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的全面复习,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

第一次模拟考试时间为:4月24-25日

第二轮: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时间:三周。4月26日——5月22日

内容:20xx年重大时事,20xx年1—3月与教材相关联的社会热点问题

步骤: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时政热点进行讲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时事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并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侧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第二次模拟考试时间为:5月23-24日。

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

时间:5月25日——6月15日

内容:进行综合性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步骤: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编选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综合性题目进行训练,编写试题有以下要求: 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

就会化难为易了;

第三:时政热点训练.集时政、所学理论、青少年成长三方面相联系的综合题的分门别类的训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选类型训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第四轮复习:自由复习阶段(6月18日到6月22日)。

四、复习注意事项

从去年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以及考查的知识点,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思想品德中考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单元复习,夯实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研究“课标”和“考纲”,明确复习限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使学生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指导学生细化落实考点。

2、专题复习,整合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3、适度训练,提高能力

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只有加强训练,才能磨练思维、开阔思路、触发灵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最终得到落实和提高。但训练应适度,切忌搞题海战术和对各种资料不加选择的滥用、乱用。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精心编制训练试题,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习惯和心理,同时也要适度的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

相信,经过四轮复习,不但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顺利通过中考。

附件五:20xx年中考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和《考试说明》,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宽视野,遵循20xx年中考备考思路,适当发展创新,适应20xx年中考。

二、复习备考安排

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

1、复习时间:20xx年3月初——4月23日前, 教学时间约8周。

2、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复习方法:采取“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夯实基础,过好考点关。

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来看,基础题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70%左右,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大部分基础知识来源于历史课本。因此,复习的第一步要以课本为主,打牢基础,决不能舍本求末。那么,在复习中怎样掌握基础知识呢?

1.熟悉课本,善于读书。读书也要讲究技巧,而不是走马观花似的瞧。具体方法是先读目录,分清教材有哪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每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这些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其次要注意课文中有哪些历史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这些图片和资料中包含了哪些信息,课后的思考题应如何回答?做到知道哪些问题在第几册、第几章、第几节。例如: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十二课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三个子目录,这三个子目录概括了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三个子目录,这一课的内容就大体掌握了,考查到相关的

知识点时,就会迅速快捷地定位于此。

2.重视课堂45分钟。做到认真听课,关注老师多次强调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被反复考查的重点,有些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精心揣摩出来的,决不能放过。此外,同学们应抽时间理解记忆基本知识点,这样可以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答题速度。

第二轮 :“专题训练”复习

1、复习时间:20xx年4月26日——5月22日,教学时间约4周。

2、复习内容:

以《中招考试说明》为复习纲要,以中考题型为导向,进行专题归类,结合现今热点,前后相联,从结合点归纳部分专题。提供以下专题,仅供参考:专题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专题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专题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专题四、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专题五、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专题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史。专题七、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专题八、时事热点。

通过训练学习、复习、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运用知识,检查堵漏知识盲点。

3、复习方法: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可利用选择题和填充题的形式在课前一天发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上解决疑难问题。再补充相应的材料题,加以巩固、理解。

零碎的、分散的知识还需要构建起知识体系,进行综合复习。

综合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再复习,而是要把已复习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可以根据《中考指要》将课本知识综合为诸多专题,有利于历史知识古今联系和中外联系、总揽全局,又能以小主题为中心进行重点突破。纵横联系,构成知识网络体系。比如复习到日本明治维新时,纵向:上可以复习到大化改新,下可以复习到甲午中日战争,横向:既可以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又可以联系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中考考题的难度不大,但很多同学感到为难主要是因为中考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历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占得比重都很大,而且小综合小归类化越来越明显,如果心中的知识是一盘散沙,想在中考中具有应变能力,那是天方夜谭。因此,为了把知识学活,用活,第二步的任务主要是结合课本,比较对照,重新组合教材,“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一)理清线索。如: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可归类: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61-1865年美国内战;19xx年俄国二月革命,这就是“横”的联系。再如:中国近代史中,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就可以“纵”向串联历史知识,如下: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太平天国运动;(2)义和团运动;(3)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

(二)善于比较。如:比较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的改革;将19世纪末出现的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联系,从改革的背景、性质、内容、作用、局限性等方面比较,明白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此外,还有以时间为基点的知识串联,如:《辛丑条约》、辛亥革命、共 产 党的成立、“九一八”事变的年代分别是:19xx年、19xx年、19xx年、19xx年。总之,历史事件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前后相承的,纵横串联十分重要,既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又可以加深对知识实质的理解。

第三轮:综合复习,考前演练

1、复习时间:20xx年5月25日——6月15日。教学时间约3周。

2、复习内容: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使能力得到培养。

3、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

近年的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历史教材和中考试题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考核,从这几年的试题内容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向研究型、开放型转变。在20xx年的中考历史评卷中发现,有些同学不会阅读,不会审题,不会识图,语言表达能力差,失分较多。因此,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要做典型试题,如近年的中考题,熟悉一下题型。解题时,必须要读懂题意,抓住“题干”和题中的关键字,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一阶段的知识点。如选择题可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极为有效。问答题是一种多功能的题型,中考历史问答题在朝开放性方向发展,难度略有偏高。解题时,要仔细审题,理清考查的知识点,审出“题眼”,即原因、标志及意义之类的关键词语;答题要紧扣题目,简明扼要,避免重复啰唆。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考试前:关注时事热点、整数周年历史事件。

“知古通今”、“以史为鉴”,以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是考试命题的方向,如中日关系是当前热点,我们要关注:前两年的日本教科书问题、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胡锦涛主席去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温家宝总理最近访日等,并联系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中日在19xx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等事件。甚至可联系扬州历史中的鉴真东渡,鉴真在日本的贡献等。

今年是20xx年,因此我们还应注意整数周年的历史事件: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19xx年中华民国建立、19xx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署《九国公约》、19xx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xx年十四大召开等等等等。

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这些热点体现了时代性,同学们在复习中应关注一些时政热点,发散思维。今年的主要热点有:台湾问题、西藏问题、新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海世博会以及科技革命等。同学们应学会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热点问题,学会从热点中去追溯历史。

第四轮:自由复习阶段(6月18日——6月22日)。

三、 复习措施

1、 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提高复习课的效率,规范复习课的教学,保证复习课的密度和质量。

2、 抓住中考开卷的特点,提高学生能力。

3、 科学设计训练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能力。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综合试题以及开放性试题也是近年来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考查,学科之间的综合考试常见的有历史与语文(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与政治(热点分析)、历史与地理(识图题)、历史与数学(历史图表数据的分析)等。

4、 实施因材施教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要求,使每个学生均有收获。

5、 正面激励学生,力争目标实现。复习时,多给学生表扬,在自查中醒悟,在愉悦中上课,定期检测,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复习方法,盯准目标,确保目标实现。

附:

(一)近三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

要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必须研究我省最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动向,这样可以使复习备考有的放矢。分析可知,近几年中考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相对稳定的命题理念、考查范围和试卷结构。

命题理念:⒈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应具备的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⒉充分彰显开卷考试的特点,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关注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突出史学的价值;⒊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注重考查学习独立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⒋试题兼顾对教学的导向功能和对高中招生的选拔功能。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七年级所学部分)侧重于考查科技文化部分,世界古代史考查部分内

容;中国近、现代史(八年级所学中国史部分)和世界近、现代史为考察的重点。

试卷结构: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其中,选择题二十道小题,共20分;非选择题共六道大题,合计30分。全卷二十六道题,共50分。从分值设臵上来看,大约中国史部分占30分左右,世界史部分占20分左右.

二.试题设臵淡化对知识的简单重现,注重通过设计新的情境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活用。

在试题设臵上,利用对联、挽联、电影片断、图表资料、名人格言、邮票以及旅游门票等创设情境的试题屡见不鲜。

例如:(07年第4题:)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xx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xx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xx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xx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第8题:暑假期间,郑州某中学将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点实地考察。其中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开国大典 欢庆胜利

第11题:“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副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xx年第11题)右图(略)是l999年发行的一套邮票和纪念封,(邮票上印有邓小平的头像。)邓小平出现在这张邮票上的原因是:

A.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B.领导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杜会主义

C.提出一国两制,为香港回归开辟了道路

D.提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做出了贡献

三.关注社会现实,不回避热点问题(如周年庆典),但回避政治上的敏感问题(如宗教问题、党派纷争、史学界分歧较大的问题)。

考试“热点”。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年常考的“稳定热点”,另一类是同时政关系密切的“年度热点”。

“稳定热点”指的是记录和反映人类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思想文明)进步的历史知识,如中国史上的古代科技文化成就、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先进中国人救国建国强国的探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等,世界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人类的思想和精神成果、重要的国际关系和中外关系、经济全球化等。这些“稳定热点”反映了全人类的发展进步过程,具有恒久的历史价值,几年来多在“文明史观”的指导下进行考查,是每年试题的重头。这些知识既具有主干知识的特征,有具有突出的时政价值。

“年度热点”多是当年时政大事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或是“逢五、逢十周年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如20xx年考查的19xx年“十月革命”、19xx年“南昌起义”、19xx年“七七事变”;20xx年考察的“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试题;2009年考察“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澳门回归”、全球金融危机等就是“年度热点”。这些“热点题”设计大多切入角度巧妙、匠心独运,新颖而不冷僻,充分彰显了历史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功能。

四.试题内容组合注重专题化、线索化,体现综合性。

例如:以三次科技革命;近代化的探索;国家的统一;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和平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思想解放的潮流;民主革命等为线索或话题来组织试题。

五.试题试题呈现出组合有广度,考查有深度,意境有厚度,引导阅读,强调方法的特点。 (2007年第26题):阅读下面年代尺(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面年代尺中所列大事(或现象),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不同时期中国和欧美的历史情况进行了比较?

(2)请你在上面年代尺上,用“ 1”标注出“20世纪50年代” 的相应位臵,并在其下面自己画出的方框内,写出这一时期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3)请举出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两项科技成就。

该题以“历史年代尺”的形式呈现试题信息,要求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中西不同的历史情况进行对比,并按照题目要求自己动手操作,补全年代尺的内容,考查了学生从新型表达形式中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宏观上感悟和把握历史发展走向的能力、综合归纳和比较能力、历史时间的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相互转换的能力,特别是第(2)问着意考查了动手实践能力。该题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于一身,考查了多种能力,综合性特点突出;题目组合有广度,考查有深度,意境有厚度,形式新颖巧妙.

六.注重对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能力的考查。

(2007年第12题):下列哪项,不是右面两幅图片(略)所要表达的历史【 】

A.从物质供应匮乏到市场商品充足

B.个体经济完全取代了公有制经济

C.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昔日购物凭票抢购 ,今日购物任意挑选第7题:下面对同一时段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的解读,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

B.共 产 党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C.当时中国面临着内战危机

D.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二)浅谈中考审题与答题的一般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1、找关键词。

一般情况下,每道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如:根本原因……表明……、体现……不同之处…… ,相似点是……等。

2、排除误项法

对于一部分难度大的题目,最好用排除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3、从整体上看问题,反复看题干与答案。

有时一道选择题的四个答案选项,是针对某一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单独看每一个选项,其说法都对,这时最好看题干需要的是哪一方面,找准题干与答案的对应关系。

4、心理技巧

一般说来,选择题做完后可适当检查,当作完非选择题后,就不宜再检查选择题了,因为非选择题的答题特点强调全面、属于发散思维,而选择题考查片面,思维方式单一。因此,做完非选择题后,考生此时的思维已经不利于解答选择题了。要相信第一印象,不要轻易去改选择题的答案,除非确实审题失误。

二、非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及步骤技巧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这是答题的钥匙。

例题:“19世纪中期,美国与德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两国是如何解决的?”第一审时间。该题时间限定是“19世纪中期”也就是1840----1870年左右;第二审关键词、求答项。上述试题的关

键词是“美国与德国”,求答项是:

“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审题准确了,思路也就明朗。第三审题意,即解读命题意图。

2、归类对号,回归到课本。

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后,最好回归教材,用教材内的内容来答题。有时利用课外知识来答题,答案超出了改卷老师的知识范围,你也有可能得不到分数,切记!切记!

3、看设臵的分值,分角度去答题。

中考试卷主观题后面都有分值,分值的多少基本体现着该题的难易和答题量的比重,分值多的试题大多考查发散思维,要求多层次、多角度地答题,角度重复只能得一个角度的分值。

4、答题语言规范化。

答题时应使用教材书面用语,不应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家庭流行的俗语。只有用教材书面用语,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5、如果试题有多种选择的可能,选择自己最得心应手的。

例如:如果有四幅图片,就其中一副图片进行详细介绍并谈一谈你的感想。你最好选择其中你认为最简单的、最得心应手的、最有把握拿到满分的的那一副图片答题。

6、分析图表、数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⒈图表反映的时间、年代的背景是什么?最好看一看图表上方或下方的文字;有时还要会看图例。

⒉注重图表内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是增加了?减少了?

⒊综合一个或几个图表的内容得出整体性的认识。

⒋ 若画图,划出一目了然能反映其特征的示意图。

7、材料解析题的解答。

⒈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的去获取有效信息;

⒉注意材料的开头与结尾,一般是画龙点睛总结性的句子。

⒊最后将问题、材料提供的信息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然后再看分值,组织语言从不同角度简明回答。

8、开放性试题的解答。

⒈首先应审清题意,明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和答题要求,然后回归教材,准备相关知识答题。 ⒉在此基础上,应走出课本、超越课本,在联系现实生活、社会热点,其他学科知识后,大胆创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⒊答题时,一定要格式正确;要有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要太偏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解答;句子通顺,词能达意。

附件六: 20xx年中考九年级物理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20xx年中招考试临近,莘莘学子都在全力以赴复习迎考。如何在最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提出以下几方面意见。

一、指导思想

近几年的物理试题更加注重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加强了对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加大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力度。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复习思想作指导。

1、 以《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教材,强化基础。

2、 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 重视对学生答题基本思路、基本规律、思维习惯的培养。

4、 强化专项训练的过关性检测和学生的纠错意识。

5、 重视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培养。

二、 备考目标

1、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

2、要求学生对基本的测量仪器会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能记忆和理解,对物理学史的重大发现有所了解,

三、时间、内容安排

第一轮复习:(2月26日——4月23日)

这一阶段,以考点为单元,每个考点大约三节时间,帮助学生过好基础关,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和答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第二轮复习:(4月26日——5月22日)。

这一阶段,以省编《说明与检测》为主,进行专题归纳分类复习,可结合相关资料配套使用。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强化,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轮复习:(5月25日——6月15)

这一阶段,以模拟测试,重点突破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掌握应试技巧。

第四轮复习:(6月18日——6月22日),自由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以学生自由复习、教师有针对性的下班辅导为主,着力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考试。

四、四个阶段的具体要求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现同时考查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材。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

(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如:光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PZ220-40、2.5V、0.3A、正常工作等等。

(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等物理规律,这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此外,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也考核了其他一些常用方法。如“模型法”,例如: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等。此外还有“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氩等气体?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钨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第四轮复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一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能比平时有进步,积极进取;二要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用积极兴奋的情绪进行复习,用平和冷静的状态参加考试,尽力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三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发现思想波动及时进行心理“按摩”,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考试。

五、方法与措施

1、在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两个关系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同时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处理好课标、教材和教辅的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新课改理念在物理学科的具体体现,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标准和要求,在课标中,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物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包括科学探究的能力要求都有十分具体、明确的要求。相比过去的教学大纲,有许多标志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近年的中招考试中逐渐的由浅入深体现出来。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体会其中新课改理念,结合近年来中招试题中优秀试题,把握中招命题的大方向。

每年的中招题中都有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精神和地方发展特色的新颖试题素材和话题,但我们不可能把它们全部拿给学生,而要围绕教学目标,以新教材为蓝本,对照课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现代生活科技发展动态,整合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

课程标准是标准 中招命题大方向 现行教材为蓝本 教辅材料是补充

处理好双基、方法和能力的关系。

要充分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因为所有的能力和方法都是以一定的知识点为载体的,不可能脱离开具体的知识内容来考查所谓的能力和方法,同时,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之后,才会有训练方法、培养能力的空间。

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感悟道理”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感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把知识记得住、记得准、记得活,才能够活学活用。

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积累养成的渗透的过程,它不可能和具体的物理知识隔离开来,所以,教学中,不能够脱离开具体的物理知识讲方法和能力,而应该针对所教授物理知识,去积极的挖掘“能力点”“方法点”,即时进行渗透和训练。当然,在第一轮复习结束前后的适当时机,跳出来,从宏观上,去通观初中物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初中物理中常用、学生易错的一些方法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

夯实双基是根本 理解感悟是关键 方法能力要渗透 针对专项效果好

方法是具体的,但能力是隐含的,一定要注意有意识的去培养。

例如: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分析、整理、判断)信息的能力,据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问、去猜想、去设计、去推理、去判断、去交流、去评估。

思考:一个审题能力,讲了多少年,还是没提高,为什么?

为什么学生一碰到“生题”就会蒙住?

归根结底:⒈没看清(信息的搜集);⒉没看懂(理解能力);⒊还原物理模型的能力和方法欠缺。

年年都会出现新鲜的“生题”,只有让学生在对基本概念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与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号”,再运用熟练的技能和方法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能力。

2、注重科学探究,培养技能。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课堂注意观察演示实验,独立完成学生的探究实验,尽可能把书上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利用生活物品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更全面,动手能力更强。

3、重视课堂复习,查缺补漏。

同学们的学习时间绝大多数在课堂上,老师的课堂复习往往针对中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因此在复习课上应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课堂上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力求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提高复习效率。课下的练习也应具有针对性,可选择本地市及全国近两年的中招试题来练习,熟悉中招试题的题型,明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记不可盲目做题,浪费时间和精力。另外,还要将平时和月考中的错题记录在案,并总结归纳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找相关的知识漏洞,及时补缺。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考物理试题突出的特点之一。联系实际类试题大多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通过叙述物理情景并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类试题的素材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和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如体育问题、生活问题、家用电器问题等;另一类是比较新的科学前沿和科学事件,如卫星、飞船问题。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找好切人点,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合理的物理模型和学过的物理问题,最后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习锻炼自己运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存在和发生的事物,戴着“显微镜”和“放大镜”重新审视我们司空见惯的事;学习寻找各种现象与物理知识的结合点,养成认真审视事物的习惯,学会捕捉有效信息,挖掘事物中的隐含因素,排除干扰,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主要问题。一旦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具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关注社会热点、生活实际,无论试题怎样设臵,我们都能顺利解决。

5、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阅卷中发现,不少同学失分的原因,并不是不会解题,而是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尤其是网上阅卷,对学生的要求更为苛刻,扣分的因素更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实验规范、作图规范、书写规范等,还要加强文字、运算能力的训练。许多同学在解题时,语言叙述少,只有数学式子,不会用物理语言说明问题,物理语言不准确。同时,审题要仔细,单位要统一,同一题中出现几个相同的物理量要用角标加以区别,卷面要干净,物理语言要准确。从老师带头开始,做题的格式按中考的标准进行,做到答题规范、清晰、易明白,语言准确严谨到位等等;讲评习题时,突出分析的方法技巧,总结时让学生明白该类题的解题策略,告诉学生是知识重要还是方法重要,达到练----悟---用,用方法解决初中不同知识板块中的问题。

6、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我们要让学生处理好“三个关系”:⒈审题和解题的关系,审题时要注意公式、规律(原理)的适用范围;要注意隐含条件(如光滑、轻质);⒉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学会读题,要避免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试题设臵情境中的关键词,造成再现知识时的失误和缺漏点。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⒊求快与求准的关系:答题时间分配要合理。可以采用先前而后、先易后难等办法。要避免由于不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而造成答题匆忙,答案过于简单。

7、注重解题策略,提高有效得分。

综观近几年中招物理试卷中区分度大、失分率高的试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综合性试题,这类试题包含的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二是“上当”题,试题瞄准同学们常犯的错误和容易混淆的概念,设臵陷阱,使“想当然"的考生“上当"失 误;三是设计题,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能否创造性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具有以下的解题技巧:⒈ 要会抓住物理题中的关键字眼;⒉要会挖掘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⒊能排除多余因

素对解题的干扰;⒋注意解物理题常见的思维误区。

8、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中考命题的焦点。同时,新课程改革突出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前沿科技。

9、注重学科渗透和综合。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人文思想的渗透。

10、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近年来,各地中考逐步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丰富命题。此类题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智力水平,通过各种形式促使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此类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情感。

参考资料:《必记知识》

一、物理定律、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 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 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

二、物理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5、力和运动的关系

6、液体压强特点

7、物体浮沉条件 8、杠杆平衡条件

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

三、应记住的常量: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3 水的比热:C水=4.2×10J/(kg.℃)

2、速度:1m/s=3.6km/h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8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m/s

33、密度:ρ水=ρ人=10kg/m3 ρ水>ρ冰 ρ铜>ρ铁>ρ铝

33333 1g/cm=10kg/m 1L=1dm 1mL=1cm

g=9.8N/kg

5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Pa=76cm汞柱≈10m水柱

-19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6 1度=1Kw.h=3.6×10 J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

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

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六、物理公式

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1、速度 v=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340m / s

8光速3×10 m /s

2、温度 t : 摄氏度(℃)

333 3、密度 ρ= m / V 1 g / c m = 10 Kg / m

4、合力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5、压强 p = F / S p=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5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 Pa = 10.3 m水柱

6、浮力 ⒈F浮 = F上 - F下

⒉F浮 = G – F

⒊漂浮、悬浮:F浮 = G

⒋F浮 = G排 =ρ液g V排

⒌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⒈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⒉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⒊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7、杠杆平衡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8、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 = nh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9、斜面公式 F L = G h 适用于光滑斜面

10、功 W = F S = P t 单位:J

3311、功率 P = W / t = FV 1KW = 10 W,1MW = 10KW

12、有用功 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 W总 – W额 =ηW总

13、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 f L(斜面)

14、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15、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16、 热量 Q=Cm△t Q=qm

17、 欧姆定律 I=U/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18、 焦耳定律 Q=IRt 适用于所有电路的电热计算

19、 电功

定义式—W=UIt=Pt(普适)

22导出式—W=IRt;(串) W=(U/R)t;(并)

(1)使用公式时,各物理量通常都采用国际单位。

(2)对于物理量的定义式还需其物理意义。

(3)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

(4)会灵活对基本公式进行变形

20、电功率 定义式——P=W/ t=UI (普适)

22导出式——P=IR;(串) P=U/R;(并)

21、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

22、并联电路 I=I1+I2 U=U1=U2

1/R=1/R1+1/R2

R=R1R2 /(R1+R2)

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

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 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

3、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4、等效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6、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如牛顿第一定律。

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10、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八、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九、问答题

1、 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 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 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这是什么道理?

答:塑料挂衣钩紧贴墙面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挂衣服或书包后,吸盘与墙壁产生的摩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 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是什么原因?

答: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5、 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6、 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7、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8、 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暖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9、 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0、 在北方的冬天,*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1、 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为什么?

答: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冰会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

12、 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总之,每位物理教师要用心做到:

(1)研究中考说明明确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研究近几年省中考试题,探究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3)精选中考真题,避免模拟试题与教材、题型错位。

(4)研究题型示例,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附件七: 20xx年中考九年级化学复习计划及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决有关现象,大幅度提高学生整体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进度

1、开学至3月20日,授完新课内容,做完基础实验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自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章节达标检测。

2、3月21日至4月23日,进行第一轮的复习,具体的任务如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⑴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⑵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

⑶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⑷分子和原子;

⑸元素和元素符号;

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

⑻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⑼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

⑽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⑿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⒁铁和铁的化合物;

⒂生铁、钢和常见金属;

第九单元 溶液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中考复习计划

传道解惑启发思维成就英才雅智教育立德树人戴以鉴20xx年中考复习教学计划辅导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6月教材及教辅1人教版初中英语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年级全册220xx年中考语法3中考模拟卷和真题卷辅导目标...

20xx年最全中考复习计划

20xx年最全中考复习计划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

中招复习计划

中招复习计划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和专题的复习20天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2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3买一本有一二轮复习的辅导书...

中招复习计划

一复习方式分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为基础知识的单元章节复习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我们从双基入手紧扣中考知识点来组织单元过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实行严...

20xx九年级中招物理复习计划

20xx年九年级物理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提高...

20xx九年级中招物理复习计划

20xx年九年级物理复习课程纲要一复习方法我们的复习过程是二轮一冲刺即第一轮单元复习时间从3月7日到5月1日第二轮是综合专题训练模拟训练时间从5月4日到6月12日第三轮就是最后冲刺即查漏补缺第一轮复习章节复习平...

20xx九年级中招物理复习计划

20xx年驻马店第十中学九年级物理复习计划驻马店第十中学物理组杨奎一指导思想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

中考复习复习计划

20xx20xx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一教学思想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

20xx年中招复习计划

20xx年中招复习计划水冶镇洹滨中学一中考复习的三个阶段1夯实基础阶段3月1日4月30日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与检测不同科目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册或分类复习2综合提高阶段5月1日5月31日依据20xx中招题...

20xx年中招复习计划

20xx年中招复习计划一中考复习的三个阶段1夯实基础阶段3月25日4月30日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与检测不同科目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册或分类复习2综合提高阶段5月1日5月31日依据20xx中招题型进行专题训...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招备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招备考应对策略南阳市三十中杨素贞一紧扣课标打好基础突出重点3月4月15日左右今年这一届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对于课标上的内容教师要牢记在心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第一轮复习以课为单位复习突出基础学生要加...

九年级语文中招复习备考计划

九年级语文中招复习备考计划我们常说理科学习如建塔文科学习如堆沙面对百日冲刺的中招备考任务我们语文学科需要教给学生把沙子分门别类储备起来的方法立足我校语文学科学习的现状我们语文组老师在一起制定了如下复习计划一指导...

中招复习计划(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