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国家的名言42条

时间:2024.3.31

治理国家的名言42条

无为而治。——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治以教化为本。——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宋史·萧服传》 治理国家名言 治国无法则必乱。—— 清代大臣 张廷玉 《明史》

治大国,若烹小鲜。——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道德经》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鲜: 鲜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通行的解释是:治大国就好像煎(煮)小鱼(不要经常翻动)。商·伊尹见商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即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便产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汤和伊尹相谈后,顿觉相见恨晚,当即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想进攻夏桀。

为无为,则无不治。—— 又称老聃、李耳,我国古代春秋后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 脱脱 《宋史·宋祁传》 关于治理国家的名言

元·脱脱等《宋史·宋祁传》。三冗:指天下有定官而无限员,天下厢军不任战而耗衣食,僧道日益众多而无定数。为国:治理好国家。这两句大意是:不把三种多余的人员去掉,就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是宋祁给宋仁宗赵祯上疏中的两句话。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及藩镇兵权,从中央到地方,官职虽是一定的,但官员没有限制,吏治混乱;除京师正规军禁军外,各州还招募大量厢军,国家供养了一支庞大而不能作战的军队;不从事生产的和尚、道士也日益增多,不加节制。“三冗”的存在,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财政开支,形成了宋代积弱积贫的严重局面。针对这些政治弊端,宋祁提出了罢还僧道,驱散厢军、裁减冗官的主张,以期改变宋朝的孱弱局面。这些卓有见地的政治主张,也可供后世人作为借鉴。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载魏征语。备豫:事先防备。不虞:意外。为:治。这两句大意是: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一个国家要想常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着意外事变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这两句可用于治国,也可单用前句泛指一般事务。

拙制伤锦,迂政损国。—— 北宋文学家 宋祁 《杂说》

宋·宋祁《杂说》。迂:迂腐,不切实际。这两句大意是:拙劣的制作会掼毁美丽的绸锦,迂腐的政事会损害整个国家。像一个拙劣的裁缝会损毁整批绸锦一样,为政迂腐,不切实际的人治理国家,会使好端端的国家遭到损害。这两句可借以论述国家官员为政的好坏,行政能力的高低,对国家有重要的利害关系。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九十六回。幸:尊祟。本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人必须遵守国家法令,以遵纪守法为第一要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作到这些,才能真正实行法治。一个真正的治国者,必须把自己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那种朕即国家,朕的话就是法律,既可以一言兴法,也可以一言废法的专制主义,必将把国家搞乱。本句具有重要的警戒意义。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政理》 治理国家名言 汉·刘向《说苑·政理》。道:这里指方法。而已,罢了。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爱护人民罢了。这是周武王向姜太公问治国方法时,姜太公作的言简意赅的回答。治国,是件大事,也是件难事。但治国者若能抓住根本,难事也就变得窖易了。这个根本就是“爱民”二字,因为治国,实际上就是治人。姜太公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列举了爱民的具体方法,最后归结说:“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耐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能够做到这一步,国家必然就会治理好。“爱民如子”的成语即来源于此。

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宋代教育家 程颢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经邦有术,持之以理。—— 《尚书》 《尚书》

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赵策二》 关于治理国家的名言

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经:常规,原则。这两句大意是:处理国家政务有一条常行不变的原则,那就是法令能切切实实执行为最好。~是为政的经验之谈,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倘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自为政,自行其事,法令失去了权威性和震慑力,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而难于治理了。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汜论训》

汉·刘安《淮南子·汜论训》。常:常规,国定的规律、法则。本:根本。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就是以对人民百姓有利为根本,国家有诸多政夸措施,也有诸多规章制度,所有这些都应以利民为出发点。可用于论述治国施政如何抓住根本。

理生于危心,乱生于肆志。—— 五代时期历史学家 后晋政治家 刘昫 《旧唐书·李绎传》

五代·张昭远等《旧唐书·李绎传》。危:危惧,这里是瑾慎的意思。肆:放肆,这里是恣意妄为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国家治理得好,是由于当权者小心谨慎,励精图治的结果;国家发生祸乱,是由于执政者恣意妄为,奢侈荒淫所致。唐宪宗曾同宰相李绛:为什么开元时期天下治理得很好,出现“开元之治”,刘天宝末年则发生了“安之乱”,同是玄宗一朝,前后却截然相反呢?李缂用~两句话说明,国家的,安危理乱,与国君的所作所为有密切关系。唐玄宗前期后期判若两人,所以就由开元时的天下大治发展到天宝时的天下太乱了。~言简恩赅,富于理性,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发人深省。

无常乱之国,无不理之民。—— 唐代史学家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魏征上疏。不理:不能治理。这两句大意是:没有永久动乱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治理的人民。这两句用于说明治国者如果没有治理好国家,应该在自身寻找主观原因,而不应在百姓身上寻找客观解脱。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尚书》 《尚书·周官》 治理国家名言

《尚书·周官》。制:控制。冶:秩序。邦:国家。这两句大意是:控制社会秩序于没有发生动乱之时,保护国家安全于没有发生危机之时。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在安宁之时就采取措施维护安宁,以防止发生动乱;在稳定之时就采取措施维护稳定,以防止发生危机。如若等到动乱发生,危机来临,再采取措施,动乱和危机就不易平息,而且会劳民伤财,给人民造成痛苦,使国家元气大伤。这两句用于表示治国保国要防乱于未乱,防危于未危。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商鞅 《商君书·更法》 >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道:方法。便国,为国家谋利益。这两句大意是:治理国家不要只用一种方法,只要为国家谋利益,就不必效法古人。社会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当政者需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调整自己的政策与策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崇拜古人,商鞅这种不墨守陈规,不生搬硬套的大胆进取精神,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天志下》

去冗官,用良吏,以抚疲民。——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论御贼四事札子》 关于治理国家的名言

宋·欧阳修《论御贼四事札子》。这几句大意是:去掉闲散无用的官员,任用贤良能干的官员,以安抚困苦的百姓。闲散无用的官员,与政事无补,徒然增加百姓的负担。罢掉他们。任用贤能的吏员,减轻百姓的负担,帮助百姓休养生息,才能安抚困苦中的百姓。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鲍宣传》

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心:思想,愿望,情感。本句大意是:治理走下的人应当把天下人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治理天下的人必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支持,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得天下人之心,那么,就得想天下人之所想,急天下人之所急,爱民、惠民,为天下人的利益着想。不可为一己之私,一意之专,只求个人的舒心快意,而毫不顾及天下人的心情和愿望如何。此句可用来说明要时时想着人民,为人民着想。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战国思想家 列子 《列子·说符》

战国·列子《列子·说符》。本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困难在于识别贤能,而不在于自己贤能。这句话道出了识贤择佐的重要性。治理国家,光凭孤家寡人是不行的。个人贤能,只是使一个人的才智起作用;善于识贤择佐,使众多的贤人能者都发挥自己的才能,那国家治理起来就容易得多了。这句可用于说明知贤择佐的重要性。

治天下者惟君,乱天下者惟君。—— 明末清初思想家,政论家 唐甄

能者进而由之,不能者退而休之。——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梓人传》 治理国家名言

唐·柳宗元《梓人传》。能者:有能力的人。由之:任其发挥才能,即放心使用。退:辞退。这两句大意是:对有能力的人提拔他,放心使用他;对没有能力的人辞退他,停止他的职务。柳宗元的《梓人传》是以木匠度材而用为喻,说明治国为政的遭理,是篇寓言体传记文。~两句可借以说明国家须由有能力的人来治理,要不断地进贤退庸,吐故纳新,才能使领导始终保持生气和创造力。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居:处于,在。马上:马背之上。此句指班武力取得无下。宁:难道。这两句大意是:骑在马背上得到天下,难道可以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陆贾常在汉高祖刘邦面前称道《诗经》、《尚书》一类典籍的教化作用,刘邦不喜儒术,不以为然地骂道:“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回答道:“~?”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靠武力取得的天下,不能用武力来治理。这一名句内含发人深省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治国有治国的道理,统治者必须遵守、掌握其中的规律,进取而顺守,文武并用,才能长治久安。用今天的话来说,取得天下、巩固政权后,就应赶快由“武功”转入“文治”,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变。反之,国家就不能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宽以济猛、盛以济宽,政是以和。——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昭公二十年》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于语。这几句大意是:治国以宽厚与严峻相互补充,政事就和美。所谓宽,就是宽松仁厚;所谓猛,就是严厉峻苛。治国之道,宽则人民心情舒畅,无所顾忌,敢说敢言,易于造成一种民主的气氛;但一味地宽,则易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社会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的安定。猛,可以严肃法纪,使不法分子镇慑于法纪的威力而不敢轻举妄动;但一味地猛,又易于使一些人被逼得铤而走险,一般的人也不易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唯有宽猛相济,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而去其弊端,形成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这几句多用于指导国家政第法令的制定。

天下虽得之马上,但不可以马上治。——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 关于治理国家的名言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治身:调养自身。道:方法,途径。这两句大意是:善于调养自身的人,以积蓄精力为最宝贵;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以积聚贤才为正确的途径。精力为身体之精华,贤才为国家之精华,就像养身者以积蓄精力为贵一样,治国者也要以延揽贤才为正途。这两句一为比体,一为喻体,比喻精确,说理透辟,这种以喻达理的方法值得学习。

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士不以一路。——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乞补馆职札子》

宋·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一端:某一件事。一路:某一方面。这几句大意是:治理天下的人,用人不止于某一方面,所以选用办事的人也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这几句用来说明治理国家要选用多方面的人才,不可限于一格。

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 南朝梁官吏 学者 王僧孺 《与何逊书》

梁·王僧孺《与何逊书》匡:端正,纠正。 邦:国家。

为国者,取之民而藏之官,出之官而散之天下。—— 明代学者 邱濬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为政》 治理国家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北辰:北极星。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下之用力着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原弊》

宋·欧阳修《原弊》。下:指老百姓。上:指当政者。这几句大意是:在下面的老百姓出力很勤快,在上位的执政者开支有节制百姓不遗余力的劳动,国家没有过分的耗费。欧阳修在《原弊》中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在封建社会,由于上、下之间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欧阳修的这种主张,通常是行不通的。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上下之间利害相通的时代,勤劳和节俭却应该成为“上”,“下”共有的美德,欧阳修的主张在当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雍也》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如果居心诚敬而行事简约,不烦扰人民,不也就可以了吗?如果存心简约而行事再简约,岂不是太简略了?居敬:居心诚敬的意思。行简:为行事简约不扰民。简:简要,不烦琐。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无乃:岂不是。大:同"太"。治国理政,只要立身恭敬,严格依礼办事,便可简约行之,不求全责备。

经天纬地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拔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唐代诗人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经王纬地:治理国家。制礼作乐制定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以及与此相关的音乐。资:借助于。这几句大意是:治理国家的帝王,寻求能够制札作乐、规定社会行为法则的人才;拔乱反正的君主,要借助于有拨山超海之力的辅佐之臣。治理国家,需要有制定社会行为法则、道德规范和善于进行礼乐教化的人才,使国家走向秩序化;而拨乱反正,使社会由混乱走向稳定,由扭曲走向正常,就需要有巨大能量的人审时度势,治理整顿,扭转局面。

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杂事》 关于治理国家的名言

汉·刘向《说苑·杂事》。重禄:看重俸禄。极谏:极力谏诤。这几句大意是:大臣只看重俸禄而不极力谏诤,近臣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说话,下面的情况不能如实地报告给皇上,这是国家的最大祸患啊!这是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平公向晋大夫羊舌肸(bì币)问政时,羊舌肸回答晋平公的话。羊舌肸把大臣们只顾个人私利,为保高官厚撮而不进谏;近臣们怕触逆鳞,明哲保身而不敢说话;下情不能上达,执政者两眼漆黑,视为国家的最大祸患,是非常有见地的。一个国君被一群阿谀奉承、唯唯诺诺的臣子们所包围,既不了解下情又听不到不同意见,这个国家非完蛋不可。春秋时的宋昭公,朝廷有一千多大臣,无不称颁他“国君圣明”,身边有九百多侍从,无不赞扬他“国军漂亮”,直到他亡国逃到边境时,才恍然太悟“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这些历史故事所揭示的深刻道理,是值得人们永远深省警戒的。

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收大权然后可以固大位,除大奸然后可以息大难。—— 宋代文人 邓若水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王制》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贤能人破格提拔,缺德无能人立即罢免,罪魁祸首不等教育就杀掉,普通人不忙治理先教化。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治理国家名言

更多相关推荐:
名人名言(治国)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2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4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新书大政上5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

治国名言警句

第八章治国理政名言警句篇节选自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申论策略精华作者崔守军三廉政观1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2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3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4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

治国篇古代道德名言

治国篇1天下为公孙中山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治国名言

治国名言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

名言警句之治国篇

名言警句之治国篇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2我无论做什么始终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3我不配做一盏灯那就让我做一块木材吧巴金4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治国治天下名言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魏书杜畿传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意林引物理论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劳...

第八章 治国理政名言警句篇

第八章治国理政名言警句篇节选自华图公考十年蓝皮书申论策略精华作者崔守军三廉政观1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2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3惩治腐败为民心之所向敢于执法乃兴国之关键4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政...

20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言警句分类精选-民生、治国、发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不仅能体现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锦上添花考生通常在写申论议论文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分论点如果用自己的...

20xx国考申论名言警句分类精选:民生、治国、发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主题一民生1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2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3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

20xx国考申论名言警句分类精选之民生、治国、发展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国考申论名言警句分类精选之民生治国发展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不仅能体现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锦上添花考生通常在写申...

20xx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有关法治的名言警句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有关法治的名言警句韩非子云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可见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战略部署...

关于做人的名言警句

关于做人的名言警句1华而不实耻也国语晋语四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只有好看的外表而无实在的内容华即花实即果实这两句大意是做事虚夸而不实在是可耻的做人办事应该表里一致实实在在一切虚飘浮夸弄虚作假都是可耻的不足取的...

治国的名言(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