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法庭发问的规则和方法

时间:2024.3.19

公诉人法庭发问的规则和方法

发布时间:2010-9-30 作者: 关键字:

法庭发问是出庭公诉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对全面揭露案件事实真相、奠定控诉基础,从而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具有重要的作用。准确掌握法庭发问的规则和方法是公诉人必备的出庭技能,是顺利推进庭审的前提和保障。根据目前公诉人在法庭发问中的经验和不足,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完善,从而提高出庭公诉的质量和效率,维护和树立良好的公诉形象。

一、公诉人发问应当依法、有序、求实、目的明确

(一)依法发问规则

坚持依法发问应注意的要点是:

1、严格遵守庭审规程,服从审判长的主持和指挥,经审判长许可,按顺序发问,绝不能随心所欲,强行夺“问”。

2、发问的用语符合法律规范.杜绝使用不文明语言。

3、严禁使用逼供、引供、诱供和指名道姓问供的错误作法。但并不排除为获得真实案情,公诉人可以通过发问的形式,帮助被告人或其他受询问人回忆与案件有关、一时不复记忆,或记忆模糊的情况,关键在于公诉人所设定的发问用语,不要从揭示帮助性变成诱导性。

(二)目的明确规则

目的明确,是指公诉人的发问,要为查明全部案情服务,亦要突出为实现公诉人法定职责服务。

1、明确每次发问所要解决的问题,即是需弄清证据是客观真实,还是印证证据有无证明力?还是强调证据中对被告人不利的内容?没有明确公诉目的的内容,以及对发问所要解决内容不明确的“问题”,应当尽量不发问.或少发间。

2、对被询问人可能作出的回答要有预测,并准备相应对策,以便围绕发问中心、目的继续发问。对于没有相应把握及恰当对策的内容,应当不发问,或避免多问。

3、加强发问的计划性、策略性。为保证获得所需回答,实现发问目的,必须设计出周密的发问提纲。对所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接受提问对象,提问内容,进行有机排列,确定不同对象,不同问题的发问方法;确定选择何种语气、措辞、用语策略。明确先问什么、再问什么;如何把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连接、过渡,等等。

4、对于已由控辩双方在庭审调查中查问清楚的问题,或依据其他理由失去意义的问题,不应再重复提问、不提出与本案无关的问题、不提出与案件证据没有联系的问题、也不要在人们显而易见的问题上过多的提问。

(三)求实性规则

求实性,是指公诉人的发问必须实事求是,无论提出证据或对证据的质证发问,均应以客观、确实证据求证案情事实,以“证”求证。坚持求实性规则,必须做到:

1、无论发问内容,还是方式方法,措辞用语,都应该以本案件已经查明,反映出来的客观真实证据为事实依据,而不能凭空想象,主观臆造,或试图利用发问的机会,去求证毫无客观依据的所谓案情事实。成功的发问只能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基础之上。

2、发问的内容,应紧紧围绕构成案件证据事实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行为、手段、后果、动机、目的,涉及的人员、证据,形成证据的方法,等等。发问的目的,在于弄清案件事实,对于被询问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回答,不应当轻易放过,应通过继续发问,或向其他对象发问,或通过出示其他证据,将其问清楚,问具体。

3、发问求证案件事实,应当遵循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一般到重点,由部分到全局;由现象到本质;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切忌先入为主,先定性定调.再问具体事实和具体依据。

(四)问答性规则

问答性规则,是指公诉人的发问,必须充分兼顾被询问人的特点,充分调动被问者“答问”的积极性,通过“问”与“答”的形式,审查案件事实证据,揭示案件真相。

1、尊重被询问者人格,同被询问者建立旨在调动回答积极性的语言交往联系,引起被询问者对公诉人的信任。在被询问者不耐烦,或不愿回答情况下,公诉人不能急躁,更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表现出既严肃认真。又文明温和的态度,尽量消除对立情绪。

2、耐心听取被询问者的回答,认真观察被询问者接受询问时的面部表情,体态表现。根据被询问者答问时的言行、举动,随时调整发问策略,保证发问得以顺利进行,避免“问”与“答”发生梗阻。

3、不能对所获得的回答过早地提出分析辩论式的答辩意见。对于被询问者的答非所问,公诉人也应继续运用发问的方式.进一步进行询问,而不宜运用直言表达的方式,予以批驳,尤其是不允许在法庭上与被询问者发生争论。

4、巧妙应答被询问者的要求和反问。在庭审调查中,虽然公诉人处于主导发问地位,但是,在问答过程中,也会出现被询问者向发问人提出要求,或提出反问情况,如应付不当,亦会有碍于发问顺利进行。应付以上情况的方法一般有:

(1)顺水推舟,顺势回答。利用被询问者的要求或反问,将发问内容引向深人。 (2)以退为进,转向回答。用含蓄、模糊语言巧妙改变话题.消除发问障碍。

(3)针锋相对,抑制回答。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和发问的需要,正面回答被问者的要求和反问。用直接说明或反驳的方法,阻止被询问者不利于公诉人发问的意图。

公诉人在发问中遵循上述规则,才能使公诉人在庭审中符合举证质证的要求,使所提问题有利于搞清案情,搞准主要证据;有利于把握住指控举证的重要事实和证明依据,把握住在辩论阶段会成为控辩双方分歧焦点所在的重要事实和材料;有利于否定不实和虚假的辩护证据,揭露其中存在的相互矛盾;最终有利于向法庭表明检察机关指控证据的确凿、充分、有力性。

二、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针对性的发问方法

(一)正面发问。公诉人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掌握得一清二楚,通过庭审发问,对所能获得的回答有十分把握的,适宜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地发问。

(二)绕着发问。有些案件,为了使被询问人丧失警觉和事先的设防,或者为了缓解被询问人的对立情绪,由问外围问话入手而不直接问关键性的情节,以便被询问人在不知不觉中谈出真实的情况。绕着发问的策略,在于不要过早地暴露问话的意图,以获得案件的真实情况。有些发问的意图是明显的,暴露与否,无关紧要,让被询问人了解也不会影响查清案情。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发问的目的在于揭露被询问人的不实之辞或者伪证,就不宜过早地暴露发问意图。

(三)渐进发问。按照所需了解的案件发生发展和被询问人在了解案情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进行发问。在了解具体案件情节时,可采取由远到近,由大到小逐步缩小空间,推移时间的方法发问。如此发问技法的优点在于有利于被询问人回忆。但如此发问,对问题的组织及问题的结构一定要严密,不能有疏漏。问题与问题之间一定要有相互联系,从发问的问题本身内容来讲,后一问题的问语最好是从前一问题的答案中有机产生出来的。

(四)揭露发问。对被询问人的陈述,回答前后矛盾,可在进行揭露的同时提问,要求被询问人进行解释。这样,可促使被询问人进一步回忆,增强陈述内容的可靠性。

(五)反诘发问。借被询问人的回答来进行提问,以进一步证实案情,促使被询问人的回忆。如被询问的证人陈述称看见被告人用石头猛击被害人。这时,公诉人应立即反问被告人所用石头是从身上拿出来的还是随手在地上捡的。

(六)交叉发问。在被询问人陈述中矛盾太多或被询问人故意提供虚假陈述时,公诉人可对

需要发问的几个内容交叉地询问,以打乱被询问人的伪证预谋。同时,使被询问人在交叉发问中解释矛盾。另外,也可以通过交叉发问的方法,分散被询问人的注意力,在被询问人麻痹大意时,突然发问,此时.被询发问人有可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如实回答。

(七)或然性发问。即带有疑问的发问。公诉人发出带有两可性问题回答的发问,让被询问人自由决定其回答。如问:“当时被告人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还有哪些人知情?”等。这种发问的内容对被询问人没有任何暗示性的导向作用,取决于被询问人的主客观因素对发问给予回答。

(八)暗示性发问。在辩护人对所提出的问题,期望被询问人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问:“你怎么会认识被告人呢?”“被害人会不反抗吗?”前一提问是期待被询问人作否定回答,后一提问是期待被询问人作肯定回答。这种发问方法如把握不当,会具有为法不容的诱导性,会遭致对方当庭提出质疑。

(九)示假性发问。为在法庭上揭露某些预谋作假,或已在庭审作证中提供了虚假证词的证人真相,公诉人在庭审质证发问中,不妨采用此法。即以某种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为前提,但如果事实上某种事实与发问正好相反,这种发问具有“欺骗性”。如提问:“被告人在作案时穿什么衣服?”事实上,犯罪分子在行凶作案时上身没穿衣服。

(十)委婉性发问。有时在庭审发问中,对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被询问者回答,或为使被询问者较易接受公诉人的讯问,并顺利作答,可采用婉缓的口气提问。如:“你大概不知道将客人遗留在柜台上的钱包占为已有是犯罪行为吧?”

(十一)重复发问。如果被询问人闪烁其词,故意回避公诉人的提问,公诉人有权打断其答话,要求其就公诉人提出的问题作直接、正面回答,重复提出已提出过的问题,迫使被询问人无法回避问题的实质。在如此情况下,被询问人仍然吞吞吐吐,就暴露出其不愿如实答问的意图。反复发问的方法,一般在以下三种情况下采用:其一,公诉人认为被询问人明知真相,不愿如实答问,通过就同一问题反复提问,被询问人有时会因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如实回答。其二,被询问人在答问时,颠三倒四,含糊不清,通过反复提问,帮助其将问题答清楚。其三,因需答问的内容时间久远,记忆不清,一时答不上,通过反复提问,帮助其回忆。当然,重复、反复提出同一问题,提问的方式最好有些变化,而不至于让人感到单调、沉闷。

公诉人在庭审调查中发问的技巧因人因案不同而难以穷尽,但万变不离其宗,发问技法虽然重要,但最终还是离不开事实基础。只有在对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熟悉掌握确实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才能在庭审举证质证时,调遣自如,举一反三,左右逢源。


第二篇:公诉意见书是国家公诉人在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


公诉意见书是国家公诉人在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当庭发表的揭露和指控被告人的发言,现在称为公诉意见书,即过去所说的公诉词。公诉意见书是在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被告人提出起诉书的基础上,全面地揭露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证实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分析犯罪行为的性质、后果和对社会的危害,阐明为什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对检察院提起的起诉进行补充和阐发,从而进一步在事实上、证据上、法律上揭露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时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

(定义) 公安机关对案件侦查终结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某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制作的、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时制作的书面文件。起诉意见书是法律应用写作中常用的文种。

(作用)依法制作的起诉意见书具有区别罪与非区别罪,保障是犯罪人受到法律追究的重要作用。

(使用说明)本文书是司法实践中运用频率很高的文书,任何一个刑事案件自侦查终结时都必须制作此文书。一般是一案一份,对于共同犯罪案件,需要提请起诉数名犯罪嫌疑人的,和写一份文书,按照主犯、从犯、胁从犯的顺序制作。对共同犯罪中不需要起诉的犯罪嫌疑人,仍应当将共同犯罪的事实说清楚,并注明对未起诉的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情况。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人民检察院将被告人交付法院进行审判时所制作的刑事法律文书称为“公诉书”。

起诉和公诉的区别

起诉分为公诉(由检察院起诉)和自诉(由被害人起诉)。所以起诉包括公诉。

更多相关推荐:
庭审中如何询问证人

庭审中如何询问证人摘要交叉询问是揭示案件事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交叉询问比较好地体现了庭审活动中质证的宗旨和要求也符合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如果律师掌握了证人交叉询问的方法和策略并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

庭审中如何询问证人

庭审中如何询问证人交叉询问是揭示案件事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交叉询问比较好地体现了庭审活动中质证的宗旨和要求也符合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如果律师掌握了证人交叉询问的方法和策略并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实...

浅谈公诉人的举证责任

浅谈公诉人的举证责任所谓公诉人的举证责任是指依据无罪推定原则公诉人负有举证证明被告人实施了所指控的犯罪行为达到法律规定的足以认定其有罪的责任明确证明责任并要求司法机关及有关当事人积极主动地收集或提供证据有助于准...

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指导意见

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指导意见试行20xx年4月2日20xx高检诉发3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活动提高出庭支持公诉水平增强指控犯罪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

法律知识研究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若干问题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若干问题研究苑文翠提要证据就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围绕着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贯穿了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就是正因如此使得许多国家都确立了证据规则而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的规定远远不能适应我国诉讼法...

询问证人笔录

询问证人笔录时间地点询问人记录人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工作单位职务住址本记录我已看过或向我宣读过与我讲的一样证人签名盖章询问人签字记录人签字版权所有北京中高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公安询问证人笔录

询问笔录第次时间20xx年04月14日自10时58分至20xx年04月14日12时30分地点XXX派出所询问室询问人XXX公安局XXX派出所民警刘被询问人袁男现年岁族成分学生文化程度大学职业市大学班学生住址市区...

询问证人笔录

炼钢厂保卫科询问证人笔录200年月日自时分开始自时分结束询问人姓名单位职务询问地点询问事项参与人员证人与被证人关系被询问人姓名性别年龄年月日生民族宗教文化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原籍现住职业工作单位政治面貌问

询问证人笔录

询问证人笔录询问地点厂会议室时间19xx年12月9日自11时58分开始至13时30分结束询问人市公安局区分局刘证人袁男现年岁族成分学生文化程度高中职业市中学班学生住址市区村号证人与被告人关系同学邻居问我们是公安...

证人询问笔录

法制办询问笔录关于复议案件的第次询问笔录询问时间年月日询问地点询问人工作单位记录人工作单位被询问人姓名与本案关系我们是人民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现在依法进行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你有权拒绝回答与...

社会抚养费征收调查(询问)笔录

调查询问笔录时间地点被询问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业户籍地住址身份证号码单位询问人记录人告知我们是金积镇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执法上岗证请你配合我们工作现就你们夫妇违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

刑事询问笔录格式

刑事询问证人笔录时间地点第次询问人记录人被询问人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职务现住址及联系电话与犯罪嫌疑人是关系本记录我已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同我讲的一致被询问人第页本记录我已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同我讲的一致被询问人第页本记...

公诉人询问证人(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