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母鸡叫咯咯》听课记录
课堂纪录
一、律动放松心情。
出示课件录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生一起随录像做动作。
二、设置情境导入。
师带上早准备好的“小咕咚”头饰。
“小朋友们,你认识我吗?”
“对了,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像课件:《两只小象》
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母鸡下蛋是怎样叫的?
生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三、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
1、听录音范唱。
带着问题:找出哪一句歌词是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生答:叫咯咯。
2、理解歌词。
师:母鸡下蛋后是怎样告诉人们“我下蛋了”!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3、指名表演“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两翼”的意思。
4、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向人报喜添快乐”。
5、师拍节奏,生随节奏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师弹琴,生唱。
2、分辨和表示声音的强弱。
(1)出示实物铃鼓,师敲击,生分辨强还是弱。
(2)师:你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也来拍击表示声音的强、弱?
生:拍手跺脚;拍手拍腿;拍手拍肩。
3、板书:mfmp
师讲解这两个符号表示中强、中弱。
4、重点学唱“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这一句。
五、学习表演。
1、师:小朋友们,大母鸡把鸡蛋下在什么地方?
生用动作表现母鸡下蛋。嘴里发出“扑”的声音。
2、师:母鸡下蛋以后心情怎样?用动作表现母鸡的高兴心情吧。
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动作。
4、指名到黑板前表演。
教师指一名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自由挑选小伙伴一起表演。
六、打击乐伴奏。
1、师:小朋友们,老师在你们的桌洞里藏了一件小礼物,拿出来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怎样演奏呢?
师演示响板,生学习。放在左手心里,右手拍击。
2、师:想一想,那两个字最能体现母鸡高兴的心情?(叫咯咯。)演唱时在哪里加响板伴奏比较合适呢?
生:在母鸡叫的地方加响板伴奏比较合适。
3、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自由练习。
4、指名板前表演。
七、拓展创编。
师:大母鸡高兴地心情感染了咕咚农场的其他小朋友,他们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 课件展示小青蛙、小猫、小鸭图片。
1、选择小猫编歌词。
师:小猫怎样叫?(叫喵喵)小猫捉住老鼠怎样表现高兴的心情?(绒毛抖抖,尾巴摇摇。)
师生一边创编,一边用课件展示。
2、小鸭怎样叫?(叫嘎嘎)小鸭捉住小鱼后怎样表现高兴的心情?(翅膀扇扇,屁股摇摇。)
八、律动结束。
师:红果果、绿泡泡还有好朋友托托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课件播放音像手指操。师生一起随音乐学做手指操。
师生一起唱再见歌。
课后评议
身为一个音乐老师,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听了《母鸡叫咯咯》这节音乐课后,我感受颇深。
一、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教师巧妙的利用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智慧树》的开头和结尾,中间则用其中的人物串联,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融入了故事情节之间,衔接自如,课堂教学流利顺畅,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三、语言符合孩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易于被孩子接受。
孙老师自始至终都有优美的肢体语言和具有童趣的儿童语言教学,和孩子们融为一个整体。例如:老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咕咚,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这些语言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圆满为难成教学任务。
不足:教师选择伴奏调号有点高,应当根据学生的音域特点选择合适的调号伴奏。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音乐
小学一年级音乐《理发师》说课稿
默认分类 2009-06-05 14:38:25 阅读5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二册第九课《巧巧手》中歌曲《理发师》
2、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3、教材的地位、作用:
《巧巧手》是人音版第二册地九单元的内容,是一个劳动光荣主题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参与活动表现音乐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加强实践与创造”,因此,本课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
践,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创造,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4、教学目标:
体验性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感受劳动的快乐;
技能性目标: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结果性目标: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5、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6、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总是将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技能的训练、音乐形象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遵循音乐教学寓教于乐、全体参与、创造发展等原则,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是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在聆听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
发了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针对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用小理发店的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小理发师和顾客,充分体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法和学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并充分体现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三、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律动。让学生听着《理发师》的伴奏,随着音乐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环节二、引出小歌谣并表演。以音乐理发店的形式出现,“你想成为一名小理发师吗?”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理发店》的伴奏来说小歌谣,近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印象。 环节三、学习《理发师》。通过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歌曲,使学生的情绪有张有弛,轻松学习。并指导以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去演唱。 环节四、唱音名。以小顾客送来的礼物把音名引
出,师生配合来演唱,重在训练学生的音高。
环节五、看老爷爷设计的发型(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可爱娃娃,激发学生学好的兴趣,活跃课堂。
环节六、在歌曲中加入工作的声音(咔嚓)。分组配合,巩固歌曲。
四、教案设计说明:
在《理发师》一课中,我注重了三方面的设计理念:其一:以不同方式的多听来学会歌曲。在学习歌曲之前,我引出了理发工具的小歌谣,并始终强调学生要合着音乐(《理发师》伴奏)来说小歌谣,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真正学习歌曲时学生已经会唱了;其二:注重了音乐的实践性。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当小理发师,从听、唱、动、想、探等方面,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于到音乐活动中,享受音乐、创造音乐;其三:以趣味性为主。根据一年级的心理特点,我始终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如:当小理发师,怎样成为特级理发师,小顾客送来了什么礼物,老爷爷设计了怎样的发型等,并充分的利用了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使课堂活跃而不零散。
小学一年级音乐《理发师》教学设计
默认分类 2009-06-05 14:24:23 阅读24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的“咔嚓”、“沙沙”声与有规律的X X │ X X │的节奏相配合,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1、 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 通过编创小歌谣、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
四、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与同学们认识,自我介绍,拉近距离)
律动 (《理发师》歌曲伴奏)
“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做,但要注意了,我们做的时候,你的动作一定要合着什么?(音乐)我看一看,谁的最好?”
(二)、导入:
“知道吗?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了,我们一年x班的同学呀,音乐的节奏感真强,都能合着音乐去表演,真不错,那你知道吗?这段音乐呀是从一间音乐理发店里传来的,在那里的理发师傅动作的时候,和别人可不一样,他们都要合着音乐来工作,怎么样?我们走进这家理发店,一起来体验一下音乐理发师是怎样工作的,行吗?”
1、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
2、引出小歌谣:“小剪刀呀,剪起来呀,咔嚓,咔嚓! 小木梳呀,梳起来呀,刷、刷、刷、刷! 吹风机呀,吹起来呀,呜~~呜~~!
小镜子呀、照起来呀,真好看!” (老师做动作表演)
3、伴着音乐说歌谣,一定要合着音乐。(《理发师》歌曲伴奏)
4、请4位小顾客和老师扮演的理发师一起表演。(《理发师》歌曲伴奏)
5、集体表演,分成4排,1、3排扮演小顾客,2、4排扮演理发
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
(三)、表演《理发师》
1、初听歌曲。
“工作这么久了,休息一下,一起来听听理发店的歌,在歌曲当中,是谁在理发,他都用了哪些工具,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2、老师范唱。
“刚才没听清没关系,我这个发理发师再唱一次,看谁能记住歌词,仔细听,看谁记得多。”
3、生说歌词,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歌词。(幻灯片)
4、教唱第一段,师生合作唱(师弹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轻快) “这个理发店的一级理发师必须把理发店之歌唱好了,才能当上,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快速伸出小手指,让他一起来和你唱歌,红色是你的,其他是我的。”(幻灯片)
5、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知道老爷爷是怎么请下一位顾客的吗?~”
6、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你的剪刀是小剪刀,喷壶也是小喷壶,那在演唱ka cha 和sha sha sha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轻快):老爷爷成功了吗?那高不高兴?那用什么声音来演唱?不用说出来,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7、完整演唱。
“你能不能用你的歌声把顾客请来,来试一试,小理发师起立,
跟伴奏唱,加上你的动作”
8、唱音名。(唱两遍,快、慢各一遍)
“你已经是一级理发师了,顾客送了你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幻灯片)红色你唱,黑色我唱,唱好了小顾客就出现了”
9、“请看小顾客,老爷爷为小顾客设计的小发型” (幻灯片)
10、“老爷爷设计的好吗?不过,你要想成为特级理发师,不仅歌和小歌谣要唱的好,还要在演唱时加入工作的声音(咔嚓),仔细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加进去的。”(师范唱)
(1)、师唱后两句,生加工作的声音(跟琴);
(2)、分两组,一组唱一组加声音;
(3)、完整演唱,歌曲加小歌谣,边唱边表演;
(4)、歌曲、小歌谣和加工作的声音一起表演一边。
(四)、同学们都累了吧,让我们休息一下,边唱着理发店之歌边走出教室吧!
页面数据载入中......
《理发师》教学反思
catherline 发表于 2010-5-29 12:39:00
这一课我拟订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发师》,激发学生劳动的热爱。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理发”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让学生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但是在实施操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将课程反思总结如下:
一.教学设想:
1.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始终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联想——认知——理解”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力求在教学中体现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
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抓住歌曲的重点节奏,结合理发、喷雾的声音,采用师生问答的形
式,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了歌曲的象声词部分。通过师生互动问答,在老师的主导、引导
下,实现了特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发展,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重点。
3.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音乐课的趣味性,生动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
音乐,接受音乐,表现音乐。
二.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多彩而神奇的想
像。导入部分我用介绍外国友人、互相问候、观察变化引入歌曲,营造一种充满想像力理解
的氛围。引发孩子们积极的想像力,让儿童留连忘返,乐不思归,用天真的童言表述他们对
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这也是一种愉快的教学,一种有效的教学。通过这样导课使学生的学
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且热情高涨,我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展开教学。
2.在互动、对话中生成。我在这堂一年级的音乐课中,主动适应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
在教学交往过程中,我将始终使用儿童化的教学语言进行互动和对话,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
的年龄及心理距离,学生产生自然的亲近感,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 合理地运用了愉快教学法。我将这节课的知识点的学习转化为主体化的身势律动,及
富有童趣的竞争性游戏,使学生在积极的兴趣中愉快地学习。同时将歌曲的能力、情感、目
标,融入丰富的联想、歌舞、创新活动中,使整节课气氛活跃、轻松。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
都展现出一种愉快的学习心态。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
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加强学习歌词理解歌词的环节,通过教学
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促进师生关系,
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理发师》教学反思 王海英 默认分类 2010-03-31 20:49:29 阅读34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歌曲《理发师》是小学一年级第二册的音乐课教学内容。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
活中很多的声音都是优美动听的,并且能让孩子们感受劳动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从上课的问好开始,我就采用了敲击铝板琴问好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且给学生引出生活中有很多好听的声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模仿。然后根据声音的长短不同,组成了节奏,并进行了几组节奏模打。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以及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力。
在歌曲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用了跟唱法来学唱歌曲。先让学生来听辨歌曲中出现的两种声音,然后用打击乐来为歌曲伴奏等等,这样不同的方法来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熟悉。所以当让学生
来学唱歌曲时,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孩子们顺理成章的学会了这首歌曲。
在创编活动环节,我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自己角色的定位上,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参
与者,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创造、表现音乐的主人。
总体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但也从中表现出来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歌曲的教学中,有点急于求成,细节的东西没有做好。学生的演唱习惯、包括简单的一些歌曲
分析和处理,都只是用简单的几句话一带而过了。
2、激励机制的运用做的不到位,当学生对比赛结果不服气时,应该给学生再一次充分表现的机会,
不能打击学生的争胜心和积极性。
3、在即兴创作表演的环节,只着重安排了台上学生的参与,对其他学生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台下的学生只是做了一个旁观者,他们没有实现真正的参与其中的表现。这也是本节课的遗憾之处。
教学是一门艺术,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揣摩,用心体会。只有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才能起到更深刻的影响。相信好的教学过程一定会让学生久久难忘、
回味无穷的!
《理发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理发师》,并且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的情绪,理解劳动的愉快
2、引导学生尝试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二度创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习惯。
教材分析:《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歌曲生动的表现了理发师在理发店愉快劳动的情景。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
2、通过学习歌曲和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 风琴 脸谱纸 白纸 游戏盒 纸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 做游戏:猜猜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好吗?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盒子,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在魔术盒里抽出一张纸条,然后你要把纸条上写的内容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看,你做的动作是在做什么?好不好?( 刷牙、扫地、洗衣服、擦桌子。)
2、律动
1)教师提问我们的小手还会做哪些事情。
2)伴随着钢琴曲,请大家一起跟着琴声的变化来展示灵巧、万能的小手。
3)总结学生可以用灵巧的双手做很多事情,我跟随音乐做理发师的动作,学生猜一猜,并进行模仿。揭示课题:《理发师》。(多媒体出示歌谱)
二、新歌教学
1、欣赏歌曲
1)、首先我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并启发同学们,边听边想:老爷爷在给别人理发的时候心情会怎样?为什么?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理发师》,教师用沙锤、剪刀为歌曲配音。启发学生寻找:“歌曲中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3)、结合课件音效模仿“剪刀:咔嚓咔嚓”和喷雾:“沙沙沙沙”两种声音的强弱对比。
4)、教师和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歌曲接唱,只让学生模仿两种声音。
2、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拍手。
2)、根据音乐节奏,让学生熟悉歌词。
3)、学生跟着琴声轻声演唱歌曲,教师指导。
4)、在节奏、音准掌握准确的情况下,演唱歌曲。并用理发师的动作和表情,来进行“哎!就快成功啦”这句歌曲的处理,要把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表达出来。
5)、男生、女生接唱。进一步体会“咔嚓咔嚓”和“沙沙沙沙”两种声音的强弱对比。
6)、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歌声唱出理发师爷爷成功的喜悦。
三、歌表演------“我也当回理发师”
1、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舞蹈动作。
2、两人合作,轮流当回理发师和顾客,看谁的本领高。(老师和学生一起做)
四、全课总结:
师:老爷爷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将我们身边的人装扮的更美丽,好吗?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为社会,为祖国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学生听着《理发师》的音乐,边唱边跳走出教室。
《理发师》评课稿
分类:评课讲稿 阅读数:(27) 评论数:(0) 收藏数:(0) 发表于:2010-12-1 11:24:34 收藏此文章
《理发师》评课稿
20xx年9月28日上午在泰师附小听新泰小协朱娜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人音版第三册《理发师》,整堂课给我留下了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深刻印象。听了这堂音乐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优点:教师重视听觉引导
整堂课中,朱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从一开始的《铁匠波尔卡》的音乐赏析到后面《理发师》的学唱,朱老师都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习,也验证了歌曲不是教会而是让学生听会的道理。
重视肢体语言的运用
动是本能,特别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动一动更有利于他们的参与,所以朱老师做到了以动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情不自禁的律动,并且朱老师还设计了几个非常符合音乐特点的动作(如走——四分音符、跑——八分音符的动作设计),配合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视评价语的激励效果
多元的评价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上课的专注性,比如朱老师在学生聆听《铁匠波尔卡》中的铁匠师傅打铁时,请小朋友抡起大铁锤,学生聆听好后,老师就说:“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特别有节奏感,听得特别得认真。”又如角色扮演时,教师说自己的头发有点长,请同学们当当理发师,帮老师也剪剪头发,学生唱完后,老师表扬:“真是能干的理发师”。学生个个心情舒畅。
重视教学目标的分层达成
教师分层次引导学生聆听音乐,首先从欣赏《铁匠波尔卡》再到学唱《理发师》,教师都能做到层层递进,有目标,有梯度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掌握歌曲。
朱老师的教学能力及课堂掌控能力值得我学习,朱老师对教材的研究及对课题的设计也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所设计的课例也非常适合学生的发展。这是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思考与不足:
1、课已经提前上过了,教师没调整教案。
2、处置偶发事件不当。
今天听了#老师的音乐课《理发师》。从各科进入新课标以来,我还没听过音乐课,今天让我大饱眼福,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非常精彩的课。两位老师的专业素质非常高,教学理念很新颖,课件的使用恰到好处,两堂课的气氛都很活跃,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高。现在我就两节课分别评一下。
第二节玄老师的《理发师》。玄老师利用邋遢王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邋遢王从前和现在有什么变化,从音乐中找答案,自然流畅,富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玄老师采用了先教后学的方法,教了第一段,让学生自己学唱第二段,教学方法很灵活。还注重了孩子表演能力的培养,并对“理发师”进行了评价。在课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动手设计发型,这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体现了美术课在音乐课中的价值。最后让听课教师参评孩子作品,评价形式也多样化。
建议:孩子的表演指导一下,动作、表情等,让孩子表演到位。
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