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时间:2024.3.31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通过学习, 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认真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 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 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而且我认为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也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做到由原来的被迫

学转变为主动学。

循循善诱,对同学间的交往不能横加干涉,当众批评,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同学友谊,要成才先成人,激励机制要落到实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天表扬进步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总而言之,通过对《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题型总结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

2、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心理变化。[9]

3、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11]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滤状态。[13]

5、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18]

6、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21] 7、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6] 8、强化:纳斯金认为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他把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32]

9、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44]

10、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87]

11、问题解决是指在具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为此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111]

1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15]

1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123]

14、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23] 15、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简答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2] 答: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9] 答:(1)连续性(量的变化)与阶段性(质的变化);(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3、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简答题不用答后面的解释)[12] 答:(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运算不可逆,不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可逆,守恒,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你思维。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13]

答: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滤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28]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36] 一、学习观

(1)学时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

7、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37]

一、学习的实质: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二、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三、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①实质: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是无意义的学习

②先行组织者技术: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8、需要层次理论 [48]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即:由高到低是: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9、成就动机理论 [48]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为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若成功几率为50%,他们会避免这种任务。

10、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63]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 11、知识直观的类型 [73]

(1)实物直观 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2)模象直观 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3)言语直观 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

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言、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12、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74]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①强度律 ②差异律 ③活动律 ④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13、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76]

(1)配合运用正例与反例 (2)提供变式 (3)科学的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4、遗忘理论的解释 [80] 一、痕迹衰退说

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二、干扰说

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三、动机说(压抑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四、同化说

奥苏伯尔认为,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的学习的加深和扩充。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1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90] 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①开始进步快 ②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③后期进步较慢 ④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建立稳定清晰地动觉

15、典型的学习策略 [98]

一、认知策略 ①复述策略 ②精细加工策略 ③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①计划策略 ②监控策略 ③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①学习时间管理 ②学习环境的设置 ③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④学习工具的利用

⑤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1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12] 一、问题的特征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

四、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17、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13]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联系经验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鼓励自我批评与反思

1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26]

一、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2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30]

外部条件:一是家庭教育方式 二是社会风气 三是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一是认知失调 二是态度定势 三是道德认识水平

21、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38]

①焦虑症 ②抑郁症 ③强迫症 ④恐惧症 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⑥性偏差 ⑦进食障碍 ⑧睡眠障碍

2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45]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二、开设心理辅导的活动课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六、小组辅导

2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67]

一、教师的领导风格 二、班级规模 三、班级的性质 四、对教师的期望

2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95]

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开看微格教学 三、进行专门训练

四、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论述

1、你认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4] 答:(1)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3)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3]

一、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的转化的速度是有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滤状态。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8]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构建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二、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

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这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有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就那个演,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51]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仅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要想使学习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①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②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简介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①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②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想要学习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的情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81]

一、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 四、适当过度学习 五、合理进行复习

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与创造性的培养 [116] 一、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家庭环境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2)智力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3)个性 创造性高的人一般具有的特征①具有幽默感 ②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③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④喜欢幻想 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⑥具有独立性

二、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常用方法有: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7、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31] 一、有效的说服

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的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相待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来完成的。

三、利用群体的约定

有研究发现,经集体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并能使每个成员主动承担执行责任

四、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的方法不是灌输性、说教性的,而基本上是诱导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然后实现某种价值观。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虽然是属于外部的调控手段,但它不仅影响影响者认知、技能、策略的学习,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8、标准化成就测验 [181]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及特点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其特

点为:测验条件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按一定的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

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①客观性 ②计划性 ③可比性

三、标准化测验的局限性

①语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很不协调 ②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 对个体造成了不良影响 9、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190]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①知识的传授者 ②团体的领导者 ③纪律的维护者 ④模范公民 ⑤家长的代理人 ⑥亲密的朋友 ⑦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

一、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教学业务精通、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二、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团体的领导者和纪律的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

三、如果他们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四、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五、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特征。

10、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191] 一、课时计划差异

①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只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并未设计细节,但是教师则侧重于细节 ②专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闲钱只是安排教学进度,新教师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 ③在备课时,专家型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

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

(4)课堂练习

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做必经的步骤 (5)家庭作业的检查

专家型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6)教学策略的运用

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

专家型教师核心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更多的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则多关注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

填空选择

1、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要素。[7]

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7]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7] 4、19xx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7]

5、处在(关键期)的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11] 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具体运算阶段)[13]

7、儿童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于的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14]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17] 9、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心理自我)[18] 10、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射型与发散型)等方面。[22] 11、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性格)[22]

12、斯纳金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34]

13、几个典型条件作用论是由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34]

14、连接学生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34]

15、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苛勒)[40] 16、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41]

17、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41]

18、斯纳金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即是(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41]

19、一般来说,由(内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47]

2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55]

21、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55]

2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要素是(个体成败经验和归因方式)[55]

23、按照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与负迁移)[60] 24、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奥苏伯尔)[63]

25、两种人物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相似性)起主要作用。[67]

2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67]

2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直观方式有(实物、模象和言语)三种。[78]

28、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变式)。[78]

29、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83] 30、对遗忘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83]

31、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组块)[83] 32、(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首要环节。[84]

33、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88]

34、技能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89]

35、操作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是(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92]

36、吹拉弹唱的音乐技能属于(操作技能)。[96]

37、阅读属于(心智)技能。[96]

38、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

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104]

39、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元认知策略)[105]

40、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108]

41、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108] 42、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08]

43、问题可以分为(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两种类型。[115]

4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障碍和目标)。[115] 45、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120]

4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智力和个性) [120] 47、解决问题的基本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和系列性)[120]

48、为题解决过程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120] 49、、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在10岁以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是一句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129]

50、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129]

51、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31]

5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完成的。[134]

51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135] 52、(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135]

53、大多数9岁一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135]

54、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水平。[135]

55、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以(正常学生)为主。[145]

56、按照心理测验所需要测量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145] 57、(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

为的重要方式。[148]

58、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和对教师的期望[168]

59、教师的领导风格一般有(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两种[168]

60、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好非正式群体)两种类型。

[176]

61、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力)。[176]

62、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181]

63、根据教学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181]

64、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包括(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186]

65、教师的期望效应是(罗森塔尔)通过研究发现的

[191]

66、在备课室时,专家型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

[194]

67、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197]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感受继教号05007753姓名李飞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本学年,我参加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网20xx公共课朝阳心理中语7班《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远程学习,收获很多。通过学习,了解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能使自己在今后的…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姓名:继教号:单位:《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心理,第二部分是学科的教与学。一、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我进一步发现学科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

《学科教育心理学》 学习小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小结本学期我学习“十二五”公共必修课《学科教育心理学》一课,该课程学习是为了让教师掌握一般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教学策略,重点掌握本学科知识的特点,学生学科学习的特点以及相适应的教学心理、教学…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赵静继教号07056251南宫中心小学在本学期我参加了北京市十二五公共必修课学科教育心理学的远程学习收获很多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过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同时既然是学科教育心理学那么...

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最近,通过“十二五”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心理,第二部分是学科的教与学。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总…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李永红120xx946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

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美术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永宁县第三小学李刻珈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心理第二部分是学科的教与学一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学科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深入浅出并贴合教学实际尤其是案例分析生动形象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反思自己有很大收获和体会一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通过学习自己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