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时间:2024.4.27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暖温带与亚热带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P12图)

1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

补充:

条件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农业:蔬菜、水果基地

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 (2)原因:

(地中海气候)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 (二)产业转移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方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

第一次 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 珠三角——>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 自然:(1)黄土疏松(2)暴雨集中(3)地貌形态破碎、构造运动强烈(4)植被覆 人为:过渡开垦、放牧、采樵、开矿、轮荒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产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2)沟壑发展、泥石流 破坏工矿交通设施

危害 3)水、土、肥的损失 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洪涝(下游“地上河”)

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措施 生物:植树造林

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治理 小流域 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条件 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环境: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洪

水泛滥

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⑴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 ⑵ 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 治理措施 (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⑶ 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⑴ 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 ⑵ 因地制宜地开发 经 验

⑶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⑷ 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⑴ 中国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启 示

⑵ 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概况 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

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态特点:干旱脆弱

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

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

(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

治理 (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

(3)下游:跨流域调水

(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 (5)增强节水意识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2、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

—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

(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生产

(3)人口稀少,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于发展大规模商品农业

(4)交通便利,为商品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5)市场广阔

三、农业发展

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

2 吉 林:玉米、高粱

辽 宁:冬小麦、棉花

3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

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

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

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

1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本身开采成本增加)

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

(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

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

(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公路、铁路、水运等)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三、思维发散: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 主要措施如下:

① 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② 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 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 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 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 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

2.5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概念:农业主导工业主导

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

推 促 动 进 人口、地域

概念:农村 城市

文明

指标:城市人口比重

二、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1、区域特征:

(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

(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口就超过50万。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 2 工业化中期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3、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4、措施

生态:环境污染(水体) 治理污染

调整行政区划 提高聚集力 和辐射力

建设小城镇(工业)

社会:忽视“以人为本” 保障农民利益

补充: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含义及表现 结论: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高山环绕盆地地形 青藏高原隆起 ⑵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 气候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结论:气候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2、气候异常——加剧作用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结论: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五、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多渠道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篇: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复习时看书看图懂原理

1.1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

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 水文

4、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 月0℃等温线 秦岭—淮河暖温带与亚热带 年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图) 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

1、划分依据: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内蒙+广西

1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3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 1、影响:

有利 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不利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

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

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秦线、黄骅线) 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 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

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

(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

(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

(2)原因:

(地中海气候)

(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 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

2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4、生物资源的利用

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 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良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二)产业转移

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3、方向: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 4、举例:

第一次 第二次

珠三角:香港 欠发达的相邻地区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原因 自然:(1)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的易侵蚀性:地貌、黄土状况看书P35

(2) 降水集中多暴雨(3)(4)植被稀少

人为:过渡开垦、放牧、樵采、开矿、修路、采石修建窑洞群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 经济损失 1)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少

2)沟壑发展、泥石流 破坏工矿交通设施 危害 3)水、土、肥的损失

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洪涝(下游“地上河”)

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措施 生物:植树造林

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

3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治理 小流域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 (根本措施)

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 范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 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

洞庭湖 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 长江中游洪灾

湿地 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结构(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发展生态旅游业 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基本条件 位于美国南方地区棉花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环境:降水丰沛、水量大;地形起伏、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

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

⑴ 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 治理措施 ⑵ 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发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 (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 懂原理 ⑶ 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经 验

⑴ 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 ⑵ 因地制宜地综合治理和开发利

用⑶ 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⑷ 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 启 示

⑴ 中国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⑵ 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

位置:南疆、内流河、冰川融水补给 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 生态特点:干旱脆弱

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 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 (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 治理 (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 (3)下游:跨流域调水 (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 (5)增强节水意识

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2、面积:124万KM2 3、人口:1.2亿 4、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

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 (5)其它: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部门齐全,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机械工业发展快,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 三、农业发展

1、熟制:一年一熟

黑龙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 2 吉 林:玉米、高粱 辽 宁:冬小麦、棉花

3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

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要仔细看书P52-53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 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 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 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仔细看书P54-55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

(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

3、充沛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

4

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 1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 ....(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用地紧张(3)环境污染严重 二、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结合整治的核心) (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公路、铁路、水运等)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更多相关推荐: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知识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2.区域的属性: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3.区域的特征:差异性(行政区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14东部季风...

高中地理 鲁教版必修三第 2、3、4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惧地理环境决定论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人类中心论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不协调...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基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4东部季风区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湘教版)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1天体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2天体系统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太阳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11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总结(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