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土壤肥料学总复习题

时间:2024.5.15

2014肥料学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2、 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3、 碳氮比:有机物质中碳与氮物质的量的比值,简称为碳氮比。

4、 速效养分: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

5、 目标产量: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一般以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6、 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 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7、 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8、 生理碱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碱的肥料。

9、 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10、 枸溶性磷肥:能溶于2%的柠檬酸、中性柠檬酸铵或碱性柠檬酸溶液的磷肥称为弱酸溶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

11、 微量元素肥料:是指那些含有硼、锰、锌、铜、钼或铁等微量元素,并作为肥料来使用的物质,简称微肥。

12、 有机肥料:由粪便、油饼、秸秆、泥炭、城市生活垃圾等各种有机物料加工而成的肥料,俗称农家肥料。

13、 堆肥:把各种有机物料堆成一定大小的堆,经过约一个多月的发酵,即成为有机肥料,这种肥料称为堆肥。

14、 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成复合肥料,多种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15、 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料。包括无机营养型、腐殖酸型、生物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型、综合型等类型。

16、 根外营养:作物除了根系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和茎吸收养分,这就是根外营养。

17、 有效钾: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可交换性钾,是作物吸收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18、 矿物态钾:主要指存在于土壤原生矿物中的钾,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19、 腐殖化系数:腐殖质与有机物质的比例。

20、 秸秆还田:作物收获后,把秸秆直接翻入土中,让其自然腐烂,称为秸秆还田。

21、 微生物肥料:一般将含有特殊功能微生物的材料施入土壤后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益,那么这种材料就是微生物肥料,也称菌肥或菌剂。

22、 单质肥料:如果一种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一种元素,这种肥料就是单质肥料。

二、填空

1、

2、 一般来说,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 而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表明该营养元素是不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

3、 80~90%

4、 硝化作用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由 硝化细菌将亚硝酸转化为硝酸。

5、

6、 作物上。

7、

8、 等量氮、磷、钾含量的有机肥料比化肥的增产效果

9、

10、 土

11、 土壤中的缓效养分主要指大部分有机态养分、部分吸附态养分和易分解的矿物态养分

12、 复

22、有机物质的碳氮比约为时,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23、养分在作物体内短距离运输依靠

24

25、水稻对有益元素硅和微量元素锌有特殊的需要,应注意施用。

26离子两种形态的氮素养分。

27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8

29、双子叶作物的含硼量 单子叶作物,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

30、羊粪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比较多 ,所以称为 热性 肥料。

31

32的营养元素有硼、铁、锰、锌、钼、铜、氯。

33、作物体内有 和 两种酰胺,其作用表现在 危害和作为氮素的贮藏形式两个方面。

34、原因是 、

35

36、牛粪分解时产生的热量 肥料。

37、如果秸杆的碳氮比 25或是30,分解时就会从土壤中吸收氮素,造成氮素的微生

物固定而暂时失效。

38大类型。

39

三、选择题

1. 必须营养元素就是(C)

〈A〉在作物体内含量相对较高而且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

〈B〉在作物体内所起的作作完全不能被其它营养元素所代替的营养元素

〈C〉作物的某些特有缺素症状只能够通过补充某元素才能消失,这种营养元素就是

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D〉作物经常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

2、养分归还原理是建立在(B)

〈 A〉作物吸收养分的基础上 〈B〉土壤养分储量有限性基础上的

〈C〉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基础上的 D〉获得高的产量基础上的

3、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A)

〈A〉磷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大再利用率高 〈B〉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

〈C〉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比较低 〈D〉吸收氮素过多

4、对作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有重要影响的微量营养元素包括(A)

〈A〉铁、铜、锰 〈B〉锰、铜、硼

〈C〉铁、锌、钼 〈D〉铁、锰、锌

5、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B)

〈A〉铵的吸收和同化 〈B〉硝酸盐的吸收和同化

〈C〉作物体内酰胺的含量 〈D〉作物体内铵的含量

6、中低产田指的是(C)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7、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B)

A、养分供给越多,吸收得就越多 B、具有选择性

C、优先吸收分子小的养分物质 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

8、当其它环境条件适合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B)

A、土壤中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B、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C、土壤中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D、土壤中总养分含量的制约

9、难溶性磷肥的肥效主要取决于(B)

A、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B、土壤酸碱性 C、肥料颗粒大小 D、耕作栽培措施

10、玉米出现“白化苗”是由于缺乏(B)

A、铁 B、锌 C、锰 D、铜

11、旱作农业的关键是(D)

A 加强灌溉 B 减少灌溉 C 合理地利用地下水 D 充分利用降雨

12、在旱作的条件下导致硝态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C)

A 粘土矿物对铵的固定 B 反硝化脱氮作用 C 硝酸根的淋失 D 转化为其它形态的氮

13、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其原因是锌影响(A)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细胞壁的形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14、我国南方土壤常常施用石灰,其施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D)

A PH值来计算 B氢离子的浓度 C铝离子浓度来计算 D交换性酸度来计算

15、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B)

A、 腐殖质 B、二氧化碳和水 C、褐腐酸 D 胡敏酸

16、作物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B)

9. 叶片中 B、细胞壁中 C、籽粒中 D、根系中

17、大白菜的干烧心是由于缺乏(D)

A、 钾 B、镁 C、锌 D、钙

18、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主要是硼影响(B)

A、糖向花器的运输 B、花器的受精 C、细胞壁的形成 D、糖的合成

五 问答题

1、 钾是如何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

答:钾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改善叶绿体的结构,控制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提高光合作

用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2、 硼对作物的生殖器官发育有什么影响?

答:硼能促进作物生殖器官正常发育。花的柱头、子房、雄蕊、雌蕊中含硼量很高,花

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都需要硼,缺硼时受精受阻,籽粒不能正常发育。

3、 翻压绿肥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答:首先要注意翻压时期,一般在花期翻压,翻压深度10~20cm,由于绿肥在分解时,

会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因此必须根据绿肥的分解速度,确定翻压时间,如紫花苜蓿一

般在播种前10天翻压。对于多年生的绿肥,最后一次收割,必须让绿肥有足够的时间

生长,保证能够越冬。收割后应加强灌溉和施肥。

4、15-10-2-Zn3是什么意思?

答:表示该复合肥料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5%,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为10%,钾的质

量分数为2%,锌的质量分数为3%。

5、潜在酸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活性酸?

答:潜在酸被交换出来即变成活性酸。

6、 作物营养的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

答: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铜、锰、钼、硼、氯等16种。

7、 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法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答: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法就是根据土壤养分供给量,以及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所需养

分量来计算肥料用量。分为养分 平衡和地力差减两种方法。

8、 作物根系吸收铵时,根际土壤为什么会变酸?

答:因为铵离子在进入细胞前要先脱去氢离子,所以会使根际土壤变酸。

9. 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很低?

答:因为土壤一般具有很强的固定磷的能力,而且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所以磷肥

的利用率一般很低。

10. 铁供给不足时,植株的叶片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答:缺铁时首先表现为幼嫩叶片缺绿,而老叶仍然保持绿色。典型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

间和细网状组织出现失绿,往往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

11. 磷肥为什么做基肥或种肥效果最好?

答:因为当季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一般都很低,大部分磷存在土壤中,也就是说其肥

效可维持较长的时间,所以适合作基肥。另外用磷肥拌种,可减小肥料和土壤的接触面积,

减少磷的固定,故作种肥效果好。

12. 尿素作追肥时为什么要提前施用?

答:因为尿素施入土壤中要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再被作物吸收。所以尿素作追

肥时要提前施用,以保证其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化。

13. 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什么能够提高土壤保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答:因为土壤腐殖质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可以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避免其流失。

即保持养分;土壤腐殖质还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可增强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

14. 土壤中磷的固定有哪些形式?各有何特点?

答:有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化学固定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磷

酸盐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吸附固定是磷吸附于土壤矿物上;闭蓄固定是磷酸盐

被各种胶膜包被起来;生物固定是生物吸收土壤中的有效磷组成其躯体,当生物死亡时

其吸收的磷被释放出来。

15.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有哪途径?

答:⑴大量施用有机肥。⑵种植绿肥。⑶秸杆还田。⑷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等。

16. 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答:⑴开源节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少输水损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劣质水和工农业污水的资源化和有效利用。

⑵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宣传;建立水源保护区,狠抓“三废:治理;统一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商品化。

⑶农业耕种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培育抗旱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合理灌溉。

17. 用杜南扩散的原理,说明养分进入根系细胞内的过程。

答:由于细胞质膜是大分子的半透膜,质膜内则含有带负电的蛋白质分子,它不能扩散,但可与钾等阳离子形成盐。当膜外的阴离子透过质膜进入细胞时,为保持电荷平衡,质膜外的阳离子必然随着进入细胞内,直到质膜内外离子扩散速度相等为止。此时质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阴离子的浓度,质膜外则相反。养分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18. 土壤各种养分之间的转化对配方施肥有什么意义?

答:配方施肥是一项综合的科学施肥技术,它要以四个施肥理论为基础,以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目标,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土壤中的养分有多种形态,各种形态的养分可相互转化,随着速效养分的减少,缓效养分可转化为速效养分,无效养分也可缓慢地转化为缓效或速效养分。反之,如果土壤中的养分浓度增加,更多的养分就会被土壤胶体吸附,并转化为缓效态或无效态养分。故施肥时不仅要考虑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而且要考虑缓效养分的储量。

19. 根据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说明应该如何合理施用。

答: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大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中,约有20%被土壤颗粒吸附,但这种吸附很弱,尿素易随水流失。土壤中有些生物能够分泌脲酶,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很快转化为铵,在尿素颗粒周围铵离子的浓度常常很高,一方面会导致氨的挥发,另一方面会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为避免铵离子浓度过高所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危害,应深施尿素。尿素用作追肥时,应提前一周施用,以保证其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化。尿素一般不宜作种肥,因尿素浓度高能使蛋白质变性,同时缩二脲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另外尿素可用作根外追肥。

20. 根据普钙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说明如何合理施用。

答:普钙非常容易被土壤固定,高效施用应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但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固定。具体措施包括:⑴集中施于根系附近。⑵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⑶制成颗粒肥⑷分层施用⑸根外追肥。

21. 如何高效施用钾肥?

答:要高效施用钾肥,必须遵循以下几原则:⑴钾肥应优先施用在供钾能力低的土壤上。⑵钾肥应优先施用在蔬菜和果树上以及需钾量大的作物上。⑶钾肥应与氮、磷肥料配合施用。⑷钾肥应该分次施用,底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

22.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⑴适量、适时、均匀。⑵经济合理。微量元素肥料的价格一般比较高,应将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在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土壤和作物上,增产效果明显的作物上应优先施用。⑶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根据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在施用上应分别采取基肥、追肥、种肥、种子处理、根外追肥等不同的施肥方法。

23. 如何种植绿肥和合理利用绿肥?

答:绿肥种植的关键技术在于播种、田间管理两大环节。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绿肥作物的根茬可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质和养分,地上部茎叶可作为家畜良好的饲料,水生绿肥是鱼的食物来源,许多绿肥的花是很好的蜜源。将种植绿肥与养畜、养鱼、养蜂结合起来,可大大提高绿肥种植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坡地、荒山等地种植绿肥,不仅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如何合理地施用叶面肥?

答:⑴选择适宜的喷施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喷施,在作物生长后期以及作物根系受伤时喷施,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⑵确定喷施量及喷施次数。叶面肥喷施的浓度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说明,浓度太大非常容易“烧伤”叶片。一般喷施2~3次即可。⑶掌握喷施时间。喷施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无风的阴天,晴天时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4时后,中午和刮风天不能喷肥,以免肥液在短时间内挥发。如果喷施后3~4小时下雨,应重新喷施。⑷加入粘附剂。为了使肥料液滴在叶面摊开,扩大吸收面积,常常喷施时加入肥皂粉等物质,以降低雾滴的表面张力,使其在整个叶片均匀分布,有利于作物吸收。


第二篇:土壤肥料学总复习题


土壤肥料学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肥力: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2、 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3、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4、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5、 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

6、 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7、 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

8、 碳氮比:有机物质中碳与氮物质的量的比值,简称为碳氮比。

9、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10、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为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11、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环境PH的变化而变化。

12、可变电荷:由于粘土矿物表面的羟基和腐殖酸分子上的羟基等基团的电离使胶体微粒带电。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随土壤环境PH的变化而变化。

13、粒级:大小、成分和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14、原生矿物:指那些在风化过程中未改变化学组成的原始成岩矿物。

15、次生矿物:指那些在风化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16、粘土矿物:指那些颗粒粒径小于0.001mm的矿物质土粒。

17、起暴效应:由于易分解的有机物质的加入,引起土壤中腐殖质更快速分解的现象。

18、土壤胶体:土壤中的粘粒和腐殖质称为土壤胶体。

19、有机无机复合度:土壤中的有机质与矿物质颗粒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颗粒的程度,一般用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含碳量占土壤总碳量的质量分数来表示。

20、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与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21、土壤的离子吸附作用:土壤胶体微粒通过把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上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扩散层中进行的。分为阳离子吸附和阴离子吸附。

22、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将胶体上吸附的离子代换下来的作用,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作用。

23、土壤钠离子饱和度:交换性钠离子与全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24、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

25、潜在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和铝离子,这些致酸离子只有在通过离子的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时,才显示出酸性,是土壤酸的潜在来源,一般用交换性酸度或水解性酸度来表示。

26、土壤缓冲容量:土壤溶液改变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量或碱量,一般用酸碱滴定方法

来测定。

27、土壤的缓冲作用:向土壤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性物质,其PH值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土

壤这种对酸碱物质的抵抗能力,称为土壤的缓冲能力或缓冲作用。

28、土壤孔隙度:单位土壤容积内孔隙所占的比例。

29、土壤比重: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的质量与水的密度之比,又称土粒比重。

30、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壤的质量。

31、当量孔径:相当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的孔径。

32、团粒结构体:是指近似球形的较疏松多孔的小土团。

33、土壤结构改良剂:能够将土壤颗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的物质,包括天然物质和人工

合成的高分子物质。

34、土壤耕性:土壤对耕作的综合反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的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35、土壤粘结性:土壤颗粒之间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性能。

36、土壤粘着性:土壤颗粒粘附在外物上的性能。

37、土壤可塑性:土壤被外力塑成某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干燥后,仍能保持所获形状而不

变的性能。

38、少耕法:一种缩小土壤耕耘面积和减少耕耘次数的耕作制度,也称留茬播种法。

39、免耕法:一种完全不耕耘土壤的耕作制度,也称保护耕作法。

40、土壤水分特征线:将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作图,所得到的曲线就是土壤水分特征

曲线,每种土壤都有其自己的水分特征曲线。

41、土壤水的再分布:停止供水后,入渗过程结束,土壤水在重力、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的

作用下,继续向下层较干的土壤移动,但没有与地下水接触,这就是土壤水的再分布。

42、土面蒸发:指土壤水分以水汽的形态由土壤表面向大气扩散的现象,也称土壤蒸发或跑

墒,分为3个阶段:大气蒸发控制阶段、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和扩散控制阶段。

43、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

水时,叶片萎蔫的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或永久萎蔫点。

44、土壤有效水:指作物根系能够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其含量为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萎蔫系

数的差值,最大量是田间持水量与土壤萎蔫系数的差值。

45、作物需水量:大面积农田上生长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肥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

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量总和。

46、旱作农业:是指在有限降水的条件下,不采用灌溉而种植的农业。

47、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单位容积的土壤,温度每变化一度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48、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49、风化作用:指岩石在温度、水分、空气、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组成成分、

性质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类型。

50、成土因素:与土壤形成有关的因素就叫成土因素,一般包括母质、气候、生物、地形、

时间、人类活动等。

51、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岩石或达到成土

母质的一定深度。

52、土体构型:指剖面上不同土壤发生层的组合,也叫土壤剖面构型。

53、土壤水平地带性:指土壤类型分布大致与纬度平行的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

带性。

54、土壤垂直地带性:指土壤类型随山体高度的变化而呈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55、土壤区域地带性:指同一气候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土壤类

型呈现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56、中低产田:以当地大面积近三年平均每公顷产量为基准,低于平均值20%以下为低产田,

处于平均值20%以内的为中产田,二者一起就称为中低产田。

57、矿化度:每升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克数。

58、土壤污染:指进入土壤中的物质或生物,导致土壤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并对土壤中生

长的作物产生危害。

59、土壤退化: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壤,导致养分不平衡,有害物质累积,表层土壤流失,

肥力下降,作物产量降低,最严重的导致土壤沙漠化、次生盐碱化等。

60、根际:指距根极近的区域,一般只有1cm,此区域的土壤性质与远离根的土壤差异很大,

此区域的土壤称为根际土壤,而远离根的土壤称为非根际土壤。

61、质流: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随根系吸收水分而形成的水流,到达根系表面的过程。

62、离子接触交换:根表面上吸附的离子与生长介质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使介质中的养

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过程。

63、离子扩散:土壤溶液中离子利用土体与根系表面之间存在的浓度差,向根系扩散并到达

根系表面的过程。

64、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65、被动吸收: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66、速效养分:是指当季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

67、目标产量: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一般以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

10%~15%作为目标产量。

68、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分为土壤诊

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69、生物固氮:指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为氨,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

70、生理碱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的,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地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

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碱的肥料。

71、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所包被着,

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72、枸溶性磷肥:能溶于2%的柠檬酸、中性柠檬酸铵或碱性柠檬酸溶液的磷肥称为弱酸溶

性磷肥,也称枸溶性磷肥。

73、微量元素肥料:是指那些含有硼、锰、锌、铜、钼或铁等微量元素,并作为肥料来使用

的物质,简称微肥。

74、有机肥料:由粪便、油饼、秸秆、泥炭、城市生活垃圾等各种有机物料加工而成的肥料,

俗称农家肥料。

75、堆肥:把各种有机物料堆成一定大小的堆,经过约一个多月的发酵,即成为有机肥料,

这种肥料称为堆肥。

76、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

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成复合肥料,多种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77、叶面肥:喷施于作物叶片上,能够改善作物营养状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材

料。包括无机营养型、腐殖酸型、生物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型、综合型等类型。

78、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79、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

80、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是指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等力量的作用下,

主要是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

81、根外营养:作物除了根系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和茎吸收养分,这就是根外营养。

82、有效钾: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

体上的可交换性钾,是作物吸收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83、矿物态钾:主要指存在于土壤原生矿物中的钾,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只有经过长时间

的风化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84、腐殖化系数:腐殖质与有机物质的比例。

85、秸秆还田:作物收获后,把秸秆直接翻入土中,让其自然腐烂,称为秸秆还田。

86、微生物肥料:一般将含有特殊功能微生物的材料施入土壤后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益,那么

这种材料就是微生物肥料,也称菌肥或菌剂。

87、单质肥料:如果一种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一种元素,这种肥料就是单质肥

料。

二、填空

1、 个不同的等级。

2、 土壤中的有机质包括新鲜有机物质、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腐殖质3个组成部分。

3、 离子。

4、 土壤孔隙一般分为 大类型。

5、 4个类型。

6、 空气的热容量比矿物质土粒要小。

7、 粘化、富铝化、潜育化、潴育化和熟化过程。

8、

9、 一般来说,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 而缺素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器官,表明该营养元素是不能再利用的营养元素。

1080~90%时表明土壤养分含量极低。

11、硝化作用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由 亚硝酸细菌将铵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第二步由硝化细菌将亚硝酸转化为硝酸。

12

13、氯化钾最不宜施用在西瓜和土豆等产淀粉和糖的作物上,硫酸钾最好施用在油菜等喜硫

作物上。

14、烟草的花叶病是缺乏锰营养元素的典型症状。

15、等量氮、磷、钾含量的有机肥料比化肥的增产效果

16

17、包裹磷酸盐形成闭蓄态磷的胶膜主要是铁铝氧化物。

18

19、土壤中的缓效养分主要指大部分有机态养分、部分吸附态养分和易分解的矿物态养分

20

213大类。

22、有机物质的碳氮比约为25~30时,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23高岭土。

24土壤 结构体。

25

26、停止供水后,阶段3个阶段。

27、土壤毛管水分为 最大值时称为毛管持水量。

28、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包括

29、养分在作物体内短距离运输依靠

30、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首先到达根表面,然后才进入细胞内。

31、水稻对有益元素硅和微量元素锌有特殊的需要,应注意施用。

32、作物能够吸收氨基酸、尿素、氨、铵、硝酸根和亚硝酸根,但主要吸收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两种形态的氮素养分。

33、土壤氮气损失或无效化的途径主要有粘粒对铵的固定、有机质形成、氨的挥发、硝酸盐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34、缺磷时作物叶片和茎出现紫色,这是因为形成了花青素。

35、双子叶作物的含硼量 单子叶作物,生殖器官 营养器官。

36、土壤中的铁有2价和3价 两种形态,但作物只能吸收 2价的铁 。

37,所以称为 肥料。

38、土壤水分运动包括液态水运动和汽态水运动两种。

39 和 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40

41、土壤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热。

42

43、高岭石是 型的黏土矿物,蒙脱石是型的黏土物质,绿泥石是

型的黏土矿物。

44 、 45土壤酸有活性酸 和 潜在酸 两种。

46

47

48.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和岩石层等土壤层次。

49

50的营养元素有硼、铁、锰、锌、钼、铜、氯。

51

52、土壤中的养分离子到达根系表面的途径有接触交换、质流和离子扩散。

53、作物体内有 和 两种酰胺,其作用表现在 危害和作为氮素的贮藏形式两个方面。

54、作物缺氮时,老器官首先出现缺乏症状,原因是 氮可被再利用。

55、北方土壤中的无机磷酸盐主要是钙镁磷酸盐和铝磷酸盐。

56

57、牛粪分解时产生的热量 肥料。

58、如果秸杆的碳氮比 高于 25或是30,分解时就会从土壤中吸收氮素,造成氮素的微生

物固定而暂时失效。

59大类型。

60

三、选择题

1、当土壤颗粒径大于0.01mm时,(B)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不表现任何吸附能力 〈D〉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2、蛭石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A)

〈A〉同晶代换的作用 〈B〉环境PH的变化

〈C〉吸附有机质 〈D〉边缘断键

3、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D)

〈A〉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比较多

〈B〉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

〈C〉总孔隙度高,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

D〉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

4、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B)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5、必须营养元素就是(C)

〈A〉在作物体内含量相对较高而且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

〈B〉在作物体内所起的作作完全不能被其它营养元素所代替的营养元素

〈C〉作物的某些特有缺素症状只能够通过补充某元素才能消失,这种营养元

素就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D〉作物经常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

6、养分归还原理是建立在(B)

〈A〉作物吸收养分的基础上 〈B〉土壤养分储量有限性基础上的

〈C〉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基础上的 D〉获得高的产量基础上的

7、一般土壤中亚硝酸盐含量很低,但有时会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主要是由于(B)

〈A〉硝酸转化为亚硝酸的速度太快 〈B〉亚硝酸转化的速度太慢

〈C〉两者转化都太慢 〈D〉两者转化都太快

8、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A)

〈A〉磷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大再利用率高 〈B〉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

〈C〉土壤溶液中磷的浓度比较低 〈D〉吸收氮素过多

9、对作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有重要影响的微量营养元素包括(A)

〈A〉铁、铜、锰 〈B〉锰、铜、硼

〈C〉铁、锌、钼 〈D〉铁、锰、锌

10、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B)

〈A〉铵的吸收和同化 〈B〉硝酸盐的吸收和同化

11、砂土的砂粒含量一般在(A)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12、土壤胶体是(B)

A、一种矿物 B 、很小的土壤颗粒 C、土壤中的一种物质 D、原生矿物

13、土壤中的活性酸一般(C)

A、大于交换酸 B、小于交换酸 C、几乎相等 D、视土壤而定

14、土壤与母质的明显差异在于(D) 〈C〉作物体内酰胺的含量 〈D〉作物体内铵的含量

A、颗粒大小不一样 B 、养分含量不一样 C、质地不一样 D、有明显的发生层次

15、中低产田指的是(C)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16、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B)

A、养分供给越多,吸收得就越多 B、具有选择性

C、优先吸收分子小的养分物质 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

17、当其它环境条件适合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B)

A、土壤中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B、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C、土壤中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的制约 D、土壤中总养分含量的制约

18、难溶性磷肥的肥效主要取决于(B)

A、作物吸收磷的能力 B、土壤酸碱性 C、肥料颗粒大小 D、耕作栽培措施

19、玉米出现“白化苗”是由于缺乏(B)

A、铁 B、锌 C、锰 D、铜

20、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D)

A、岩石变成很小的颗粒 B、形成颗粒很小的粘土矿物

C、形成砂粒 D、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21、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D)

A 、粘粒含量 B 砂粒含量 C 有机质含量 D 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22、土壤有机质的大部分是(B)

A 植物残体 B 腐殖酸 C 胡敏酸 D 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23、被土壤颗粒吸附的离子(B)

A 能够被其它同性的离子交换下来 B 部分能被其它同性的离子交换下来

C 完全不能被其它同性的离子交换下来 D 能够被其它异性的离子交换下来

24、土壤单个颗粒只要形成团聚体,其结构(D)

A 一般很好 B 一般很坏 C 没有变化 D 视胶结物质的性质而定

25、旱作农业的关键是(D)

A 加强灌溉 B 减少灌溉 C 合理地利用地下水 D 充分利用降雨

26、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B)

A、 母质 B 生物 C 地形 D 时间

27、红壤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D)

A 粘土矿物增多 B 养分流失 C 有机质累积 D 铝相对增多

28、在旱作的条件下导致硝态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C)

A 粘土矿物对铵的固定 B 反硝化脱氮作用 C 硝酸根的淋失 D 转化为其它形态的氮

29、许多作物缺锌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其原因是锌影响(A)

A 生长素的合成 B 一些酶的合成 C 细胞壁的形成 D 蛋白质的合成

30、我国南方土壤常常施用石灰,其施用量一般根据土壤的(D)

A PH值来计算 B氢离子的浓度 C铝离子浓度来计算 D交换性酸度来计算

31、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B)

A、 腐殖质 B、二氧化碳和水 C、褐腐酸 D 胡敏酸

32、作物吸收的钙主要存在于(B)

A、 叶片中 B、细胞壁中 C、籽粒中 D、根系中

33、大白菜的干烧心是由于缺乏(D)

A、 钾 B、镁 C、锌 D、钙

34、棉花缺硼时“蕾而不花”,其原因主要是硼影响(B)

A、糖向花器的运输 B、花器的受精 C、细胞壁的形成 D、糖的合成

五 问答题

1、 为什么土壤有机质也称为腐殖质?

答:因为土壤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80%以上。

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高低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胶体的数量、种类、成分;⑵PH值

3、 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将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的?

答;腐殖质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将土壤颗粒胶结在一起:一种以钙离子为键桥将土粒联

结起来,此种胶结一般不太牢固。另一种是通过土粒表面上的铁、铝氧化物胶膜与腐殖质相

联结而将土粒胶结起来,此种联结比较牢固。

4、 为什么“盐往高处走”?

答:土壤表面一旦形成盐斑,会从周围土壤吸收水分和盐分,使盐斑逐渐变大。地势

高处由于接受太阳辐射强,蒸发力也强,容易形成盐斑,并且周围的盐分向它集中,这就是

“盐往高处走”的原因。

5、 岩石物理风化的结果是什么?

答:物理风化产生的产物颗粒比较粗,多为砂和石砾,有效养分含量低。

6、 确定土壤 养分丰缺指标的根据是什么?

答:是相对产量。当相对产量大于95%,土壤养分含量为丰富,90~95%为中等,80~90%

为缺乏,当相对产量小于80%时,土壤养分含量极低。

7、 钾是如何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

答:钾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改善叶绿体的结构,控制叶片上气孔的开闭,提高光合作

用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8、 硼对作物的生殖器官发育有什么影响?

答:硼能促进作物生殖器官正常发育。花的柱头、子房、雄蕊、雌蕊中含硼量很高,花

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都需要硼,缺硼时受精受阻,籽粒不能正常发育。

9、 翻压绿肥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答:首先要注意翻压时期,一般在花期翻压,翻压深度10~20cm,由于绿肥在分解时,

会产生一些有毒的物质,因此必须根据绿肥的分解速度,确定翻压时间,如紫花苜蓿一

般在播种前10天翻压。对于多年生的绿肥,最后一次收割,必须让绿肥有足够的时间

生长,保证能够越冬。收割后应加强灌溉和施肥。

10、15-10-2-Zn3是什么意思?

答:表示该复合肥料中氮的质量分数为15%,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数为10%,钾的质

量分数为2%,锌的质量分数为3%。

11、为什么将土壤颗粒分为不同的等级

答:因为不同大小的土粒,其组成成分、性质都不同,为了研究方便,需要将土壤颗粒

分为不同的等级。

12、潜在酸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活性酸?

答:潜在酸被交换出来即变成活性酸。

13、什么是土壤水分滞后现象?

答:土壤由干变湿与由湿变干的水分特征曲线是不同的,相同的水吸力,前者的土壤

含水量低于后者,这就是土壤水分的滞后现象。

14、作物营养的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

答: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铜、锰、钼、硼、氯等16种。

15、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法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答: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方法就是根据土壤养分供给量,以及计划获取的作物产量所需养分量来计算肥料用量。分为养分 平衡和地力差减两种方法。

16、作物根系吸收铵时,根际土壤为什么会变酸?

答:因为铵离子在进入细胞前要先脱去氢离子,所以会使根际土壤变酸。

17、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很低?

答:因为土壤一般具有很强的固定磷的能力,而且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所以磷肥的利用率一般很低。

18、铁供给不足时,植株的叶片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答:缺铁时首先表现为幼嫩叶片缺绿,而老叶仍然保持绿色。典型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间和细网状组织出现失绿,往往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

19、磷肥为什么做基肥或种肥效果最好?

答:因为当季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一般都很低,大部分磷存在土壤中,也就是说其肥效可维持较长的时间,所以适合作基肥。另外用磷肥拌种,可减小肥料和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故作种肥效果好。

20、尿素作追肥时为什么要提前施用?

答:因为尿素施入土壤中要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再被作物吸收。所以尿素作追肥时要提前施用,以保证其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化。

21、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什么能够提高土壤保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答:因为土壤腐殖质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可以吸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避免其流失。即保持养分;土壤腐殖质还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可增强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

22、常见的土壤新生体有哪些?各有何主要的特征?

答:常见的土壤新生体有石膏、结核、锈纹、锈斑、砂姜等。结核、锈纹和锈斑实际上是铁锰氧化物,砂姜是钙镁的碳酸盐。

23、土壤中磷的固定有哪些形式?各有何特点?

答:有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化学固定是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磷酸盐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吸附固定是磷吸附于土壤矿物上;闭蓄固定是磷酸盐被各种胶膜包被起来;生物固定是生物吸收土壤中的有效磷组成其躯体,当生物死亡时其吸收的磷被释放出来。

24、如何改善表层土壤的质地?

答:⑴掺砂掺粘,客土调剂。⑵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⑶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⑷增施有机肥。⑸种树种草,培肥土壤。

25、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有哪途径?

答:⑴大量施用有机肥。⑵种植绿肥。⑶秸杆还田。⑷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等。

26、团粒结构是如何影响土壤肥力的?

答:⑴调节土壤水分和空气矛盾。⑵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⑶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⑷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27、如何保护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答:⑴开源节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少输水损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劣质水和工农业污水的资源化和有效利用。

⑵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宣传;建立水源保护区,狠抓“三废:治理;统一规划,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实行水资源商品化。

⑶农业耕种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培育抗旱新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

排作物布局;合理灌溉。

28、一般根据哪些因素来判断土壤发生层?

答:在外观上根据颜色、结构、紧实程度、新生体、根系、动物穴迹等来判断,在微观上根据有机质、粘粒及其他物质含量的差异来判断。

29、如何防止土壤污染?

答:防止污染的方针应该是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⑴健全法律,提高全民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订“三废”排放标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此外必须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大众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⑵土壤污染的治理。包括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

30、用杜南扩散的原理,说明养分进入根系细胞内的过程。

答:由于细胞质膜是大分子的半透膜,质膜内则含有带负电的蛋白质分子,它不能扩散,但可与钾等阳离子形成盐。当膜外的阴离子透过质膜进入细胞时,为保持电荷平衡,质膜外的阳离子必然随着进入细胞内,直到质膜内外离子扩散速度相等为止。此时质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阴离子的浓度,质膜外则相反。养分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31、土壤各种养分之间的转化对配方施肥有什么意义?

答:配方施肥是一项综合的科学施肥技术,它要以四个施肥理论为基础,以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为目标,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土壤中的养分有多种形态,各种形态的养分可相互转化,随着速效养分的减少,缓效养分可转化为速效养分,无效养分也可缓慢地转化为缓效或速效养分。反之,如果土壤中的养分浓度增加,更多的养分就会被土壤胶体吸附,并转化为缓效态或无效态养分。故施肥时不仅要考虑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而且要考虑缓效养分的储量。

32、根据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说明应该如何合理施用。

答: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大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中,约有20%被土壤颗粒吸附,但这种吸附很弱,尿素易随水流失。土壤中有些生物能够分泌脲酶,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很快转化为铵,在尿素颗粒周围铵离子的浓度常常很高,一方面会导致氨的挥发,另一方面会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为避免铵离子浓度过高所造成的氮素损失和危害,应深施尿素。尿素用作追肥时,应提前一周施用,以保证其在土壤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化。尿素一般不宜作种肥,因尿素浓度高能使蛋白质变性,同时缩二脲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另外尿素可用作根外追肥。

33、根据普钙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说明如何合理施用。

答:普钙非常容易被土壤固定,高效施用应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但增加与根系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固定。具体措施包括:⑴集中施于根系附近。⑵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⑶制成颗粒肥⑷分层施用⑸根外追肥。

34、如何高效施用钾肥?

答:要高效施用钾肥,必须遵循以下几原则:⑴钾肥应优先施用在供钾能力低的土壤上。⑵钾肥应优先施用在蔬菜和果树上以及需钾量大的作物上。⑶钾肥应与氮、磷肥料配合施用。⑷钾肥应该分次施用,底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

35、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⑴适量、适时、均匀。⑵经济合理。微量元素肥料的价格一般比较高,应将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在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土壤和作物上,增产效果明显的作物上应优先施用。⑶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根据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在施用上应分别采取基肥、追肥、种肥、种子处理、根外追肥等不同的施肥方法。

36、如何种植绿肥和合理利用绿肥?

答:绿肥种植的关键技术在于播种、田间管理两大环节。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水、肥管理。绿肥作物的根茬可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物质和养分,地上部茎叶可作为家畜良好的饲料,水生绿肥是鱼的食物来源,许多绿肥的花是很好的蜜源。将种植绿肥与养畜、养鱼、养蜂结合起来,可大大提高绿肥种植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坡地、荒山等地种植绿肥,不仅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7、如何合理地施用叶面肥?

答:⑴选择适宜的喷施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喷施,在作物生长后期以及作物根系受伤时喷施,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⑵确定喷施量及喷施次数。叶面肥喷施的浓度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说明,浓度太大非常容易“烧伤”叶片。一般喷施2~3次即可。⑶掌握喷施时间。喷施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无风的阴天,晴天时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4时后,中午和刮风天不能喷肥,以免肥液在短时间内挥发。如果喷施后3~4小时下雨,应重新喷施。⑷加入粘附剂。为了使肥料液滴在叶面摊开,扩大吸收面积,常常喷施时加入肥皂粉等物质,以降低雾滴的表面张力,使其在整个叶片均匀分布,有利于作物吸收。

更多相关推荐: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1学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2成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晴3实习地点江西农大绿肥基地4实习目的认识并了解各种绿肥植物的各种性状5介绍认识的各种绿肥植物一黄花苜蓿拉丁名为MedicagofalcataL是被子植物门豆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粗壮总...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xx年6月25日星期五二天气晴三实习地点云南昆明筇竹寺花红洞四实习地概况1花红洞筇竹寺位于昆明西山区距昆明市区大概12km2花红洞筇竹寺位于干湿季分明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春...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一实习意义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测可以更好的研究土壤的理化性质因为土壤剖面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真是记录所以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测可以便于更好的评价土壤肥力土地评价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二实...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姓名熊涛学号20xx13020xx3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农学09101指导老师郭春秋实习地点常德周边地区实习时间20xx62520xx6271实习目的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

土壤肥料学实习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院系林学院专业农学药用植物姓名杨艳涛学号日期20xx年12月22日成绩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第一部分一实习安排20xx121920xx122020xx122120xx122220xx122...

青岛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实习目的意义安排等

实习目的要求内容安排实习目的土壤是分布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疏松物质层涉及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生物和土壤形成与分布等方面知识特别是与成土因素有关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植被状况以及土壤的分布...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实验及实习大纲(修订)

土壤肥料学通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与任务土壤肥料学通论是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生命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土壤肥料学通论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土壤学植物营养及肥料学的基...

《土壤肥料学》实验实习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验实习指导实验室规章制度1.实验前要先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原理和操作过程。2.实验时必须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做到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考。3.保持实验室整齐、清洁和安静,不得高声…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09农学药用植物指导教师时间20xx年12月19日至20xx年12月23日目录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3第二部分土壤参数测定8第三部分岩石和土壤类别鉴定与观测10第四部分农业...

青岛农业大学土壤学肥料学课程实习报告格式

青岛农业大学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小组组长实习组员实习时间指导教师实习报告一目的要求目的要求二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内容要求时间准备阶段实习阶段总结阶段三实习时间实习时间四人事组织学生分组情况及其名单组...

土壤肥料学20xx年最新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

第六章植物营养概论二植物营养学的主要领域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植物营养学与多个学科交叉目前其主要领域包括如下1植物矿质营养生理学2根际...

土壤肥料学实习总结(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