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身边的历史”征文(东莞一等奖范例高中)

时间:2024.4.18

2013 东莞市“中学生写身边的历史”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选登

母亲的东莞地图

广东省东莞中学高二(11)班 谢麦诗

指导老师: 张光洋 黄衬满

合上历史课本,默默地梳理了一下知识框架。思绪停在中国的 1992 年部分,陷入了沉思。重要的知识点其实很简洁易懂,莫过几句话:1992 年 1 至 2 月,邓小平南巡。10 月 12 日,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同时开始建设上海浦东新区。

这一年,全国上下都在忙着开办公司,搞三产。

改革与开放,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而这短短数十字,深刻地烙在一代人的心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深深浅浅,鲜明炽烈又静默渗透。它们成为了无数人人生的重要转折,创造了无数的梦,成就了无数的梦,带来了无数的奇迹。

很难得和母亲这么长时间而细致地谈论某一段岁月。

人们谈论历史,因为人们就是历史。

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内陆,吹到江西,吹到了母亲所在的小县城。未满十九岁的母亲刚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一个离小县城二十里的乡村中心小学做老师。虽是中心小学,也只有一栋两层的教学楼,每个年级仅有一两个班级。遇上嗓门大点的老师,楼下楼上的学生可以同时听两堂课。体育课基本是母亲带着孩子们爬教室对面的小山包。

春日盛放的第一朵杜鹃花,夏夜的栀子花,秋季的枫叶,冬天的北风,都见证了母亲青春而开朗的笑靥。

年轻人,总是一脸赤诚的梦想,亦不知道这种铁饭碗,对年轻女孩来说实是嫁个好人家的砝码。她们只是想飞,飞向远方。

1992 年初,邓小平南巡。21 岁母亲,再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颗想改变命运的心。她利用课余时间,看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报刊,收集了很多珠三角企业的用工信息,逐一投寄简历,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回应。后来,母亲才知道招工都是要亲自去的,还要接受面试。

6 月,母亲带的毕业班升学考试结束。

7 月,她只和学校的领导临时请了假,瞒着外婆,带了几套衣服和几本自已很珍惜的书,倒了几次车,来到广州。

当时广州正是新兴的大都市,鲜活而残酷。母亲的中专学历太低,粤语则是听不懂也不会说,根本无法立足。她听别人说,东莞工厂多,对学历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就决定前往东莞试试运气。辗转多次,终于到了满眼都是陌生人,满耳都是陌生语言的东莞。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原本只打算出来三年的母亲开始了她在东莞的人生。谁都没想到吧,这一来就是数十载。

对东莞一无所知的母亲找工作的经历,絮絮叨叨可以写一部长篇。但她在 1992 年七、八月份找工作时认识的人,成了她在莞发展的好伙伴,是一辈子的财富。

(照片:当小学老师时的母亲)

寮步篇——莞樟路边的机械厂

母亲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个九岁小男孩做家庭教师,月薪 500 元。出钱请母亲当家教的是小男孩的姑父,一位年近六十岁的香港老板,他娶了小男孩的才二十多岁的姑姑。这家人经常用闽南语交流,母亲根本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也不在乎他们说什么了。这 500 元,对接近身无分文的母亲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1

其实那时她已在高埗成功应聘到一家将要开工的鞋厂的储备干部,但有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差。她笑笑说,现在想来很不厚道的,只做一个月,对老板来说太不公平了,他可是派了车亲自到我住的十块钱一晚的武装部招待所来接我的。

母亲其实并不知道怎样做家庭教师,她只是按照在老家教小学生的那点经验,陪他做作业,检查他的课后练习。此外,还要每天用自行车载着那个学生到镇里的学校来回六趟。那时,莞樟公路正修得火热,地面凹凸不平。每当汽车开过,扬起的灰尘总是呛得人睁不开眼。烈日和灰尘,将人快速打磨。从此,她就惧怕这里的夏天和高温。

所幸,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理想,但对老师很有礼貌,也很配合。闲余的时间,母亲也会去厂房里和那里的工人、主管聊天,开始真正了解到一家企业是如何运作和生产的。这家机械厂生产的是纺织机械,每台的售价大约 35 万元人民币,工厂每月都能生产 4至 5 台,每月有几百万的营业额。母亲说,当时感觉这个数字很天文。

学生在上课,母亲就骑着自行车,走遍了莞樟公路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厂,向门卫们打111听厂里的各种信息。她知道了港资厂员工工资稍高,管理相对松些;而台资厂则管理严格,普通员工的薪资较低,但与内地的普通干部相比,却也十分可观的。

高埗宝元篇——工作的第一家外资厂

母亲后来才知道,自已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创造“奇迹”的一份子。这家鞋厂是台湾宝成集团在亚洲的又一个大投资,当时宝成在内地已有高步裕元和珠海前山裕元,员工人数超十万,堪比现在的富士康,专业生产〝Nike〞、“Adidas”等全球知名品牌运动鞋。(照片:母亲和在鞋厂流水线上的河南小姐妹们)

由培训干部、车间组长、办公室企划到生管部业务,一路上磕磕碰碰。很多事情都做得不是很让台干(台湾来的干部)满意,挨骂成了常事,这让自尊心强的母亲很受伤,内心的抗拒与日俱增。

她看到了几万人同时下班后马路上黑压压一片的壮观,也尝到了员工餐和干部餐的等级制,更第一次明白了〝绝对的服从〞里包含的屈辱和泪水。看到了办公室里所谓的白领之间的尔虞我诈,见到许许多多美丽的女孩子飞蛾扑火般投入到有妇之夫的怀抱。

纵使之前做了很多“出来打工会面临各种问题”的思想准备,但眼前的现实,对外省小县城里走出的二十岁女孩来说,莫过巨大冲击吧。她说,思维很混乱,很迷茫。高强度的加班,不规律的饮食,睡眠时间稀少,以前脸蛋圆圆的母亲瘦到只有 45 公斤,脸上也长满了痘痘。

她学到了比自已人生前二十年所学还要多的东西,工作,加班,责任,成了自已生命的全部。也开始正视〝团队〞这个词汇,离开了它,自已什么也不是,什么也干不成。

这段貌似残酷的工作经历,其实带给母亲在观念上质的飞跃。在她往后自己创业的漫长岁月里,这些最初的经历一直给母亲带来无形而绵长的正能量。

母亲是那个年代的文学爱好者,在学生时代和做乡村小学老师时就喜欢写日记,还在省级刊物《江西教育》上发表过文章。在那样辛苦的年岁里,她还是会写诗,用中午仅有的一点点休息时间来记日记。每月三百六十多元,都寄给在家乡下岗无经济收入的外婆和舅舅。那段时间家里异常的艰难,每每收到外婆托邻居写来的家信,母亲就要流泪。所幸,文学的力量稀释了她不少的劳累和痛苦。她从不舍得买笔记本,就用写字楼里的报表纸。

(照片:小文员时期的母亲)

这个规模宏大的工厂有自己的医院和报纸,场报的编辑部里有一个同乡的男编辑,个高,沉稳,他的很多同学还是母亲师范的老师。那段日子,他是最关心母亲的人。只可惜母亲正陷在一群你死我活的小文员中苦苦挣扎,为了生存而忘我工作,彻底拒绝了他的关怀。

她说,很多人,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很多时候,会记起那次因为通宵加班趴在

2

写字桌上睡着了的清晨,他匆匆由总公司下来送早餐的温暖。

高埗,是母亲梦想起飞的地方,是她创造财富的第一站。

望牛墩篇——滑模预制厂北桥办事处

这是母亲的第二份正式工作。这个办事处由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胡应湘创办,用于建设广深珠高速公路,他租了当地政府的一栋五层大厂房,一楼是无间隔的办公室,所有的工程师和行政人员都在这里办公。宿舍里每个房间都装有空调,还请了专门的后勤来帮大家洗衣服,这和连厂门都不让出的工厂有天壤之别。这是广东省内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当时的工程总造价二百多亿港币,北桥负责麻涌至厚街一段。

透过这份工作,母亲才知道什么叫落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西老家的老师月工资一百多元,可公司一月的伙食标准就是六百九十元,小助理的月工资也近一千五,那些高工的月薪则是近万元。很多内地的中年土木专家都停薪留职,到这里来淘金,据说在这里干一年可以抵得上内地五年。那些香港来的工程师,是按香港那边的标准发薪水的,年薪有几十万。

(照片:母亲和北桥的同事们)

母亲还认识了很多高军衔的士兵,因为部队承接了很多高速公路的贝雷桥工程。还跟好多海归土木工程师、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外国专家成了〝同事〞。母亲的上司,据说是位英国皇家授名的〝土木工程专家〞,经常跑工地,肤色像古天乐,来去匆匆。他从不开口交代你去做什么事,而是把所需处理的问题写在便利贴上,让你把手伸出来,贴在你的手背上。

多么陌生而新奇啊!母亲说,经常,很羡慕他们,这可是中国境内的第二条高速公路。这里大部分都是专业技术员,相比工厂里的尔虞我诈和没日没夜的加班,母亲的压力小了很多。因为有很多江西老乡承包了高速公路的测量项目,大家能够互相关照,过得其乐融融。那段日子里,身为工程部小助理的母亲,笑脸又变得圆圆的。

这样浩大的工程结束并通车后,从滑模出来的母亲有了近三万元,她回到了老家小县城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幢房子。

那一年,她 22 岁。

横沥——第一家属于自已的独立的公司

1996 年 2 月,相识多年的父亲和母亲,在横沥开了第一家真正独立的公司。开始为周边镇的外资厂、学校、写字楼等提供弱电系统,也开展了复印机租售业务。

大批的外资、三来一补及本土企业的出现,带动了很多为企业配套服务的产业,而弱电系统和复印机是每个厂家必备的办公用品。公司的业务发展的很快,河畔花园旁边的那十几家台资厂成功的化解了公司的财务危机。

母亲终于可以拿着现金到供应商那里拿设备了。

常平、企石、黄江、大朗、乃至樟木头及清溪,业务很快就铺展开来。那时的母亲,却成了钱的奴隶,每天忙忙碌碌。

1997 年,丁丑年,很特殊的一年。2 月 19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没有等到香港的正式回归就逝世了。联合国也为之降旗致哀。母亲很伤感,是邓的南巡讲话让她有勇气来到珠三角追逐梦想。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几个月后的一个上午,在运河边的妇保院,我出生了。 那一年母亲 26 岁,父亲 30 岁。

东城——公司的总部

2000 年,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我上学的需要,父母把公司总部设在了东城。

那个年代的东莞,据说有近五万家外资厂,800 多万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后来有了

3

一个专属名称---新莞人。此后,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父母在厚街,塘厦,深圳的松岗和龙岗都开设了分公司,公司的员工也越来越多,来至全国各省。

(照片:东城总部全体员工合影)

母亲还和别人合伙在老家投资了医院。我们也搬了好几次家,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安静和宽适。

能清晰得记起,去年去世的老外婆,对我唠唠叨叨年轻时母亲的点滴,她总是一脸骄傲的说起母亲——她的老幺,她的女儿,当年提着几套衣服,身无分文就出门的“壮举”。

母亲对东城的熟悉程度超过曾生活多年的横沥,我从两岁起直到现在也生活在东城。母亲说,不知不觉中以前那些在镇里发展的伙伴,也在市区买了住房,一个个混成了城里人!

而近几年,东莞因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很多低端产业撤出莞邑大地。母亲也撤销、合并或转让了大部分镇区的办公设备公司,开始和朋友一起在内地投资,开设了一家儿童医院。

母亲的东莞地图,远比这些浅薄的文字来得丰厚。

大朗、常平、塘厦、凤岗、清溪、石龙、石碣、厚街、虎门、长安??每一个镇区,顶着烈日与汗水,都沾满了青春的笑与泪、喜与悲,印下成长的足迹和韶华的背影。

这就是我母亲的东莞地图。

感想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专属印记。那段自1992 年以来的历史是多么的生动浩大,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可又说起来浅薄,不过是短短数句知识点便可概括。毕竟再怎么壮丽,我们这些后辈都像是在画外,只能看着。而我们的父辈,却是曾活在那幅炙热画卷中的人。

我们亦来自那些画卷。从小学到高中,班上从来不少老乡,但让我们谈谈自己真正的家乡,却鲜有人能细细道来。我们有本地户口,听得懂粤语,却并不熟悉家乡话。就像拥有两个故乡,都是一样模糊的概念,觉得自己是来自外乡的本地人,莫名的微妙。父母也为我上个好学校操劳过,一步步走来亦能感觉到教育制度的变化,我们都是一样鲜活的角色。

就是这样的回忆、这样的过往,无数韶华与生命堆砌成那样一个鲜活、崭新、深刻的时代。独特的时代,会有特有的气息,汇织成各式底色、花纹、图案。每个过来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地图,用自己的手法、自己的生命,绘制出的独属他们的地图。

或深或浅、或庆幸或懊悔、或甜美或艰涩,那都是一段烙着独特印记的生命。

有些地图或许蒙了灰,但它们永不消失,那是每个人的财富,每个时代的财富。

4


第二篇:“中学生身边的历史”征文(东莞一等奖范例初中)


2013 东莞市“中学生写身边的历史”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选登

土改——我家的故事

大朗一中初一(16)班 叶晓彤

指导老师:张仑

茶余饭后,奶奶总爱给我们讲起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也总会用左手撑着下巴,目不转睛地望着奶奶,津津有味地听着,让奶奶的故事把我带入那时那景??

我认为,不一定只有革命战士才有曲折的人生,普通人也会拥有一段段曲折的人生插曲,使人生不再平淡无味。

土改时期 批斗“地主”

很早以前,奶奶的娘家人就已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他们很勤劳,不管炎炎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每天都下田忙活;只是在农忙的时候,会请福记(临时工)、长工等来帮忙。土改时期,奶奶的家人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的运动;它给奶奶的家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奶奶的爷爷为人很善良,平时很照顾生活

贫苦的人,逢年、过节都会给贫苦的乡亲派发一些米粮。一次,奶奶的爸爸“漂洋过海”去了一趟香港,看到当时香港已经有“风雨欲来”的趋势,,他猜想家乡今后也将不再平静,便劝父亲不要再派米给穷人,以免惹来麻烦。奶奶的爷爷不知是固执、不相信,还是过于善良,不听取儿子的话,继续派米给穷人,结果,灾难真的来临了。

1951 年,东莞开始了土地改革。在“分田地”之前,先给农村各家各户定“阶级成份”。 奶奶家因为总是给穷人派米,显得很有钱,结果不由分说被定了个“地主”成份,成了“专政”的对象。

奶奶抿了抿嘴巴,闭了闭眼睛,给我们娓

娓道来:“那时候可惨了,当时首先批斗的就是我们家。那些批斗的人其实都是村里的人,有很多还曾经接受过我们家的救济,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突然变得那么残忍、可恨。一天,那些人来到我家二话不说,就拉了我爷爷、我父亲和我叔叔去到鱼塘边批斗。我爷爷被打得昏死在鱼塘边,那些人就从鱼塘里勺水上来泼醒他。昏一次,泼一次,醒一次,又被打得昏死过去。我记得很深刻,当时我爷爷是被我父亲和叔叔抬着回来的;你有见过烧鹅皮吗?”用手撑着下巴的我连连点头。“当我第一眼看到爷爷时,我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全身上下的衣服被打得稀巴烂,就跟什么都没有穿一样,全身的皮就像烧鹅皮一样,人已奄奄一息;我父亲和叔叔也被打得衣服上只剩下纽扣那丁点布条了,那脸可是青一块、紫一块的,走路也不是很稳。”奶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我

婶婶赶紧从屋里跑出来,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搀扶叔叔到床边,让他轻轻躺下,婶婶连忙打来一盆温水,把毛巾放在水中湿一湿,轻轻为他抹去身上血迹,叔叔已被打得有气无力,连痛都无法大声地叫,婶婶身为多愁善感的人,面对如此悲惨的事情发生,怎能不落泪呢?她一边为叔叔清理伤口,一边哭泣道:‘那些人真是坏透顶了。’”说到这儿,奶奶的眼眶里有些湿润了,虽然没有哭出来,但是不难看出这次批斗给她们家带来的伤害是多么的惨痛。

其实,按照奶奶家里当时的条件,最多只

能算“富农”,根本不符合“地主”的条件。

那些家中有大量田地,全部田地让别人去耕种,自己在家享清福,有钱、有权势,剥削贫苦百姓的人,才算是“地主”。而奶奶家人每天都去田里干农活,仅仅是请了一个福记。后来,政府发现了评定“阶级成份”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奶奶家经过重新划分“阶级成份”,被评定为“中农”。

1

错误批斗 后患无穷

本以为被批斗过,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不,事情并非如此简单,灾难接踵而来; 那些批斗地主的群众要求每天交一定的钱,否则就要打人。因为奶奶家算是有点钱,开始几天,还是可以熬过去。

几天后,邻居跑来拍门,有沙哑的声音喊:

“大哥,开开门呀!”奶奶的叔叔连忙打开了门,邻居气喘吁吁地在里屋问:“你家是否还有一些钱,我家的钱都交完了。借我一点行吗?”“这个??”奶奶的叔叔搓搓手,支吾地答道,“其实我家也没有多少了,交得了今天就交不了明天。唉!”邻居着急地”咚”的一声跪在了奶奶的叔叔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求求你啦,否则今天他们就会来拉我家老爷子去打啦!昨天在村口的那家人因为没钱交,他们家的老爷子被打得奄奄一息而归。他们说,今天再不交钱还是要继续拉人去打呀!呜呜~~我真的求求你了。”邻居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乞求着他。善良的他二话不说从房间拿出了一点钱,交到了邻居手上说道:“不好意思,我现在的家境也不是很好了,只能帮到这么多啦。”邻居多次鞠躬后转身迅速地跑回家中。

其实,大家都明白:无论你家多有钱,天天交钱换不挨打,钱在付不入出的情况下,不用多长时间必定用光。奶奶家再一次交了钱不久后,家里的钱都快见底了,大家就只好变卖金银首饰来换取钱财,但是这也顶不了多少天啊!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奶奶的家人最后选择铤而走险;奶奶的妈妈把自己家做的一个鸦片,偷偷地放到裤兜里运到大塘去卖。俗话说:“有头发,边个想做秃头。”大家都是没有办法,才会去做这个冒险的事情。鸦片是害人的东西,大家都很清楚;但是为了生活,大家不得不这样做——制作鸦片饼。

解放前,鸦片在大朗也有种植。鸦片花长得非常诱人,仿佛使人置身于神仙的世界。鸦片花是全株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抱茎而生;夏季开花,单生枝头,大型而艳丽。跟莲花相比,它们的样子是不相伯仲。鸦片花的颜色是又红又蓝的,充满了魔幻的色彩。鸦片花的中间有一个花仔,鸦片是从这个花仔的胶液提炼而成。在作业过程中要两个人分工明确地进行着;人们拿着那种专门收取花仔胶液的小刀在花仔上割一刀,它就会流出来类似树胶液的鸦片汁。它非常的奇怪,因为那胶液流到一半的时候,就会停止流动,人们只能用手指把胶液刮下来,再刮到蜡油盒里。此时,后面紧跟着的那个人就会用一块湿布把花仔擦一擦(不要以为这样是没有用的,把擦过的布放在水中洗一洗,擦布上的胶液就会给洗了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明令禁种鸦片,更加不能制造鸦片饼。但是,为了能够交钱避免挨打,很多人家偷偷地又开始种鸦片,偷偷地采来鸦片果实躲在隐蔽密封的小屋子里偷偷进行加工。鸦片这玩意煮起来呀!别提有多香、多诱人。奇怪的是鸦片煮起来是不粘锅的,一边煮,还要一边放莲花花瓣,直到它变得厚厚的,鸦片成型一般就是鸭蛋那么大。鸦片是因为有药用价值才被引进的,后来却成了祸国殃民的毒品。

每当讲起这些故事,奶奶总是有些惭愧地说:“当时害死了不少人啊!”

制作鸦片这么危险的事情,从种植到售买的过程,任何环节都要小心、谨慎,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

但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权叔是奶奶的叔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自耕自足的农民。他每天都会到田地里干农活,然后去荔枝园巡视,一刻也不容停歇。

当时有一个“坏分子”,受到那些人的监视和软禁,他想获得自由,就必须要揭发别人, 才能证明他已经得到改造;他要去抓获别人的“痛脚”(把柄)也就是要找一个“替死鬼“(替罪羊),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忽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了以前经常“帮衬”(买东西)的邝家,也就是权叔家。

傍晚,他趁着暮色降临,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了权叔家。他轻轻地敲门,小声地呼喊:

2

“大嫂,大嫂,开开门,”大嫂连忙跑到门口,打开门,问道:“干什么呀?”他拉着大嫂到里屋,轻声问:“大嫂,你还有鸦片卖吗?”大嫂抿了抿嘴巴想了想,又望了望他(因为之前他有来买过鸦片,)答道:“嗯,阿权那似乎还有些。(当时是备在家里做止痛药用)”接着,大嫂连忙叫出了权叔,权叔有些警备地望望他,表情有些犹豫不决。不过最终还是答应卖给他。他突然又说:“哎呀,不好意思,我忘记带厘吨(当时的称具)。我明早再来吧。”

次日清晨,他顶着雾气,匆匆忙忙地来了,拿好了厘吨,同时也不忘记带上一个人。他刚一进门,所带来的那个人躲在门边,耳朵紧紧贴着门缝,眼睛死死地盯着屋子里的一举一动,手里拿着一捆又粗又大的绳子。他礼貌地打了个招呼,就催促着:“早上好!我今天带来了厘吨,快把它(鸦片)拿出来。”权叔听到是他来了,就连忙拿着它(鸦片)从屋里走出来。权叔刚刚把它(鸦片)放到厘吨上,门外的那个人就急忙拿着绳子冲了进来,迅速绑住了权叔。然后押运往村口的大榕树下,绑在一条木桩上,村民纷纷问道:“阿权,你怎么啦?”“阿权,你没事吧?”权叔在村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平易近人。尽管他胆子不大,人也比较怕事,但是此时此刻他非常淡定地说:“没事,没事。”

后来权叔被押送到长塘村下巷祠堂后面的

小屋子里,与其说是小屋子,不如说是监狱,因为当时那个地方是专门用来关犯人的。几天后,亲戚告诉了已嫁到这条村的奶奶:“阿好,你去买一张席子给阿权,不要让他就这样睡在地板上。”“什么事啊?”奶奶非常着急地问道。亲戚详详细细地回答:“没什么,只是你爷爷留下的那个鸦片惹的祸。”顿时,奶奶一边啜泣,一边念道:“权叔啊!权叔。”接着她越哭越厉害,因为她是新媳妇,买菜做饭的事是由家婆(婆婆)来打理的,而自己如果没什么事,是不会出家门的,更不用说去市场了。她正苦恼着不知道去哪买席子。她突然想起了村口好像有一家杂货铺。她用衣服抹干了眼泪后,连洗个脸都顾不上,就飞快地往杂货铺跑去。

正当奶奶买好席子从杂货铺出来,刚好又遇到那个亲戚,亲戚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她:“呵??呵??不??不用了,阿权被转押送到东莞(城区中心的地方)去了。她抱着席子,发了疯似的向大马路狂奔,希望能见上权叔一面,可惜车早已开走了。她只好抱着刚买的席子失魂落魄、泪流满面地回家了。

牢狱艰苦

权叔被押送到东莞后,过的简直是非人的生活。

奶奶望了眼荔枝树,回过头来说:“权叔脱困后曾经对我们介绍过当时关他的木笼;他说刚一到那儿,就被人赶入那个仅有 0.5 立方米的木笼,一个成年人在里面只能够蜷缩着身体,弯曲着膝盖,下巴顶着膝盖,木笼还是‘长刺’的,刺得人疼痛难忍;更不可思议的是吃喝拉撒都在木笼里进行,那是一个特制、‘精致’的木笼(那绝对是个非常省空间的蜗居)。”大家可能认为除了环境恶劣了一些,这样子坐着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不错,一个小时是没问题,一天也是没问题,但是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都必须这样蜷缩着身体来坐,那又会是怎么样呢?

奶奶揉了揉眼睛,再次说道:“在一个多月过去后,一次偶然的特赦机会,可以放一些人出去劳动;他双手紧合,心中默念:菩萨保佑,保佑一定要念到我的名字啊!可以出去劳动,起码不至于会屈死在木笼里面;能出去劳动就一定会有生存的机会。保佑啊!保佑啊!真的就这么幸运,念到了他的名字。打开笼门的那一刻,他真是欣喜若狂;当他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爬出来时,他连简单的站立都成问题。因为长时间地蜷缩着身体,肌肉逐渐地开始萎缩,他的膝盖明显地突了出来,小腿比大腿还要粗,整个人瘦得只是皮包住骨头罢了,皮肤毫无弹性可言。眼睛充满了一条条血丝,变得混浊,一点精神也没有,皱纹爬满了他的眼角、额头。脸皮开始有些下垂,有点像沙皮狗。他所经历的沧桑毫无保留地刻在了他的脸

3

上。”

非常幸运的是,所谓的劳动只是拿着锄头到打靶场里锄了几下地,那个看管的人就说:“你们可以走了。”这是一句多么普通的话呀!却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令多少人重新获得自由,让多少人可以与家人相聚。

终于,权叔回到了家中。“土改”岁月,奶奶和她的一家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在当时的中国,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阶级半争”的扩大化,让许多家庭受到影响,甚至被迫害这段荒唐的岁月,已经离奶奶远去了,然而伤痕依然存在。奶奶说,希望永远不再有“批斗”,永远不再被迫害。我相信,讲民主与法制的中国,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历史感悟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生活在转型的城镇里,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高楼大厦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农田越来越少,务农的人也都纷纷“洗脚上岸”(不再务农)。

那时候,想了解历史故事,只能是通过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历史书籍等的途径来了解,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历史书籍等讲述的往往都是些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故事,听多了自然觉得没意思。因为我们往往忽视了一种方式——采访。这种方式可以了解到一些没有记录的,却真实存在的普通人的故事,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时代变迁的痕迹。这里面的一点一滴,都值得我们去一一回味。

我从来没有写过这种文章,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写好;我只知道第一步是要去寻找一个写作对象。我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这次写作方向就是奶奶娘家的历史故事,之所以选这个,是因为奶奶平时很喜欢讲一些历史故事给我们听。

奶奶答应了我的请求,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当时的一些故事。奶奶讲得非常的详细,我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地望着奶奶。每当讲到批斗地主时的悲惨情景,奶奶的眼眶就会溢满泪珠,那浑浊而充满沧桑的眼睛深邃地望着远方。每当讲到那个陷害权叔的人的时候,奶奶的眼睛里充满愤怒,每个字都是铿锵有力的。而当讲到权叔被放回家的时候,奶奶的眼睛变得温和,嘴角也微微有些上扬。

讲完这些故事后,奶奶感叹道:“那都是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居然是由你来问起这段历史,我真是惊讶!希望你们这一代能比上一代更优秀、更能干!”

我的心不禁一颤,心想:难道从来就没有人问起这些事情吗?“历史”既然作为一门学 科,就不仅仅是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课外的知识也同样是重要的。我们并不能去记住所有人物的历史事件,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历史故事。一个生动又难忘的故事,可以让我们通过故事去了解真实历史,更好地学习历史,让“历史”这门学科不再变得无聊乏味。不要认为历史离自己很遥远,每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家族的历史,有时间向爷爷奶奶询问他们当年的故事,不听不知道,一听迷上了。通过这次历史征文比赛,我明白了要多去聆听老一辈当年的故事,品味当年的味道,记录当年的事情。如果你有一些动人的故事,请你把它记录下来,让下一代能更好地了解“历史”。

4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生读书征文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五年级一班苏梦泽书是一片大海让我领略知识的海洋书是一片天空让我尽情翱翔书是一盏明灯为我指引道路我一直在书的海洋中徜徉享受着读书的幸福回味着浪花的快乐最近学校举行读书节系列活动我又...

小学生一年级作文范例

一句话训练春天到了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小草也从土里探出了脑袋小红的爸爸带着小红和小芳去到公园里吹泡泡她们吹出来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虽然她们累的满头大汗但是他们玩的很开心1一句话训练外...

小学生满分作文范文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园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家园池塘是小鱼儿的家园天空是小云朵的家园而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给了我们水源与森林给了我们美丽的环境也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可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家...

小学生法制教育征文(范文)

小学生法制教育征文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做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我们对法律不应该感到陌生我国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要普及理想教...

小学生作文范例

小学生作文范例小学生作文范例我的课余生活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弹古筝看课外书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我最喜欢的是看书一年级放假的时候杜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叫一年级的小豌豆我看了好多次觉得很好看又买了另一本一年级的...

小学生作文范本大全-精心整理版1

洗衣服200字今天早上妈妈正在洗衣服我看见妈妈那轻松自如的样子心想洗衣服真简单容易于是我就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今天我来代劳你洗衣服吧妈妈说你行吗我生气地说不要小瞧人家不要伤害人家的自尊心妈妈看我生气的样子就说好了...

小学生作文范文四篇

小学生作文范文四篇小学生作文范文四篇一一天中午我因为和妈妈斗嘴而生气到了极点我越想越气愤就决定离家出走当我走出小巷不远处就遇到了妈妈她问我你要去哪里去啊吃了午饭再去吧我却没有回答只顾自己走自己的可妈妈却一直在叫...

小学生作文案例分析

小学生作文案例分析作者李娜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的目地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想到和听到的表达出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作文水平的提高比起中学生来更有难度下面我先结合班内两位学生的作文进...

小学生作文怎么写开头和结尾常见的写法指导

小学生作文怎么写开头和结尾常见的写法指导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是用形象的凤头猪身和豹尾来比喻作文的开头正文和结尾这里不谈猪身只讲讲漂亮的凤头和有力的豹尾一凤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关于动物的作文一篇文章的开头是...

小学生各类型作文范例

我家的小兔子我家有一只洁白可爱的小兔子我给它取名叫雪公主毛绒绒的白毛两只长耳朵一条短尾巴真讨人喜欢你可别看它那讨人喜欢的样子其实不以为然它是个小馋鬼一天雪公主又叫着肚子饿了我看它实在受不了就准备去买胡萝卜给它吃...

小学生作文范文:劳动节作文10篇

龙文环球教育教师1对1中小学课外辅导LongWenHuanQiuEducation小学生作文范文劳动节作文10篇五一长假里的喜怒哀乐五一劳动节到了学校放假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长假我盼望着放假但又害怕放假因为假期生...

小学生作文范文95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七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童年是一片沙滩而我在沙滩上寻找那块最美的贝壳记忆的心扉中在幼小的我身上发生了数不清的趣事如果你有兴趣就来听听吧...

小学生学生征文(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