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会计总结

时间:2024.5.2

一:概述

一、工业会计的核算内容

(一)概念

工业会计是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专用会计。工业会计是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工业企业经营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反映和控制。

现代工业会计的概念:是反映和控制工业企业资金运动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是以价值形式表现的、全面的、连续的经济信息系统,它不仅完整地反映工业企业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并且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工业会计信息的收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控制,力求将其控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工业会计信息的反馈过程,则是通过考核、分析,对企业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控制,发现其脱离目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参与经营预测,影响经营决策,对将要实施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控制。因此,我们说现代工业会计是一种具有管理功能的经济信息系统。

(二)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可以分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退出。从企业角度讲,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包括货币本身)的资金。

工业企业从各种渠道取得资金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一般来说,流动资金是以货币资金形态投入企业的,固定资金是以固定资产形态投入企业。其经济活动主要以生产为中心,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

在供应过程中,企业以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企业既要与供应单位办理结算,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各种材料款和材料运输、装卸等费用,又要取得适用的材料,为进行生产而储备必要的物资。通过供应过程,流动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 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这个过程是从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制成为止的产品制造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企业的资金即由原来的储备资金转化为在产品形式的生产资金。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部分货币资金由于支付职工的工资和其他生产费用而转化为在产品,成为生产资金。此外,在生产过程中,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在使用时会磨损,这部分磨损的价值即折旧,转移到在产品的价值中,也构成生产资金的一部分。生产过程结束时,在产品制成为产成品,生产资金转变为成品资金。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将产品销售出去,完成其价值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出售所生产的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在销售过程中也会发生包装、运输、推销等产生的销售费用。以货币资金形态收回的销售收入可以补偿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耗费,以及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及筹措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通过销售过程,成品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

综上所述,企业的资金经过供、产、销三过程,从货币资金形态顺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形态,最终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这一过程称为资金循环。由于再生产过程不断进行而引起的连续不断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工业企业资金在向国家交税、分配股利和利润、归还借款时退出企业。

因此,工业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是供、产、销经营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包括:①由于经营资金的取得、运用和退出企业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 况。②企业在供、产、销的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 成本形成的情况。③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纯收入的实现、分 配和解缴的情况。

二、工业会计的核算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工业会计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1)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2)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

(3)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状况,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决策分析资料。

(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检查和监督。

之二: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在企业里,货币资金主要是由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构成。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强、变现速度快这一特点。 对于货币资金,由于具备高度的流动性,极不易控制,所以企业财会部门应该按照国家有关制度,加强对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管理监督。

(一)现金的核算

现金是指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并由出纳员保管作为备用的库存资金,包括库存的人民币和外币。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货币资金,所以现金的管理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规定执行。

1.现金的管理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现金管理的主要部门。各级人民银行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执行,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户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管理,并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现金收支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①企业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交存开户银行。当日交存确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②企业支付现金,可以从本单位库存限额中支付或者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因特殊情况需要坐支现金的,应当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坐支单位应当定期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金额和使用情况;③企业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应当写明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④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交通不便,生产或者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现金的,企业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企业库存现金的日常管理包括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两部分。现金收入的管理主要包括以现金收取的贷款,以现金形式收取的其他营业收入等。现金支出的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现金,并对现金的支出内容进行审核,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财经纪律和财经政策,是否符合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等。

企业内部必须严格现金使用范围,加强现金收支的管理。应做到下面几点:

①收取现金与签发收据应分别专人负责。企业收取现金,应由专人签发收据,由出纳人员收款,并将应存银行的现金送存银行。如果企业取得的收入有付款单位开给的凭证,仍应由专人开出收据交由交款人,以分清经办人员与收款人员的职责。

②建立收据和#5@p的用领制度。领用的收据和#5@p必须登记数量和起讫编号,由领用人员签字。收回收据和#5@p存根,应由保管人员办理签收手续。对空白收据和#5@p应定期检查以防止短缺。

③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现金支出范围支取现金。

④对已收讫、付讫的凭证,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盖上“收讫”、“付讫”章。

⑤签发支票和付款要有两人分别盖章。

⑥对现金收付款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由专人保管。

⑦对支付的保证金、押金、备用金等应定期与有关单位和部门清理核对。

⑧出纳人员对经管的库存现金,必须做到日清月结。内部稽核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

现金进行检查,以保证库存现金的安全与完整。

2、现金的核算

企业发生的每笔现金收付业务,都必须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由会计主管或其指定人员,认真逐笔审核并签章。只有这样,出纳人员才能作为收付款的合法依据。收款或付款后,出纳人员应在收、付款凭证上签名盖章,在所附的原始凭证上,要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的戳记,以作为登记账簿的根据。

为了总括地反映和监督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的状况,在总分类核算中,应设置“现金”账户,该账户属资产类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现金收入金额;贷方登记现金的支出金额;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结余款。

为了及时、详细、连续地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的情况,便于企业安排、管理现金的收支活动,工业企业还应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一般采用三栏式,也可以采用多栏式。账内以现金收入和支出的对应账户设置专栏。

现金日记账的收入栏和付出栏,同出纳人员根据审核签证后的收付款凭证,按照现金收付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加到本日现金收付总额,结出余额,并与库存现金实有数核对相符。

3.备用金的核算

备用金是指企业为了便于内部各部门和个人的日常零星开支,如市内差旅费、误餐费及不足转账起点的零星采购等以及预付给厂内某些单位或职工个人的备用现金。为了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加强备用金的管理,企业应建立和健全备用金的预借、使用和报销制度。有关部门和职工领取备用金时,应填写借款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并按规定用途支出,不得挪作他用。支用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填写报销单,随附原始凭证,经有关负责人核准,向财务部门报销。

备用金的管理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临时性备用金(也称非定额备用金),另一种是定额备用金。临时性备用金是一次借用,实报实销的。定额备用金的管理方式是财会部门对经常需要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核定备用金定额,并按定额拨付备用金,定额备用金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核准报销的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定额。这种管理方式既方便了使用单位,又简化了核算手续。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备用金的领用和报销情况,应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下,设置“备用金”明细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并按备用金的使用单位和个人进行明细核算。该账户的借方登记财会部门拨付的备用金,贷方登记核准报销或收回的备用金,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报销或收回的备用金总额。

为了具体反映备用金结算情况,应按领取备用金的部门和职工分别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核算。在备用金数额较大或备用金业务较多的企业里,也可单独设置“备用金”账户进行核算。

(二)银行存款的核算

1.银行存款的管理

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的货币资金。按照《支付结算办法》企业应在所在地银行申请开立存款结算账户,企业货币资金的收入和付出,除了规定可用现金收付的以外,其他款项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结算。

银行存款账户包括基本存款户、一般存款户、临时存款户、专用存款户。银行存款的管理包括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银行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依据以上要求,企业的存款账户不得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应由出纳人员负责。出纳人员在收付银行存鞠(业务前,应认真审核银行存款收付原始凭证是否符合现金管理制度,银行结算纪律和财经制度等规定,手续是否齐备。如有不符,有权拒绝收付。对于符合规定及手续齐备的银行存款收付原始凭证,应办理

结算的手续,并在收付款凭证上注明结算凭证号数,加盖“收讫”或“付讫”印章。出纳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付款凭证,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做到日清月结。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月至少要同银行对账单核对一次,发现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更正。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采用三栏式,也可采用多栏式。其格式与现金日记账基本相同。

2.银行存款的核算

企业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就可以办理企业流动资金存取、转账结算业务。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银行结算户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的情况,在总分类核算中应设置“银行存款”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的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账户;银行存款的付出,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银行存款的结存数额。

3.银行存款的清查

为了防止记账发生差错,正确掌握银行存款实际数额,企业应定期与银行核对账目,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是定期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时,首先要剔除未达账项的影响。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凭证传递过程中由于双方入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事项。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①企业已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收款入账;②企业已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付款入账;③银行已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款入账;④银行已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为了排除未达账项的影响,检查双方账目是否有误,企业需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该表如下:

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整,如果所列未达账项确属正常,当调节表双方余额平衡后,则说明双方记账完全相符。如果调整后,双方余额不等,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更正。企业对未达账项要及时清理,对长期未达账项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但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企业进行银行存款调账的依据,企业仍应按照客观发生的业务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用来核对企业与银行记账有无差错,反映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余额(见表5-1)。

表5-l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工业会计总结

①以现金及银行存款支付各项费用 ②以现金及银行存款购买企业所 需材料并支付增值税 ③付个人及部门备用金、押金、代垫各种款项 ④收入销售款项 ⑤收回应收款项 之三:结算业务

银行结算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连接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它对减少现金使用,提高资金效益,促进商品流通,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结算的种类

企业之间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主要以转账或票据为主,由银行运用信用职能,通过转账结算方式办理结算。

按照(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结算种类主要有: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汇兑、支票、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等七种。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上述结算方法与交易单位进行结算。

1.商业汇票

由出票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票据持有人支付款项的票据。是企业所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形式,商业汇票按其承兑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按是否带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销货企业或购货企业签发,经付款方承兑的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并经银行审查同意并承兑的票据。商业汇票适用于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法人之间根据购销合同进行的具有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经济活动。它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和异地结算中均可使用。商业汇票有较强的信用,可贴现,可以背书转让,便于商品流通,有利于银行之间融通资金。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自汇票到期日10日内。由于商业汇票的出票日与实际收付款有时间差,所以它的核算要通过“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账户。

2.银行汇票

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开户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是由出票银行签发,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汇票适用于单位、个人向异地支付各种款项的结算。银行汇票结算方式具有使用范围广、方便灵活、结算迅速、“钱随人到”,剩余款项由银行负责退回等优点。但对银行汇票要注意保管,防止遗失。由于在企业办理银行汇票时银行已将其款项从其存款户中划出,所以在未用于支付之前作为“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核算。

3.银行本票

申请人将款项交存开户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办理结算的蔡据。银行本票适用于单位或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各种款项的结算。

银行本票分为定额本票和不定额本票两种。定额银行本票面额为1 000元、5 000元、10 000元和50 000元。在票面划去转账字样的为现金本票,现金本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

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在付款期内银行见票即付。过期本票兑付银行不予办理。因银行本票超过付款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可持银行本票到签发银行办理。同银行汇票的情况相同;在未用于支付之前也作为“其他货币资金”进行核算。

4.汇兑

汇兑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支付给异地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汇兑结算方式适用于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的结算。汇兑结算方式便于汇款人向异地主动付款。适用性强,简便灵活。

5.支票

支票是单位和个人签发的,委托开户银行见票无条件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票据。支票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现金支票只能由本单位从银行提取现金时使用,转账支票只能转账。支票的日期、金额、收款人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支票结算适用于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各种款项的结算。它是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广泛使用的结算方式。支票结算手续简便、灵活,收款人将支票交存银行,一般当日或次日即可入账用款。支票结算的提示付款期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对签发空头支票或印章与预留印

鉴不符的支票,银行除退票外并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 000元的罚款;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

6.委托收款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无论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凭已承兑商业汇票、债券和存单等付款人债务证明收取同城或异地的款项。委托收款还适用于收取电话费、电费等付款人众多、分散的公用事业费等有关款项。

委托收款分为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委托收款方式便于收款人主动收款,适用范围广,不受金额起点限制。收款单位委托银行收款时,应填写委托收款凭证,并提供收款依据。付款单位开户行接到收款单位开户银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经审查无误,应及时通知付款单位。付款单位在接通知后3日内付款或提出拒付。

7.托收承付

托收承付是销货单位根据合同发货后,委托银行向购货单位收取货款,购货单位根据合同核对单据或验货后,向银行承认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适用于订有合同的商品交易以及由于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结算。代售、寄售、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异地结算中使用较为广泛。办理结算时,托收单位需要提供经济合同和运输部门的货物发货证明,购货方拒绝付款时,银行还需要根据有关规定审查拒付理由等。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销双方必须订有合法的经济合同。托收承付结算每笔金额起点为10000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金额起点为1 000元。

8.信用卡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本科目结算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各种其他货币资金。有境外往来结算业务的企业,发生信用证存款等,也在本科目结算。该科目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其他货币资金的减少数;借方余额反映其他货币资金的结余数额。本账户按其他货币资金种类设置明细账。

(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核算

1.应收账款

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该科目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企业应收的各种款项,贷方反映已收回或已结转坏账损失或转作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应收款项;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回的各种应收款项。

2.应付账款

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该科目属于负债类账户。借方反映已支付或已转销或转作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款项;贷方反映企业应支付的款项;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支付应付的款项。

(四)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的核算

1.预收账款

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货款。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借方反映产品销售收入的实际数额;贷方反映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货款。如果企业预收定金或预收货款情况不多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2.预付账款

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企业预付的货款;贷方反映企业收到所购物品时按#5@p账单支付的金额。如果企业预付定金或预付货款情况不多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应付账款”账户核算。

(五)应收票据、应付票据的核算

1.应收票据

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等收到经承兑的商业汇票;贷方反映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或已贴现或已背书转让的商业汇票,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到期收回或尚未贴现或尚未背书转让的商业汇票。

2.应付票据

科目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该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借方反映已支付的商业汇票;贷方反映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3.商业汇票贴现

“贴现”是指收款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银行,以取得现款。银行办理汇票贴现时,按到期金额扣除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贴现利息以后,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商业汇票到期,贴现银行凭票向该汇票的承兑人或贴现申请人收取款项。银行受理了持票人的商业汇票贴现业务,要计算商业汇票的贴现天数、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净贴现值)。

实付贴现金额的计算公式是:

贴现息=票据到期值X贴现率X贴现天数

贴现收入=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汇票到期日实际天数-1

其中:贴现利率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

(六)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1、其他应收款

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该科目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企业发生的应收的赔款、罚款、租金和其他款项,支付备用金、保证金、包装物押金及其他暂付款项。贷方反映企业收回应收赔款、罚金、租金和其他款项,收回暂付款项或由单位、个人对预支款项报销的金额。

2.其他应付款

核算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该科目属于负债类账户。借方反映偿还、上交或转销上述的款项;贷方反映企业发生的应付未付的赔款、租金和其他款项,预收包装物押金及其他暂收的款项。

(七)结算业务核算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2、图5-3、图5-4、图.5-5)

企业作为付款方,发生应付票据:

①支票结算方式直接购料 ②开出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外埠存款 ③使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外埠存款购买材料;使用商业汇票购买材料;采用 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材料;采用预付账款结算方式购料 ④支付商业票据款;支付尚未付款的材料款 ⑤预付款项 ⑥销售商品款项,采用支票结算方式或直接通过银行结算收款.⑦销售产品,采 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采 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 ⑧收取欠款、商业汇票款、预收账款

之四:存货

第三节 存货的核算

一、存货的分类和计价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存货的特点是其流动性,不断地处于购置、耗用、重置过程中。因此,其价值随着实物的耗用而转移,随着销售的实现而及时得到补偿。包括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一般对企业存货范围的确认是看其对货物是否具有法人财产权(或法定产权)。法定产权属于企业的物资,无论其存放出于何种状态,都应确认为是企业的存货;反之,凡是法定产权不属于企业的物资,即使存放在企业,也不应确认为企业存货。

(一)存货的分类

1.按照经济用途分类

原材料。指用于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包装物。指为包装企业产品并随同产品出售或出租、出借给购货单位使用的各种包装容器和用品。如桶、箱、瓶、坛、袋等。

低值易耗品。指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标准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不能列为固定资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如工具、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

自制半成品。指已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但尚未制造完成为商品产品,仍须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

产成品。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在成品。指企业还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或虽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但尚未验收入库,不能作为对外销售的产品。

2.按存放地点和管理责任分类

库存存货。指已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保管的各种材料和商品,以及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

在途存货。指货款已经支付,但尚未验收入库,仍由供应部门负责的外购的各种材料和商品。

委托加工存货。指委托外单位代为加工的各种材料和半成品等。

(二)存货的计价

存货的核算,不仅要反映各种存货实物数量的增减变化,还要反映实物变动所引起的流动资金运用情况的变化。因此,要正确的对各种存货计价。存货的计价方法有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是根据每种存货实际应负担的费用计算的成本。由于每批(或每期)的费用高低不同,因此,每批(或每期)的存货实际成本也不同。按实际成本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各种存货的实际费用,但在存货种类较多、规格较复杂的情况下,按实际成本计算比较麻烦。

计划成本是由企业根据财务计划或根据某种存货的费用支出水平等考虑影响存货成本的各项因素后加以确定的。按计划成本计价,可以简化各种存货的计价工作,有利于加快企业的会计核算工昨。对于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单独组织核算。

各种存货的成本构成如下:

1.外购存货的计价

外购存货是指企业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存货,它的成本由买价、采购费用和税金三部分组成。

(1)买价。即供货单位开出的发货票价款,如有进货折扣和进货折让,其买价应为扣除销货方进货折扣、进货折让后实际需付的金额。

(2)采购费用。主要包括外地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购入存货应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3)税金。企业在采购物资时,除要支付买价和相关费用外,还要支付相关流转环节的税

金。目前我国的流转税采用了两种方式,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即价格中包含了流转税,如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价外税即税金不包括在物资的价格之中,典型的就是增值税。对于价内税和价外税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价内税,企业购进存货中所包括的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构成存货成本。

价外税,应区别情况处理。经税务部门认定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无论购进货物时是否取得了增值税抵扣证明,一律计入购进物资的成本。对于被税务部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如果取得了增值税抵扣证明,则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存货成本;如果未取得抵扣证明或用以非应税项目及免交增值税项目的,支付的增值税则计入购入物资成本。

2.自制存货的计价

自制存货是指由企业内部加工制造的各种存货,如自制材料、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它的成本包括自制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费用、制造费用及其他直接费用。

3.委托加工存货的计价

低值易耗品。指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标准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满一年,不能列为固定资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如工具、管理用具、劳动保护用品等。

自制半成品。指已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但尚未制造完成为商品产品,仍须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

产成品。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在成品。指企业还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或虽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但尚未验收入库,不能作为对外销售的产品。

2.按存放地点和管理责任分类

库存存货。指已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保管的各种材料和商品,以及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

在途存货。指货款已经支付,但尚未验收入库,仍由供应部门负责的外购的各种材料和商品。

委托加工存货。指委托外单位代为加工的各种材料和半成品等。

(二)存货的计价

存货的核算,不仅要反映各种存货实物数量的增减变化,还要反映实物变动所引起的流动资金运用情况的变化。因此,要正确的对各种存货计价。存货的计价方法有按实际成本计价和按计划成本计价。

实际成本是根据每种存货实际应负担的费用计算的成本。由于每批(或每期)的费用高低不同,因此,每批(或每期)的存货实际成本也不同。按实际成本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各种存货的实际费用,但在存货种类较多、规格较复杂的情况下,按实际成本计算比较麻烦。

计划成本是由企业根据财务计划或根据某种存货的费用支出水平等考虑影响存货成本的各项因素后加以确定的。按计划成本计价,可以简化各种存货的计价工作,有利于加快企业的会计核算工昨。对于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单独组织核算。

各种存货的成本构成如下:

1.外购存货的计价

外购存货是指企业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存货,它的成本由买价、采购费用和税金三部分组成。

(1)买价。即供货单位开出的发货票价款,如有进货折扣和进货折让,其买价应为扣除销货方进货折扣、进货折让后实际需付的金额。

(2)采购费用。主要包括外地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购入存货应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3)税金。企业在采购物资时,除要支付买价和相关费用外,还要支付相关流转环节的税金。目前我国的流转税采用了两种方式,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即价格中包含了流转税,

如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价外税即税金不包括在物资的价格之中,典型的就是增值税。对于价内税和价外税我们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价内税,企业购进存货中所包括的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构成存货成本。

价外税,应区别情况处理。经税务部门认定的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无论购进货物时是否取得了增值税抵扣证明,一律计入购进物资的成本。对于被税务部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如果取得了增值税抵扣证明,则支付的增值税不计入存货成本;如果未取得抵扣证明或用以非应税项目及免交增值税项目的,支付的增值税则计入购入物资成本。

2.自制存货的计价

自制存货是指由企业内部加工制造的各种存货,如自制材料、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它的成本包括自制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费用、制造费用及其他直接费用。

3.委托加工存货的计价

委托加工存货是指由委托单位提供主要材料,由受托单位加 工,并在必要时提供辅助材料后加工完成的各种存货。其成本包 括加工过程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加工费用、以 及委托加工存货发出和收回时所支付的运杂费、装卸费及相关税 金。

二、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

按实际成本计价即对原材料的收发结存,总账、明细账的核算均采用实际成本计价。为进行该核算,企业应设置“原材料”、“在途材料(或材料采购)”、“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总分类账户。

“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燃料等)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包括回收作为原材料使用的废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的各种原材料实际成本;借方额反映月末企业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应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材料明细账。

“在途材料”账户核算企业已支付货款但尚未运到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材料实际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已支付的材料货款及采购费用;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实际成本;借方余额反映全部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户。

“应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与供货单位间的结算款项,该账户贷方登记发生的应付账款;借方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贷方余额为尚未支付的账款。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分别反映企业与各单位的结算情况。

“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预付的货款,和收到货物后补付的贷款;贷方登记企业购货应付的货款及退回预付时多付的贷款;该账户期末借方余额表示预付的货款,贷方余额为应付的货款。该账户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一)外购材料收入业务的总分类核算

1.付款,同时收料

企业在本地采购材料,采用同城结算的付款方式付款后,很快能取回材料;从外地采购的材料,有时付款和收到材料的时间也很近,货款及采购费用的支付,与材料验收入库的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这时应根据银行结算凭证、#5@p、运杂费等单据和材料入库的收料单等,填制付款并收料的记账凭证。

例:从外地购入圆钢一批,买价5 000元,供货单位发货时代垫运杂费200元,共计5 200元,货款和运费通过银行支付,材料验收入库,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5 200

贷:银行存款 5 200

2.付款在先,收料在后

企业从外地购买材料,由于材料运输时间往往超过银行结算凭证的传递和承付时间,因此会发生货款先支付而材料尚未运到的情况。对此,可通过“在途材料”账户进行核算。 例:从宝山钢铁公司购入角钢一批,买价20 000元,对方代垫运费500元,货款和运费通过银行支付,角钢尚未入库。根据银行结算凭证及所付#5@p及运费单等,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材料——宝山钢铁公司 20 500

贷:银行存款 20 500

待角钢运到并验收入库时,根据在途材料明细账的记录和收料单,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20 500

贷:在途材料——宝山钢铁公司 20 500

3.收料在先,付款在后 、

外购材料在运输较顺畅而结算手续办理不够及时或传递时间过长时,会出现材料先到而结算凭证未到的情况。另外也存在材料先到并验收入库,而企业因存款不足或其他原因暂时不能付款的情况。对此,应区别不同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1)材料已收到,结算凭证也已到达,企业因存款不足暂未付款。出现这种情况时,由于双方的购销关系已经确立,企业购入材料,应承担偿还供货单位货款的债务。因此,应通过“应付账款”账户进行反映;若企业与供方达成协议,采用商业汇票形式延期付款时,则应通过“应付票据”账户进行反映。

例:从某轧钢厂购进钢板一批,货款20 000元,对方代垫运费400元收到结算凭证,材料已验收入库,因存款不足尚未付款,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20 400

贷:应付账款——某轧钢厂 20 400

待以后支付该批材料款项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某轧钢厂 20 400

贷:银行存款 20 400

若对方同意延期付款,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抵付上项应付账款

时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某轧钢厂 20 400

贷:应付票据 20 400

(2)材料已收到,但结算凭证未到。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几天之内即可收到结算凭证,因此可以先暂不作会计分录,待结算凭证送达,支付款项后再据以编制付款并收料的记账凭证。若遇到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时,为了如实反映企业月末资产的结存情况和负债情况,对这批材料可先按照合同价格或计划价格暂估入账,并通过“应付账款”账户下设“暂估应付账款’’账进行核算。

例:从某工厂购入材料一批,根据货站通知办理提货手续,并验收入库,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合同价格5 000元暂估入账,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5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5 000

待下月初,用红字金额冲销上述分录;

借:原材料 5 000(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5 000(红字)

收到该批材料结算凭证时,按实际支付的材料买价4 000元和运费2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4 200

贷:银行存款 4 200

4.预付货款,收料后再结算

企业按照订货合同的规定,预付一定比例的货款给供货单位,供货单位根据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批量发货,发货后双方再结算货款。

例:企业向红星工厂订购原料一批,货款40 000元,按合同规定预付货款10 000元,支付预付款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货款——红星工厂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收到红星厂按合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发来的原材料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 40 000

贷:预付货款——红星工厂 40 000

该批材料全部货款40 000元,扣除企业已预付的10 000元货款,其余款项通过银行付清。企业补付货款应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货款——红星工厂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企业日常材料领发业务比较频繁,应根据领发料凭证随时登记材料明细账,以反映各种材料的发出数和结存数。为简化总分类核算工作,实际工作中是将领发料凭证定期按领用材料的部门和用途归类和总汇,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6):

图5-6 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账户关系

①购入材料尚未办理入库手续、但已经付款;办理验收入库 ②购入 材料,采用预付敦,尚未办理入库手续、但已经付款;办理验收入库 ③用商业汇票支付料款,直接入库 ④购入尚未付款的材料,直接入 库 ⑤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发出核算

(三)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为了加强对各种材料的管理,保护材料物资的完整,必须合理的组织材料明细分类核算。材料明晰分类核算,包括实物核算和价值核算两个方面。

材料明细分类核算,可采用“两套账”的方式,即在仓库设置一套材料卡片,由仓库保管人员负责登记库存各种材料实物数量的增减变化和结存情况,另外,财会部门设置一套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由财会人员负责登记。采用“两套账”的方式对材料的增减变动进行双重的记录,账卡可以核对,便于财会部门及时进行金额的核算。此外,可采用“一套账”的方式,即把仓库设置的材料卡片和财会部门设置的材料明细账合并,设置一套既有数量又有金额的材料明细账,既能为仓库管理材料物资提供数量资料,又可作为财会部门进行价值核算的明细账簿。这套账放在仓库,由仓库人员负责登记收发结存数量,财会人员定期到仓库核对仓库人员的数量核算并负责登记收发结存的金额。材料明细账按材料的品种、规格设置账页、按仓库或材料类别组成账本。

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由于材料的购入地点不同,运输方式,结算价格的不同,各批购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计算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来计算确定。对不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

三、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核算

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材料收发结存核算时,“原材料”账户按计划成本计价反映各种材料的增减变动。为了核算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以及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额,还应设

置“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材料采购”账户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的货款和采购费用以及结转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贷方登记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以及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借方余额为月末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按材料类别设置明细账。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企业各种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是各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额;贷方登记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额及月末分配转出的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超支差异额用蓝字,节约差异额用红字),该账户月末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表示月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超支或节约的差异额,该账户按材料类别设置明细账户。

(一)外购材料收人业务的总分类核算

企业外购材料的贷款及发生的采购费用,在取得和审核有关结 算凭证后,按实际数额借记“材料采购”账户,贷记“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等账户;材料验收入库时,结转入库材料用计划成本, 借记有关材料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并结转入库材料的成 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借记“材料采购”账 户,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额,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为简化 总分类核算工作,外购材料入库时不必逐笔按计划成本结转,可于 月末汇总结转,即月末将本月收到结算凭证的收料凭证按材料类别 分别汇总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算成本差异额,据以编制结转 入库材料计划成本和结转成本差异额的会计分录。

(二)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按计划成本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由于日常发出材料时,都是按计划单价计价,所以使发出材料的计价工作很简便,并可随时计价,均衡材料日常计价工作。对于平时各部门领用材料的单据,企业可定期按使用部门和用途归类汇总,月末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按计划成本编制各部门领用材料的分录。然后,通过计算和分配发出材料应分摊的差异额(超支差异额用蓝字分配,节约差异额用红,字分配),将各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以上核算的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7)。

(三)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1.材料明细账

按计划成本计价对材料收发的核算,每一种材料的收入和发出都是按已确定的计划单价计价,因此,更便于采用“一套账”的核算方式。日常核算由仓库人员在材料明细账中登记材料收发结存的数量,财会人员定期到仓库稽核,月末以结存数量乘以计划单价,计算并登记某种材料的结存金额,以便对账。

为了反映和控制库存各类材料增减变动,财会部门还应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和类别设置材料明细账,该账可根据收发料凭证定期归类汇总后登记,可以反映和控制各库各类材料资金的增减变化,还可以同仓库的材料明细账进行核对。

①用银行存款、商业汇票、赊购、预付款结算方式购入材料,计 算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并计算应支付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 ②原材料 按计划成本入摩,并结转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也可以在月末 根据“收料凭证汇总表”,结转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③原材料按计划 成本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④月末根据“发料 凭证汇总表”,计算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⑤分配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额用蓝字分配,节约差额用红字分配

2.材料采购明细账

材料采购明细账是用来记录企业外购的各类或各种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计算确定各类或各种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及成本差异额的明细记录。

材料采购明细账采用横线登记法,借方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根据有关凭证逐笔登记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贷方按照借方记录的顺序根据收料单登记验收入库的各批外购材料的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额;月末账内只有借方金额而无贷方金额的款项即为在途材料。为了下月记账方便,可将各项在途材料逐笔结转,照抄到下月账内。

3.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的设置应与材料采购账户口径一致,用以反映各类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和材料成本差异率,并据以计算和调整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四、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工业企业购入的材料,有些因企业生产条件的限制,需要委托外部单位将某种材料加工为另一种材料(如纸张加工成商标纸,木材加工成包装箱等),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委托外部加工的材料发出后,虽然保管地点发生了转移,但所有权仍属本企业,企业应加强对委托加工材料的管理,对委托加工材料的发出、加工费的结算、加工材料的收回等单独组织核算。

企业应设置“委托加工物资”账户借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支付的加工费和发生的外地运杂费及相关税金;贷方登记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的委托加工物资和退回剩余材料的实际成本;借方余额反映未加工完成的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已支付的加工费等。该账户按加工合同设置明细账。其核算的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8)。

①发出加工材料,结转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 ②支付加工费、往返运杂费以及支付的相关税金(注:指支付的代收代缴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消费税及未取得抵扣证明的一般纳税人支付的增值税及小规模一般纳人应缴纳的增值税) ③材料加工完毕入库,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五、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由于低值易耗品可以多次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的实物状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修理、报废时也有一定的残值,因此,低值易耗品的核算既有和材料核算相似之处,又有和固定资产核算相似之处。

低值易耗品在购入时,核算方法和材料核算相同,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收发,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收发。低值易耗在领用时,则要视其价值的大小和使用期限的长短,自主采用摊销方法,摊销方法一般用以下三种:

(1)一次摊销法。凡价值较低的管理用具和小型工、卡具,在领用时,根据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一次摊销;

(2)分期摊销法。价值较高,耐用期限较短的低值易耗品,可按其价值和耐用期限计算各月的平均摊销额;

(3)五五摊销法。将低值易耗品价值分两次摊销,领用时摊销50%,报废时再摊销其余的50%。

为正确反映在库和在用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正确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损耗价值,应设置“低值易耗品”账户,借方登记入库的低值易耗品价值;贷方登记领用及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价值;借方余额为在库或在用而未摊销的低值易耗品价值。该账户按低值易耗品的类别、品种规格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核算。采用“五五摊销法”的企业,应设置“在库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三个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一)低值易耗品入库的核算

企业外购、自制或委托加工完成的低值易耗品验收入库时,其核算方法与原材料入库的核算方法相同,借记“低值易耗品”账户,贷记有关账户。按计划成本核算时,还应计算其超支或节约的差异额,并转入“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账户。

(二)低值易耗品领用和报废的核算

采用一次摊销法的,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账户,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低值易耗品”账户。报废时,如有残值收入,则应作为当期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借记“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采用分期摊销法的,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先记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账户,然后根据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和耐用期限计算每期摊销额,分期摊入有关费用成本账户。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价值的差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当期摊销额,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账户。

采用五五摊销法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借记“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账户;贷记“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账户。月末,按领用低值易耗品价值的50%进行摊销,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账户。报废时,先摊销其余的50%价值(若有残料收入的应扣除残料收入);然后再注销在用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和已摊销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

六、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核算

多步骤生产的工业企业所生产的半成品,如经过半成品库收发,且根据企业成本计算的需要而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的,应通过“自制半成品”胀户,如实记录各种半成品收入和发出的情况。

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半成品收发核算的企业,日常每个车间完成的半成品经验收合格后,要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半成品入库单,送交半成品库据以登记半成品明细账。月末,计算出完工的半成品成本水平高低不同,即各期入库的半成品单价不同,故发出半成品时,应采用先进先出或月末一次加权平均等方法计算发出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并予以转账。

若企业自制半成品数量,品种较多,按实际成本计价较繁琐时,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进行半成品收发的核算,这时还需设置“自制半成品差异”账户,来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月末,将自制半成品差异在发出和结存半成品间分配。

企业产成品收发的核算和自制半成品核算相同,一般按实际成本计价进行核算。产成品种类较多的企业,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并单设“产成品成本差异”账户,月末,将产成品差异在发出、销售和结存的产成品间进行分配,将发出和销售的产成品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七、存货清查的核算

存货清查是通过对存货进行实物清点并与各存货明细账上所记录的结存数进行核对,确定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由于存货流动性较大,企业应在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的清查,在年度中间,还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存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或重点的抽查。

在对存货清查前,应将各存货明细账登记齐全,账证核对相符,账账核对相符,在此基础上通过点数、过磅、量尺、计方等方法确定各种存货的实存数量,进行账实核对。发现账实不符或有超储积压、残损变质的存货,要进一步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对于存货清查的结果,应编制“存货盘点报告表”,将账实不符的存货记入表内,列出盘盈或盘亏的数量,并注明盘盈盘亏的原因,报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审批。

企业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该账户属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盘亏和毁损的财产净值及转销盘盈财产的价值;贷方登记盘盈财产的净值及转销盘亏和毁损的价值。该账户下设“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账户。

流动资产盘盈,在按照规定程序批准转销时,冲减管理费用。如果是流动资产盘亏,要区别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如是自然损耗引起的定额内合理损耗或者是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造成的超定额损耗,其发生的净损失一般计入管理费用,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损失,由保险公司赔偿部分,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差额部分列营业外支出。其核算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9):

①存货发生盘亏、毁损,调整账面实存数,转出盘亏材料的进项税额 ②定额内的合理损耗、由于计量及管理原因造成的盘亏,扣除自责任人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经批准,转销盘盈流动资产 ③应由过失人、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④由于非常损失造成的损失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损失”⑤存货发生盘盈,调整账面实存数 ⑥结转盘盈存货的净收益,冲减“管理费用”

之五:固定资产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工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它使用时间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判断哪些劳动资料属于企业固定资产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方面,也是确定低值易耗品核算的重要标准。固定资产的判断一是时间标准,二是价值标准,根据财政部门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企业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情况复杂。为了正确组织固定资产的核算,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

(一)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直接参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例如,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管理用具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例如,职工宿舍、学校、幼儿园、食堂、理发室、医院等。

(二)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分类

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不需用和未使用三类。

(1)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中的经营用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由于季节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以及企业内部替换使用的固定资产。

(2)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本企业不需用、业经上级批准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3)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调入尚待安装的固定资产。

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以及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在车间内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都应作为在用的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按所有权分类

固定资产按所有权可以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资产。

(1)自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固定资产。

(2)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采用租赁方式从其他单位租入的固定资产,按其租赁方式的

不同,可以将租入固定资产分为经营性租入和融资租入两种形式。

(四)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分类

固定资产按其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可以分为七大类:

(1)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经营用固定资产。

(3)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是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用土地而 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应 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

固定资产的正确计价是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核算的前提。为了 如实地、科学地考核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就必须遵循一 定的计价标准,对固定资产正确计价。在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中,采用以下三种计价标准:

(一)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用状态前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有以下六种:

(1)外购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原价(扣除原安装成本)加上支付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安装成本费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2)自行建造的,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3)投资者投入的,按照评估确认的原值计价。

(4)融资租入的,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价款加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

(5)接受捐赠的,按照#5@p账单所列金额加上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计价。无#5@p账单的,按照同类设备市价计价。

(6)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按照固定资产原价,加上改扩建发生的支出,减去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后的余额计价。

企业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未交付使用以前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原则上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当期费用。

(二)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

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重新购建同样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支出。因该方法在实际使用时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通常只有在财产清查中确定盘盈固定资产价值时和在会计报表补充、附注说明时使用。

(三)固定资产折余价值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额以后的余额。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等,应按固定资产折余价值计算其损失和溢余。

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固定资产时,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计价原则,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计价入账。对于已经入账的固定资产价值不得任意变动,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能对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1)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

(2)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3)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

(4)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5)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四、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核算

(一)需设置的会计科目

为了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其资金占用情况,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总分类核算应设置以下两个总分类账户。

①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②购入工程用物资 ③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或自建固定资产 ④领用安装材料或自建工程领用材料,并将其进项税额转出 ⑤计算工程应负担的工资、福利费 ⑥计算“在建工程”成本,安装及建造完毕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⑦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当评估原值大于评估净值时,差额计入“累计折旧” 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⑨固定资产盘盈 ⑩盘盈固定资产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收入”

(1)“固定资产”账户。该账户是以原始价值反映企业全部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以及结存情况,其借方登记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贷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现有全部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①转出待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核销固定资产原值及累计折旧 ②固定资产清理收入 ③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④计算出售固定资产应交纳的营业税 ⑤计算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收益及净损失 ⑥转出对外投资及对外捐赠固定资产 ⑦固定资产盘亏 ⑧盘亏固定资产转入“营业外支出”

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应按公允价加流转税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公允价大于账面价值的差值扣除所得税后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公允价小于账面价值的差值计入“营业外支出”。

(2)“累计折旧”账户。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累计折旧的增减变动情况。该账户贷方登记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因增加旧固定资产而增加的折旧额;借方登记由于固定资产减少而同时减少的折旧额;贷方余额表示现有全部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二)固定资产增加核算(见图5-10)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由于其经济寿命的全部完结,造成固定资产退库而引起的。固定资产的清理包括报废、毁损、出售等方面,为对报废、毁损、出售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企业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支出和清理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核算账户关系如前页(见图5—11)。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一)折旧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企业费用中的那一部分以货币表现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应考虑固定资产本身的损耗程度,在此基础上既要满足固定资产更新的资金来源需要,又要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而经财政部批准的特殊行业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或者年数总和法。

1.平均年限法(也称使用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按照其预计使用

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预计净残值是清理收入与清理费支出相抵后的差额,净残值与原值的比率称为净残值率)。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或=(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5%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折旧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2.工作量法

对于某些特定的固定资产或在某些特定企业,如果固定资产在其各个期间内使用不均衡,可以按照工作时间或行驶里程等实际工作量计算折旧。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除上述两种方法外,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需要采用快速折旧方法时,需报经税务部门审批,税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按规定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

(二)计提折旧的范围

企业当期固定资产折旧的多少,直接影响当期成本的高低和利润的多少。因此,每个企业在计算折旧时都必须按照规定的范围进行。

(1)计提折旧的范围。下列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范围。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但已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及以前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等,也不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总分类核算

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等账户,贷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计 算,是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进行的。按规定,月份内增加 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月份内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 旧。所以,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是根据上月已提折旧额,加上上月 增加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减去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 来确定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

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企业计提折旧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六、固定资产修理的核算

固定资产的修理就是对固定资产不同程度的损坏的修复,通过修理和更换零件等,恢复固定资产的效能。固定资产修理费计入成本费用。计入的方法根据企业修理费支出均衡情况决定。

(一)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

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是指对固定资产个别部分进行调整和拆卸,机器设备的局部检修与清

洗,排除故障和对厂房、建筑物的局部修缮等,进而达到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工作状态的目的,根据固定资产日常修理的特点,其费用一般在发生的当月一次全部计入成本和费用,也可采用预提费用的方式平均计入各月成本和费用。

(二)固定资产的大修理

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往往各月发生不均衡,有些月份支出较多,有些月份支出较少,为均衡各期的成本负担,可通过“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调整。

对于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一次支出额较大,受益期较长也可通过“递延资产”核算,将大修理费在大修理间隔期合理摊销。

之六: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第五节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核算

一、无形资产的核算

(一)无形资产及其种类

无形资产,通常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但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叔、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1)专利权。专利权是专利的所有者在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其发明的某一产品和造型、配方、结构、制造工艺或程序等拥有专门的特殊权利。它给予发明者独家使用和控制该项发明的特殊权利。

(2)商标权。商标是用来辨认特定的商品或劳务的标记,注册商标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专用权。按商标法规定,商标可以转让,但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企业购买他人的商标,花费较大时,可以将其本金化。

(3)著作权。著作权是指著作的出版权。保护著作出版销售的独占权。

(4)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一般是指中外合营企业,中方合营者向中国政府申请取得的,由合营企业使用的土地使用权。申请土地使用权必须按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费。

(5)特许经营权。指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如:邮电通讯等专营权、烟草专卖权、连锁店的分店等都属于特许经营权。

(6)非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是指不具有专利权的、没有公开的、专门技术知识、工艺程序、经验和产品设计等。

(7)商誉。商誉是指企业因地理位置优越,经营效益好、信誉高而获得客户的信任,形成经营上的优越条件,从而能给企业带来高于同行业的获利能力。

(二)无形资产的核算

企业应设置“无形资产”账户,账户借方登记取得的无形资产价值;贷方登记转出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摊销价值;借方余额为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该账户按无形资产类别设置明细账。

1.无形资产的取得

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途径主要是购入、自创和其他单位投资转入,各项无形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全部支出或研制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及申请时发生的费用计价。

2.无形资产的投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可以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时要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确认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即以账面价值作为对外投资额入账;若评估确认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评估价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算扣除所得税后应作为增加资本公积金处理,若评估价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列支。

3.无形资产的转让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转让其所有权,另一种是转让使用权。如转让

所有权,应按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取得转让收入,同时按无形资产摊余价值结转成本。如只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企业仍保留对该项无形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则应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收取转让费用,并将按合同规定履行出让义务时所发生的费用(如派出技术服务队的费用等)作为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成本。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均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其相应的成本、费用,则作为其他业务支出。

4.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是根据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确定其摊销期和摊销额。但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其经济寿命也较难确定。按有关规定,某些无形资产有规定的有效期限,如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有效期为15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有效期为5年。再如,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使用权为10年。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可在其法定的有效期限内分期摊完,不留余额。对于没有法定有效期限的无形资产,一般可按10年计算摊销期。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摊销时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 无形资产核算的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12):

图5-12 无形资产核算的账户关系

①外部购入无形资产 ②接受捐赠无形资产 ③投资转入无形资产 ④无形资产摊销 ⑤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 ⑦无形资产转让所有权,将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转出⑧计算无形资产转让应交纳的营业税

二、递延资产的核算

递延资产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企业可以设置“递延资产”账户,也可以按所属种类将二级账户“开办费”和“长期待摊费用”作为一级账户使用。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递延费用;账户贷方登记分期摊销的递延费用;借方余额为尚待摊销的递延费用。该账户按照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一)开办费的核算

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利息等支出。开办费是为企业在以后各个会计期间获利而发生的支出,因此,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按照不短于5年期限将开办费分期摊入管理费用,如果金额较小,也可以一次计入当期费用。

(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

除开办费以外,企业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发生的费用数额较大,受益期限在一年以上也属于递延费用,其摊销期限应在一年以上。

之七:长期投资

第六节 长期投资和长期负债的核算

一、长期投资的核算

长期投资是指企业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或为了有助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将企业的资产投资于其他单位。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核算,应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账户,“长期股权投资”用来核算股票投资和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投资;“长期债权投资”账户核算企业取得的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企业的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入账。以实物和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投资时,应按资产重估确认的价值入账,重估确认的价值若与账面净值不符,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企业为对外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应设置“投资收益”账户进行核算。

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贷方登记长、短期投资取得的投资收入;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期末将投资收益(或损失)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一)股权投资的核算

这里我们主要讲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之分,主要视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是否拥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一般认为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的资本的20%以下时,则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此时长期投资账户的金额不因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增加或者减少而变动。反之若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的资本的20%及以上时,则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被投资企业增加或者减少的净资产中所拥有或者分担的数额,作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损失,同时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并且在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实际分得股利或者利润时,相应减少企业的长期投资。企业认购股票的投资成本,按照取得长期股票投资时发生的全部价款计价,如果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扣除应收股利后的差额计价。

股票投资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其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13、图5-14):

①购入股票,按成本价计入“长期投资——股票投资”,已宣告未收到的股利计入“应收股利” ②收到已宣告的股利③收到股利

(二)债权投资的核算

债权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这里我们主要讲债券投资,企业可以用闲置的资金购买债券,企业购入的债券,一类是国家为解决财政资金不足而发行的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特种国债等;另一类是企业为筹集资金,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向社会发行的企业债券。按有关规定,前一类债券免交所得税。企业认购债券,按实际发生支付的全部款项入账,包括支付的佣金、税金及手续费。

①购入股票 ②得知对方取得净利,按照对方的净利x投资比例 ③企业分得的利润,按照对方实际分配的利润x投资比例 ④被投资企业因各种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⑤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企业的亏损额x投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亏损,但减少投资时需注意,因投资企业是就投资额对被投资企业承担有限责任,所以应当以账面价值减记为“零”为限

若企业购入其他单位转让的债券或购入日为非发行日,可能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经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该利息费用作为“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尚未到期的债券利息应计入债券成本。

企业购入的债券,在持有期间应得的利息应作为投资收益,债券应计利息,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债券发行价格要按当时的市场情况确定,当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按票面价值发行;当票面利率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时,为使所发行的债券利率与市场利率水平持平,则债券溢价发行(高于面值出售)或折价发行(低于面值出售),企业溢价购入(或折价购入)的债券,其多付(或少付)的资金,实际是为了取得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利息而预先多付(或少付)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应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分期摊销。其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15、图5-16、图5-17):

(1)面值购入

(三)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投资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投资属于企业的股权投资,非现金资产是指除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其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等,按《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企业放弃非现金资产取得的投资按公允价值确定其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可以是评估确认价值,可以是资产的市价,可以是双方协议价。它的核算与股票投资情况相同,也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在核算中主要注意投资成

本的确定。

之九:工资

第七节 工资的核算

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通过“应付工资”账户进行核算,应付工资是为企业计算及发放工资而设置的会计账户,集中反映企业应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经常性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内容,正确核算工资,区别工资性支出和非工资性支出。凡属于工资总额内的工资性支出,不得漏计;凡不属于工资总额内的非工资性支出(如洗理费、交通费、医疗费、保育补助费、困难补助等),不得计入。

一、工资的结算

工资结算的内容包括应付工资的计算、代扣款项的计算、实发工资的计算和工资的发放。

(一)工资结算的原始记录 .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付给职工的工资应依据有关原始记录进行计算,计算工资的原始记录主要指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二)应付工资的计算

应付工资的计算是工资结算工作的核心,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项目计算对每个职工的应付工资额。

1.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是按考勤记录登记的职工出勤、缺勤天数和每人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的。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方式。在月薪制下,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只要职工出满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标准工资,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资应从标准工资中扣除。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计时工资=标准工资-缺勤应扣工资

缺勤应扣工资=事假和旷工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资率是职工每日应得平均工资,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率=标准工资/30

依照这种方法,厂休日、法定节假日照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跨越厂休日、法定节假日,视为缺勤,照扣工资。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21.17天计算:日工资率:标准工资/21.17

依照这种方法,厂休日、法定节假日不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跨越厂休日、法定节假日,不扣工资。

2.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是按产量记录和计件单价进行计算的。产量包括合格品的数量和料废品数量,料废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导致的废品。

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

计件工资按计件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以班组为计件对象,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计件工资为小组集体应得工资总额,集体计件工资还应在小组组员之间分配,计算出个人应得工资。

3.加班加点工资、经常性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及特殊情况下工资的计算

加班加点工资应按加班时间、工资率及有关规定计算;奖金按企业的奖励条件和奖励标准计算;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应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计算。

(三)工资结算凭证

企业与职工进行工资结算时,需要编制工资结算凭证,工资结算凭证主要有工资结算单和工资结算汇总表。

1.工资结算单

为了反映企业对每个职工的工资结算情况,每月应编制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单通常按部门、车间或班组设置。

2.工资结算汇总表

为了总括反映整个企业及各车间、部门的工资结算情况,便于进行工资核算,应根据“工资结算单”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

二、工资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总括地反映工资结算和工资分配的情况,应设置“应付工资”账户,凡属于工资总额范围内的各项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均应通过该账户核算。“应付工资”账户借方登记本月发放的工资总额,包括实发工资和代扣款项;贷方登记本月应付工资总额,即本月分配的工资总额;余额反映已分配的工资与已发放的工资的差额。如果企业以本月发放的工资总额作为月末分配的工资总额,则该账户月末无余额。

工资核算分录关系如下(见图5-23):

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为了反映和控制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应设置“应付福利费”账户,账户贷方登记按规定提取福利费;借方登记福利费的使用数;贷方余额为福利费的结余。计提应付福利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福利费的提取数=工资总额×14%

分录该核算的会计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24):

之十:产品成本

第八节 产品成本的核算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及要求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

工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生产过程,又是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过程,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一季、一年)为进行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即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耗费就是该时期的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产品成本。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的构成,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都作为期间费用,由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耗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设备利用是否充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产品成本这一指标表现出来。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也是对产品成本的监督、管理过程,因此,企业的成本核算要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加强对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提供生产费用支出的真实资料。对不合理的开支,要坚决抵制;对超计划的费用开支,要按规定的审批手续办理;对各项浪费和损失,要查明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正确划分费用支出界限。产品的生产成本是企业的一种费用支出,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并不都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为了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必须划清各项费用支出的界限。

A.正确划清资本支出和收益支出的界限。

B.正确划清产品生产费用支出与期间费用支出的界限。

C.正确划清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D.正确划清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E.正确划清完工产品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产品成本核算工作较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和准确,。必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A.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B.建立和健全材料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包括在产品盘点制度)。

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

D.正确确定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

(三)产品成本项目

为了便于归集生产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对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可将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支出。

(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为成本项目,便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可以考核各项费用定额或计划执行情况,查明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业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四)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生产成本的核算是对生产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情况的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第一,生产费用的核算;第二,生产成本的计算。

生产费用核算,是根据经过审核的各项原始凭证汇集生产费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然后,将汇集在有关费用账户中的费用再进行分配,分别分配给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的计算,是将通过生产费用核算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的费用进行整理,按成本项目归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计算。如本期投产的产品本期全部完工,则所归集的费用总数即为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期末有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则需采用适当方法将按成本项目归集起来的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

(一)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

为了按照经济用途归集生产费用,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或设置“生产成本”总分类账,下设“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账户), “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生产费用总分类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为了归集核算企业基本生产车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计算基本生产产品成本而设置的。账户借方登记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

支出及制造费用;贷方登记验收入库的完工产品成本;借方余额为基本生产的在产品成本。该账户下按产品品种、步骤、类别为对象设置明细账户。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为了归集和核算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计算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成本而设立的。该账户借方登记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辅助生产完工产品或劳务成本;借方余额反映辅助生产在产品成本及尚未转出的劳务成本。该账户下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是为了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贷方登记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除季节性企业外,该账户月末无余额。该账户下按车间设置明细账户(规模较大的辅助生产车间也可通过在“制造费用”账户下设明细账来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组织和管理费用支出)。

“待摊费用”账户核算已经支付,但应分期推销,计入各月产品成本的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已发生的待摊费用;贷方登记按月摊销,计入各项产品成本的费用;借方余额为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该账户下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户。

“预提费用”账户核算尚未支付,但应计入本期产品而预先提取的费用。该账户贷方登记预提的费用;借方登记支付已预提的费用;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已预提而尚未支付的费用。该账户下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户。

(二)生产费用的明细分类核算

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根据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分别按产品品别、产品批别、或产品步骤设置“基本生产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应按照车间、产品或劳务设置“辅助生产明细账”,并按成本、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照生产单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费用明细项目设专栏。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应根据有关凭证记入“基本生产明细账”成本项目栏;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记入“辅助生产明细账”有关成本、费用栏;属于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制造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计入“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有关费用栏。

月终时,将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汇集的费用,按其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然后,将“制造费用明细账”所汇集的费用采用适当分配标准分配给各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记入各“基本生产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栏;最后将各“基本生产明细账”所汇总的费用总额(期初的费用加上本期记入的各项费用),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三)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

各项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般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制生产费用分配表,将费用按用途进行分配。凡是直接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就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将费用在这几种产品间进行分配。

分配标准是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应与被分配的费用有密切的联系,如工时、生产量、材料消耗定额等。分配标准选择的合适,才能保证费用分配的正确、合理。

确定分配标准后,进行费用分配时先计算费用分配率,然后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数额。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生产费用的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标准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数额=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数×费用分配率

有关生产费用的分配说明如下:

1.材料费用的分配

凡各个车间为生产某种产品而领用的材料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 的生产成本,无需进行分配。若领用的材料是为生产多种产品而共 同耗用,则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间分配,然后,再将 各产品应分配的费用数额分别计入各有关产品的成本。分配标准有 以下几种:

(1)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定额耗用量是以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和实际生产量计算的耗用数量。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可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

(2)按产品重量比例分配。如果几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而材料的消耗量与产品的重量有直接关系,则可以按产品的重量分配材料费用。

(3)按系数比例分配。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耗用同一种材料时,可根据各产品所耗该种材料的多少,确定各产品耗用材料的比例关系,即选择其中一种产品为标准产品,系数为1,再将其他产品耗用材料的数量按标准产品折算,求出相应的系数,并以此作为分配材料费用的依据。

2.工资费用及应付福利费的分配’

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应根据工资结算和分配的凭证计入各种产品的“直接工资”项目;按工资总额14%计提的应付福利费,也应分配计入各产品的“其他直接支出”项目。

分配工资费用和应付福利费时,通常按产品的实用工时比例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能使产品的工资费用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联系起来。由于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产品耗用工时就越少,分配的工资费用和应付福利费也越少,因而比较合理。在工时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也可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

3.其他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

除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之外的一些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如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等)一般不单独设置成本项目,不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而应在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凭证,按其用途分别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归集的费用,月末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并按工时或其他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四)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分配

待摊费用是指已支付或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该费用按照收益部门进行分配。如预付的报刊订阅费、保险费、分期摊销的低值易耗品摊销费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或实际发生的费用,该费用按照收益部门进行分配。如预提银行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主要是为本企业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生产。其主要是向本企业的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有的只提供一种产品和劳务,如供电、供气等;有的则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如工具、模型、备品备件的制造、机器设备的修理等。有时,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和劳务也对外销售,但这一般只是属于附带生产行为。

辅助生产费用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有关凭证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各明细账户的有关项目栏。月末,将按车间设置的明细账户所归集的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将费用分配到各受益的车间、部门或产品。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和转出的方法,根据其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制造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应按各种产品归集,完工时将计算出的完工产品实际

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账户借方。对提供水、电、汽、运输、修理等产品和劳务所发生的费用,一般是月末按受益单位耗用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由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相互提供服务,如修理车间为供电、供水车间修理设备,供电车间为修理、供水车间提供电力,供水车间为修理、供电车间供水。因此,要计算分配某一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就要确定其他辅助生产的费用。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服务的情况,企业可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方法。

(六)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企业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根据有关付款凭证,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等,将有关费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及各明细账户有关项目栏。月终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这些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栏。 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有按产品的实用工时比例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等。季节性生产的企业,为了使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不致因为生产的季节性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可采取按计划分配率的方法,即根据当月的产量和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分配本月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年终时再将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的差额进

行调整。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通过前述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间的分配和归集,已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中。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种产品全完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之和,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果某种产品没全完工,则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之和就是在产品的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生产费用不必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如果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则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所归集的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品之间的关系为: 月初在产品费用十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十月末在产品成本

为了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品,首先要确定完工产品数量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产品数量可根据产成品交库单计算,在产品的数量则应通过在产品收发结存记录如实记载,并于月末和实物进行核对,确定在产品的结存数量。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按所耗直接材料计算、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计算、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按定额成本(定额消耗量)比例计算方法等。

成本核算的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25)。

四、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工业生产的类型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根据企业不同的生产类型并结合管理上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按照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划分,可分为简单生产和复杂生产。简单生产是指工艺技术过程中不可间断或者在工作地点上不能分散进行的生产,如发电、采掘等工业。这类生产周期较短,步骤单一,也称单步骤生产。复杂生产是指工艺技术过程可以间断为若干个步骤,因而可以分别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这种生产可以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几个企业协作进行。在一个企业内,这种生产可以由一个车间来完成,也可以由几个车间协作进行。复杂生产又可分为连续式和装配式两种。连续式生产是在原材料投入生产后,必须按一定的顺序经过几个连续加工步骤最后制成产成品,如纺织、五

金制品等工业。装配式生产是把各种原材料平行地加工成各种零件,把零件装配为部件,然后把部件装配成产成品,如机床制造、家用电器工业等。由于复杂生产,产品需经过几个步骤才能加工完成,所以也称多步骤生产。

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按照生产组织特点划分,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是不断重复生产品种相同的产品,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稳定,品种较少但产量多。如纺织、酿酒、造纸等。成批生产是按预先规定的批别、数量进行的生产,特点是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的生产往往成批的重复进行,如家用电器、服装、制鞋等工业。根据批量的大小,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生产和小批生产。单件生产是根据定货单的要求制造某种特定性能、规格的产品,特点是产品种类较多,但极少重复,如造船、重型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等工业。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生产类型的特点,还要考虑成本管理的要求。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在产品成本计算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结合,构成了以成本计算对象不同为主要特征的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对象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品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2)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件、小批生产。

(3)以各种产品及其所经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除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外,为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和成本计算的要求,还可采用其他一些成本计算方法。如分类法、定额法或标准成本法等。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或车间中,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该种产品,计算成本时,只需开设一张成本计算单,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都是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这种产品的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就要按产品品种开设多张成本计算单,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中,间接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分配。月末计算成本时,如果没有在产品或者在产品数量很少,则不需要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按成本项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总成本,用总成本除以产量,即可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如果月未有在产品,而且数量较多,则应将成本计算单内归集的生产费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成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三)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或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 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又称为“定单法”。

分批法基本上是根据购货单位的定单来确定产品的批量,一般 是一张定单为一批;如果一张定单中不止一种产品时,也可将这几 种产品分为几批;如果一张定单中虽只有一种产品,但数量较大, 则可按最优批量将其划分为数批;如果几张定单都定有同一种产 品,且数量都不多,也可将其合并为一批;如果定单中只有一件产 品,但较大型和复杂,生产周期长,也可按产品的组成部分将其分 为数批投产。

采用分批法,仍按会计结算期于月终归集生产费用。当某批产 品完工时,归集在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某批产品未完工时,归集于成本计算单中的生产费用就是在产品成 本。各批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月末一般不存在完工 产

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是,在一批产品跨月份完工 交货时,为了管理上与统计工作口径一致,并计算销售成本,月末 就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以计算产成品成本。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制造完成要经过若干生产步骤,除最后一个步骤完工的产成品外,其余生产步骤完工的都是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可以用于以后的生产步骤继续加工或装配,也可以对外出售。为了进行各步骤的成本管理,不仅要求计算各种产成品的成本,’而且要求按照生产步骤来计算成本,即要求按各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步骤来设立产品成本计算单,于月末定期进行成本计算。分步骤设置的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费用,要采用适当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根据企业管理对各步骤所提供成本资料的要求不同和简化成本计算的要求,分步法在结转各步骤成本时,可以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逐步结转法按照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之十一:销售和利润

第九节 销售和利润的核算

产品的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企业只有将生产出来的产成品及时销售出去,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收回货币资金,从而保证企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工业企业的销售业务分为产品销售和其他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是指产成品、代制品、代修品、自制半成品等产品和工业性作业的销售。其他收入是指产品销售以外的外购商品销售、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和运输等非工业劳务的销

售。

本企业的基本建设工程、福利事业单位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应视同对外销售,按销售价格进行结算。

一、销售业务的有关账户

为了进行销售业务的核算,工业企业设置了“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一)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收入”账户核算企业销售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毕成品、工业性劳务等所发生的收入。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企业实现的产品销售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账户。

发生销货退回时,不论是属于本年度还是属于以前年度销售的,都应冲减本期的销售收入,借记“产品销售收入”,贷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有关科目。

期末应将“产品销售收入”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二)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成本”账户核算企业销售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成本。企业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产品销售成本”,贷记“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发出商品”等账户。在产成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应同时结转应负担的产成品成本差异。

销售退回的产品,可以直接从本月的销售数量中减去,得出本月销售的净数量,然后计算应结转的销售成本,也可单独计算本月销售退回的产品成本,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产

品销售成本”。

期末应将产品销售成本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三)销售费用

“产品销售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在产品销售等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常费用。

企业发生的产品销售费用,借记“产品销售费用”,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四)销售税金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组成,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月末,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出应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借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应将”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五)其他业务收人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期末应将“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六)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与其他业务收入项目相关的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的成本。在企业确定其他业务收入的同时,应当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原材料”、“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包装物”等。

二、产品销售的总分类核算

产品销售,应依据收入准则确定收入实现时间(见图5-26、图5-27)。

三、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例:

①本月销售原材料一批收到货款5850元(含税),存入银行,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 8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②结转材料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4 5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支出 4 590

贷:原材料 4 500

材料成本差异 90

③计算销售原材料应交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作会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 85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59.5(850×7%)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25.5(850×3%)

④结转其他销售利润。

其他销售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他销售利润二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

金及附加

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业务收入 5 000

贷:本年利润 5 000

借;本年利润 4 675

贷:其他业务支出 4 675

之十二:收益分配

第十节 收益分配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核算的有关账户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利润或亏损是考核企业经营情况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

(一)本年利润

该账户核算企业在本年度自年初始到本期末止实现的累计利润(或累计亏损)总额。该账户贷方登记本期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借方登记结转的本期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成本、费用、税金、支出,贷方余额为累计利润。

期末结转利润时,企业应将“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借记“产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将“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记“本年利润”,贷记“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产品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账户,将“投资收益”账户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本年利润”;如为投资损失,则作相反会计分录。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全部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二)利润分配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结余额。该账户借方登记利润的分配额;贷方登记年终结转的全年利润及弥补的亏损额;年末余额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该账户一般应设置“未分配利润”、“一般盈亏公积转入”、“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等明细账户。

(三)盈余公积账户

该账户核算企业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依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法定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金,一般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准备,一旦职工福利设施完工以后,就应将法定公益金转入一般盈余公积中的任意盈余公积。一般盈余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发生的亏损,也可以转增资本。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按用途设置明细科目核算。

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科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科目;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二、利润(或亏损)实现的核算

工业企业的利润由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和营业外收支的差额、投资净收益组成。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财务费用

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让取得款项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增加的净资产中所拥有的数额等。

投资损失包括投资到期收回或者中途转记取得款项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减少的净资产中所分担的数额等。

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 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该核算账户关系如下(见图2-28):

三、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的核算

企业取得的净利润,应当按规定进行分配。企业年度内可供分配的利润包括本年净利润加上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企业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按财务制度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和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金50%时可不再提取。该核算账户关系如下(见图5-29):

之十三:会计报表

第十一节会计报表

一、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工业企业会计报表是工业企业根据日常核算资料定期编制,总括反映企业财务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文件。

1.会计报表的种类

工业会计报表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2.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编报月报、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做到手续齐备,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不得为了赶编报表提前结账,不得任意估计数字,严禁弄虚作假,篡改数字。

各种会计报表之间,各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数字,应该相互一致。本期报表与上期报表之间有关的数字应相互衔接。各个年度会计报表中各项的内容和核算方法如有变动,应在年度会计报表中加以说明。

各种会计报表中所规定的补充资料,都要填列齐全,并应填列最后核定的数字,未经核定的,应填列最后上报的数字。

会计报表应由单位领导、总会计师和会计主管人员审阅,并签名或盖章。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要装订成册,加盖公章。

报出的会计报表如发现错误,应及时办理订正手续。除更正本单位留存的报表外,并应

同时通知接受报表的单位更正,错误较多的,应重新编报。

企业的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应附送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的会计报表应报送开户银行、财税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各一份。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编制说明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月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报表。该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该表“期末数”大部分可以根据各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其中一部分项目需要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合并或调整后填列。需合并、调整的项目填列方法说明如下: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资金等货币资金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预付款项”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根据“预付款项”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预付款项”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包括在“预付账款”项目内。

(3)“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

(4)“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以后各期分 期摊销的费用。企业的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以 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应在本表“递延资产”项 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数字内。本项目应根据“待摊费用”科目 的期末余额填列。“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在项目内 反映,增设“外汇价差”科目的企业,该科目如有借方余额,也在 本项目内反映。

(5)“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在清查财产中 发现的尚待批准转销或作其他处理的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扣除盘盈 后的净损失。本项目应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所属“待处理 流动资产损溢”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企业待处理的固定资产净损失,应在本表“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项目另行反映。

(6) “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的实际成本,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7)“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长期投资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债券,应在流动资产类下“一年内 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单独反映。本项目应根据“长期投资” 科目的期末余额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后的数额填 列。

(8)“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反映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货款。本项 目应根据“预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 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10)“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1)“其他长期负债”项目。反映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本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本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另行反映。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均应根据有关科目期末余额扣除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数后的余额填列。

(12)“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科目内以“—”反映。

资产负债表举例(见表5-2)。

三、损益表的内容及编制说明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月份、年度内利润(亏损)实现情况的报表(见表5-3)。

损益表中的各项目,根据相应账户中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据以计算出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表5-3 利 润 表

四、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以便于报表使用费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来来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

1.现金

现金流量表所涉及的第一个概念,便是现金的概念,这里所说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流动性及变现性很强的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款项及短期投资。在具体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会计人员可以将短期投资中易变现的部分作为现金等价物,如果短期投资很少或短期投资的变现性也可以 不以货币资金为基础进行编制。 会计上所说的现金通常指企业的库存现金。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不仅包括“现金”账户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也包括“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其他货币资金。

应注意的是,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中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不应作为现金,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2、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其中,期限较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例如可在证券市场上流通的三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等。

3.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等取得现金,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原材料、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等而支付的现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信息能够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资金是否紧缺,企业偿付能力大小,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

企业管理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

应该注意的是,企业现金形式的转换不会产生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是企业现金存放形式的转换,并未流出企业,不构成现金流量;同样,现金与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也不属于现金流量,比如,企业用现金购买将于3个月内到期的国库券。

(二)关于现金流量的分类

本准则将现金流量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根据上述定义,经营活动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就工商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款等等。

各类企业由于行业特点不同,对经营活动的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现金流量进行合理归类。由于金融保险企业比较特殊,本准则对金融保险企业经营活动的认定作了提示。

2.投资活动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投资活动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分得的股利及利息、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等。

3.筹资活动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与资本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项目,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

这里“债务”是指企业对外举债所借入的款项,如发行债券、向金融企业借入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

(三)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般包括:收回当期的销售货款和劳务收入款,收回前期销售货款和劳务收入款,以及转让应收票据所取得的现金收入等。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应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款中扣除。

本项目不包括随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一起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这部分税款已单设项目反映。

企业当期销售货款或劳务收入款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的预收账款-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

上述公式中的各项目,包括与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收入同时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的租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

3.收到的税费返还

反映企业实际收到的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4.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现金流入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收入,如收到的或没收的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押金,罚款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以及流动资产损失中所获取的赔

偿款项。

5.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当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的前期购买商品的应付款以及为购买商品而预付的现金等。包括因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同时支付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企业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账款+当期支付前期的应付票据+当期预付的账款-当期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6.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租金按当期实际支付的款项反映。

7.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方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现金。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包括工资、奖金以及各种补贴等;为职工支付的其他现金,如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商业保险金及住房公积金等。但应注意,企业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以及未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的费用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奖金在“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8.实际交纳的增值税款

本项目反映企业实际交纳的增值税税款。

投资活动支付的增值税应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列示,不在本项目中反映。

9.支付的所得税款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际交纳的所得税。

10.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本项目反映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于当期实际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各种税款。包括本期发生并实际支出的税金和当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金以及预付的税金。 对有关投资项目发生的税金支出,不应列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在有关投资项目中列示。如交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11.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除上述主要项目外,企业还有一些项目,如支付罚款、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银行存款手续费等管理项目的现金支出,可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企业收回的投资款项中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投资本金,二是投资收益。除投资本金在本项目反映外,与投资本金一起收回的投资收益也应在本项目反映。但债券投资本金与利息,一般易于分清,其债券利息收入应与本金分开,在“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单独反映。

2.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因对外投资而分得的股利或利润。

3.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债券投资所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债券投资,其利息收入也应在本项目中反映。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本项目反映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扣除为出售这些资产

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还包括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变卖收益以及遭受灾害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等。

如果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为负数,则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反映,列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的现金及增值税款、建造工程支付的现金、支付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现金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购入或自创取得各种无形资产的实际现金支出。购建固定资产项目中,不包括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金,应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6.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股票等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7.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购买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而支付的现金。企业购买债券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的,以及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均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反映。

8.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入与支出

除上述各项投资活动以外,企业还会发生一些其他投资活动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这些收入和支出分别在“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所收到的现金。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股份,须委托金融企业进行公开发行,由金融企业直接支付的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费用,从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收入中扣除,以净额列示。

2.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收到的现金。本项目以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现金列示。委托金融企业发行债券所花费的费用,应与发行股票所花费的费用一样处理,即,发行债券取得的现金,应扣除代理发行公司代付的费用后的净额列示。

3.借款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归还金融企业借款、偿付企业到期的债券等。

本项目按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偿债金额填列。对于以非现金偿付的债务应在报表附注中说明。

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在本项目反映,而列入“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

5.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为发行股票、债券或向金融企业借款等筹资活 动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咨询费、公证费、印刷费等。这里所说的现 金支出是指资金到达企业之前发生的前期费用,不包括利息支出和 股利支出。前述委托金融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而由金融企业代付的 费用,应在筹资款项中抵扣,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6.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以及分配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7.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不同用途的借款,其利息的开支渠道不一样,如在建工程、财务费用,但均应在本项目反映。

8.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包括支付的当期应付租金和前期应付未付而于本期支付的租金。

9.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如发生重大亏损短期内无力弥补 或缩小经营规模等,企业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依法减资。因缩小经 营规模而由股东抽回资本所发生的现金支出,在本项目反映。

10.与筹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收入与支出

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企业还会发生一些其他与筹资活动 项目有关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这些收入和支出分别在“收到的 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和“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 的现金”项目反映。

(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关于现金流量表的总额或净额反映

现金流量一般应当以总额反映,从而全面揭示企业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但对于那些待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以及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应当以净额列示,反之,如果以总额反映,会对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还能力、分析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产生误导。

2.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列报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也称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直接法是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间接法是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依据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应采用直接法,同时要求在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

1.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在直接法下,整个工作底稿纵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其中又分为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两部分;第二段是利润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工作底稿横向分为五栏,在资产负债表部分,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名称;第二栏是期初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数;第三栏是调整分录的借方;第四栏是调整分录的贷方;第五栏是期末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数。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部分,第一栏也是项目栏,用来填列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项目名称;第二栏空置不填;第三、第四栏分别是调整分录的借方和贷方;第五栏是本期数,利润表部分这一栏数字应和本期利润表数字核对相符,现金流量表部分这一栏的数字可直接用来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是: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分录大体有这样几类:第一类涉及

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通过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费用转换为现金基础;第二类是涉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筹资项目,反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类是涉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和筹资项目,目的是将利润表中有关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入和费用列入到现金流量表投资、筹资现金流量中去。第四类,还有一些调整分录并不涉及现金收支,只是为了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期初变动。

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现金,而是分别记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记表明现金流入,贷记表明现金流出。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不定期记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2.T形账户法

采用T形账户法,就是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采用T形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开设T形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该账户;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式各样T形账户,并进行核对,该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T形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八)关于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

1.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一定时期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所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信息,应在报表附注中批露。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不涉及现金收支,但对以后各期的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如融资租赁设备,记入“长期应付款”账户,当期并不支付设备款及租金,但以后各期必须为此支付现金,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了一项固定的现金支出。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的业务主要有:以固定资产偿还债务、以对外投资偿还债务、以固定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以存货偿还债务、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等。

2.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正如前述,企业应在报表附注中,通过债权债务变动、存货变动、应计及递延项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将净利润调节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在净利润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主要项目包括:(1)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转销的坏账;(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6)财务费用;(7)投资损益;(8)递延税款;(9)存货;(10)经营性应收项目; (11)经营性应付项目; (12)增值税净额。

调节公式是: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坏账准备或转销的坏账+当期计

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增值税增加净额(减:减少净额)+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

公式中的增值税增加净额,是指本期收到的增值税款与支付的增值税款之间的差额。

3.现金流量净增加额(见表5-4)

5-4 现金流量表

本准则规定,应在报表附注中提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信息,这是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账户以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比较得来的。 很显然,“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项,应是指符合本准则“现金”定义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应当作为投资处理。

附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现金流量表中最后一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存在勾稽关系,即金额相等。

编者语:

本书在工业企业会计一章中详尽介绍了企业会计的全部内容及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故在商业企业会计和旅游、餐饮服务业会计中,相关的内容我们将不再重复,而把具有分行业会计特点的部分内容作为阐述重点,以免造成篇幅过大、内容重复,给读者带来没必要的麻烦。

更多相关推荐:
公司工会财务工作总结

我受公司工会***主席的委托,向大会做第*届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自200*年*月*日工会换届以来,公司工会财务工作在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工会财务、经…

工会财务工作总结

20xx年工会工作总结20xx年,我在工会主席的带领下,在区工会财务的指导帮助下,我单位工会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工会法》、《工会财务会计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工会经济为中心,结合我单位工会的实际情况开展…

20xx年度工会财务总结

20xx年度XXXX工会财务工作小结20xx年已近尾声,20xx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弹指一挥间,我们杭汽轮工会财务工作在公司工会领导的重视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保持了稳定的发展,今年共收到行政工会经费收入X…

工会会计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工会会计个人年终总结范文一、注重对工会干部及广大职工的教育,切实提高综合素质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在职工中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工人阶级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

20xx工会会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xx工会会计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注重对工会干部及广大职工的教育切实提高综合素质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运用各种有效载体在职工中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工人阶级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广大职工的荣辱...

20xx工会会计年终工作总结

20xx工会会计年终工作总结全面加强经费收缴和财务管理工作,根据省总工会云工[xx]23号及云狱电[xx]128号文件精神,配合监狱系统做好基层工会财务大检查工作,我狱积级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本单位工会财务工作进行…

20xx工会会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20xx工会会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上半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总工会的有力指导下,我州工会财务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文章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了两方面总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工会会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牢牢把握“乘势而进、…

20xx年工会工作总结

20xx年XX公司工会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方向20xx年以来在上级工会和区局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XX公司工会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强化自身建设结合自身特点充分调动职工的聪明才智开拓...

总工会总结

xxxxxxxxx工会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自治县总工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总工会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紧扣重点建设招商年工作主题团结...

精品。必须知道的实用会计知识总结(包括出纳、会计及报税)文库

精品必须知道的实用会计知识总结包括出纳会计及报税文库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精品实用会计知识总结包括出纳会计及报税...

20xx年工会总结

昌建集团路桥公司工会工作总结20xx年12月1日路桥公司20xx年度工会总结20xx年路桥公司工会在集团公司党委和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总公司工会工作要点的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

公司工会财务总结

公司工会财务总结总结各位代表我受主席的向大会做第届工会委员会请予以审议自200年月日工会换届以来公司工会财务工作在上级工会的正确下在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工会财务经费审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

工会会计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