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知识汇总及试题

时间:2024.4.30

货币银行学 学习知识点与试题汇总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五、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明显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

3.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境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

4.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5.本位币(主币):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主要货币,是用于计价、结算的基本的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6.辅币:辅币是本位币基本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零星支付与找零。

六、问答题

1.货币的本质。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首先,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次,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再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最后,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和支配性。

2.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答: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一)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的规定 (二)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

(三)银行券与纸币发行流通的规定 (四)黄金准备制度

3.货币制度的类型。

答:币材是货币制度的基础,根据币材不同,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个阶段。在金属货币本位制中又可以划分为三类典型的货币制度,即: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银两本位制 银本位制

银币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

货 金属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币 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制 金汇兑本位制

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

4.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

答:指货币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将实际价值高于货币价值的货币驱逐出货币流通领域的现象。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比如金币和银币的法定比价为1:15,而金与银的市场比价由于银的开采成本下降,使得其比价为1:17,此时金币为良币,银币为劣币,人们就会将银币兑换为金币,将金币贮藏,最后使银币充斥流通,而金币则被排斥出流通领域。如果相反即银的价格上升而金的价格降低,人们就会将手中的金币兑换为银币,将其贮藏、流通中就会充斥金币。最终的结果在流通中仍然只有一种货币真正在执行货币的职能。

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形式

名词解释

1.信用—是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4.国家信用----又称政府信用或财政信用,泛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借贷行为。

5.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6.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存款人通知银行从其账户上以一定金额付给票面指定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7.期票----又称本票,是一种承诺式信用凭证,即#5@p人承诺在一定时间、地点、支付一定款项给持票人的合法凭证。

8.汇票----是一种命令式或委托式信用凭证,即由#5@p人命令或委托其付款人在一定时间、地点、支付一定款项给持票人的合法凭证。

简答

3.银行信用的特点

答:(1)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2)银行信用可提供全面的信用服务。

(3)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其他信用可包括其中)。

(4)银行信用具有可控性。

4、信用有哪些主要形式?如何理解银行信用同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

答:信用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2)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6、股票与债券有何区别?

答:股票和债券是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资金的主要信用工具,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并且都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转让;股票和债券对持有者来说,都是一种虚拟资本,它们都是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存在,而其本身并没有内在的实际价值,两者具有共同的联系。但是股票和债券在性质、持有者的收益和偿还等方面却有着严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 3

下几个方面。

(1)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证明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比重,股东也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和机会。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表示了在一定时期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持有者只有到期要求还本付息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2)两者本金返还不同。股票是不归还本金的永久性有价证券,除非是公司破产清理或因故解散时,按其实际资产的价值,进行部分分配。债券除了永久性债券外都有偿还期,具有还本的要求,并要按规定支付利息。

(3)两者收益水平不同。一般来说,股票的股息和红利是不固定的(除优先股外),完全取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债券是按事先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收益,并且与公司经营状况和公司的实际盈利水平无关。

(4)两者所承担风险不同。债券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股票的风险除了债券要承担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即使公司破产清理时,也要先偿还债券,后分配股票资产。毫无疑问股票的风险要比债券的风险大得多。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五、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是指在一定时间上对物价变动因素未作剔除的利率。

2.实际利率是指在一定时点上对物价变动因素进行剔除后的利率。

3.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关系等市场因素所决定的利率。

4.官定利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规定的并强令执行的利率。由此可见,官定利率属于管理利率。

5.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限内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的利率。

六、问答题

1.试分析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1)社会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3)社会再生产的经济周期

(4)市场商品的价格水平

(5)国家的经济政策

(6)国际利率水平

2.试分析利率有何经济功能?

答:(1)传递经济信息,优化资源配置

(2)节约资金使用,加速资金的周转

(3)影响储蓄,引导消费

(4)调节投资需求,影响投资规模

(5)调节货币流通,调节宏观经济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简答

1.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

4

2. 简述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的好处。

证券投资的收益较高

证券的流动性比贷款等其他资产要高。

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从而降低风险。

第六章 中央银行

五.名词解释

1. 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是该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它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2. 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从产生起就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央银行既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服务。

3. 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者,是金融票据的交换中心,全国银行的清算中心,存款准备金的管理者。

4. 再贷款: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贷款。

5.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持有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向中央银行进行票据再转让的一种行为。

6. 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六.问答题

1. 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关,它与一般政府机关区别具体表现在:

(1)中央银行作为一个银行,其业务更多地具有银行的业务特征。这与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付经费的政府机关有着明显的差异。

(2)中央银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其金融业务活动实现的,是用经济的手段,即利用它所掌握的经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这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一般政府机关显然是不同的。

(3)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关系。中央银行依据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与需要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较少受政府干预。而政府机构在行为决策上必须与政府的意愿相一致。

中央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普遍银行,它在服务的对象.业务范围和内容,以及中央银行的作用,均与一般普通银行不同。表现在:

(1)中央银行与普通银行业务对象不同。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为政府和金融机构,而普通银行的客户是工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2)中央银行吸收存款不是为了扩大贷款规模,而是为了控制信贷规模和调节货币供应量。

(3)中央银行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在业务活动中有盈利。

(4)中央银行的作用不再是信用中介人了,而是制定货币政策,控制社会信用规模,调节货币流通,搞好宏观金融调控。

2.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特殊金融机构,具有国家机关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中央银行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当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宏观失控和重大经济问题,需要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节。中央银行既不同于一般的政府机关也不同与普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3.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资本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和其它业务。

5

4.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其负债资金来源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第七章 金融市场

五.名词解释

1. 货币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

2. 资本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金融市场。

3. 一级市场:是资金需求者将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也称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

4. 二级市场:是证券发行后各种证券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又称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

5. 普通股股票:是指代表着股东享有的平等权利,不加以特别限制,并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的大小而分取相应股息的股票。

6. 优先股股票:是相对于普通股股票而言的,它是指优先于普通股股票分取公司收益和剩余资产的股票。

六.问答题

1. 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2. 债券与股票的联系是:股票和债券是资本市场上筹措中长期的主要信用工具,都是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并且都可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转让。股票和债券都是一种虚拟资本,都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存在,自身没有内在的实际价值。

二者的区别体现在性质、偿还方式、持有者收益和承担的风险等方面:

(1)两者的性质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证明股东对公司所有权的比重,股东也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和机会。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表示了在一定时期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持有者只有到期要求还本付息的权利,而没有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

(2)两者本金返还不同。股票是不归还本金的永久性有价证券;债券除了永久性债券外都有偿还期,具有还本的要求,并要按规定支付利息。

(3)两者收益水平不同。股票的股息和红利是不固定的(除优先股外);债券是按事先确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具有相对比较稳定的收益。

(4)两者所承担风险不同。债券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而股票的风险除了债券要承担的风险以外,还需要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证券市场价格波动等风险。股票的风险要比债券的风险大很多。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

五.名词解释

1.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 国际货币制度:指为保持国际交往的顺畅进行,对国际交往中的货币支付引起外汇.汇率以及外汇收支等一系列活动作出的制度安排。

3. 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转移,既包括资本流出也包括资本流入。

6

一、 问答题

1. 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包括:

(1)利率水平。(2)汇率预期。(3)通货膨胀率差异。(4)技术水平。

(5)投资环境。

2.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1)追求高额利润 (2)追求新技术 (3)寻求政治稳定 (4)行业竞争的结果

3.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对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具有明显的正效应,体现于四个方面:(1)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使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所以有利于世界总产出的提高和经济福利的增加。(2)国际资本流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各种投资和贷款,会使国际支付能力有效地在国际间自由转移,这有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国际收支的全球性平衡。(3)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有效促进技术.管理.信息在全球范围的转移和应用,从而使科技.管理.信息等资源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4)国际间接投资,主要是证券投资及其衍生品的广泛使用,促成了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从而更好地分散了投资风险,这对全球投资效率的提高,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负面效应主要有:(1)由于国际资本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属于“国际游资”的范畴,具有短期过度投机的特征,因而数额庞大的短期国际游资的聚集和投机行为,必定会加剧世界各国的汇率波动,甚至会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推动者。(2)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特别是在固定汇率制度和有限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使一国难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利率政策或其他经济政策,进而无法实现其既定的经济目标,造成经济运行和币值的不稳定。(3)国际资本流动实际是各国经济波动的传递者,尤其是对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的不稳定或波动,必然会传递给发展中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之间,特别是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区域经贸集团内部,也存在因国际资本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相互传递的问题。

第九章 货币供给

五.名词解释

1. 货币需求:是社会各部门在即定的国民收入范围内,能够或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2.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货币的行为。

3.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按法定比例向中央银行交存的存款准备。

4. 超额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存款准备金扣除法定存款准备后的余额,超额存款准备金可由商业银行自由使用。

5.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金之和。

六.问答题

1.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主要有中央银行对国内金融机构放款,购买政府债券,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购入黄金。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在数量上的关系是: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但这是货币供给量的最大理论值,它假设中央银行投放出去的全部基础货币都被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用来创造存款。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在外延上的关系是:基础货币不等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

7

流通中货币的存量,它包括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以及社会公众在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而基础货币是由通货和存款准备金这两部分构成。

2.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rd,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c,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t。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提高必然导致货币乘数减少;反之,则使货币乘数增加。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提高,意味着银行需要保持更多的储备。为此,银行就得收缩贷款,这将引起银行体系活期存款的成倍收缩,使货币供给减少。

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的变动基本原理与前者类似,即随着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的提高,货币乘数变小。

超额准备金是不参加贷放活动进行存款创造的,因此,超额准备金率的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推出存款创造的资金就越多,最终形成的货币存量就越少,因而货币乘数就越小。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通货比率上升,意味着存款人将部分活期存款转化为现金,于是活期存款将发生多倍收缩,可见通货比率上升必然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相当复杂,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在直接影响中,又因货币定义的不同而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当采用狭义货币定义M1时,定期存款比率t与货币乘数m1反向变动,t上升,m1下降;反之,t下降,m1上升。当采用货币定义M2时,由于定期存款是货币,这时定期存款率t与货币乘数m2同方向变动。

第十章 通货膨胀

五、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商品生产和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3.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4.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5.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六、问答题

1.按成因通货膨胀的有哪些类型,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答: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中,较为流行的有四种,即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供求混合推进论和结构性通货膨胀论。通货膨胀也据此被分为四类,即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进型和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

(一)需求拉上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的不断增长超过总供给的增加所导致。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使包括物资与劳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总供给,因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二)成本推进说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产品成本的上升。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就是指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物价的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有四种情况。工资推进、利润推进、原材料成本推进、间接成本推进。

8

(三)供求混合推进论

该理论认为,尽管理论上可将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需求拉上和成本推进,但现实经济中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往往是混合在一起共同发生作用,这类通货膨胀被称为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论

一些经济学家发现,即使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经济内部结构方面的变动也引发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即所谓的结构失衡型通货膨胀。

2.简述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

答:(一)抑制总需求的政策

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必要量,导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措施,即紧缩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促使总需求接近总供给,以稳定物价。抑制总需求的政策主要有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两种。

(二)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就是政府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价格的政策,目的在于在控制通货膨胀同时又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失业。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理论。收入政策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三种。

(三)供给管理政策

这种观点认为,物价上涨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总是表现为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因此从长期来看,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克服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政策措施。

(四)收入指数化政策

鉴于通货膨胀的现象如此普遍,而遏制通货膨胀又是如此困难,弗里德曼提出了一种旨在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也就是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从而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并减弱由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分配不均问题,即所谓的收入指数化政策。

3.通货膨胀的衡量有哪些指数,并解释其含义。

答:(一)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也称为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这种指数是由各国政府根据各国若干主要食品、衣服和其他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娱乐等服务费用而编制计算出来的。有些国家进一步根据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结构的不同,编制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

(二)批发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这一指数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缺点是不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业周期中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最终销售时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

(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该指数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所谓按不变价格计算,实际上是按照某一基期年份的价格进行计算。

4.简述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答: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必要量,导致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引起的,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措施,即紧缩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促使总需求接近总供给,以稳定物价。抑制总需求的政策主要有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两种。

紧缩的货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卖出有价证券以收缩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如出售政府债券,这是最重要而且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政策工具;(2)提高再

9

贴现率;(3)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4)在利率管制的国家直接提高利率、紧缩信贷规模。无论是通过收缩货币供应量间接提高利率,还是直接提高利率水平,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减少消费需求而增加储蓄;同时,利率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投资成本的上升,这会起到抑制投资需求的作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具体措施包括:(1)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2)削减政府财政开支,以消除财政赤字,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3)降低政府转移支付,减少社会福利费用,从而减少个人收入,抑制个人消费需求。

5.针对通货膨胀如何实施供应管理政策?

答:具体包括:(1)改善产业结构,通过消除产业部门的“瓶颈”来增加有效供给。

(2)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这种办法被认为是解决“滞胀”的最佳办法。

(3)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4)稳定币值;

(5)精简规章制度,给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让企业在市场经济原则下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应该说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手段,但它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供给弹性的限制。

6.简述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就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一直存在着“促进”、“促退”和“中性”三种观点的争论。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十几年中,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促进论”占主导地位。从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十几年的“滞胀”推动了“促退论”的发展。中性论者则认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最终会中和它对经济的各种效应,因此,通货膨胀对经济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它是中性的。

(二)通货膨胀与国民收入再分配

在不能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引起所得和财富的再分配。就所得的再分配而言,有固定的收入者在通货膨胀期间因其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从而会使实质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相反,有非固定收入者在通货膨胀期间能够及时调整所得,从而获益于通货膨胀。就财富分配而言,整个社会,每个人或阶层总会或多或少积累一定财富,但人们持有财富的形式极不相同。面值固定的金融资产,其价值随着物价上涨而下跌;各种变动收益证券和实物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会因价格上涨而使其持有者的实际价值发生改变。至于收益和价值不定的金融资产,在通货膨胀期间收益增长与其价格上涨并非一致,因此,其持有者是否获益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变化。

总之,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整个社会财富不公平的再分配。一般说来,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而债务人则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

(三)通货膨胀与资源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发挥着引导资源流动、分配社会资源的作用,使社会各种生产要素最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但是,当发生通货膨胀时,特别是在非预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劳务的相对价格随这种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资源的分配被扭曲。一是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改变和资源不合理分配;二是通货膨胀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三是通货膨胀打击储蓄意愿并会降低资本的积累速度;四是妨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将极大降低。

(四)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

通货膨胀不仅不利于经济增长,可能产生滞胀现象,而且会引起货币信用危机。因为,一方面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使正常的信用活动遭到破坏,使各种证券发行受阻;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使货币符号的价值储存功能丧失,人们的“货币幻觉”消失,

10

挤兑风盛行,有可能引起银行的破产和倒闭,导致更多的经济混乱。同时,通货膨胀还会损

害政府威信,使政局不稳。工人为争取增加就业、提高工资而罢工,轻则触发国内各阶层的

经济斗争和社会动乱,重则导致政治和社会的崩溃。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五、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

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实现

货币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作用过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传导机制等。

2.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借

以调节金融、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

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

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六、问答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答: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

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

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

终目标的达到将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首先对某些中介目标产

生一定的影响,然后,通过这些中介目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

目标。

2、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答:所谓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

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社会

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什么是再贴现政策?

答: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来干预和影响市场货

币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答: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借以调节金融、控

制货币供应量的和利率水平的目的。 11

货币银行学 复习重点

(括号内是书中的页码)

货币的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价值贮藏,支付手段(20)。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29)。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主要形态,是现金和存款(30)。

信用货币的特征: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负债);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本位货币的独有性质(32):具有无限的法偿资格,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纸币)

纸币本位制度的特点(38):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本位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

信用工具(49):投资(包括借贷)的记账(已经不是书面)凭证。

信用工具主要有(50):股票、基金、债券、权证、存单、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 金融资产,金融商品,金融工具与信用工具,都是同义的(52)。

金融资产: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

货币市场(58):以短期(1年以内)信用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58):以长期(1年以上)信用工具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

债券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87)。实际上,如果一个债券的价格下跌,那末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必定上升;而如果一个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上升,那末该债券的价格未必下跌。

贴现债券(91):发行价格低于面值,期满按面值偿还的债券。

计算题:简单贷款的年复利率(90)=(n年后的一次性还款数量/贷款数量)-1

1/剩余年限计算题: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91)=(面值/现价)-1(要求取三位有效数字)

1/剩余年限计算题: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到期兑现额/现价)-1

计算题:贴现债券的贴现收益率(92)=[(面值-现价)/面值]×(1/剩余年限)

书中“如果债券的利率变化正处于一个上升时期,未来利率可能会比当前利率更高,那么潜在购买者当前就不会购买债券,因为当前购买意味着收益损失。”(93)是错误的。 影响资产选择的因素(94):财富,预期收益率,风险,流动性。(168)

某种资产的财富弹性(95)=该种资产需求量的变动幅度/财富的变动幅度

中央银行的性质(126):是发行货币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作用(130):发行货币,调节货币流通量,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32)包括:贷款与再贴现,买卖证券,买卖金银与外汇。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34)包括: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及吸收财政性存款,集中管理存款准备金,办理全国的清算业务与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的性质(148):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特点(149):以盈利为目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不能发行货币,业务综合性强,功能全面。

商业银行的职能(150):金融中介,金融服务。 1/n

商业银行的功能(150):资源配置,代理收支,创造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功能的制约因素(151):以存款为基础,以贷款为条件,受存款准备金率制约。

银行资本(净资产,股东产权,股东权益):=银行资产-银行负债(152)

商业银行的资产包括:现金资产,证券,贷款与其他资产(153)。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准备金,应收款,同业存款(153)。

某银行某一年的资产收益率:=该银行该年的净收益/该银行该年年末的总资产(172)

某银行某一年的资本(净资产)收益率:=该银行该年的净收益/该银行该年年末的资本(172)

资本乘数:=资产总额/资本总额(172)

资本收益率=资本乘数×资产收益率(173)

债券到期收益率将上升时,应该持有浮动利率债券,还是固定利率债券?(177)

债券的久期:该债券的平均剩余期限。(178)

一个债券的麦考利久期≈该债券的价格涨幅/该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量(179)

债券到期收益率将上升时,应该持有久期长的债券,还是久期短的债券?(179)

核心资本,是指股权资本(净资产,股东权益),也称为一级资本(194)。

银行总资本:=一级资本+二级资本(194)

二级资本:=贷款损失准备金+次级债务(194)

次级债务(194)是指,在支付了存款人与其他债权人之后才支付的债务。

巴塞尔协议规定(194):

银行核心资本不得低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总额的4%,

银行总资本不得低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总额的8%。

通货: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223)。

银行储备:银行系统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224)。

基础货币:=通货+银行储备(224)。

法定准备金:法律上规定至少的存款准备金数量(225)。

超额准备金:高出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225)。

银行储备:=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225)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与贷款来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227)。

非借入性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购入证券所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228)。

借入性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与贷款所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228)。

存款乘数:=存款货币变动/基础货币变动(234)。它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234)。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

狭义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

广义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

通货率=通货/存款货币(237)

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存款货币(237)

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237)

货币乘数=(1+通货率)/(通货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237)

货币乘数<存款乘数=1/法定准备金率(238)

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变小(239),从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超额准备金率的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变小(239)。

财富增加,将使通货率下降(241),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40),进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存款利率上升,将使通货率下降(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40),进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13

银行恐慌,或非法经济活动增加,将使通货率上升(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40),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税收增加,将使财富减少,从而使通货率上升(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40),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预期存款外流增加,将使超额准备金率上升(243),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39),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市场利率(企业利润率)上升,将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243),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39),进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贴现率(贷款利率)增加,将使贴现贷款减少(244,245),从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市场利率上升,将使贴现贷款增加。244,245

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的非借入性基础货币增加,将使基础货币增加(245),从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货币需求量是指,人们愿意持有,并且有能力持有的货币数量(252)。

实际货币需求量是指,去除物价影响(即根据物价涨跌进行折算)以后的货币需求量(254)。 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没有去除物价影响的货币需求量(254)。

名义与实际货币需求量都随总产出的增加而上升(257)。

货币需求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71)。

实际货币需求量M/P是实际收入的递增函数,是市场利率的递减函数(272)。

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收入的递增函数,也是市场利率的递增函数(274)。

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304)。

利率的收入效应:收入增加后,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利率将上升(305)。

利率的物价效应:物价上升后,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利率将上升(305)。

货币供给增加的流动性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债券需求增加,从而利率将下降(305)。 货币供给增加的收入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使得收入增加,从而利率将上升(306)。 货币供给增加的价格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使得物价上升,从而利率将上升(306)。 货币供给增加的费雪(预期通胀)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预期通胀率上升,从而利率将上升(307)。它先于上述价格效应:先是预期通胀率上升,然后再物价上升。

货币供给增加后利率的总效应:是上述4个效应叠加,利率可能上升,可能下降(307)。 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支出的增加量。(308)

收入的边际投资倾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投资的增加量。(309)

利率上升,将使净出口减少。(310)

自发消费、自发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净额增加后,将使总产出增加(311);

税率上升后,将使总产出减少(311);

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投资倾向上升后,将使总产出增加(311);

利率上升后,将使总产出减少(311);

总产出减少后,将使利率下降(314)。

有违约风险债券的风险(利率)升水: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317)。

风险升水随违约风险的增加而增加(318)。

投资级债券:违约风险较低的债券(318)。

垃圾债券: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318)。

流动性差的债券的流动性(利率)升水:流动性差的债券与流动性好的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320)。

流动性越差,利率越高(320)。

提高利息所得税率,将使纳税债券与免税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增加(322)。

14

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分布(322)。

收益率曲线:收益率与剩余期限之间的关系曲线(322)。

货币银行学习题

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Χ )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Χ )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Χ )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 )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Χ )

11、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1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Χ )

13、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Χ )

14、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15、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信用媒介,是一种直接信用。( Χ )

1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Χ )

1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18、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银行存贷款业务。( Χ )

19、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2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Χ )

21、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Χ )

22、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Χ )

23、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24、中国人民银行在19xx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

2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2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Χ )

27、现金漏损与存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Χ )

28、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Χ )

29、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形式。(Χ )

30、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安全性。(Χ )

3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Χ )

3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 15

33、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

34、各国中央银行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主要凭借的还是行政手段。( Χ )

35、在资本充足性管理中,资产回报率(ROA)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资产的比值。( Χ )

36、在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某日£1=US$1.5902-1.5893,现在A贸易商欲从花旗银行伦敦分行用英镑购入100万美元,应使用1.5902的汇率。( Χ )

37、内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由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些变量通常不为政策左右,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税率等等。( Χ )

38、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Χ )

39、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 )

40、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Χ )

4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Χ )

42、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Χ )

43、股票行市和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Χ )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Χ )

45、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46、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的分歧在于传导环节不同。( Χ )

47、金融工具就是金融资产。( Χ )

48、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 )

49、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50、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

51、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5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Χ )

53.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Χ )

54.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55.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的。( Χ )

5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Χ )

5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58.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Χ )

59.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60.中国人民银行在19xx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 )

61、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主体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Χ )

62、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63、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 )

6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

65、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16

6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Χ )

6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

68、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69、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以多元的中央银行最为流行。( Χ )

70、银行资本作为负债与其他各种负债并无实质区别。( Χ )

71、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Χ )

7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 )

73.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Χ )

74.经济危机期间,金融市场上货币资本过剩,利率极低。( √ )

75.商业银行策源的货币供应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主流部分。( Χ )

7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Χ )

77.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Χ )

78.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银行存贷款业务。( Χ )

79.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微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Χ )

80.通货膨胀是与纸币紧密联系的货币现象。( √ )

1、票据虽有本票、汇票、支票之分,但需要承兑的票据只有汇票一种。( )

2、纸币之所以能充当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就有价值。( )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 )

3.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4.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

5.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的。(×)

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

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

8.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 )

9.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10.中国人民银行在19xx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 )

1.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信用媒介,是一种直接信用。( × )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 )

3.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即使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也是有效的。( × )

4.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债券的权利。( × )

5.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下跌,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跌时,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 × )

6.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 )

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 17

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6%。( × )

8.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各项指标中,其中现金比率、定期和活期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指标,而超额准备比率和定期存款与话期存款之间的比率是中央银行不可以完全控制的。( × )

9.国际贸易的短期资本融通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应列在经常项目下的贸易收支项下。( × )

10.在经济中如果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就可能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 )

1、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一般价值形式。(Χ )

2、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之一在于,中央银行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货币经营业务。( Χ )

3、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Χ )

4、 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是确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 )

5、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Χ )

6、 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7、 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8、 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以多元的中央银行最为流行。(Χ )

9、 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Χ ) 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Χ )

1、金融体系指一国一定时期的金融机构的总和。( √ )

2、货币政策诸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一致性。(Χ )

3、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一般价值形式。(Χ )

4、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之一在于,中央银行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货币经营业务。(Χ )

5、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Χ )

6、通货膨胀使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人都蒙受损失,无人受惠。( Χ )

7、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

8、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可用金融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表示。( √ )

9、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为: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强了金融产业发展能力和金融作用力。( √ )

10、 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 )

1、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

2、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 )

3、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

4、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贯彻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信用政策,并促进这一政策的全面实施。 ( √ )

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 )

1、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

2、现金漏损与存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

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 ) 18

4、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

5、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安全性。( × )

6、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 )

7、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 )

8、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 )

9、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 )

10、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 )

1.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 )

3.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 )

4.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5.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的。(× )

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 × )

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

8.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 )

9.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10.中国人民银行在19xx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

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

1.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2.现金漏损与存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

4.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5.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安全性。( × )

6.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 × )

7.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

8.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 )

19

9.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 )

10.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 )

1.金融构成比率是指现有金融资产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率。( X )

2.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X )

3.债券收益率是期待的收益率,股票的收益是固定的收益率。( X )

4.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隐蔽型的;改革开放后,则主要是公开型的。( √ )

5.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 )

6.传统的金融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X )

7.欧洲货币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运作的货币。( √ )

8.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成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X )

9.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 )

10.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货币供给与保有货币的意愿。( X ) 《货币银行学》期中测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信用货币

2.格雷欣法则

3.商业信用

4.金融市场

5.派生存款

二、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银行存贷款业务。(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

6.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7.决定债券收益率的要素主要有两个,即利率和购买价格。( )

8.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9.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

10.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

A、 金块本位制

B、 金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银行券制

2.商品的价格( )。

20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4.信用是(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期限在一年以上,以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是(

A、 货币市场

B、 二级市场

C、 资本市场

D、 金融市场

6.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

A、 MV=PT

B、 P=MV/T

C、 M=PQ/V

D、 M=KPY

7.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称作( )。

A、货币债券

B、公债券

C、政府货币债券

D、国库券

8.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是( )。

A、卖方信贷

B、买方信贷

C、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D、政府贷款

9.下列指标不属于派生存款的制约因素的是( )。

A、超额准备率

B、贴现率

C、提现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0.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

A、证券发行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证券转让市场

21 。 )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应具有以下特点( )。

A、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B、是可兑现的银行券

C、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D、可以兑换黄金

E、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F、法偿能力是有限的

2.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

A、 银本位制

B、 银行券制

C、 金本位制

D、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E、 复本位制

3.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商业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银行信用

E、 民间信用

4.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E、一般价值形式

5.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6.在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包括( )。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C、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D、利息就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E、食利阶层的剥削形式

7.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有( )。

A、利润的平均水平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变动的幅度

D、国际经济环境

E、政策性因素

22 。 )

8.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参与者

B、交易价格

C、金融工具

D、组织方式

E、商业银行

9.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

A、存款负债

B、自有资本

C、附属资本

D、货币发行

E、其他负债

10.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全球性的金融机构是( )。

A、泛美开发银行

B、亚洲开发银行

C、非洲开发银行

D、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E、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简述利率的作用。

3.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

4.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六、计算题(6分)

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提现率5%,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

七、论述题(15分)

如何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 )

A.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B.货币金属说 C.货币名目说 D.创造发明说

2.高利贷是一种以(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A.价值转移 B.高利借债和偿还 C.价值特殊运动 D.支付利息

3.银行和企业往往同属一个财团,并与工商企业关系密切的是( )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23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4.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 )。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5.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A.单一型 B.复合型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型

6.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 )。

A.安全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7.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的影响最主要。

A.国外净资产 B.央行对政府债权

C.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8.(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以上都不对

9.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在3%以上,但尚未达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属于()。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10.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变量的不同点是()。

A.前者顺循环,后者逆循环 B.前者逆循环,后者顺循环

C.二者均顺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D.二者均逆循环,但程度不一样

11.商品的价格是( )。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2.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作用。

A.一定的 B.决定性的 C.不确定 D.推动

1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种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14.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国家信用 B.商业信用 C.银行信用 D.国际信用

15.下列项目中的( )不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借贷项目 D.平衡项目

16.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 )的权力。

A.银行券 B.信用流通工具 C.金属铸币 D.债券

17.西方国家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最早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8.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性首先在于( )。

A.行业风险 B.利率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汇率风险

19.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和B都可能

20.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最猛烈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B.再贴现政策 C.直接信用控制 D.公开市场业务

21.货币的产生是(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国家的发明创造

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22.货币在( )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23.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商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 )。

A.反比 B.波动变化 C.无法预知 D.正比

24

2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 )。

A.形成资金来源业务 B.资金运用业务 C.租赁业务 D.承兑业务

25.金本位制下,(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货币含金量 B.铸币平价 C.中心汇率 D.货币实际购买力

26.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 )。

A.户部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 21jrr.com

27.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 )居于核心地位。

A.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28.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29.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30.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31.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32.信用是( )。

A.买卖行为 B.赠与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33.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34.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清算银行

35.“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金融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36.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是( )。

A.外汇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欧洲货币市场

37.下列变量中,(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38.中央银行是对一国的( )实行监督管理的机构。

A.经济活动 B.外贸活动 C.市场活动 D.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

39.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40.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称为( )。

A.派生存款 B.储蓄存款 C.存款货币 D.原始存款

41.银行的性质是( )。

A.国家机关 B.团体 C.普通企业 D.特殊的企业

42.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发行政府主要债券 B.短期借款 C.长期借款 D.自愿捐助

43.货币在( )时,执行国际财富转移手段职能。

A.支付国际贸易差额 B.购买国外商品 C.支付外国劳务费用 D.对外援助

44.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是( )。

A.国库券 B.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C.债券 D.回购协议

45.经济货币化进程是( )。

25

A.匀速的 B.非匀速的 C.逐渐提高 D.减缓的

46.目前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

A.总分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47.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曾在( )实行过。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前联邦德国

48.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的升降与本国货币价值的高低呈( )变化。

A.正比例 B.反比例 C.无确定关系 D.以上都不对

49.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但容易受到价格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居民生活费用指数

50.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的调节。

A.利率机制 B.价格机制 C.汇率机制 D.央行宏观调控

51.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形式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

52.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时让渡的权利是( )。

A.资本的所有权 B.资本的使用权

C.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D.既无所有权也无使用权

53.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 )。

A.产业资本 B.借贷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业资本

54.下列属于传统中间业务的是( )。

A.承兑业务 B.代理业务 C.租赁业务 D.信托业务

55.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是专门办理以( )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

A.活期存款 B.工商企业存款 C.私人储蓄 D.政府存款

5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是( )。

A.不记名 B.利率略低于同等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C.金额固定,面额大 D.允许买卖、转让

57.中央银行负责制定、执行国家的( )。

A.经济政策 B.产业政策 C.货币政策 D.外贸政策

58.《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4% C.8% D.10%

59.按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口径,M1包括()。

A.现金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A、B之和 E.A、C之和

60.货币政策的首要问题是指( )。

A.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B.货币政策目标

C.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D.货币政策工具

61.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 )的状态。

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 C.无序 D.频繁变动

6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

A.平等的价值交换 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D.无偿的增予或援助

63.利率水平的变动只能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要调整总供求的结构和趋向,需要( )。

A.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B.灵活地利率联动机制 C.适当的利率水平 D.合理的利率结构

26

64.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叫作( )。

A.货币债券 B.公债券 C.政府货币债券 D.国库券

65.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先驱是( )。

A.中世纪的货币经营业 B.旧银行 C.股份银行 D.高利贷资本

66.最典型的全能型商业银行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67.中国人民银行自( )成立以后,一直承担着新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

A.1948.12.1 B.1949.2.3 C.1983.9.10 D.1995.3.20

68.在纸币制度下,外汇汇率的波动直接决定于( )。

A.黄金供求 B.外汇供求 C.商品供 D.外汇投机

69.在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他认为在金币流通条件下,( )是决定货币必要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A.货币数量 B.商品价格总额 C.总财富的多少 D.利率

70.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A.汇率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基础货币

71.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地调节( )。

A.信贷规模 B.货币必要量 C.货币流通 D.生产规模

7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普通商品 B.特殊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特殊等价物 天下金融网

73.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 )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黄金市场

74.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

A.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 B.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

C.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 D.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化

75.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

A.货币市场 B.证券发行市场 C.资本市场 D.证券转化市场

76.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 )。

A.支付中介 B.信用中介 C.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D.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转化为资本

77.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供给的( )。

A.外生性 B.内生性 C.可控性 D.可测性

78.在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 )的限制。

A.黄金储备状况 B.外汇储备状况 C.外汇政策 D.黄金输送点

79.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商品价格总额增加1倍,则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将会( )。

A.增加2倍 B.增加1倍 C.减少1倍 D.不变

80.下列不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 )。(准货币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如国库券储蓄存单、外汇券、侨汇券、金融卡等)。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81.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A.利小于弊 B.利弊均衡 C.有利无弊 D.利大于弊

82.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与货币作用效率呈( )。

A.反比 B.不可比 C.正比 D.不确定关系

8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 27

厘,月息4厘,日息2厘,则分别是指()。

A.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B.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C.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4‰,日利率为2%

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日利率为2‰。

84.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是( )。

A.短期贷款 B.转帐结算 C.代销证券 D.证券投资、长期贷款、包销证券

85.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

A.1个月 B.7天 C.4个月 D.1年

86.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 )。

A.库存现金 B.存款准备金 C.股票 D.债券

87.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特点。

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88.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存款派生的制约因素( )。

A.超额准备率 B.贴现率 C.提现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89.年通货膨胀率在10%~20%之间的通货膨胀称为()。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90.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是指规定( )。

A.无弹性的固定数值 B.固定数值 C.区值 D.随机值

91.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92.利息是( )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贷款

93.股票的流动性首先依赖于( )。

A.转让市场的发达程度 B.股票自身的质量

C.对未来经济态势的预测 D.股票收益的保障程度

94.中国人民银行19xx年开始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后所使用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利率 B.存款准备金率 C.贷款计划 D.公开市场业务

95.商业贷款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莫尔顿 B.亚当.斯密 C.普罗克诺 D.马克思

96.1845年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

A.横滨银行 B.东方汇理银行 C.汇丰银行 D.丽如银行

97.消费信用是企业或银行向( )提供的信用。

A.本国政府 B.社会团体 C.消费者 D.工商企业

98.当代金融创新的( )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A.高收益低成本 B.安全性 C.投机性 D.灵活性

99.通货膨胀是( )条件下的特有经济现象。

A.商品经济 B.货币流通 C.资本主义 D.纸币流通

100.实行跨国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大多数是( )国家。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发展中 D.殖民地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等价形式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相对价值形式 E.货币形式 F.一般价值形式

28

2.现实生活中,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A.利率弹性 B.经济开放程度 C.授信限额 D.利率管制 3.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实现( )。 A.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 B.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 C.以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 D.多种金融机构并存E.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 4.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5.金融市场的自律性管理机构包括( )。 A.中央银行 B.证券交易所 C.证券行业协会 D.国家专设管理机构 6.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 A.投资需求 B.融资需求 C.储备需求 D.服务性需求 7.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 )。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超额准备金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定期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 8.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 A.存款负债 B.自有资本 C.附属资本 D.其他负债 9.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基本要求是( )。 A.抗干扰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10.一国红十字会向某一发生自然灾害国家赠送救济物资的行为属于( )。 A.长期资本流动 B.贸易收支 C.转移收支 D.短期资本流动 E.经常项目 11.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有( )。 A.利润的平均水平 B.资金的供求状况 C.物价变动的幅度 D.国际经济的环境 E.政策性因素 12.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 )。 A.商业票据 B.金属铸币 C.银行券 D.存款货币 13.中央银行以( )方式向商业银行贷款。 A.贴现 B.抵押贷款 C.再贴现 D.信用贷款E.再贷款 14.外汇包括( )。 A.本币 B.信用卡 C.外币 D.外币支付凭证 E.外币有价证券 15.结算业务包括( )。 A.承兑业务 B.汇兑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代理业务 16.间接发行的方式包括( )。 A.承销 B.滞销 C.代销 D.包销 17.商业信用的特点是( )。 A.其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家 B.借贷的对象是商业资本 C.信用的规模依存于生产和流通的规模 D.规模巨大,方向不受限制 18.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 A.收入 B.价格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19.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会对( )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A.生产 B.流通 C.分配 D.消费 20.货币政策的三要素是指( )。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21.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主要有( )。 A.现钞 B.信用卡 C.债券 D.活期存款 E.金属铸币 F.股票 22.关于信用对现代经济作用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29

A.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B.信用可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C.信用可以加速资金周转 D.信用为股份公司建立发展创造了条件 E.信用可能使生产和需求脱节,导致经济危机 23.根据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比较,实际利率呈现三种情况( )。 A.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B.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C. 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 D.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 E. 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 24.按照外汇的支付方式,可将汇率分为( )。 A.买入汇率 B.卖出汇率 C.电汇汇率 D.信汇汇率 E.票汇汇率 25.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有( )。 A.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B.建立跨国银行,推动国际化 C.广泛建立分支机构是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 D.由综合性经营走向分业式经营 26.防止金融泡沫,须通过有效的( )来控制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A.外部监管 B.内部自律 C.行业自律 D.社会公律 27.按租赁的目的,可将租赁分为( )。 A.金融性租赁 B.操作性租赁 C.出售与返租式租赁 D.转租赁 28.经济发展的结构对金融有决定性影响,其中市场结构决定了金融体系的( )。 A.业务结构 B.部门结构 C.组织结构 D.总量结构 29.货币政策时滞以中央银行为界限可划分为( )。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30.外汇汇率的基本标价方法有( )。 A.直接标价法 B.黄金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 D.美元标价法 3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E.世界货币 32.解说金融创新的成因,涉及需求因素的有( )。 A.财富增长说 B.制度因素说 C.货币因素说 D.需求推动说 33.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 )构成。 A.英格兰银行 B.商业银行 C.其他金融机构 D.政府金融机构 34.货币作用效率可以用( )与( )的比率来衡量。 天下金融网 A.金融资产总量 B.货币量 C.商品总量 D.经济总量 35.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表现在( )。 A.代理国库 B.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C.为政府筹集资金 D.代表政府参加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E.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欧洲货币单位 E.特别提款权 37.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主要有( )。 A.总分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38.货币供给的主体是( )。 A.中央政府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非银行金融机构 39.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有( )。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B.回购协议市场 C.国库券市场 D.股票市场 40.属于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的是( )。 30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41.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

A.银本位制 B.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E.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4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天下金融网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大大超过商业信用,可以取代商业信用

43.证券公司经营的主要业务是( )。

A.有价证券信托 B.有价证券自营买卖

C.有价证券销售及认购 D.代理客户进行有价证券买卖

44.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有( )。

A.期限性 B.风险性 C.流动性 D.收益性

45.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主要功能是( )。

A.中介功能 B.调节功能 C.分配功能 D.动力功能

E.控制功能 F.管制功能

46.可作为商业银行一级准备的有( )。

A.在同业存款 B.超额准备金 C.短期有价证券 D.库存现金

47.曾实行过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和地区有( )。

A.德国 B.香港 C.美国 D.新加坡

48.《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率

49.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后出现过的存款准备率有( )。

A.10% B.5% C.12% D.13%

50.转轨时期,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特殊因素是( )。

A.管制利率 B.生产部门结构 C.财政性存款 D.信贷计划管理

51.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它包括( )。

A.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B.规定本位币币材

C.确定技术标准 D.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52.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有( )。

A.经济周期 B.税收 C.制度因素 D.政策因素 E.通货膨胀

53.决定债券收益率的要素主要有( )。

A.利率 B.期限 C.发行价格 D.购买价格

54.由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机构的国家有( )。

A.英国 B.德国 C.加拿大 D.日本

55.下列金融机构中,属于全球性金融机构的是( )。

A.泛美开发银行 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天下金融网

56.下列属于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具体内容的是( )。

A.充当最后贷款人 B.代理国库 C.全国票据清算中心

D.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E.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57.市场经济中被认为是内生变量的有( )。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31

58.影响各国汇率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有( )。

A.国际收支 B.通货膨胀 C.利率 D.经济增长状况 E.中央银行的干预

59.限价政策的主要手段有( )。

A.制定反托拉斯法 B.制定工资—价格指导线 C.收入指数化

D.管制和冻结工资、物价 E.运用税收手段

60.自19xx年至19xx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61.价格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

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例关系 D.商品价格与货币价值成反比例关系

62.对经济货币化程度起支配作用的影响因素是( )。

A.政府的决心 B.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C.金融的作用程度 D.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

21jrr.com

63.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利率市场化强调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

B. 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完全排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和调控

C. 我国目前只要取消利率管制,就可实现利率市场化,更好地发挥利率的作用

D.我国应从实际出发,实行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64.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参与者 B.交易价格 C.金融工具 D.组织方式

65.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C. 以吸收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

D.以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以特殊方式运用资金

66.商业银行经营的方针包括( )。

A.盈利性 B.社会性 C.流动性 D.安全性

67.按照汇率的制定方法,可将汇率分为( )。

A.基本汇率 B.即期汇率 C.套算汇率 D.远期汇率

68.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 )。

A.明显的物价上涨 B.商品供应短缺 C.凭票配给供应

D.利率下降 E.排队购物 F.黑市猖獗

69.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过多超过货币必要量所引起的( )经济现象。

21jrr.com

A.生产过剩 B.需求不足 C.货币贬值 D.物价上涨

70.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

A.调控效果猛烈 B.主动性强 C.灵活性高 D.影响范围广

71.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 )。

A.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 B.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C.是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 D.是商品买卖双方可以互相提供的信用 32

E.其规模大小取决于产业资本规模的信用

72.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 )。

A.人民币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 B.人民币是可兑现的银行券

C.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D.人民币可兑换黄金

E.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F.人民币的法偿能力是有限的

73.有价证券行市主要取决于( )。

A.有价证券的收益 B.有价证券的期限 C.市场利率 D.票面利率

74.西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 )。

A.信用合作社 B.保险公司 C.消费信用机构 D.证券公司

E.财务公司 F.信托公司 G.租赁公司

75.存款派生时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 )。

A.提现率 B.超额准备率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贴现率

76.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

21jrr.com

A.发行银行券 B.商业银行存款 C.政府存款 D.代理国库

77.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 )。

A.经常项目 B.劳务收支项目 C.贸易项目 D.平衡项目 E.资本项目

78.货币需求包括对( )的货币的需求。

A.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B.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D.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79.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分为( )。

A.工资推动 B.预期推动 C.价格推动 D.利润推动

80.“紧”的货币政策是指( )。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 D.利润推动

81.高利贷信用的特点是( )。

A.与社会生产没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B.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C.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 D.具有资本的生产方式

82.金融深化可以通过以下( )效应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A.储备 B.投资 C.就业 D.收入

83.银行经营中特殊风险来自于( )。

A.信用风险 B.竞争风险 C.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 D.公众信任的风险

84.利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B.利率能够调节投资

C.利率能够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D.利率能够调节社会总需求

85.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 )。

A. 票据清算 B.代理国债发行 C.向商业银行贷款

D.向政府贷款 E.证券投资

86.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化的因素通常有( )。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央行对政府债权净额 E.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净额

87.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的特点是( )。

A.不记名 B.面额大 C.允许买卖 D.金额不固定

88.市场经济下的货币均衡需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A.物价稳定 B.利率机制的健全 C.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D.金融市场发达

89.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33

A.现金资产 B.投资 C.租赁业务 D.信贷资产

90.表现为货币政策目标间冲突性的有( )。

A.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天下金融网

91.中央银行的职能有( )。

A.发行的银行 B.银行的银行 C.企业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

92.价格标准是( )。

A.价值尺度的表现 B.货币的独立职能 C.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D.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93.消费信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个人( )而产生的。

A.提前购置耐用消费品 B.投资 C.购买住房 D.发放工资

94.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银行通过( )的途径形成的。

A.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调整、转变 B.大型工商企业的改组

C.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股份制银行 D.发展邮政储蓄

95.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B. 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偿

D.利息就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96.凯恩斯认为( )影响个人持有货币的决策。

A.交易动机 B.财富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97.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 )。

A.结算业务 B.代理业务 C.承兑业务 D.信托业务

98.当代金融组织结构创新的体现是( )。

A.新业务、新交易的增多 B.组织形式创新 C.业务趋同 D.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21jrr.com

99.有以小搏大特征的证券交易方式是( )。

A.信用交易 B.现货交易 C.期货交易 D.期权交易

100.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是通过以下( )途径来实现的。

A.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B.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C.增强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 D.增强金融作用力

三、判断题

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3.在金本位制下,两国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是确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4.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5.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6.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7.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了,金本位制就宣告崩溃了。

8.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也可以是现实的货币。

9.在金本位制度下,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数量,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34

10.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天下金融网

11.以复利计算,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对贷出者(储户)有利。

12.商业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方式。

13.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方式。

14.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15.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16.债券收益率是期待的收益率,股票的收益率是固定的收益率。

1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18.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19.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拥有发行债券的权利。

20.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21.经济危机期间,金融市场上货币资本过剩,利率极低。

22.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之一在于,中央银行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货币信用业务。

23.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24.中国人民银行在19xx年之前是复合型中央银行。

25.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在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不良影响和负作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6.各国中央银行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主要凭借的还是行政手段。

27.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安全性。

28.商业银行策源的货币供应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主流部分。

29.银行自有资本作为负债业务同各种银行负债并无实质区别。

30.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31.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3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是否办理银行存贷业务。

3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34.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35.金融工具就是金融资产。

36.金融工具的主要职能是信用媒介,是一种直接信用。

37.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38.就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来看,是以多元的中央银行最为流行。

39.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40.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的。

41.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42.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4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44.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21jrr.com

35

45.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一致。

46.在伦敦外汇市场上,某日£1=US$1.5902~1.5893,现在A贸易商欲从花旗银行伦敦分行用英镑购入100万美元,应使用1.5902的汇率。

47.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48.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汇率下跌,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跌时,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

49.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储备越多越好。

50.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是资本项目。

51.在资本充足性管理中,资产回报率(ROA)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资产的比值。

52.在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问题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狭义货币的范围限定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

53.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的分歧在于传导环节不同。

54.货币政策诸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一致性。

55.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56.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57.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隐蔽型的,改革开放后,则主要是公开型的。 21jrr.com

58.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目标,即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59.在货币政策目标中,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60.凡是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61.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6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63.我国货币供给的主体是各类商业银行。

64.外生变量通常政府难以控制。

65.内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由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些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税率等等。

66.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67.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68.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69.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7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6%。

71.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各项指标中,其中现金比率、定期和活期存款准备金比率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指标,而超额准备比率和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是中央银行不可以完全控制的。

21jrr.com

72.国际贸易的短期资本融通在国际收支平衡表里应列在经常项目下的贸易收支项下。

73.在经济中如果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就可能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74.金融在整体经济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它可以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

一、单项选择题

36

1——10: ABCCA CDABA

11——20:DBDCC ABAAA

21——30:CDDAB ABACA

31——40:CDABD DCDBC

41——50:DADCC ADBCA

51——60:ABBAC BCCDB

61——70:ACDDA DABBC

71——80:BCBDD BBDBC

81——90:DCDDA BCBCC

91——100:DBACB DCADC

二、多项选择题

1.ACEF 2.ABCD 3.ABD 4.ABCD 5.BC

6.ABD 7.ACDE 8.ABD 9.BCD 10.CE

11.ABCDE 12.ACD 13.CE 14.CDE 15.BC

16.ACD 17.ABC 18.ABCDE 19.ABCD 20.BCD

21.ABD 22.ABCDE 23.ACE 24.CDE 25.AB

26.ABCD 27.AB 28.CD 29.AB 30.AC

31.AB 32.AD 33.ABC 34.BD 35.ABCDE

36.ABCE 37.ABCD 38.BC 39.ABC 40.BD

41.ABCE 42.ABC 43.BCD 44.ABCD 45.ABCDE

46.ABD 47.BD 48.ABCD 49.ACD 50.CD

51.AD 52.ABCDE 53.ABD 54.AC 55.CD

56.ACDE 57.ABD 58.ABDE 59.ABCDE 60.BC

61.ABCD 62.BC 63.AD 64.ABCD 65.ABD 天下金融网

66.ACD 67.AC 68.BCEF 69.CD 70.BCD

71.ABCDE 72.ACE 73.AC 74.ABCDEFG 75.ABC

76.ABC 77.ADE 78.ABC 79.AD 80.AD

81.AC 82.ABCD 83.ABCD 84.ABD 85.CDE

86.BDE 87.ABC 88.BD 89.ABD 90.BC

91.ABD 92.CD 93.AC 94.AC 95.BD

96.ACD 97.AC 98.BC 99.ACD 100.ABCD

三、判断题

1.对2.对3.对4.对5.错6.错7.错8.错9.对10.对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错17.错18.错19.错20.对21.错22.错23.对24.对25.对26.错27.错28.错29.错30.错31.对32.错33.对34.对35.错36.错37.对38.错39.错40.错41.错42.错43.对44.错45.对46.对47.错48.错49.错50.错51.对52.错53.错54.错55.错56.对57.对58.对59.错60.错61.错62.错63.错64.错65.错66.错67.对68.对69.对70.错71.错72.错73.对74.错

货币银行学计算题参考

1、投资者购入某种发行价格为110元的债券,同年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8%,持有两年后该投资者要在什么价位以上卖出其所持债券才能使自己在债券上的投资比在银行定期存款上的投资更划算一些?

解:110×8%×2+110=127.6

2、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提现率5%,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

37

21jrr.com

解:派生存款=总存款一原始存款

=1000╳(1/(10%+5%+5%))-1000

=4000(万元)

3、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6%,试利用单利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

解:I二1000000 X 6%x4=240000(元)

S=1000000 X (1+6%X4)二1240000(元)

4、某国某时商品价格为11元,待售商品数量为140000件,平均货币流通速度为4次,试计算流通中货币必要量。

解:M=PQ/V=11X140 000:4=385000

5、设有5年期定期银行存款10000元,年利率为5%,以年为计息期间,请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到期日的本息和。

单利法10000+10000X5%X5=12500 (3分)

复利法10000 X (1十5%)5=12762.8 (3分)

6、有一储户预计4年后其子女需要学费、生活费开支约5万元,按照现行的年利率8%计算,他现在需要存入多少钱,才能在4年后获得5万元?

现值的计算是用复利计算本息和的逆运算。因为复利的本息和

S=现值p x(1+r)n,所以,

p=S/ (1+r)n=50000/(1+8%)4=36251.49(元)

7、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为6%,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息和。

用单利方法计算

I=1000000x6%x4=240000元

S=1000000x(1+6%x4)=1240000元

用复利利方法计算

S =1000000x(1+6% )4= 1262476.96元

I = 1262476.96 —1000000= 262476.96元

8、面额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10%,5年到期,市场利率为8%,试按照单利计算该债券的行市。

该债券行市=100 x(1+10%x5)/(1+8%x5)=107.14元

9、某股票票面金额100元,预期年收益15元,当时市场利率为8%。求该股票的行市。 股票行市=股票预期收益/市场利息率=15/8%=187.5(元)

10某股票市场采样的A、B、C、D、E五种股票,基期价格分别为15、20、30、45、60元,报告期价格分别为18、25、35、50、80元,报告期上市股票数分别为120、140、170、210、250股,基期指数值为100,试计算报告期加权股价指数。P194

答案=123

38

11、某种债券的发行价格为110元,投资者持有1年半后以123元卖出,试计算该投资者持有期收益率。P200

P200公式:持有期收益率==[(123-110)/1.5]/110x100%=7.88%

12、已知存款准备金率10%,提现率5%,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存款扩张倍数。 解:存款扩张倍数=1/(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1/(10%+5%+5%)=4

13、面额100元的一张19xx年国库券,票面年利率7.5%,期限5年(20xx年9月7日到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若于20xx年8月27日以107元的价格买入,试计算其到期收益率。 21jrr.com

距到期日还有2年零11天。

到期收益率=[(面额+利息总额-购买价格)/(购买价格x剩余年数)]x100%=

[(100+100x7.5%x3-107)/(107x741/365)]x100%=7.1%

14、P41公式外汇升水与贴水

P200债券收益率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xx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xx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xx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39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3、信用货币包括( )

A、银行券 B、支票

C、活期存款 D、商业票据

E、定期存款

4、货币支付职能发挥作用的场所有( )

A、赋税 B、各种劳动报酬

C、国家财政 D、银行信用

E、地租

5、对本位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B、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

C、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

D、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一个货币单位

E、本位币具有排他性

6、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 )

A、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贵金属非货币化

C、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

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价值尺度

8、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

A、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D、确定技术标准

40 答案:ACDE 答案:BCE 答案:ABCDE 答案:ABCDE 答案:ABCDE 答案:BCE 答案:AE

E、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答案:ABE

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的特点( )

A、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 B、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

C、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D、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E、人民币具有有限法偿力 答案:BCD

10、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本位制 D、信用本位制

E、银行券本位制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 答案:错误

2、金铸币本位制在金属货币制度中是最稳定的货币制度。( ) 答案:正确

3、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 答案:错误

4、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答案:错误

5、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 答案:错误

6、货币的产生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答案:正确

7、金属货币自由铸造制度的意义在于使铸币价值与金属价值保持一致。( )

答案:正确

8、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答案:正确

9、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 )

答案:正确

10、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 )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货币的支付手段?

2、简述金属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

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4、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

5、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参考答案〗

1、(1)支付手段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货币作为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即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

(2)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形式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赋税、地租、国家财政、银行信用等支付中发挥作用;

(3)货币的支付手段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独立的结束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2、(1)货币制度是各国在货币方面的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2)规范的金属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币材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确定本位币和辅币;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准备制度的规定

3、(1)贵金属非货币化;

41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4、(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

(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

(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存款货币的形式又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子货币的运用。

5、(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

(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

(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

五、论述题

1、试述你对货币本质的理解。

2、试述货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对货币本质的理解,许多学说各有论述,观点不一。货币金属主义把货币定义为财富,认为货币就是金属;货币名目主义则认为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价值符号或票券;凯恩斯把货币定义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的国家创造物等等。这些观点多从经济现象的表面论证货币的本质,虽有一定合理的成分却缺乏科学的解释。

(2)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本质是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认为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起根源在于商品的产生和交换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冲突中可以得出交换是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从交换的发展所引发的价值形态的演变中可以看出货币是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表明货币与商品世界的对应关系,这一分析有助于理解货币的外在形式的不断变化并不改变货币的本质。

2、(1)货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货币是商品实现价值的媒介物,现代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都离不开货币的作用;

(3)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实际交易过程发生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货币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和结算工具,它对市场的正常运作,债权债务的清偿具有重要作用;

(4)货币也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储蓄和投资的重要工具。现代信用活动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业及整个金融业都是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的的产物,对储蓄资源的分配和投资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货币也能够通过利率机制对投资活动的进行刺激和对国民经济发挥作用。马克思称货币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三章 信用

一、填空题

1、信用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偿还)和(付息)。

42

2、从逻辑上推理,(私有财产或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3、信用有(实物信用 )和货币信用两种基本形式。

4、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5、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高利贷)是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6、高利贷信用最明显的特征是( 极高的利率 )。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 买卖行为 )和( 借贷行

为 ) 。

8、商业票据主要有( 本票 )和汇票两种。

9、资金供求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属( 直接 )信用,银行业务经营属于( 间

10、商业票据流通转让时发生的票据行为是( 背书 )。

11、银行信用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期限上)、(数量上)

和(方向)上的局限性。

12、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商业信用)与(银

行信用 )。

13、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

14、商业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 承兑 )才有效。

15、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在约定的期限内支

付一定的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16、银行信用具备的两个特点是:( 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与( 借贷的对象是货币 )。

答案:;

17、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 商品赊销 )与( 消费信贷 )。

18、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汇票两种,其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约定期限

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是( 本票 )。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为( 1995 )年。

20、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的焦点是使利息率降低到( 利润水平 )之下。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商品交易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2、信用的基本特征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

3、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是否需要承兑)。

4、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银行信用 )。

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银行发放贷款 )。

6、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开出商业本票 )。

7、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8、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相互渗透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9、《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的时间是( 19xx年5月10日)。

10、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

11、高利贷信用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

12、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行为的统一)。

13、商业票据必须经过(背书)才能转让流通。

14、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消费信用)。

15、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政府债券)。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43 接 )信用。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发行专项债券 D、银行透支或借款

E、发行银行券 答案:ABCD

2、现代信用形式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 D、银行信用

E、民间信用 答案:AD

3、下列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有( )。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 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

E、企业将商品赊卖给另一家企业

4、下列属于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股票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

5、下列属于间接融资的信用工具包括( )。

A、企业债券 B、定期存单

C、国库券 D、商业票据

E、金融债券

6、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体现为( )。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

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

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资金供给者获得的收益较低

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

7、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8、信用行为的基本特点包括( )。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E、极高的利率水平

9、金融是由哪两个范畴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 )。

A、货币 B、利率

C、证券 D、信用

E、商品

10、资产阶级反对高利贷斗争的途径包括( )。

A、消灭高利贷者 B、以法律限制利息率

C、发展资本主义信用关系 D、保持和发展自然经济

E、将奴隶、农民变成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44 答案:ABC 答案:BCD 答案:BE 答案:AC 答案:BCE 答案:AB 答案:AD 答案:BC

四、判断题

1、现代社会中,银行信用逐步取代商业信用,并使后者规模日益缩小。( )

答案:错误

2、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 答案:错误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同。( )

答案:正确

4、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 答案:正确

5、商业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

答案:错误

6、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答案:正确

7、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 答案:正确

8、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 答案:正确

9、一般而言,盈余单位仅仅拥有债权而没有负债。( ) 答案:错误

10、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作为一个整体,居民个人是我国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

答案:正确

11、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是信用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 答案:错误

12、直接融资中的信用风险是由金融机构来承担的。(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2、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3、简述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4、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5、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

1、(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2、(1)商业信用的作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加速资本周转等;

(2)局限性: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3、(1)消费信用的积极作用: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2)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的消费信用会造成消费需求膨胀,在生产扩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况,促使物价上涨的繁荣。

4、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 45 给者。( )

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5、(1)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2)直接融资的其局限性: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六、论述题:

1、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

2、试比较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优点与局限性,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两种方式。 〖参考答案〗

1、(1)信用的经济含义。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2)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有限制。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可以用来调节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上述各种信用形式所涉及的经济主体不同,具体的形式也不同,但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各种信用形式有重点、有管理地加以引导和运用:规范商业信用,发展直接融资;加强对银行信用的风险管理,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适度发展消费信用,配合住房改革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注意防范盲目消费和信用膨胀;安排好国家信用的规模和结构,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

总之,在发展各种信用形式的前提下,针对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有所侧重、协调

并举地对各种信用形式加以运用。

2、(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但直接融资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46

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 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3)与直接融资比较,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

①灵活便利;

②安全性高;

③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②金融机构要从经营者的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因此,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必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

(5)市场化融资不等于直接融资,而是按市场原则进行的融资。从各国的经验看,经过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始终是市场化融资的主体。我国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的优越性,除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国的共性外,很大原因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建立、完善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成为市场化融资的主渠道,故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将是我国市场化融资的主体。

为此,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特别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间接调控为主导的

商业银行融资体制。同时,多策并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使二者协调发展。

第四章 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以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为标准,可将利率划分为( 优惠利率 )和一般利率。

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被成为( 基准利率 )。

3、实际利率是根据名义利率和( 通货膨胀率 )换算得出的。

4、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是( 实际利率 )。

5、马克思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 剩余价值 )的特殊转化形式。

6、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划分,利率可分为官定利率、( 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7、假设r表示名义利率,i表示实际利率,p表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则r、i、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r=i+p )。

8、基准利率在西方国家通常是(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 )利率。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 债权 )人造成经济损失。

10、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 固定利率 )与( 浮动利率 )。

11、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被称为( 利率 )。

12、根据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的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13、自19xx年建国以来,我国利率基本上属于( 管制利率 )的类型。

14、利率对储蓄的作用有正反两方面: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替代效应 );

储蓄随利率提高而降低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 收入效应)。

15、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 利率 )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47

16、有价证券、土地、劳动力等价格的形成是( 收益资本化 )发挥作用的表现。

17、任何一笔货币金额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通常称其为( 终值 )。

18、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所确定的利率是( 公定利率 )。

19、凯恩斯认为,( 货币供给 )与( 货币需求 )是决定利率的唯一的两个因素。

20、实际利率理论认为,投资是利率的( 递减)函数。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

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 )。

3、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水平由货币供给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理论是(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

4、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 实际利率理论 )

5、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官定利率)

6、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其杠杆作用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利率弹性)。

7、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和物价变动率一致时,存户到期提取的本利和能够达到(保值)。

8、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 正相关关系 )。

9、当前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 市场利率 )。

10、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的利率是(公定利率)。

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12、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时间是(19xx年 )。

1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 2厘,则分别是指(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 )。

14、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 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

15、提出“可贷资金论”的经济学家是(俄林 )。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利润率

D、利润量的大小 E、资本的供求关系 答案:AE

2、中国工商银行某储蓄所挂牌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属于( )。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优惠利率 答案:BC

3、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将利率划分为( )。

A、官定利率 B、基准利率

C、公定利率 D、市场利率

E、固定利率 答案:ACD

4、可贷资金论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 )。

A、利润率水平 B、储蓄

C、投资 D、货币供给

E、货币需求 答案:BCDE

5、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 )。

48

A、资金的供求状况 B、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E、物价变动的幅度 答案:ABCDE

6、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B、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C、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是实际利率

D、实际利率调节借贷双方的经济行为

E.名义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 答案:ABD

7、收益资本化发挥作用的领域有( )。

A、土地买卖与长期租用 B、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

C、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 D、商品定价

E、确定汇率水平 答案:ABC

8、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利率可分为( )。

A、浮动利率 B、一般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优惠利率 答案:CD

9、西方传统经济学中的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实际因素有( )。

A、生产率 B、可贷资金

C、节约 D、流动性偏好

E、平均利润率 答案:AC

10、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 )。

A、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B、刺激物价上涨

C、刺激经济增长

D、抑制物价上涨

E、减少居民个人的消费信贷 答案:ADE

四、判断题:

1、凯恩斯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

答案:正

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 答案:错误

3、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 答案:正确

4、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官定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

少投资。( ) 答案:错误

5、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 答案:正确

6、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 答案:错误

49

7、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 答案:错误

8、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10万元贷款,用单利计算法计算的到期本利和是130000

元。

答案:正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答案:错误

10、在我国,月息5厘是指月利率为5%。( )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7%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用单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1+7%×5)=2700万元

用复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1?7%)=2805.10万元 5( )

2、一块土地共10亩,假定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500元,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出售这块土地价格应是多少元? 答案:出售这块土地价格=10×500/0.1=10×5000=50000元

3、一个人的年工资为36000元,以年平均利率为3%计算,请计算其人力资本的价格是多少。

答案:此人人力资本的价格

=36000/0.03=1200000元

六、简答题

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4、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5、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利息的概念;

(2)利息属于信用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也不同。

(3)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本质,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4)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说明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1)平均利润率;

50

(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的环境;

(5)政策性因素等。

3、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

(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

5、(1)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2)利息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与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况无关;

(3)利息的历史久远,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被人们所接受

七、论述题

1、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2、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答案〗

1、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

(1)利率管制;

(2)利率弹性;

(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2、(1)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其核心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宏微观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利率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率充分、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利率水平,一个合理的利率结构。因此,我国 51

应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五章 金融市场

一、填空题

1、一般认为,金融市场是( 货币借贷 )和金融工具交易的总和。

2、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 货币资金 )。

3、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是( 利率 )。

4、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的( 变现 )能力。 答案:

5、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 收益 )与( 本金 )的比率。

6、商业票据是起源于( 商业信用 )的一种传统金融工具。

7、( 股价指数 )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8、中长期的公司债券期限一般在( 10 )年以上。

9、一级市场是组织证券( 发行 )业务的市场。

10、证券交易市场的最早形态是( 证券交易所 )。

11、( 国库券 )由于其流动性强,常被当作仅次于现金和存款的“准货币”。

12、马克思曾说( 货币资本运动 )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13、金融市场的核心是( 资金市场 )。

14、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 原生性金融工具 )的一类金融产品。

15、期权分( 看涨期权 )和( 看跌期权 )两个基本类型。

16、商业票据市场可分为( 票据承兑市场 )、( 票据贴现市场 )和( 本票市场 )。

17、人们在进行资产组合时,追求的是与( 风险 )相匹配的收益。

18、从动态上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主要包括( 运行 )系统和( 内调节 )机制。

19、金融市场内调节机制主要是( 利息 )和( 利率 )。

20、目前,远期合约主要有( 货币 )远期和( 利率 )远期两类。

二、单选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证券化)

2、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指金融市场的(参加者)

3、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4、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货币市场)

5、长期资金市场又称为(资本市场)

6、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10% )

7、下列不属于货币市场的是(证券市场)

8、现货市场的交割期限一般为(1~3日)

9、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股票)

10、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收益权)

11、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是(票据市场)

12、金融工具的价格与其盈利率和市场利率分别是那种变动关系(同方向,反方向)

13、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发行人)承担。

14、目前我国有(2 )家证券交易所。

15、最早的远期、期货合约中的相关资产是(粮食)

16、远期合约买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收益无限大,损失无限大)

17、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限成(反比)

18、下列不属于初级市场活动内容的是(转让股票)

52

19、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

20、期权卖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状况是(收益有限大,损失无限大)

三、多选题

1、金融工具应具备的条件( )

A、偿还性 B、可转让性

C、盈利性 D、流动性

E、风险性 答案:ABCDE

2、能够直接为筹资人筹集资金的市场是( )

A、发行市场 B、一级市场

C、次级市场 D、二级市场

E、交易市场

3、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

A、现货市场 B、货币市场

C、长期存贷市场 D、证券市场

E、期货市场

4、股票及其衍生工具交易的种类主要有( )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股票指数交易

E、贴现交易

5、金融市场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A、交易形式 B、交易对象

C、交易主体 D、交易工具

E、交易价格

6、下列属于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的是( )

A、商业票据 B、股票

C、短期公债 D、公司债券

E、回购协议

7、由债权人开出的票据有( )

A、本票 B、汇票

C、期票 D、支票

E、股票

8、下列金融工具中,没有偿还期的有( )

A、永久性债券 B、银行定期存款

C、股票 D、CD单

E、商业票据

9、根据股东权利范围不同,可以把股票分为( )

A、记名股 B、优先股

C、不记名股 D、新股

E、普通股

10、按金融交易对象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

A、股票市场 B、票据市场

C、证券市场 D、黄金市场

E、外汇市场

11、下列属于短期资金市场的有( )

53 答案:AB 答案:AE 答案:ABCD 答案:BCDE 答案:ACE 答案:BD 答案:AC 答案:BE 答案:BCDE

A、同业拆借市场 B、回购协议市场

C、短期债券市场 D、票据市场

E、短期资金借贷市场 答案:ABCDE

12、目前西方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

C、期权 D、可转换优先股

E、互换 答案:ABCE

13、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的英文名是( )

A、forwards B、futures

C、options D、stocks

E、swaps 答案:ABCE

14、以下属于利率衍生工具的有( )

A、债券期货 B、债券期权

C、外汇期货 D、外汇期权

E、货币互换 答案:AB

15、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最大区别在于( )

A、风险性 B、流动性

C、组织性 D、集中性

E、公开性 答案:CDE

四、判断题

1、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

2、期权买方的损失可能无限大。 答案:错误

3、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利息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答案:错误

4、传统的商业票据有本票和支票两种。 答案:错误

5、国家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主要用于政府贷款。 答案:错误

6、二级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证券交易所,但也扩及交易所之外。 答案:正确

7、新证券的发行,有公募与私募两种形式。 答案:正确

8、期货合约的买卖双方可能形成的收益或损失都是有限的。 答案:错误

9、可转换债券是利率衍生工具的一种。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1、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则其名义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名义收益率

=9/100*100%=9%

2、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则其即期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即期收益率

=9/115*100%=7、83%

3、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1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则其平均收益率是多少? 答案:平均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4、某三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则其价格为多少?答案:债券价格=[100(1+8%)(1+8%)(1+8%)]/[(1+9%)(1+9%) 54

(1+9%)]=97、27

六、简答题

1、什么是场外交易市场?其特点是什么?

2、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3、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4、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

5、简述远期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

〖参考答案〗

1、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

其特点是:

(1)集中交易场所;

(2)以买卖未在交易所登记上市的证券为主;

(3)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以由客户直接进行;

(4)交易由双方协商议定价格。

2、(1) 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

(2) 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

(3) 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 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3、(1) 偿还期限。 债务人必须全部偿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2) 流动性。金融工具迅速变现的能力。

(3)风险性。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

(4) 收益率。持有金融工具收益和本金的比例。

4、(1) 优先股风险低,收入稳定。

(2) 优先股权利范围小,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公司利润急增时,优先股不能分享这部分收益。

5、远期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合约。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七、论述题

1、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的区别是什么?

2、析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参考答案〗

1、(1)权利义务方面:期货合约双方都被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只能在到期日行使,期权合约只赋予买方权利,卖方无任何权利,只有对应义务。

(2)标准化方面:期货合约都是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不一定。

(3)盈亏风险方面:期货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都是无限的,期权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

(4)保证金方面: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都要交纳保证金,期权的买者则不需要。

(5)买卖匹配方面:期货合约的买方到期必须买入标的资产,卖方必须卖出标的资产,而期权合约则视情况(看涨、看跌)而定。

55

(6)套期保值方面:期货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的同时,也把有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期权只把不利风险转移出去而把有利风险留给自己。

2、 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和直接金融不成比例

(2) 资本市场发育不平衡

(3) 金融市场利息机制僵化 还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重要意义为:

①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

② 是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③ 是横向经济联系和联合的需要。

发展策略:

(1) 努力发展直接信用市场,改变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比例

(2)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合理配置

(3) 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4) 减少垄断,搞活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一、填空题

1、 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 金融机构 )。

2、( 政策性银行 )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3、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4、我国第一家民营性质的商业银行是( 中国民生银行 )。

5、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 中央银行 )。

6、专业银行的存在是( 社会分工 )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

7、( 存款货币银行 )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8、( 投资银行 )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9、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 不动产抵押债券 )来筹集的。

10、( 进出口银行 )是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

11、19xx年以前,我国的保险业由(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独家经营。

12、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以( 中国人民银行 )的建立为标志。

13、70年代末以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大一统”格局取决于高度集中的( 财政信贷管理 )体制。

14、截止19xx年底,我国经过重新登记的金融租赁公司有( 16 )家。

15、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是( 中国工商银行 )。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 给企业发放贷款 )

2、中国建设银行的经营战略是( 为大行业、大企业服务 )

3、19xx年底,我国经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为( 244 )家。

4、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 企业集团内部 )集资组建的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保险业体系。

6、我国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商业银行是( 深圳发展银行 )

56

7、投资银行是专门对( 工商企业 )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8、第一家城市信用社是在( 驻马店 )成立的。

9、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是在( 1984 )年。

10、我国城市信用社改组之初,采用了( 城市合作银行 )的过渡名称。

11、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

12、我国财务公司在行政上隶属于( 各企业集团 )。

13、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起始于( 80年代初期 )。

14、19xx年2月,我国开办了( 邮政储蓄 )业务。

15、我国在( 1994 )年建立了第一家政策性银行。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格局构成的是( )

A、财政部 B、货币当局

C、商业银行 D、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2、下列是政策性银行的是( )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城市商业银行

3、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业务的基本原则是( )。

A、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 B、自主经营

C、分业管理 D、保本微利

4、下列属于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

A、信托投资公司 B、证券公司

C、财务公司 D、邮政储蓄机构

5、当前我国调整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

A、混业经营 B、分业经营

C、分业管理 D、混业管理

6、投资基金的优势是( )。

A、投资组合 B、分散风险

C、专家理财 D、规模经济

7、下列属于财产保险业务的是( )。

A、责任保险 B、财产损失保险

C、信用保险 D、意外伤害保险

8、专业银行的主要种类包括( )。

A、开发银行 B、储蓄银行

C、外汇银行 D、进出口银行

9、下列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的有( )。

A、代理业务 B、委托业务

C、咨询业务 D、兼营业务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出现了( )趋势。

A、重组 B、兼并

C、分业 D、收购 ABD

四、判断题

1、 政策性银行也称政策性专业银行,他们不以盈利为目标。( ) 57 答案:BCD 答案:ABC 答案:ABD 答案:ABCD 答案:BC 答案:ABCD 答案:ABC 答案:ABCD 答案:ABCD 答案:答案:正确。

2、 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业务。( ) 答案:错误

3、 我国《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 ) 答案:正确。

4、 19xx年,从上海开始陆续出现了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 ) 答案:错误

5、 我国的财务公司行政上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 答案:错误

6、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直接盈利的业务活动。( ) 答案:正确

7、 农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完全由政府拨款。( ) 答案:错误

8、 投资银行可以执行本国政府对外援助。( ) 答案:错误

9、 保险业的大量保费收入用于实业投资。( ) 答案:错误

10、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步建立以中外合资银行为主的结构体系。(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 直接融资中的中间人与间接融资的金融中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 列举五项中央银行的具体职能。

3、 简述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4、 保险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有那些?

5、 简述投资基金的特点及功能。

〖参考答案〗

1、间接融资的媒介主要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集聚资金,然后在通过各种资产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直接融资的机构则主要是促成贷款人与借款人与借款人接上关系,而并非主要在接待双方之间进行资产负债的业务经营活动。

2、(1)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3)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4)经理国库

(5)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6)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7)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3、(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专业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4、(1)财产保险业务,具体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

(2)人身保险业务,具体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5、(1)特点: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2)功能:投资基金具有多种投资功能,可以用来积累个人财富,可以作为价值储藏的工具, 同时也是一种追求高收益的手段。

六、论述题

1、 论述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特点。

2、试论述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参考答案〗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金融发展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所以他们的金融体系也存在区别,但是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看,还是呈现许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

58

(1)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既有现代型的金融机构,也有传统的非现代型金融机构,前者

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后者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农村地区。

(2)现代型金融机构体系普遍沿袭了中央银行模式,金融机构结构一般较为单一,在许

多发展中国家多数现代型金融机构为国营的或有国家资本参与的。

(3)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经济较快的发展,普遍对利率和汇率实行管制和干预;对

于金融机构政府则经常地通过行政指挥手段来操作他们的业务活动,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

时,往往又带来金融机构体系效率低下的负效应。

2、(1)中国人民银行要真正地成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和领导。首先,中央银行必须

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国家行政部门不能对其过多地进行干预。其次,中央银行对商业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核心和领导作用,主要不是靠中央政府赋予的行政领导和管理权实

现,而要靠经济手段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施加影响。最后,现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还不完善,各种机制尚不健全,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不应以盈利为目的。

(2)国有商业银行要真正成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a完成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b进行银行自身经营机制的改造c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广泛开展金融领域的有序竞争,打

破专业银行分工垄断的局面,准许专业银行业务适当交叉。(4)建立为直接金融服务的规范

化机构。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一、填空题

1、1845年,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丽如银行 )。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 中国通商银行 )。

3、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建立起新的银行体系时,中国信用领域占统治地

位的金融机构是 )。

( 钱庄和票号 )。

4、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被称作( 银行同业拆借 )。

5、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和再贷款叫做

( 原始存款 )。

6、存款货币的创造是在商业银行组织的( 转帐结算 )的基础上进行

的。

7、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是( 盈利性 )、( 流动性 )和( 安全

性 )。

8、商业银行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这种经

营管理理论叫做( 商业贷款理论或者真实票据论 )。

9、( 预期收入理论 )强调的不是贷款能否自偿,也不是担保品能否

迅速变现,而是借款人的确有可用于还款的任何预期收入。

10、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

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这种理论叫做( 可转换性理论 )。

11、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的属于(正常类贷款)

12、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

的因素,这类贷款是( 关注类贷款 )。

13、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

额偿还本息,这类贷款是( 次级类贷款 )。 59

14、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

失,这类贷款是( 可疑类贷款 )。 答案:

15、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必要的法律程序后,贷款可能也要造成一部分损失,这类贷款是(损失类

贷款)。

16、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 大一统 )的银行体制。

17、银行券是在( 商业票据 )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

18、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和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叫做( 信

托 )。

19、客户把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受款人的业务叫做(汇兑

业务)。

20、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买进客户未到付款期的票据的业务,叫做( 贴

现 )。

二、单选题

1、1694年,由私人创办的,最早的股份银行是(英格兰银行)

2、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 中国通商银行 )

3、同早期的银行相比现代商业银行的本质特征( 信用创造 )

4、银行持股公司旨在( 美国 )最为流行

5、巴塞尔协议中对规定银行核心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比率目标至少为

(4%)

6、银行买进一张未到期票据,票面额为1万元,年贴现率为10%,票据50

天后到期,则银行应向客户支付( 9863元 )

7、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 购买证券 )的活动。

8.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 总分行制度 )

9普通居民存款属于(储蓄存款)

10、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有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收款人的业务称为( 汇

兑业务 )

11、一种储蓄帐户,可付息,但可开出可转让支付命令,是( NOW )

12、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

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这种理论被称为( 可转换理论 )

13、下列不属于负债管理理论缺陷的是( 降低资产流动性 )

14、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真实票据理论)

15、按有关规定确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属于( 呆帐贷

款 )

三、多选题

1、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 )

A、库存现金 B、在中央银行中的存款准备金

C、同业存款 D、托收过程中的资金

答案:ABCD

2、下列那些属于在商业银行创新中产生的新型存款帐户( )

A、 ECU B、 NOW

C、 ATS D、 MMDA 答案:BCD

3、下列可开立支票的存款是( )

A、定期存款 B、活期存款

60

C、储蓄存款 D、货币市场存款帐户 答案:AD

4、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按担保形式分,可分为( )

A、贴现贷款 B、质押贷款

C、抵押贷款 D、信用贷款 答

案:ACD

5、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A、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资本 答

案: ABC

6、可以用来从当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资产有( )

A、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 CDs

C、 国库券 D、同业拆借资金 答

案: BC

7、下列属于在金融创新中出现的新型金融工具的有( )

A、票据发行便利 B、信托业务

C、远期利率协议 D、互换 答案: ACD

8、商业银行替客户办理中间业务可能获得的好处有( )

A、控制企业经营 B、双方分成

C、手续费收入 D、暂时占用客户资金 答案: CD

9、贷款证券化兼有( )两重性质

A、 资产业务创新 B、融资方式创新

C、负债业务创新 D、融资范围扩大 答案: AC

10、商业银行进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是( )

A、部分准备金制度 B、非现金结算制度

C、自身拥有银行券发行权 D、全部都是 答案:

AB

四、判断题

1、商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接

受、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 答案:正确

2、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中,流动性与盈利性正相关。( )

答案:错误

3、信托业务由于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利,所以是资产业务。( )

答案:错误

4、商业银行是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贷款、包销新证券的专业银行。( )

答案:错误

5、在信托关系中,托管财产的财产权即财产的所有、管理、经营和处理权,

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 ) 答案:错误

6、债管理理论盛行的时期,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得到扩大,从而大大提高了

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 答案:错误

61

7、呆滞贷款指的是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单经营停止的贷款。( ) 答

案:正确

8、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即充

当二线准备。( )

答案:正

9、中间业务是指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

总额的经营活动。( ) 答案:错误

10、活期存款是个认为继续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帐户。( )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1、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9%,提现率6%,超额准备金率5%,试计算整个银行

体系的派生存款。 答案:派生存款=总存款—

原始存款

总存款=原始存款×存款派生倍数=1000×1/(9%+6%+5%)-1000=4000(万元)

2、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8%,试计算存款扩

张倍数。

答案:存款扩张倍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1÷

(7%+10%+8%)=4

六、简答题

1、存款货币银行的表外业务

2、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原则

3、简述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

4、简述资金缺口分析。

5、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能力?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影响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

动。狭义的表外业务通常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新的业务:如互换、远期利

率协议、期权和票据发行便利等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

如承兑、汇兑、代理和各类信用保证等业务。

2、是指银行应能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及各方面的资金需要:一方面要求资

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则必须力求债务结构合理,并拥有较多的融资渠

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银行缺乏流动性会降低自己的竞争力,甚至面临挤兑而陷

入破产清理的境地,故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对银行经营是至关重要的。

3、这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由于直接融资的

发展,商业银行深感资金缺乏、竞争激烈、加之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商业银行不

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

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的管理来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

其核心是:银行主动借入资金来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

62

行收益。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缺陷:①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②因为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③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

4、资金缺口值浮动利率资产与浮动利率负债之间的差额,一般用资金缺口来衡量银行净利息收益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当资金缺口为正,则利率与银行净利息收益呈同方向变动;当资金缺口为负,则利率与银行净利息收益反方向变动;当资金缺口为零,则净利息收益在整个利率周期内是不变的。

5、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可以经营活期存矿的机构。商业银行通过经营活期存款,可以创造出派生存款,从而创造出了货币,这个过程称为信用创造。

部分准备经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两个前提,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有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者与信用创造规模正相关。

七、论述题

1、论述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论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参考答案〗

1、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有自己的经营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其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演变过程。

(1)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

第二阶段,可转换性理论。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是,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扩大,流动性就有保证。而且,负债管理有效,则无须经常保有大量流动性资产,并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银行收益将提高。负债管理存在的缺陷在与经营成本的提高可能给银行增加压力。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以及作对应分析,围绕所谓缺口或差距,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一些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

2、金融创新是金融业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向。其内容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均进行了明显的创新、变革。

(1)避免风险的创新。如针对利率风险,创造可变利率的债务债券工具,发展金融期货交易、期权市场等;

(2)技术的创新,主要反映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度发展给银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如银行卡的发展以及银行服务的电子化;

(3)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如美国为规避不准对活期存款付息的自动转帐制度(ATS)、为规避不准储蓄帐户使用支票的可转让支付命令(NOW)以及为规避定期存款的利率有最高限制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

第八章 中央银行

63

一、 填空题

1、成立于1668年的( 瑞典国家银行 )是最早的中央银行。 答案:

2、一国在中央设立一个中央银行机构,并在地方设立若干个二级中央银行机构的制度称为

( 单一二元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 3、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比尔条例》), 规定英格兰银行为唯一的发钞行,英格兰银行才成为英国的中央银行。

4、所谓发行的银行就是( 垄断 )银行券的发行权。

5、设立单独一家中央银行行使职能,领导并监督全国金融机构及市场的制度是(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6、参与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建立一个跨国的、区域性的中央银行,各成员国内部不再设立完全意义上的中央银行的制度是( 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7、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

8、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资产 )一栏。

9、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调节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是(货币发行 )。

10、对(国库存款和行政单位的经费存款),中央银行一般不支付利息。

11、中央银行主要通过( 再贴现和贷款 )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12、过去中央银行发行纸币必须以( 贵金属 )作准备。

13、中央银行通过( 集中票据交换 )办理全国银行的清算业务。

14、中央银行产生后,货币扩张机制在数量上由受制于商业银行的贵金属储备转变为受制于(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 的规模。

15、预防性管理是经常性的监督管理活动,也是最有效安全措施,( )则是一种辅助性的稳定器。

16、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在于( 保护存款者利益和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

17、各国金融监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 对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 )。

18、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 国家的银行)和( 银行的银行 )。

19、在当代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数量管理时,已经从纸币发行管理转为(货币供应量管理)。

20、中央银行组织全国银行清算包括( 同城或同地区 )和( 异地 )两大类。

二、 单选题]

1、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单一型 )

2、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 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代理国库,集中( 国库存款)

4、中央银行在经济衰退时,( 降低 )法定准备率

5、各国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准备基本上包括两种:一是现金准备,二是(票券保证准备)

6 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

64

7.根据票据交换理论,再多家银行参加的票据交换和清算的情况下,各行应收差额的综合一定(等于)各行应付差额的总和。

8、中国人民银行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于(19xx年)首次规定各专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办法

9、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 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率成反比 )

10、假定原始存款为200万元,准备率为20%,现金漏损率为30%,存款总额可扩大为( 520万元 )

11、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 短期 )的考虑。

12、在中央银行初创时期,最早设立的中央银行是( 瑞典里克斯银行 )

13、下列银行中,不同于其他三家银行的是( 英格兰银行 )

14、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变动中,使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的是(流通中的通货减少 )

15、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变动中,导致准备金减少的是(央行出售证券 )

三、 多项选择题

1、 中央银行是( )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监管的银行 答案:ABC

2、 中央银行的作用有( )

A、稳定货币与稳定经济 B、调节信用于调节经济

C、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D、开展国际金融的合作与交流 答案:ABCD

3、 中央银行的‘银行的银行’的职能体现在( )

A、集中存款准备 B、金融监管

C、最终的贷款人 D、组织全国的清算 答案: ACD

4、中央银行的活动表正是( )

A、不以盈利为目的 B、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C、制定货币政策是具有相对独立性

D、 AC选项 答案: ABC

5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金率 B、再贴现

C、公开市场业务 D、信用配额 答案:ABC

6、中央银行要实现"松"的货币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再贴现率

C、提高证券保证金比率 D、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有价证券 答案: BD

7、以下属于人民币发行保证的有( )

A、掌握在国家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B、商业票据

65

C、黄金储备

D、外汇储备

答案: ABCD

8、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较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优越性明显体现在( )

A、直接性强 B、主动性好

C、作用力大 D、灵活性好

答案: BD

9、中央银行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包括( )

A、利率最高限 B、信用配额

C、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比率 D、直接干预

答案:ABCD

10、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目标包括( )

A、金融体系经营安全性 B、公平竞争目标

C、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D、一元化监管

答案: ABC

四、 判断题

1、中央银行国有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国有的有美、

英、法、德等国。( ) 答案:错误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非一级市场上进行的。( )

案:正确

3、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的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 答

案:错误

4、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资本则由各会员银行认购。( ) 答

案:正确

5、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 答

案:错误

6、基础货币等与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 答

案:正确

7、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后,货币扩张机制收支与商业银行的贵金属储备。( )

案:错误

8、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以支付时,,可到上级行帐户余额内提取现金。

( )

答案:错

9、 中央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使其国家的银行职能的表现。( ) 答

案:错误

10、 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4%。( )

案:错误

66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

2、简述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资产负债业务

3、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制度的发展

4、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5、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1、①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由于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的流通往往受到很大限制,这就需要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保证兑现;

②票据交换问题,随着商业银行间互相支付量的增加,有各自银行自行轧差清算已非常不方便,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

③最后贷款人问题,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即对于破产事件,为此有必要集中各家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

④金融监管问题,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而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必须有专业性的机构来实施。

2、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类,其中资产一方包括对金融机构贷款、预算借款、黄金外汇占款和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等;负债一方包括金融机构存款、预算存款、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货币发行等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和吸收财政性存款、集中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清算资金等;资产业务包括再贴现和贷款、金银外汇储备、证券买卖等。

3、①首先中央银行券从可兑换金银岛不可兑换金银,这时金属货币制度向纸币制度演变的结果、原因是贵金属的供给受资源限制,而且纸币相对便于商品和劳务交易;

②纸币的发行由金属准备向保证准备发展、过去央行发行必须以贵金属作准备,现在允许以有价证券甚至国家掌握的商品作保证;

③纸币发行由纸币发行管理向货币供应量管理发展,央行认识到不但钞票是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支票存款也是、于是由单纯控制钞票发行发展到包括钞票和银行存款在内的货币供应量的管理,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和控制整个国民经济。

4、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贷款业务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实施调节、央行扩大贷款,直接增加了存款结构的超额准备金,从而扩大存款机构的放款和投资能力,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大;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调节货币供应量;央行的证券和外汇购买实际上是向社会诸如基础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其货币供应的能力。

5、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政策上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

②公平竞争目标

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①依法管理的原则;

67

②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③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2、试述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参考答案〗

1、(1)中央银行的概念;

(2)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

(3)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

(4)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2、(1)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含义及意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意义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持一个稳定、健全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监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金融体系的经营安全性目标;

②公平竞争目标;

③政策的协调一致目标。

(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

① 依法管理原则;

②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③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

④安全稳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3)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预防性管理。据《巴塞尔协议》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对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实施全方位的监管如资本充足性、资产状况、经营管理、盈利水平和流动性等方面。第二,存款保险制度;第三,紧急救援,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4)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方法。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填空题

1、费雪方程式中,M是一个( 外生 )变量。

2、剑桥方程式是从( 微观 )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3、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与( 利率水平 )负相关。

68

4、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增减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 现存 )利率水平的估价。

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增幅小于收入的增幅,因而具有(规模节约 )

的特点。

6、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 恒久收入 )作为代表性指标。

7、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与人力财富的比重( 正 )相关。

8、从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时,财富和收入属于( 规模 )变量。

9、从宏观角度分析,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已被纳入( 货币流通速度 )变量之中。

10、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 )的分析。

11、费雪方程式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 微观主体动机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2、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概念是指人们的( 货币需求行为 )。

1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 物价)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理论的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币流通)。

2、费雪在其方程式(MV=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 M与P的关系 )。

3、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 资产功能 )。

4、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货币与债券 )。

5、凯恩斯提出的最有特色的货币需求动机是( 投机动机 )。

6、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相对稳定 )的特点。

7、下列哪个方程式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M=PQ/V )

8、下列变量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的是(税率)。

9、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利率的作用 )。

10、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恒久收入的影响 )。

11、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 负相关 )。

12、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 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

13、收入属于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中的( 规模变量 )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 )。

A、商品价格 B、货币价值

C、商品数量 D、货币储藏量

E、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ACE

2、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

A、投资动机 B、消费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

E、投机动机 答案:CDE

3、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组:( )

A、各种金融资产 B、恒久收入与财富结构

C、各种资产预期收益和机会成本

D、各种随机变量 E、各种有价证券 答案:BCD

4、人们通常将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划分为以下几类:( )

A、规模变量 B、速度变量

C、结构变量 D、机会成本变量

E、其它变量 答案:AB

5、研究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有( )。

69

A、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B、费雪方程式

C、剑桥方程式 D、凯恩斯函数

E、平方根法则 答案:ADE

6、研究货币需求的微观模型有( )。

A、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B、费雪方程式

C、剑桥方程式 D、凯恩斯函数

E、平方根法则 答案:CDE

7、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 )。

A、价格 B、收入

C、利率 D、货币流通速度

E、金融资产收益率 答案:ABCDE

8、根据“平方根法则”,交易性货币需求( )。

A、是利率的函数 B、与利率同方向变化

C、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D、变动幅度比利率变动幅度小

E、变动幅度比收入变动幅度大 答案:ACE

9、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 )。

A、恒久收入 B、预期物价变动率

C、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 D、非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

E、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答案:BCD

10、下列属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是( )

A、利率 B、收入

C、财富 D、物价变动率

E、制度因素 答案:AD

四、判断题

1、马克思认为,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决定。( ) 答案:正确

2、费雪方程式中的P值主要取决于V值的变化。( ) 答案:错误

3、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 答案:错误

4、凯恩斯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相关。( ) 答案:错误

5、凯恩斯的后继者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变动幅度小于利率的变动幅度。( )答案:正确

6、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

70

7、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重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 答案:错误

8、弗里德曼认为,恒久收入无法用实证方法得到证明。( ) 答案:错误

9、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 ) 答案:错误

10、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即期收入作为代表性指标。( ) 答案:错误

11、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时,财富、物价属于规模变量。(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4、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参考答案〗

1、(1)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剑桥方程式则强调其资产功能。

(2)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资产存量占收入的比重;

(3)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剑桥方程式则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认为货币需求主要由利率等多项因素决定。

2、(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 说明的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3、(1)理论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三类: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随机变量;

(2)列出货币需求函数式;

(3)影响因素中,由于恒久收入、货币流通速度等相对稳定,因此货币需求也相对稳定。

4、(1)微观角度是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来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剑桥方程式、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都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典型表现是引入机会成本变量;

(2)宏观角度是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而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交易方程式分析货币需求的宏观模型。这些模型不考虑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也不考察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是从收入、市场供给等指标的变动状况来进行考察。

六、论述题

试述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参考答案〗

71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化。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关系。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6、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企业对利润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化,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同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7、财政收支状况。当财政收大于支且有结余时,货币需求减少;当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赤字时,则表现为对货币需求的增加。

8、其他因素:

(1)信用的发展状况。若信用关系不发达,信用形式单一,则对现实的货币需求就大。

(2)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高质量的服务往往能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反之,则增加货币需求。

(3)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此外,一国的民族特性、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也对货币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填空题

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 流动性 )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 名义 )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货币供应量 )。

4、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减流通中现金或银行的( 准备金 )。

5、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 借款成本 )也随之提高。

6、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 放款能力 )降低。

7、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 利率 )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8、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 居民、企业 )的持币行为。

9、在典型、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基础货币)和

( 货币乘数 )。

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和( 外币存款 )

11、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 物价 )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 答案:

12、在计划体制下我国货币供给主要控制方式是( 分配信贷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货币”与“准货币”,两者之和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用的(M2)。

2、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是( 流动性 )。

3、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存款准备率 )。

4、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再贴现率 )。

5、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流动性比率 )。

6、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存款准备率 )。 72

7、对于通货,各国的解释一致是指( 银行券 )

8、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与收入的变动成( 反向 )

9、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是在( 19xx年 )

10、个人储蓄存款属于我国现阶段所公布的货币层次的( M2 )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包括( )。

A、货币 B、纸币

C、企业存款 D、国外存款

E、准货币 答案:AE

2、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 )环节构成。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货币乘数

E、再贴现率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 )。

A、商业银行资本金 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C、商业银行准备金 D、流通中现金

E、流通中商业票据

4、若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意味着该变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是(

A、消费 B、储蓄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率

E、投资

5、若货币供给为内生变量,则意味着该变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是(

A、消费 B、储蓄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率

E、投资

6、影响通货存款比率的因素有( )

A、个人行为 B、企业行为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E、政府

7、影响准备存款比例的因素有( )

A、个人行为 B、企业行为

C、中央银行 D、商业银行

E、政府

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准货币层次包括( )

A、定期存款 B、活期存款

C、支票存款 D、储蓄存款

E、外币存款

四、判断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货币”,其口径相当于使用的M2。(

2、准货币相当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3、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 )

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

5、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6、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73 答案:B C 答案:C D )。 答案:C D )。 答案:ABE 答案:AB 答案:BCD 答案:ADE 答案:错误 ) 答案:错误答案:错误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答案:错误)

7、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设某一时点我国流通中现金为10000亿元,居民活期储蓄存款20000亿元,居民定期储蓄存款40000亿元,农村存款8000亿元,企业活期存款9000亿元,企业定期存款7000亿元,机关团体部队存款6000亿元,其他存款4000亿元。试计算M1层次点货币供应量。

答案:M1=10000+8000+9000++6000 =33000(亿元)

六、简答题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2、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

4、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过程及效果。

5、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及作用机制。

〖参考答案〗

1、依据:流动性;

意义:A、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

B、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C、客观上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

2、我国的货币供给主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即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有两个,即货币和准货币。

“货币”等于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之和。

4、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财政部门及其他政府机构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有价证券,或是增减流通中现金,或是增减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其结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或减少。

不过,基础货币中增减的是现金还是准备金以及二者增减比例的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规模的不同。

5、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及作用机制。

再贴现政策主要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以及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就会相应减少贷款的数量;反之则会扩大贷款规模。但在存在更为强劲的制约因素时,如过高的利润预期或对经营前景毫无信心时,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则极为有限。

七、论述题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参考答案〗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

(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

74

(三)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效果

(四)我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率。我国的存款准备率一直存在偏高的问题。虽然19xx年以来两度下调,即从13%调至6%,但仍然偏高,还存在下调空间;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在我国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商业信用不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商业信用,加快商业信用票据化的进程,并进一步简化再贴现的票据及机构限制;

3、公开市场业务。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源集中在两点:一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规模有限;其次是中央银行用以展开公开市场业务的有价证券的品种非常匮乏。因此,增加证券尤其是政府证券的品种、增加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措施。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一、填空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货币非均衡的实现过程都离不开( 利率 )的作用。

2、在( 均衡利率 )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3、科尔内解释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经济非均衡的微观主体行为的特征是( 投资饥渴 )和( 预算软约束 )。

4、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直接后果是( 物价变动 )。

5、我国在5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 财政收支平衡 )、( 信贷收支平衡 )和物资供求平衡。

6、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理想条件是( 总供求均衡 )。

7、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典型理论是早期的( 面纱论 )。

8、马克思对货币的估价是积极的,他在《资本论》中曾提出( 第一推动力 )的说法。

9、货币均衡从实质上说是( 社会总供求均衡 )。

10、利率对于公众和企业的货币需求而言,呈( 负相关 )。

11、货币供给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来说,与利率变动呈( 正相关 )。

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和价格在由货币失衡趋向货币均衡的过程中除具有指示功能外,还具有( 调节 )功能。

13、在集中计划经济体系中,对货币供求对比的调节主要依靠( 计划方法 )和( 行政措施)。

14、社会总需求的构成通常可归并为四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政府支出 )和

15、一般来说,存在( 实际GNP和潜在GNP )之间的缺口是对多数国家经济成长状态的描述。

16、在我国“三平”理论的论证中,( 物资供求平衡 )被认为是基础。答案:

17、在我国“三平”理论的论证中,( 信贷收支平衡 )被认为是经济生活的综合反映。

18、总供给和总需求是一对( 对立统一 )的经济范畴。

二、单项选择题

75 出口需求。

1、当经济中的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会出现(价格总水平上涨)

2、在集中计划体制国家,货币供求均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 货币供给过多 )

3、对总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 )

4、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 利率机制 )

5、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将会( 减少 )

6、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当货币需求增大时,利率将( 上升 )

7、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

8、一般而言在现实生活中,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潜在资源的使用表现为(很难达到充分利用 )

9、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的是( 货币供给规模 )

10、企业和个人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约于( 总供给 )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包括( )

A、消费需求 B、储蓄需求

C、投资需求 D、政府支出

E、出口需求 答案:ACDE

2、计划体制下的经济扩展决策使国有企业具有的特征是( )

A、投资需求不足 B、投资饥渴

C、预算硬约束 D、预算软约束

E、产权不明晰 答案:BC

3、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B、总供给决定货币供给

C、总需求成为货币供给的载体 D、货币供给是总需求的载体

E、总供给决定总需求 F、总需求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响 答案:ADF 4、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 )

A、总供求的平衡 B、财政收支平衡

C、信贷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物资供求平衡 答案:BCE

5、企业的总收入对总支出具有硬约束力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

A、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 B、不存在国家追加的无偿拨款

C、强制性的税收制度 C、不存在弥补亏损的信用贷款

E、不存在其他外部补充资金来源 答案:BCDE

6、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

A、物价稳定 B、有效的宏观调控

C、市场利率机制 D、供求平衡的商品市场

E、发达的金融市场 答案:CE

7、在集中计划经济国家,货币供求失衡通常表现为( )

A、物价迅速上涨 B、商品供应短缺

C、凭票配给供应 D、利率下降

E、排队购物 F、黑市猖獗 答案:BCEF

8、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追求投资的过程是( )

76

A、长期的 B、短期的

C、持续的 D、间断的

E、积极的 F、消极的 答案:ACD

9、潜在资源的利用已持续一段时期而货币供给仍在增加时,经济体系会产生( )

A、价格水平上涨 B、价格水平不变

C、价格水平下跌 D、产出增加

E、产出减少 F、产出不变 答案:AD

10、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使人们直接感到货币供应过多的现象是( )

A、必要消费品限量供应 B、有钱可以随意购买

C、必要消费品自由供应 D、自由集市的价格偏高

E、有钱不能任意购买 F、自由集市的价格偏低 答案:ADE

四、判断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 ) 答案:正确

2、马克思所提出“第一推动力”的说法说明他对货币的估价是积极的。( ) 答案:正确

3、在典型的集中计划体制下,货币需求经常偏大,从而总供给经常超过总需求。( ) 答案:错误

4、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便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答案:错误

5、实际经济运行中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所以两者应该是等量的。( ) 答案:错误

6、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总是等于社会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 答案:错误

7、在集中计划体制国家,货币非均衡并不直接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 ) 答案:正确

8、在投资饥渴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货币供求的失衡难以避免。( ) 答案:正确

9、只有企业的总收入具有对总支出的硬约束力,企业才可能正常周转。( ) 答案:正确

10、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再生产过程。( ) 答案:正确

五、简答题

1、简析货币扩张对潜在资源利用的三阶段。

2、如何理解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3、货币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是否适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投资饥渴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5、预算硬约束须具备怎样的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

77

1、(1)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可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数量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增加货币供给将会提高实际产出,同时价格总水平不会上涨;

(2)当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间后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则实际产出和物价总水平都会提高;

(3)当潜在资源被充分利用而货币供给仍在扩张,就会出现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

出不变。

2、(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

(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

(4)总需求对总供给有巨大影响;

(5)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3、(1)货币供给若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则可以保证产出的出清;

(2)若企业和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能形成当期的货币需求,又没有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则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

(3)若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产生财政赤字,要求弥补货币供给而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则会导致总需求过旺。

4、(1)经济活动中,没有一个企业不想得到投资;

(2)投资需求不存在饱和问题;

(3)微观主体追求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有强烈的扩张冲动;

(4)投资者取得投资后使用效益责任不明,投资效果不佳;

5、(1)投入品价格或产出价格都是外生价格;

(2)税制和利润交纳制度是强制的、硬性的;

(3)不存在追加的无偿拨款;

(4)不存在商业信用和弥补亏空的信用贷款;

(5)不存在其他外部的补充资金来源。

六、论述题

1、试说明市场经济下货币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2、试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表现的差异

〖参考答案〗

1、(1)市场经济条件利率的变动能够作为货币均衡的指示器,因为在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的变动还能成为由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自动调节杠杆。货币失衡表现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或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由于利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①当货币供给为内生变量时与利率呈正相关,所以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发生变化,最终在新的均衡利率水平上形成新的货币均衡。②当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但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

2、(1)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供给经常偏多,而且因供给偏多的失衡长期保持在较严重的水平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过多和供给不足经常交替;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供求的均衡或失衡不直接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表现在物价和利率的变动上;

(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货币供求的调节主要依靠计划方法和行政手段;

78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和利率在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过程中有调节功能。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一、填空题

1.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从观点上大体分为三种:(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2、治理通货膨胀运用最多的手段是( 宏观紧缩政策 )。

3、采取所谓供给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减税 )。

4、收入指数化的范围涉及( 工资 )、( 政府债券 )和其他货币性收入。

5、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调控总需求 )是关键。

6、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认为通货膨胀是( 需求过度 )的一种表现。

7、据市场机制作用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划分为( 公开型通货膨胀 )和( 抑制型通货膨胀 )。

8、据价格上涨速度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划分为(爬行通货膨胀)、(温和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

9、( 结构型通货膨胀 )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背景,

10、据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可分为( 预期通货膨胀 )和( 非预期通货膨胀 )。

11、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通货膨胀定义为(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

12、隐蔽性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工资水平( 没有下降 )而实际消费水准却( 下降 )

13、如果年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则认为发生了( 恶性通货膨胀 )。

14、在度量通货膨胀的众多指标中,多数国家通常采用的是( 消费物价指数 )。

15、GDP冲减指数度量通货膨胀时的优点在于( 覆盖范围全面 )。

16、在西方经济学中,将工资提高引起物价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的现象称为工资-价格螺旋。 答案:

17、混合推动说认为只有(成本推进)加上(需求拉上)才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18、中国的结构说认为( 初级产品的短线制约 )是中国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促成因素。

19、一般而言,通货膨胀时期对于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 有利 )而对债权人( 不利 )。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不超过3%的是( 爬行通货膨胀 )

2、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被用来解释“滞胀”( 成本推动说 )

3、通货膨胀时期从利息和租金取得收入的人将( 损失严重 )

4、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

5、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总需求给定 )

6、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总供给给定 )

7、能够反映各种商品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的通货膨胀度量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

8、认为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是通货膨胀的( 收入分配效应 ) 79 的现象。

9、一个人有存款1000元、负债3000元和货币值随物价变动的资产1200元,当通货膨胀率为100%时,其总名义资产的净值为( 400元 )

10、一个人有存款1000元、负债3000元和货币值随物价变动的资产1200元,当通货膨胀率为100%时,其总实际资产的净值为( 200元 )

11、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的最终结果是(货币制度崩溃)

12、所谓“供给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是( 减税 )

13、能反映出直接与公众的生活相联系的通货膨胀指标是( 消费物价指数 )

14、以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为前提的通货膨胀是( 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

15、许多国家在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时运用最多的手段是( 宏观紧缩政策 )

三、多项选择题

1、有关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

B、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必要量

C、物价普遍上涨

D、货币贬值

E.生产过剩

2、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主要采取的标准有( )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生活费用指数 D、零售商品物价指数

E、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3、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A、工资推进 B、价格推进

C、利润推进 D、结构调整

E、生产效率

4、治理通货膨胀的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包括(

A、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提高再贴现率

C、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E.降低再贴现率 F.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5、据形成原因可将通货膨胀分为( )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抑制型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D、结构型通货膨胀

E、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F.体制型通货膨胀

6、定义通货膨胀须注意( )

A、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作为考察的对象

B、关注商品、服务与货币的关系

C、强调某些代表性商品服务的价格

D、强调持续上涨

E.物价上涨具有不可逆性

7、隐蔽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条件包括( )

A、市场价格发挥调节作用 B、严格的价格管制

C、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 D、过度的需求压力

E.价格双轨制

8、中国改革以来对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提出的观点有(

A、需求拉上说 B、成本推动说

80 答案:ABCD 答案:ABCE ) 答案:AC ) 答案:BCD 答案:ACDEF 答案:ABDE 答案:BCD )

C、结构说 D、体制说

E、摩擦说 F、混合类型说 答案:ABCDEF

9、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包括( )

A、产出效应 B、强制储蓄效应

C、收入分配效应 D、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E.引发经济危机 答案:ABCDE

10、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包括( )

A、宏观扩张政策 B、宏观紧缩政策

C、增加有效供给 D、增加收入政策

E、放松物价管制 F、指数化方案 答案:BCF

11、认为我国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膨胀引起的对策主张包括( )

A、紧缩信贷 B、控制收入

C、限制价格 D、压缩基建规模

F.调整投资结构 答案:DF

四、判断题

1、使用GDP平减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优点在于其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 答案:正确

2、需求拉上说解释通货膨胀时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前提的。 ( ) 答案;正确

3、工资—价格螺旋上涨印发的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答案:错误

4、所谓通货膨胀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 )答案:正确

5、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 )答案:错误

6、瑞典学派认为指数化方案对面临世界接性通货膨胀的大国更有积极意义。( )

答案:错误

7、通货膨胀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现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 答案:正确

8、通货紧缩是反通货膨胀的手段和措施。( ) 答案:错误

9、经济学的稳定目标中应包含不要陷入通货紧缩的要求。( ) 答案:正确 10、80年代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应是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

2、简述有关通货膨胀产出效应的争论。

3、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4、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

5、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参考答案〗

1、(1)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它是一种货币现象,与纸币流通相关;

(3)强调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考察对象,关注的是商品和服务与货币的关系

(4)强调物价总水平和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2、(1)争论主要分为促进论、促退论和中性论;

(2)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81

(3)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

(4)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

3、(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2)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引发政治动荡;

(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可能导致货币制度的崩溃。

4、(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

(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5、(1)强制储蓄效应是指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带来物价上涨。

(2)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若名义收入不变,则公众按原来模式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均减少,而减少的部分就相当于政府运用通涨强制储蓄的部分;

(3)在未充分就业条件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扩张有效需求,虽也是强制储蓄,但不引发持续的物价上涨。

六、论述题

1、试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2、试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若干观点。

〖参考答案〗

1、(1)直接原因:货币供给过多,无法与既定的商品和服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深层次的原因:

①需求拉上,即总供求处于供不应求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从实际因素考虑主要在于投资需求增长过快,从货币因素考虑主要在于货币需求减少或不变时货币供给过多;

②成本推动,即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归结为一是工会力量对工资的提高要求推进通货膨胀;二是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推进通货膨胀;

③供求混合推动,即通涨形成的原因来自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④结构性原因,即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析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2、(1)中国的需求拉上说。一种观点归因于财政赤字过大,特别是基本建设投资过大;另一种认为是信用膨胀所导致;

(2)中国的成本推动说。一种观点强调工资因素;另一种强调考虑原材料涨价所造成的成本超支;

(3)结构说。认为在供求平衡的前提下,某些关键产品的供求失衡会引发通货膨胀,其中初级产品的短线制约是主要促成因素;

(4)体制说。从体制角度说明需求过度,实际是剖析需求拉上产生的原因;

(5)摩擦说。从体制的另一个角度说明,因为存在计划者与劳动者之间不同需要的摩擦,以及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摩擦所带来的需求膨胀;

(6)混合类型说。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是单纯的某一原因形成的,而是由包括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性因素混合形成。

众多假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其中一些分析有的现在乃至今后

82

仍然客观存在,有的已发生一些变化,有的则随前提条件的改变而仅属于过去,但它们

在不同角度的论证为揭示中国复杂的通货膨胀机理做出了贡献。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

一、填空题

1、各国货币政策可选择的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 国际收

支平衡 )。

5、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和( 物价上涨率 )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答

案:

7、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政策效果最为猛烈,原因在于法定准备率可以影响( 货币乘

数 ),从而引起货币供应的巨大波动。

8、一般而言,再贴现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 超额准备金 )

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

10、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中央银行为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可以启动( 预交进口保

证金 )的货币政策工具。

11、中央银行为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可以直接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

率是指( 流动性资产对存款 )的比重。

12、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 利率)来发挥作

用。

13、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传导

过程中的作用。

14、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主要包括:( 可控性 )、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

性、适应性。

19、根据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可以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主要有:( 利

率 )、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

23、货币政策的时滞( 越长 ),货币政策效果越难以确定。

24、保持货币供应按“规则”增长是( 货币学派 )的货币政策主张。

25、实施“逆风向”相机抉择的调节是( 凯恩斯学派 )的货币政策主张。

二、单项选择题

1、实施“逆风向”相机抉择的调节是( 凯恩斯学派 )的货币政策主张。

2、我国从(1984 )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3、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利率指标的缺陷是(抗干扰性弱 )。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可测性弱 )。

5、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主要受( 宏观经济和金融条件 )的影响。

6、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 货币学派 )的政策主张。

7、货币学派认为:( 货币供应量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8、凯恩斯学派认为( 利率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9、法定准备率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超额准备 )而发挥作用。

10、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超额准备 )而发挥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主张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是( )的共同特

点。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83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E、瑞典学派 答案:ACD

2、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有(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答案:ABDF

3、法定准备金政策的特点有(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答案:AE

4、再贴现政策的特点有(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具有告示效应,影响短期利率的变动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货币市场 答案:CEF

5、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

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抗干扰性强 D、抗干扰性弱

E、可控性弱 F、可测性弱 答案:ABD

6、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

A、可控性强 B、可测性强

C、抗干扰性强 D、抗干扰性弱

E、可控性弱 F、可测性弱 答案:ABC

7、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通过买卖( )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A、国债 B、外汇

C、股票 D、政策性金融债券

E、企业债券 F、基金券 答案:ABD

8、中央银行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时通常采用下列措施( )。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信用配额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优惠利率

E、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F、窗口指导 答案:ACDE

9、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进行直接控制时通常采用下列手段( ):

A、信用配额 B、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

C、直接干预 D、规定存贷款利率高限

E、优惠利率 F、窗口指导 答案:ABCD

10、中央银行掌握的的能够对整个经济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

A、公开市场业务 B、法定准备金政策

C、信用配额 D、直接干预

E、优惠利率 F、再贴现政策 答案:ABF

四、判断题

1、一般而言,存款的期限越短,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就越高。( ) 答案:正确

2、一般而言,定期存款的准备率大多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 答案: 84

错误

3、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答案:错误

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答案:正确

5、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法定准备金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 答案:正确

6、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 答案:正确

7、运用再贴现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答案:错误

8、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 答案:错误

9、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 答案:错误

10、一般而言,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有利于实现扩张的目标。( )答案:错误

11、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能有效的实现紧缩的目标。( )

答案:正确

12、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 答案:正确

1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 答案:错误

14、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强于对超额准备的控制。(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要符合5性要求?

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何利弊?

3、货币政策时滞是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

4、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都运用了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5、试比较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不同?

〖参考答案〗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符合: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因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当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85

通过对中介指标的调节和影响最终实现政策目标,所以中介指标必须可以被控制、测度,并且要与政策目标有一定能够相关性,抗外部干扰,与经济金融体制相适应。

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优点:可控性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再贴现率;可测性强,能够观察到市场利率水平及结构;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利率作为终结指标的不足之处:利率是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再经济高涨和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很难判断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得当。

3、货币政策时滞氛围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外部时滞即影响时滞,是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时间。时滞越长,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4、从19xx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并推出再贷款工具适应新的需要;19xx年开始采用再贴现工具调节货币供应;19xx年后开始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外汇等调节货币供应;人民银行规定利率,影响融资成本。此外,政策工具还有优惠利率政策、专项贷款、利息补贴和特种存款等办法。19xx年停止使用贷款规模限制性工具。

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政策工具属于对货币总量调节。选择性政策工具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调节信用结构和相对规模。

六、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的环境和因素。

2、试分析在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意义。

〖参考答案〗

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主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及金融环境等客观条件来确定。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政策等。19xx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目的是使人民银行能够控制相当部分的信贷资金,进而通过再贷款形式控制信用规模及调整信用结构。19xx年3月将原来准备金账户与备付金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有利于理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尚不能得到应有发挥条件下推出的重要的政策工具,但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扭曲,中央银行对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往往缺乏自主性。19xx年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再贴现业务调节货币供应,但由于商业信用不发达,客观上使得该业务再人民银行业务中显得微不足道。19xx年《票据法》的颁布为再贴现业务的扩展创造了条件,19xx年以来,再贴现规模已呈现明显的扩展势头。19xx年以来,由于国债市场、外汇市场的发展,人民银行开始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外汇来调节货币供应。另外,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比较滞后,人民银行仍规定利率进行宏观调控。19xx年由于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银行取消了贷款规模指标控制。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为各国所重视,两类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并进而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控制并进而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功能不同,在实现扩张的目标中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时滞较短。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实现扩张目标比较困难财政政策对攻击的作用比较直接、有力,而货币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比较弱。 由于两种政策具有不同的功能,需要针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配合,如在经济过热或衰退时,采取双松政策,在内外经济状况不同时,采取一松一紧的政策组合。只有合理搭配政策,才能提高政策有效性。

86

第十四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一、填空题

1、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由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被称为( 金融相关率 )。

2、金融相关率中的金融活动总量一般用( 金融资产总额 )表现。

3、金融相关率中的经济活动总量一般用( 国民生产总值 )表现。

4、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要( 高于 )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5、一定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被称为( 货

币化

6、一定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 国民生产总值 )的比重被

称为货币化率。

7、金融压抑论认为金融压抑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成长有下列负效应:( 负收入效

应 )、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和负就业效应。

11、在麦金农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投资占收入的比重越大,货币需求

( 越

大 )

13、在麦金农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投资占收入的比重与货币需求是(正

相关)关系。 14、一般而言,货币化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15、一个社会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货币化率就( 越高 )。

17、金融压抑论认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投资主要依赖( 内源型融

资 )。

18、利率弹性和金融资产的吸引力是衡量一个国家( 金融深化 )程度的标

准之一。

20、随着一个国家金融的发展,银行资产占金融机构全部资产的比重趋于下降,非银行金

融机构的资产占有比重相应( 提高 )。

二.单项选择

1、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变化)。

2、货币化率是社会的货币化程度,它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于服务交

换德价值占GNP的比重)。

3、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金融处于被压抑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体制因素 )。

4、金融压抑论与金融深化论解释的是( 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中,被视为成功范例的国家是(新西兰 )。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压抑的表现有( )。

A、金融管制 B、利率限制

C、信贷配额 D、金融资产单调

E.金融体系不健全 答案:

ABCD

2、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 )。

A、有助于资本积累

87 率 )。 。

B、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C、有助于提高金融资产储蓄比例

D、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答案:ABC

3、金融压抑论的代表行人物有( )。

A、雷蒙德 B、戈德史密斯

C、E.S.肖 D、 R.I.麦金农 答案:CD

4、金融压抑战略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成长德负效应主要表现在( )。

A、负收入效应 B、负储蓄效应

C、负投资效应 D、负就业效应 答案:ABCD

5、金融自由化德主要内容有( )。

A、放松利率管制 B、发行直接容字工具

C、放松汇率限制 D、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 答案:ABCD

四、判断题

1、一般而言,经济不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要高于发达国家的这个比率。( )答案:错误

2、一个社会的货币化率与其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成负相关关系。( ) 答案:错误

3、金融压抑论认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投资主要依赖外源型融资。( ) 答案:错误

4、金融深化论认为放松利率管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 答案:正确

5、金融深化论认为强化利率管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 答案:错误

6、金融压抑论认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投资主要依赖内源型融资。( ) 答案:正确

7、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也就是金融自由化的国家。( ) 答案:错误

8、金融自由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政府放弃对金融业的干预。( ) 答案:错误

9、官定利率过低是金融压抑的表现之一。( ) 答案:正确

10、官定利率过高是金融压抑的表现之一。(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如何判断和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

2、为什么说同时实行盯住汇率制度与资本市场开放会产生风险?

3、如何理解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4、如何看待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5、金融自由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88

1、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有:

(1)金融相关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痕量金融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衡量金融结构状态,采用五个指标:金融资产总额与实物资产总额的比重;金融资产与负债在金融机构间的分布;金融资产与负债在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布;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由金融机构发行、持有的金融工具总额。

(2)货币化率即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一国外部风险主要来自国际游资的冲击,国际游资进出一国资本市场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该国汇率管制的严格程度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钉住汇率制度容易产生高估本国货币币值的情况,政府货币当局为维持汇率固定,需要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市场干预,同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汇率高估必然会引起国际游资大量流入进行套利,导致外汇储备流失,引起金融恐慌,甚至演变为金融危机。

3、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

(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3)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

4、在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变量对经济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是取决于政府政策和制度的选择。政府当局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形成金融压抑,阻碍金融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反之,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政府的政策与制度选择也会影响金融的稳定与安全。

5、金融自由化主要表现在:

(1)放松对利率管制,实行市场利率。

(2)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

(3)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5)放松对汇率的限制。

六、论述题

1、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对我国金融改革提供了哪些借鉴?

2、试从金融压抑和金融发展的角度论述我国金融改革的意义。

〖参考答案〗

1、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才能避免种种不安定状况的发生。

(2)金融自由化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如果价格机制扭曲,会导致新的资源配置结构失调。

(3)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放松管制的同时建立谨慎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

(4)政府当局在推行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必须预先判断出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的考虑,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

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是从金融压抑到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国经历了集中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金融压抑与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发展中国 89

家的金融改革实践为中国的金融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经验。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

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循序渐进之路。从19xx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实现了多元化的格局,金

融业务和金融工具实现了多样化,培育发展了金融市场,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了以市

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构建了符合市场机制要求的信贷管理体制和金

融调控机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规,在国际上建立了广泛的、多层次的金融联系。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是成功的,金融深化与发展的前景较为广阔。

第15章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

一、填空题

1、19xx年发生的( 墨西哥金融 )危机和19xx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

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相互依存和影响空前加强。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与国之间的商品、技术交流急剧增长,世界( 贸易额 )

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3、在国际交往中,货币所起的作用就是在国际范围内行使( 购买手段 )、支付

手段和储存价值的职能。

4、外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它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同时可以用作国际支付,

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 支付手段 )。

5、不经有关国家的管理当局的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也不能向第三者进行支付

的外汇称为( 记帐外汇 )。

6、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互换交易的目的在于规避( 汇率变动 )造成的风险。

7、外汇兑换券是19xx年开始发行流通,( 1994 )年停止发行的。

8、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汇率标价法称为

(间接标价法 )。

9、将本国货币与本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确定一个固定比价,随着一种或几种货币进

行浮动的汇率制度称为( 钉住汇率 )。

10、一国货币的价值可以用汇率来表示,习惯上将其称为货币的(对外)价值。

11、两种货币能够兑换是因为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因此两种货币的(对内)值是形成汇率

的基本依据。

12、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

( 生产 )都有一定的影响。

13、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利润和( 风

)为转

14、19xx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初步纳入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

管理 )的浮动汇率”的规范轨道。 15、19xx年4月1日在( 上海 )成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是在哪一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要求,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

目下可兑换的。( 19xx年12月 )

2、SWIFT汇兑形式属于下面哪种国际结算方式。(电汇)

3、进出口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是下列哪种结算工具。( 信用证)

90 移。

4、汇率决定理论之一的“购买力平价说”是哪个国家的谁提出的。(瑞典的G、Gassel )

5、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下列哪个现象。(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平衡 )

6、下列哪种风险属于政府承担的外汇风险。( 进出口贸易风险 )

7、19xx年西欧“共同市场”有多少国家假如货币汇率联合浮动体系。(6国)

8、我国是从哪年开始允许居民个人在银行开办外汇存款业务的。( 1985 )

9、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是要具备下列哪种特性。(可兑换性)

10、在国际债务清偿中使用的货币发挥的是货币的哪种职能。(支付手段 )

11、下列哪种货币属于非单一主权国家货币。( 英镑 )

12、银行在国际业务中的通汇网点除了联行形式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称为( 代理行 )。

13、我国是从什么时间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银行结售汇制的。( 19xx年7月 )

14、19xx年为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活力,国务院决定推行下列哪项制度。外汇留成制

15、目前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达到下列哪种程度(经常项目可兑换)。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的标准,下列哪些外币资产属于广义外汇。( )

A、100美元现钞 B、1000股H股

C、10000朝鲜元支票 D、100万元美国国债

E、1亿SDRS 答案:ABCE

2、某外汇交易商在买进100美元现汇的同时又卖出100美元3个月远期合约,这种交易属于哪种交易方式。( )

A、现汇交易 B、期汇交易

C、互换交易 D、套汇交易 答案:CD

3、19xx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A、汇率并轨,实行管理浮动。

B、取消外汇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

C、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停止发行外汇券。

D、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

E.关闭了外汇调剂中心。 答案:ABCD

4、汇率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是。( )

A、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影响较小。

B、本币汇率大幅度贬值会引起资本外逃。

C、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入。

D、汇率升值会引起短期资本流出。 答案:ABC

5、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下列哪种商品价格上涨。( )

A、出口供给弹性小的商品。 B、出口供给弹性大的商品。

6、下列关于中国外汇市场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银行间外汇市场是19xx年4月1日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的。

B、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中心设在上海,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C、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设有公开市场操作室,根据宏观政策目标调节汇率。

D、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机制是人民币汇率唯一的形成机制。 答案:ABCD

7、二战后到19xx年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汇率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

91 C、进口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D、进口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答案:AD

A、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

B、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平价为货币法定含金量的比。

C、规定了汇率波动的上下限。

D、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干预市场,维持汇率稳定。 答案:ABCD

8、当今世界主要的汇率制度有。( )

A、自由浮动制 B、管理浮动制

C、联合浮动制 D、钉住浮动制 答案ABCD

9、在国际结算中使用的本币资产也可以称为外汇,但这种外汇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性质。( )

A、必须经过中央银行和政府,或具有官方职能的机构、企业所签订的协议而形成。

B、它主要是用于偿付双方国际收支逆差的。

C、它具有自由兑换性质。

D、它未经协议方同意可以转换为第三国货币。 答案:AB

10、19xx年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出现的“外汇人民币”属于。( )

A、自由外汇 B、记账外汇

C、本币外汇 D、广义外汇 答案:BCD

四、判断题

1、我国人民币汇率标价采取的是直接标价法。( ) 答案:正确

2、外汇兑换券是一种具有外汇价值的有价证券,它以美元为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 )

案:错误

3、银行的外汇牌价中,现钞买入价一般低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与现汇的卖出价相同。( )

案:正确

4、19xx年初汇率并轨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比价由5、70元/美元调整未8、70元/美元,表明人民币对外价值提高。( ) 答案:错误

5、当前,国际经济贸易中使用的最主要的三种货币是美元、欧元和日元。( ) 答案:正确

6、特别提款权可以用于国际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支付。( ) 答案:错误

7、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属于广义外汇。( ) 答案:正确

8、记账外汇不能直接向第三国支付。( ) 答案:正确

9、20xx年我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国。( ) 答案:错误

10、外币可以在中国大陆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92

1、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规定。

2、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由哪些?

3、19xx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人民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内容。

5、简述汇率变化与对外贸易、物价和资本流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规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解释是:外汇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其中包括由中央银行及政府间协议而发行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券,而不问它时债务国还是债权国的货币。

2、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和工具有:

(1)汇兑,是银行根据付款人的要求通过海外联行或代理行将款项汇给收款人。主要的工具是电汇、信汇和票汇。

(2)托收,是债权人所在地银行受债权人委托,通过联行或代理行,向国外债务人收取有关款项的方式,可分为跟单托收和光票托收两种。

(3)信用证,开证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一定金额、在一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进行付款的书面承诺。

(4)旅行支票,由银行或大旅行社为了方便旅客支付沿路费用而发行的定额票据。

(5)信用卡,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新型金融工具。

3、19xx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

(1)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3)建立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

(4)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禁止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

(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

4、人民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内容:

(1)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形成的市场汇价,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

(2)人民币汇价采取直接标价法。

(3)人民币汇价实行买、卖双档价,买卖价差为5%。

(4)买卖外币现钞的买入价一般要低于买入外汇价,而卖出价与外汇卖出价相同。

(5)中国银行和其他指定机构办理人民币对外币的远期买卖,实行按即期汇率加收一定比例的远期费的办法。

5、简述汇率变化与对外贸易、物价和资本流动的关系:

(1)汇率与外贸进出口,一般而言,本币汇率下降可以起到抑制进口、刺激出口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贸易状况。反之,则不利于贸易平衡。

(2)汇率于物价,本币汇率下降有可能引起国内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如果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在本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较大,可能会对其他商品的价格上涨起到拉动作用。反之,本币汇率上升,有助于抑制国内物价上涨。

(3)汇率与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汇率变化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大,本币汇率下降可能引起短期资本外流,从而进一步加剧本币汇率的下跌。

93

六、论述题

1、试评述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2、分析1994-19xx年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与人民币汇率坚挺并存的原因。

〖参考答案〗

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有瑞典学者卡塞尔(G、Gassel)在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理论的中心思想十,人们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具有国外购买商品的能力,同时,提供本币也是提供一种购买力。因此两种货币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是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这个比值被称为购买力平价,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两国物价总指数的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某一时期的绝对平价与基期的绝对平价比乘以基期的汇率。

购买力平价对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方法的影响深远,该理论论证了汇率决定的基本依据,在不兑现的纸币信用制度下有很强的说服力,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比较分析中被广泛使用,在汇率决定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假定货币数量是影响物价的唯一因素,它以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以及价格体系大体相仿为限制条件,货币的对内购买力决定的平价与实际汇率经常会出现背离,这正是购买力平价的缺陷所在。

2、1994—19xx年我国国内通货膨胀水平比较高,而人民币汇率却一直处于升值过程中,这一现象的中心问题就是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不一致。衡量货币的对内价值采用的指标是物价水平,衡量对外价值主要看汇率水平。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变化一般来说应是一致的,出现不一致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双向影响的传导机制不通畅,以及汇率制度的性质不同。

(1)从进口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看,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并不高,1994—19xx年进口依存度不到10%,人民币对外升值使进口品国内价格有所下降,但由于进口品以消费品为主,而关税水平较高,所以,进口品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对国内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很弱。

(2)从出口状况判断,由于19xx年初人民币汇率并轨,人民币对外价值一次性贬值幅度使比较大的,汇率下降后出口增加,加上中国出口品以原材料和纺织品为主,这些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幅度远远小于人民币对外贬值的幅度,所以出口增长较快,贸易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国家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汇率自然就回升了。

(3)从人民币汇率制度看,尽管人民币表上看是管理浮动汇率,实际上却是钉住美元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汇率制度分类,将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列入传统钉住汇率制。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干预,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4)由于实行了强制结售汇制度,中资企业的外汇收入基本上全部卖给了外汇银行,外汇银行实行余额比例管理,所以,中央银行成为最大的买家。外汇市场上出现了外汇供大于求的局面,人民币必然出现升值情况。

第十六章 国际金融体系

一、填空题

1、为保持国际交往的顺畅进行,需要国际间对货币支付引起的外汇、汇率以及外汇收支等一系列活动做出安排,这就构成了( 国际货币体系 )。

2、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的下限是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运送费用,称为(黄金输 94

入点)。

3、金汇兑本位体系适应了黄金供应不足的客观情况,可以说是国际货币体系突破(黄金约束)的开端。

4、19xx年7月在美国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5、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二战后以( 美元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6、( 1971 )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动摇。

7、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优点是它的( 自我稳定 )机制使汇率稳定得到相当强的保证。

8、19xx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的( 国际清算银行 )是最早的国际金融机构。

10、特别提款权是基金组织于( 1969 )年创造的记账单位,在此之前的记账单位是美元。

11、19xx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恢复中国( 代表权 )的决定。

12、世界银行集团由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组成。

13、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 生产性 )贷款。

14、国际金融公司贷款期限一般在7-15年,利率较低,无须( 政府 )担保。

15、国际银行贷款利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另一部分是(加息率)。

二、单项选择题

1、按照19xx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规定,各国货币含金量变动超过多少时必须征得基金组织得批准。( 10% )

2、特别提款权SDRS时一种记账单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哪年创设的。(1969 )

3、专门为处理一战后德国赔款支付问题而设立德国际金融机构是。( 世界银行 )

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种拥有最大表决权和否决权德国家是。( 美国 )

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中,专门解决发展中国家德初级产品因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而面临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困难的贷款是。(出口波动补偿贷款)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支持较穷发展中国家设立的一项贷款是。(信托基金贷款)

7、世界银行集团不包括下列哪一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8、我国借用的政府贷款主要来自哪个国家。(日本)

9、下列哪种借款属于商业性借款。( 出口信贷 )

10、世界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位于下列哪一城市。( 纽约 )

11、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特里芬难题)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成员国发放普通贷款的最高额为会员国缴纳份额的百分之几。( 125 )

13、在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14、下面哪种国际信用不会增加政府的外债负担。(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15、国际金融业务与国内金融业务交叉在一起的欧洲货币市场是。( 纽约 )。

三、多项选择题

1、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哪些特征。( )

A、黄金充当世界货币 B、两种货币兑换以铸币平价为基准

C、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D、汇率波动以黄金输送点为限 答案:ABCD 95 9、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会员国认缴的基金份额、(借入资金)和出售黄金收入组成。

2、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哪些特点。( )

A、本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B、汇率实际上是钉住汇率

C、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包括黄金和外汇

D、国际收支调节具有对称性 答案:ABC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

A、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汇兑体系。

B、成员国货币的含金量不能随便改动。

C、汇率只能围绕平价上下1%幅度内波动。

D、成员国可以按照黄金与美元之间的官价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 答案:ABCD

4、布雷顿森林会议体制终结的两大标志是。( )

A、美国外汇收支出现巨额逆差,黄金储备大量外流。

B、19xx年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按照官价向其他国家兑换黄金。

C、19xx年《史密森学会协议》允许美元对黄金贬值7%。

D、19xx年后西方各国的货币对美元实行浮动。 答案:BD

5、以某一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容易出现不稳定的原因是。( )

A、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主权货币的对外价值受国内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C、主权货币不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D、主权国家政治不稳定。 答案:AB

6、下面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A、联系汇率制度是19xx年10月开始实行的。

B、港币的三大发钞银行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

C、发钞银行发行货币时要按照7、8港币兑1美元的基准价向政府外汇基金缴纳外汇。

D、外汇市场上的港币汇率实行自由浮动。 答案:BCD

7、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际金融机构所起的作用包括。( )

A、在重大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统一行动。

B、提供短期资金,平衡国际收支逆差。

C、干预稳定汇率。

D、提供长期资金,促进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 答案:ABD

8、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任务是。(

A、向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提供资金。

B、促进外国私人资本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C、促进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发展。

D、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生产性资金。 答案:ABC 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出现哪些新特点。( )

A、金融资本国际化进一步加深。

B、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和地区发生了明显的倾斜。

C、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紧密结合在一起。

D、国际长期资本占主导地位。 答案:ABC

10、金融业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有。( )

A、银行机构国际化和网络化。 B、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C、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D、金融业务创新的普及化。 答案:ABCD

四、判断题

96

1、金汇兑国际货币体系出现的原因是世界黄金供应量相对于需求而言不足,它正是国际

货币体系突破黄金约束的开端。( ) 答案:正确

2、金本位、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国际条约为基础,对货币本位、汇率和外

汇收支调节做出的安排。( ) 答案:错误

3、特别提款权可以充当国际储备,用于政府间的结算,以及国际贸易和非贸易的支付。( )

案:错误

4、19xx年在菲律宾马尼拉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是亚洲地区合作性金融机构。( )答案:错误

5、债务人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以外国家的货币为面额的债券称为外国债券。( ) 答案:错误

6、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黄金为中心,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 答案:错误

7、19xx年2月美元发生战后对黄金的第二次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会议体制最终解体。( )

答案:正确

8、国际金融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向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投资性融资服务。

( )

答案:正确

9、国际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是商业性借款和直接投资。( ) 答案:正确

10、纽约货币市场业务特点是国内金融业务与国际金融业务交叉在一起。( ) 答案:错误

五、简答题

1、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2、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3、国际信用的形式和种类。

4、银行国际化的途径有哪些?

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包含以下内容:

(1)国际交往中使用什么样的货币----金币还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是钉住某一种货币,还是允许汇率随市场供求自由变动;

(3)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进行调节。

2、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势在于:通过市场汇率的浮动可以调节外汇供求,消除外汇收支长 97

期失衡的现象;同时还可以防止大量投资在国际间流动。政府在调整国际收支和调整对外关系方面无须国内实行扩张或紧缩,提高了国内政策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浮动汇率的缺陷在于:汇率波动频繁且幅度大,进出口商不宜估算成本,风险也大,因而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另外还可能引起各国货币竟相贬值,加剧各国之间的货币战和汇率战。汇率波动还为金融市场投机提供了空间。

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势在于:便于国际贸易的计价和结算,有利于国际经贸的发展。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减少国际市场投机。

固定汇率制度的缺陷在于:汇率容易出现高估或低估,从而影响贸易的平衡。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往往要牺牲国内经济增长为代价,缺乏灵活性和自由度。固定汇率出现高估时也容易引起市场投机。

3、国际信用的形式和种类。

国际信用的形式大致分为两类:

(1)商业性借款:包括出口信贷、银行贷款、债券发行、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补偿贸易和国际租赁。

(2)直接投资,包括股权式合营企业、契约式合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三种。

4、银行国际化的途径有哪些?

银行国际化的途径主要有:

(1)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代表总行在海外经营各种国际业务;

(2)通过间接投资控制当地机构作为附属机构。

(3)通过参股方式控制当地原有的银行或金融公司,使之成为总行的分支机构。

(4)在没有条件设立分行的地方,设立代表办事处。

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1)经营自由,一般不受所在国管制;

(2)资金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克兑换的货币都有交易,而且规模庞大,能满足各种筹资需要;

(3)利率结构独特,存款利率相对低,利差小,对存款方和贷款方都有吸引力;

(4)借款条件灵活,不限贷款用途,手续简便。

六、论述题

1、当代金融国际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评述国际货币本位问题的三种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1、金融业的国际化和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出现如下若干特点:

(1)金融活动以境外市场为依据,受到的管制极少,甚至于几乎没有什么管制;

(2)在世界范围内活动,影响面宽;

(3)银行从事的国际性经营活动,于国内经营活动密切交织在一起。

因此,金融业国际化在推动国际资本流动、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国内金融业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消极影响表现在:

(1)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潜在威胁。表现为:国际融资便利条件容易导致信用规模膨胀,乃至出现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国际化和各种金融创新技术的出现,使资产转换的充分便利。但如果金融市场遇到重大震荡时,这种转换可能受阻,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暴露资产的流动性危机;许多大银行统一经营国内外业务,国际业务经营失利常会冲击整个银行的稳定。

(2)给实施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带来困难,如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大量资本流动冲 98

击货币供应、利率和汇率,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目标难以把握。

2、(1)恢复金本位论,这种观点认为,金本位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和自动调节机制。金本位制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由于黄金供应难以适应现代信用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下国际协作不断加强的今天,恢复自发的金本位制度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2)恢复美元本位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中美元依然占有绝对优势

地位,而多种货币储备体系要受到多国经济状况和政策的影响,可能比美元本位还要脆弱。尽管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美元币值的强弱变化总是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变化而频繁发生,美元作为一种信用货币还要受到美国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其他国际收支政策变化的影响,保持稳定是很难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美元本位制度如果以黄金作为准备存在“特里芬难题”;以信用做准备,美国商不具备条件,恢复美元本位是行不通的。

(3)多种货币本位论,这种理论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多中心、多极化的的世界,国际货

币多元化是客观必然产物。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现实性,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这种多元格局不应该是诸侯割据,一般来说,三角体系比较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中,充当主角的货币不应太多,否则也是不稳定的,经济交易成本也是很高的。欧洲货币体系走向单一货币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第十七章 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

一、填空题

1、广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经济交易)和往来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 复式记账 )原理编制的。

3、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个项目区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交易,自主性交易和( 调节性交易 )

4、经常项目逆差表示从国外净动用了一些商品、服务供国内使用,相应地减少了本国在国外的(资产)或增加了对外负债。

5、 经常项目顺差表示向国外净供应了一些商品、服务供国内使用,相应地增加了本国在国外的资产或减少了对外( 负债 )。

6、国际收支差额如果是顺差,则国际储备相应( 增加 )。

7、贸易、服务项目收支的实质是国内外商品、服务的转换,完成这种转换需要借助两种

货币形态,即外汇资金和( 人民币资金 )。

8、外汇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商业银行活动和( 中央银行活

动 )。

9、经常项目下的侨汇收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类似于( 资本收支 ).

10、外汇收支于国内资金循环交织在一起,因而受到国内资金循环状况,尤其是财政收支和( 银行信贷收支 )平衡状况的制约。

11、外债规模主要影响外汇收支的(长期)平衡。

12、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主要决定于进口需要和( 外汇预期收入 )及偿债需要。

13、西方经济学家主张,运用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运用( 金融政策 )以稳定对外收支。

14、一国如果面临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双重问题,可以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金融政策。

99 的全部记录。

15、一国如果面临经济低迷和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可以实行( 膨胀性 )的财政金融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哪项收支。(外汇 )

2、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是指哪三项差额相抵后的净差额。( 贸易、服务和转让 )

3、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减少)

4、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 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 )

5、衡量进出口盈亏的主要依据是( 商品的国际价格 )。

6、外债的负债率指标的计算方法是( 外债余额/GNP )。

7、外债偿债率的国际警戒线标准是( 25% )。

8、按照国际经验,适度外汇储备水平通常被认为是可以维持几个月的进口。(3---4个月 )

9、国际公认的最后清偿率指标(外债余额/国际储备)的警戒线是( 130% )。

10、国际收支错误与遗漏羡慕借方余额反映的是( 储备资产增加额小于国际收支差额 )。

11、19xx年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给我国人民币汇率带来贬值压力的原因是(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提高了出口品的国际竞争力)。

12、一国政府金融当局提高利率有利于改善本国国际收支的哪个项目。(短期资本项目 )

13、国有外贸企业必须将外汇收入的85%按照市价卖给指定银行,这种制度称为(结汇制 )。

14、下面哪种汇率制度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长期扩张或收缩。( 浮动汇率制 )

15、政府为稳定外汇收支通常采取的政策是( 金融政策 )。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交易的是( )。

A、贸易收支 B、服务收支

C、无偿转让 D、国际储备变化 答案:ABC

2、在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的转化中,所需人民币资金主要来自( )。

A、企业积累 B、财政投资

C、银行贷款 D、发行债券 答案:ABC

3、一国争取进出口盈亏的措施有( )。

A、优化出口结构 B、改善贸易条件

C、合理确定进出口价格 D、保值措施 答案:ABC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非贸易收支包括( )。

A、侨汇收支 B、服务收支

C、旅游收支 D、债务收支 答案:ABC

5、决定适度外汇储备水平的因素包括( )。

A、进口规模 B、外债余额

C、外汇短期收入 D、外债偿还情况 答案:ACD

6、政府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主要措施有( )。

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B、贬低本国货币汇率

100

C、提高利率 D、实行严格外汇管理 答案:

CD

7、下列属于资本项目下长期资本收支的是( )。

A、直接投资 B、证券投资

C、政府、银行长期借款 D、企业中期信贷 答案:ABCD

8、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构成项目是(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普通提款权 答案:ABCD

9、下列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科目的交易是( )。

A、进口机电设备 B、出口纺织品

C、对外直接投资 D、接受国际无偿援助 答案:AC

10、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时会出现下列哪些经济现象( )。

A、外汇供过于求,本币汇率上升

B、出口增加

C、国内货币供应增加

D、产生通货膨胀压力 答案:ACD

四、判断题

1、经常项目如果是顺差,政府掌握的国际储备将增加,反之,则减少。( )

答案:

错误

2、政府、银行从国外借款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 ) 答案:错误

3、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不仅需要看自主性交易情况,而且还要看调节性交易情况。

答案:

错误

4、对于一个面临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双重问题的国家,政府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金融政策。 答案:错误

5、在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国家里,外汇收支顺差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 )

答案:

错误

6、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 ) 答案:正确

7、本币汇率对外贬值并不一定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 答案:正确

8、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可能会吸引外资流入,进而改善国际收支。( )答案:正确

9、外汇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再商业银行活动层次上。( ) 答案:正确

10、外债规模主要影响外汇收支的短期平衡。( ) 答案:错误

101 )

五、简答题

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

2、不同的汇率折算关系对社会总供求有何影响?

3、外汇储备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4、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5、确定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主要标准。

〖参考答案〗

1、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制约,如需要大量进口技术、设备以及原材料,而出口产品受制于技术水平,缺乏竞争力,出现较大的贸易逆差。

(2)经济结构的制约,在特定自然环境和生产要素条件下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如果不能适应国际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则容易出现贸易失衡。

(3)物价和币值的影响,通货膨胀使本国商品出口成本提高,而进口品本币价格相对便宜,进口增加,贸易状况恶化。

(4)汇率变化的影响,本币对外币升值,或者本币对外币币值不变,而周边国家汇率贬值,则本国商品出口困难。

(5)利率变化的影响,利率降低或利率不变而周边国家利率升高都会造成资本外流。

(6)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处于高涨阶段,进口需求提高,经常项目可能出现逆差;经济处于萧条阶段,生产下降,也可能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2、汇率反映本币与外币之间的折算关系,不同的折算情况对社会总供求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在:

(1)按照现汇汇率将外汇折成本币的数额恰好等于出口商品原来的本币价值,那么,本币投放形成的社会需求与用外汇购进的进口商品供应可以基本适应。

(2)如果用现汇将外汇折成本币的数额小于出口商品的原本币价值,那么,本币投放形成的社会需求大于用外汇购进进口品的价值,从而影响总供求的平衡。

(3)如果用现汇汇率将外币折成本币的数额大于出口商品的原本币价值,那么,用外汇购进的进口商品增加,可以缓和原来社会总供求紧张的现象。

3、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有:

(1)增加本币投放,从而加大了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

(2)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相应的资金存在国外,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增加了资金成本。

(3)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值而在一夜之间蒙受巨大损失。

4、国际收支调节的方式有:

(1)贸易政策调节,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减少贸易逆差。

(2)汇率调节政策,国际收支逆差过大时调低本币汇率,顺差过大时调高本币汇率。

(3)利率调整政策,国际收支逆差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带动利率提高,吸引资本流入,反之则降低贴现率,限制资本流入。

(4)利用政府信贷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5)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理,对外汇支出加以限制。

5、确定出口规模与结构的主要标准:

102

(1)要使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使出口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恰当的份额。比例大小需要根据国际比较和历史经验来定。

(2)本着发挥出口相对优势的原则组织出口,这样可以丛中获得比较利益。

(3)进口与出口相互配合,协调安排,扩大出口与发展进口替代相结合。

六、论述题

1、外汇收支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2、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说明如何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

〖参考答案〗

1、外汇收支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外汇收支不仅可以沟通内外经济,而且可以起到调节总供求的作用。

(1)外汇收支可以调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总额与分配、使用总额之间的矛盾通过调节外汇收支,组织外汇外汇平衡,则可以使社会总产品的分配额和使用额不会单纯受到生产额制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进口大于出口,并利用吸收外资的措施保持积极平衡,就可以使社会总产品得到一个追加额,并在国内生产总额既定的情况下相应地增加分配额和使用额。反之,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出口大于进口,增加外汇储备,则意味着社会总产品的部分扣除,相应减少了国内商品的供给。所以在国内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及资金有缺口的情况下,适当安排贸易逆差,并吸收外资保持平衡,就有利于缓和国内供求矛盾与资金不足,形成发展经济的稳定环境。

(2)调节外汇收支可以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要求。通过调节外汇收支,主要是扩大出口、利用外资,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及重要原材料,就可以以较快速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大大增加社会商品供给。

(3)调节外汇收支可以促进资源转化。由于任何一个国家很难拥有一切所需的资源,或者受技术限制而使生产成本过高,进而限制了商品供给结构的改善,通过外汇收支的调节,利用国际市场,出口长线资源,进口紧缺资源,以尽快调整商品的供给结构,缓和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借助外汇调节,转化内部资源,可以为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提供更大的余地。

(4)通过外汇调节,可以提高国民收入,增辟财源。增加出口,利用外资最终都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只要出口策略得当,则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2、结合中国情况说明如何确定适度外汇储备规模。不同国家由于自身的内部外部情况不同,持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也不一样。因为持有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来说,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是能够保证一国经济平稳增长时对外正常支付的外汇水平。在确定外汇储备规模时应考虑本国的进出口状况、外债状况、货币国际化程度和本国的国际融资能力。国际上普遍认为,能够维持本国3—4个月的进口规模是基本适度的。但是,如果本国外债规模过大,且进入偿债高峰,就需要适当增加外汇储备。本国货币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被接受,本国就可以少持有外汇储备。同时,如果本国的国际信誉比较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容易融通资金,也可以少持有外汇储备。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每年的进口规模在1800--2000亿美元左右,维持3—4个月进口的储备规模为500亿美元左右,外债规模1300多亿美元,每年还本付息规模在200亿—300亿美元之间。另外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比较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外汇储备作保障。人民币汇率制度本质上是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维持汇率稳定需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基础。所以持有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不过,目前2200亿美元(20xx年初)的储备水平略显偏大,1500亿美元的储备水平应该是适度的。 103

104

更多相关推荐:
金融学知识难点总结(一)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金融学知识难点总结一CAPM是英文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的缩写中文意思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由经济学家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

金融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演进一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1中国1先王制币说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2交换需要说司马迁为适应商品交换需要2西方1创造发明说J鲍鲁斯国家创造2便与交换说亚当斯密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

《金融学》黄达版_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1宏观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调节...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主要形态有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二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

金融学知识点分类及部分总结

金融学课程知识点分类复习指要一最早第一1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货币价值形式2货币最早的形态实物货币3中国最早的货币贝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5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6最早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1古代的货币最开始是用贝做的2货币的职能有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3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一般等价物4金币本位制是最稳定的本位制5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

《金融学》黄达版 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1宏观政策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2调节总需求3间...

《金融学》黄达版_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1宏观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调节...

431金融学综合知识点梳理

第1讲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历史线索逻辑线索二货币形态1货币...

《金融学》黄达版_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货币政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总量1宏观政策通过货币供给调节...

金融学重点总结

09级2班金融学重点格雷欣法则现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溶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又称格雷欣法...

金融学知识点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