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模式:六段式

时间:2024.5.13

议论文结构模式:六段式

教学目标:学习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让作文结构井然,层次清楚。

教学重点:“六段式”及典范文章分析

教学过程:

一、明确模式

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

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忘记了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叙事过于详尽,变成了记叙文的写法,这是应该尽力避免的。笔者在指导时,就让学生学会“三明治”式的结构,即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一般不超过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证分析,立论周全。任何理论都不过是一种假设,绝对的结论容易产生偏颇,因而一段辨证的分析能使立论更为严密周全。

第六段:联系实际,结尾升华。这一段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从而使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种模式,易于掌握,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因为它的优势很明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六步模式,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无啰唆拖沓之嫌,使阅卷老师一看即明;论据充实,论证充分,有效地克服了写议论文内容空乏的毛病。

二、典型范例:

借忧患之风,扬理想之帆

①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有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古训,无一不是在警示我们:不要沉迷享乐,要在忧患中求发展。

②古人云:“贫贱忧戚,玉汝于成。”贫穷的生活、卑贱的地位、失意的忧伤,有时像一阵烈风,它会熄灭弱者的生活激情,但也会扬起强者的希望之帆。越王勾践,由一国之君沦为吴王的马前卒,何等的卑贱!由锦衣玉食而食人粪便,又是多么的屈辱!然而,数年之后,他却能实现三千越甲终吞吴国的抱负,雪洗耻辱,光复越国。是什么使他得以东山再起,创造历史神话?是忧患。卧薪尝胆,警醒他毋忘国耻,时刻清醒;亲身劳作,促使他体恤民生,吊忧贺喜;仇雠在前,激发他忍辱负重,苦觅良机。

③忧患可以光复一个国家,同样道理,忧患可以使一个生命创造奇迹,也可以让一个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是忧患,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创造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丰富了中华史学文化的宝库;是忧患,让邓亚萍悬梁刺股,发奋苦读,取得了人生的另一块沉甸甸的金牌;是忧患,让张智慧春研发出第四代洗衣机,让海尔集团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④也许有人会说:安乐的生活,谁不向往?殊不知,安乐,是一张温床,可以成就幸福的美梦,更容易滋生堕落的细菌;安乐,是火,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更可以

熔化斗志的宝剑;安乐是麻醉剂,可以缓解肉体的疼痛,更可以损害你健全的器官。商纣王沉迷美色,酒池肉林,终于断送商朝江山,成为百姓的罪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人,沉湎于度曲作词,荒废朝政,导致身死国灭,给后人留下笑柄;吸毒者,陶醉于一时快乐,害己害人,酿成个人悲剧,毁弃家庭快乐,给社会留下。

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处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中的我们,也面对许许多多得响了诱惑,这就要求我们,无论身处忧患,还是享有快乐,都要拥有一支镇静剂——“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辩证思想:忧患中,乐观进取,化压力为动力;成功时,站到生命的更高层,不被安乐遮望眼,放远目光,且莫贪恋一时的快乐,重蹈蜗牛的覆辙——强大得令许多天敌都无可奈何,却惨死在小巧柔弱蠢笨的萤火虫手中!

⑥忧患是风,推动生命之舟。让我们借忧患之风,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幸福的彼岸。

不要轻易说“不”(2008广东)

什么是“不”?那是对事物可能性的一种否定。当你说出“不”字的时候,你也就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没有希望。然而,世事无绝对。世上几乎没有事情是绝对可能或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朋友,请不要不加以认真思索,就轻易说“不”。

不轻易说“不”,是一种智慧。

十几年前,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一个外国记者采访某外资企业老板时问:“你认为互联网在中国有市场吗?”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中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但这句话却启发了当时正从事翻译工作的马云,他仔细地分析,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且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也逐渐发展,如果利用互联网发展贸易,不是有很大的市场吗?于是他敏锐地从别人说“不”的事业里看到了商机。马云也成为了著名公司“阿里巴巴”的总裁,他的智慧也为人称道。

如果当时马云只看到困难,就轻易说“不”,那么现在还哪有功成名就可言?由此可见,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请不要轻易对它们说“不”。有时候经过仔细分析,认真思考,所谓的不可能也是有可能的。

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力量。

汶川地震造成了众多生命消逝、家庭的残缺,看着泪流满面、伤心欲绝的灾区人民,我想对你们说:“不要轻易对生活的希望说不,灾难让你们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生活还要继续。”不要轻易放弃,不轻易对生活的希望说“不”,这是一种坚强,是一种在困难面前挺直脊梁的力量,我深信,这种力量能为灾区人民抚平伤痛,勇敢地走下去。

我们不要轻易说“不”,但对于一些事情,我们却要不假思索地说“不”。

当***在制造分裂中国的舆论时,我们大声说“不”;当DNN作出侮辱中国人民的言论时,我们大声说“不”;当莎朗·斯通提出“地震报应”论时,我们大声说“不”。不轻易说“不”不等于面对可能损伤民族,伤害国人感情的事也忍气吞声。

一个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不”,什么时候不能轻易说“不”的国家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才能在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在奥运来临之际,让我们理性对待“不”字,扬起一叶民族之魂的风帆!

点评:这是一位理性思维很好的考生的作品。“不”字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内涵,如否定、放弃、拒绝等。作者开篇定向,把“不”理解为“对事物可能性的一种否定”,这样写的好处是论题集中,避免大而空泛,便于深入展开。作者认为“请不

要不加以认真思索,就轻易说‘不’”,首段明确阐释了题目的涵义,“轻易”就是“不加以认真思索”,这样写扣得紧点得明。主体部分用了两个例证,论述了在不同困难面前不轻易说“不”是智慧是力量,用例新鲜,评例精恰,论述有力。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停止思考的脚步,结尾部分简练有力地提出“不轻易说‘不’不等于面对可能损伤民族,伤害国人感情的事也忍气吞声”,从而使文章充满辨证色彩,行文比较周密。总之,本文架构清晰,论述缜密,文风质朴,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议论文结构模式之:递进式

一、明确模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比如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二、200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

(06山东高考作文,关于远看近看星星不同的材料话题)

200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2号文,以类比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

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

(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第二篇: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递进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明确模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

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模式:标题:命题或自拟

引论:提出论点或论据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论证分论点二: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三层层进)

论证分论点三:分论点+分析论证+小结

结论:照应全文

例1 写作《要钻牛角尖》的提纲

(1)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什么)

(2)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为什么)

(3)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会怎样)

(4)“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怎么办) 例文2 200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 - 1 -

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沉湎幻想难以取得成绩,让梦想建立在塌实的现实基础上方有成就。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

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

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

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

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

漓的舞蹈!(06山东高考作文,关于远看近看星星不同的材料话题)

例3 2006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2号文,以类比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

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更

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

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

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2-4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 2 -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例文4

说 疑

未解之惑,未识之物,未辨之味,未通之理,皆可谓之“疑”。在客观事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个“疑”字。科学研究就是破“疑”,破“疑”才有所发明。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就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出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唯有具有探求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至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宋朝思想家张载说得好:“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见疑不疑,主观臆测,强不知以为知,那就会走到真理面前却失之交臂,悔恨终身。利比息在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时,发现在母液底部,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利比息想当然,认为这只是“氯化碘”。后来,法国波拉德在做同样的试验时.对深褐色的液体细加研究,发现它不是“氯化碘”,而是一种新的元素——溴。这件事对利比息教训很深。他在自传中提到这件事说:“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亚里士多德曾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这个断言,流传了一千八百年。伽利略却要重新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是真理。他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铁球,跑到比萨斜塔上往下扔,一次次实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断言是错误的。不仅如此,伽利略还从中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轨道,推动了力学的发展。敢于对权威的结论见疑,才有希望穿破未知的障翳,打开真理的大门。不怀疑“电磁波穿过空气层就会一去不复返”的结论,马可尼就不可能设法不用导线把信号送过大西洋,开创无线电事业;不怀疑格林关于人体血液“遍布全身就在体内消耗干净”的说法,哈维就不会发现人体血液是循环的真理;电磁场、原子能的发现,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生物进化论、元素周期表的创立,不都是敢于向权威的错误论断挑战的结果吗?

- 3 -

“疑”,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就是提倡科学的探索,不随主观臆测乱下判断,不被陈规旧章捆住手脚,敢想、敢干、敢于在科学上“掀翻天地重扶起”。这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怀疑一切,而是不执迷于一切权威的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本文思路结构:

引论:从解释“疑”的含义入手,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论证分论点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论证分论点二:见“疑”,决不可“讳疑”而应当“解疑”

论证分论点三:对前人留下的‘已知’成果,要善于学,也要敢于疑

结论: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都要敢于“疑”,善于“疑”

【训练提高】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点评

文章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指出理想、奋斗与收获是“诗意地生活”的真谛,然后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简明有力地收束全文。文章干净利索,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楚,语言流畅、 - 4 -

优美。作者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论述中能随时加以引用。

文章的思想比较深刻,作者对“诗意地生活”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观点明确,文章整体上一气呵成,大气而老到。

动手写一写:

请概括《诗意地生活》(07年高考湖南考生优秀作文)的结构 :

写作训练:

1、2008安徽高考作文: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考链接】

(20xx年课标全国Ⅰ高考作文)

1:把一条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把它放进大鱼池里,它才有可能长的很大;

2、狼之所以勇猛矫健,是因为它长期生活在野外环境里;

3、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10个人,并告知他们都是有天赋的人,后来这10个人都获得了成功,但心理学家最后坦言,他们当初其实只是普通人。

结合以上三段材料,自主命题,撰写800字作文。

请试着审题立意,写出一个递进式的提纲

作文展示

丹墨莲梅

鱼生活在小水缸中就长得小,到了大水缸中就会长得大,环境决定着鱼;狼不断探索着新的环境,生存技能不断提高,环境改变着狼;被周围的人认为是“最有前途者”,于是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提高。环境的确影响着人。

古人也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处于香的环境,自己也会香,处于臭的环境自己也会臭。这句话的意思是香臭丹墨会影响人,周围的环境会把人影响到与它融为一体,所处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但是在环境面前,人就只能任环境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吗?

自古便有“乱世出英雄”这种说法。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中,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思考“王道之始”在哪里,于是成就了千古至圣;战者在流血漂橹中思考“不战而屈人之兵”,止戈为武,于是成就了兵圣。偏僻的南阳并没有把诸葛孔明变成鄙陋的村夫;蛮荒的北海没有把苏武变成西伯利亚的牧民;清净的寺庙也没有把朱元璋变成虔诚的和尚。

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可以在烟馆遍地的国内环境中,烧起一把销烟的熊熊烈火,让国人迷离的双眼从鸦片缭绕的青烟中睁开。即使后来因此被贬西北边疆,他仍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停下他为民造福的脚步,在风沙中他徒步勘测地理状况,在干渴中他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坎儿井,人们至今还称其为“林公井”,清流泽被世人,惠及子孙。

环境固然可以影响人,但是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种子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里,但是它不会被永远埋没,依然可以择机萌发;雏鹰生活在悬崖峭壁上,但是没有因此而蜷缩待毙,依然可以勇敢地振翅高飞,翱翔天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凌寒独自开,暗香盈 - 5 -

风雪。

环境如丹如墨会改变人,但是人也可以如莲如梅不被环境改变,在坚守中绽放自己,成就自己。人,勿以丹、墨为借口,要以莲、梅为榜样!

(二)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如:标题 严于剖析自己

1、中心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分论点:A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B 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C 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例文展示:

2012高考北京卷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用慎独鸣响生命的汽笛

老计在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以及列车久久回响的汽笛??能够看出他身上存在着当今物质文明所匮乏的宝贵财富—慎独。

慎独是万物之本。

慎独是山顶的苍松劲柏,历经雨雪风霜却仍然傲立于天地之间;慎独是天上的霄汉星河,看那宇宙无疆也仍然光明在黑暗之中。

慎独可以规范行为道德。刘少奇云:“慎独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的重要标尺。”春秋时晋国的赵盾一心忠于朝廷,坚持穿着繁复朝服的习惯,勤政爱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盾把慎独尊奉为圭皋,时时刻刻规范着自我行为道德,竟然感动得前来杀他的刺客自杀了,可见一个人时刻提醒自己坚守职责是多么的宝贵。慎独让赵盾即使争论不断却仍然屹立于历史的滚滚江河之中不倒。

慎独还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自古以来人们皆倾向于拜良师,结益友,这之中慎独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许麟庐仿对虾几乎分辨不出真假,为此他很得意。白石老人看在眼里于是告诫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人应该学会慎独,不能因为别人没有了自己的风格。这番话如醍醐灌顶,浇醒了许麟庐,让他明确了慎独的重要性,思考自己作为一个真正画家的职责,从而在良师益友的启发下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

慎独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在湘西带领群众修路致富至今流传苗歌不断,亲下基层连日劳作摔下三米田埂解决百姓温饱,九八抗洪与军民同吃同住八十多个日夜不喊苦累。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守慎独之道,用生命诠释了活着的意义。大家亲切的称他“三不”书记、“三民”书记,死后防腐账本、廉政记录、几十本日记的三件遗物以及“不要闯红灯”的一句遗言感动了无数人,慎独之如斯亦感动中国!

可是慎独在今天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皮鞋胶囊、甲醛白菜??黑心厂商为了谋利不择手段,腐蚀着人们的身体也模糊了人们的视线,慎独似乎离你我越来越远。 - 6 -

其实我们不必像胡忠谢晓军一样支教藏边成为高原上最美的并蒂雪莲,也不必像阿里木白方礼们一样在生活的苦难中没有冷却他们的热心成为街头的慈善家,只要和老计一样每天独自行走在心灵深处,给生命以庄重的敬礼,生命便也会有那久久回响的汽笛!

知识点拨

在论证思路中,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这就是递进式结构。它的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一般议论文采取(1)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体现了递进式结构的特点。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人们常常也采用(2)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展开论述,因为它符合一般人的思维规律、认识规律。

(3)另外像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即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接着再进一步分析自由主义的危害性、思想根源,最后提出克服自由主义的办法——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也是递进式模式。可概括为这样的模式: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原因。

注意事项:

递进式论证结构需要层层深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不能随便调换顺序。

总之,“文无定法,文必有法”希望同学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运用。

- 7 -

答案:

总论:诗意地生活,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到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分论:

①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②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③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论:

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附答案:

第一步 拓展思路

1、“是什么” 感动的含义——正义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2.“为什么” 可以想到:

只有那些对真善美有着本能追求而又情感丰富、细腻的心灵,才善于领悟世界的美好,才会时常被感动的潮水濡湿。对于那些心灵来说,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正是这来自心灵的感动,让人倍觉人生的温馨。

3.“怎么办”可以想到: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你们中间每一个人。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去寻找一种久违的感动,去体验一种泪流满面的冲动??

4.“会怎样” 可以想到:

感动,把我们的眼睛叫醒,把我们的鼻子叫醒,把我们的心灵叫醒,所有的人都叫醒了,我们因感动而胸怀理想,因感动而充满希望,它把我们引向美好的未来。

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实在是幸福的。

第二步 拟写提纲

一、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

二、感动源于对生活的挚爱

三、感动促进了人格的升华

四、缺少感动社会将越冷漠,生活将越显枯燥

结论、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

第三步 写作实践 学会感动

- 8 -

更多相关推荐:
议论文“六段式”结构与例文

议论文六段式结构与例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

六段式作文

谈谈议论文的写作赖向阳一篇好的考场议论文既要有鲜明突出的观点体现考生良好的思辨能力也要有相适宜的行文思路高考阅卷老师比较青睐以分论点的形式分解中心论点的议论文但大片考生都用这种思路的话必造成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为...

议论文六段式

议论文结构模式学案六段式结构一明确模式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

六段式规范议论文

六段式规范议论文范文例文一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第一段紧扣关键词意气排比展开引出中心论点不超过三排人要有意...

议论文结构模式:六段式

议论文结构模式六段式教学目标学习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让作文结构井然层次清楚教学重点六段式及典范文章分析教学过程一明确模式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第二...

作文标准六段式

作文标准六段式开头48字明确提出观点段一用排比引题明确观点五行半段二正面论证详细写一个名人事例要加队事例的评价并重申观点十五行半段三正面论证略写三个名人事例有评价并重申观点十五行半段四反面论证略写三个反面胜利加...

六段式作文结构范文

1六段式作文结构第一段提出论点准确鲜明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兴总之三两句话直奔主题切忌故弄玄虚拖泥带水第二段详例剖析叙议结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只是要写好详例剖析殊为不易不少学生...

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及范文推介

考场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及范文推介文无定法议论文的写法同样多种多样不同的话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学习写文章模仿是很必要的下面的议论文十九种写作模式可供大家训练时参考借鉴注意不要生搬硬套灵活运用认真研读范文根据自...

5、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系列训练:“六字珠联”式结构 2

高中议论文写作片段周训练第五周六字珠联式结构学习目标1明了议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2能熟练运用六字珠联式结构进行写作学习时间2学时学习过程一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1三要素论点观点论据材料道理事例等论证用论证方法证...

高考作文-起承转合式与六段写作模式

起承转合式起承转合几个字受了八股文的牵累名声不大好但它实际上反映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且不说相当数量的绝句律诗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就是现在报章上的论说文运用起承转合的都不少见比如韩愈的师说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

议论文六字珠联式结构

高考议论文写作系列训练第四讲议论文结构模式训练六字珠联式学案20xx321学习目标1明了议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2能熟练运用六字珠联式结构进行写作学习时间2学时学习过程一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1三要素论点观点论据...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技法

五段三分四环节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共四个环节五段的结构安排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引论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观点要明确应该简洁精练所以用一段来完成本论部分是...

议论文六段式(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