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书

时间:2024.4.20

会计电算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调研报告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以岗定课,校企互动,工学结合,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证赛共同帮助获取岗位。“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会计专业  岗课证赛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目     录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析........................... 1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1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不合理............................... 1

3.会计教学方式落后............................................... 1

4.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1

5.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不足..................................... 2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研分析......................... 2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2

   1.行业背景分析.................................................... 2

2.企业需求分析................................................... 2

3.学历需求分析................................................... 3

4.就业情况分析................................................... 3

5.职业资格分析................................................... 4

6.同类院校专业现状分析........................................... 4

  (二)调研结果分析................................................. 5

  (三)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5

 三、“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5

  (一)“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5

  (二)“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架构....... 6

 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立“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7

(一)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7

(二)确定主要职业岗位,建立岗位职业能力......................... 8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 8

(四)重构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环节渐进式” 实践教学体系.. 9

    (五)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10

    (六)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10

(七)会计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11

参 考 文 献......................................................... 12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分析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结合河南人才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提出“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第一,目标定位不明确。(1)重视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环节,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后果就是造成学生缺乏基本操作技能,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受到阻碍,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用人单位增加了再培训成本。(2)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淡化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人才规格定位不准确。没有明晰会计人才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设置陈旧、内容缺乏创新。课程开设门数偏多,部分课程独立开设,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出现交叉重复,从而造成某些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教学效率不高。(2)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而轻技能。虽然有一些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也开设了诸如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来培养动手能力,但终究因为实训条件受限、实践教学方法单一而无法充分付诸实践。(3)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一些高职院校单纯的认为只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操作能力,并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的培养。一般是针对所开设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不同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3.会计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一些学校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会计岗位的操作能力的锻炼,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岗位的工作职责仍然不明确。在实训环节,学校所开设的环节过于笼统,没有区分各种岗位,例如:会计岗位,出纳岗位、审计岗位和税务会计岗位的操作工作是不同的,造成学生对会计岗位职责不明确,对工作内容不清楚。经费紧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手段改进的重要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研究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电视以及ERP实验室等。

4.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对专业实训设备投入不够,导致很多实训课程无法开设。除此以外,由于条件的限制,能够长期保障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多,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只有少部分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但条件很简陋,无法让学生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使得会计专业的实习成为一种形式。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但由于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网络的畅通性要求高,一般不允许学生直接参与会计处理,他们也只能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因此校企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带来预计的效果。

    5.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只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却不能独立完成企业财务核算。一些学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也只不过部分教师只是在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通过考试获取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他们没有到企业进行专门的实践。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安排很密集,他们还要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所以没有时间进行实践锻炼,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培养。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研分析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利用走访企业、走访毕业生(20##届)、查阅资料、网络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于河南省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结构现状、供需情况等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与其他企业专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而安阳作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最具条件的经济带,将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成为中原经济区豫北重要战略支点和重要经济增长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助力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根本保证,会计人才则是高素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财政部下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年),预计到20##年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将增长40%,其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50%。我省也出台了《河南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0##年)》,20##-20##年间我省会计人才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由此对高等职业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及会计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企业需求分析

安阳是豫北工业重地,工业经济基础雄厚,门类齐全。2013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55.5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72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9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5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7家。目前,我市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已累计入住企业1300多家,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5个产业集聚区列入省专业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安阳及周边中原经济区域内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以及随之成长并壮大的财务服务类企业将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大部分单位有长期需求。

   3.学历需求分析

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学历不是唯一的指标,用人单位更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因为这样招聘的人员一进公司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但要找一个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持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并在相关行业中“滚打”过几年的人才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企业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做到一看就会,不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可见学历在一些初级会计岗位中并不那么重要,这是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有利的方面。

    4.就业情况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他们对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会更多考虑招收高职生。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显示:财务会计专业为毕业生就业率最好的五大专业之一(见图1),就业对口率超过百分之六十(见图2)。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近年来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根据对20##、20##届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高,岗位稳定性高。

          图1     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图

         图2   会计人才从事相关岗位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

    5.职业资格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会计证书体系,主要包括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职称证书——初级或中级会计师证书、技能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学历证书——专科证书等。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企业都强调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师证(见图3),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师证企业认可度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力大。

           图3       职业资格要求分析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 

    6.同类院校专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普遍设置会计专业,是专业布点最多的专业之一,各个高职院校的培养现状比较接近,除个别学校外,大家的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差异化不大。随着院校间竞争的加剧,未来需寻求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高职会计人才。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招聘及使用要求,我们通过走访企业、请企业专家进校研讨等方式,与企业专家进行了深度沟通,了解到从事基层会计工作的人员基本素质普遍不高,非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比例接近半数,他们只有最基本的会计知识,而且难以更新最新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由此总结归纳出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四方面要求:有岗位能力、职业证书、岗位经验、职业拓展潜力。这四个要求是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同时兼顾职业资格、经验及能力提升空间三方面。

 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有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改革高职院校自身的不足,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为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做准备,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里,为高职毕业生找到一席之地。高职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学习以外,还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加强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工作提供保证。这样,才能突出高职学生比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优势,人才市场才会需要更多高职毕业生。 

   (三)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院自20##年始建会计电算化专业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能面向会计工作第一线“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输送毕业生约900多人。但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高职院校的一些通病,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紧密围绕河南省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对会计电算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准确定位,积极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会计证的通过率,这对于培养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

根据“以需求定岗位,以岗位定能力要求,以能力定教学内容,以培养目标定培养模式”的原则,我们设计了我专业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才培养模式,把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并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多维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一)“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岗就是岗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客观上要求我们对经济环境、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调研分析,在广泛听取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会计专业就业岗位群。

2.课就是课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教育过程就是授课。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整合教学内容,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模块化、综合化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证就是证书,包括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4.赛就是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会计专业需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功能,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在各学期根据学习内容和进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积极参加一系列大规模专业赛事,以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架构

“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企业会计岗位群及相应的能力目标。

1.以岗定课,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

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平台,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依据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教学内容。会计专业在会计岗位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大类定位下,可以分别设定出纳岗、会计核算岗、办税岗、审计岗、销售业务岗、信贷业务岗等工作岗位。在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程上,体现上述工作岗位对个人素质、职业礼仪、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普适性需求。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由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兼合作共建课程,坚持实践课程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以确保以岗位定课程、由岗位指导课程、在课程中体现岗位的现实需求。

2.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 。

 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等,可以分别为这些证书的取得设置相应的课程。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必须取得的证书,其他属于鼓励取得的证书。对必须取得的证书,可以采用课程与考试对接的政策,教材以职业考证教材为主,课程内容体现职业考证要求,同时辅以操作技能性练习和实训。在课程考核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考核可以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这样,部分课程实现了证书指导课程,课程与证书考核的完全融合。

3.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在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穿插各级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手工做账比赛、会计技能大赛等,可以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备考相结合,展开多项技能竞赛来提升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

4.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课程中融入竞赛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应的,选拔竞赛选手,竞赛培训过程又对常规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用友杯”信息化竞赛为例,由于竞赛内容以会计从业考试教材为依据,那么竞赛培训阶段就可以采用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讲义习题。在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时,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小组学习或以学习小组完成讨论作业过程中指导其他同学,达到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5.证赛成绩成为取得岗位的“敲门砖”。

某些与所求岗位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上岗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具备,将是获得相应职位的最大障碍。而实践证明,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证书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竞赛成绩,在会计专业学生求职时,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是学生能力的可靠证明。

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立“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一)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会计专业的总体目标是立足当地民营中小企业培养在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会计人才,具体目标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和职业素养,熟悉国家财税法规,具备经济管理、会计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财会软件应用能力以及会计拓展能力,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能胜任出纳、会计、税务代理、审计等不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确定主要职业岗位,建立岗位职业能力

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和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河南中小企业就业,主要的职业岗位有出纳员、会计、审计、办税员等岗位,此外还有统计员、营销员、仓管员、财经文员等岗位。根据企业单位对高职会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我们经过多次调研讨论制定了上述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每一职业岗位确定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技能要求等。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会计职业资格标准的“岗位核心课程+拓展辅助课程+认证课程+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的“一核心三支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中,岗位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核心课程;认证课程是让学生取得行业准入资格、使职业岗位能力得以发挥的必要课程;专业拓展辅助课程是专业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基础和通识教育课程则融合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以提升学生基本人文素养,使其生活、道德、情感与专业技能持续和谐发展。

       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核心三支撑”的课程体系

   (四)重构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环节渐进式” 实践教学体系

“四环节渐进式”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特点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指会计学习与实践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形成立体式的教学体系。该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把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分为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核心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和企业顶岗实习四个层次,体现了从初级的企业认知、技能训练、岗位实训,逐步走向企业顶岗工作的递进式培养过程。实践教学注重模拟岗位实训与真实企业环境的对接,随着专业教学的开展,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持续推进,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渐进式”的特点,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上升。且专业主干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均按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实训目标、实训内容、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以此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整体上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工学交替,为地方中小企业培养会计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会计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制造类服务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四环节渐进式” 的理论课与实训课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第一学期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开展企业经营业务与流程认知活动、会计基本技能、分岗位会计实训(出纳、制单、审核、记账)及珠算与点钞等模拟训练,使学生对凭证的产生、传递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并在学期末举行珠算与点钞大赛。

专项核心技能训练,第二、三学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包括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国家税收、财经法规、ERP沙盘等主要专业课程,同时开展相应的技能训练,并与学期末举行相应的手工做账大赛、ERP沙盘大赛、会计信息化大赛,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第四学期根据会计岗位要求,开展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3D网络虚拟实习、会计电算化轮岗实训、财务管理、审计技能实训,税务代理实务与实训,财务报表分析实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并在前期大赛的基础上,举行综合性的会计技能大赛。

顶岗实习,第五、六学期通过实习完成工学交替,包括实习培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与考核等。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为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五)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会计教学模式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会计教学上应体现综合技术运用要求,弱化会计理论的讲授,突出实务操作,广泛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并采用模块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仿真教学、逆向思维教学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打造一支既有会计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会计专业带头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年选派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交流和学习或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来做讲座,或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培训;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更高层次学位,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及其他职业资格考试。每年分批次选派2-3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为期不少于2个月的实践,积极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

根据核心课程建设内容,以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建设为特色,形成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充实、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体现会计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的新教材。组织教师编写每门教材的讲义,及时补充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改革内容;鼓励教师和企业合作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综合实训指导书等。

   (七)会计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一方面加大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增加新的功能,保证校内实习质量。建立企业经营管理ERP沙盘模拟、财务管理实训、审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纳税实训建设方向的财务业务制造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实现财务会计的各项工作岗位进行全程手工模拟及电子化模拟实训。

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大与外部企业交流合作的力度,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建设与校内实训内容体系相配套的实践系统,在和四方会计师事务所和商鲲控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分析各个企业特点,找准合适的合作对象,争取建立更多的定点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伙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探索,一是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系,二是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三是与中介公司、软件公司建立联系。同时要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参 考 文 献

[1]付晓兰.“岗证结合” 式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52.

[2]汤长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54-56.

[3]夏秀娟.“岗证课”结合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探索与实践2013,(1):243—244.

 [4]陈洪群,吴立明,邢献昆.基于“双证书”制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

 [5]谷宝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3,(12).

更多相关推荐: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为了对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计算机系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软件专业发展战略办学规范和示范标准计算机系软件教研室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在学院统一安排指导下利用假期进行了一次关于计算...

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为了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制定出符合该专业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情况的专业发展战略办学规范和示范标准使我们学院更好的与企业接轨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调研报告工业制造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面对如何建设特色专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充实专业方向内涵我们对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进行了走访与...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调研报告研究背景背景一20世纪后半叶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格局目前全球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计算机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灵魂...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从理论上讲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据学校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进行设置要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同时必须考虑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近日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初步了解了几个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天目学院近期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依据在调研的对象中同样作为综合类院校浙江大学两个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和宁波理工学...

20xx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项调研报告(路桥)

附件1专业20xx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123456页码不够可拓展7附件2执笔人审定人定稿时间一专业定位文字可表述为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特征特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要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在本...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在我国受到极大的关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重...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格式

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提纲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字体用小二黑体加黑居中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过程和依据小三宋体加粗居中一理论依据四号宋体加粗小四宋体二基本过程四号宋体加粗小四宋体第二...

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外专家论证报告

附件5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外专家论证报告一培养目标从定位是否准确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阐述二人才培养模式从是否能满足培养目标要求是否有特色等方面阐述三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设计能否体现培养目标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前言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分组工作查找文献网络搜寻并对区域内相关企业学校进行了参观考察与调研深入行业企业与企业经理技术管理人员一线工人毕业生进行沟...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一论证议题1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3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岗位能力与典型工作任务二论证专家1乌鲁木齐铁路运输学校校长杨华2乌鲁木齐铁...

培养方案调研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