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务信息写作

时间:2024.4.27

浅谈政务信息员“四勤”习惯的培养

政务信息员在信息上传下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效能的发挥。笔者认为,为提高自身素质,政务信息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勤学习、勤思考、勤动笔、勤沟通”的习惯。

勤学习。一方面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丰富知识储备。通过精读政治理论、工商法律法规、上级机关下发的各类重要文件,把握宏观政策方向,了解上级精神和工作动态,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保证信息宣传的方向不出偏差;通过泛读社会、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种知识,做到提起笔来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博采众长,琢磨写作技巧。认真研读《中国工商报》、《工商行政管理》、《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等各类业务报刊、省市级网络办公平台收录的简报信息以及书面交流材料,琢磨优秀信息宣传稿的创作思路、写作技巧及形式等,集百家之长为己所用。

勤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政务信息员尤其需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一是抽丝剥茧,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对各种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思考问题本质,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使信息更有层次感、更有深度。二是仔细揣摩,及时总结完善提高。即便自己写的稿件被领导选用或是被刊登出来时,也不能沾沾自

喜,要认真对照原稿,找出被改动的部分,仔细揣摩上级修改的意图,找到自身差距,总结不足,及时完善提高。三是勇于创新,平中出奇。遇事多动脑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千篇一律的写作套路,尝试多种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不落窠臼,写出新意,写出特色。

勤动笔。信息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信息员必须养成勤动笔的习惯。一是勤于收录信息素材。信息素材如数据、事例、材料等不会自己跑到手上来,为了避免出现“素材用时方恨少”的情形,信息员必须在平时就留心搜集,或通过深入基层实际调研交流,或借鉴他山之石,不断充实、更新信息素材;注重提高自己对信息素材的灵敏度,及时将日常工作中有价值、有新内容的信息素材记录下来,尝试从各种计划方案、总结、领导讲话、报告等文字材料中提炼出有用素材。二是勤于借鉴模写。这里说的模写不是指简单的模仿、抄袭或人云亦云的“照葫芦画瓢”,而是积极的、有创造性地模仿,多结合自身实际内容撰写,体现自己的特色,通过模仿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三是勤于修改提炼。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信息初稿要反复修改,看主题是不是鲜明,内容深度够不够;材料是不是充分,说服力强不强;结构是不是严谨,层次、段落、开头、结尾的过渡、照应、衔接怎么样;语言表达是不是精练,是不是准确,词句顺序、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还要敢于否定自己,

敢于推倒重来。

勤沟通。一是与上级部门勤沟通。及时了解当前宏观工作动态,把握阶段性工作重点,确保信息的针对性。二是与基层所(队)勤沟通。在信息中如实反映基层所(队)具体工作好的做法、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建议,使信息编写具有客观性。三是与业务骨干勤沟通。当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不能模棱两可,一定要向业务人员问清楚,向前辈多请教,以防出现常识性或政策性错误,影响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四是与其他信息员勤沟通。通过沟通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如何破解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


浅谈如何破解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

笔杆子学院 行 人

最近,通过与笔杆子学院部分学员的沟通,发现一些学员在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上,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怎么去写,难下笔,下笔难。说实话,这也是笔者刚入行时感到头疼的事。为此,经过深入思考,结合个人十几年的写作经验,将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认为,要解决新闻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先要纠正当前存在的两种片面认识。一是简单论。认为新闻信息写作很简单,是小儿科的工

浅谈如何破解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

章比起来,新闻信息在篇幅上,在内容上,在逻辑上,在组织结构和谋篇布局上,确实比较单一,比较容易上手,常常是初学者入门阶段的练笔。有些单位领导喜欢在报刊杂志上刊登文章,在看文章时,也往往是看有多长、占了多少版面,多少篇幅。认为登出来越长,也就越难越好越有价值。由于所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这也无可厚非,然而,从新闻信息写作的角度看,我认为这是外行看热闹。大家知道,写文章不以长短论高低,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长有长的难处,短有短的难处,会写大文章的人,不一定都会写短消息,写短消息,也可以作为今后写大文章的积累和锻炼。同学们中学时都学过一篇文章,叫做陋室铭,这篇文章很短,才79个字,可是却成为了千古名篇;而多少讲话稿,洋洋洒洒上万字,最终被扔在在了废纸篓中。当然,我这里绝对没

有抵毁讲话稿的意思,我对讲话稿的写作是情有独钟的,因为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撰写领导的讲话稿。这里说的是,作文字材料好比做工程,工程有投资很大的大工程,也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对初学者来说,大工程可能一时啃不动,先从“短平快”项目开始也未尝不可,新闻信息写作就是这样的“短平快”项目。同时,写新闻信息也可以有所作为。现在很多单位对新闻信息工作很重视,因为这是领导的眼睛 ,上级领导观察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常常就是从新闻信息上了解的。现实情况怎样呢,现在单位里写信息能写出名堂的人,其实也不

浅谈如何破解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

常在报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对文字工作的兴趣就会增强,就会越来越有信心。运气好的话,说不准领导还会瞄上你。说到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也可以说是我的徒弟,是个外地人,可以说,刚到我们这边的时候,是不安心工作的,一直想调回老家,可他只是一个农民子弟,没钱又没背景,怎么办呢,因为他手脚比较勤快,就跟我学写材料,我指导他先从练习新闻信息开始,大约锻炼了半年左右,慢慢地,也在报刊上登了一些“豆腐块”的文章,对写作新闻信息有了一些兴趣。那时候,我们那边天气比较冷,要用烤火器,他有时一边写信息,一边烤火,入神的时候把手都烤焦了。就这样写了将近两年,他大概发表了几百篇的短消息,我让他整理成一个册子,托熟人拿回去给他老家的领导看。刚好,他老家那边正好也需这样一个会写信息的人,没多久就把他调回去了。听说他现在还当上了县里一个部门的领导。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写新闻信息一定要达到什么功利

性的目的,一定要怎么样,我的意思是,我对认为写新闻信息很简单、没前途的看法不认同。二是模板论。认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要多看看名报名刊上高手写的新闻信息,就会变成行家里手。多读多看肯定是不会错的,从中确实也可以学到一些常识和一些套路。但是,写文章是个苦差事,不能只是想着走捷径。梅花香自苦寒来,从来就很少会有天才,想要学会写新闻信息,没下一番苦功是不行的。学学别人的模式或者套路,就想把文章写好,其实是一种偷懒的思想,按群众路线的话讲,叫做享乐主义。见得猪跑的,不一定就吃过猪肉,新闻信息是一种十分有灵性的文体,只有相对固定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名家在写作时有当时特定的背景和情景,我们如果一味地模仿,可能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变成了东施效颦。研究已发表的新闻信息,可能会从中摸索捕捉到某个版面编辑喜欢的文风,以及新闻信息的常见写法,但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工作,在报刊杂志或简报上体现的方式都不一样,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注定不会有前途。比如,党政一把手的动向肯定是新闻,但部门领导行动要见报,就没那么容易;再如,经过编辑修改后的新闻稿,发表出来都是有板有眼的,但如果你照着这样写,我看不见得会被采用。为什么?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程序的问题,你的稿件先要经编辑筛选,然后到部门负责人的手里,再经分管审核,最后才到总编签字。这里,是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每一关的工作人员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考虑了政治、社会等方方面面影响,增减了个人的因素,最终才形成我们在报刊上看到的模样。也就是说,这已经是一篇被磨去了棱角的作品。如果你一开

始就这样写,可能在编辑这一关,就会因为不够出彩入不了眼球,所以说,采编采编,采跟编是两回事的,编方可用的,采方不见得可用。当然,写新闻信息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能够刊登出来,但没有公开发表,你这篇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别人就无从得知,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纠正了上述两种片面认识后,下面,我们开始谈今天的正题,也就是老秘网初学者如何解决新闻信息写作入笔难这个问题。所谓的入笔难,其实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线索从哪里来?第二是如何从线索中提炼新闻信息点?第三是怎样把这些线索写成新闻信息。只要把握好这三方面,也就功德圆满了,也就基本掌握了新闻信息写作的要领。

一、关于新闻信息线索从哪里来的问题

缺乏新闻信息线索,这是大家,甚至是一些资深记者都深感头疼的事。这一点,可以说是大单位有大单位的难处,小单位有小单位的瓶颈。大单位,由于部门分工精细,有时存在“各扫门前雪”现象,难以从其他部门要到线索;小单位,人卑言轻,想把小事情做成大文章,有难度。于是,久而久之,越写越没东西写,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那么,如何发现和捕捉线索呢?就我个人的经验的而言,必须做五官和手脚一起上阵。毫无疑义,眼睛是一定要尖的,也就是要善于发现。我们的很多学员,都是办公室人员,办公室工作的优势在于经常和领导、文件以及各类材料打交道。所谓的春江水暧鸭先知,办公室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会多一些,时效上也比别人会早一步,只要多留个心眼,总会发现一些线索的。当然,不在办公室工作的,方法上也是一样的。比如,

可以从会议中找线索,开会的目的在于研究或者解决问题,所以每次会议都会有很多的信息点,只要稍微留心都会找到很多有价值的线索。也可以从文件材料中找线索,没事的时候经常翻翻单位收发的文件和材料,说不定就得找到线索。比如,上级有工作部署,单位下一步一般就会有相应的工作措施,落实以后肯定还会有成效、有数字,只要你留心去跟踪,说不定就是一条或者几条线索。还可以从日常工作中找线索,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每项工作总会出现一些亮点、难点、热点,有甚至还会涌现出的典型事物、人物,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新闻信息线索。单单眼尖还是不够的,鼻子和耳朵也要灵,要有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比如,领导不经意间的嘀咕,平时与同事的聊天,以及外面对单位的评价,等等,都可能是不错的线索。这里要记住,搞新闻信息工作嘴巴一定要甜,有时虽然是帮别人宣传,帮别人做事,但别人不一定就会感激你、认可你,人各有志,单位里有些人因为怕麻烦,并不想把工作宣传出去。在单位里,从事新闻信息工作,你就是单位的记者,向其他同事询问工作上的事,类似于采访,要得到别人的好东西,自己位置一定要摆正,态度一定要好。不能一张口就让别人委婉拒绝了。当然,闭门造车是搞不出名堂的,写新闻信息手脚还要勤,多跑几个单位、部门,多听听群众和行政相对人的看法,往往会激发你写作的灵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了这么多枯燥无味的话,下面,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是我自己的例子。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乡下一个不起眼的小部门负责新闻信息工作,由于单位领导对这块工作比较重视,自己感觉压力很大。总觉得小单位里,新闻信息的线索太少了,没东西写。但是,后来一次偶然的

经历,却让我对线索这东西有了不同的认识。那年,我当时的单位为了规范农村诊所的中药管理,给这些诊所统一购置了一批装中药的瓶瓶罐罐,我是办公室的,并没有参与这件事,几天后,和同事一起聊天,听同事讲到了这件事,那时我刚好在酷史周兴请君入瓮的故事,心里面想,这些瓶瓶罐罐在古代不就叫做“瓮”吗,于是我提笔写了一篇标题为《某某地请药入瓮》的消息,投给市里面的日报,第二天就登了出来。从这个小事上看,其实,线索只要肯花点心思去挖掘,大体上是不愁没有的。

二、关于如何提炼新闻信息点的问题

每一个材料的新闻信息价值有大有小,有的可以提炼成好几条信息,有的则要想方设法,转换角度,才能提炼出新闻信息点。可能有从事新闻信息写作的同学会有所体会,机关企事业单位信息撰写,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你想写什么,就能写什么,也不是你发现了新闻信息线索,哪怕是正面宣传的线索,都可以写成新闻信息。在单位里,更多的时候,写的是“钦点”的命题作文,就是领导给你定了框框的文章。这就是单位通讯员跟记者的区别。我认为,记者的文章虽然也受到多方制约,但相对会广阔、自由的多,而且很多报社的编辑、记者都是实行轮岗制的,记者相对来说出稿率会高。单位的通讯员,首要的是讲政治,在内容、题材甚至写法上都受到了约束,在写文章上并不比记者容易。那么,是不是说单位通讯员写的新闻信息就一定很呆板,很不自由呢?这也是一个误区,规范就好比一个大鸟笼,在笼子里还是可以自由飞翔的。按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就是要带着脚镣跳舞,脚镣越是绑的紧,就

越能彰显出舞者的水平。即使是领导钦定的命题作文,即使是手上所掌握的材料毫无新闻信息价值,但只要认真观察思考,还是会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时候,就是考验你提炼新闻信息点水平的时候了。就好比是教外语的老师。外语老师最怕什么?不是刁钻的学生,也不是学校组织的考试。外语老师最怕的是在公共场合遇到外国人,行家一出手,知道有没有啊。领导给你点了题,不管有没新闻价值,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关键时刻会不会掉链子,就得看你平时的修行了。也许有的同学会说,可以去找报社的熟人啊,找熟人当然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躲的过初一不一定躲得过十五,求人不如求已,平时掌握一些提炼新闻信息点的技能,是必要的。在平常的材料里提炼新闻信息点,貌似很难,其实,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你转换一下思路和视角,把横的材料竖过来看,把包着的材料掏出来看,把手上的材料吊起来看。总是会看出新鲜感的。新闻界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这句话我不同意,狗咬人也未必不是新闻,比方说,如果这只狗咬的是影视明星,那就是新闻了。也许你要问,那假如狗咬的是平常百姓呢,如果狗把人咬出了病,或者两家人因为狗的事闹出了纠纷,狗咬人也未尝不是新闻。所以说,要多思考,多动脑,不要给既定的条条框框,或者貌似经典的模式给套进去,让自己出不来。这里给大家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大概七八年前,我在县里的一个部门工作,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单位,领导对信息工作也比较重视,说来也奇怪,我的领导很多对这块工作都很重视。有一次,单位组织一些行政相对人参加大专院校的函授培训,领导说要写一篇文章,在市里的日报上登出来。照理说,象这种小县城的小单位,全市不知道有

多少家,组织培训能不能叫做新闻呢,我当时感到有难度、有压力,可又不能不写。怎么办,我想了又想,把培训人员的档案翻出来看了又看,终于发现了突破口,发现这些人当中,有6位是农村来的,于是我转换了一下角度,将文章标题写为“某某县6位农民变成大学生”,一下子,在第二天市里的日报二版头条上登了出来,省电视台读报栏目组看到后,进行了转载,从那以后,我的稿件在地方报纸上就很容易刊登出来。现在我们来分析,我当时的这个角度设计并不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因为这六人确确实实是农民,经过培训后也确实取得了大专函授文凭,但如果我当时以“某某县某某单位组织行政相对人进行培训”这个常规的角度切入,估计看都没人看。举这个例子,不是我老王卖瓜,喜欢吹牛,主要是说事物是多面性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对手上的材料要有自信,不能总是挑三拣四,拿着金饭碗到处要饭吃。

三、关于怎样写的问题

从我个人经验看,新闻信息写作要避免走进九个误区,我称之为“九忌”。

(一)忌体裁不分。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写新闻信息,最要紧的是弄清体裁。每种体裁的行文规矩是不一样的,如果把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搞错了,到编辑老师那里就成了笑话,有时候,你的文章写的很好,但因为这种小错被淘汰,那就可惜了。这里我着重给大家讲讲两种最常见的、最易混淆的情况。第一种,是不要信息与新闻不分。初学者有时搞不清新闻与信息的区别,常常写了一条信息,又当新闻用,又当信息用,一篇稿件,不管青红皂白,到处都投。

我有编过简报,就收到类似的稿件,打开邮箱一看,是新闻稿,这也就算了,邮箱的收件人上居然还写着十几个单位的地址。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编辑,会有何想法呢?新闻信息稿一般来说是允许一稿多投的,但不能懒到连新闻信息都不分,甚至一斤冰糖送好几家的地步。新闻与信息虽然表面上看,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其实上差别是很大的,知道了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在日常写作时,新闻可以根据需要改成信息,信息稍为加工一下,也可以改成新闻,两者是可以兼顾的。关于体裁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要各种新闻体裁不分。关于新闻的分类,新闻界目前存在很多争议,说白了,也就是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从写法或者说是从文种上分,广义上的新闻大体分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评论和群众来信八大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人认为,报告文学可以归到通讯这一类,特定和速写算一类,等等。从狭义上说,新闻指的是消息。这些体裁里,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应该是消息和通讯这两种。关于消息和通讯的区别,百度里都有,我就不作展开,这里只讲比较容易出错的几个地方。比如,消息有引题,有本报讯或某某电,通讯没有;通讯的副题有破折号,消息没有,等等。这些常识的问题搞错了,就可能引起编辑反感,千万不要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以前有同事问我,写消息时,需不需要加本报讯,我的建议是,最好加一下,写新闻信息一定要记住,编辑们每天要看很多稿件,很忙,作者要想尽办法帮他们节约时间,为他们分忧,我想,他们会感激的。

(二)忌蛇头虎尾。什么是蛇头虎尾。就是层次混乱,把重点的放在后面,次要的在前面。新闻稿,特别是使用最多的消息一类,是很

讲究虎头蛇尾式写法的,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酒香 还怕巷子深,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 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就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写得好,可以吸 引读者眼球;写得不好,内容写的再好也会功亏一篑。新闻界有“三分 之一的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的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的时间写主题” 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消息一类的,特别是基层部门工作人员写 的消息,标题占三分之一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因为报社的记者、通 讯员何其多, 业余撰稿人又何其多, 想要在有限的版面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连编辑的眼球都吸引不了,又怎么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呢?我想,这 就是大多数新闻喜欢用“倒金字塔”这种结构的原因,什么是倒金字 塔,就是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的放在后面。新闻写作有在五个 W 和一个 H 的说法,什么是五个 W 和一个 H,就是何时、 何地、何人、 何事、何故、如何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这几个要素里,何时、何事跟何 人很重要。这三个要素最好在文章的导语部分就交待清楚。有的同学也 许要问, 这种虎头蛇尾的写法要达到哪种标准才算合格呢?我这里可以 告诉各位,要做好整段都可以让编辑砍的准备,要写到让编辑不需要进 行大的改动, 想砍哪里就砍到哪里的程度, 要随便砍到哪里都可以成文。 我以前写的新闻信息有时就让编辑砍的只剩下导语。 有时甚至只剩下一 个标题,成了一句话新闻或者标题新闻,最短的一篇才十三个字。 (三)忌角度错位。其实这一点,我在前面一直反复强调。大家都 在不同的单位上班,不管在哪里上班,写新闻信息的时候,总希望自己 的单位能多提几下, 可能的话, 最好是单位领导的名字也能经常露一露。

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却犯了角度错位的毛病。比如说,单位召开一场会 议,单位的领导出席某一项活动,这并不是新闻,除非你单位的这个领 导本身就是新闻人物。会议或者活动的新闻点在哪里呢,在于其中的措 施和工作导向,这个才是重点。写新闻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开会这 个角度,要将会议内容中存在的新闻信息点“拎”出来,这样的稿件才 会出彩。这一点,因为前面已经举过一些例子,所以就不再重复,我再 讲一个关于角度的观点,那就是,如果说真实是新闻信息的生命,标题 是新闻信息的眼睛,那正确的角度就是新闻信息的灵魂,找对了角度, 也就找准了道路。 (四)忌言无不尽。写新闻信息的人要养成一个习惯,卫生的习惯, 对文字要有洁癖。新闻信息的文字就好比姑娘的脸,长的再漂亮姑娘, 如果不讲卫生,别人也会敬而远之。什么叫卫生?就是文字要干净。文 字干净并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字词句的恰当应用。多一字不可, 少一字也不可,必须恰到好处。写文章也是讲究环肥燕瘦的,有的地方 要泼墨如水,有的地方则必须惜墨如金,但不管是泼墨还是惜墨,道理 都是一样的,泼墨并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随意挥洒,而是要让每一滴 墨都泼的合情合理、丝毫没有多余。惜墨也不是说要做葛朗台,滴水不 漏, 而是要惜的合情合理, 不让人觉得吝啬抠门。 在新闻信息的写作中, 惜墨比泼墨更常见,特别是消息这种文体,要坚决做到一个字都不多, 能省尽量省。惜墨对编辑来说,其实是一种高姿态,是在替他们着想, 你少占了空间, 别人就多了发挥的余地, 你高姿态了, 编辑才会高姿态。 当然,不该多的字多了,这个文章就好比赘肉,赘肉哪里谈的美感。我

举个例子,新闻信息作品里面,一般是不允许出现“某某日以来”这种 写法的,大家看出什么问题了吗?因为这里多出了一个以字,把以字拿 掉,一点都不影响句子的表述;可有可无,就说明这个字是多余的。类 似的还有以及这个词,一般来说,这个以字也是可以省掉的。再比如, 有些活动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些撰稿人为了表示中庸,常常将这 些单位的名称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对不对呢?要知道,读者关心的是活 动的内容,而不是哪些单位。读者对这些单位并没有特别的感情,又不 是喝喜酒收红包,哪个单位参与,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如果实 在没办法,一定要把这些单位写上去,我劝大家最好把他们放在结尾部 分,做好让编辑砍掉的准备。还有一种情况,我经常会看到有些学员写 的新闻信息稿,里面偶尔会出现为了什么、根据什么之类的话,这些带 有主观色彩的话,是单方的意图,如果强加给读者和编辑,他们会很反 感,况且,这也不符合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所以说,写新闻信息稿件, 干什么就是什么,最好不要穿靴戴帽。 (五)忌自以为是。不管是新闻还是政务信息,读者一般来说,都 是本单位以外的人,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转换角色,站在他们的 角度,客观冷静去写,这也是新闻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最忌讳的一点, 就是写着写着,作者突然跳出来,指手划脚,发表一番议论。一定要相 信编辑和读者的智慧,只要你写的好、做的好,他们都会看的出来,没 必要画蛇添足。包子大家都吃过,有的人喜欢吃肉包,有的人喜欢吃菜 包,但好象更多的人喜欢吃煎包,为什么?因为煎包跟锅贴的更近,更 能接地气,更能接受来自基层的热量,因此才会更香、更可口。新闻信

息也是这样,只有跟读者的贴的越近,才越具有价值,才越受欢迎。很 多领导,在指导下属写信息材料时,经常要求多表功,多说一些好话, 甚至领导的相片能出来更好,有的还总想把工作总结都原原本本搬上 去。同学们,理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可能吗?毕竟报社不是我们家 开的。 (六)忌主题不清。受写公务性文字影响,很多人写新闻信息也 喜欢来个一、二、三、四,方方面面都想带上一笔,结果是把稿件写成 了四不象,主题在哪里,别人很难看出来。说是总结报告,没头没尾; 说是散文,结果是行散神也散,说是新闻信息,又不具备新闻信息的基 本特征。就好比一个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特征,就 注定会成为甲乙丙丁。 (七)忌故作高深。我的观念是,不管哪种文章,最基本的一点, 就是要尽量让别人看得懂。复杂问题简单化,体现的是水平,简单问题 复杂化,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初学者往往喜欢整一些专业的、拗口的 名词术语,以体现自己的水平比别人高,结果是别人越看越不懂,哪里 还知道水平高不高。 (八)忌呆板冷淡。前面讲过,新闻信息在写法上虽然规矩很多, 但绝非一组冷淡呆板的文字,必须根据不同读者的风格、喜好,熟练运 用不同的语言,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九)忌乱用数字。数字是好东西。可能老秘网在基层和部门工作 的同学会有所体会,写材料,常常是有过程、有措施,但想要个成效或

浅谈如何破解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

浅谈如何破解新闻与政务信息写作下笔难的问题

者数字相当不容易。要数字不容易,但用好数字更不容易。大家知道,数字是个枯燥无味的死东西,读者对数字没有多少兴趣,甚至会感觉眼花瞭乱。怎样才能用好些数字呢?一定要想方设法跟读者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引起共鸣。同时,使用数字也要讲究角度。比如某个贫困乡镇引进了一个年产值几百万元的项目,对这个乡镇来说,几百万可能算个数字,但对发达地区来说,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是不是这个数字就没用呢,也不是的,这就得看你的功夫了,如果你把它改为能够拉动某乡镇GDP几个百分点,或者跟百姓有什么联系,或许就会引人注目。

更多相关推荐:
政务信息写作培训心得

政务信息写作培训心得今天下午,在我局会议室进行了政务信息写作的培训。政务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辅助领导层进行决策,对大家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也可以让全体员工经行经验交流,并且可以反映大家的工作情况。所以…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几点个人体会(仅供参考)张先根一、什么是政务信息?(我的观点:“政务信息一点不神秘”。)政务信息是公文的一种,目的是供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各部门工作情况,即“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包括:工作思…

在安阳市国土局学习政务信息写作心得

首先感谢局里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政务信息写作的机会,也感谢申主任对我的亲身指导,使我掌握了许多的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理论知识,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领导完成的任务。从20xx年x月x…

政务信息写作技巧

政务信息写作技巧一政务信息的作用政务信息的主要作用是服务领导决策是向领导汇报本单位工作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的一个主渠道也是一个快捷渠道二政务信息的写作要求一结构独行标题加正文结构简单语言精练朴素自然篇幅短小一般信息...

政务信息的写作技巧

政务信息写作技巧一政务信息的定位什么是信息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变化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

政务信息写法与写作要求

政务信息写法与写作要求一为什么要写政务信息为领导提供信息服务是各单位和机关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通过基层信息的反映可以撑握动态及时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能否及时传递是一项重要任务从理论的层面看政务信息的...

政务信息写作要点

政务信息写作要点一政务信息的特点和作用1政务信息是在特定的载体上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文稿2政务信息的特点宏观性要围绕中心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一般会议一般活动不属于政务信息真实性要求实事求是简朴简练精确的文字权威...

政务信息的写作

政务信息的写作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决策的基础是各级政府指导工作制定计划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基层组织向上级部门反映工作情况的重要渠道20xx年4月温家宝签署第492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

政务信息写作基本常识

政务信息写作基本常识一政务信息的概念和定位一概念所谓政务信息就是与党务信息相对应的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指反映政务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

政务信息写作技巧

政务信息写作技巧一信息综述一什么是政务信息信息是指由上级机关党委政府纪检及相关部门采集通过特定载体反映与经济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相关的活动情况或数据方面的消息我们今天所说的信息工作是机关内部的一项专门性工作属于办...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一点体会

关于政务信息写作的一点体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首先非常感谢省局领导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当得知赵书记让我谈一下自己的写作体会时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也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说老实话对于信息报道或者公文写作...

政务信息写作

政务信息写作一政务信息的定位什么是信息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信息是指反映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变化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状态经过传递...

政务信息写作(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