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时间:2024.4.20

医学心理学

心理现象: 1.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和情感过程过程

意志过程

2.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念、信念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人格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定义: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一、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sensation)

1. 定义:的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作用包括:

(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 视觉: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是来自于视觉,

适宜的波长为380~780nm的可见光波

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16~20000赫)

外部感觉 味觉: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

嗅觉: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 皮肤觉:触觉,压觉,温觉,痛觉

运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内部感觉 平衡觉:由人体作加速运动或减速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半规管+前庭组成

内脏觉:特点: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

3.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 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 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

*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 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

*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绝对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差别感受性越高。

1

(2)感觉后像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3)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

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

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

(二)知觉(perception)

1.定义: 整体属性的反映。

? 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2.特性 :(1)组织性 (2)恒常性 (3)知觉定势

(1)知觉的组织性--- 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 2)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

? 3)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

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 4)知觉的组织性的规律

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

(2)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

变的特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知觉定势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常会受到前面曾经从事的活动的影响,从而带有面活动的特点,也称惯性。

知觉定势 ——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

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2

3.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

(1)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2)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应

(3) 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应

似动现象

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会把那些实际上是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物体,或把在空间位置上非连续变化的物体知觉为连续变化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知觉或似动现象 ? 常见的似动现象有:

? (1)动景运动:当两个相同的物体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觉 得是一个物体在连续地来回运动。

? (2)诱导运动: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情况下,两个相邻物体中的一个产生运动时,我们 会把另一个没有运动的物体看作是运动的,这种现象称为诱导运动。 ? (3)自主运动:在空旷的视野中注视一个单独存在的固定光亮物,几分钟后我们就会觉 得着个光亮物仿佛在原来的位置四周游动,这种现象称为自主运动。

感知觉的关系

? (A)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

的结果。

? (B)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

? (C)通常把感觉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统称感知。

? (D)感知是认识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感知对维持大脑

的正常活动有重要意义。

(二) 注意(attention)

1. 定义: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注意的基本功能: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2. 分类

根据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

(1) 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2)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需意志努力

(3) 无意后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

3. 特征

(1)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

(3)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1)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4) 注意的转移: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3

(三)记忆(memory)

1. 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 分类

(1) 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 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储存的时间为0.25-0.2秒

2)短时记忆:又称初级记忆,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

3)长时记忆:又称而二级记忆,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短时

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容量非常大;保持时间一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

3.记忆的过程

(注意保持) (加工重复)

感官→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 ↓

消失(痕迹消退) 遗忘(痕迹消退干扰)

三个基本环节:1)识记 :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

2)保持 :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

3)再认和再现 :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

4.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遗忘的规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6. 记忆的品质: (1)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牢固性

(3)回忆的准确性

(4)记忆的备用性

(四)思维(thingKing)

1. 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特性: 1)间接性 2)概括性

2. 种类: (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 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

1)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

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4

3. 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

(1)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2)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

们的联系并形成整体。

(3)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异同及关系

(联系与标准统一性)

(4) 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

性的过程。

(5) 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

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本事属性的认识。

4. 思维的品质

(1) 思维的广度

(2) 思维的深度

(3) 思维的灵活性

(4) 思维的逻辑性

(5) 思维的敏捷性

(6) 灵感(顿悟)

(五)想象(imagination)

1. 定义: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2. 功能: (1).具有预见的作用

(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具有代替作用

(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

3. 种类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

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见过

的新形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的新形象。

幻 想 :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

↙ ? 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

(有目的,自觉的)

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能。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 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5

? 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 ? 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 联系 (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三、情绪的功能

(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

? 低等动物→适应性行为模式→生理唤醒→相应感受状态→人

情绪适应性 (二)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 体现在生理活动和认识活动中 (三) 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高最佳水平

情绪干扰增强

提高

警觉性

工作 效 觉醒水平 率 工作受干扰

深度睡眠 低 高

情绪唤醒水平

6 图2-2 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

(四)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

* 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 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mood): 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 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

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2.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 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时 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六、表情

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分类:1)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2)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

3)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

七、情绪的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三)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

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第三节 意志的过程

一、意志的定义

*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

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 意志行动:人的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7

二、基本过程

确定行动的目标 1. 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程序

采取决定阶段 选择行动的方法 执行阶段 2.制止和修改哪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 (初始阶段) 做出行动的决定 标的行动

* 主观决定转化为识记行动 ; 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

三、特征

1.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 意志活动的前提

2.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 意志活动的核心

3. 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 意志活动的基础

四、品质

1. 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 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

3. 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 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

第四节 人格

一、 概述

(一)概念

人格(personality):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

* 人格(personality)一般也等同于个性(individuality)。

* 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

(二)特征

1. 独特性与共同性:生活的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2. 社会性与生物性:社会性对于人格的影响

3. 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 整体性:内心世界、个体动机、外显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

(三)结构

1. 人格倾向性 ---- 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

*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2. 人格特征 ---- 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 气质、性格、能力

3. 调节系统(自我意识) ---- 调节 控制 与整合

(四)影响因素

1. 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 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 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根源特质 16个。测量量表为16PF。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 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外内向维度、情绪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二、需要(need)

(一) 分类

8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

(1)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2) 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2.根绝需要的对象分:(1)物质的需要:主要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

(2)精神性需要:表现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

的欲求和对美的享受的需求及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等

3.根据先天后天分

(1)天然需要:1)内部稳定性需要:如饥、渴、呼吸、排泄、休息、睡眠。

2)回避危急的需要:对有害的或不愉快的刺激回避、排除的需要

3)性的需要: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接触和愉快等。

(2)后天需要: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认识和美的享受)

3)社会需要(劳动、交往、社会活动等)

(二)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动机(motivation)与挫折(frustration)

(一)动机的概念(motivation)

动机: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 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

(二)动机的分类

1. 根据内容分:(1)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

(2)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

2. 根据性质分:(1)争取的动机

(2)错误的动机

3. 根据作用分:(1)主导动机

(2)辅助动机

4. 根据维持时间分:(1)短暂动机

(2)长远动机

5.从引起原因分:(1)内部动机

(2)外部动机

(三)动机冲突

*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

也称为动机冲突。

* 四种基本形式:

(1)双趋冲突: 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

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9

(2)双避冲突: 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

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3)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

它。

(4)双重趋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

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四)挫折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四、能力(ability)

(一)概述

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

1. 一般能力(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

2. 特殊能力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 能力变现早晚的差异

3. 能力的类型差异

(五)智力

* 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 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不断增长,以后逐渐减缓。

* 如把17岁智力看作100%,出生到4岁:获得了50%;4岁至8岁:获得30%; 8岁至17岁:获得20% 。

五、气质(temperament)

(一)概念

是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 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 -------------

(二)特征

气质特征: 1. 感受性 2. 耐受性 3. 敏捷性 4. 行为的可塑性

5.情绪的兴奋性 6. 外倾性和内倾性

(三)类型

多血质 (Sanguineous temperament)

粘液质 (Phlegm temperament)

胆汁质 (Bilious temperament)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10

多血质 ----- 情绪丰富

粘液质 ----- 情绪贫乏

抑郁质 ----- 多情善感

(四) 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

* 具有三种基本特性: 强度

灵活性

平衡性

灵活 → 活泼型 (多血质)

平衡

强 不灵活 → 安静型 (粘液质)

不平衡 →→→→→ 兴奋型 (胆汁质)

弱 →→→→→→→→→→ 抑制型 (抑制质)

意义:1. 正确认识气质与职业活动对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2. 气质不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3. 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六、性格(character)

(一)概念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二)特征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 对社会和集体还有他人的态度特征影响并且作用在了其它两个方面的态度。

2. 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感染、支配、控制)

(2)情绪的稳定性

(3)情绪的持久性

(4)主导心境

3. 性格意志特征: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点,表现在意志品质 的自觉性 果断性 坚持性 自制力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人们在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中所表现出

来的个别差异。

(三)类型

1. 内倾型和外倾型

荣格(C.G.Jung)认为: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有两种指向,他称此为定势。

11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一种指向内在世界,称内倾;一种指向外部环境,称外倾。

2. 理智型:善于用理智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情绪型:行为易受情绪左右,情绪体验敏感而强烈

意志型: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较强的自控能力

3. 独立型: 倾向于利用自身内在的参照标志,独立性强,受暗示性少,对人不感兴趣, 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交际,关注抽象的内容,不易受定势影响,比较有创 造性。

依存性: 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标志,独立性较少,受暗示性较强,对人感兴趣,社 会敏感性强,善于交际,抗应激能力差。

(四) 形成发展

1.家庭作用

2.学校教育

3.社会信息的作用

(五)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 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性格是在后

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2. 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稳定性要比气质变化快。

3. 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 成的速度。

第五章 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考试要点:

? 1、了解心理评估的概念;掌握心理评估的作用

? 2、掌握心理评估的方法

? 3、了解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 4、熟悉心理测验的发展及几位先驱人物

? 5、掌握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 6、掌握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 7、掌握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第一节 心理评估的概述

一、 心理评估的概念、作用和性质

1. 概念: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现象所作出的评定。

2. 作用:

临床心理评估:

辅助诊断,如智力低下诊断。

人才选拔,如飞行员选拔。

司法鉴定,如是否精神病。

心理咨询,如有无心理问题

临床心理干预: 干预依据;疗效评价,如心理功能恢复如何。

3. 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根据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推论心理特质

相对性:结果是与团体行为进行比较而言

客观性:实施、评分和解释标准化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1、观察法:

12

自然情境观察:仪表和行为、言语和沟通过程、思想内容、感觉和认识功能、情绪、自

知力和判断

特定情境观察: 2、会谈法:是心理评估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自由式会谈:开放式的自由交谈,气氛轻松。费时,效率低

结构式会谈:根据评估目的预先设计一定的结构和程序,限定谈话内容,或编制评

估大纲提问,省时,效率高

3、调查法:从相关的人或材料处得到。是间接性的评估。

4、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量化的方法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

和测量。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 确定评估目的 2. 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

3. 了解特殊问题 4. 结果描述与报告

四、心理测验的发展

1、 最早的心理测验实践起源于古代中国

心理的可测性思想

孟子: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短长。物皆然,心为甚”

隋朝:科举考试

2、科学的心理测验起源于欧洲

?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科学

心理学奠基的标志

? 高尔顿:进行了一系列感知觉测验研究个体差异,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心理

测量。

? 卡特尔:1890年,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 比内:19xx年,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比内-西蒙量表

? 韦克斯勒:研制了韦氏智力测验,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五、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一)避免心理测验的误差

1. 施测条件

2. 主试者因素:态度、情绪、指导语等

3. 受试者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心理状况

(二)具备心理测验的科学指标

1. 信度 :可靠性程度

2. 效度 :有效性程度

3. 常模 :如何解释测验结果

1. 信度:

* 定义: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是反映测验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信度评价的方法:

(1)重测信度:同一组受试在两次不同时间作同一套测验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检验。

(2)分半信度:

(3)复本信度:

(4)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

(5)评分者信度:

13

要求:

能力测验的信度要求在0.8以上,人格测验要求在0.7以上。

2. 效度

定义: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真实程度,它是反映测验有效性和真实性的指标。

效度评价的方法:

(1) 内容效度:指测验项目反映所测量内容的程度。如情绪状态测定项目中应包括情绪

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反应几方面内容等。内容效度一般由专家来判断。

(2) 结构效度:反映编制此测验所依据理论的程度。

(3) 效标效度:即将测验结果与某一标准行为进行相关检查。

2. 常模

定义:是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比较标准化。 建立常模的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建立常模的方法:分层抽样

常模的形式

? (1)平均数:最简单的常模形式

? (2)标准分

? (3)百分位数

? (4)划界分

(2)标准分

? 基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衍化而来。

? 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

? 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IQ等。

? z=(X-M)/SD Z=A+Bz (X-个体分,M-平均分,SD-标准差)

? z分是最基本的标准分,其它各种形式的标准分都是由Z分转换而来的。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六、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1、 标准化原则:选用标准化的工具,根据标准化的施测程序来实施测验。

2、保密原则: 1).是心理测验的伦理道德标准。

2).测验的保密与控制使用:保证测验的价值,避免滥用和误用测验

3).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非对个人或社会可能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均

需保密。

3、客观性原则:结果评价要综合全面。

七、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一)根据测验的功能分类

? 1、智力测验: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的鉴定及作为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的参考

指标。如比内-西蒙量表、韦氏量表等。

? 2测量性格、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

14

特征。

? 3、神经心理测验:用于感知觉、运动、言语、注意、记忆、思维等

? 4、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如测查精神症状

或心理健康状况等。

(二) 心理测验的应用

智力测验 :1. 中国比内测验、韦氏量表、瑞文测验等。

2. 辅助诊断,有特殊要求及有可疑智力障碍时用

人格测验:1. EPQ、16PF、MMPI等

2. 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加深对其问题的理解 3. MMPI有助于了解对方是否有精神异常

评定量表:1. 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如SCL-90,SAS,SDS等

2. 疗效评价。了解心理障碍与否、程度、病情演变

第二节、 智力测验

一、 智力、智商与智力水平的分级 (一) 什么是智力?

是一种一般性的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 (二) 智商

1. 比率智商(Ratio IQ): 19xx年斯坦福-比内量表首次采用。

计算公式: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因此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只适用于16岁以下的人群。

2. 离差智商(Deviation IQ)

? 韦克斯勒最早提出,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试者的成绩

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

? 计算公式:IQ=100+15(X-M)/SD

?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测验成绩与同年龄组被试平均水平比较后得出的相对分

数,可清楚地表明其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三)智力水平的分级

1、 标准差划分标准: 15 IQ值为波动范围来划分

将智商平均值±1个标准差(15 IQ)的范围定义为“平常智力”。

2、 普通划分标准: 10 IQ值为波动范围来划分

将智商平均值±10IQ的范围定义为“平常智力”。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15

二、常用智力测验和发展量表

(一)斯坦福-比内测验(Stanford-Binet Scale,S-B)

比内测验的发展:

? 19xx年,由法国比内-西蒙编制了比内量表(B-S),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

心理测验,共30个题目。

? 19xx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修订而成斯-比测验(S-B),首次引入了

比率智商(MA/CA*100)的概念。

? 19xx年,我国陆志韦修订了S-B量表,19xx年吴天敏再作修订。

(二)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S)

1、概述

? 韦氏智力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S-B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

的另一套智力量表。

? 包括三个年龄版本: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

适用于6-16岁儿童

?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ngence scale,WAIS),与WISC相衔接。

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

? 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 WPPSI)。适用于4-6.3/4幼儿。

2、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 以WAIS为蓝本,保持原测验的结构,只对某些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作了修改,

并通过全国取样,制定了城、乡两套常模。

1)全量表(Full Scale,FS):共11个分测验,可获得全智商(FIQ)。

2)言语量表(Verbal Scale,VS):共6个分测验,可获得言语智商(VIQ)。

? 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背数、词汇测验

3)操作量表(Performance Scale,PS):共5个分测验,可获得操作智商(PIQ)。

? 数字符号、填图、积木图案、图片排列、拼物

3、 WAIS-RC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1)言语分量表: ① 知识分测验:测量知识及兴趣范围、长时记忆等能力

②领悟测验:测量社会适应和道德判断能力

③算术测验:测量数的概念、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④相似性测验:测量抽象和概括能力

⑤背数测验(数字广度):测量短时记忆和注意力。

⑥词汇测验:测量词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操作分量表:①数字符号测验:要求给数字(1-9)配上相应的符号,共90项。

主要测量手-眼协调、注意集中和操作速度。

②填图测验: 由21幅有缺失的图画构成,要求找出缺的部分。

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

③积木图案测验:主试者呈现10张几何图案卡片,令被试者用4块或9

块红白两色的立方体积木照样摆出来。

16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主要测量空间知觉、视觉分析和综合能力。

④图片排列测验:调整散乱的图片,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故事,共8项。

测量逻辑联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思维灵活性。

⑤拼图测验: 将物体碎片复原,共4项。

测量想象力、抓住线索的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4、智力测验结果

(1)量表分: 计算:量表分(标准20分)=10+3(X-M)/SD

分测验量表分反映了受试者各个测验所代表的心理功能能力的强弱。

? 结果解释:量表分平均分为10,低分反映能力弱项,高分反映能力强项。

(2)IQ分

? 计算:IQ=100+15(X-M)/SD

? FIQ:受试者总智力水平的估计值

? VIQ:代表受试者言语能力水平的估计值

? PIQ:代表受试者操作能力水平的估计值

? 结果解释:智商的平均值为100,70分以下则考虑有智力受损的可能。

考点总结:

? 掌握智商评价的几种指标及其特点

比率智商、离差智商

? 掌握智力水平的分级

? 掌握常用的智力测验

韦氏智力测验、比内量表

第三节 人格测验

考点总结:

? 了解各量表的编制背景

? 熟悉各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 掌握各量表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 掌握各量表的计分方法

? 掌握各量表的结果解释方法

一、人格测验概述

1、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表现为稳定行为倾向的心理特征模式

2、人格评估的方法: (1)问卷类:如EPQ、16PF、MMPI等。

(2)投射测验类:洛夏测验

(3)其它类,如自然观察法、晤谈法等。

二、现代常用人格测验方法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 )

1、概述:

编制:19xx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和麦金利合作编制而成。19xx年我国宋维真

修订了该表使之适合中国国情。

量表构成:

? 全版本:共566个条目。

17

? 常用版本:399题,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条

目内容均与临床有关。

? 实施:测验可个别,也可团体施测。年龄范围是16岁以上。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3、MMPI的临床量表及其意义

4、MMPI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需将原始分换算成T分。T分=50+10(X-M)/SD

? 解释:1)为单向量表,只有高分有意义。

2)T分在7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5、对MMPI的评价

? 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

? 根据经验法编制,解释较为客观,鉴别各种精神病求助者,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

高。

? 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个性量表,并成为解释中的一个部分,提高了测验的诊断价值。 ? 不但可提供医疗上的诊断,也可用于正常人的个性评定。

? 使用MMPI时,须考虑到被试所处的文化背景,并根据本民族的常模作出结论。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Q)

1、概述

? 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编制,分儿童(7岁~15岁)与成人(16岁以上)两种版本。 ? 特点:此量表项目较少,易于测查

? 我国龚耀先主持修订的儿童、成人问卷各由88个项目构成。按E、N、P和L四个量

表计分。

? 其中三个人格维度:内外向(E)、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

? 一个效度量表:掩饰性(L)。

2、EPQ结构及意义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18

3、EPQ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根据被试所得的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T分=50+10(X-M)/SD

解释:(1)分析被试者的气质特点

? 根据T分,绘制剖析图

(2) EPQ人格维度的分析

? 示例:E分40分 ---- 内向,N分65分 ---- 情绪不稳定

(1)气质特点分析:根据T分,以E分为横轴,以N分为纵轴绘制坐标图,分析人格或气

质特征。

高分情绪不稳定(高于62)

低分内向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低于3862)

(2)EPQ人格维度的分析

中间型: T分在43.3~56.6分之间;

倾向型: T分在38.5~43.2分或56.7~61.5分之间;

典型型: 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

(三)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

1、概述

? 理论背景:人格特质理论,认为16个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内在基础因素

? 特点:是用因素分析法编制问卷的典范。

? 量表构成:16个人格特质维度,由18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后有3个答案,让受

测者选择其中的一个。

?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确定和测量正常人的基本人格特征,也可用于人才的选拔。 ? 适用对象:16岁以上并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

19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3、16PF的记分与解释

? 记分:采用标准10分=5+1.5(X-M)/SD

? 解释:1~3分为低分, 8~10分为高分,对照各因素的高低分特征,即可了解被

试的人格特征。

? 因素C-稳定性:高分者热情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术语称高自我力量;低分

者情绪激动,易生烦恼,术语称顺从性

第四节 评定量表

考点总结:

? 了解评定量表概述

? 掌握常用的评定量表

? 了解量表的编制背景

? 熟悉量表的作用和应用注意事项

? 掌握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 掌握量表的评分方法

? 掌握量表的计分及结果解释

一、评定量表概述

?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测验

强调实用性,理论背景不太严格;简便易操作;评价多采用原始分直接评定;量表控制不如智力、人格测验那样严格,有些可公开发表;有自评量表,也有他评量表

二、常用的自评量表

(一)90项症状评定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1、概述

结构: 包括90个项目,10个心理症状因子。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

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

评分: 按照“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采用1-5(或0-4)的5级评分

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1周”。

应用:常用于测查个体或人群心理健康状况。

2、SCL-90的结构及简要解释

3、SCL-90的计分指标

? 总分:90个项目评分之和,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其变化能反映病情演变。

? 总均分:总分/90

? 阳性项目数:90题中≥2分的题目之和

? 阳性症状均分(痛苦指数):阳性项目总分/阳性项目数

? 因子分:反映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 计算:因子所属的各条目得分相加/条目数

? 因子分越高,反映症状越多,障碍越严重。

(二)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1、概述: 由Zung编制于19xx年。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观感受,多用于门诊病

人的粗筛、情绪状况评定及调查等。

2、组成及评定方法

? 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评定,采用1-4的4级评分。

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20

? 总分:各项目得分相加

3、SDS的结果解释

总分:超过41分,筛查阳性,可能有抑郁存在。

抑郁严重度指数=总分/80,范围为0.25~1.0

? 0.5以下:无抑郁

? 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

? 0.60~0.69:为中至重度抑郁;

? 0.70以上:为极重度抑郁。

(三)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1、概述

由Zung编制于19xx年。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有无焦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适用于焦虑症状的成人,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组成及评定方法

? 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评定,采用1-4的4级评分。

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 总分:各项目得分相加

3、SAS的结果解释:

? 总分:超过40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分数越高,反映焦虑程度越重。

(四)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

(1)概述:杨德森于19xx年根据我国常见的生活事件编制而成

(2)内容: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

? 家庭生活方面(恋爱,结婚,离婚);

? 工作学习方面(待业,就业,晋升提级);

? 社交及其它方面(被人误会,好友死亡);

(3)评价: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正常人一年内LES总分不超过

20分,99%不超过32分。负性事件的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

(一)汉密顿抑郁量表

1、概述

? 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xx年编制,是目前在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

状他评工具。

? 有17项、21项和24项等3种版本,常用24项版本。这些项目包括抑郁所

涉及的各种症状。

2、评分标准:

? 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无,(1)轻度,(2)中

度,(3)重度,(4)很重。

? HAMD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3级:(0)无,(1)轻~中度,(2)重度。

3、注意事项: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

一般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进行。

由经过训练的两名评定员对被评者进行HAMD联合检查,并各自独立评分。

评定的时间范围: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症状和病情的变化情况

4、结果分析:

总分:

能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即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愈重,总分愈高。而总分的变化能评价病情的演变。

21

? 按Davis JM的划界分:

? 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

如小于8分,病人就没有抑郁症状。

? 一般的划界分:

? HAMD17项分别为24分、17分和7分。

第十二章 心理干预

一、概念----- 心理干预(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心理治疗是心理干预中最常用的方法

二、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方式

1. 健康促进:干预面向普通人群;目标是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2. 预防性干预:干预针对高危人群;目标是减少发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性

3. 心理治疗: 干预针对那些已出现心理障碍的个体;目标是减轻心理障碍

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干预措施

(一)健康促进与预防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在普通人群中建立适应良好的行为、思想和生活方式,

也称为一级干预。

一级预防 ----- 针对普通人群 ---- 健康促进

二级预防 ----- 针对高危人群 ---- 预防干预

三级预防 ----- 针对问题和障碍 ---- 心理治疗

1. 积极的心理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

1)提高抗应激损伤的能力

2)增强自我控制,促进个人发展

2. 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易感的人格因素或环境因素

3.保护因素(protect factor):与危险因素相反。不易发生某种心理障碍的人格因素、行为方

式或环境因素。

(二)预防性干预的方式

预防性干预(preventive intervention)是指有针对性的采取降低危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

措施。

1.普遍性干预(universal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 面向广大普通人群,针对某些导致整个人群发病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进行心理教育或宣传干预。

2.选择性预防干预(selective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针对那些还没有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但发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要高的人群

3.指导性预防干预(indicated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针对有轻微心理障碍先兆和体征的人群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1.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者依据心理学理论和技术,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帮助其认识自己,克服心理困扰,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其成长的过程。

2.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

22

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3. 医学心理咨询(medic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是心理咨询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主要对象是患者或寻求医学帮助的人,着重处理的是医学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具备专业化医学知识和技能,又有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才能承担医学心

理咨询任务。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共性: 1.都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2.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实施;

3.服务对象都是需要给予心理帮助者;

4. 都要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进行;

5.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不良认识和行为,增强身心健康等。

区别:心理咨询:遵循发展与教育的模式

针对有现实问题或心理困扰的正常人

侧重于对来访者的支持、启发、教育、指导哲学社会学倾向

心理治疗:遵循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病人

侧重于分析与矫正,消除症状,重建人格医学倾向

四、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

1.治疗者必须是经过正规培训。

2.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3.建立在密切治疗关系上的职业行为。

4.要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5.目的是消除或缓解心身症状,恢复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

五、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

中医: 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健身治病训练程式: 太极拳、气功等

石器时代:由于恐惧和对魔鬼、巫术和神力的迷信;原始的方法—在患者的头颅上“开洞”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绝对权威;对精神病人采取精神和肉体摧残的方法

公元1793年(18世纪末),法国皮奈尔(Pinel)医生“心理上的疾病”,巴黎建立精神病医院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生物学观点,麦斯麦:催眠疗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20世纪50年代末:行为疗法

六、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一)初级阶段:建立治疗同盟、收集信息、评估和确认问题及制定治疗方案。

(二)中期阶段:依据治疗方案,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达到预期的

治疗目标。

(三)结束阶段:处理结束治疗所产生的问题并帮助患者迁移和巩固治疗的效果。

七、心理治疗基本原则

(一)信赖性原则: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

(二)整体性原则:任何一种心理问题都不是孤立的

(三)发展性原则:人的心理问题也是变化发展的

23

(四)个性化原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千篇一律的解决问题

(五)中立性原则:在心理治疗中保持中立的态度和立场

(六)保密性原则:治疗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隐私

八、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

(一)倾听技术:是心理治疗的第一步。 了解情况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给予帮助

(二)提问技术:是心理治疗最常用的方法。

封闭式提问(closed question):事先对患者的情况有一种固定的假设,而期待得到印证这

种假设正确与否的回答

开放式提问(open question) :不能简单作答,而是需要作出解释、说明或补充材料

(三)鼓励技术 :表达治疗者对患者的接纳,对所叙述的事情感兴趣,希望按此内容继续

谈下去。

(四)内容反应技术 :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是指治疗者把患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

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患者。

三个要领:1.认真注意患者的基本信息;

2.提纲挈领向患者复述概括后的信息;

3.观察反应,客观评估患者的肯定、否定和怀疑的反应。

(五)情感反应技术 :治疗者用词语表达患者所谈到、所体验到的感受。侧重于情绪反馈。 澄清事件背后隐藏的情绪;推动对感受相关内容讨论

(六)面质技术 :是对患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当面提出质疑。

目的 :1.协助对感受、信念、行为及情境深入了解;

2.激励消除有意或无意的防御、掩饰心理,并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促进患者实现言行、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

4.了解潜能、优势并善加利用。

(七)解释技术 :解释是治疗技术中最复杂的一种。

依据某一理论、科学知识或个人经验对患者的问题、困扰、疑虑作

出说明,从而使患者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和问题,

并借助新的观念和思想加深了解,产生领悟,促进改变。

(八)非言语性技巧 : 非言语交流的途径包括:身体姿态、肢体运动、目光接触、面部表

情、皮肤接触、言语表情等。

九、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

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急性疾病的病人;慢性疾病的病人;

心身疾病的病人(针对致病的心理因素直接针对疾病的病理过程)

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各类神经症性障碍以及其它精神科疾病

各类行为问题:性行为障碍、人格障碍、过食与肥胖、烟瘾、酒瘾等

社会适应不良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

第十三章心理干预各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19世纪末,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

包括 经典分析理论(classic psychoanalysis)、心理动力学理论(psychodynamics)

一、经典分析理论(classic psychoanalysis)

(一)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潜意识

24

1. 意识(consciousness)

: 是指那些在任何时刻都被知觉到的心理要素。

包括感觉系统所提供的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知觉以及各种情绪体验

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通过对外部现实的知觉来指导与分配资源,调节能量,控制本能冲动 是唯一可以直接到达的心理活动的层次

意识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扮演着比较次要的角色

2. 前意识 (preconsciousness)

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

包括所有当时意识不到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起到警戒作用,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直接进入意识层面

3.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

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

? 我们? 包括本能的能量和被压抑的欲望

? 主要成分是待或某种创伤所诱发的恐惧等

?

通过自我防御机制达成妥协,在意识上表现出痛苦或异常时就表现为各种症状

(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人类的心理发展有两种本能的内驱力推动:

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力比多Libido);死的本能,攻击驱力

五个阶段,在本能内驱力推动下,各个发展阶段将经历不同的心理冲突并形成心理结构及其特征

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性心理发展停留在某个阶段;遇到挫折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

1.口欲期 (oral stage)

1)约至1岁;嘴和

2)婴儿

3)形成幼儿的关键期;建立起安全快乐的母子关系

2.肛欲期 (anal stage)

1) 约2岁~4岁同时,肛门和膀胱括约肌的使用也是愿的一种躯体表达方式。

2) 肛欲期的权利斗争: 父母开始培养孩子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孩子则根据快感需求决定,是保留还是排泄。婴儿开始说“不”,通过与父母的斗争,发展了灵活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3)肛欲期留下问题的人,在成年时表现的人格特点是:洁癖、刻板、施虐和受虐、过分注意细节、嗜好收集和储藏、强迫、权利欲强等。

3.性器期 (phallic stage),性蕾期

1) 约4岁~6岁, 俄底普斯情结期

2)儿童开始表现出的兴趣。男孩会幻想父亲要阉割他,产生阉割焦虑;

女孩则潜意识地感觉到来自母亲的焦虑和威胁

3)为了解决这种冲突,男女儿童只好将父母形象熟的超我,并在心理上进入潜伏期阶段。

4.潜伏期 (latency stage)

1)约6岁~10岁;儿童的性心理活动进入

25

2)孩子对父母和家人的兴趣减弱

3)儿童对动物、运动、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学校的学习、同伴的交往等活动日益增加。

5.生殖期(genital stage)

1)10岁~20岁

2)此期关系,个性已初步形成,认知功能继续得以发展,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

3)对一些早年遭受创伤的人来说,这是一生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时期,前三期未解决的冲突分别或先后从潜意识浮到表面,表现为崩溃、自动退行 、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等。

(三)人格结构理论

: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 本我(id)

1)

2)人的心理经验中

3)存在于潜意识,包括4)

5)本我的但与现实没有联系,得满足或宣泄

2.自我(ego)

1)主要作用是2)从动力学角度:本我的愿望和能量充填到自我,自我成为

3)从环境或现实的方面理解:自我是是4)遵循

5)自我的适应体现着

3. 超我(superego)

1)从

2而形成的

3)

4)追求完美,也是非现实的,非理性的

三个人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

由本我控制追求快乐的人;由超我控制背负着内疚或自卑感的人;由自我控制心理健康的人

( 四 )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1. 焦虑

1)是

2)被感到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并伴有迫近危险的生理反应

3)引起焦虑的危险信号可能来自体内或体外,但更多的是 自我能够产生或感到焦虑,自我是焦虑情绪的发源地。

三种气质的焦虑 :

① 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 :客观焦虑,面对一种可能出现的危险时所经验的一种没有特定指向的不愉快的情感 ② 神经症性焦虑(neurotic anxiety)

:对未知的危险的担心,产生于自我内部,当本我的冲动进入到意识时

③ 道德性焦虑(moral anxiety)

26

超我焦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

体验到现实需要和超我的命令之间冲突引起的焦虑;

可因为我们的行为与道德标准不一致而产生

2. 自我防御机制

: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正常人普遍应用防御机制,但如果使用过头,会引起强迫性、重复性的行为

1.)压抑(repression)

2.)抵消(undoing)和 隔离(isolation):机制,抵消作用常常产生强迫性仪式动作;隔离自我试图把不愉快经验隔离起来,通过强迫的观念阻止任何不愉快经验和情感的进入,隔离作用常常导致强迫思想和重复观念

3.)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4.)置换作用(displacement) :

5.)固着(fixation):6.)退行(regression) :早 先的阶段

7.)投射(projection) :感或倾向。投射极端的类型是妄想症,其特点是强烈的妒忌妄想和迫害幻

8.)内射(introjection):

9.)升华(sublimation):

(五)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

1. 精神分析认为2. 潜意识冲突主要指童年时形成的,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

3. 当本能的冲动不得不以伪装的和歪曲的形式释放时,就是以神经症的症状形式表现出来。

二、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和自体心理学理论(self psychology)

1.客体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1)客体指的是有特别意义的人或事物,一个人的感情或内驱力的投注对象或目标

2)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客体,母亲与婴儿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客体关系

3)儿童的人格组织是外部客体(如母亲)及客体关系内化的结果强调母亲与婴儿的亲密

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治疗

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

1.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指导下

2.治疗者运用自由联想、释梦、移情与反移情分析、阐释等技术

3.发现病人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使病人领悟到心理问题的潜意识症结,让焦虑情绪得到宣泄,从而使其能以现实的方式处理和适应各种情况。

一、经典精神分析疗法

(一)精神分析治疗的设置

场所、治疗的频率及时间、费用

27

(二)评估

是否适合做精神治疗

(三)开放治疗

1. 先向病人介绍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程序和目的

2. 节制和自由联想

节制:治疗者应少说话,多倾听病人内心世界的描述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诉说想到的一切

把病人带进潜意识的路径之一

3. 阻抗及其解释:阻抗和防御是病人内部对自由联想等治疗过程的抗拒力

阻抗:是病人抵制痛苦的治疗过程的各种力量

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 处理原则:先于内容解释阻抗;治疗者想患者指出其正在阻抗

4. 移情及其解释

来访者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

1)正移情:病人爱怜情感的转移,把治疗者当成喜欢的、热爱的、思念的对象

2)负移情:将过去生活中使其体验到攻击、愤怒、痛苦、羞辱等的对象投射到精

神分析师

3)处理移情的原则:移情的修通,解释移情的机制

5. 反移情及其解释

治疗者对病人的感情转移,是病人在治疗者心中激发的全部情绪

1)治疗者对病人活动和治疗环境的情绪的、生理的和认知的反应

2)在很多时候是3)对治疗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通过对自己反移情的体验和辨认,理解病人的情感性质和内心世界

6. 梦的理论与临床运用

1)梦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或欲望的象征

2)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

3)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用象征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

4)对梦境作特殊的解释,要求病人把梦中不同的内容进行自由联想,

以便揭示梦境的真正含义

7. 结束治疗

1)绝大多数不预先安排结束的时间

2)持续到把病人的潜意识中的冲突揭示出来,得到解决

3)持续到病人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为止。

二、客体关系取向的心理治疗

(一)概述

(二)治疗方法

第一阶段: 允诺参与

1.治疗关系是改变的基础

2.使个案允诺参与的技术:“治疗联结”是指用来传递共情理解的技术

治疗者可以使用的技术有:1)共情技术 2)提供建议或忠告

第二个阶段: 投射性认同

28

治疗者产生反移情,面对来访者的投射性认同,治疗者应该将来访者的隐私公开化,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想法

第三个阶段: 面质

1.面质的概念和目的

概念:治疗者用言语反应描述在来访者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中存在明显差异、矛盾冲突

和含糊的信息

目的:以某种方式挑战来访者,动员来访者的能量指向更深刻的自我认识和更积极的行为

2.面质反应的基本原则

1)必须谨慎使用,以免给来访者带来不利影响

2)面质反应只针对问题中的矛盾

3)面质反应前,应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和信任度,选择合适的时机

4)让来访者知道治疗者在治疗刚开始时许下的承诺在此刻依旧牢固,并且依然关心他

3.面质反应的步骤

1)仔细观察来访者,确定他所表现出的矛盾类型,探查出矛盾之处

2)评估面质的目的,,确定来访时是否需要被挑战

3)总结矛盾中的不同,解决冲突,促进和谐

4)评估面质反应堆的效果

第四阶段:结束

来访者要自己从病态的客体关系中解脱出来,挣脱过去与自己形成的病态联结的人的束缚。 于是,来访者能够将内在的客体体验为可能犯错的客体

第三节 行为学习理论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1. 行为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把发展视为以奖励、惩罚和模仿为基础的学习

2. 对人类行为的发生及其机制的阐述是行为理论的主体内容

二、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CC)

1)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又叫反应性条件反射,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

2)非条件反射 → 建立条件反射

食物(UCS)→ 唾液分泌(UCR) 非条件反射

食物(UCS)& 铃声(NS)→ 唾液分泌(UCR) 结合

铃声(CS)→ 唾液分泌(CR) 条件发射

UCS(unconditioned stimulus)--- 非条件刺激;CS(conditioned stimulus) --- 条件刺激 NS(neutral stimulus) --- 中性刺激

UCR (unconditioned response)---- 非条件反射 CR(conditioned response) --- 条件反射

条件作用过程:

1.强化(reinforcement):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

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

2.消退(extinction): 如果UCS(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CS(条件刺激)结合,已经

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3.泛化(generalization) 某些与CS相近的刺激也产生条件反应(CR)的效果。 心理学家华生:

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

29

不管是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

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2)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3)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的事件。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消极刺激的减少和解除时的事件。 惩罚(punishment):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的事件为惩罚。

4)影响行为强化的因素

1.直接性 : 当刺激物在行为配合直接发生,强化刺激效果更大;

2.一致性 : 刺激与行为发生的一致性越大,强化效果越大;

3.结果特征 : 强化刺激,因人而异。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四、社会学习理论

1)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A)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建者。

2)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进行的。宣称模仿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主要途径。

3)观察学习四个具体过程:

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要模仿的行为示范,是基础;

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

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

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

如果没有动机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第四节 行为治疗

一、行为治疗的概念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

过程:

首先要对病人的病理心理及其有关功能障碍(即问题行为)进行行为方面的确认、检查以及对有关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然后确定操作化目标和制定干预的措施

目的:是改善病人适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

二、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行为功能分析

:指在行为疗法前对环境中和行为者本身的影响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因素做一系统分析

(二)系统脱敏疗法

1)沃尔普所创立

30

2)原理: 交互抑制原理(学会放松,则焦虑和恐惧反应将被抑制),经典条件反射

3)过程:等级脱敏表

松弛训练

系统脱敏

4)系统脱敏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也可用于癔症。

脱敏过程需要8-10次,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钟

(三)冲击疗法

1)原理:消退性抑制

2)又称漫灌疗法,其基本原则与系统脱敏疗法相反让病人一下子面对最高等级惧怕的情况

3)由于惧怕刺激的“泛滥性”来临,个体面对过分的惧怕刺激,恐怖反应可能会逐渐减轻,甚至最终消失。

4)即使没有放松的过程,只要持久地让病人暴露在惊恐刺激面前,恐惧反应也终究会自行

耗尽。

5) 实施之前检查患者的躯体基本情况,严重心脑血管病病人、心理素质过于脆弱和妊娠的

妇女是漫灌疗法的禁忌症

(四)厌恶疗法

1)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原理

2)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3)治疗要点

? 厌恶刺激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 刺激要产生足够的痛苦水平(尤其是心理上的痛苦)

? 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 随时进行鼓励强化,并以病人自我控制为主

4)适应症:露阴癖、恋物癖、酒精依赖、强迫症等

5)争议:技术方面的问题—惩罚有一定的危险性;伦理问题

第五节 认知行为理论

一、Ellis的ABC理论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A – 事件 B – 人们对事件的看法 C – 事件的结果

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的认知是错误的,则它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

(一)认为人们早年经验形成了“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它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

为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又不为人们所察觉。这些假设并不一定都与现实相符合。

(二)Beck认知歪曲的几种形式

1. 极端思维

“全或无”思维,要么全错, 把生活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

2. 主观臆断

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草率下结论;只根据表面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

3. 选择性概括

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以偏概全”;

4. 过度引申

31

从一个具体事件出发引申出一般规律性结论。

指在一件事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5. 夸大或缩小

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缩小积极面;

6. 个性化

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第六节 认知疗法

一、理性情绪疗法

: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造成受治疗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

ABCEF模式:A – 事件 B – 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 – 事件的结果

D – 劝导干预 E – 治疗或咨询结果 F – 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

1. 识别自动性想法

自动性想法: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

识别方法: 1)“循循善诱”或启发式提问;

2)心理想象;

3)注意在愤怒、悲观、焦虑等情绪之前的想法;

4)记录心境的变化和自动想法;

2. 识别和改变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焦虑和抑郁患者往往采用消极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一切事物,其观点与现实大相径庭,带有悲观色彩。

识别方法:

1)从特殊事件中得出一般性规律(或原则);

2)注意“口头禅”、交谈中的言外之意;

3)应用“步步紧逼”或“苏格拉底式”逻辑提问;

3. 真实性检验

核心——验证并诘难错误信念

方法:设计调查、检验的方法,结果95%以上的调查时间里其消极认知和信念是不符实际

4. 去注意

多数抑郁和焦虑患者感到他们是人们注意的中心,其一言一行都受到他人的“评头论足”,因此,认为自己是脆弱无力的;

5. 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焦虑患者认为自己的焦虑会一成不变的存在下,实际上,焦虑是波动的,有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

三、适应证与评价

认知疗法广泛用于治疗许多疾病或心理问题

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自杀及自杀企图、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情绪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

认知疗法关注受治疗者的现在,耗时少。

第七节 松弛疗法

第八节 暗示和催眠疗法

考点总结:了解暗示疗法的概况

掌握暗示疗法的主要方法

32

熟悉催眠疗法的概况及方法

了解催眠疗法的适应症

一、暗示疗法(suggestion therapy)

:指治疗师有意识地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

1)暗示: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2)实施暗示:动机的直接“移植”

3)接受暗示:无意识的按所接受信息不加批判的遵照行动

暗示疗法的常用方法:

1.建立和谐关系:这是暗示有效的重要前提

2.重复暗示 :多次重复是暗示的经典原理

3.反作用定律 :主要针对暗示产生的生理效强调想像而不是求助意志

4.支配效应定律:强烈的情绪倾向往往比微弱的情绪有优先权

5.个体化原理 :考虑自我概念、人格、价值观、兴趣爱好因素,灵活运用

二、催眠疗法( hypnotherapy )

(一)概况

:是借助暗示使患者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控制患者的心身活动,从而解除和治疗

患者的心身问题的心理疗法。

最早施行催眠疗法的是奥地利医生麦斯麦。1775年他设计了著名的磁气桶装置,向病人输送磁气,达到治病的目的。

催眠的作用:

第一,催眠与自然睡眠一样,是大脑的保护性抑制,是神经系统得到休息并恢复其张力

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二,催眠通过激活或关闭特定的脑区,对整合信息进行筛选和解释,使机体接受催眠

师提供的信息,从而达到改变认知和消除疾病的目的。

(二)方法

催眠疗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对催眠的易感性。

催眠治疗成效如何在于患者的参与。

1.易感性:分数愈高表示求治者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催眠感受性的标准化量表:嗅觉法、平衡法、视觉分辨力法

2.环境:安静、温暖、光线比较昏暗、陈设简洁。

3.诱导:1.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

2.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

3.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

4.药物催眠

催眠诱导语必须符合三个原则:

1.语音平抑;

2.语意单调;

3.语句重复。

4.暗示:进入催眠状态后进行针对性暗示治疗

5.疗程:催眠治疗的疗程一般是1~5次,间日或三日一次,三次后每周一次,最多不超过1

0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疗后还要加紧个别心理治疗,以消除病因

6.唤醒:唤醒的过程要按程序进行,首先要强化治疗时给予的关键性暗示,然后解除对机体

的静止状态的暗示,再给予醒后身心愉快的暗示。

患者清醒后,要与他进行谈话,了解他对催眠治疗的感受,检查催眠中给予的暗示

信息是否起作用。

33

进入催眠状态是的心理特征:

1.主动性反应减低 2.注意层面趋窄化 3.旧记忆还原现象

4.知觉扭曲与幻觉 5.暗示接受性提高 6.催眠中角色扮演7.催眠中经验失忆

(三)适应症

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怖症,恐高症,癔症,失眠症等)心身疾病,功能性疼痛、性功能障碍、心因性遗忘、嗜烟酒

第九节 生物反馈疗法

考点总结:熟悉生物反馈疗法的概况

掌握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程序及常见问题

1.生物反馈的定义

是采用一系列的治疗步骤,利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和异常活动状况,并把这些信息有选择的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然后反馈给受试人。专业人员的目的是帮助受试人逐步了解并不为他(她)所感知的机体状况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与控制仪器所提供的外部反馈信号,从而学会自我调节内部心理生理变化,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 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程序

训练条件的准备

基线数值的采集

诊室训练

家庭训练

效果评定

第十节 森田治疗

一、概况

(一)神经质

普通神经质 --- 神经衰弱

强迫观念症 --- 恐怖症

发作神经质 --- 焦虑症

(二)疑病性素质

(三)生的欲望和死亡恐怖

(四)精神交互作用与思想矛盾

二、方法

(一)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

(二)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

(三)治疗方法:1. 住院式森田疗法: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生活训练期

2. 门诊室森田疗法

三、适应症与评价

年龄15-40岁,适应症包括强迫症,疑病性神经质,焦虑性神经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第六章 心理应激

一、应激的概念

(一)早期应激的概念与发展

1.Hans.Selye塞里,关于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

2.一般适应综合征划(gena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分为3期:

1)警觉期: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肾上腺分泌增多;

2)抵抗器或耐受期:体重恢复正常,肾上腺皮质变小,淋巴腺恢复正常,激素水平恒定

34

3)衰竭期:肾上腺增大,体重再次减轻,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再次增加,最终耗竭。

3.对Hans.Selye应激理论的评价:积极意义: 1、为应激理论开了先头

2、具有实证性,得到大量实验验证

主要缺陷: 过分强调生物性,忽略了应激的心理成分

4.应激的发展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二)现代应激的概念

1.应激(Stress): “压力”、“紧张”,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如生理学、社会学等。

2.心理应激: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性或挑战性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

反应的过程。

3.应激定义重点的三要素

1)应激源:客观环境的变化

2)中介(认知评价):个体觉察的结果

3)应激反应: 生理性、心理性、 行为性、综合性

二、应激源(stressors)

1. 应激源: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就是应激源,具体是指那些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并

唤起适应和应对反应的环境事件或情境。

2. 理论上一切环境变化(刺激)都是潜在的应激源,但实际上,这种潜在应激源只有被个体通过认知性评价觉察到对自身具有威胁或挑战时才能成为实际有效的应激源。

3.应激源的分类

1)躯体应激源:直接作用于躯体而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2)心理应激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信息,主要指冲突、挫折、自尊感降低

(1)双趋冲突: 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

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双避冲突: 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

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3)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

它。

(4)双重趋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

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挫折: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使行为进程受阻或被

延搁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是与挫折密切相关的三个因素。

实际挫折:不良人际关系、角色冲突、恋爱失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欠佳等 想象挫折:出师未捷心先死

3)社会性应激源:生活事件、生活琐事、重大变故、环境因素

4)文化性应激源:因语言,风俗和习惯的改变而引起的应激。如“文化性迁移”

三、应激的中介机制

(一)认知评价

评价(evaluation or appraisal):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

出估计。

初级评价: 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

35

次级评价:对事件的性质(是否可以改变)、属性(是丧失、威胁还是挑战)和个人能力

作出估计。如果次级评价是可以改变的,采用的往往是“问题关注应对”;

如果次级评价为不可改变,则往往采用“情绪关注应对”

生活事件 ----------- 初级评价 ------------- 次级评价 ---- 认知在评价---- 1.适应

(是否与我有利害关系) (我能否应对) 2.应激的

(二)影响应激过程的因素

应激源的强度及作用时间、应激事件发生的方式、应激源的可预测性、应激源的可控性 应对(coping)能力: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稳定状态所采取

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及其所在的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

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人格因素:人格类型: A型:急躁、竞争、高动机、有攻击性 有时充满敌意

B型:有耐心 悠闲没有攻击性易合作

C型:压抑内蕴、怒而不发、抑郁焦虑、克制姑息

四、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一)应激的生理反应

1.应急反应:个体在感受到威胁与挑战时机体发生的“搏斗与逃跑”反应

2.伴有负性情绪且机体认为没有应对可能性的应激反应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1. 情绪应激反应

1)焦虑(anxiety) 2)抑郁(depression)

3)恐惧(fear) 4)愤怒(anger)

2. 认知性应激反应

1)偏执 2)灾难化:过分强调事件的消极后果

3)反复沉思 4)闪回与闯入

3. 行为性应激反应

1)逃避与回避行为 2)攻击与敌对行为

3)退化与依赖行为 4)无助与自怜行为 5)物质滥用

第七章 心身疾病

? 考点总结:心身疾病的概念及特点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疗原则

几种主要心身疾病(自学)

一、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

:亦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

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

狭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 心身疾病的特点:

36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心身疾病的范围

神圣七病:溃疡病 、溃疡性结肠炎、甲亢、局限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二、流行病学特点

心身疾病在女性更多见:男:女=2∶3;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更年期发病率高

65岁以上及15岁以下人群患病率较低

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躯体疾病---略高于1/3;心理疾病---不足1/3;心身疾病---1/3 国内徐俊冕等对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1108例的调查表明,368人为心身疾病,占32.2% 心身疾病在内分泌科占比例最高,可达75.4%;其次是心血管专科;占60.3%;再次是肺科、普通内科、皮肤科等。

三、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一)危险因素

1.负性情绪与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情绪起作用

焦虑或愤怒反应→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激素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

丧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等心理刺激最易致病。

消极的情绪对疾病起不良的作用

2.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

C型行为的主要特征:压抑内蕴、怒而不发、抑郁焦虑、克制姑息等

有C型行为的人,其癌症发生率比非C型行为者高3倍以上。

3.行为类型与心身疾病

吸烟与冠心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增高有关,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的死亡率高70%

酗酒易引起肝硬化和各种癌症

多食行为引起的肥胖与糖尿病、胆囊炎和高血压有关。

孤僻少言、消极离群的性格与自杀、恶性肿瘤发病有关

4.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

生活在简单、安定的原始社会中的人们血压偏低,且不随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 二战列宁格勒高血压的患病率从战前的4%上升到64%

在噪音大的工业环境下,溃疡病的发病率比安静环境高5倍。

5.生物躯体因素与生活疾病

应激性心血管高反应性是导致高血压的因素

有边缘性及持久性高血压的个体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其心血管反应性较强。

6. 述情障碍与心身疾病

述情障碍(alexithmia):译为情感难言症或情绪表达不能,目前被认为是心身疾病的易感因素。 特征:缺乏用言语描述情感的能力,缺乏想象力及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

37

述情障碍者由于难以区分情绪与躯体的障碍而以各种躯体不适来表达

(二)发病机制

1.心理动力理论

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

2. 心理生理学理论

? 侧重于说明发病机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

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

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3. 学习理论

1)条件反射式学习

2)行为学习理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习得性无助

3)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和模仿

(三)诊断和防治原则

诊断原则:

? 1.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 3.排除神经症性障碍或精神病。

诊断程序:

1.病史采集-----特别注意收集心理社会方面的材料

注意收集病人心理社会有关材料。如表情,谈话方式,态度,衣着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同时还要了解患者心理发展史、个性或行为特点、生活事件、人际状况、家庭、认知评价模式等,分析这些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

2.体格检查---注意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模式

3.心理行为检查

晤谈:就诊动机、心理障碍的主诉、病人的心理社会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人际等 心理测验:常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焦虑量表、抑郁量

表、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

行为观察:多适用于儿童和幼儿

4. 综合分析

治疗原则:

心理干预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生物学症状

心、身同治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几种主要的心身疾:

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哮喘、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胃肠病 经前期情绪障碍、肿瘤及其心理问题

第十章&第十一章 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第一节 病人心理

考点:1、病人角色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病人常见的角色适应不良问题有哪些?

2、病人有哪些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一)病人概念: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人,不论其

38

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

(二)病人角色

1.定义: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指那些患有疾病并有求医行为的社会人群。

2. 帕森斯(Parsons)的病人角色要素

1)、病人可以从常态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减轻或免除其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

3)

4)

3. 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享受医疗服务;被尊重,被了解;知情同意权;保守个人秘密;监督个人医疗权利的

实现;免除原有的社会责任

义务:及时就医,早日康复;寻求有效帮助,遵守医嘱;遵守医院制度,支付医疗费用;和

医护人员合作

4. 病人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1)角色适应:指病人与病人角色的期望基本符合,如承认自己患病,积极接受治疗,主动

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恢复健康,疾病痊愈后能及时的从病人的角色在转换到原

来正常的社会角色

2)适应不良

角色行为缺如:病人未能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是病人

角色行为冲突:当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角色集于一人时,在其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角色行为减退:个体进入病人角色后,由于某种原因又重新承担起本应免除的社会角色的

责任,放弃了病人角色去承担其他角色的活动

角色行为强化:随着躯体的康复,病人角色行为也应转化为正常的社会行为角色

角色行为异常:病人无法承受患病或不治之症的挫折和压力,对病人角色感到厌倦、悲观

二、病人的求医与尊医行为

(一)求医行为

1、概念:在人们感到某种身心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2、分类: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和强制性求医行为三类。

3、影响求医行为的原因:、年龄,对疾病的认识水平,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性、文化教育程度、经济条件、环境因素等

(二)遵医行为

1、概念:病人遵从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

2、影响遵医行为的原因: 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程度有关

与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及病人就医方式有关

病人的主观愿望

病人对医嘱内容的记忆与理解等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需要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 2、需要安全感

3、需要社会联系和交往(爱和归属感)4、需要尊重和受到平等的对待5、需要自我成就感

第二节 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与干预方法

一、认知活动的特点

(一)感知觉

1.对自身躯体状况的感觉异常:

2.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变化

39

3.时间知觉的变化:如度日如年感

4.出现幻觉和错觉:如截肢后的“幻肢痛”

(二)记忆

1. 器质性脑病致记忆力减退

2.一些躯体疾病可伴明显的记忆障碍,如慢性肾衰、肺结核、糖尿病

3.受到疾病应激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存在记忆力的异常。

二、病人的情绪特征

1.焦虑 2. 抑郁 3. 愤怒

三、意志行为特点

1. 被动依赖、行为退化2. 敏感多疑3. 情绪多变,自制力下降4. 自我为中心

四、个性改变

受疾病影响重大,可导致病人发生个性改变。多见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器官摘除、截瘫、毁容等。

第三节 医患关系

考点 :1.医患关系有何特征?

2.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1、概念: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务人员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

相互关系。

2、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及意义

1.)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

2.)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

3.)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恢复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1)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维护病人健康为目的

2)是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2. 医患双方地位的平等性

3. 医生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者

4. 医患关系的时限性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笔记

? 1、营造良好的人际吸引力

? 2、注意交谈沟通的技巧

? 3、医生的语言对病人心理的影响

? 4、注意倾听的艺术

?

日期: 2015/5/3 星期日

40

更多相关推荐:
学科心理学总结.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北皋中心小学李凤昆通过学习北京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必修课《学科教育心理学》,是我了解到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活动中包含着多种心理活动,教师施教的途径、方法、情绪、形式等,学生的感知、认…

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最近,通过“十二五”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心理,第二部分是学科的教与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总…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感受继教号05007753姓名李飞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

《学科教育心理学》 学习小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小结本学期我学习“十二五”公共必修课《学科教育心理学》一课,该课程学习是为了让教师掌握一般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教学策略,重点掌握本学科知识的特点,学生学科学习的特点以及相适应的教学心理、教学…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姓名:继教号:单位:《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心理,第二部分是学科的教与学。一、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本学年,我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网20xx公共课朝阳心理中语7班《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远程学习,收获很多。通过学习,了解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能使自己在今后的…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

教育学_心理学名人总结

教育学名人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现代心理学之父比维斯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王国维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柏拉图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遗传高尔顿霍尔董仲舒环境华生洛克个人本位论卢帕爱夸罗马人...

教育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1教育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

教育心理学概述总结

教育心理学概述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2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考纲链接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广义教育心...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

不可不知的100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物总结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修道之谓教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学科心理学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