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时间:2024.4.29

约14170字。
  高二年级校本材料:
  张然鲁宁联合高中
  孟子专题素材
  一、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
  二、孟子的思想核心:
  ★性善论: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仁政观: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此外,在孟子政治学说中还有?王道?与?霸道?之辨、义利之辨等。
  ★理想人格:
  孟子学说中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凡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道德观: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教育观:
  古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孟子主张大致如下:


第二篇:论孟子的心性论


20xx年第4期(第25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42010(Vol.25)

论孟子的心性论

彭富春

要:孟子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分在于人有一自然给予的心灵。人的心灵不仅是认识性的,而且是道德性

的。此心具体化为四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认为,人心规定了人性,人性是人心的现实化和扩大化。既然人有爱心,那么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人的善良本性是人的良知和良能,并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虽然如此,但孟子认为人需要扩充其本心和本性。人的心性修炼的关键是沟通天人,其唯一的道路是诚,诚是真实不虚的存在。在诚之中,人能够达到天人合一。

关键词:心;

性;

人;

作者简介: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孟子是孔子的追随者,并被世人称为孔子圣

人之后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但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孔子将仁归结为亲子之爱,它是一种具体的人类情感。仁爱虽但孔子并没有直然可以说成是人的本心和本性,

接指出这一点。作为人的本心和本性,仁爱在孔子那里依然是遮蔽的和朦胧的,但孟子则直接将此揭示出来。他对人心和人性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心和人性本身作为仁爱是善良的。人人皆有是心,同时,人人皆有是性。由此,孟子建立了他的心性理论,这一直影响了后世儒学的研究。他

(见杨伯峻:《孟子译的思想主要记载于《孟子》

,19xx年。以下引文只标明注》北京:中华书局,

卷、节)一书中。

在存在者整体中,人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的动物,而

与其他动物是最近的邻居。无论是生理方面,还人和动物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是心理方面,

人与动物之间区分的缝隙非常微小。正是因为如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这种差异性。对于人与此,

动物之间差异性的遗忘当然是一个思想的错误,但孟子认为是否保持人与动物的区分,也构成了君子与庶民的区分。这在于小人放弃了区分,而君子保存了区分。当小人放弃区分的时候,其与动物是同一的,自身由人变成了动物;当君子保存区分的时候,其与动物是分离的,自身由动物变成了人。那么所去为何?所存为何?孟子指出,这并非他物,不过是一心而已。

但心为何物?心在汉语中一般指人的心脏,属于五脏之一。但人们认为心脏与一般的脏器不同,而具有特别的功能,亦即去思考。在这样的意心就不再只是指心脏,而也是指心灵,它包义上,

括了思想意识乃至精神等。因此,心灵就与人的感觉器官发生了关联。但人的五官与心灵具有巨

。“耳目之官不思,大的差异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

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卷一一《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告子章

·89·

一、心

孟子首先试图找到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也就是提出并回答人是什么这一根本的思想问

题。人的规定性揭示了人自身的本性,但它刚好是在人和动物相区分时获得的。人与动物的差异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究竟如何呢庶民(卷八《去之,君子存之”离娄章句下》第19节)。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句上》第15节)。对于孟子而言,耳目等感觉器官自身依然是物。这在于它们是身体性的、肉体性的。当它们感觉外物的时候,不过是自身作为一个特别的物与其他的外物打交道,并会被外物控制和遮蔽。与此不同,心的本性不是物,不是身体性和肉体性的,而是超出了物。作为非物,心的本性是思考。这种思考就是思索,也就是能够获得事物的意义。于是,不是感觉,而是心灵才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根本界限。只有确定了这个根本界限,其他的界限也才能够得到划分。当然,孟子所理解的心并非只是一个单纯认识的心,而且也是一个具有道德的心。这就是说,心灵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性,而且也能指引人类的行为,尤其是能去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所以谓人子将如此这般的心称为不忍人之心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卷三《母”公孙丑章句上》第5节)。

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在孟子那里存在一个预先的设定,人的本心与他人的心都是相同和相通。“口之于味也,的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

(卷一一《之悦我口”告子章句上》第7节)。孟子人拥有共同的感觉,这是一个经验和直观的认为,

事实。人不仅拥有一样的感觉器官,而且拥有对于同一的感觉物的同一的感觉。在感觉过程中,人区分好和坏的感觉物,亦即品尝和鉴赏。虽然人与人不同,但人具有共同的趣味和嗜好。孟子从人有共同的感觉而推论出人有共同的心灵。心灵和感觉虽然不同,但具有相似性。既然人有共·90·

那么也会有共同的心灵。人都拥有一同的感觉,

个同一能思考的心,同时,人都拥有一个同一的思考物。人心的同一之处并非其他,而是对于同一理义的热爱和追求。人天生和自然地拥有这样一颗心。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丧失它。忍人之心就是人克制、压抑和阻碍了这样的心灵,它是对于他人的漠视与毫不关心,因此,是残忍的、毒酷的。虽然忍人之心是对于本原之心的遮蔽和覆盖,但在现实世界中却是首先出现并且是普遍的。于是,在世界上到处充满了仇恨、战争和屠杀。所谓春秋无义战便是如此。在这样的意义上,不忍人之心便是对于忍人之心的否定,并且是朝向人的本心的回归,是本心自身的直接呈现。不忍人之心作为人的本心就是人本身具有的和他人相同和相通的心。

孟子将不忍人之心直接表达为恻隐之心,它是人对于他人的境遇尤其是苦难产生的同情心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的对于他人的帮助之心。孟子特别援引了一个例子:人对于一个将陷于生命危险之中的儿童所产生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因为种种外在的原因,如与儿童父母的的交情、在所处社会上的名声、对于儿童惊呼声的厌恶,而是因为一个唯一的内在的原因,亦即同情。当人设身处地如同儿童一样自身感受到危险而且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它就会同情这个儿童。同情之心设定了人与人的心灵不仅是相同的,而且是相通的。当然,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而言。同情者和被同情者是主爱和被爱的关系。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强者,后者是弱者。但正是在被同情者呼唤同情的时候,同情者的同情心被惊醒了。在这种时刻,一个人就必须生发其同情之心。孟子认为,作为同情之心的恻隐之心是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他甚至非常极端地说,只有当人拥他才是人;否则,便不是人。有恻隐之心的时候,

人心除了恻隐之心之外,还有羞恶之心。羞恶什么?羞恶丑恶的东西。恶相对于善。善是好的,恶是坏的。善恶的区分是人的心灵的基本的能力,这种区分还表现为心灵的意向,也就是向善避恶。孟子将此表述为羞恶,也就是羞耻。耻是人对于善恶的界限的意识。当人保持在善恶的界

彭富春:论孟子的心性论

限之内,人是有耻的;当人越出善恶的界限之外,人就是无耻的。所谓羞恶之心就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它警戒人们不要越过善恶的界限之外而保持在界限之内。因此,它是人对于自身,“人不可以无耻,心灵的约束。孟子强调无耻之

(卷一三《耻,无耻矣”尽心章句上》第5节)。人还有辞让之心。辞让是人对于自身权利的

辞让。人虽然对某种事情拥有权利,但他却放弃了它。不仅如此,他还将此权利转让给他人。这虽然表现于一般的人际关系之中,但主要表现在上下关系之中,如父子、兄弟等。在这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本身就被安排了先后的秩序。辞让之心不过是否定了自身的优先权,而肯定了这一秩序的规定性。辞让之心就放弃而言,它是谦卑的、温顺的;就转让而言,它是恭敬的、大度的。

人还有是非之心。是与非意味着真和假、对与错。是与非不仅关涉一般的认识领域,而且还关涉道德领域。人的心灵对于事物判断出是与非不仅是一个思想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行动问题。这也就是说,当人区分出事物的是与非的时候,他也作出了选择和决定,亦即放弃错误的道路,行走真理的道路。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构成了心的四个方面。但为何只有这四个心?而不多不少?孟子认为这如同人有四体或者四端一样,是天生的,是自然给予的,是无法追问其理由的。显然,孟子在此将心灵与身体进行了比附,将心灵的结构身体化了。但这是一个什么结构?人们很难将它们区分为手与脚,更不用说进一步区分为左右手和左右脚了。这样一种结构也不同于一般流行的知意情三分法。如果按照这种区分的话,那么心灵的结构将被分为认识、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事实上,孟子的四心说不能简单地归属于知意情。不过,孟子的四心说在总体上显示出了一种道德心灵的特点。所谓的认识和情感都是被道德所规定的。因此,认识成为了道德化的认识,情感成为了道德化的情感。与此同时,道德也成为了认识性的道德和情感化的道德。这一切又集中到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它既是道德的,这在于它是对于他人的关心;也是情感的,这在于它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同情感;

同时也是认识的,这在于它也是对于他人的一种

判断。

孟子的四端不仅意味着人的心灵有如身体的四肢一样有四个分支,而且还意味着心灵自身有四个开端。开端是事物的起源、萌芽和开始,对于事物的整体是重要的。没有开端,事物就没有发展和完成;只有开端,事物才有发展和完成。人必须承认自己和他人已经拥有了这一心灵的开端。但人拥有了心灵的四端,并不意味着人已经拥有了心灵的整体,而只意味着人具有走向心灵完善的可能性。当一个事物只是具有可能性的时候,它也具有不可能性。这就包括了另一种可能性,亦即心灵完善的不可能性。当人们否认和放弃心灵的四端时,他就遏止了心灵的萌芽。于是,有些而有些人将四端遮蔽了。人将四端显示出来了,故孟子强调,人要扩充本心。四端只是心灵的开端,人们必须将它们扩而充之,使之成为发展了的且完成了的心灵。

正是基于上述理由,心灵不仅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标志,而且也是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地方。“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卷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八《离娄章句下》第28节)虽然人就其本性而言

都具有心,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孟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就在于是否实现了心的可能性。对于君子而言,他存有心的四端,对于小人而言,他则丧失了它们。这种极端的对立乃至冲突的情形的发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相遇。因为君子存心,小人不存心,所以小人不能以心应心。当君子返回自心并发现自己存心的时候,便觉察到了小人没有存心。由此使君子意识到了自己与小人的差异,这种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几乎类似于人和动物的区别。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们才说,惟有君子才是真正的人,而小人则不是真正的人,他们不过是动物而已,虽然他们并不是一个一般的动物。

·9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但实际上并非如扬。这看起来水好像没有定性,

此。水的其他变化并非水的本性,而是外在条件变化的结果。孟子指出,人性也如同水性一样。人性是善的,但在世界的各种境遇中却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但人们绝对不能依据人性的现实变化表现来否定人性本善的原初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要区分人性的本性和人性的现实状态。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人的善,亦即仁义便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孟子反对将仁义说成是对于人的本性改造、陶冶的成果,而主张是人性自身的直接的表现。正是因为人性自身是仁义的,所以仁义不是对于人的本性的伤害和扭曲,而是它的自然的本来面目。在这样的意义上,所谓不仁不义才是违背了人的人性,是人的本性的变态。。“人之孟子将人的善良本性称为良知良能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卷一三《下也”尽心章句上》第15节)。良知良能固然也是人的一种知识和能力,但不是一般的知识和能力,而是一种特别的知识和能力。它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作为天赋,它无须人们去通过学习和思虑而获得。同时,它是直觉的结果,是心灵的直接的当下呈现,而非逻辑运算和推论的产物。但这种特别的知识和能力并非其他什么东西,而是人们善良本性,也就是仁义。为何是仁义?这里没有其他理由。其唯一的理由是,仁义能够通行天下。但这一理由也是自明的,是无须说明的。良知良能不仅是先天的,而且是善良的。故它们不仅可以称为人本来的能和本来的知,而且可以称为人善良的知和善良的能。

正如已指出的,孟子的人性立于人心。人性不过是人心的扩充和现实化,人性善正是人心善的

。“恻隐之心,发扬。良知良能实际上就是良心人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皆有之;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

(卷一一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章句上》第6节)。人本身就具有四心:恻隐

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由此人心的四心,人们天然地获得了人性的四德:仁义礼

二、性

孟子关于人心的理论实际上为他的人性的理

论奠定了基础。人心是人的心灵,是思考,是思虑;人性则是人的本性,是本来就具有的特性。那么,人心和人性有什么关系?如前所述,人的人性是在与动物的动物性相区分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按照孟子的思想,人的人性肯定不同于动物的动物性。但人之人性立于何处呢?一般中国思想认为,人是由身心构成。就身体而言,人有食色亦即饮食男女的自然欲望。在这方面,人和动物几乎是相同的。因此,身体性不能构成人的人性与动物的动物性的分界线,由此只剩下人的心灵。就

它不仅是认识性的,而且是道德性的,心灵而言,

并具体表现为四端。正是人的心灵成为了人的人

性的根本所在。这也就是说,人心决定了人性。在孟子这里,所谓人的人性不过是心的心灵性而已。人性如何,正是心的本性如何。但人性如何呢?在孟子所处时代,人们关于人的本性已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主张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人在世界中与万物打交道时才形成善恶。第二种主张认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人的本性既有善,也有不善。人由此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不善的。第三种主张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有些人的人性是善的,有些人的人性是不善的。与上述观点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性善说也不同于后世出现的性恶说。性恶说设定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是在教化之中,人才培养了他善的特性。与此相反,孟子肯定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的恶的表现是违背了人的本性的,因此,是人的本性的歪曲。

孟子认为,人的人性并不是非善非恶的,而是

。“水信无善的。他用水的水性来说明人的人性

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

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卷一一《也”告子章句上》第2节)。水的水性是下流,但在环境的影响下,它既可以下流,也可以上·92·

彭富春:论孟子的心性论

智。因此,人心四端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内在基础,仁义礼智四德是人心四端的外在表现。

在仁义礼智四德中,仁是最重要的。它是孟子所说的人性的核心,也是其学说不同于其他思想的关键之所在。从仁出发,孟子反对杨子的自

。“杨子取为我,私和墨子的兼爱等思想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

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卷一三《尽心章句上》第26节)。自私、兼爱等观点违背了仁爱大道。自私是非仁的。它只爱自己,而不爱天下。但当一个自私的人不被天下所爱的时候,他最终也无法爱自己。因此,自私违背了人的本性。与此不同,兼爱不仅爱天下之人,而且无差别地和平等地爱天下之人。但这种泛爱否认和抹平了人伦的亲疏和先后顺序,是一种不合乎人情的爱。孟子认为一种在自私和兼爱之中的爱是合乎中道的,是接近事物本性的。但执中不能执一,否则也将损害大道。只有仁才是合乎人

。“仁也者,的本性的,也是合于大道的人也。合(卷一四《而言之,道也”尽心章句下》第16节)。

仁爱之人是一个具有人的人性的人。如果一个人是仁爱的的话,那么这就是合于道的。

但什么是仁?同时,如何才能做到仁?人是爱人。但孟子认为爱人并不陌生和遥远,而是平常的和切身的,是从自己对于周边最亲近的人打交道开始的。这也就是亲亲。亲亲无他,就是爱自己有亲缘关系的人,也就是爱自己的亲父亲母。

:“事,孟子曰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卷七《离娄章句上》第19节)事的含义是从事。人在世界中从事很多事情,既事人,也事物。人会

而忘掉人生从事的根本事务。忙碌于事务之中,

孟子强调,事亲是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事情。为

何如此?在一切物中,人为最大;在一切人中,父母为最大。这在于人为父母所生,为父母所养。事亲就是侍奉父母双亲,对他们孝敬、服务、帮助。守是守护,一个事情之所以要被守护,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已经存在的且为人所拥有;另一方面是因

守身是为它有被剥夺和伤害的危险。孟子指出,

所有守护中最根本的守护。守身就是守护自身的本性和本心,也就是良知,让它不会破坏和丧失。对于仁爱来说,事亲是首要事情;对于良知和良能来说,守身是最大的保障。虽然事亲是朝外的,守身是朝内的,但它们事实上是人性和人心的关系,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因此,守身为事亲提供了良知良能的基础,同时,事亲是守身的仁爱显现。当然,孟子并不认为仁爱只是限于事亲,而是要遍及

。“老吾天下。他主张把事亲扩大化,亦即推爱(卷一《梁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惠王章句上》第7节)。这就要求把他人的老幼看成是自己的老幼,并将自己对于亲人的爱扩展到对天下之人的爱。孟子在这里一方面强调仁爱这区别于兼爱;另一方面要求仁爱也是就是事亲,

推爱,这不同于自私。由此可见,仁爱是一种有差别的爱,但也是一种普遍性的爱。

孟子不仅用亲亲来规定仁,也用它来规定仁:“仁之实,义礼智四德。孟子说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卷七《舞之。离娄章句上》第27节)

广义的义是指人实现人的本性的道路,它表现为规范、要求和命令。义给人提供了一个绝对的界限,规定了哪些是人可以做的,哪些是人不可以做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的本性就是居仁由。“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义

(卷一三《尽心章句上》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第33节)。一个人要居住在仁爱的家园里,行走在

道义的路上。当人如此行为的时候,便具有了高尚的德行和伟大人物的品德。由此而来,义成为了人生在世的意义。一个理想的情形是人的生命和道义的完全一致,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是合于道

同时,道义也是维护生命的道义。但在义的生命,

现实境遇中,生命和道义可能是冲突的。为了生

命,人会放弃道义;但为了道义,人会牺牲生命。。“鱼,在这种两难选择中,孟子主张舍生取义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卷一一《告子章句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第10节)。在个体性的生命和普遍性的道义之间,后者比前者是更重要的。与广义的义不同,狭义的义是从兄。兄是兄长,是大于弟的人。兄与弟相比,不仅在年龄上具有优势,而且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具有优先的权利。弟的从兄就是对于这一等级顺序的认可,表现为尊重、敬重,乃至服从、效劳。当然,从兄不仅具有家庭的意义,也具有社会的意义。

智就是智慧或者认识。但这里的智慧并非是关于一般事物的知识,而是关于仁义的知识。即智所作的是非判断只是关于仁义的是非判断,亦即什么是合乎仁义的,什么是不合乎仁义的。人不仅知道什么是仁义,而且知道如何坚持仁义。

礼就其本性而言是区分人际关系的秩序。但这种秩序在根本上也是由仁义所规定的。仁的事亲就标明了父子关系,义的从兄就确定了兄弟关系。不仅如此,仁义还划分了天下的其他关系,君臣如父子,朋友如兄弟。于是,礼是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的。对于礼的遵守一方面是具有礼让之心;另一方面是具有礼仪之貌。这就使礼对于仁义具有调节和文饰的功能。

总而言之,孟子所说的人性的仁义礼智四德的核心是对于亲人的爱。仁义礼智四德之间的不同不过是人对于亲人的爱把握方式的不同而已。

但孟子强调所谓的学问并不是追求关于了学习,

一般事物的知识,而是寻找人们自己早已丧失的本心和本性。

孟子将人的这种丧失本心和本性的行为称为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暴自弃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

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卷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七《离娄章句上》第10节)仁义作为人们居住的家园和行走的道路,是天赋的,是人自身本来就拥有的。故它们是人的本性和本心,是人的良知良能。如果人的本心和本性遭到剥夺的话,那么这既非天的意志,也非他人的行为,而是人自身所致。故这种行为是人的自暴自弃。所谓自暴,就

就是人自身是人自己残害自己的本性;所谓自弃,

放弃自身本性。自暴自弃不过是人们不能守身,

亦即守住自己的本性。当人们残害和放弃了自身的善良本性时,他当然就会否定仁义,而不能居仁由义,也不可能有善言善行。在孟子看来,人的误区不只是在于对于本心本性的自暴自弃,还在于求道时的舍近求远,舍易。“道在迩而求诸远,求难事在易而求诸难。人

(卷七《离娄章句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上》第11节)。一般而论,近和远、易和难之间看

起来是矛盾的,但事实上是先后相随的。这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如果人们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的话,那么这只会导致近成为远,而远上加远;易成为难,而难上加难。仁义之道当然有其近和远、易和难。但孟子认为它首先并不是远和难的,而是近和易的。这在于它们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亲和从兄。这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的本心和本性,是人们已经居住在其中的家园和行走在其中的道路。人从此出发,便能通达天下,而使天下太平。但在追求仁义之道时,如果人们

而梦想一些远否认事亲和从兄等近和易的事情,

的和难的事情的话,那么他只能是背道而驰。

既然人们舍弃了仁义之道,那么当他就可能设定其他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目标。孟子称之为以

。“有天爵者,人爵替代天爵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

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

三、存心养性

孟子虽然认为人都具有善良的本心和本性,

但指出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当充分扩充本心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它,使其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否则,人的善良的本心和本性就会永远远离现实性,甚至会由可能性蜕变为不可能性。孟子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丧失了本心和。“仁,本性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卷一一《矣”告子章句上》第11节)。让孟子悲叹的是,人放弃自身的精神家园和道路,宁可无家可归,而在荒野里漫游。让孟子更加悲叹的是,人能寻找和追回自己遗失的财物,但却不能意识到其本心和本性的丧失并重新获得它。人们都注重·94·

彭富春:论孟子的心性论

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

(卷一一《亦必亡而已矣”告子章句上》第16节)。仁义礼智是天亦即自然赋予人的等级地位,因此

是天爵;公卿大夫是人所设定的等级地位,因此是人爵。如果人们假天爵而得人爵,进而得人爵而弃天爵的话,那么人也彻底放弃了人的本心和本性,从而不仁不义。在此意义上,人也就不是人,而是非人了。

针对这种情况,孟子提出了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寻找人的本心和本性,也就是返回并居住到人自己的家园,行走在人自己的路上。既然人的本心和本性在于人自身,那么人就要返回人自身。“。天下之本在国,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国

(卷七《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章句上》第5节)。天下国家是关于世界整体及其不同构成者

的描述。一般而言,天下大于国家,国家大于家庭,而家庭大于个人。但孟子认为,不是大者是小者的基础,而是小者是大者的基础。人自己才是世界整体及其不同构成者的根本。因此,天下国家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依赖于人自己,这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寻找出路。

首先,那些不仁不义的人应该产生羞耻意识。“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卷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三《公孙丑章句上》第7节)。孟子认为,一个有仁义的人是一个有家的人,因此是主人;相反,一个不仁义的人是无家的人,因此是奴役。人们为不是作为主人而是作为奴役的身份而感到羞耻,但这并不正确。真正的羞耻在此应该是意识到仁义礼智与非仁义礼智之间的界限,而为自己的超越界限而感到不安和痛苦。人们之所以不能成为而是内在的原主人而成为奴役不是外在的原因,

因。当人意识到是人自身丧失了自身的本性时,人就能够回到自身固有的仁义礼智的本性。

其次,那些具有仁义但没有获得效果的人也。“爱人不亲,应该返回自己的本性而寻找原因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卷七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章句上》第4节)。比起那些非仁义的人,

那些追求仁义的人当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但人的仁义可能会引起他人仁义的反应,也可能不会引起他人的反应。人的仁义之所以没有感动人,也许是因为他人外在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人内在的原因。但孟子强调人不应该责怪他人,而应该追问自己。这或者是心不太真,或者是心不太强。当人的心自身变得真诚和强大时,它自然就会感动人。这在于人性相同且相通,且人自身的仁爱会激起他人的仁爱。

最后,所有的人都应该从自我出发,行走在仁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义的大道上乐(卷一三《尽心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章句上》第4节)。孟子认为,人自身具备一切。这在于人的本心和本性具有良知良能,既有四端之心,又有仁义礼智四德之性。凭借如此,人能够知晓万物和操劳万事。因此,人自身是理解和把握万事万物的首要的通道。但如何回到自身?孟子强调诚,诚是诚实和真诚。诚不仅是认识论的如实认识真理和伦理学的忠实的人格品德,而且也是人真诚地存在于真实之中。故诚的语意具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动词性的,即真实地去存在;另一种是名词性的,即真实的存在自身。当人反身而诚的时候,他不仅在实行一种诚实的活动,而且他也与真实的本心和本性同在。通过诚并在诚中,也就是人与诚的合一,这当然是最高的欢乐。欢乐不是其他什么东西,而就是合一。人不仅回到自身的本性,而且也走向他人。对于他人的仁爱在根本上就是宽恕。仁爱是奉献、保护和帮助,宽恕是让他人保持自身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可以说,仁爱和宽恕是相近的两件事情。

返身而诚是简明的求仁之道,它无非就是存心养性。孟子认为,正是通过这种个人自身的心性的修炼,人才能培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他就成为了大当一个人实现了理想人格的时候,。“大人者,(卷八《人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章句下》第12节)。大人既非小人,也非一般意义的人,而是伟大的人。大人之伟大并非在于他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权力,而是在于他具有伟大心灵。但大人之心却并不神秘和特别,而就是赤子之心。此心并非是虚无的和空洞之心,而

·9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人天生的没有被遮蔽和遗忘的心。它就是人的本心,亦即四端之心。小人们失去了它,大人们却保有了它。大人之心就是人的所本有的仁义之心。故成为大人的途径并非向外寻找,而是从内发现。一旦找到了这颗赤子之心,那么人就成为了大人。因此,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是说,人人皆可成为大人。

人的心性的探求和修炼虽然是人自身的反省,但并非与天无关,而是事关天命。孟子认为,。“尽其心者,尽心是知性,同时也是知天和事天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

(卷一三《也”尽心章句上》第1节)。为何知道心就是知道性?这在于孟子所说的心性不二。人心

心之四端是性之四德的本是人性的核心和根本,

源。为何知道性就是知道天?这在于人的本心和

本性并不是外在于天,或者对立于天,而就是天赋的。甚至可以说,人的本心和本性是人自身内在的天。既然心性是内在的天,那么它也会对应于外在的天,内在的天和外在的天都是同一个天。孟子除了指出心性和天的同一性外,还强调人的心性的修炼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与此相应,它不仅是知天,而且也是事天。

但天究竟意味着什么?在孟子看来,天既不是一个自然实体,也不是一个人格化的神秘存在,而是自然如此,本然如此。天是整个世界已然存在和将要存在的本性,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历

。“天下有道,史必然的规律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

(卷七《离娄章句上》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第7节)。天下有道和无道是两种对立的社会历史状

况。天下有道是道德的天下,天下无道是力量的天下。但天下有道和无道并非人为,而是天使之

或者说事物本来就是这样。既然人要知天和然,

事天,那么人就要顺天而为,而不要逆天而行。人通过自身的心性的修炼而知天和事天,这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命是什么?是命令,是规定。天命就是天的命令,也就是自然的给予和安排。因为命运支配了人的生活,所以人不能拒绝和反抗它,而是要服从和遵守它。但人这种对于·96·

而只是命运的态度并非完全否定了自身的选择,

要求消极地等待,接受好运和恶运的到来;相反,。“莫非命也,人要积极有为地与命运发生关联

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卷一三《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

心章句上》第2节)。虽然命运是不可回避的,但人首先要知命,也就是知道哪些是好运,哪些是厄运,并懂得趋吉避凶。人其次要行命,依正命而为,去非命之行。同样是死亡,也有正命和非正命之分。有的死亡是合于命运的,有的死亡是不合于命运的。合道而死是正命,离道而死是非命。

孟子所说的心、性、天、命之间的关系最后集中到如何沟通天人。在天人之间,他认为唯一通

。“诚身有道,达的道路只有诚不明乎善,不诚其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身矣。是故诚者,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卷七《离娄章句上》第12节)。诚就是真实无虚。一方面,天就是真实,它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另一方面,人思考追求真实,并让自身成为真实的存在者。所谓人的真实即人的本心和本性,亦即良知良能。当人自身的心性是真实的时候,他也就能感天动地,达到天地的真实,实现天人合一。相反,当人自身不是真实的,那么他就无法感天动地,不能契合天地的真实,不会实现天人合一。当然,除了存心养性知天之外,孟子也特别强

。“其为气也,调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

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卷三《公孙丑章句上》不慊于心,则馁矣”第2节)。浩然之气是浩大之气和强大之气。但它既不是自然界中的空气,也不是人的身体中的呼吸的生理之气,而是作为人的生命力的气,这种气为人的心性所支配。当具有仁义礼智的时候,人则充满生气;当丧失了仁义礼智的时候,人则会泄气和无气。故浩然之气可称为正义之气。凭借于人的心性所固有的仁义,浩然之气获得了一种特别的力量,它不仅能充满人自身,而且能贯通天地之间。这使浩然之气成为了无限之气。

孟子认为,志为气之帅,气为体之充。因为人的心和气规定并影响了人的身体,所以它们也会。“君子所性,在人的身体上显示出来虽大行不

彭富春:论孟子的心性论

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卷一三《尽心章句上》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第21节)。人的本性也就是仁义礼智,它是人固有的,故不增不减。人的本性不仅支配了人的内在,而且也作用于人的外在,它直接显现于人的面部、腹背和四肢形象和动作。在这样的意义上,一个美好的心灵就有一个美好的身体,而一个丑陋的心灵就有一个丑陋的身体。因此,人们通过身体的美好或者丑陋也可以窥见心灵的美好或丑陋。于是,身体的修炼如同心性的修炼一样也是人的修炼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于心、气和体的培养,人就完成了对于人自身的整体的修炼工作。关于人的身心结构,中国思想一般区分为精(身)、气、神(心)三个方面,它们是身心整体的必要成分,缺一不可。虽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但心神却是主宰性的。孟子所说的人的心、气和体三个方面的修炼正吻合于中国思想关于身心结构的一般理论。他一方面注意了身心的整体构造,另一方面倡导了心性的道德主宰。

对于成人之道,孟子除了强调人自身的心、气和体的修炼之外,还特别重视人外在困境的磨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和忍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卷一二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子章句下》第15节)。孟子将这种生命的历

练看成天和人的事情。从天的方面而言,当它造就一个人才的时候,要让人的身心饱受磨练,而培养出伟大的心性;从人的方面而言,当他从事非凡事业的时候,必须忍受各种折磨,使身心变得刚强

而获得强大的力量。和坚毅,

这样一种既有内在修炼又有外在磨练的人,

。“居天下之广居,孟子称之为大丈夫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卷六《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章句下》第2节)。

(责任编辑:王丰年)

大丈夫就是伟大的人物。人们一般认为他们就是

那些英雄们,具有一些无畏勇敢的行为,而叱咤风云、可歌可泣。但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是那些具有仁义的人。他们之所以大,是因为他们具有人最伟大的本性,亦即仁义礼智。仁是天下之广居,礼是天下之正位,义是天下之大道。凭借仁义礼智,他们是天地间一堂堂正正的人。因为他们与道同在,所以他们不在意是否得志,而能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于是,他们不会为外在的各种境遇而改变自身的人格。

孟子认为,就那些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而言,他

。“可欲们也不是完全同一的,而是具有差异的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

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卷一四《尽心章句下》第25节)。孟子将人神”

区分为善、信、美、大、圣和神六种类型。他们都是仁义之人,而不同于非仁义之人。但作为仁义之人,他们对于仁义实现的程度却有高低不同。善人是善良的,是好人。因为他爱人,所以他也被人爱,是可欲的、令人喜欢的。信人则是其自身具有善良的本性。他是真实不虚的,故也是令人可信的。美人则是人的善良本性充分完满实现的人。他是完美无缺的。美人在此不是外在形象的完美,而是内在道德的完善。大人是其本性光辉闪耀的人。大人之大是扩大,也就是其本心和本性的扩大。通过如此,其美德不仅藏诸内而且形诸外,并显现于世,如同光芒照射万物。圣人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不仅能显现其德,而且能通化其德。圣人将自身之德转化为天下之德,而融化人我和天人。至于神人,他虽然仁爱天下,但是神秘的,不可知的。其人之道如同天之道一样,既显现又遮蔽。善、信、美、大、圣和神作为六种不同的人格类型,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序列。在前后相随的两种人格类型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善人是最低理想。这在于人的本性就是善,上升,

作为一个人就是去作为一个善人,神人是最高理想。这在于神人与天合一,而天是最高的存在。

·97·

ABSTRACTS

andresultoftheperiod.

NewExplorationontheOriginofFuFanZong

TherehasbeennoconsensusontheoriginofFusinceancienttime.XunZi’sFuPian,whichwasnamedFuforthefirsttimeinhistory,SongYu’svariousFusandthoseuneartheddocumentssuchasYuFu,ShenWuFu,HanPengandTianZhangbambooslipscriptspossessthecharacteristicsoffolkliterature,becausemostofthemaretherenovationfromfolkriddles,satire,relationandtheartofboastingbycontemporaryliterators.TherhetoricalandobscurewordsinHanDaFuisnomorethananeloquentandrhymingskillofchantaswell.Moreover,thefactthattheearlyFuwriterstriedtoflattertheemperorsandwereseenastheenter-tainersisanotherevidencetoprov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originofFuandfolkrhymedwords.

LocalConditions,SocialCustomsandHistory:CulturalFactorsofJiangNanandFormingBackgroudinIdleTalkUndertheBeanArborYongqiangLiu

Fullofinnovativeconsciousnessinboththinkingandwritingskills,IdleTalkUndertheBeanArborisanexcellentworkintheealyQingDynasty.TheveryexpressiontheBeanArborsuggeststhenaturaltraitsandculturalelementsintheareaofJiangnan.ItscriticismofthefourflushersinSuZhourevealsthecircumstanceandhumanrelationshipinthisspecificdistrictofJiangNanfromanotherperspective,whilethestoryofXishireflectsthetraditionofJiangNanculture.Alltheseculturalfactorsinlocalconditions,socialcustomsandhistorybuildanindissolublebondbetweenIdleTalkUndertheBeanArborandJiangNanculture.HopefullynewcluesorreferenceaboutitsstillunknownauthorandwritingbackgroudmaybefoundthroughameticulousexaminationonJiangNanculture.

PoeticsofWordsinAvant-guardPoetryExploring:ACaseStudyonJiangheOuyangJingyuMao,DizhiLan

Duringthecontemporaryavant-guardpoeticmovements,OuyangJianghe’spoeticsofwordsisthemostnoticeableone.Thecriticalarticleshewrotein1990sexpresssuchideaswhichareundertheinfluencesofthelinguisticturn,whichare:themeaningofthewordsarenotcomefromtheirreferencestosomethings,butcomefromthecontextsinwhichtheyareused;themeaningofapoemisnotcomefromwhatkindofcontentsbeyondthelanguage,butcomefromthepersonaloperationstolanguage.Thismeansthepoetimmersedinakindoflanguageexperiencewhenwriting.Thiskindofpoeticsofwordsisthetheoreticalbasistohisadvoca-tingofpersonalwritinginthe1990s.Suchkindoflanguageexploringintheavant-guardmovementsbringssomenewideastoChi-neseneo-poetrybutcausesproblemsalso.

OnGreatUtilityasChineseConsensus———AndonChineseGreat-utilitarianismontheBackgroundofWestern-styleUtili-tarianismYaonanZhang

UtilitarianismThoughtofConfucianismcanbedividedintotwogroups:RationalAltruismandUltra-Altruism.ThehighestlevelisdenialofbothMoralityandUtility.Itpaysattentiontoneitherself-interestnorpubic-interest,neitherlittleinterestnorgreatin-terest,neitherself-regardnoraltruism,andittakesUtility-denialasthehighestlevel.InChinesethoughts,ConfucianismbelievesinRationalAltruism,Mohism,TaoismandBuddhistbelieveinUltra-Altruism,andlateMohism,YangZhu,ShaoYongbelieveinUltra-UtilitarianismandDenialofbothMoralityandUtility.ThereisnothoughtthatarguesSelf-regard,neitherRationalSelf-re-gardismnorUltra-Self-regardisminChinesethoughtswhichcontrastssharplywithWestern-styleUtilitarianism.AllChinese-stylethoughtstalkaboutUtilitarianismbasedontherelationBetweenNatureandHumanandonthebackgroundoftheUniverse.SuchkindofUtilitarianismistheso-calledGreatUtility.TakingGreatUtilityasChineseConsensustellsusthatthereisAltruismaboveSelf-regard,Thing-regardaboveAtruism,andUtility-denialaboveThing-regard.Western-styleUtilitarianismhasnotbeenabletorealizetheHighestandUltimatePerfectionLevelofUtilitarianism.IthasnotobtainedtheHighestandUltimateTruthofUtilitarian-ism.

OnMencius’TheoryoftheNatureofMindFuchunPeng

ThepapermainlydiscussesMencius’theoryofthenatureofmindorheart.Menciusheldtheviewthatthedistinctionbetweenhumansandanimalsisthathumanshaveanaturalheart.Thehumanheartisnotonlycognitive,butmoralinnature.Humanhearts·160·

arecharacterizedasfourbasicsenseswhicharethesenseofconcern,thesenseofshameanddisgust,thesenseofhumilityanddef-erence,andthesenseofrightandwrong.Menciusbelievesthathumannatureisregulatedbyhumanmind.Thehumannatureistherealityandaugmentofhumanmind.Sincepeoplehavetheheartoflove,thehumannatureisniceandkind.ThekindnatureofhumansistheinherentknowledgeandinherentabilitieswhichmanifestthemselvesasHumaneness,Rightness,ProprietyandWis-dom.Nenertheless,Menciusthoughthumansneedtoenlargetheirmindandnature.WhatisforemostforthementalpracticeistocommunicatewithHeavenwhiletheverypathisSicerity.SincerityisnothingbutthetruenatureofBeing.Humansareabletoa-chievetheharmonybetweenHeavenandthemselvesthroughSincerity.

OntheMind-EgoRelationshipZhiWei

Themindandtheegoaretwoconcernedbutdifferentconcepts.Inhistoryofphilosophy,Descartesheldtheviewofthatthemindandtheegoareidentical,hethoughtthementalphenomenaaretheactivitiesofthesubstantialego.Fichtealsoheldtheviesofthatthemindandtheegoareindentical,buthedeemedthementalphenomenaaretheexistingstateoftheego,they(mindandego)aretherelationshipofthesubstanceandthestate.ButHusserlmaintainedthepureegoisacentricsubjectoftheconscious-ness,thusthey(mindandego)arenotindentical.Heideggerdeemedanewthementalphenomena(phenomenalworld)aretheexistingstateoftheego(Dasein),returnedtotheviewofmind-ego-identicalofthesubstance-statepattern.Ourresearchesindi-cate,accordingtothemodernviewpointandthescientificknowledge,onlytheviewofmind-ego-indenticalofthesubstance-statepatterniscorrect.Therebyweaffirmthemonobasicviewofthementalstructureandthementalessence.

TheoryandPracticeofChina’sPovertyReduction:IntheSightofQinghaiProvinceAngangHu,XuguangTong

Fromthereformandopening-upin1978totoday,Chinaacquiredthegreat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chievementsintheworld.Atthesametime,thepovertyreductionachievementwasalsogreatandmadeenormouscontributiontotheMillenniumDevelopmentGoals(MDGs).Thepaperexpandstheintensionofpovertyintheoryandconstructedamulti-dimensionalanalysisframeworkofcomprethensivepovertyreductionanddiscussesthedefinitionsandquantitativeanalysisindicatorsofthefourkindsofpoverty(incomepoverty,humanpoverty,informationpovertyandecologicalpoverty).Intheauthors’view,Qinghaiprovincea-chievedlarge-scalepovertyreductionduringonegenerationinthelastthirtyyears,andobtainedthegreatdevelopmentsuccess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Theresultsshowedthatmostindicatorsofthefourkindsofpovertyincreasedevidentlyanddis-playedleapingcharacteristics,otherwisesomeindicatorsincreasedslowlyandQinghaiprovincestillfacedthegreatchallengeofpovertyreduction.Finally,theauthorsputforwardsomepolicyrecommendationsforQinghaiprovincebasedonthemulti-dimen-sionalanalysisframework.

StudiesofFDISpilloverinTextileandApparelSectors:Factors,MechanismandPolicyResponse

YuejieZhu,TaotaoChen,JialiZhou

Basingon4digitalindustrydataoftextileandapparelsectorinChinafrom2000to2005,twotypesofFDIspillovershasbeentestedinthearticle.ItshowsthatFDIspilloverbyefficiencyifrobustinthesectorswithsmallcapitalintensitygapbetweenlocalandforeignfirms,anditseemsthatamutualbenefitspillovermechanismhasbeenbuiltupalsowithintheseindustrygroups.ForFDIspilloverbyintensity,vigorousspillovershowsupinoverseasmarketswhilecrowdingouteffecthasbeendetectedondomesticmarket.Thereasonsandrelevantpolicyimplicationshavealsobeendiscussedinthearticle.

ClosedOpenness:AStudyonTagore’sVisittoChinain1924ShanshanPeng

Intheviewofcomparativeliterature,Tagore’svisittoChinain1924givesusaperspectiveonChineseculturalcontextatthetime,itspredicamentandtheresultingdeflectionofculturalpractice.TagoreappealtoChinesetouniteeasternandwesterncivili-zationonthebasisofconservingChinesetraditioninordertobalanceculturalcontextofthetime.However,onaccountofthedi-chotomyoftheEastandtheWest,theabruptionofChineseintelligentsiaaftertheargumentonscienceandmetaphysics,thegar-blednewspaperreportsandtheprevailingracism,Tagore’sspeecheswerehardlyunderstoodbyChineseintellectualsandhisjudge-mentonChinesetraditiondidnotattractenoughattentioneigher.TheheateddisputesaboutTagoreweretosomedegreesayingtothemselves;mostintellectualsinsistedonownopinionsundertheseemingopenness.Thepreciousculturalexchangedegeneratedin-toclosedopenness;meanwhile,Chineseculturalpracticelostanopportunitytoregainbalance.

更多相关推荐:
孔子与孟子的名言

孔子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巧言令色鲜亦仁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人之不...

孔子孟子名句解释

整理者王静孔子孟子谏言名句译文孔子名言1敏于事而慎于言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译...

孟子孔子的名言

孟子的名言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孟子语录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3尽信书不如无书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孔子孟子哲理名言

孔子孟子哲理名言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孔子哲理名言1人生态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既来之则安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

孟子孔子名言集锦

孟子名言集锦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E得道多...

孔子孟子名言

孔子孟子名言孔子名言(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

初中50篇:《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 …

1古诗文背诵篇目初中46篇20xx届高考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46篇1论语十则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孟子鱼我所欲也4左传曹刿论战5诸葛亮出师表6陶潜桃花源记7郦道元三峡8刘禹锡陋室铭9范仲淹岳阳楼记10欧阳修醉翁...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看到8页孔子名言1敏于事而慎于言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

孟子的名言名句

孟子的名言名句1彼一时此一时也2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尽信书不如无书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7人不可以无耻8仁人无敌于天下9仁者荣不仁者辱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孟子名言精华

孟子名言精华带翻译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

孟子名言及翻译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

孔子孟子名言(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