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政发[2010]19号
谷里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xx年谷里镇社
区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村(社区)民委员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20xx年谷里镇社区建设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工作计划 通知
报: 县政府、县委
送:县民政局
谷里镇党政办公室 20xx年1月28日印发
共印30份 存档3份
1
20xx年谷里镇社区建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镇建设,构建和谐文明社会氛围,根据黔西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治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扩大民主,社区自治。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资源整合,共驻共建。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四)责权统一,治理有序。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治理,寓治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2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三、主要目标
今后三年的主要目标是:
1、适应“两级政府、三级治理”的治理新体制需要,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社区规模作合理调整,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构建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完善新的社区治理体制。
2、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发展社区服务项目,建立社区服务网点,解决社区的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社区图书室;让社区有居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让社区达到绿化美化的要求;积极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治安,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3、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治理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主办、社区居民参与、有关部门指导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
4、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文明程度。
5、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支持社区建设,努力建设治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美丽、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3
四、基本任务
(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按照“便于治理与服务,便于开发和整合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实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治理体制。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确立社区党组织作为社区组织和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中国共 产 党章程》和有关规定,所有社区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社区党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和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建制度,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建立健全社区党员学习和参加社区活动制度,逐步把企业离退休党员、社区失业人员中的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探索建立起一套社区党员治理的新机制。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体系。规范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为特征的社区基本治理制度,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强化社区依法自治功能。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其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承办各类社区服务,满足社
4
区居民多层次需求。医疗工作者义务下村进门量血压(医疗下乡)。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加强教育,严格治理,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居委会干部依法进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以适应社区工作者队伍向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交叉兼职。
2、树立先进典型。积极开展争做“优秀社区工作者”活动,营造“热爱岗位、情系社区、乐于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3、搞好业务培训。通过学习座谈、工作研讨、经验交流、授课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治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2、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5
(四)繁荣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
1、不断完善社区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形成包括舆论阵地、文化场站、体育场馆、休闲场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室等在内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网点,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的需要。
2、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和维护稳定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文明程度。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增强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各类组织和社区全体成员的地缘意识、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五)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搞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健全计划生育治理服务体系。完善社区三级计划生育工作网络,配备好社区专(兼)职计生干部,落实好计生工作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咨询服务。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协会和协会小组,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加强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治理和服务。
(六)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
6
1、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加大社区警务改革力度,按照“一区(社区)一警”的要求设立社区警务室,结合实际调整民警责任区,实行“一区(责任区)一警(警察)”、“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实现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创安全社区。加强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治理、服务,切实预防和减少案件的发生。
2、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活动,提高创建水平。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落实普法措施,建立流动普法站,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基层法律服务组织要在所辖社区设立接待站,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七)深入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
确立创建目标,落实创建措施,积极开展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城和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活动,促进社区建设向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城区要在推进民主自治、深化社区建设上狠下功夫,推动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五、社区功能
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村社区是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之地,也是社会组织与管理的细胞。农村社区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7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民民生。农村社区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了组织平台和服务平台,承担着组织和分配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建设农村社区不仅有利于承接和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通过社区的科学规划和布局,可以促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农村空间合理集聚,提高公共服务及资金投入的效力和效益。由此,农村社区建设也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
农村社区建设是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方式。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扩大了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对象和范围,也扩大了居民参与基层自治的范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村基层自治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及“居民自治”转变,这是农村基层民主和自治的新发展和新阶段。农村社区建设是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举措。随着农村的开放和流动,农村社会日益多元化和分化,传统家族血缘色彩浓厚的村落共同体日趋瓦解,人们对于乡村集体的认同感也不断降低。农村社区建设正是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通过有序的管理、完善的服务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重建乡村社区的信任和认同,增强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构建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和稳定。
农村社区建设也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8
六、服务设施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功能完备的服务项目。设有社会保障、综合服务、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党员等服务窗口,社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室外问题活动场所等功能性服务设施。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规划精神,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定期召开会议,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本规划的全面落实。
(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工作平台,把各项工作落实到社区,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群众。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领导成员及其成员单位实行定点联系社区制度,做到“帮扶有目标,活动有计划,内容有落实,成果有体现”。
(三)完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各项优惠政策,推动社区服务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实体,努力实现失业人员的自谋职业和再就业。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实现社区建设制度规范化、治理法制化,把政策引导、行政监督、指导治理落到实处。
(四)加大对社区建设工作经费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以社区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积极争
9
取社会捐助和有奖募捐资金的投入,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质保障。
谷里镇人民政府
10
年1月日 201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