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材料作文

时间:2024.5.2

给材料作文。

1、根据下列材料,从多角度立意(议论文)。

美国一户人家,夫妻外出,留下两个孩子,不料发生雪崩,房屋为雪所掩,道路阻塞。营救的人员在第三天才打开房门,发现两兄弟竟然安然无恙,五岁的哥哥不仅给两岁的弟弟喂了食物,还给他洗了澡。

角度一:从两兄弟角度立论:或赞他们自立自强、自我求生、与自然共存的能力,或肯定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接受挑战、沉着机智、遇事不慌、临变不乱的应变能力。

角度二:从父母角度立论:父母要把自立自强的生存意识和技能传给后代;父母要注意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教会子女如何应付突发事件。

角度三:从我国当前家庭教育弊端立论:由于家长溺爱,不少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差,感情脆弱,挫折承受能力低。社会、家长、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自我求生、与自然共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图强的信心与毅力。

2、根据下列材料,如果写成记叙文,应该确定怎样的主旨。

(1)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

(2)稻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一个个稻穗长得非常饱实,但它们的头却垂得很低,眼睛总是望着根底。

细雨让鲜花感谢春风妈妈,因为春风是春的使者;稻穗低头望根,是因为她忘不了这片供给她养料的沃土。于是扩展开去,作为子女,不应该忘记哺育我们成长的父母;作为中华儿女,更不应该忘记培养我们的祖国。一句话,不能忘根。

3、根据下列材料,从多角度立意。

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后,不得志。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是什么形状?”这人摇摇头。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中。这人悦然:“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恍然:”像花瓶。“智者摇头,提起花瓶,把水倒入盛满沙土的花盆。水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沉思。突然,智者发现了石阶上的”小窝“,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的结果。“这人遂大悟。

角度一: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只要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并坚持不懈,就能成功。或者:成功,必须能适应社会,不怕被埋没,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成功。

角度二:一个人的发展不用受外界的影响和约束,要坚定信念,坚持不懈,才能成功。或者:只有在逆境中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不利的环境将会使你一事无成。

4、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确定主旨。

培根说:“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有的同学说:“我们生活很幸福,这里没有厄运,也没有不幸,我能创造奇迹吗?”

从表面看,此材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逆境能够成才;二是提出顺境能否成才的问题。其共性是“环境与成才”的话题,据此我们综合思辨后发现,主旨是:顺境、逆境皆能成才,关键在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如何,题目:《奇迹就在你手中》。

5、根据下列材料,从多角度立意。

美,有时是不能采摘的。比如,早晨的露珠玲珑晶莹,不过,一旦把它们采集下来,那珍珠般的光泽就会立刻荡然无存;美,有时是不能近观的。比如,远山如黛,美丽而

且神奇,可当你真的走近它,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大堆冷漠的石头;美,有时是不能触摸的。比如,水中清亮亮的月影,你要伸手一碰,那美丽的明媚就会立刻碎掉!

因此,人们总想把美采摘到自己篮子里的人,常常会收获许多失望。

角度一:美是什么?美有种种:人、自然、外表、内心、语言、行动,抽象的、具体的??不同的人,心目中有不同的美。

角度二:距离可以产生美,距离可以使美永恒,当我们面对美好的东西,该如何去欣赏、珍惜??

6、根据下列诗句,确定议论的观点。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提示: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苏轼诗寄寓的哲理是:角度不同,所见各异,而要识“庐山真面目”,就需要换角度跳出“山外”去看;卢梅坡诗以梅雪为喻,说明事物各有所长。两诗异中求同,共同点就是“角度”即“立足点”。据此可立论:凡事要客凤地多角度地观察分析,才能识其真相。如果立“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各有所长”,或“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就偏离了题目要求。

7、读材料选最佳角度立意。

猪八戒坐在镜子前,镜中反映的猪八戒非常丑陋,猪八戒愤怒地抡起铁耙,把镜子打得粉碎;当八戒再看地上的镜片时,无论大小,每块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猪八戒。

提示:(1)从猪八戒这个角度可以提出:主观愿望要符合客观实际,不从主观上找原因,一味强调客观的思想是徒劳无益的;

(2)从镜子这个角度可以得出:不畏强暴坚持真理可贵。

(3)从二者合一的角度可以得出:邪恶与暴力是战胜不了真理的。显然,这第一种视角,不仅紧扣猪八戒这个人人熟知的喜剧形象,而且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容易小入大出,是最佳角度;第二种也是单视角,但可联可比性不广;第三种视角大且面面具到,易写空泛。

8、根据《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从没角度立意。

提示:(1)从南郭先生角度,正向,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蒙混度日。逆向,肯定南郭先生“溜走”是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2)从齐宣王角度立论,批评齐宣王的享乐昏庸;(3)从齐泯王的改革精神。但还有最佳角度,从乐师角度,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个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好人主义”处世哲学来立论,指出“中庸这道”、“好人主义”至今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中国的许多事都坏在这种处世之道之上。启示人们:人人都要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勇于同一切坏人坏事作斗争,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会有希望,兴国才会有希望。

9、从下列成语中提炼出新的观点。

“铁杵磨成针”或“名师出高徒”

提示:我们要敢干打破常规逆向思维,这才能具有创新精神。如:铁杵何须“磨针”、办事应讲究效率;名师未必出“高徒”、高徒未必都出自名师。

10、


第二篇:给材料作文怎么写


作文专题

给材料作文 怎么写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下面我们从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举出几例加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要求: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近墨者必黑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语。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读完这个故事,我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 1

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鲁迅先生,却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这是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质薄弱的话,我相信,他很快会被传染上“病毒”。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心灵的天平向着金钱和权力一边倾斜了,倒下了,最终成了罪人。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和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他们可真正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种近墨者不黑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点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看来这位同学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选取了“应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这一角度,阐述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道理,主题集中而明确。其次结构安排得也很清晰。第1段,开头引用俗语,但不急于论述而是接着引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近墨者必黑吗?”“疑惑”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鲜明态度。第2、3段采取正反对照的方法加以论证。最后又以俗语作结。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恰当的引用增色不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是用蚂蚁做的一个试验,然后联系社会生活而感发出一番议论,说明应鼓足勇气,敢于克服各种困难的道理。值得思考的是,试验本身提供了多个立意的角度,因为在反复“碰壁”之后,蚂蚁才“奋而突围”。这就为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勇敢的选择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挫折战斗的经历。只有在障碍面前鼓足勇气克服,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小短文:在一只匆匆赶路的蚂蚁面前用樟脑球画一道线,这个小小的生灵便会望风而逃;赶到它面前再用“樟脑”画一道线,它又会惊慌失措地立即离开。翻来覆去都是如此。到最后,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这小家伙就在圈里转来转去毫无头绪。然后逐渐将包围圈缩小,它便会在其中左突右扑,发现无路可走后,只有硬着头皮冲出去??

看到这里,我想蚂蚁终于冲出了樟脑球所画出的“防线”,可以继续前进了。这勇气固然可嘉,否则只有困死其中,但如果蚂蚁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时就能冲过去,此时想必早已走到了更远的前方了吧!

普希金曾经说过:“好像上帝没有创造出平坦的道路一样,上帝也没有赐予任何人平坦的人生。”朋友,你现在是否意识到,我们人的一生也是在和自己面前的“樟脑防线”在斗争吗?

在“樟脑防线”面前却步不前的人,一事无成。

在“樟脑防线”面前犹豫徘徊的人,可能在最后时刻鼓足勇气冲出去的人,固然能取得成功。但,我更赞扬那些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前就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人,因为他们在面对有如“樟脑防线”一般的障碍、挫折时,不是想着如何逃避,而是勇于面对,大胆抛弃迷惑,恐惧,以无畏的精神去迎接这重重困难。

小小的蚂蚁在最后还敢于背水一战,而以“造物主”自居的我们既有一开始就勇于向前的人,也不乏有一开始就放弃的人。所以,朋友,在你遇到一道道“樟脑防线”时,是一开始向前呢,到最后再努力呢,还是到半路就放弃呢?答案,应该是明确的。

点评:这篇作文的作者能够认真阅读、审视材料,并从材料中分析出三种情况:遇到“防线”就冲过去; 2

犹豫之后再冲过去;在“防线”面前选择放弃。这种辨证的认识问题,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因此本文主题鲜明,立意较为深刻。文章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说服力。语言简练、流畅。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不管无意还是有心,我们每个人多少都在掩饰自己。尤其当我们在公众中生活或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表演”痕迹就愈加明显。

你有过“掩饰自己”的情景吗?请写出来。

要求:叙述要真实可信,清楚生动;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个材料共三句话,分为两段。第一段明确点出人爱“掩饰”自己的心理特征。第二段指明写作的内容:“你”“掩饰自己”的情景。这两段是学生作文的立意基础。

一颗发烫的心

记忆就像一条无尽的长河,在生命的每分钟里都不停息地流淌。那时时泛起的涟漪就是自己真实的写照,我至今还不能忘却那令我无数次自责过的一幕??

小学时的我,在老师眼里是个乖乖生,“懂事、听话、认真”几乎成了我每次评语中必不可少的六个字。而那一次,我却利用了老师对我的这种信任,背弃了诚实,犯下了自己永远无法原谅的错误??

小学四年级时,班里转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叫吕峰,个头不高,脸蛋黑黑的。听说,他来自农村,母亲是卖菜的。他们家千方百计才把他送进了我们学校,学校要求他试读一学期,如果他表现不好,就立刻转学。他来到我们班后,成了同学开玩笑的对象。不但因为他的外貌和那身打扮,还因为他那不伦不类的乡音。也许是想让我帮助他吧,老师安排我和他做同桌。开始,我还不大乐意,但渐渐的,我发现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吕峰虽然学习不好,但很善良、老实,而且口哨吹得很溜。那哨声如小鸟鸣叫,明亮、婉转,让人感觉置身于林间。每当课间或体育课自由活动时,他总会独坐在校园花坛边,拿着一片小树叶,欢快地吹起来。这也使许多男生为之羡慕,女生为之钦佩。

和他坐同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学会他那套口技,也想感觉那种被同学所惊叹的滋味。因此,我时常噘起嘴,也学着他那口形发出声音,渐渐的,我竟会吹口哨了。

又一次在语文课上,班主任老师正聚精会神地讲述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致,我的脑海里立刻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心中升腾起一种欢悦,口中情不自禁的“嚯—”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寂静。同学、老师的目光一齐盯在了我们这一课桌上。“你们俩,谁吹的口哨?”耳畔传来了老师的责问声。当时,我一下就慌了,为了尽快“澄清”自己,脸上无丝毫羞愧的表情,还一本正经站起来,一鼓作气地说:“老师,不是我。”老师立刻点了点头,表示相信我的话,并示意我坐下,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议论:“不会是朱海昀的,她胆子那么小”,“肯定是吕峰,班里属他最会吹口哨了??”这些话像针一样刺耳。我顿时追悔莫及。当时,我毫不犹豫的说出那句话,只因不想破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不愿被同学看做是坏孩子,更不想??总之,全都是为顾及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好面子。我也不晓得,我为什么在诚实和虚伪之间,会选择后者,而且“演”得那么真。正当我思想澎湃的时候,老师叫起了吕峰,“吕峰,这口哨是你吹的吧?”吕峰脸红了,“我、我??”他想为自己解释,但当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相遇时,他不由低下了头。因为我的目光像在乞求他,又好像提醒他“别忘了,我曾教过你好多题呢??”就这样,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发话了:“是,是我!”这下,我的心才如释重负,“罪行”也被掩饰了过去。课下,吕峰被老师叫出去狠批了一顿,我偷偷地到办公室门口听了,那字字句句像打雷一样不时在我耳边轰响,仿佛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总将我的心胀得满满的。

从那以后,我很少和吕峰说话。好多次,我都单独找他向他道歉,他却从不说什么,只是苦苦一笑,这让我更加内疚了。这件事就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烙印在我心灵深处。

直到第二学期开学的那天,我才知道吕峰转学了。听说是因为他学习跟不上,而且因为他平时表现不够好,上课吹口哨,和同学关系也不好??听了这些,我眼眶湿润了,我真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唤回我那个很会吹口哨的同桌。

许多年过去了,当我再回忆起这件事,心中不仅充满了深深自责,而且,我明白,那时那地,我做了 3

一回虚伪、掩饰自己的人。我终究希望以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做人应该诚实、善良!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如何掩饰自己的错误而终被自责折磨的过程。事情并不大,但令人沉思:我吹了口哨拒不承认,同桌没吹过口哨却承担了责任。那么其他同学和老师为什么也这样武断呢?其实都是在掩饰自己,以证明自己认识事物的一贯正确性!这就提示我们,所以掩饰常常成功,原因在于人思维的惯性,在于人的认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文章用词准确,描述生动,语言平实而流畅。 4.阅读下面的寓言,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家蜂蜜加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很多苍蝇来吃。因为蜂蜜实在太香了,它们都舍不得离开,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飞不走了。当它们快被溺死时,纷纷难过地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要求:可以写记叙文,写你的切身体验;也可以写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材料是一则寓言。它的主要内容是写一群苍蝇因贪吃蜂蜜而被粘住溺死。短文最后用苍蝇悔恨的语言点题“为了短暂的快乐赔上了宝贵的生命”,而根本原因是“太贪心”。文章揭示了“贪”的危害,警示人们不要掉进“贪”的陷阱。这篇寓言讽刺意义是十分明确的。

收起贪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可否认的是每当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得到或享受这些物质时,人的贪欲就会暴露出来,我们往往会不顾一切地一头扎进这份喜悦中,被冲昏了头脑。

过分的贪会给我们带来不幸。就像寓言中的苍蝇一样,因为贪吃蜂蜜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的确,太不值得了。但它们吃蜂蜜的时候想到这些了吗?当然没有。它们早就被一个贪字淹没了。生物都是一样的,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变得疯狂。众所周知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哥哥进入山洞时,看到那些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什么都不顾及了。结果被强盗发现他在洞里,招来杀身之祸。影视巨星刘晓庆,一次又一次的偷税都没被发现,使她沉浸在这“喜悦”里,于是干脆放起胆子大干。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她也难逃法律的制裁。一生的前程就这样断送在冰冷的铁窗下。现今社会上许多人又何曾不是这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呢?可见“贪”字不可沾啊!

但也许有人还抱着侥幸心理:我贪点便宜,不会有事的。其实不然,即使你贪心的行为表面上一时没有给你带来祸事,但久而久之,贪心的蛀虫就会钻进你的心里,使你养成处处贪心的坏习惯。况且一时的快乐只会冲昏你的头脑,能带来什么益处呢?你没有多长一块肉,也没有多增一点知识。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伸手必被促”。因此,贪图一时的快乐毫无益处,只会带来不幸。

又有人说,我就是管不住自己,那有什么办法?被贪念拴住了心其实只能说明你意志不够坚定。真正意志坚定的人完全可以控制住自己,为此也造就了他们的事业、学业的成功。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年少时,因为天天贪玩,荒废了学业。但当他听了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后,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有1993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宋涛,他从4岁就患上了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要知道小孩子最爱吃糖了,但小小年纪却十分懂事的知道自己不能吃糖,所以从小到大他没有向大人要过一颗糖。他何曾不想尝一尝糖的味道,但他却强迫自己不去想它。宋涛也因此在学习和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练就了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的事迹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总之,做人不能贪心。为了短暂的快乐赔上了宝贵的生命,相信这种傻事聪明人是不会做的。收起我们的贪心吧!

点评:这篇作文紧紧抓住“贪”字,举实例、论危害,条分缕析,十分清楚地告诫人们必须“收起贪心”。文章开头直接入题,由于“不受限制的得到或享受”,所以“贪欲就会暴露出来”,以致“被冲昏了头脑”。接着分三段分析了三种心态,即完全被“贪”字淹没的,抱有侥幸心理的和意志不坚定的。可贵的是,作者论述语言朴实无华,却有根有据,头头是道,很有说服力。

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自19xx年开始的“话题作文”它是高考作文命题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无奈。要想既不重复命 4

题形式,又给人一种新鲜感,也只能如此。前8年有3年是命题,5年材料,共计写了10篇文章,其中6篇议论文,4篇记叙文,文体比例基本持平。话题作文的出现,最大的变化是不限文体和开放式的立意。 如19xx年的作文是材料加命题,命题要求是:①把不选的题目划去;②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③不可以写诗歌、小说、戏剧;④不少于600字。

而19xx年至02年的命题基本要求是: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宽泛的,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只要与话题有关,都符合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这种要求的变化,目的是让考生各自发挥特长,不因为审题和文体而影响成绩。这样,在考试中就有一大批优秀作文出现了:从形式上看,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文;从内容上看,有记实的,说理的,也有想象的。考生真正做到了各显其能,成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命题自然是变得更容易把握了,老师和学生也付出了见新的劳动。然而,许多同学仍然写不出一篇较为规范的文章,偏题跑题仍为杜绝,即使不跑题,也是写得平淡无味。于是,教师与学生最大的疑问就是:怎样才可以使付出与获得相称呢?“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怎样写好话题作文?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我主张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写好话题作文:

(一)弄清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从认识上为写好话题作文奠定基础:

(1) 切入点不同:(对材料的使用不同)

材料作文的“材料”就是中心思想所在,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作者必须从材料中概括提炼观点:如19xx年,材料作文(鸟的评说)你只可以评论“生活中的这个怪圈”等;而话题作文中“话题”只是限定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去寻找材料,或者是内容的指向。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如20xx年以“诚信”为话题,像《赤兔之死》扩展历史故事,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北京的试卷《七般武器》则从材料本身展开,引发议论,也得到了满分。

再如20xx年“话题材料”如下:

一位身处暴风雪中的登山者,由于选择了去帮助另一位快要冻僵的人,最终得以双双走出困境。要求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文章。下面有两组题目,体现了考生对话题作文的认识: A、《赠人以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助人为乐》??

B 《做好自己》《永不言败》《独守心灵的家园》《为理想而奋斗》??

第一组命题由话题材料而来,强调帮助别人的意义、作用.

第二组命题强调体现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在崇拜影星歌星的潮流面前,他依然选择做好自己;面对挫折失败,他选择不断努力奋斗;面对喧哗浮躁的世界,他选择独守心灵的家园;面对美好理想,他选择不断奋斗等等。

(2)文体要求不同:材料作文多数是要求写议论文,先引述材料,然后分析材料,引出观点;话题作文在文体上自由开放,便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像20xx年的《赤兔之死》属于记叙文,《七般武器》则属于议论文,《答卷》则属于杂文。

附《一份心灵测验的答卷》

一份心灵测验的答卷

说明:本试卷共一张,5小题,请各考生认真作答,考试时间15点到15点45分,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试卷总分100分。

第一题(20分):一天你走在街上,看到前方一个行人钱包掉在地上,而他毫不知觉,你会(A)

A 赶快上前捡起揣在怀里。 B 捡起交给警察受表扬。

C 交还给失主。 D 不管它,继续走路。

第二题(20分)你在乘客众多的公共汽车上,好不容易占了个座位,这时上来一位80岁的老奶奶,你会(B)

A 连忙起来让座。 B 装做没有看见。

C 因为别人不让座,所以你也不让座。D 害怕别人笑自己,不让座。

5

第三题(20分)你独自一人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对面一位脾气暴躁人的窗玻璃。你会(A)

A 因为没人看见,所以赶快逃走。 B 诚恳地向对方道歉,并赔偿损失。

C 欺骗对方,说是一个过路人踢的。D 茫然不知所措。

第四题(20分)对于一个快死的人的一个小小的容易办到的请求,你会(D)

A 不答应。 B 当面假装答应,过后不了了之。

C 答应,并认真完成。 D 答应,但向对方索要报酬。

第五题(20分)你是一位在外企的打工仔,当你的老板以辞退相威胁让你下跪的时候,你会(A)

A 下跪。 B 拒不下跪,毅然走人。

C 下跪并鼓动别人也下跪。 D 运用合法权利,状告老板不尊重人权。

考生姓名:*** 考号:*** 座号:**

考卷总得分:0分

评卷老师:你的心灵蒙有很厚的灰尘,快擦干净它吧。

([简评] 文章极具创新精神,构思新颖,形式独特。考生以一份心灵测验答卷的形式,提出了在面对“心灵的选择”时,我们如何选择的问题,5道测试题,5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选择不同的答案,却能看出道德水平的高下,人生境界的高低。思想内容积极深刻,富有现实的针对性,表现了考生对蕴含在日常生活琐事中的道德精神的省察。)

(3)审题的难易程度不同。话题作文虽说淡化审题,任何一种命题都需要审题。材料作文观点比较隐蔽,需要作者分析概括。既要正确理解材料的用意做到不误解,不曲解,又要理解得全面、完整,不可 “断章取义”、“挂一漏万”;话题作文观点比较显露,只要求在作文内容上与话题相关,允许考生对话题作广义的理解和宽泛的发挥,而不作严格的限制。

(二)强化审题意识

高考作文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这的确给学生松了绑.但是,不难为学生不等于白送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同样不行.现实情况是:只注意与话题有联系,却不考虑怎样联系才更紧密不能对话题作深入的分析思考,看不出话题本身隐含着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不分析它究竟能给我们哪些启示,我们可否将其与人生或者其他领域联系起来.不会充分挖掘话题的内涵,也不会合理地扩展话题的外延,也就不可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选择最有把握的切入点。比如02年的“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不少考生只看到“选择”,却丢弃了“心灵”这个定语,也有的考生,虽然注意了“心灵”,却不能准确而迅速地把握“心灵”的内涵,不明白“心灵”其实应该包括:良知、思想、信念、意识等方面。也就不明白“心灵的选择” 这个话题,

(三)准确把握文体特点。

话题作文的命题要求,一般有“文体不限”的字样,这只是说不限制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决不是不讲究文体。我们应当做到:写什么文体就应该具备什么文体的特点,绝对不能写成一些四不象。 (1)记叙文要求: 记叙文的结构是一篇文章存在的依托,教材中许多优秀范文,在结构上都有可借鉴之处,安排结构,应多从教材中汲取养料。 如《琐忆》开头写道:鲁迅先生有两句诗,叫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全部人格的写照。??

文章落笔便点明了中心:写谁?——鲁迅;写什么?——两句诗限定的范围。

文章中间写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几件往事之后,作者又写道“??真的,有好几次站在鲁迅面前,我都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爱正义和真理!” 鲁迅“爱生活,爱正义和真理”,所以他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精神教育了我,我也想和他一样“爱生活,爱正义和真理”了。我把这种写法,叫做:开头点题,结尾议论,内容具体。教材中大量优秀范文,都具有这种结构特征: 应该看到,结构与立意,选材是密切相关,不能分离的。在写作过程中,反映出的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对问题的捕捉,对思想感情的表达的综合能力。

(2)议论文要求:

写议论文最大的烦恼是无从下笔,我以为,安排好结构,恰是解决开头难的关键。

为了解决开头难,我从“八股文”中借用了“起”“承”“转”“合”四个字,虽说由于受八股文牵累, 6

这四个字名声也不大好,但实际上它反映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

什么叫“起”?“起”,就是开头。文章从那里写起,影响到作者的思路,作者的感觉,作者的写作欲望。

在写作时我采取了找一个“话题”的方式。即:如果是命题作文,则寻找一个与之相关的材料——名言或者故事开头;如果是材料作文,则首先引述材料。

如:《说“小”》

看到题目,谁都可能想到要谈“小事不小”。然而,如何落笔,引出论点,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我们从名言“无以善小而不为,无以恶小而为之”说起,或者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说起,文章就好做的多了。至于如何表述,则是个人驾御语言的能力的体现了。 “承”就是紧扣话题,分析过渡。 “转”就是由话题转出论点。 “合”就是联系实际,展开阐述。范文举例:

说“小”

看到题目,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东汉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道: “孺子何不洒扫庭院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横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起)

陈藩立志做一番大事本无可厚非,但他不该只想做大事,不想做小事;更不该只想不做。好在陈藩听从了薛勤的劝告,从点点滴滴做起,最终成为东汉重臣。(承)

由陈番的故事,我想到一个道理:我们无论干什么事业,都应该从小事做起。(转)

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纤土,方能成其高。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观点)(合)

事实说明:??(依据所举例子合理得出结论)(结)

上文结构安排可归结为:

内容 要求 作用

(1)、引述材料——(简洁) —— (起)

(2)、分析材料——(准确) —— (承)

(3)、提出论点——(新颖) ——(转)

(4)、联系实际——(真实) —— (合)

(5)、得出结论——(灵活) ——(结)

再如:读下面故事,自己命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点石成金

我国古代有一个神仙叫吕洞宾,他用手一点石块,石块就变成金子了。有一个青年看了很羡慕,吕洞宾说:“你要金子就拿走吧!”青年摇了摇头:“不,我要你的手指头》”

范文举例: “金子”与“指头”说明了什么

我国古代有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说的是神仙吕洞宾用手指一点石块,石块就变成金子了。有一个青年看了很羡慕,吕洞宾问:“你要金子吗,拿走吧!”青年摇了摇头:“不!我要你的手指头。”(起) 读罢故事,我不由得为这个青年拍手叫好:这个青年太聪明了——金子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有了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他的金子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承)

由此,我想到了掌握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当然重要,但掌握方法更为重要:因为知识再多,也有用尽的时候,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的知识才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转)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学学习不能说不刻苦,他们经常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拿着书。然而,考试成绩与付出的,往往不成比例;也有一些同学,该学就学,该玩就玩,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令人羡慕。究其原因,前者拼时间,拼体力,不注重方法;后者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有了问题及时找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久而久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了劳逸结合,学习就事半功倍。我自己就有着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合)

7

文章一旦和自己联系起来,再写二百字不成问题,一方面篇幅展开了,另一方面做到了“点”“面”结合,有详有略。)

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方法实在不可忽视。(结)

在这里,我所说的“转”,指的是由材料而转换话题。因为原材料往往不是要议论的中心,顺着原材料写下去,常常是死胡同。94年“成高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94年成高题:读下面材料,依据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商品需要包装,精美的包装,可以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扩大商品销路。请以《说包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文章如果再以“商品包装”为内容,无论如何也很难写出更深的意义。如果能把内容“转”到人的包 装上,那就“海阔天空”了。按照上文的结构安排,这篇文章可以这样结构:

(1)、引述材料:(原文) (2)、分析材料: 事实确实如此:在中国前30年的经济建设中,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的产品是“皇上家的女儿不愁嫁”。所以当时的情形是一流的质量,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认识到了包装的作用,包装业与中国的经济同步发展。同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才也走向了市场。一身得体的包装可以让人们更快地接受自己。于是,穿名牌,用名牌也就成为一种时尚。 然而,正如同精美包装下面有假冒伪劣,一身珠光宝气,也常常掩盖不住俗不可耐??(举实例,引出论点) (3)、提出论点:最好的包装是知识。 (4)、联系实际:社会上的反面现象——轻视知识; 正面说理——知识的作用。 (5)、结论:应该如何对待知识,对待人才。这里,可引的例子也有许多。

(四)合理想象。

话题作文的命题要求,一般有“合理想象”的字样。

但是,“合理想象,决不可以胡说八道,”随心所欲。如果你写的是“邻居家一个青年,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早晨,一睁眼,发现头上长了一个大犄角??”那不叫想象,那是“变形记”,是新编“聊斋”。 有一位老师在进行所谓“发散性思维”训练时是这样命的题:“蝴蝶和狮子怎样恋爱”?“克林顿看见貂禅会干什么?”这样训练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想象作文”,对中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98年《文汇报》社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大赛中获奖的作品都是源与生活的而不是胡编乱造的。据我所知,《咬了一口的金苹果》就算是充满想象的了吧!而《咬了一口的金苹果》所体现的则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即“人类只有首先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等上层建筑的活动”。文章所反映的是作者宽阔的阅读视野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怎样才算“合理想象”呢?我以为,一般要做到:敢想、会想、合情、合理。 “敢想、会想、”就是要做到给人以“新”与“巧”的感觉。

能否从常见的材料中发现新意,巧妙安排,显示出的是一位作者的写作功力。这种功力表现在大胆而又真实上面。我把它叫做“新”与“巧”。

文章写得“新”,不等于离奇古怪,不合情理。而是应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窗口》,很多人动辄写老师备课,工程师画图纸,客观效果是什么呢?不是说明他们能力太差,就是说明他们白天不务正业?? 换一种写法呢?

“ ??我家对面那个窗口只要一亮灯,我就胆战心惊??那窗口的主人一回来,不是喝酒划拳,就是唱歌跳舞,不闹到下半夜不会安静,我这一晚上的学习就泡汤了??不知从何时起,对面的窗口静了下来。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们家怎么不闹了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那扇门,走近了那个窗口,灯光下,主人竟手捧外语课本一字一句练发音。我忍不住问道:“叔叔,你怎么不闹了?”他有点不好意思了,好久,才缓缓说道:“前些年大锅饭吃惯了,不闹腾闲得无聊,现在不行了,再混日子,连饭碗也保不住了??”

走出那扇门,回头望望那明亮的窗口,我的心中充满了暖意。??

所谓“新”,决不是荒诞离奇,而是指既能使人耳目一新,又让人感到合情合理,给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

8

《青岛日报》曾发表过一篇小文章,题目叫做《吃鱼头》,文章写道:

“??小时侯家里偶尔吃一次鱼,我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我爸爸爱吃鱼头。每次吃鱼,鱼肉归我,鱼头总是归爸爸所有。我就纳闷:大人为什么爱吃鱼头?带着这个疑惑,我踏上了人生之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喜欢吃鱼头了。儿子腆着个小脸,疑惑地问道:‘爸爸,你怎么老愿意吃鱼头呀?’我告诉他:‘大人都这样。’??”

文章不长,却很动人。“吃鱼头”的事家家有,作者想到了这是生活中的美,写成了文章,“我”没想到,这就是“新”。

所谓“巧”,就是这种事都让“我”遇到了。说到底是作者要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要“敏感”,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不平凡的镜头。

19xx年,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叫《星期天记事》的周记,被编入了《齐鲁新秀佳作评析》(山大出版社),文章分三个小标题,共计不到一千字。

星期天记事

我做了一次叔叔

难得有机会和妈妈一起去逛街,一大早,我就拉着妈妈来到车站,只见车站上人头攒动,等了二十多分钟,公交车慢慢地爬来了,人们一下子涌了上去。凭着我三年的挤车经验,三扒两挤我就上了车,占了个双排座,让妈妈坐里面,我在外面当保镖。车终于开动了??可不巧的是刚走了一站,从车下挤上来一个“抱小孩的妇女”,正站在我的眼前。我打心眼里烦得慌,头一下子扭向窗外,可又忍不住回头“瞅”了一眼,只见那妇女也正看我,我便“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那妇女很礼貌地说:“没关系,你请坐,孩子这么大了,让他站着就行。”我心中说道:我何尝不想坐下,可谁让我倒霉,碰上“抱小孩的妇女”了呢?嘴里却说:没关系,让他坐吧。孩子不懂大人心,从腿缝里“哧溜”钻过来坐下了,嘴里还甜甜地说了声“谢谢叔叔!”人们都“哈”的一声笑了。小家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皮:“不,谢谢阿姨!”在笑声中,我心中的不愉快化为乌有,仿佛觉得车厢里空了许多。于是我想,要是车厢里再多几个真正的叔叔让座,那该是一种什么景象?没有受骗 来到中山路三角地,正碰上一个卖海米的,价格便宜得很,妈妈便买了一袋。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要倒出来看看。我在旁边很不耐烦:一袋海米有什么好看的?卖海米的看到这情景,挤过来说:“大嫂,不用看了,我再送你一袋。”越是要送,妈妈非要看不可。打开包装,上下两层海米,中间全是虾糠。我惊呆了,看着卖海米的,心中说道:人们啊,别让钱迷住你的眼!还是上当 逛了一天,回到我家附近的小市场。一个稚嫩的叫卖声吸引了我:“快买吧,三毛钱两捆了!就这两捆了!”顺着声音看去,一个小家伙和我弟弟的年龄差不多,眼前守着两捆菜,正起劲地叫卖着。我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他也该和我弟弟一样,在草地上踢足球才是。于是拽着妈妈的衣角:“买了吧,买了吧!”妈妈看了我一眼,买下了那两捆并不新鲜的菜。我兴冲冲抱起菜转身就走,心里很为帮了他一点小忙而高兴。可刚走了两步,那稚嫩的叫卖声又响起来了:“快买吧,就这两捆了!”我回头一看,小家伙不知从什么地方又抱来两捆,正大声叫喊着,脸上带着狡黠的笑??

我明白了,我上当了。我的心一沉,想起了一句话:救救孩子!??

让座的事谁都遇上过,可惟有“我”遇上的不同。一声错称的“叔叔”,化解了心中的不快,更唤起我对生活美好的呼唤。

上当受骗的事谁都碰上过, “小小贩”的表演,让人深感痛心,作者一句“救救孩子”的呼唤,读来“振聋发聩”,让我们不能不佩服她的观察之敏锐,思考之深刻??

要做到“新”与“巧”,联想与想象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事物,自身并无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赋予它的。譬如一块砖放在这里,它是什么?

有人看它就是一块砖:铺路,垒墙,盖房子——不过是它的本分罢了;

有人看它是方正的象征:砖不方正,就变成垃圾;人不方正,就变成废物——砖成了做人的尺子。 而在有的人眼中,一块砖意味着势单力薄,千万块砖才可以建成高楼大厦——砖又变成了团结就是力量的象征??

99年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新概念作文”了罢。据有关材料上说,在复试中,有一个命题是:一 9

位评委把一个纸团扔进一个茶杯:“写吧,这就是题目。”考生略加思索,落笔写道:“纸团是我,水杯便是社会,我最终将被溶解在水中??”思维之新,之巧,不能不令人叹服。

对于想象和立意,有一段关于作文的师生对话对我们可能有启发:

生①:刚才你说万物可以联系人生,你讲话的麦克风怎么联系呢?

师:麦克风的作用是将声音放大。我现在的声音与你们平常听到的不同,平常我与你们交谈,我自以为声音还比较悦耳。可我听到自己的录音吓了一跳:我讨厌它,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声音。什么东西一放大,就会变得虚浮和浮夸,就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其代价就必然失真。

生②:你面前那块玻璃可以联系人生吗?

师:玻璃很坚硬,或者说很锋利,可以划破手,甚至把铁画出痕迹。但同铁相碰,它又显得很脆弱摔在地上,一片粉碎,成了玻璃渣。一个人除坚硬或者说硬朗之外,还要有韧性。修品德,搞科研,做学问,锻炼身体等等,都要有韧的精神,不要过于脆弱。还有,玻璃可以挡住风寒,送进阳光。人生就要有这种扬弃力??玻璃透明,它从不掩饰什么??

生③:你穿的这件羊毛衫难道也能作文?

师:能!羊毛衫能御寒,这显而易见,但不仅如此。现在穿羊毛衫正和时宜,如果夏天穿,太热,冬天穿,太冷,总之,不能一年到头穿着它,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决定穿或脱??人生,治学,都要不断地调整情绪,变换方式、方法。你们现在是高三学生了,可有人还在用初中,甚至小学的方法、心态来学习,那怎么行呢?

生④:能谈谈你的眼镜吗?

师:眼镜是一种障碍,隔断了我和你们的目光。但实际上,这种障碍调整了我的视力。这就可以引出一个观点:障碍的必须性。有很多东西看来是障碍,如纪律,约束,大街上的红灯、护栏,挡住了你的自由,也保护了你的安全??

生⑤:鞋和袜子能写人生吗?

师:这两样东西和人生道理就更接近了。中国古代有郑人买履的故事,还有“削足适履”,都可以引出道理做文章。袜子呢?一个人可以穿一双比较旧的鞋,但不宜穿破袜子。穿着高档皮鞋,却配一双露着脚后跟的袜子,就让人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当事物有一里一外的时候,人们更看重的是内在的东西??

生⑥:请谈谈头发与人生的关系。

师:对头发,中国有个另外的叫法:三千烦恼丝。为什么有人把头发剃光?据说是追求超脱。剃光后好像没有烦恼了,其实不然。根本解决之法,不在头发,而在于理想、情趣、道德的追求??

生⑦:我们初中学过一篇文章,叫《死海不死》。死海淹不死人,但名字很可怕。如果以这个内容作文行吗?

师:当然行。这就是名与实的关系,可以引发议论。名曰“死海”,却偏偏使人活;而许多看似铺满鲜花的道路,让你欢欢喜喜,实际上可能是通向毁灭的险途??

生⑧:我们大厅里有两盏不亮的灯,能写人生吗?

师:电灯这么多,世界这么大,总会有不亮的灯,也总会有不闪光的生命。这不亮的电灯,挂在这里,徒有其表,却拒绝发光;人生中也有这种现象:看起来像个人物,却拒绝奉献,??

生⑨:尼斯湖水怪能联想人生吗?

师:这是个谜。中国的天池也有水怪,也是一个谜。但人们对谜有不同的态度。我们的,有人考证调查,揭开了谜,说不是水怪,而是木头或者大鱼什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于是人们不来看了。但人家对尼斯湖水怪一事从不揭底。随着科学发展,什么水怪野人,哪会找不到呢?人家的聪明就在于不说破。从发展旅游的角度说,这就是市场眼光,经济头脑。何况人生的许多道理不一定说破,开口便俗,一切尽在不言中,又有什么不好呢???

“敢想、会想、”也应该有可以有所借助。

1、 借助为人熟知的文学故事。

10

文学是人类智慧的化身,中学生在这里理应得到丰富的营养。最近几年,大量优秀作文,都取材于文学名著。如《赤兔之死》《朱贵开店》《阿Q新传》,大量文学积累,使考生受益不浅。

在练习中,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于勒叔叔新传》,写于勒发了财“衣锦还乡”,全家人对他热情万分,让人读后感慨颇多。

2、 借助寓言故事材料。

寓言故事说理通俗形象,家喻户晓,借用寓言故事进行新编,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新龟兔赛跑》。

3、 借助历史故事、历史知识。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充分利用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可以更有利于挖掘现象的内涵,加深文章的立意。《伤仲永》,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 借助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反映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借助神话传说进行合理想象,可以给人一种新奇之感。像: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

(五)准确立意,提高文章的档次。

过了审题关以后,立意层次的高低,决定了文章层次的高低。

我们说干什么都得讲究个规律,文章立意也是如此:

立意,反映在考生身上,应具备多侧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如“失街亭”:

从诸葛亮的角度——赞执法如山的精神 从马谡的角度——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的危害 从用人角度——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从蜀魏相争的残局角度——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和话题都不可以当作写作重点。文章的写作重点是材料或话题引发的那些潜在的东西。

示例(一)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20年改革开放, 这一目标是否达到?如何看待随之而来的腐败现象?

材料一:春天来了,打开窗户,放进新鲜空气,也带进来苍蝇。??

材料二:高尔基:“在阳光最灿烂的时候,脏东西、烂东西格外显眼。但是常常有这种情况,我们过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好事物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就看不到阳光滋生万物的力量了。”

思路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生活中的黑暗,正是生活充满了光明,如果因此而否定生活,那与生活恰好背道而驰了。腐败的是共 产 党内的一些人,而揭露腐败和惩治腐败的也是共 产 党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人 ,所以,借腐败来否定共 产 党的做法是错误的。

示例(二)吃东西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麦子、稻子要吃种,萝卜要吃根,黄花菜要吃花,白菜吃叶,甘蔗吃杆??螃蟹一身硬壳,人们也有办法,打开外壳,吃它的肉,毒蛇也可以吃,而且据说蛇毒性越大,肉的味道越鲜美,只是吃的时候别忘了去掉蛇毒??

思路分析:为什么这样吃,当然是“吃”其精华了。改革开放向外国学什么?一是先进的科学知识,二是先进的管理经验。那些已经被外国证明是糟粕的东西,我们自然不该引进。

示例(三)从前有一个人虔诚地信奉上帝。一天发大水,他被冲到一棵树上,便向上帝祈祷:“上帝,救救我。”早晨,从远处来了一条船,船上的人发现了落水者,要带他离开,他说:“我要等上帝来救我”。船走了,他继续祈祷,中午,又有第二条船经过,船上的人对他说:“这太危险了,我们带你走吧。”他说: “我相信上帝是不会抛弃我的。”黄昏,来了第三条船,船上的人告诉他后面不会有船了。可他说:“上帝与我同在”船走了,这人淹死了。死后他见到了上帝,质问道:“我对你如此虔诚,你为什么抛弃了我?”上帝说“没有,我为你派了三条船,可你都拒绝了?? 思路分析:生活中如果真有什么“上帝”,那就是机遇,善于抓住机遇,“上帝”就与我同在;不善于抓住机遇,我们就是“上帝”的弃儿?? 示例(四)一百多年前,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科技博览会上,英国送去了蒸汽机,美国送去了发报机,中国展品是小脚女人的绣花鞋和挖耳勺??若干年后,在日内瓦科技发明博览会上,苏联送去刚从月球上取回不久的矿石,中国展品最引人注意的是张衡地动仪的模型??

11

思路分析:一百多年前,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制者腐败无能,不懂什么叫科学,这是可以想象的出的;若干年后,新中国刚从一片废墟上站起来不久,再加上很多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本已存在的差距,被拉得更大了。然而,中国人历来争强好胜,不愿被人瞧不起,拿着老祖宗的发明去展示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再过若干年呢? 要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振兴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示例(五)有一个哲学家过河,在船上,他问船伕:“你学过哲学吗?”“没有。”船伕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又问:“你学过数学吗?”“也没有。”哲学家惋惜地摇了摇头,“唉,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话音没落,一阵风吹来,船翻了,两人都落到水里。船伕问:“你会游泳吗?”哲学家挣扎着拼命摇头,船伕道:“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 (思路分析)生活中,如果拿着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就会觉得自己才是世上最完美的人,那么,就会越比越短;反之,我们会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要不断努力,不断进取,这样,就会越比越长。

蓦然回首

高考评分:内容20 表达19 特征20 总分59

忘记是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彩车盛礼恭迎管仲的那份宽容;

忘记是秦穆公要群臣摘帽熄灯,不介小隙的那份心胸;

忘记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淡定;

忘记是祁黄羊那“举材不避仇,任贤不避亲”的那份明理;

忘记是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那份洒脱;

忘记更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那份旷达!(排比铺陈,从不同侧面诠释了“忘记”的境界,既有气势,又丰富了文化内涵)??

——忘记是一种心胸,忘记是一种境界。忘记该忘记的。多一份宽容多一个朋友,多一种忘记多一个世界。当你在学会忘记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三言两语剖析“忘记”的意义)

——蓦然回首,你已不再是孤寂的独行人!

铭记是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份感恩戴德;

铭记是赵孟頫与爱妻患难风雨,不离不弃的那份坚贞;

铭记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份誓言;

铭记是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那份忠心;

铭记是李时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那份责任;

铭记是严子陵垂钓富春江边披蓑戴笠的那份固执;

铭记更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那份凌云壮志!(再次排比,和上文形成对比,丰富了“铭记”的内涵。语言精练而有意蕴)

——铭记是一份警醒,铭记是一种责任。记住该记住的。多一点铭记多一点警醒,多一份铭记多一份成熟。人生许多事,是在铭记中成就,也是在铭记中精彩!(点睛式的议论,由事例而及内涵,意蕴更为丰富)

——在铭记中,蓦然回首,你已有了认真生活的理由!

在忘与不忘之间,多少故事风雨不衰!让我们树立心中的标尺,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让我们的人生多一点踏实与精彩!(总结上文,明确点题,照应“忘记”与“铭记”两个侧面,言简意赅)

点评: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是材料丰富,行文简洁。其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一、作者摈弃了烦琐的叙述和议论,连续运用排比句式援引事例,形象地诠释了“忘记”与“铭记”的具体内涵,表现出丰富的积淀。二、对事例的援引能从不同侧面加以挖掘,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内在的本质,从而丰富了材料的内蕴,形散而神聚。此外,结构上前后对照,由分而总,语言凝练而有文采,使行文有一种明快流畅之美。此文能得高分,材料的丰富、结构的明快简洁功不可没。

12

更多相关推荐:
材料作文范文

材料作文范文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

材料作文范文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一写作指导一材料作文也叫题意或后话题作文作文只提供材料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的作文二写...

乐观的材料作文范文和材料

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作文记得在霍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个女记者提出了一个全场顿然无声的无比尖锐的问题她说霍金先生难道你不为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面感到悲哀吗众所周知霍金是个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一些手指可以活动其命运是无...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及范文

材料作文审题及范文2苏志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

材料作文范文

材料作文范文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范文

材料作文范文一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叹了一口气说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

材料作文写作范例

材料作文写作范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学生要老师教会他所有的智慧老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大地咬了一口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又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然后对着他的学生说来把这些吃...

材料作文练习及范文

材料作文训练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材料一大兴安岭火灾过后火林带仅剩下一棵棵烤得焦黑的光树干它们已被一些林业专家判了死刑谁料到焦黑的树干第二年春天又全部绽...

高考(论坛)材料作文怎么写?

高考论坛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xx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根据以...

材料作文范文

静心静性复读6班杨佳瑄安静折射出内敛的成熟与谦恭的本性如同雪压梅枝没有电闪雷鸣的肆虐只是安静的飘落堆积不浮不躁静雅素洁正如文中老者静心去钓鱼以忘我的境界换回鳜鱼上钩静性品味钓鱼之乐也正是年轻人的浮躁将老者静心淡...

20xx高考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

20xx高考材料作文训练及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

给材料作文(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