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新任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4.20

关于开展新任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

开学至今,学院安排了部分新录用的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由于新任教师对警务化管理的理念,管理模式、方式方法还不是很明确,对学生警务化管理制度、措施的理解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不免遇到诸多困难和困惑,为此学院要求学生处组织富有警务化管理经验的同志为新任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培养工作。请各系部书记安排本系部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不满两年的辅导员班主任结合近期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认真思考,归纳整理本人自担任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以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学院学生管理工作还有哪些意见建议,于本月28日前书面交学生处老师处。学生处将于11月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培训时间、地点、培训内容另行通知。

学生处

20xx年10月21日


第二篇: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班主任培训与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记录在一本记录本上。

第一次;

时 间:9月19日

内 容:发挥主题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班级管理)

一、主题活动的要求

1.有明确的目的。紧扣德育大纲中的相应年级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目标明确,观点正确,主题突出。

2.有严密的组织。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充分发挥班干部乃至全体同学的主体作用,分层、分组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系。

3.有得力的措施。营造健康良性的舆论氛围,建立符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构建荣誉体系。

4.有连贯的步骤。人的习惯、德行的养成具有阶段性和反复性,主体活动的设计要首尾相衔,环环相扣,不留空当,一以贯之。

5.有丰富的内容。紧密结合学科内容,特别是文科教学内容,围绕培养人文精神、道德品质、文明礼仪等设计主题。

6.有灵活的形式。或演讲,或辩论,或郊游,或体育比赛,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寓教于乐。

7.有及时的总结。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查缺补漏,奖优罚劣,以巩固活动效果,奠定开展后续活动的基础。

二、实施主题活动的两种方法

1.接力活动法。人始终处于变化发展的运动中,在活动中,人也往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多年来,我坚持一周设计一个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开展工作,做到既有重点,又有延伸;既强化了学生某一方面的习惯养成,又比较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思想品质与行为品质。

例如,第一周为纪律周,主要抓迟到、早退、旷课、不上操等不良行为。没有严明的纪律,就没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就没有完善健全的人格发展。通过这一周的集中教育和督察,既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守时惜时习惯,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周为卫生周,既抓个人卫生,又抓值日卫生,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废纸废物入篓,不乱涂乱画,保持自己“领地”的干净清洁。卫生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从小事抓起,可以培养学生讲究仪表、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优秀品质。另外,我还设计安排了书写周,通过作业评比、书法比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业周,培养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演讲周,培养严密思维、大胆发表意见的习惯;歌唱周,调动积极性,克服羞怯心,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调节、开朗活泼的良好心态;运动周,组织体育竞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故事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想像联想能力;作文竞赛周,交流心得,培养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法周,结合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学习《交通法》《治安管理法》等,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与此同时,我们两周一期的班级板报,既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抒发感情的通道,一个扩大视野、接受新知识的途径,一块舆论宣传的园地,又培养了他们自己动手创作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上述这些主题活动既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个主题都继承、体现前一周的成果,滚动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节日活动法。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积淀了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西风东渐,许多西方的节日也纷纷涌入。这些节日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引导,也会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对我国传统的节日与西方节日进行深入挖掘,巧妙设计,灵活开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可让学生们帮父母、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给父母、老师发一条短信,道一声祝福等,既能增强父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良好品质;清明节,可借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的时机,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教育;端午节,组织纪念屈原的活动,或作文,或书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植树节,组织学生参加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活动,进行环保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与熏陶;重阳节,组织到敬老院做义工,培养爱心以及尊老爱老的意识;中秋节,组织赏月活动,或朗诵,或歌舞,增进同学间的感情,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另外还有助残日、地球日、动物日、水日、粮食日、反毒品日、土地日、和平日、人口日等,同样是主题鲜明,都可以成为我们组织班级活动的资源。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可使学生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了解世界、社会及人类生存的现状,懂得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热爱和平,具有爱心,知道感恩。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上述种种主题活动由于贴近生活,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因而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思想品质,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心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教师的管理效果,从而使整个班级工作有序而稳步地向前推进。

第二次;

时 间:10月25日

内 容: 不要让你的学生抑郁(心理健康教育)

抑郁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有害,是一种消极的复合性负面情绪,包括悲伤、恐惧、焦虑、痛苦、羞愧、负罪感等,它使学生心理过度敏感,对外部世界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导致学生出现抑郁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气质问题,也有家庭教育因素等。为避免学生出现抑郁情绪,班主任与教师要尽可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

班级的教育心理氛围,是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隐性的育人因素,也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心理背景。积极的班级教育心理氛围使教育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心情舒畅,目标明确,没有太多的顾虑和压力,师生能够坦诚地交流情感,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积极因素。如果班主任不注意创设班级教育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动辄讽刺挖苦、厉声训斥,学生的情绪自然就会冷淡、消极、恐惧不安,即使班主任理论水平较高,讲得也比较深入,学生所获仍是微乎其微。因此,班主任应强化创设良好的班级教育心理氛围的意识,应树立明确的班级教育心理氛围的教育意识,这种意识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的相对认同意识,即班级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和班规,要为师生所了解和接受,进而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是师生教学相长,生生相互教育的意识。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只有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与时俱进的德育要求,营造师生互动的品德教育情境,促进学生主体的德性不断得到调动和发展,才能使班级教育卓有成效。三是自我教育意识。班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要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学会悦纳自己,注重自我反省,善于自我调适,进而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四是不断开展德育创新实践的教育意识。有效的班级教育不仅应该以德育为核心,而且应重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断开拓创新。

二、及时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

中学生心理上出现障碍,往往与教育和生活环境有关。一方面,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只有重视使孩子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努力培养孩子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孩子茁壮成长,因此,父母在注意以身作则的同时,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及时将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问题或误区等信息用恰当的方式委婉地转告给家长,如有的父母在家中常说一些对社会不满的消极言论,有的父母在和子女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子女的思想,有的夫妻之间感情冷淡甚至

争吵等,这些不良的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使孩子感觉压抑,甚至出现消极抑郁情绪。所以,班主任要委婉地提醒家长:父母本身固有的某些个性弱点也会带到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克服自己的个性局限,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快乐开朗的人,并用更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当好孩子的表率,以便能够较好地和孩子沟通。另外,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严厉的态度加上简单的教育方式也容易导致孩子抑郁情绪的出现。为此,班主任一方面要提醒家长多给孩子以鼓励,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横向比较,从而不断地为孩子沉重的心灵减负;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活动,通过德育实践教育学生懂得感激父母为养育自己而付出的辛勤劳动,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正确看待父母日常的唠叨,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激父母的基础上,不断自强自立,让父母放心和开心,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更加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三、要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育人方式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班主任要把学生的人格、感情、要求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断用新课改的理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平等地对待学生。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各有千秋的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男女学生;对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不偏不倚;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一碗水端平”。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要尊重个性,即在教育活动中注重体现个性,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展示和发展自我,促使学生成为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同时,要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即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达到启迪人生、激发潜能,使各类学生都获得较大发展的教育目标。

针对个别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要分析学生的问题是属于学习困难、品行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因素中的哪一类,以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满怀爱心地运用教育的智慧,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烦恼和重负。在此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关切心,因为早在19xx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的报告中就指出,我们的教育应使学生学会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欣赏他人与面对现实,要有一种博大的关切心和使命感。我们还要以主动的姿态解决高考“独木桥”问题,减缓升学压力,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比较宽松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要调适好自己的情绪,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教师属于高学历、高压力群体。这种压力既来自于领导、家长的高期望值,也来自于教师个人家庭方面的住房、工资收入、子女教育等问题的困扰,更来自于繁重的教学任务、进修学习、岗位竞争、学历教育、职称评定等等。而教师工作又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难免产生单调、郁闷的情绪体验。教师的心理行为有时也会受到学生消极行为的影响,因为学生不可能时刻按照教师的意志行事,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就难免偏激,而教师的人格,特别是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的心理卫生问题更值得注意。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就很难有心理健康的学生。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方法有认知学习、行为训练、意志锻炼、自我情绪调节、心理治疗等。

教师要学会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的自我教育观,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不仅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更应该照亮别人、升华自己。教师生活的每一天,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身教重于言教,一个热爱生活、爱岗敬业、有良好情绪和个性的班主任,总会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姿态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使学生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

总之,生活是缤纷多彩的,处于花季雨季的中学生们既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成长的烦恼。班主任要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去保护、体谅孩子们纯真而敏感的心灵;要做他们的引路者,让他们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愉快地去学习和生活,不断追求各自的幸福人生。

第三次;

时 间:11月30日

内 容:创设良好氛围 促进学生成长(班级管理)

一、以整洁、美观的物化氛围熏陶人

一个整洁、美观的班级环境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它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努力为班集体争光的情感。因此,在对班级环境布置上,我努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师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使每一面墙都动起来。是的,一块好的黑板报,一条经典格言,一句耐人寻味的谚语,都会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积极向上。而今,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成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以正确、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人

班集体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和树立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整体风貌。

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就要悉心去发现榜样并积极地在班中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从身边人的身上找到努力的方向,向身边的人学习。这样做,能使更多的孩子主动地完善自我。我在营造正确、向上的班级舆论方面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我通过班级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在交流过程中逐步使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优点,以形成一种民主、活跃的整体气氛,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还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了对真、善、美的辨别能力。

久而久之,在正确、向上的班级舆论的引导下,无论是文明礼仪、还是诚实礼貌,无论是刻苦钻研,还是遵纪守法,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三、以自主、和谐的管理氛围锻炼人

班主任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在学生能够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时,这个班级才是一个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集体。为此,在班级工作中,营造自主、和谐的管理氛围,使孩子们有机会进行自我管理,得到锻炼,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都是有好处的。

1.通过开展“小小目标伴我成长”的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结合小学生喜欢立远大志向,但难于从眼下着手行动的弱点,我们开展了“小小目标伴我成长”的活动。每人准备一个专门的目标记录本,上面记载的都是孩子们针对自己小的缺点或不足提出的努力方向和改进目标。目标不大,例如“见到地面上有纸屑能够主动地捡起来”,“吃饭之前先洗手”等。正是因为目标小,才好落实,才有实际意义,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配合此项活动,我们还效仿古人“吾日三醒吾身”的做法,每天进行自我反思: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我今天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今天准备学到哪些新东西?我今天准备在哪些方面进步一点点?我今天如何更快乐些?我今天又学到了什么?我今天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使学生在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促进发展。

2.通过建立“自主管理型”班级管理模式,引导学生服务集体,管理集体。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它需要班主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开展“小干部轮换制”“今天我上岗”等活动,使班级中没有一个“闲人”和“客人”,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人人在管理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服务、学会生活,人人都是小主人的班集体。这样不仅使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大展才华,还使他们真正有职有权,在这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心和自信心,有了服务集体,管理集体的体验,得到了锻炼。

3.通过开展“小主人行动”,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组织绩效融为一体,向“学习型班集体”迈进。

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身为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献一计”等班队活动,让学生明确了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调查,我班有94.4%的学生把为集体增添荣誉当作是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93.2%的学生认为在为校或班集体服务的岗位上工作很有劲 ;82%的学生经常想为他人、为集体多做好事;95.8%的学生认为班集体的集体活动很有意义。这些数据证明了我们通过创设自主、和谐的管理氛围,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久熏幽兰人自香。我相信,在整洁、美观的物化氛围熏陶下,在正确、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下,在自主、和谐的管理氛围锻炼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四次;

时 间:12月12日

内 容: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和基本策略(班集体建设)

一、班集体建设的一般过程

班集体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和不断解决集体发展问题的过程。尽管每个班级集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但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而言,班集体建设过程一般需要经历以下一些基本阶段。

(一)集体组织规范的认同阶段

班集体是一个规范化的社会组织,建立相应的组织规范既是班集体发展的基础,也是班集体建设的基本内容。班级集体的组织规范包括两类,一类是由学校组织所规定的班级规范,这是不以学生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如:作息制度,课堂纪律要求、班委会(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及规范等等;另一类是根据班级情况所制订的具体化的规范,这些规定是可以创新和调整的。

集体组织规范认同阶段班集体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班主任教育引导下,形成一个有序稳定的班级组织,保证班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这一阶段中,班主任起主要作用。

班级集体组织规范认同阶段,应做好以下一些基本工作:

(1)让全体成员明确学校和本班级的基本规范要求,说明其必要性,并使全体成员在行为和心理上认同组织规范。

(2)建立班级组织管理体系。班级新组建时,班委干部等可以由班主任临时指定,通过一段时间相互观察、了解,在吸收班级成员意见的基础上,正式组建班级组织机构和班干部队伍。条件成熟时,可以组织全班成员选举班干部。并让全班成员都了解各自在班级组织运作中的角色要求和责任。确立班干部“为班级集体服务”的管理理念。

(3)班主任在尊重班委干部的前提下,注重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指导班干部有序开展班级常规管理。帮助班级集体形成各项具体制度、规范。制订班级的制度规范时,应以班级成员认同为前提,逐步完善,不能急于求全求成。

(4)班主任应在了解、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接纳集体和每个成员,并与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指导学生逐步适应集体生活环境,使大多数成员对对班级集体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实际上,只要班主任工作和指导得法,大多数班级都能通过2—3个月的工作,使全班学生适应和认同班级集体基本组织规范,使班级各方面工作和活动有序有效地展开。

(二)集体心理的优化阶段。

当班级集体组织及规范形成并被成员认同后,优化班级集体心理是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优化集体心理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关键。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学校中相当一部分班级,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

由于集体心理不和谐,始终难以形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班级集体心理主要反映在集体成员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上)、集体的情绪气氛,集体凝聚力和集体舆论等方面。健康和谐的集体心理,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平等、融洽、真诚。在集体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凝聚力,班内具有积极向上的风气,形成了积极价值导向的集体内在规范,班级内没有孤立儿,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愉悦感和自豪感。

在集体心理优化阶段,应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深入了解和客观分析班级集体心理,特别是人际关系、舆论的水平,寻求优化集体心理的切入点。

2、通过师生对话,开展班级集体愿景设计形成集体成员积极的价值共识,以唤起学生对集体的积极期待。

3、在集体活动中培养相互理解,真诚合作和积极进取的集体心理气氛。

4、引导学生参与解决班级问题的讨论与评价,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

5、通过真诚对话、沟通排解各种集体心理障碍。

6、班主任应注意协调好任课教师与班集体的关系。

(三)发展集体主体性阶段。

班集体建设过程本质上是集体主体性逐步发挥、发展的过程。班集体的主体性,是指集体成员在班级生活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阶段是从班主任为主的管理逐步让位于集体自主管理的过程。因此,当集体心理优化到一定阶段,班主任应适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在集体活动、班级管理、评价,班级集体规范的制订乃至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尊重和发挥集体的主体性,使集体逐步在解决面临的各种集体问题中获得成功和自信的体验。

因此,这一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在形成集体发展共识的基础上,提升集体形成发展集体主体性的目标系列。

2、逐步扩大集体在班级愿景,管理、活动和评价中的自主权。让集体拥有与之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权力和责任。

3、通过各种活动丰富集体的精神生活,让集体成员在分享交流中丰富集体体验。

4、班主任和教师应尊重学生集体,允许学生集体有不足和犯错误的权利,并给学生集体自己纠正不足,得到成长的机会。班主任既要给学生集体以及时的帮助、引领,但又不能越权。

5、经常组织集体性评价活动,培养集体自我教育反思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运用各种方式注重培养积极向上且富有个性的班级集体精神。

(四)关注集体成员个性发展阶段。

促进集体成员个性的发展是班集体建设的最终目标。当班集体基本形成,集体主体性得到发展的一定阶段,应把发展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和价值作为班集体建设的共同责任和努力目标。班集体具有丰富的影响每一个成员个性发展的因素和机制,作为班主任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班集体中形成关心每一个成员发展,重视每个成员价值和作用的共识。

2、班级管理机制和活动中注重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和独特价值,使每个成员在集体生活中拥有发挥作用、承担责任、自我满意的角色。

3、引导集体接纳、关心帮助那些学习困难、行为偏异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4、当集体与个体发生矛盾时,不是简单地以“个人服从集体”解决了之,而是从有利于每个成员个性的健康发展出发,在指导、帮助学生适应集体规范的同时,能及时反思和变革集体自身的制度和管理方式,实现集体与个体的共同发展。

总之,这一阶段是以促进集体成员的个性为导向,丰富集体和个体的精神生活,建设一个高水平和富有特色的班集体的过程。

上述班集体建设的四个阶段是以该阶段的主导性目标为特征来区分的。但在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中,这四个阶段往往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且常常会呈现交叉和相互联系状态,例如在组织规范认同阶段中,也应有相应的优化集体心理的工作;在发展集体主体性阶段也应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在优化集体心理阶段,有时也需要通过调整组织机制和角色关系以促进人际关系的优化等等。因而,这四个阶段反映了班集体建设过程的一种趋势。实际上每个班级集体在建设中都是一个独特和复杂的过程,有时还会发生波折,甚至出现危机,如果教师能引导得法,集体危机又会成为班集体成长的重要契机。

二、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策略

培养班集体不仅需要理解班集体建设的一般过程,还需掌握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班集体建设的教育作用。根据班集体的一些基本要素,提出如下班集体建设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建立共同愿景和努力目标。

具有集体共同愿景和努力目标,是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唤起集体内在发展动力和形成共识的重要手段。建立集体共同愿景应在了解和唤起本班学生需要和愿望基础上,整合成集体愿景,集体愿景不一定要求远大和崇高,但应当积极、生动和富有感召力,并成为学生集体的一种具体化的精神追求。集体目标是在共同愿景引领下,某一阶段集体行动的具体要求与指向。集体目标对集体发展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集体目标,可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常常和集体愿景相通,是集体愿景的具体表达。近期目标通常是指本月本周或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期目标则是介于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的过程目标。

建立集体目标,要从班级实际出发,注重唤起集体成员的积极需要和愿望,让学生参与目标形成过程,目标要考虑集体的潜力和现有水平,是集体成员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实施过程应成为凝聚集体力量,发挥集体主体性的过程。

(二)变革班级管理机制和调整角色结构

班集体的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角色结构,是班级成员在集体生活中承担的角色的总体。班级管理机制和角色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体及其成员在班级生活中的权利、责任、地位和行事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集体及每个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建立一个与集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能促进集体及成员发展的管理机制,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班集体建设中,当已有的管理机制和角色结构不能适应班集体及其成员发展时,应考虑加以变革和调整。首先,要在深入了解本班情况的基础上,对现有班集体管理机制、角色结构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作相关分析,再确立变革的目标。其次,要对班集体管理机制和角色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一般不宜进行太大的变革和调整,以造成集体的不适应。变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完善现有组织机构和制度,以提高管理效能及学生参与度;二是改变班级职能部门的权限,使集体成员拥有更大的权利和责任;三是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激活集体成员的内动力;四是改变集体成员的角色,调整集体的角色结构,使每一个成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加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

同时,在实施时应努力使集体成员都参与变革,形成共识,真正把变革落到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上。

(三)协调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班级成员之间、个体与集体、小组与小组、教师与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谐丰富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集体与个体相互促进的条件。随着班级集体及其成员需求的发展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班级人际关系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引导。调整班级人际关系是一项十分细致和复杂的工作。首先,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班级人际关系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因素;其次要及时调整教师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使这种关系与学生集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建立集体成员之间真诚交流、合作互助的活动平台,并创设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第

四,要及时解决集体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以积极的价值引领和规范班级人际关系。对个别不适应集体的学生,应加强人际关系辅导,使之能积极融入集体人际关系系统。

(四)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途径。主题教育活动以班集体及成员发展中的关键性教育内容为主题,通过发挥学生集体主体性和互动作用的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实现班级集体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因而,运用系列化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是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策略。

设计和组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首先要把握本班集体及成员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设计系列化的教育主题。教育主题切忌成人化、大而空,而应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切入,并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使主题具有针对性;其次,在组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时,应根据活动目的设计活动方式,努力把活动转变为集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主动参与的自我教育过程。活动中要摆脱教育预设过多过细及活动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注重教育活动内涵;第三,要善于创设主题教育的情境,强化集体成员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第四,教师在活动中应适时对集体进行价值引领,拓展和深化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

(五)强化集体问题解决过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班级集体在发展中总会面临各种问题,并在集体行为上暴露出来。如:人际关系冲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班级规范失控等等。班集体总是在各种集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得以成长发展的。因此,班集体建设应把集体问题的诊断解决过程作为基本策略。通过集体问题解决,激发集体的反思意识、提高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和发展。

解决集体问题,首先要求教育者以积极客观的态度看待集体问题,把集体问题视作集体教育和发展的重要契机;其次,要深入了解和分析集体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忌简单把问题归因为学生的问题;第三,解决集体问题应唤起集体的内在需求,在集体成员之间展开真诚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集体共识,使问题解决成为集体(包括教师)成长的过程。运用集体问题解决策略,有时需要班主任抓住时机,适时组织集体问题解决;有时则需要创造有利时机,使潜在的集体问题显性化,进而引发集体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六)集体性评价策略。

集体性评价,是引导集体成员对班内发生的事件或集体自身进行评价的过程。通过集体性评价,唤起集体的反思意识,发挥集体自我教育的潜力,形成集体积极的舆论和价值共识。因而,集体性评价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策略。

组织集体性评价,首先应注意在班级生活中创造各种集体性评价的机会,使集体性评价经常化,并成为集体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次,在组织集体性评价中,应创造一种平等、坦诚的气氛。教师应尊重集体,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凌驾于集体之上,只能因势利导。

集体性评价包括班级常规性的集体评价,(如:班级卫生、纪律等等的评价)和各种即时性的集体性评价。总之,通过集体性评价,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参与集体生活,创造有意义的集体生活过程。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学年度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迤那中学20xx学年春季学期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班主任的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要跟上时代,是德育工作的生命活力所在,它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直以来,我们把班主任称为德育工作者,它…

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炎炎夏日,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意。我们坊岭小学在市教育局、镇中心中学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坚持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特别是提高以班主任为骨干的教师队伍素质为抓手,不断加强教育…

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班主任培训总结本次培训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案例故事发人深省。参加本次班主任培训的收获颇多,总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班主任必须爱岗敬业,关心学生,树立威信…

外院37期党校培训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第3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工作总结我院第3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上级党委和党总支的重视支持下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教学计划所安排的各项任务即将拉下帷幕下面我就本期培训班的办班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培训班的基本情况本次培训...

班主任培训小结

今年,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奉贤区班主任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感到受益非浅。班级是一个集体,是不同个性学生的组成单位,他们智力发展水平,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修养文明行为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而班级管理是学校管…

二一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曲江一小二年级一班班主任工作总结刘蓉侠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小学低段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

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北城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为提升我校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进行班主任培训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现总结如下一培训课程内容针对性强我校本次班主任培训围...

岭子镇第一小学第六期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20xx.02

20xx20xx学年第六期班主任全员培训工作总结20xx年2月18日我们校全体班主任老师和各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岭子镇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培训的形式为集中分散观看讲座视频组织开展班主任论坛心得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全...

20xx年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平山乡初级中学20xx年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班主任的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要跟上时代是德育工作者的生命活力所在他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一直以来我们把班主任称为德育工作者它主要是反映班主任的主...

高二(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二文科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高二2班文科班班主任工作总结20xx年8月一个新的班级诞生了转眼一学期的工作又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的经历虽忙忙碌碌却也脚踏实地一学期的工作倒也留下一串足迹在忙碌中感觉充实在辛苦中却能留下回味不足激励着我奋...

中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

芹池中学班主任培训工作总结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精神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彰显新时期班级教育管理智慧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艺术性应县教育局关于班主任...

培训班班主任工作总结(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