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时间:2024.4.2

平时作业要求:

网络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是指:在教学活动之间或教学活动与集体游戏之间开展的游戏活动。

(二)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是指:通过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研究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材料及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教师小班课间游戏意识不足的问题。

2.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较少的问题。

3.小班课间游戏的材料贫瘠的问题。

4.小班课间游戏的指导策略较单一的问题。

四、理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游戏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

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研究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有很大启发。

(三)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详尽阐述了幼儿园游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在幼儿园设计、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策略和方法。这本著作对于我选择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材料以及研究小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方面有很大帮助。

五、研究方法设计: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成效。

2.文献资料法: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游戏理论知识,了解有关幼儿课间游戏的专业知识,并分析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现状与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个案研究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

4.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的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内容:

(一)理论假设:

我认为如果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思想,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以及《学前游戏论》研究结果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提高教师的游戏意识和开发能力,逐步建立起小班课间游戏材料库,并加强对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就可以明确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和材料以及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同时,幼儿与教师都能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等多方面的发展,并对小班课间游戏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小班幼儿对课间游戏的兴趣,开发多种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丰富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3.探索小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

(三)研究内容与重点:

1.丰富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

2.提供适宜的小班课间游戏材料。

3.挖掘课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探索小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

(四)研究的思路:

对当前幼儿园开展小班课间游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运用《纲要》精神及游戏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丰富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提供适宜的小班课间游戏材料,挖掘课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探索小班幼儿课间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调整课间游戏的目标、内容、材料、指导策略,并邀请有关的专家、同行进行指导论证。

七、课题研究操作措施:

(一)落实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

在园主任的引领下,由我全面负责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在自己的“博客”中,设立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研究体会、方案设计等专题内容。

2.每学期至少开展针对两名幼儿的“个案跟踪研究”。

3.撰写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4.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有关课题研究的论文。

5.围绕课题研究进行至少一次公开展示研究活动。

(二)开展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始终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开展课题研究更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与充实教育理论知识、科研知识。围绕本课题研究,我将加强游戏知识的学习。同时,在专业杂志中,了解有关幼儿课间游戏的最新研究动态,借鉴、研究有效的指导策略,使自己能采用更合适的教育行为来帮助小班幼儿开展课间游戏,促进小班幼儿的发展。同时,邀请青年教师培训班指导老师与同组学员观摩与指导,在与专家、同行“面对面”的交流中更好的感悟课题研究内涵,了解小班课间游戏的基本知识。

(三)遵循科学原则,加强实践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将主要遵循多样性、兴趣性、发展性等多项原则,培养小班幼儿对课间游戏的兴趣,开发多种潜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创建一个能与幼儿、家长、同行积极互动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丰富的小班幼儿课间游戏资源库,包括文本资料、照片资料、视频资料等。同时平台中也将开辟专栏将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困惑与大家分享、探讨。

八、课题研究对象:

太仓市城厢镇幼教中心梅园幼儿园20##年9月入学的小班幼儿。

九、课题研究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1.9——2011.12)

1.课题立项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初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制定课题工作计划,确立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3.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能力。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2.1——2012.7)

1.搭建课题研究网络平台,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2.开展课题观摩活动。

3.做好个案资料和游戏集等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2.8——2012.10)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我所在的幼儿园先后承担过太仓市“九五”规划课题和苏州市“十五”规划课题以及江苏省级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的课题都已顺利结题,并获专家好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课题研究制度,能够为我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和帮助。我园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保证我能方便、快捷地搜集信息、了解最新教育动态。幼儿园订阅、购买了相关的书籍与刊物,为我查阅文献资料提供了物质保障。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个案、随笔、研究论文等课题研究资料。

3.小班课间游戏集。

十二、研究人员结构:


第二篇:《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一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  探索性研究)、(  叙述性研究   )和( 因果性研究  )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物质手段、研究对象、思维加工的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 )这几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形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

    )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业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和操作规程 )、(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 )、(  各学科共有的方法)和(  哲学方法  )。

5、(      观察      )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6、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  推测      )的性质。

7、(   问题的定位   )是指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这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8、(     问题的分解  )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

二、名词解释

1、科学:一般的定义是指: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科学:它是指关于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2、科学研究: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加以调查、审查、讨论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论或结果。狭义的研究是指以严密的方法探求某项事实的原理,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本书所讨论的教育科学研究,包含广义与狭义理解的研究。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保证科学研究的正确进行,也就是使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靠,准确,能说明所要探讨的问题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假设具有两个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②具有推测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定义不同。其二,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运动,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应用理论,而技术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其三,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结果。但就技术的发展而言,它是独立于科学之外而发展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很多实例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水轮与风车就是证明,先有这方面的技术,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则很晚才发展起来。

2、简述科学的特点。

客观性、理论性、真理性、逻辑系统性和发展性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自觉性、组织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或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一般和特殊方法。按照科学研究阶段划分可分为: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分析整理和推论的方法。按照研究方法性质划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法。

四、论述题

1、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恰当,谈谈你的想法。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类型与其它科学研究的类型大抵相似,大致可以分为:(1)探索性研究。包括: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2)叙述性研究。包括: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3)因果性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和非实验研究。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二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

 一致 ) 的。

2.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 )的方式选择样本。

3.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  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4.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   ),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  文献查阅 ),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5. 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6.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  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    )较高。

7.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研究问题 )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8.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  如何控制

 )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9.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   )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  )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思辨)、实证、数学方法、(符号   )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取样: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

2.自变量: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3.因变量: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4.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三、简答题

1. 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

取样设计、工具设计、分析设计、执行设计。

2. 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

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

3. 简单随机取样法

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4. 分层随机取样法

就是先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统计上称为层),再根据类型的数量在总体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比率),然后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和确定的各类型样本抽取数量,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四、选择判断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D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 公式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B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定额取样法

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  C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6. 对于“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 )。

A.整群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8. 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试判断这里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A      )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B.动态描述法

C.静态描述法

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

9. 将“一个体格健壮的人”的用操作定义定为“举起100公斤杠铃、两小时连续长跑25公里、跳高1.8米、6小时游泳横穿渤海峡、一年四季从不生病…” 的人;试判断采用哪种操作定义方法。(   B   )

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B.动态描述法

C.静态描述法

D.不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任一种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B.样本容量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样本容量越小,代表性越好,反之,样本容量太大,就可能失去对总体的代表性。

C.恒定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D.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试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遗传、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许多无关变量是对研究是有影响的,这种问题可以采用消除法解决。

五、论述题

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

(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简便易行,误差计算方便,在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

·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

·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

·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当知道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时,要想对其加以控制,就不能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

(2)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这是运用等距随机取样法时应当注意的。

(3)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并且内部差异较大的研究对象,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比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的抽样误差小,而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则比简单随机取样、等距随机取样所需样本容量少。此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各层采取不同的抽取方式和比例,使取样更加灵活。

分层随机取样法的局限性是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分类。有时候,这一点在实际研究前难以做到。如果是采用最优分配分层随机取样,则需根据前人资料(或以往研究经验)或试测估计标准差,因而比较烦琐。

(4)整群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样本比较集中,适宜于某些特定的研究。如教学实验一般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常用此法。此外,在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中,整群随机抽样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其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因各群间差异较大)也比较大。

(5)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对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十分有效。其不足是抽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三

成绩:              批改老师:           

第五章 习题

一、填空

1. 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三种。

2. 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 )三种。

3. 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结构型)、(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4. 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7±2 )之间最好。

5. 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 开放型)。

6. 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封闭型访谈);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重视质的研究);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封闭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

7. 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可以采用(一次性访谈);内容话题很多,或者要深入探究某个问题,由于一次时间有限,所以就需要采用(多次性访谈  )。

8. 半结构型访问法是把(有关问题)交给访问者,但无一定的(问题顺序  ),这种方法访问时比较方便,被试易于合作。

二、选择

1. 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那几种叙述是正确的:(D、E )。

A 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 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E 提问时,应尽量回避那些敏感性问题  

2. 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 D)。

A 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 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 量表尺度越大,测量越精确

D 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E 题目叙述不宜过长  

3. 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 ( C)

A 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 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C 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4.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B )的回答时间?

A 0-30分钟 B 30-40分钟  C 40-50分钟  D 50-60分钟

5. 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D、F )

A 样本大,效度增加

B 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

C 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D 问卷回收率最高

F 邮寄问卷经费高

6.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D )

A.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

B. 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C. 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D. 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C)。

A. 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 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 交通工具

D. 被访问者的合作

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 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 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 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 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9.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B )

A. 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

B. 访谈法不需要做准备工作。

C. 访谈法对于不适于书面语言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和恰当。

D.访谈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10. 下列哪一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查受测者作过那些事情。

B. 问卷施测的时间掌握在15分钟以内最好。

C. 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

D. 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名词解释

1. 访问法: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搜集资料、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该方法是一个访问者与一个被访问者通过面对面的接触,透过有目的谈话,以寻求研究资料的方法。

2. 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问题标准化,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对所有被访者进行相同的询问,然后将被访者的回答,填到事先制好的表格中去。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由被访问者自由选择答案

3. 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这种方法是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访问者可以就某些问题与被访问者进行自由的交谈,以了解某些想研究的心理问题。

4. 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法:前者是双方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交谈的方式;后者是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电话、电脑等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前者能够看到被访者的表情、生活环境等,能够了解更多的信息,有助于研究者更加准确地解释访谈内容的意义;后者则可以减少奔波之苦与长途旅行的经济负担,但是往往了解的信息比较有限。

四、简答

1. 请简述问卷法的优点与缺点

1. 问卷法的优点:(1)用问卷法收集资料,可不受人数限制,因此,抽样范围较广,在时间,经费方面,也比直接调查访问较为经济。(2)此法只需印刷费、邮费,所费不多,且易行。(3)问卷法可令被调查者有充分考虑的时间,不受别人干扰,并自由地表示意见,其结果将更为可靠。(4)所拟问题可尽量求其细密,凡在访问时不能直问,或问而不易得到真确回答的事项,皆可在问卷上得到较为满意与可靠的答案。

问卷法的缺点:(1) 问题含糊不清,便不能得到确实的回答。(2) 所选样本,若不能代表某种团体的意见,其结果将不可靠,亦即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问卷法由于问卷的回收率较低,使样本的代表性难于保证。(3) 问题太多会令填答者生厌,故而置之不理,若问题太少,却又无法达到研究的目的。(4) 问题设计的不理想时,会散漫零乱,不易整理,且难以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对结果进行科学解释。(5) 当填答者不合作、言不由衷时,所得结果会不可靠。(6) 有些事情非常复杂,不能用问卷的简单问答所能表明。

2. 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无结构型问卷属于开放式,没有固定的回答格式与要求,对填答问卷者来讲,可以自由回答,故又称作开放型。这种类型的问卷,多用在研究者对某些问题尚不清楚的探索性研究中。因为答卷人回答自由,答案多种多样,所以整理资料比较费时费力。可使对问题的了解更深入,即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使对问题的探讨在更深度的情况下进行。如果采用集体访问,可以将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供集体讨论。填答者可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明填答者的动机、态度、意见等,利于作深度研究使用。缺点是资料分散,难以统计,而且需要花费填答者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构型问卷可根据是否使用文字,划分为图画式与文字式。图画式比较适合文字能力较差的儿童与文盲被试,在跨文化研究中应用较方便,可少受文化影响。结构型问卷根据答案的不同形式还可划分为:选择式、排列式和尺度式。适合于使用统计方法和进行量化处理。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四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 (  实验设计 ) 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研究的问题,说明对实验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

  2. 对同一个刺激,被试个体所进行的或能形成的反应种类是无限的。如何把无限的被试个体的反应控制在主试所意想的方向上,这就是所说的(控制    )问题。

  3. 种类自变量的有:课题方面的自变量、(   环境变量   )、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试变量。

  4. 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干涉变量、控制变量、(  无关变量     )。

  5. (干涉变量) 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6. 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学校、地区、班级等环境因素都可作为变量,即( 环境   )变量。

  7.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    检查点        )或(   实验处理       )。

  8. (   随机化和配对法            )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9. 在实验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的一些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这种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称为(        无关变量的消除、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

  10.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    配对法        )。

  11. 相关设计又称(   事后回溯设计         )。

  12. 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    系统误差           )的大小。

二、名词解释

1. 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它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

2.环境变量:环境中可以作为自变量研究对象的环境因素。例如,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班级等不同环境因素。

3. 控制变量: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等。一是说: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而实验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另一是说:一切与所研究的条件和行为无关,但在实验中又是影响反应变量(行为,又称实验结果)的因素。

4. 组间设计:采用控制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或多个实验组的设计方法,又称组间设计。

三、简答题

1. 一个好的反应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

反应指标应具备的条件有:(1)准确性方面的指标,正确率或错误率。若相同条件下(除自变量之外)亦可用正确或错误的次数表示。(2)速度或敏捷度方面,常有两种情况:工作量一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时间一定所完成的工作量。这两种指标都可作为速度或敏捷度指标。(3)刺激的强度水平不同。例如,学习实验中,通过不同难度的智力测验题目。(4)概率或频率,某些反应出现的概率或频率,也常被用作反应变量的指标。(5)反应的强度或力量,(6)各种成就测验与心理测验的量表分数及评价者的评定分数,(7)高次反应变量图表,即用一个图或表显示反应的多种情况,例如学习曲线,既可表示学习的正确或错误率,又能表示整个的学习进程情况。

2. 自变量的种类有哪些?

⑴ 课题方面的自变量,⑵环境变量,⑶ 被试变量,⑷暂时的被试变量。自变量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

3. 对自变量的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⑴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⑵ 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4. 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什么好处?

(1)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2)操作定义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3)操作定义可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因为只有在操作定义明显不同时,才增加新概念或新变量。

四、论述题

1. 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⑴历史因素;⑵选择,这是指没有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实验对象或进行分组;⑶ 成熟,是指随着时间的经过,被试者内部发生改变,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⑷ 测验经验的成长,测验经验是指对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测验量表的应答技巧;⑸ 测量工具的稳定性;⑹ 统计回归因素,是指在取样时,选取某些特质位于两极端的被试,而这些被试在前后两次测试时,出现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被试其得分向中间回归;⑺ 被试亡失;⑻ 选择与成熟之交互作用,选择不同被试可能与成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故也影响效度;⑼ 前测与实验处理的反作用效果;(10)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要求特征;(11)疲劳因素,由重复安排实验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上述几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的内在效度,在研究设计上应予以严格控制。

2. 影响统计推论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⑴统计检定力低(决定统计检定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有:a、样本大小,样本小统计检定力低。b、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α越小,β错误就越大,统计检定力降低。因此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要合适,一般为.05,但有些研究其统计推论错误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或教育方面的研究,允许显著性水平α为0.10。c、因变量的误差变异(标准差)的大小,标准差越大,标准误也大,达到显著水平时,β错误增大。以上因素会影响统计检验能力,使之偏低,易犯第二类型错误。)(2)选用的统计方法依据的各种假设条件满足的程度。例如一般统计方法建立在随机变量的基础上,若数据本身不是随机变量,此时所用统计方法的依据不能满足,因而,其统计结论效度自然降低或没有效度。再如Τ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等都要求数据为随机的等距或等比的变量,总体分布为正态,其抽样分布亦为正态分布或Τ分布,或方差齐性,才可应用。(3)多重比较和误差变异(如果实验误差太大,标准误也大,实验处理的层次增加,摒弃虚无假设的可能性增加,α错误也增加。)(4)测量工具的信度;(5)实验处理执行的信度,即实施实验时遵守设计要求的程度。(6)实验环境内,无定性非相关事故的影响;(7)被试者的随机变异。

  上述后四种因素,皆影响误差变异的大小,如果误差变异增大,使β错误(Ⅱ型错误)增大,如果误差变异太小,又易犯第Ⅰ类型(α)错误,因此,选择好样本,严密研究设计,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利用可靠的测量工具等会增加统计结论效度。

五、计算题

甲乙两校随机抽取12分数学竞赛试卷,其卷面上的分数见下表,问甲乙两校此次数学竞赛成绩是否一样?

答案:

,查符号等级(秩次)检验表(双侧检验),;所以,甲乙两校此次数学竞赛成绩的差异不显著。

更多相关推荐: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要到了微格教学这门课程的最后阶段了回顾一下过去同学们在课堂上说课讲课的身影还历历在目蓦然回首感想颇多下面就让我来就本学期微格教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做一下总结写一写自己心得体会微...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电子商务班级电商1101姓名霍彤彤任课教师齐旭高20xx年11月18日

学科教学法个人总结王帅

学科教学法个人总结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学科教学法这门课通过这八周的学习包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们在讲台上的说课还有老师对我的批评指点我学到了很多也为将来走上教师这个行业打下了基础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了解我明白了学科教...

项目教学法教学经验总结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项目教学法教学经验总结1汽修专业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意义11项目教学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背景现代汽车维修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熟知汽车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知识正确使用检测...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姓名:继教号:单位:《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心理,第二部分是学科的教与学。一、学科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在学习掌握各门学科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心理发展相互关…

课堂常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总结

教学法一发现法发现法是指依据教师或材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通过学生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的特点是学生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进行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事先未知...

《学科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礼贤镇第一中心小学李永红120xx946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与教学等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让...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总结

对外汉语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创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70年代末19xx清华大学第一个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xx年北京语言大学成立唯一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的大学发展阶段20世...

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总结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孟宪智本学期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在自己所任教的1081班根据相关安排认真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反映出一些...

三年级上册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英语学科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钟红云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三年级大部分学生在二年级时接触过英语所以英语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英语还是比较困难另外还有...

小学三年级各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然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一创设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结合本班的特点我...

品社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品社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

学科教学法课程总结(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