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泰戈尔短篇小说有感

时间:2024.4.20

读《泰戈尔中短篇小说》有感

泰戈尔有句名言:天空中没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也许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诗了,对于喜欢文学的人收藏几首泰戈尔的诗更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位伟大的诗人还有其他的身份,他不仅是诗人,还是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之所以对他的小说感兴趣,是因为我在不知道作者是谁的情况下,读了他的小说《沉船》。这部小说的叙述让人感觉并不像一般作家的小说跌宕起伏,但是他却用一种平和的语气展述出了生活的不平凡,让人情不自禁的看下去,却无法预测会出现的意外之事,却又合乎情理之中。更重要的是,泰戈尔小说的写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艺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通过泰戈尔的小说,我了解了印度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思想在封建思想与西方思想中的矛盾与冲突。现实主义的小说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因此在不能到达印度,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时代的情况下,想了解这个社会时,看这样的现实主义的小说是受益匪浅的,并能随着主人公的思想的变化感同身受。

在这部作品中总共有47篇中短篇小说,故事中多以爱情,家庭,宗教,财富纠纷为题材,综合的反映了印度在那个时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思想矛盾冲突。

首先,说一下,我通过看这些小说,所了解到印度女人地位的低下,生活的苦难。小说《打掉傲气》,《笔记本》,《海蒙蒂》,《活着还是死了》,《穆斯林的故事》,《判决》,《素芭》,《新郎与新娘》,《一个女人的信》是最为突出表现女人生活的。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是通过这些小说来批判印度的男重女轻思想的,因为查过泰戈尔的相关资料都没有提过这点。但是我自己感觉却尤为明显。关于女人的婚姻,在那个时代的印度,女子一般结婚很早,比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结婚更早,大多数都是在八岁到十一二岁。如果到十七八岁结婚,人们就嫌她们的年龄过大。在嫁女儿方面,嫁女儿必须有非常丰厚的嫁妆,否则女儿嫁不出去。十七八岁的女子要嫁出去,就必须答应夫家提出的嫁妆要求。在印度,有许多穷人因为没有丰富嫁妆,而失去女儿。有些穷人在女儿出生后甚至将其杀死。下面详细说一下几篇小说,我的感受。

在《打掉傲气》中,女主人公是一位漂亮的富家小姐,论出身,相貌,财富等等,在那个时代,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应该是比较好的,然而,她依然没有逃脱

丈夫的背弃。这位女主人公应该说是一位有思想的女性,她不甘被丈夫抛弃,最终成功的摆脱世俗看法,赢得了自由,捍卫了自己的尊严。读完这篇小说,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应该在乎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应该只是在乎别人的目光。

《活着还是死了》是一篇极具有讽刺性的小说。迦冬比妮是一个寡妇,住在一个侄子家里,这个侄子是一个小孩。用小说中的话说“她娘家一个人也没有了,而丈夫家也没什么人了”,所以她将自己所有自己所有的爱都集中在喂养侄子的身上,仿佛这就是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与目的。然而,迦冬比妮在一天夜里,由于突发的心脏停止跳动,被主人家的下人抬到火葬场(主人因为避免警察纠纷,没有让医生验尸。在印度,人死了一般都会让医生验尸)。在几个下人各自偷懒的时候,这个女人活过来了。那几个下人被吓跑后,又怕主人责怪,就谎称人已经火葬。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女人都相信鬼神,而且那个时候,人们的医疗知识也无法解释一个已经停止呼吸的人怎么又会活过来的事情。所以,当迦冬比妮醒过来以后,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是鬼。后来,她相信自己已经死了,是一个极可怕,肮脏的幽灵。当她在流浪的路上遇到一位好心女士后,她知道了自己还活着。她去了远方的朋友家里,因为她怕回到侄子家会给侄子带来不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朋友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她就离开了。她回到以前住的地方,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死了,而她的出现让所有的人受到很大惊吓,她拼命讲着她活着,最后为了证明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跳到院子中间的池塘里淹死了。一个在死亡边缘活过来的人最后为了证明自己自己活着而死了,这是多么滑稽又可悲的事情。但是,在19世纪末期,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在这个更相信鬼神的时代,在这个思想还没有解放的社会,这样的事情却发生的不胜枚举,却又无可奈何。如果是一个男的活过来那么就没有这样的悲剧,女人在这个社会因为地位低下,最后连生存的权力都被无情的剥夺了。

关于家庭,我对一篇以父爱为题材的小说有很深的印象。《编辑》讲的是一位父亲在妻子去世后,为了深爱的女儿生活的更好,有足够丰富的嫁妆,不得不去从事写作。这位父亲的作品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他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富裕,这位父亲已经忘记了他最初的目的。已经陷入到了为了金钱,为了声誉而忘记了他的女儿。最后当他受到社会唾弃的时候,他才明白,女儿永远站在她的背后。这个故事不仅反映父女之情,而且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当一个人决定一

条路做下去的时候,别忘了最初的目的。就像周国平在一篇文章中讲到的:别忘了回家的路。不要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忘记了自己前进的的方向,找不到最初的方向,找不到心灵的归处。

有学者说:“俄罗斯经典作家袒露了人的灵魂,法西斯经典作品揭示了人的理智,而印度泰戈尔的经典著作却披露了人的感情。”《弃绝》虽然不算泰戈尔的经典之作,但它却确确实实地写出了人的感情,赫门达与妻子库松关系很和谐,彼此深爱对方。然而在他们未结婚之前,她的妻子隐瞒了自己的出身,欺骗自己的丈夫和公公,所以就出现了公公要求丈夫将妻子赶出门去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中国,而这件事却出现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此时的印度封建势力还是猖獗,蛮横的焦母代表了专制的家长,而严酷的哈利赫显示了婆罗门种姓又是家长大的淫威。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或种姓的“纯洁”,干预和破坏青年一代的爱情和幸福。《孔雀东南飞》是一场悲剧,懦弱的焦仲卿在母亲的逼迫下休了贤妻刘兰芝,她回到娘家兄长又逼她再嫁,兰芝为忠于丈夫“举身赴清池”,痴情而又无能的焦仲卿闻讯也“自挂东南枝”。泰戈尔的这篇《弃绝》又多了些曲折,赫门达受到的压力比那时的焦仲卿要严峻的多,库松是寡妇,有出身卑贱,她本身不是无可挑剔,就是在这样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显示了赫门达这个人物的个性,充分证明了他对爱情的忠诚和勇于冲破封建势力的大无畏精神。结局是赫门达带着妻子离开了那个家,他们争取了自己的幸福。

《诀别之夜》可以说是印度封建婚姻所造就的一个悲剧。在印度,男女双方结婚之前是没有见过面的,而且结婚够是很早的。那个时代。印度女子受到的教育很少,男子受到的教育都是男权之上。男女双方结婚都是在他们对于爱情,家庭观懵懂的时候,所以他们之间关系的维系仅靠的是客观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这样的感情维系其实是很不稳定的,所以即使男女双方有一个去世,另一方也不会觉得很痛苦。在这个故事中,男主人公焦廷对妻子莫妮很是疼爱与包容,然而妻子对丈夫的疼爱却一点也不明白。焦廷的病情越来越重,而妻子还是孩子永远沉浸在与伙伴的玩乐之中。直到丈夫去世前的那一晚,丈夫的姨妈恳切请求莫妮去看一下自己的丈夫,这女孩子却认为自己妹妹的首餐日更重要,因而抛弃丈夫去娘家玩闹。看完这个故事,开始我为这位丈夫感到不值,对于女主人公莫妮的

做法也感到十分的气愤,但是,当我把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后,就对于这一个悲剧的发生感到惋惜。

《女隐士》反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个妻子对于丈夫行为与思想的盲从,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女性思想受到的严格限制。妻子只因为丈夫临走时说要去当隐士。在等候丈夫半年之后,就相信丈夫真的去当隐士,于是在等候丈夫归来的12年中,这位妻子也在家里做起了隐士。可悲的是这位丈夫却在12年里去了美国,归来时是一个旅游代销商。看完这个故事,感到又可笑又可悲。无论在封建中国,日本,韩国,还是印度,男人永远是女人的天。很多时候,头上这片天让她们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很少违逆。甚至是对丈夫的盲目崇拜,丈夫的决定永远是权威的,就是不对也得听,得执行。这样,可笑又可悲的事就不停的发生着。与此对比,在现在社会,女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女人也可以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时代,虽然在某些方面,女性的权利仍受到限制,但是,我相信社会是进步的,一切都会随着社会进步也变得完善。

虽然我没去过印度,未来去的可能也不大,但是通过泰戈尔的小说,我了解到印度的很多事,让我受益匪浅。

经济1009班17号 王静


第二篇:短篇小说读后感


短篇小说读后感

读《羊脂球》有感

《羊脂球》这本名著,我早有耳闻。但因为学业紧张,一直未能窥到其中的内容。所以每次听到他的名号脑中就充满了疑团:为什么叫羊脂球?我有猜书名的怪僻,列出来的解释真是五花八门,其中最为肯定的解释是:一则有关羊的故事。我满腹狐疑:区区一则关于羊的故事到底有什么好称赞。直到暑假有空了,我才有时间去检验我的猜测。莫泊桑这位文学巨匠的确没有令人失望,他深邃的思想并不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揣测到的。书里没有羊,更没有羊脂球这类毛绒绒的东西。因为主人公的身材圆润,被冠上了“羊脂球”这样的名字。名字引起的谜团被破解,但书中所诉说的丑恶灵魂却紧紧揪住了我。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的主人公永远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不是那些自称是国王亨利第四的什么什么人。反观百姓,为了生存,他们没有机会去了解什么是声色犬马;什么是伟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是十足的土包子,目不识丁的粗人,会更出色的反映出当时混乱的法国。

一辆驶往阿弗尔港的公共马车上载着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贵族、商人、修女、“民族朋友”,还有身份最卑微的女主人公羊脂球。她是一个妓-女,一个不仅仅是在法国的有的而是全世界都有的“红灯女子”。

“羊脂球用一道谦卑而甜美的声音邀请两个嬷嬷来分尝她的便餐??几张嘴不住地张开来又合拢去,吞着,嚼着,如狼似虎地消纳着。鸟老板坐在角儿上吃个痛快,一面低声劝他的妻子也学他的样子??有人拔开第一瓶葡萄酒的塞子了,这时候却发生一件尴尬的事:只有一只杯子。于是只好在一个人喝完以后经过拂拭再传给第二个人??”与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分享自己三天的食物是完全可以省略掉的举动,而这个在他们认为无比低贱,肮脏的“社会耻辱”在这些无上高贵的人上人面前就像上帝一般赐给他们食物。他们就像一只只听话的哈巴狗,饱食后慷慨的为她唱赞美歌,赞扬她的善良,同情她的疾苦。此时此刻他们贵族的伪善面具充分发挥了作用。“在这些没有表示那么猛干的旅伴的评价中间,她的地位增高了;戈尔弩兑静听着她,一面保持一种心悦诚服者的赞叹而且亲切的微笑;甚至于就像一个教士听见一个信徒赞美上帝??”

上流人士的为人处世比较狐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当一个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会把你伺候的像皇帝。这就是贵族的价值观,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金钱去衡量一切。数以百计的穷人换不来他们的一丁点同情心,他们永远不会记得施舍与救济,就好像他们永远不会忘了如何赚更多的钱那码子事。面对恶势力丧失正义的立场以求的明哲保身是道貌岸然的贵族惯用的伎俩。在将羊脂球物尽其用的之后,“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的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了她,然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似的扔掉。”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

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

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

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更多相关推荐: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从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折射出的十九世纪下半期的法国社会莫泊桑短片小说选是莫泊桑一八八至一八九十年时间所写的短篇小说合集他的短篇小说所描绘的生活面极为广泛实际上构成了十九世纪下半期发过社会衣服全面的风俗画莫泊桑短篇小...

短篇小说读后感

短篇小说读后感篇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选gt读后感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者...

《契科夫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契科夫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契科夫短篇小说选竟然有12篇小说又不能都写一篇读后感那我就挑两篇我最喜欢的套中人和变色龙来写读后感吧套中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中学教师但却是一个落后并且维护一切旧制度的守旧派典型人物别里...

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

契柯夫短篇小说选读后感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柯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是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gt读后感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里我选择了欧亨利写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来作为假期阅读书籍通过阅读这本小说选我受到了很大了启发也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启迪欧亨利原名为威廉...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读后感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读后感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这是契诃夫的书每一个短小的故事都写出了不同的人的命运官员仗势欺人平明甚至比不上官员家养的狗不过每一个短小的文章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作者介绍契诃夫186...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在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莫泊桑特别是经常在书店看到他的代表作羊脂球当时不明白这个题目的意思也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内容这个暑假我第一本书就买了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翻开书没看多久就被他独特的叙述姿态和故...

读《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后感

读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法国著名的作家莫泊桑所写的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让我记忆最深的是羊脂球和西蒙的爸爸羊脂球它讲的是一对工业家一对贵人一对商人两个修女一个民族党政客和一个绰号叫羊脂妓女的故事他...

莫泊桑小说选读后感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羊脂球与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层人物做对比充分显示出前者极富正义...

《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集读后感没有明确的世界观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一种负担一种可怕的事情不同于那些挥毫泼墨千百言扑朔迷离千万缕的史诗级经典契诃夫的小说集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每种人每种性格都似乎有平等的发言权上至高高在上炙手...

短篇小说读后感

短篇小说读后感读羊脂球有感羊脂球这本名著我早有耳闻但因为学业紧张一直未能窥到其中的内容所以每次听到他的名号脑中就充满了疑团为什么叫羊脂球我有猜书名的怪僻列出来的解释真是五花八门其中最为肯定的解释是一则有关羊的故...

英美小说读后感

FreedomMyImpressionofTh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evident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thattheya...

短篇小说读后感(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