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黄达版_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27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宏观政策

(2)调节总需求

(3)间接调控

(4)连续性政策

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选择中介指标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一、中介指标及其三大功能

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其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测度功能

通过金融变量来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效果。

2.传导功能

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中介或桥梁来传导。

3.缓冲功能

根据有关信息,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力度,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二、选取中介指标的基本标准

1.可测性

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利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就是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2.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以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3.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4.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直接对基础货币进行调节。

第一节

3.货币的定义?职能及相互关系?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动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

4.货币制度及构成要素?

一个国家为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稳定,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各个要素所做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用什么作为货币的材料。

2.货币单位。规定货币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货币种类。本位币与辅币。

4.法定偿付能力。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5.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第二章

1.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对“信用”是否有了专业意义上的理解?

信用是什么?遵守诺言,取得信任。从金融的角度看呢?货币的借贷—债权与债务。

一、什么是信用?

1.概念

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

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与商品货币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三、信用的本质

1.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信用是通过一系列的借贷——偿还过程实现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同传统的钱货对等转移形成鲜明对照。

3.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

4.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3.在不同的信用形式中,你认为最广泛的信用形式有哪几种?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结论:

各种信用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银行信用不能取代其他信用形式

4请说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不同含义,在此基础上,按上述标准对常见的金融工具进行划分。

二、典型的信用工具

1.本票

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见票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商业本票、银行本票)

2.汇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见票后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的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3.支票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开户银行见票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4.信用证

开证银行以自己的信用作为支付能力保证的书面凭证(商业信用证、旅游信用证)。

5.信用卡

银行对具有一定信用的顾客发行的赋予一定信用额度的证书,是提供消费信贷的重要形式(先消费,后付款)。

6.可转让存单

可流通转让的存款单。

7.股票

股权凭证。

8.债券

在指定时间支付利息和本金的有价证券。

5.请举例说明信用工具的一般特点。

 1.偿还性。2.流动性。3.风险性。4.收益性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

1.利率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资本额的比率。

  利率=利息额/资本额

  体现借贷资本的增殖程度p54

利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利率取决于利润率及分割比例,利息的变动界限是:

    零<利率<利润率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决定 (从供求关系角度解释利率的决定)

古典利率理论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三、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

平均利润率(马克思)

资金供求状况(西方经济学)

通货膨胀率

利率如何对经济过程进行影响

第六章 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市场的定义

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三层含义:

1、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有形或无形的场所。

2、反映了金融资产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3、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主要指价格机制。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

狭义的金融市场只指直接融资市场。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一)交易双方: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买卖双方。

(二)金融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

(三)中介机构:为金融交易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

(四)市场监管

3.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2.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3.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4.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4.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分类?

一、分类的原因

金融市场有多种分类法,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

进行分类原因:

1.金融市场本身是一个市场体系,包含着许多子市场。

2.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研究金融市场的需要。

3.不同的市场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功能,金融市场分类则有利于对各个子市场功能与作用的把握。

二、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交易的期限

货币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

资本市场: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

2、按金融交易的程序

发行市场:金融工具最初发行上市的市场。

流通市场:已上市金融工具买卖转让的市场

3、按交割时间的不同

现货市场:现金交易市场,当天成交、当天交割,最迟三日内交割完毕。

期货市场:以标准化合约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4、按交易存在的场所:分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5、按交易标的物不同: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6、按活动范围来划分: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5.货币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

一、货币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一)功能

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临时性的资金融通场所。

短期资产可以十分便利地转换成现金。

是金融当局办理再贴现业务和公开市场业务的场所。

(二)特点

融资期限短

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6.资本市场的功能、构成与工具?(看书)

第八章 金融中介结构

1.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金融中介机构,亦称金融机构。

包括:融资性中介组织

      辅助性中介机构

      保险和养老基金

2.我国商业银行分为哪些类型?

3.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的划分标准?

1.银行

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此类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金融制度的核心。

2.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

此类机构的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银行性金融机构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而且这种负债可以被存款的持有人当作货币使用。银行性金融机构可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三种类型,他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构成现代银行制度。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区别在于不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并从中获利。包括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费信用机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他们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4.如何看待银行的特殊利益以及特殊风险?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并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的企业。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共同特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最大化利润。同时,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它和一般企业相比,又有其特殊的利益和特殊的风险。

  银行的特殊利益。银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从行业特点得到的好处,即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自有资本即可进行经营活动,并可获取可观的收益;二是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银行的特殊风险。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以接待为核心的信用关系,之中关系不象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那样表现为等价交换,而是表现为以信用为基础,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即银行以存款方式向公众负债、以贷款方式为企业融通资金,银行经营活动的这种特殊性,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了特殊的风险: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按期偿还贷款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风险。

5.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 存款货币银行

1.商业银行的由来?

1.概念:吸收存款、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银行,即商业银行或存款银行。

2.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区别?

3.负债业务、资产业务的构成?

1.含义和构成

负债业务,是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银行自有资本。

2.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又叫支票账户。

定期存款:大额可转让存单、定活两便存款账户。

储蓄存款:活期或定期存款,个人退休金存款账户、住房储蓄账户、教育储蓄账户、货币市场存款单等形式。

3.其他负债

银行的各种借入款   发行金融债券 同业拆借 向中央银行再贷款与再贴现

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4.银行自有资本

股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在国际货币市场的借款

二、资产业务

1.含义与种类

   资产业务,是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主要包括:

   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

2.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非生利资产,应付客户提款和自身需求。

准备金:①在央行开设专户,用以进行转账结算:

②按法律规定存款额的一定比例在该账户保存相应的余额;③超过法定部分的存款。

第一准备:库存现金、央行及同业存款、在途款

第二准备:短期贴现、同业拆借、投资变现。

存放同业:在其他银行开立的活期账户,以便于同行之间的收付业务。

托收未达:银行向外地收取的支票款项,外地银行付款的支票当天不能入账。

4.中间业务的特点?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①是存贷款业务的延伸;

②不需要资本金;

③以服务为特点;

④需要借助于现代化手段。

5.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

1.经营对象是货币及信贷资金,由此决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涉及面特别广。

2.银行经营管理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3.银行管理与工商企业的要求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业务素质要求更严格。

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6.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强调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管理)。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除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方式外,还可持有随时可以在市场上转换成现金的短期有价证券。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可依赖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强调依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安排贷款的发放。

2.负债管理理论

将流动性管理的重点由资产方面转向负债方面。

银行负债管理,能以吸收存款等被动型负债方式增加资金来源,而且可以用借款和发行有价证券等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均衡,只有同时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

第十章 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产生的基础?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央银行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世纪初,信用制度和银行体系虽然已成为当时商品经济运行体系的重要支撑。

但新的矛盾不断产生和积累,银行体系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5.什么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其各自包括什么内容?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

1.流通中货币(货币发行)

含义:①货币从中央银行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业务库流向社会;②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

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具有自有资本的性质。

2.各项存款。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见教材184表10-3)

3.其他负债。包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或中央银行发行债券。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

1.贴现和放款

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对政府的放款以及在国外金融机构的资产。

2.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

持有政府证券并从事公开市场业务,通过证券买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

3.外汇和黄金储备(即教材中“国外资产”的主要构成)

黄金和外汇储备是稳定币值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间支付的重要储备。

4.其他资产

主要包括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

6.怎样理解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a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程度。

b一方面,中央银行与政府必须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

c如何确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各国中央银行必须面对的独立性问题。

d所谓相对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1.什么是信用货币?(看书)

2.什么是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

原始存款: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所形成的存款。此种存款的增加不会导致货币量的增加。

派生存款:由于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所形成的存款,又叫衍生存款。

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的,通过开出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3.商业银行的存款是如何扩张的?

4.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受那些因素的限制?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制约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法定准备率越高,银行扩张存款的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2.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银行客户总会提取现金,导致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提现率高会相应减弱存款派生的能力。

3.超额准备率

   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考虑,总会超过法定准备金持有超额准备,超额准备率越高,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就越低。

6.什么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4.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现金,即教材中的B=R+C)

又称高能货币,是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其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2)国外净资产数额

(3)对政府债权净额

(4)其他项目(净额)

5.货币乘数(货币供给=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即Ms=m×B)

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

(2)超额准备金率

(3)现金比率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7.简述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1.现金通过存款户的提现进入流通

通过存款户的提现进入流通;

若银行的现金不足,则动用银行的存款;

因此,流通中的现金最终来自于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

2.现金增发与现金回笼

现金增发:商业银行向央行提取的现金多于存入的现金。

现金回笼:商业银行向央行存入的现金多于提取的现金。

3.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联动

商业银行扩充存款准备将导致央行资产业务的增加;

央行扩大资产业务的结果,必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和现金发行的扩张。

(见教材206页最后一段)

第十五章

1.什么是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3.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多重性以及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

二、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即货币政策索要达到的目的。货币政策具有多重性特点。

1.稳定物价

维持本国货币价值的稳定。把物价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2-4%)。

2.充分就业

即把失业率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就业率不可能达到100%,季节性、结构性原因)。

3.经济增长

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4.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对其他国家的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平衡。

三、不同目标的相互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是一对矛盾,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物价稳定;反之相反。

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进口商品的需要比出口贸易增长更快,促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消除逆差——压缩国内需求——经济缓慢乃至衰退——失业增加;

促进增长——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3.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

观点之一:

稳定物价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在看法上似乎并不完全一致。

通货膨胀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是形影不离的。

观点之二: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保持物价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是统一的。

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暂时可能奏效,但最终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选择性的政策工具

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1.间接信用控制

这类工具的特点是作用过程是间接的,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或资产组合的调整途径才能实现。

(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

第十二章 货币供求及均衡

2.理解货币需求的含义,了解西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的精髓。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货币必要量公式中。

1.假设条件: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币流通。

2.论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4.理论的重要理论意义

反映了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这一基本原理。

5.在掌握这一理论时也要注意:

(1)本论断适用于金属货币流通,而在纸币或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货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2)直接运用本公式测算实际生活中的货币需求还存在很多困难。

(3)仅反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需要量

3.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中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同方向变动。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化,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7.财政收支状况。收大于支有结余,对货币需求减少;支大于收有赤字,对货币需求增加。

8.其他因素: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等。

4.理解货币供给与供给量的概念。

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准备率、活期存款准备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等因素。

6.正确理解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掌握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与机制。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如果在货币流通过程中,Md≠Ms, 则为货币失衡。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货币均衡的标志有两个: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

货币均衡实现的两条件: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

第十四章 通货膨胀

1.什么是通货膨胀?如何进行度量?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现象。

1.通胀率=物价指数

2.采用的指数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生产品价格指数(PPI)

国民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

2.什么是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5.通胀的主要成因有哪些?

需求拉动型 成本推动型 供求混合推动型 结构型 体制型(我国)

6.如何对通胀进行治理?

1.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基本思路:通过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物价。

(2)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回笼货币等。

(3)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等

2.增加供给政策

(1)供给政策的要点

同宏观的紧缩政策一样,都是立足于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

(2)与紧缩政策的区别

宏观紧缩政策试图通过减少总需求来消除缺口,

总供给则试图通过增加供给达到平衡的最终目的。

(3)具体措施

大幅降低税率,以刺激储蓄与投资,从而增加商品与服务的供给。

第五章 外汇与汇率

1.外汇、汇率、基准汇率、套算汇率、直接标价、间接标价、铸币平价、购买力平价

1.概念

概念: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广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1.汇率的概念

汇率即两国货币的汇兑比率

2.标价方法

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是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

①直接标价法(应付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1或100)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汇率越高,本国货币币值越低)

②间接标价法(应收标价法)

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汇率越高,本国货币币值越高)。

各种标价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叫做基准货币,数量变化的货币叫做标价货币。

1.基本汇率

选择出一种与本国对外往来关系最为紧密的货币即关键货币,制订或报出汇率。本币与关键货币间的汇率称为基本汇率。

2.套算汇率

又称为交叉汇率。各国在制定出基本汇率后,再参考主要外汇市场行情,推算出的本国货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两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超过在两国间运送黄金的费用时,导致黄金代替货币而在国际间流动的汇率值称为黄金输送点

2.了解并会用两种套算汇率的计算方法。

我国某日制定的人民币与美元的基准汇率是:

                  USD(美元)1=CNY(人民币) 8.2713

而当时伦敦外汇市场英镑对美元汇率为:                      

                  GBP(英镑)1=USD 1.5816

人民币与英镑间的汇率为:

              GBP1=CNY(1.5816×8.2713)

 =CNY 13.0819

3.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

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不再以它们各自法定含金量之比为基础。汇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决定和影响:

国际借贷学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货币主义理论

4.汇率制度及内容、影响因素。

一、什么是汇率制度

指各国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三、影响汇率制度的主要因素

1.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

   经济规模较大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往往选择较大的浮动汇率制。

   经济规模小和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 ,倾向于选择钉住汇率制(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2.贸易依存度

   贸易依存度:外贸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容易采用弹性较小的汇率制度。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

若一国进出口贸易集中于与某一个贸易伙伴之间:钉住该国货币有助于贸易发展。

若进出口贸易集中于某几个国家, 钉住某几个货币篮有助于贸易发展。

4.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拥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5.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看书)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2.对资本输出入的影响

3.对各国国际储备和国际债务的影响4.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

1.什么是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

凡是涉及一国外汇收支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并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

2.广义的国际收支

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所有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构成?

按特定账户分类, 全面系统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①按交易内容和范围设置科目

②按复式记账原理进行分类汇总

③形成统计分析报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根据《国际收支手册》,标准组成部分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 两大账户以及“错误与遗漏” 账户组成。

4.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

(2)经济结构性原因,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失调。

(3)货币价值的变动。当一国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短期内出口商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4)汇率、利率变动。汇率上升不利出口;利率上浮会导致资本流入。

(5)国民收入的变动。当一国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并影响国际收支

6.国际资本流动(长期/短期)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3.短期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收支、汇率、货币政策、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上。

4.短期投机资本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①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④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

4.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

① 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② 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

③ 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④ 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2.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

① 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② 提高工业化水平;

③ 扩大产品出口数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④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交易成本上看,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而不取决于主观愿望。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

    (2)货币原本同斧头、猪、牛一样是商品,但由于固定充当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因此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一般性代表。货币并非财富本身,但有人将其夸大为“唯一的”财富,为了获得它而不择手段,甚至谋财害命,因而货币被看作是万恶之源。其实货币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交换其他商品的媒介,由于人们对其态度不同,而被赋予了感情色彩。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答:(1)当货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时,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就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量的交易;二是易于分割,即分割之后不会减少它的价值,以便于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三是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等;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之间进行交易。事实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就在不同程度上具备这样的特征。

    随着交换的发展,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世界各地历史上比较发达的民族,先后都走上用金属充当货币之路。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而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金属货币流通及其以前货币形态的演变基本上遵循了上述四个特征的要求,随着商品交换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其形态越来越先进。

    (2)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有很多优点,但最终还是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信用货币,之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因为:

    ①金属货币的产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币材的日益匮乏使人们开始寻找可以适应成倍增长的经济量的货币形式。

    ②金银的国际分布极不平衡,动摇了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等贵金属流通的基础。

    ③在金银复本位条件下,金贵银贱引起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极大地撼动了复合金本位的根基,随后的金本位制虽然克服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但因银退出了主币行列,所以使得原来就不足的货币金属量更显匮乏。

    ④货币信用理论的发展和奥匈帝国打破“黄金桎梏”的实践使各国商业银行开始大量发行银行券,公众则因金属货币流通、携带及保存的不方便而逐渐接受了银行券。同时各国都意识到金属货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是一种社会财富的浪费,也鼓励和支持银行券的流通。

    ⑤经济危机使各国在贸易、金融等方面纷纷树起了壁垒。尤其是在古典重商主义的影响下,人们认为金银即国家财富,因此,各国都把金银作为战略物资管制起来。另外,连绵不断的战争和财政赤字使各国进一步管制黄金并大量发行不兑换银行券和纸币。

    4.就你在生活中的体验,说明货币的各种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高度地概括,你认为货币职能最少不能少于几个?

    答:(1)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职能观,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在生活中,当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就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的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所有商品首先要借助于货币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价格,然后才通过流通手段实现其价值。正因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随时可购买商品,货币能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可用于各种支付,所以人们才贮藏货币,货币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延伸和发展。从历史和逻辑上讲,货币的各个职能都是按顺序随着商品流通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从而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历史发展进程。

    (2)货币的职能最少不能少于三个,即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购买和支付手段、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①现代的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马克思把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定名为价值尺度。交易对象如果不具备用一定金额表示的价格,则无从设想交易如何进行;或者说,没有价格的对象就不称其为交易对象。

    ②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在赊买赊卖过程中,要以货币的支付结束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这时,货币已经不是流通过程的媒介,而是补充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③当具备给出价格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一经产生,便立即具备了用来积累价值、保存价值、积累财富、保存财富的职能。

    5.如何定义货币,才能最为简明易懂地概括出这一经济范畴的本质?

    答:如何界定货币,由于时代背景、观察角度、观察深度、侧重于理论剖析与侧重于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需要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像货币这样的经济范畴,如不从不同视角、不同深度来认识其性质,不可能有稍许全面的理解。

    (1)马克思从职能角度给货币所做的界定较简明完整。那就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马克思论证货币起源的思路及有关行文,可以归结出这样的界说:货币是商品世界中排他性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定商品;进行简化,则成为“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现在的问题是,各国的货币运动都与最后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商品——黄金——割断了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把一般等价物拘泥地解释为某种商品,而是解释为某种“等价形态”,那么一般等价物的界说依然可以沿用下来。至于其不断深化的内涵,无疑需要加以探讨。上面讲解了两条:其一,货币是普遍被接受的作为购买、支付的手段(隐含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前提);其二,货币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以此来回答货币的界说或定义的问题。综合以上两点,或许可以说达到起码的要求。

    (2)自凯恩斯经济理论流行以来,“流动性”几乎成为货币的同义语。在凯恩斯那里,流动性的概念则仅仅赋予货币。

    如果就“流动”的性能来把握,与任何商品比,与任何有价证券相比,货币的流动性都是最高的。在现在的经济文献中,“流动性”有时指的就是货币,有时指的范围比较大,如包括国家债券等,需注意区分。

    (3)将货币看成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这是从货币在“看不见的手”或通常所说的“价值规律”之中发挥作用的角度所给出的界说。

    从劳动价值观的视角来看,生产劳动是否是社会分工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必须通过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来检验:假使商品生产者的产品不能卖掉它,即不能用它获得货币,证明这样的生产劳动不为社会所需要;反之,产品能够卖掉,即能够换成货币,则证明这样的生产劳动的确是社会所需要。正是这些货币信息,使得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指挥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列宁特别重视这一点,并把货币表述为“社会计算”的表现形式。撇开是否遵循劳动价值论的区别,在西方经济学中,从货币信息指挥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把货币界定为“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东西,要取决于货币选票: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是投不投选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选票。

    (4)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通常是从能否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角度出发来具体确定界限。但是在这个大框子里,有的可以立即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如现钞、支票存款,有的却不那么方便。由于存在着区别,所以对能起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作用的货币也要划分为若干组。国际通用的是M1,M2,M3,……系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各国大多采用的M1直接称之为货币,它主要包含通货、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和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把M1之外可构成M2的称之为准货币,如定期存款等。

    (5)从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货币。货币是根植于商品经济关系,体现并服务于商品经济关系,但却不具有任何可能更改商品经济关系潜力的经济范畴。

    6.建立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上的货币制度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答:(1)建立货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使之能够正常的发挥各种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在现代社会,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2)当今世界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六大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7.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应该怎样理解?结合欧洲货币、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理一理你的思路。

    答:从古代开始有可以称之为货币制度的制度,几千年来货币制度都是与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其意图总是在于建立能够符合自己政策目标,并可能由自己操纵的货币制度。一般说来,有秩序的、稳定的,从而能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有利客观条件的货币制度,是国家追求的目标。要求能够有效地操纵货币制度,也包括为了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控制货币制度日益成为建立宏观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以便有效地利用货币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但这样的观念和准则却在20世纪中受到严重的挑战。

    先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起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但相当长的期间,在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中,各国的货币主权依然还是得以保持;有的货币如德国马克等,还很有与美元分庭抗礼的态势。在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还曾同时存在着社会主义世界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货币制度。但到了20世纪的后十年,货币制度对主权的挑战却沿着以下三个趋向而迅速强化:

    (1)欧洲货币制度的建立。欧元是超越欧洲各国传统边界的货币,欧洲货币当局是超越各国货币主权的统一的中央银行。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必须放弃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共同使用欧元和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从而丧失了很大部分货币主权。对于传统的货币制度观念,这是直接的挑战。

    (2)货币局制度。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地区)所发行的货币完全与其外汇储备挂钩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基础货币要由百分之百的外汇储备来支持。货币局规定本币对某一外币的固定汇率。货币局不是中央银行,它不能持有任何国内资产,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货币局制度,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独立实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权。

    (3)美元化。美元化是指一国以美元代替本国货币流通,放弃铸币税和发行银行在本国金融体系陷入困境时进行最后救助的可能。本国货币让位于美元,意味着货币主权的完全丧失。这一进程,有可能进一步推进。

    综上所述,货币制度与国家主权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货币制度服务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为了实现其目的必须对货币制度进行有效的操纵。但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给这一关系带来了新的内容:欧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等说明货币制度有可能独立于国家主权,即国家主权对货币制度的有效控制不是必须的。

    8.货币是不是终归要消亡?

    答:(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然会伴随着商品的消亡而一起消亡。货币消亡之后,其核算社会劳动和媒介产品交换的任务,将由劳动券来承担。但货币消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恩格斯曾指出,商品货币消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一个是社会能够直接以社会化的形式将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运用于生产之中。当然只有到了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实现生产资料完全的社会占有和劳动完全的直接社会性。这两个条件不能同时实现,货币也就不可能消亡。

    (2)“货币永恒论”的观点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作为社会计算的工具和决定生产行为的选票,始终是社会进步的车轮,货币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永恒存在,货币不会消亡,所变换的只是其形态而已。当然这一论点是在社会经济条件稳定的前提下得出的。

实际上,货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客观存在的。货币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交易成本上看,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而不取决于主观愿望。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只有出现了另外一种交易媒介,能够以之更经济地解决整个社会庞大的交易需求,货币才会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不管最终货币是否消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守经济规律,不能人为强行取消货币,否则只会导致经济混乱。

  黄达《货币银行学》题库

第一章    导  言(略)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

A、银行券                   B、支票

C、活期存款                 D、商业票据

E、定期存款                                                答案:ABCDE

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

A、赋税                     B、各种劳动报酬

C、国家财政                 D、银行信用

E、地租                                                    答案:ABCDE

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                                        答案:ABCDE

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答案:BCE

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价值尺度                                                 答案:AE

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D、确定技术标准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答案:ABE

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                                     答案:BCD

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信用本位制

E、银行券本位制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                            答案:错误

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      答案:正确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        答案:错误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答案:错误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            答案: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答案: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

答案:正确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答案: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

答案:正确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        )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

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

  (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

  (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3、(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

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则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表面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发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表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

2、(1)货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货币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都离不开货币的作用;

  (3)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实际交易过程发生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它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债权债务的清偿具有重要作用;

(4)货币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储蓄和投资的重要工具。现代信用活动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都是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的的产物,对储蓄资源的分配和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货币也能够通过利率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进行刺激和对国民经济发挥作用。马克思称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三章  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偿还)和(付息)。           

2、从逻辑上推理,(私有财产或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3、信用有(实物信用 )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高利贷)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极高的利率   )。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买卖行为   )和(  借贷行为   ) 。

8、商业票据主要有(  本票  )和汇票两种。                   

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  直接  )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  间接   )信用。                             

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背书  )。      

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期限上)、(数量上)和(方向)上的局限性。                                              

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    

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                 

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  承兑  )才有效。            

15、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  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与(  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   

答案:;

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   商品赊销    )与(  消费信贷       )。     

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本票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   1995    )年。

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  利润水平  )之下。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商品交易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

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是否需要承兑)。

4、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银行信用   )。

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银行发放贷款)。 

6、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开出商业本票 )。

7、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8、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是( 1995年5月10日)。

10、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

11、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

12、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13、商业票据必须经过(背书)才能转让流通。

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消费信用)。

15、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政府债券)。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发行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E、发行银行券                                            答案:ABCD

2、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E、民间信用                                              答案:AD

3、下列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有(    )。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     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

   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                            答案:ABC

4、下列属于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股票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                                              答案:BCD

5、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

   A、企业债券                 B、定期存单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                                              答案:BE

6、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体现为(    )。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

   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

   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资金供给者获得的收益较低

   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                                  答案:AC

7、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答案:BCE

8、信用行为的基本特点包括(   )。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E、极高的利率水平                                        答案:AB

9、金融是由哪两个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    )。

   A、货币                       B、利率

   C、证券                       D、信用

   E、商品                                                  答案:AD

10、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途径包括(    )。

    A、消灭高利贷者              B、以法律限制利息率

    C、发展资本主义信用关系      D、保持和发展自然经济

    E、将奴隶、农民变成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答案:BC

四、判断题

1、现代社会中,银行信用逐步取代商业信用,并使后者规模日益缩小。(  )

答案:错误

2、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              答案:错误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

答案:正确

4、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         答案:正确

5、商业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

答案:错误

6、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答案:正确

     7、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                                                答案:正确

8、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                      答案:正确

9、一般而言,盈余单位仅仅拥有债权而没有负债。(  )          答案:错误

    10、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作为一个整体,居民个人是我国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                                                                 答案:正确

11、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是信用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      答案:错误

12、直接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由金融机构来承担的。(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2、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3、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4、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5、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

1、(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2、(1)商业信用的作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加速资本周转等;

  (2)局限性: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3、(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4、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5、(1)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2)直接融资的其局限性: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六、论述题:

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2、试比较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两种方式。

〖参考答案〗

1、(1)信用的经济含义。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导和运用:规范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范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但直接融资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3)与直接融资比较,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灵活便利;

     ②安全性高;

     ③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者的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因此,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必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

  (5)市场化融资不等于直接融资,而是按市场原则进行的融资。从各国的经验看,经过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始终是市场化融资的主体。我国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优越性,除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国的共性外,很大原因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建立、完善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成为市场化融资的主渠道,故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是我国市场化融资的主体。

为此,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特别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为主导的商业银行融资体制。同时,多策并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使二者协调发展。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  优惠利率  )和一般利率。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  基准利率   )。

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   通货膨胀率   )换算得出的。    

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  实际利率    )。

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  剩余价值   )的特殊转化形式。

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  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r=i+p    )。                                     

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利率。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   债权  )人造成经济损失。

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  固定利率   )与(  浮动利率    )。

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利率   )。

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13、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   管制利率   )的类型。 

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替代效应  );

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收入效应)。   

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  利率  )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   收益资本化    )发挥作用的表现。

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  终值   )。

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   公定利率    )。

19、凯恩斯认为,(  货币供给  )与(  货币需求  )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   递减)函数。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 

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  )。

3、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水平由货币供给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理论是(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

4、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  实际利率理论  )

5、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官定利率)

6、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其杠杆作用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利率弹性)。

7、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和物价变动率一致时,存户到期提取的本利和能够达到(保值)。

8、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  正相关关系  )。

9、当前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  市场利率   )。

10、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的利率是(公定利率)。

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12、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时间是(1996年  )。

1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 2厘,则分别是指(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 )。

14、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  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

15、提出“可贷资金论”的经济学家是(俄林  )。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利润率

    D、利润量的大小            E、资本的供求关系              答案:AE

2、中国工商银行某储蓄所挂牌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属于(     )。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优惠利率                                              答案:BC

3、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将利率划分为(     )。

    A、官定利率                B、基准利率

    C、公定利率                D、市场利率

    E、固定利率                                              答案:ACD

4、可贷资金论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    )。

    A、利润率水平              B、储蓄

    C、投资                    D、货币供给

    E、货币需求                                              答案:BCDE

5、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     )。

    A、资金的供求状况          B、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E、物价变动的幅度                                        答案:ABCDE 

6、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B、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C、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是实际利率

    D、实际利率调节借贷双方的经济行为

    E.名义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                              答案:ABD

7、收益资本化发挥作用的领域有(    )。

    A、土地买卖与长期租用      B、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

    C、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      D、商品定价

    E、确定汇率水平                                           答案:ABC

8、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利率可分为(   )。

    A、浮动利率                B、一般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优惠利率                                               答案:CD

9、西方传统经济学中的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实际因素有(  )。

    A、生产率                  B、可贷资金

    C、节约                    D、流动性偏好

    E、平均利润率                                             答案:AC

10、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 )。

    A、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B、刺激物价上涨

    C、刺激经济增长

    D、抑制物价上涨

    E、减少居民个人的消费信贷                                 答案:ADE 

四、判断题:

1、凯恩斯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

答案:正确

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                  答案:错误

3、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

                                                                     答案:正确

4、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官定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   )                                                           答案:错误

5、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                          答案:正确

6、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  答案:错误

7、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

                                                                       答案:错误

8、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10万元贷款,用单利计算法计算的到期本利和是130000元。(   )                                                答案:正确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答案:错误

10、在我国,月息5厘是指月利率为5%。(   )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7%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用单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1+7%×5)=2700万元

       用复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 =2805.10万元

2、一块土地共10亩,假定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500元,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出售这块土地价格应是多少元?                答案:出售这块土地价格=10×500/0.1=10×5000=50000元

3、一个人的年工资为36000元,以年平均利率为3%计算,请计算其人力资本的价格是多少。

答案:此人人力资本的价格=36000/0.03=1200000元

六、简答题

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4、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5、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利息的概念;

(2)利息属于信用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也不同。

(3)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本质,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4)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说明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的环境;

(5)政策性因素等。

3、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

(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

5、(1)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2)利息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与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况无关;

(3)利息的历史久远,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被人们所接受

七、论述题

1、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2、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答案〗

1、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

  (1)利率管制;

  (2)利率弹性;

  (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2、(1)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其核心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宏微观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利率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率充分、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利率水平,一个合理的利率结构。因此,我国应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五章 金融市场
一、填空题
1、一般认为,金融市场是( 货币借贷 )和金融工具交易的总和。  

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 货币资金 )。           

3、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是( 利率 )。               

4、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的( 变现 )能力。                     答案:
5、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  收益 )与( 本金  )的比率。

6、商业票据是起源于( 商业信用 )的一种传统金融工具。      

7、( 股价指数 )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8、中长期的公司债券期限一般在( 10  )年以上。          
9、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  发行 )业务的市场。    
10、证券交易市场的最早形态是( 证券交易所 )。                    

11、( 国库券 )由于其流动性强,常被当作仅次于现金和存款的“准货币”。

12、马克思曾说( 货币资本运动 )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13、金融市场的核心是( 资金市场  )。                   

14、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 原生性金融工具 )的一类金融产品。

15、期权分( 看涨期权 )和( 看跌期权 )两个基本类型。     

16、商业票据市场可分为( 票据承兑市场 )、( 票据贴现市场 )和( 本票市场 )。

  17、人们在进行资产组合时,追求的是与( 风险 )相匹配的收益。

18、从动态上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运行 )系统和( 内调节 )机制。
19、金融市场内调节机制主要是( 利息 )和( 利率 )。       

20、目前,远期合约主要有( 货币 )远期和( 利率 )远期两类。

二、单选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证券化)
2、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指金融市场的(参加者)
3、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4、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货币市场)
5、长期资金市场又称为(资本市场)
6、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10% )
7、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证券市场)
8、现货市场的交割期限一般为(1~3日)
9、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股票)
10、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收益权)
11、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票据市场)
12、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那种变动关系(同方向,反方向)
13、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发行人)承担。
14、目前我国有(2 )家证券交易所。
15、最早的远期、期货合约中的相关资产是(粮食)
16、远期合约买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17、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限成(反比)
18、下列不属于初级市场活动内容的是(转让股票)
19、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
20、期权卖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三、多选题
1、金融工具应具备的条件( )
    A、偿还性                       B、可转让性
    C、盈利性                       D、流动性
    E、风险性                                                    答案:ABCDE
2、能够直接为筹资人筹集资金的市场是( )
    A、发行市场                     B、一级市场
    C、次级市场                     D、二级市场
    E、交易市场                                                  答案:AB
3、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
    A、现货市场                     B、货币市场
    C、长期存贷市场                 D、证券市场
    E、期货市场                                                  答案:AE
4、股票及其衍生工具交易的种类主要有( )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股票指数交易
    E、贴现交易                                                  答案:ABCD
5、金融市场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A、交易形式                     B、交易对象
    C、交易主体                     D、交易工具
    E、交易价格                                                  答案:BCDE
6、下列属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
    A、商业票据                     B、股票
    C、短期公债                     D、公司债券
    E、回购协议                                                  答案:ACE
7、由债权人开出的票据有( )
    A、本票                         B、汇票
    C、期票                         D、支票
    E、股票                                                      答案:BD
8、下列金融工具中,没有偿还期的有( )
    A、永久性债券                   B、银行定期存款
    C、股票                         D、CD单
    E、商业票据                                                  答案:AC
9、根据股东权利范围不同,可以把股票分为( )
    A、记名股                       B、优先股
    C、不记名股                     D、新股
    E、普通股                                                    答案:BE
10、按金融交易对象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
    A、股票市场                     B、票据市场
    C、证券市场                     D、黄金市场
    E、外汇市场                                                  答案:BCDE
11、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有( )
    A、同业拆借市场                 B、回购协议市场
    C、短期债券市场                 D、票据市场
    E、短期资金借贷市场                                          答案:ABCDE
12、目前西方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
    C、期权                         D、可转换优先股
    E、互换                                                      答案:ABCE
13、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的英文名是( )
    A、forwards                     B、futures
    C、options                      D、stocks
    E、swaps                                                     答案:ABCE
14、以下属于利率衍生工具的有( )
    A、债券期货                     B、债券期权
    C、外汇期货                     D、外汇期权
    E、货币互换                                                  答案:AB
15、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最大区别在于( )
    A、风险性                       B、流动性
    C、组织性                       D、集中性
    E、公开性                                                    答案:CDE

四、判断题
1、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
2、期权买方的损失可能无限大。                                   答案:错误

3、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利息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错误
4、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支票两种。                             答案:错误
5、国家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主要用于政府贷款。                   答案:错误
6、二级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扩及交易所之外。         答案:正确
7、新证券的发行,有公募与私募两种形式。                         答案:正确
8、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都是有限的。           答案:错误

9、可转换债券是利率衍生工具的一种。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1、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则其名义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名义收益率=9/100*100%=9%
  2、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则其即期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即期收益率=9/115*100%=7、83%
  3、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1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则其平均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平均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4、某三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则其价格为多少?答案:债券价格=[100(1+8%)(1+8%)(1+8%)]/[(1+9%)(1+9%)(1+9%)]=97、27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场外交易市场?其特点是什么?
2、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3、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4、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5、简述远期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

〖参考答案〗

1、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
其特点是:

(1)集中交易场所;

(2)以买卖未在交易所登记上市的证券为主;

(3)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以由客户直接进行;

(4)交易由双方协商议定价格。
2、(1) 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    

(2) 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

(3) 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 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3、(1) 偿还期限。 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 流动性。金融工具迅速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 收益率。持有金融工具收益和本金的比例。
4、(1) 优先股风险低,收入稳定。

(2) 优先股权利范围小,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公司利润急增时,优先股不能分享这部分收益。                         

5、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合约。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七、论述题
1、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的区别是什么?
2、析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参考答案〗

1、(1)权利义务方面:期货合约双方都被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只能在到期日行使,期权合约只赋予买方权利,卖方无任何权利,只有对应义务。

(2)标准化方面:期货合约都是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不一定。

(3)盈亏风险方面:期货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都是无限的,期权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

(4)保证金方面: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保证金,期权的买者则不需要。

(5)买卖匹配方面:期货合约的买方到期必须买入标的资产,卖方必须卖出标的资产,而期权合约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

(6)套期保值方面:期货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的同时,也把有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期权只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把有利风险留给自己。
  2、 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和直接金融不成比例

(2) 资本市场发育不平衡

(3) 金融市场利息机制僵化 还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重要意义为:

①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

②     是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③     是横向经济联系和联合的需要。

发展策略:

(1) 努力发展直接信用市场,改变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比例

(2)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合理配置

(3) 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4) 减少垄断,搞活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一、填空题
 1、 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 金融机构 )。      

2、( 政策性银行  )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3、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4、我国第一家民营性质的商业银行是( 中国民生银行  )。         
 5、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 中央银行 )。            

6、专业银行的存在是(  社会分工  )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7、( 存款货币银行 )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8、( 投资银行 )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9、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 不动产抵押债券  )来筹集的。     

10、( 进出口银行 )是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  

11、1988年以前,我国的保险业由(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独家经营。       

12、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以( 中国人民银行 )的建立为标志。       

13、70年代末以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大一统”格局取决于高度集中的( 财政信贷管理  )体制。

14、截止1996年底,我国经过重新登记的金融租赁公司有( 16 )家。
15、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是( 中国工商银行  )。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 给企业发放贷款 )
2、中国建设银行的经营战略是( 为大行业、大企业服务 )
3、1997年底,我国经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为( 244 )家。
4、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 企业集团内部 )集资组建的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保险业体系。                    
6、我国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商业银行是( 深圳发展银行 )

7、投资银行是专门对( 工商企业 )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8、第一家城市信用社是在( 驻马店 )成立的。
9、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是在( 1984 )年。
10、我国城市信用社改组之初,采用了( 城市合作银行 )的过渡名称。
11、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
12、我国财务公司在行政上隶属于( 各企业集团  )。
13、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起始于( 80年代初期 )。
14、1986年2月,我国开办了( 邮政储蓄  )业务。
15、我国在( 1994 )年建立了第一家政策性银行。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格局构成的是(   )
    A、财政部                      B、货币当局
    C、商业银行                    D、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答案:BCD
2、下列是政策性银行的是(   )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城市商业银行                    答案:ABC
3、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业务的基本原则是(   )。
    A、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      B、自主经营
    C、分业管理                    D、保本微利                        答案:ABD                       
4、下列属于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
    A、信托投资公司                B、证券公司
    C、财务公司                    D、邮政储蓄机构                    答案:ABCD
5、当前我国调整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
    A、混业经营                    B、分业经营
    C、分业管理                    D、混业管理                        答案:BC
6、投资基金的优势是(   )。
    A、投资组合                    B、分散风险
    C、专家理财                    D、规模经济                        答案:ABCD
7、下列属于财产保险业务的是(  )。
    A、责任保险                    B、财产损失保险
    C、信用保险                    D、意外伤害保险                    答案:ABC
8、专业银行的主要种类包括(   )。
    A、开发银行                    B、储蓄银行
    C、外汇银行                    D、进出口银行                      答案:ABCD
9、下列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的有(   )。
    A、代理业务                    B、委托业务
    C、咨询业务                    D、兼营业务                        答案:ABCD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    )趋势。
    A、重组                        B、兼并    

C、分业                        D、收购                             答案:ABD

四、判断题
1、 政策性银行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他们不以盈利为目标。(   )       答案:正确。
2、 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业务。(   )     答案:错误

3、 我国《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   )
                                                                    答案:正确。
  4、 1998年,从上海开始陆续出现了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    )     答案:错误
  5、 我国的财务公司行政上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                答案:错误
  6、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直接盈利的业务活动。(    )  答案:正确
  7、 农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完全由政府拨款。(    )                      答案:错误
  8、 投资银行可以执行本国政府对外援助。(    )                      答案:错误
  9、 保险业的大量保费收入用于实业投资。(    )                      答案:错误
  10、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步建立以中外合资银行为主的结构体系。(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 直接融资中的中间人与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 列举五项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能。

3、 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4、 保险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有那些?
5、 简述投资基金的特点及功能。
〖参考答案〗

1、间接融资的媒介主要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集聚资金,然后在通过各种资产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直接融资的机构则主要是促成贷款人与借款人与借款人接上关系,而并非主要在接待双方之间进行资产负债的业务经营活动。
  2、(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3)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4)经理国库

(5)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6)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7)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3、(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专业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4、(1)财产保险业务,具体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
   (2)人身保险业务,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5、(1)特点: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2)功能:投资基金具有多种投资功能,可以用来积累个人财富,可以作为价值储藏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追求高收益的手段。

六、论述题
1、 论述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2、试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参考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发展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所以他们的金融体系也存在区别,但是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看,还是呈现许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有现代型的金融机构,也有传统的非现代型金融机构,前者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后者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农村地区。

(2)现代型金融机构体系普遍沿袭了中央银行模式,金融机构结构一般较为单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多数现代型金融机构为国营的或有国家资本参与的。

(3)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经济较快的发展,普遍对利率和汇率实行管制和干预;对于金融机构政府则经常地通过行政指挥手段来操作他们的业务活动,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往往又带来金融机构体系效率低下的负效应。
  2、(1)中国人民银行要真正地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领导。首先,中央银行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国家行政部门不能对其过多地进行干预。其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核心和领导作用,主要不是靠中央政府赋予的行政领导和管理权实现,而要靠经济手段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施加影响。最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完善,各种机制尚不健全,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2)国有商业银行要真正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a完成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b进行银行自身经营机制的改造c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广泛开展金融领域的有序竞争,打破专业银行分工垄断的局面,准许专业银行业务适当交叉。(4)建立为直接金融服务的规范化机构。
                       

更多相关推荐:
金融学知识难点总结(一)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金融学知识难点总结一CAPM是英文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的缩写中文意思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由经济学家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

金融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演进一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1中国1先王制币说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2交换需要说司马迁为适应商品交换需要2西方1创造发明说J鲍鲁斯国家创造2便与交换说亚当斯密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

《金融学》黄达版_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1宏观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调节...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主要形态有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二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

金融学知识点分类及部分总结

金融学课程知识点分类复习指要一最早第一1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货币价值形式2货币最早的形态实物货币3中国最早的货币贝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5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6最早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1古代的货币最开始是用贝做的2货币的职能有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3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一般等价物4金币本位制是最稳定的本位制5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

金融学重点总结

09级2班金融学重点格雷欣法则现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溶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又称格雷欣法...

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1金融金融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融通资金或筹集资金广义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现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内涵包括四个组成部分1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2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3金...

金融学知识点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信用第一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商品经济内在矛盾产物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的发展三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材料的发展货币所采取的形制和状态经历了五个阶段1实物货币阶段如贝壳布帛羊米茶叶玉珍珠丝绸...

黄达版 金融学 最全最简洁必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以美元为中心以浮动利率为特征...

金融学1-11章知识点整理

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为什么研究金融市场债权市场和利率证券对发行人未来收入或者资产的索取权债权承诺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支付的债务证券利率借款成本为所接资金支付的价格股票市场股票持有人对公司的所有权外汇市场...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