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资料(试用)

时间:2024.5.9

顺平县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资料(试用)

第一章          图书馆概论

第一节 图书馆及其构成要素

一、       什么是图书馆

这个问题似乎非常简单,不少人认为:“图书馆就是借书的地方。”这话不能算错,因为出借图书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种回答不是对图书馆下的科学定义。也有人会这样描述图书馆;“图书馆有馆舍,还有藏书,人们在图书馆里阅览和借阅图书。”这样的描述也是表面的,并没有揭示图书馆的实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图书馆的形态有可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上述描述将不可能适用于未来的图书馆。要想准确科学地回答“什么是图书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揭示图书馆这个概念的内涵,认识图书馆的实质——对图书馆的质的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图书馆活动的全部内容及其意义,也才能真正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历史地把握图书馆,认识图书馆。

  由于图书馆及其环境发展的程度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造成不同时期人们对图书馆的表述也不相同。

 我国图书馆学专家吴慰慈在《图书馆学概论》(1985)中提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这个定义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它是对传统图书馆本质的概括。这个定义可以回答有关传统图书馆的四个问题:

    一是图书馆的工作程序——对书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

    二是图书馆的工作对象——书刊资料;

    三是图书馆活动的目的——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四是图书馆的性质——文化教育机构。

  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有了新的特质,图书馆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传统图书馆是以实体形式存在,人们习惯上把图书馆看作一种机构,但我们还应当把图书馆看作一种社会机制或服务。未来的图书馆可能不以一种我们熟知的实体形态存在,但只要存在一种充当社会知识、信息的记忆、扩散装置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作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形态。

因此,吴慰慈先生认为: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图书馆系统收集、完整保存信息,系统开发和提供服务,使信息增值。

  南开大学图书馆专家于良芝在《图书馆学导论》中为图书馆下了一个临时定义:图书馆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机构或服务:对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加工、保管、传递,对文献中的知识或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交流,以便用户能够从文献实体、书目信息及知识三个层面上获取它的资源。

二、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图书馆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了图书馆这个发展着的有机体。

 (1)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存在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传统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主要是以纸为介质的图书、期刊等文献,而现代图书馆的工作对象则包括了计算机可读信息、多媒体信息、各类型数据库等。

(2)读者

  读者(亦称“用户”)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广大中小学生和教师就是我们的读者。读者的存在和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价值;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决定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水平;读者快速、全面、准确获取文献信息的要求,促进了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读者不仅是服务工作的受益者,而且也是推动服务工作前进的动力,检验服务质量的标尺。可以说,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是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根据,读者工作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也是图书馆改进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所在。

  (3)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是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使文献信息与用户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枢纽,是使文献、信息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的关键。图书馆工作的好坏,图书馆社会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精神和道德素养等。  列宁的夫人这样说: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 

 (4)技术方法

  技术方法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主要手段。图书馆能不能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能不能掌握先进、正确的技术方法。

  (5)建筑与设备

  建筑与设备是图书馆的物质条件。建筑与设备要适应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状况及服务功能的要求。图书馆馆舍建筑不当,设备不合标准,都会妨碍图书馆工作的开展,降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上述五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统—的图书馆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决定性的要素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图书馆工作与服务方式,文献资源的组织形式与结构,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与价值,都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以各种类型的用户为服务对象,以科学、实用的文献信息为物质基础,以先进的技术方法为服务手段,并为用户提供必备的物质设施和良好的信息检索和使用条件,构成了现代图书馆理想的结构模式。

第二节、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有: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传递(信息职能)、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教育职能),搜集和保存文献遗产(保存职能)和消遣娱乐(消遣娱乐职能)

   1.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社会文献信息的生产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它的连续性,一是它的无序状态。社会文献流的无序状态,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人们能够合理地、有效地、方便地利用文献信息.控制文献信息流的动向,就需要对文献信息流加以整序。图书馆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对文献信息流进行整序的社会机制。因此,对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就成为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

   图书馆行使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控制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流向。第二,发挥文献信息的潜在能量。分散的文献虽然具有极大的能量,但是,一种图书、一种古籍善本、一种期刊、一篇论文,一条信息,只有当它是一个文献信息集合体的一部分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由对馆藏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储藏等手段来实现的。社会文献信息经过图书馆的整序就成为有序的文献信息集合体,因而才能为用户所利用。没有整序的职能,图书馆的性质就无法体现,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这是图书馆的另一个基本职能。有人认为,图书馆是传递文献的,还有人认为图书馆是传递信息的。我们认为,图书馆是传递文献信息的。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入面体现出来:

  (1)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存信息。

文献是人类文化信息的载体,文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传播文化信息。图书馆对文献的传递,实质上就是传递载于文献中的科技文化思想信息——文献的内存信息。因此,在图书馆文献借阅流通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传递文献内存信息的本质。

  (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的信息。

这种传递的目的在于回答某个图书馆是否收藏有某种文献,或一组图书馆收藏有哪些文献,以便消除用户关于某种文献是否收藏在某图书馆或某些图书馆的不确定性认识。图书馆目录是传递关于馆藏信息的主要工具。图书馆目录的本质,就是馆藏文献信息的集合体。用户只有在获取了馆藏文献信息之后.才能进一步获取文献的内容信息。所以,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必然包括传递馆藏文献信息的方面。

  (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

  (4)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有主动传递和被动传递之分。

主动传递是指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的学科范围等,主动地进行文献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其未知的文献信息,如新书报道服务,定题文献服务等。被动传递是指用户向图书馆提出确定的文献需求,由图书馆员通过借阅流通等来满足,如借阅、咨询等。主动传递对于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有较高要求,要求馆员熟悉文献内容,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日前,在图书馆中大量存在的传递形式是被动传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馆主动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将大大地发展起来。

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服务部门来实现的。因此,这些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传递职能的发挥。

 3.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项重要作用。图书馆馆藏文献是人类文化科技学术思想的结晶,它也为图书馆从事智力外发,进行社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二是开发网上信息资源;三是启发用户的智力,培养用户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图书馆进行智力开发,还体现在对用户进行的各种图书馆教育上。这些教育包括:书目知识教育、文献检索知识方法教育、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教育、阅读方法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等等。它们对启发智力,活跃思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用户进行的“如何使用图书馆”的综合性教育,对用户从事科学研究或者自学都是大有好处的。这种智力开发的作用,也是其他的社会机构所不能代替的。

   图书馆进行社会教育,是在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了自学场所这个角度上提出来的。

 4.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文献是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各种机构中,只有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型图书馆.都是保存人类文献文化遗产的宝库。很多国家专门制定了保护文献文化遗产的政策法令和出版物的呈缴本制度。搜集和保存人类的文献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对国家负责的社会职能。在信息化社会里.图书馆变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贮存中心。图书馆所搜集的文献不仅包括印刷型资料,还包括各种载体传递的信息,如数字图书馆应以保存数字化信息为己任。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直到现在,保存文化的职能仍然是图书馆其他职能的基础。可以说.如果图书馆没有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它也就不可能完成文献信息流整序、文献信息传递和教育、娱乐的职能。但是,与古代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目的不同,现代图书馆的保存职能,更多地体现在对文献的利用上,保存的目的在于使用。因此,现代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职能,在图书馆的其他职能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图书馆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图书馆本身所固有的、有代表性的职能,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信息部门的重要特点之一。

5.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遗的职能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图书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职能有不同的侧重点。当然,从总体上看,图书馆的几种基本职能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孤立地强调某方面的职能而忽视其他职能的作用,则是片面的。

第二章   文献资源及其管理

第一节   文献及文献资源

一、文献

我国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文献下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这是目前对“文献”的最简单明了的定义。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由此而形成的每一件记录都可称为文献。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它具有存储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层次的不同,人们将文献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源,有两种形式:一是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材料的口头交谈的情报信息;二是未公开于社会即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或未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等。

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研究报告、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以此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三次文献是在一次、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编写出来的文献,如专题书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二、    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是相对于天然资源的一种社会智力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它是迄今为止收藏积累贮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的总和。文献是个体概念,文献资源是集合概念。

第二节、文献资源建设

概括来讲,图书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信息输入工作,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组织典藏工作,如文献的采集、登录、分类和主题标引、编目、文献的组织和保管等,也称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一类是信息输出工作,即文献的使用和服务工作,如文献的外借、阅览、文献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及方法指导、网络信息导航等,也称读者服务工作。这两部分工作都是完成图书馆任务所不可缺少的,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体系的主体。

一、文献资源建设

(1)文献信息搜集

做好文献信息搜集工作,首先要确定本馆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购标准;其次要了解本馆文献收藏情况、文献建设总的动态、文献的种类与复本数、各类文献的利用率等.以及哪些文献应剔除.哪些文献要补缺等等。另外,还要了解并掌握各类型出版机构的性质、出版计划、书店的发行计划等等。在此基础上,采取选购、订购、邮购、委托代购和交换、接收、征集、复制、网络信息下载等方式源源不断地补充馆藏文献信息。

  (2)文献登记

图书馆通过上述方式获得各种文献以后,紧接着的工作是文献登记。

文献登录有两种,即个别登记和总括登记。

个别登录一般是按每册图书(或每个光盘、录像带单元)进行的,每册图书给一个号码,作为该册图书的财产登录号,个别登录要将每册图书的书名、责任者、版本、书价、来源,以及登记号码等逐项记入“图书财产登记簿”。它是检查每一册书的人藏历史的重要依据.根据它可以查清每一册书的入藏日期、来源、价格及它何时被注销和注销的原因等。

总括登记是按照每批收入图书的验收凭证(如收据、拔交或赠送图书的目录等)或者每批注销图书的批准文据,分别将每批图书的总册数、总价值、各类图书的种数、册数等登入“图书馆藏书总括登记簿”。通过总括登记,可以了解和掌握全馆藏书的总册数、总价值、来源和去向,实际藏书量反各类图书的入藏情况等等。两种登记制度,虽然对图书做的是双重登记,但工作并不重复。

    (3)文献加工整理

    经过登录的各种文献,还需要进行加工整理。文献的整理包括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等环节。

(4)文献组织

文献资料搜集到馆,经过登记、分类、主题标引和著录之后,一方面要将各种款目组织成目录,另一方面还要将各种文献分别加以组织。文献组织包括:馆藏文献布局(书库划分)、文献排列和文献保护。

二、文献建设的内容

1.馆藏规划  主要是根据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设计和规划本馆的文献资源体系与结构,确立本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购标准,并制定出相应的文献资源补充计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

①文献的补充与选择

根据馆藏规划和教学需要, 精心选择和补充文献信息,建立各馆的文献资源体系。

②文献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就是对在本馆收藏的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目、加工的基础上加以布局、组织和排列,以便于师生检索和利用。 

③文献的评价与剔除

定期对馆藏文献进行评价和复选,及时剔除哪些内容陈旧过时、残缺不全或不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文献信息资源。

2.馆际间的文献协作协调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是图书馆开展馆际协作协调的重要形式。目的是弥补各自的馆藏不足,避免文献采集的重复浪费。

3.馆藏评估

主要是在各级中小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依据评估指标定期地对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进行检查评估,使其不断的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不断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三、馆藏范围与复本标准

中小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既要包括传统的图书期刊文献,又要包括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观念也要转变,要从“藏”的观念转变到“用”的观念上来,做到“藏以致用”。

1.      收藏范围

(1)       科学著作、科普读物

  科学著作主要适用于教师,有教师共用的,如哲学、美学、逻辑学、中国革命史等;还有各课专业教师研究参考专用的,如各学科的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

科普读物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各个领域的普及知识读物,如故事、史话、问答、常识、趣谈、入门等等。由于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多样,图文并茂,最受学生的欢迎。

(2)       文艺作品

包括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广受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在选择这些文献时,以中国的、现当代的为主。小学着重收藏童话、寓言、故事类的文献;初中着重收藏中外名著的普及本、选择本、缩写本和现当代的优秀著作;高中可选收一些名家名著,对于语文课节选的原著和作者的代表作应优先收藏。文学作品收藏量可占藏书的25%——30%比较适度。

艺术作品主要收藏绘画、书法、雕刻、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入门读物。

(3)       课外活动读物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创新的课外活动广泛,内容涉及到无线电、计算机、维修、航模、音乐、书法、摄影、体操、象棋以及种植、养殖等,图书馆都应有针对性的选购这类文献信息,师生共用。

(4)       报刊

报纸和期刊都是连续出版物,内容广泛、知识新颖、信息量大,而且种类繁多,是师生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小学图书馆一定要有选择的征订。

2.      复本标准

复本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各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一般来说,每种书最多不超过5本。具体的说:(1)工具书、文集、全集等,教师用的,每种1—2册;师生共用的2—3册。(2)教师用书:要种多册少,每种2—4册。非纸质的每种一套。(3)学生读物:一般每种3册。

国家教育部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对中小学图书馆的藏书比例作了以下规定,各馆可参照执行。

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分类比例表

第三节、文献的采访与加工

一、图书的采访

图书的采购流程:书目搜集—图书选择—查重—图书采购—图书验收—图书登记—进入馆藏

1.       书目收集

书目是文献选择的工具之一,拥有的书目越多,可供选择的文献也就越多,选择范围也就越广。因此,图书馆应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征集图书的征订目录、新书目录、专题目录等。

2.       图书选择

是对目录上的图书进行圈选,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选择的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馆藏图书的质量,是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工作态度的综合体现。为了选择的文献合理,图书馆员首先要进行馆藏调查,提出购书建议,购书建议的信息收集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校长直通车”、“好书大家读”等,确定购书计划。一般要进行集体选择,请各科老师共同讨论或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再由图书管理员根据馆藏实际需要,决定取舍。

3.       查重

查重,就是检查核对所选择的图书以前是否已经订购以及订购的数量,避免不必要的重购。查重是控制文献复本量,保证订购质量,节约经费的重要措施。

查重是采购过程中的一项细致而又枯燥的工作,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查重应注意:

(1)老书新版的问题:这些图书出版时没有ISBN号,而再版时加了ISBN号,这样的图书就不能只查ISBN号,还必须查书名。

(2)不同ISBN号的相同图书:同一种书由两家出版社出版、有两个ISBN号,查重时必须得查书名、作者等。

(3)同一种书但有不同的装订形式,如精装本和平装本,ISBN号也不会相同,查重时也要注意。

(4) 同卷次的同一种书:有些书在这个出版社出,分上、下两卷,换一家出版社再出,却分成上、中、下三卷,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如果不仔细,很容易重复订购。

(5) 丛书或连续出版物:有的图书已经单独出版过,又作为某丛书的一部分重新出版,可征订的书名则是丛书,这也许要仔细核查。

(6) 换名后再出版的图书:有些图书出版后换一个书名再重新出版,象这种情况,书名不同,ISBN号也不同,查重时很难发现,很多书要等进馆后才会发现。

4.图书验收

预定的图书到货后,要及时进行验收。验收人员要根据清单核对收到的图书,核对单价、种册书、总金额。无误后,在发票或清单上签字或盖章,并在书名页上加盖馆藏章。

5.图书登记

是指把验收过的图书进行登记,藏书登记有总括登记、个别登记

(1)总括登记    即记录图书馆每次购书情况的账目。总括登记按每批收入图书的验收凭证(如收据、发票、或入库单等),将每批图书的总册数、总价值、各类图书的种数和册数进行登记。 

(2)个别登记  即将每册书的书名、著者、出版单位、出版年、书价、来源以及登记号码等项一一记录上账,凡入馆的图书每册给一个号码,一册一号,不能重号。

6.进入馆藏

图书登记后,就进行分类编目等加工工作,然后按照合理的布局典藏,最后上架进入流通阅览环节。

二、图书的加工

1.  图书盖章  在新书的书名页下半部分空白处加盖馆藏章,同时在图书的第11页和书口处分别加盖馆藏章。

2.给图书分类并给分类索书号(由分类号和著者号组成),同时用黑色钢笔或炭素笔把分类索书号工整地书写在每本新书的书名页的左上角。

3书写个别登记号  在每本新书的书名页的左上角分类索书号的正下方工整地书写个别登记号,注意两个号码要上下对齐。

4.粘贴条形码  实行图书微机化管理的学校图书馆在新书到馆后,在书名页粘贴条形码。

5.书写和粘贴书标  可以通过书写或打印的方式将分类号、著者号(即分类索书号)标著于书标上。两个号码要左对齐,即两个号码大写字母要上下对齐,虽然省定的书标上已有大类号,但在写分类号时,要连大类号一起书写。写好书标后,将书标贴在书脊离最下方3厘米(或一个书标高的位置)的地方。要求尽最大可能的将两个号码漏出来,以便于查找和上架。

三、 报刊的订购和加工

1.   报刊的特点: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连续性、变化大。

2.   报刊的订购原则:

(1)坚持以实用性、知识性为主,辅以普及性、娱乐性。

(2)重用不重藏,要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对学生有引导作用的报刊。

(3)要密切配合中小学图书馆的任务和读者特点,师生兼顾,要报少刊多,种多份少;报纸要日报少,周报多。

(4)要注意刊物的连续性,选择要慎重,切忌订订停停,缺头少尾或中间缺期等。

3.报刊的加工:

(1) 刊物的加工:

当年到馆刊物称为现刊,上一年到馆刊物称过刊,现刊到馆后放在阅览室供师生随时阅览;每年结束后,将一年的过刊装订成册,并入图书个别登记账。装订要加封面,封面既不能影响刊物内容又要美观,如发现有缺期,应在账上注明。然后按图书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贴上书标上架、流通。

(2) 报纸的加工:

由于报纸出版周期短,份数多,为便于收集保管,要求周报半年装订一次;日报一个月装订一次;月报一年装订一次。无需加封面,过期报纸要作为馆藏妥善保管。

第三章    文献分类

类是一组具有某一共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的组合。文献分类是根据文献的内容和形式的异同,按照一定的体系有系统的组织和区分文献的一种方法。文献分类的根据是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与其他显著特征;文献分类的工具是文献分类法。

分类法按照编制方式分为体系分类法和分面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体系分类法。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影响最大、使用面最广的图书分类法。它是国家推荐统一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图书分类法,由于其类目全面,能够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目前我国95%以上的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分类法。1999年3月出版第四版。

我们由第二版改用第四版主要是为了馆际间的资源共享。

第一节  中图法的编制原则和框架结构

1、编制原则

(1)思想性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献出版的实际为基础,将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有机的统一起来。

(2)科学性原则

分类体系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依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应用的原则构件的逻辑系统。

(3)实用性原则

①以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和进行文献分类检索为基本功能,兼顾文献分类排架的需要。

②标记系统的设计和标记符号的配置,要充分满足分类体系的展开和不断扩充的需要;有较好的结构性,以揭示类目的等级结构;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用、易于扩充。

③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情报机构类分文献的需要,编制不同功能、不同载体的系列版本,为全国文献统一分类编目、实现书目数据共享创造条件。

2、基本序列及大类

①基本序列

基本序列也称基本部类或者部类,是分类法编制中为建立知识分类体系,对知识门类所进行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与排列,是确立大类的基础。

《中图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所以将它作为一个基本类目,列于首位。另外,考虑到文献本身的特点,对于一些内容庞杂,无法按某一学科性质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作为最后一个部类,置于最后。

中图法基本序列为: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②基本大类

基本大类也称分类大纲,是分类法中划分的第一级类目,是在基本序列基础之上展开的知识分类体系框架。基本大类都是传统的、稳定的、较为概括的学科或者知识领域。

中图法依据立类原则,依据各学科的发展实际情况,在五大部类基础上展开22个大类,分别用22个英文字母代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3、《中图法》框架结构

《中图法》采用体系分类法,也就是通过概念层层划分的方法,逐层展开形成一个树形结构,显示知识分类的结构等级。

(1)《中图法》的宏观结构

①编制说明

对分类法编制的理论、编制原则、结构体系、主题范畴和适用范畴、标记制度,以及编制经过等有关事项的总体说明。

②基本大类表

分类法的一级类目组成的一览表,揭示分类法的基本学科范畴和排列次序。

③基本类目表(简表)

简表是图书分类法的基本类目表,是由基本大类进一步区分出来的类目组成的,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简表,可以帮助分类人员迅速了解到分类表的概况,同时也可作为概略分类用(粗分),简表是分类法的骨架,一般不作分书用。

④主表(详表)

详表是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详细列举出来的分类表,它是整个分类表的正文,是文献分类的依据,一部分类法的所有编制原则都灌输于详表中。

⑤附表

由分类法的8个通用复分表组成,都是单独编制,供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时共同使用的表,都是由辅助标准制度的,又称辅助表。附表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先以主表类目分类后,才能使用复分表复分,复分时还必须按照表中的规定使用,不能自由使用。

⑥使用手册

是详细阐述分类法的编制理论与技术、各类文献分类规则与方法,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分类法的权威性指南。在手册中,对每一类的体系结构和分类要点都做了详细地说明,列举了分类实例,是我们分类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2)微观结构

《中图法》的微观结构,既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类目是构成分类法的基本要素,每个类目代表具有共同属性的文献合集。《中图法》的类目由分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

①类号:类目的代号,决定类目在体系中的位置。

②类名:类目的名称,用描述文献情报内容的术语直接或间接表达类目的含义和内容范畴。

③类级:类目的级别,在印刷版中用排版的缩格和字体表示,代表该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等级、显示类目间的等级关系。

④注释与参照:对类目的含义及内容范畴、分类方法、与其他类目的关系等进行说明。

例:J   792.4     舞蹈团和演出

舞蹈家协会、演出市场入此。

此类名为舞蹈团和演出;此分类号是J792.4,为5级(一级为J;二级为7;三级为9;依此类推);注释与参照即为舞蹈家协会、演出市场入此。

第二节 《中图法》的类目设置

一、类目的排列

类目的排列包括纵向排列和横向排列。纵向排列决定于分类标准的使用次序,横向排列指一个类列中同位类的排列。

二、《中图法》类目的关系

(1)纵向关系

类目的纵向关系是它们的等级关系,反应类目之间的亲缘关系,包括从属关系和并列关系。

①从属关系

类目的从属关系指上位类和下位类的关系。一个类与其细分出来的小类之间具有从属关系,连续划分的一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类目称为一个类列或类链。在划分中被区分的类称上位类,直接区分出来的小类称下位类,凡不具有直接从属关系的各级上位类和下位类则称为上级类或下级类。如(6  60  601)     (4    51    765)

②并列关系

类目的并列关系指处在同一划分层次上的不同类目的关系。由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下位类互称同位类,一组同位类总称为一个类列。在一个类系中,类级相同,又不属同一个上位类的类目称同级类,同位类之间和同级类之间都是并列关系。如(611  612   615)  (263   653   589 )

(2)横向关系

类目的横向关系指类目间虽不存在等级关系,但内容上相互关联。包括下面两种情况:

①相关关系

如若干类目之间在内容上密切的联系,但不具有从属关系和交替关系,则称为相关关系。用“参见”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②交替关系

一个具备多重隶属关系的事物,只能依一种属性人为归入一类,其他属性作为交替类目出现。用[ ]标识,用“宜入”注明。

3、类目的注释

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其作用是进一步明确类目的涵义和内容范围,揭示类目之间的关系,指示分类方法或同类书区分方法,说明类目修订的沿革等。

第三节  文献分类的方法与规则

(一)、文献分类前的准备工作

1、选择文献分类法

2、熟悉分类法

3、确定分类法的详略程度,既本馆使用本

4、制定文献分类工作细则

5、准备必要的参考工具书

(二)、文献分类工作流程

1、文献查重

利用著录卡片或计算机检索系统进行文献查重,查重工作是文献分类的第一步,不但是保证同一主题文献归入相同类目,某文献的同一版本、不同卷册能集中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劳动。

2、文献主题分析

文献分类,首先要查明文献的中心内容,即文献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或专业性质,弄清文献的写作目的、用途等。文献内容分析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分析题名书

文献题名一般是作者对文献中心内容的概括及写作目的的表达,但绝不能把题名作为主题分析的唯一依据,切忌望名断类

(2)阅读文献、内容提要

通过阅读提要、文摘、序、跋、浏览目次、文内标题、图标、附录、参考文献目录等,把握文献概貌,明确文献的内容范围和重点,了解内容实质、写作目的、用途及读者对象。

(3)浏览正文

如果以上信息不能满足文献需求,还要浏览正文,以便进一步了解文献论述的范围、重点及其学科属性等。

(4)借助参考工具书或请教专家,弄清文献论述的对象、研究方法及手段、学科属性等不清楚的概念。

3、确定文献主题

在确定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隐含概念的分析。           

(2)注意区分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

(3)注意区分专业主题与相关主题

(4)在众多主题难以取舍的过程中,要注意参考《中图法》类目的划分标准和使用次序。

4、归类

首先根据文献主要主题的学科属性,在分类表中选定与之相符的类目,确定分类号码,这是该文献的主要分类号。其次还要根据主题分析的结果,决定是否给出互见分类号等。

5、分类复核

在确定文献分类号及索书号(由分类号和著者号组成)后,必须进行复核,以保证文献分类标引质量。复核内容包括:主题分析是否充分,主题概念提炼是否正确,归类是否正确,检索标识是否符合要求等。

(三)、各种主题形式的文献分类规则

(1)单主题文献分类

单主题文献是指文献论述或研究一个对象,既一个主题内容。

A、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应按事物或问题的学科属性归类。

如:《语用学》 入 H030 语义学、语用学

  《微生物学》入 Q93 微生物学

B、从某一学科角度论述某主题的文献,应研究角度归入有关的学科类目。

  如:《农药制造方法》 入  TQ45  农药工业

    《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问答》 入 S48 农药防治

    《农药保管与运输知识》 入 F767.2 化学工业产品:农药

    《农药公害问题与对策》 入 X592 农药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2)多主题的文献分类

多主题是指文献论述或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既多个主题内容。根据主题间的关系,可分为如下情况:

① 并列关系。

A、对具有两个并列主题的文献,归入到能概括其内容的上位类,无共同上位类的,依其论述重点、写作目的或篇幅较多的主题归类。

如:《数理逻辑与集合论》 入其上位类 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

B、对于同时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并列主题的文献,一般可根据其涉及的范围,将其归入到共同的上位类或概括性类目。

如:《气压、风和云》 入 P42(P42 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② 从属关系。

一般依较大主题的学科属性归类。若较小主题是论述的重点,则依较小主题的学科属性归类。 A从属B,文献主题是A,入A;否则入B

如:《农业植物与花卉》 入 S68 (观赏园艺)

③ 应用关系。

A、在单一主题、学科或领域中的应用:一般归入应用到的主题、学科或领域中的有关各类。 A在B中的应用,如B

如:《飞机在农业上的应用》 入 S252

  《旅游美学》 入 F590

B、在多个主题方面的应用:一般归入本身的学科属性类。 A在B、C、D…中的应用,如A。

如:《概率论在经济、军事、历史领域的应用》 入 O211.9

④ 影响关系。

A、对一个主题的影响:归入受影响的主题所属类目。 A影响B,入B

  如:《植物和森林对气候的影响》 入 P461.7

B、对多个主题的影响:一般按发生影响的主题归类。 A影响B、C、D…入A

  如:《天体活动对气象、潮汐、水文的影响》 入 P183.5

⑤ 因果关系。

A、一般归入结果方面的主题所属的类目。 原因A,结果B,入B

 如:《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 入 R596.1

B、一个原因产生多个结果按原因方面的主题所属学科归类。 原因A,结果B、C、D…,入A

如:《沙尘暴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危害》 入 P445.4

⑥ 比较关系。

A、两个主题相互比较的文献:一般按著者重点论述的或所赞同的主题归类。

  如:《中美两国保险业的比较》 入 F842 (中国保险业)

B、多个主题之间的比较:一般入第一个主题;若在分类法中有包含这些主题的概括性类目,则归入概括性类目。

  如:《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研究生教育的比较》 入 G643 (研究生教育)

(3) 特殊编制体例的文献分类规则

(1) 多卷书、丛书的分类方法

① 多卷书   均应集中分类。

 如:《外国现代派作品选》 入 I11

② 丛书  将多种著作汇编成一套,并有总书名的文献。

A、一次刊行的丛书,或有总书名、总编辑、总目次的丛书,一般采用集中分类。

如:《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 入 C51

  《九一八事变丛书》 入 K264.2

B、各册内容学科性和专业性强,各书之间联系不密切的丛书,一般采用分散分类。

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

  《科学的社会功能》 入 G301

  《西方哲学史》 入 B5

(2)非书资料的分类方法

非书资料指非印刷型文献,包括缩微资料、声像资料、机读资料等。非书资料的分类标引方法应与普通文献相同,依据特定的分类法,按照各种资料的学科属性及形式特征进行归类。

(3)教学用书的分类

教学用书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等。中小学(包括职业高中)教育教学用书分入各级与教育有关的类目。

(4)工具书的分类

①参考工具书  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手册等。

A.综合性的,归入综合性图书的有关各类。如:《辞海》入Z32;《中国大百科全书》入Z227。

B.专科性的,按其学科属性归入有关各类。如:《中国经济年鉴》入F12。

②语言工具书

除专科性词典归入有关各类外,其他语言工具书集中归入语言学有关类目。

如:《英汉化工词典》入TQ-61

A.一种语言的,入该语种有关各类。如:《英汉大词典》入H164

B.两种语种对照的,入被解释的语种。如:《法英辞典》入H326

C.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或外语对照的,入相应的少数民族语言或外语有关各类。如:《汉维简明词典》入H215.6

D.三种以上语言对照的,入语言文字类的词典类。如:《英法俄德辞典》入H061

(5)期刊与报纸的分类

①期刊   装订成册的过刊,按照期刊的内容属性归入有关各类。

②报纸   报纸一般按“刊名—年代”或“地区—刊名—年代”进行归类。

4、分类索书号

以著者号结合分类号,组成分类索书号(即书标)。著者号是以著者姓氏的第一个字的声母的大写作为第一个号,结合名字的声母转换成的数字共同标出。《汉语拼音著者表》

ABC   DEF   GHI   JKL   MN    OPQ    RST    UVW   XYZ   ZH CH SH

1      2     3     4     5     6      7      8     9       0

确定著者号时,主要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作品为独著的,著者号取著者姓氏的声母的大写,著者号的第二位及第三位为数字。第二位取名字的第一个字的声母所属的数字,第三位取名字的第二个字的声母所属的数字。如李家宝  L41   薛克翘   X46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著者的,只以第一个著者的姓名取号。

3.如著者名字为一个字,则著者号的第二位仍取名字的声母所属数字,第三位取名字的韵母的第一个字母所在数字,如刘墉的著者号为L96

4.如著者是复姓,则著者号的第一位仍取姓的第一个字的首字母所在数字,其余同上,如欧阳雪的著者号为O98,司马春亮的著者号为S04

5.对团体著者,先将其拆成词组,首字符取该团体著者名称中的第一个词的第一个字的声母的大写,第二个数字取团体姓名中的第二个词的首字母所在数,依此类推,如:河北省 教育 技术装备处的著者号为H44

6.外国著者按分隔符(·)来分,如欧·亨利的著者号为O34;莱斯特·海明威的著者号为L35;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的著者号为L13

根据上述著者号规则,确定该书的著者号,然后将其工整的书写于该书的书名页的左上角分类号的正下方。也就是说,流水号、分类号、著者号要书写在一起,而且要上下对齐,靠近书脊。同时把著者号工整的书写于书标中“书号”所指的位置并粘贴在书脊上。

第四节  中图法标记符号和编号制度

1、《中图法》标记符号

标记符号也称分类号,是类目的代号。为了适应适应文献分类检索和藏书排架等需要,标记符号已经成为现代文献分类法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中图法》标记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充分满足类目体系编列及其发展对标记系统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容纳性、表达性、易记性、简短性和可扩充性。

(1)基本标记符号

①《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编号。用一个拼音字母表示一个大类,只有工业技术(T)所属的二级类采用了双字母制。

②在字母后,用数字来表示基本大类的类目划分,采用小数制

③《中图法》的标记符号应具有的性能是,兼容性、表达性、简短性、助记性

(2)辅助标记符号

①.间隔符号

用作分类号数字部分的分隔,自左至右每三位数字之后加一圆点,目的在于使号码段落清晰、醒目、易读。例如:TS293.7

②a推荐符号

该号置于A类马列经典作家著作的互见分类号之后,以示推荐作用。例如:G25a

③/起止符号

在主表类号中用以表示概括一组相连类号的起止区间;在注释中表示类目仿分的类号区段或参见的类目范围。例如:J527 陶瓷、漆器    参见 TQ173/174

④[]交替符号

用以标记交替类目,表示该类目是供选择使用的。

例如:[K902]经济地理学 宜入F119.9

⑤-总论复分符号

该号置于总论复分号码之前,是总论复分号的前置标识符。在主表中也有选择地列举了一些使用总论复分表复分的类目,目的是为了增加注释或将类目进一步展开;个别的则是借用了总论复分号的形式进行配号,以标识某类具有共性的类目,例如:-03方法论;TU-80建筑艺术理论

⑥()国家、地区区分号

用于一般学科性类目下进行国家地区复分。例如:TJ761.2(351)《印度的中程导弹》

⑦=时代区分号

用于一般学科性类目下进行时代复分,凡具有中国属性的类目使用“中国时代表”复分,而其他类目则使用“国际时代表”复分。例如:O411.1=535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物理方法;K892.11=6民国时期的纪念日

⑧“”民族、种族区分号

用于一般学科性类目下进行民族区分复分。例如:J732.2“510.5”吉卜赛民间舞蹈

(3)标记符号的排列

《中图法》标记符号排列的规则是:按照类号由左至右逐位对比的方法进行排列,先比较字母部分,再比较数字部分,字母部分按英文字母固有的次序排列;类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依小数制排列;数字之后如果还有字母,则在前部类号相同的基础上,再按字母顺序排列;类号的末位标记有推荐符号“a”者,排在本类号的最前面。

 2、《中图法》编号制度

(1)基本编号制度:

《中图法》编号制度是采用基本的层累制(也叫“小数制”)。层累制是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配以相应不同位数号码的编号方法,类目等级与其号码位数是相对应的。层累制的号码可以无限纵深展开,号码不仅能反映类目的次序,也能反映类目的等级。

  采用层累制编号制度的文献分类法,其分类号都是按小数制排列,即一位数对一位数往下排,同一位数按符号系统本身所固有的顺序排。

如:04  29   51   65  290  508  648.1

排列顺序应为:04  29  290  508  51  648.1  65

(2)编号制度的变通:

《中图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符号,由于受其十进制限制,很难展开对号码的需要,而且在某些类系中,划分层次多而每个划分层次中同位类少,这样会使号码冗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图法》在基本遵循层累制的同时,采取了八分法、双位制和借号法等编号的变通措施,增加配号的灵活性,扩大号码系统的容纳性。

①八分法

又称扩九法,即当某类列的同位类类号标记到 8,且尚有若干同位类待标记时,则9本身不用,扩展为 91、92、93……98、99,为第 9个及以后的同位类配号。

八分法一般在同位类超过 9个,少于 1 8个时使用。例: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0 一般性问题

    l 真空电子技术

    2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8 无线电、电讯设备

    91 通信

    92 无线通信

    93 广播

    94 电视

    95 雷达

    96 无线电导航

    97 电子对抗

    [98] 无线电、电信测量技术及仪器

    宜人 TM93

    99 无线电电子学的应用

这里的TN91/99与 TN0/8各类均为同位类。八分法虽然在数字的位数上不能体现所有同位类之间的并列关系,但可以有规律地表示各同位类。

②双位制又称百分法,即在某类目下将用于配号的数字 l—9不直接使用,而是分别扩展为双位数字标记其下属同位类目的编号法。一般在同位类超过18个,为避免类号冗长,采用这种编号法。

    例:

    TQ 化学工业

     0 一般性问题

    11 基本无机化学工业

    12 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

    13 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

    ……………………

    2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64 油脂和蜡的化学加工工业、肥皂工业

    65 香料及化妆品工业

上例中除“ TQ2基本有机化学工业”、“TQ0一般性问题”外,其余均采用双位制。

③借号法

借号法是采用层累标记制时,为了增加类列的容纳性而采用的借下位类、上位类 等类号的一种编号方法。

A 、借下位类号

在同位类超过9个,但超过不多时,采用借前一个同位类的下位类号码,为后一个同位类配号的方法

    例:

    Q96 昆虫学

    961 昆虫的演化与发展

    962 昆虫细胞学

    963 昆虫遗传学

    964 昆虫形态学

    965 昆虫生理学

    965.8 昆虫病理学

    965.9 昆虫毒理学

    966 昆虫生物化学

    上例中的“Q965.8”、“Q965.9”均借用了“Q965”的下位类号。

B、借上位类号。

    有时为了缩短类号,或对重点类目给予较宽裕的号码,某些下位类借用相邻的与上位类同级号码。

    例:S56 经济作物

    561 纤维作物

      562 棉

      563 麻类作物

      564 编织用纤维作物

    566 糖料作物

    上例中的S562/564借用了与其上位类同级的号码。

第四章    馆藏文献的排架与布局

一、馆藏文献的排架

馆藏文献的排架就是把已经分类好进入书库的文献,按照一定的方法,科学的依次排列在书架上。正确合理的排架,有利于读者使用文献信息,方便查找;便于工作人员取书、归架、熟悉馆藏,方便推荐;可以有效地利用书库空间,充分利用书架,减少倒架的麻烦;有利于研究藏书、清点藏书和剔旧藏书。

(1)内容排架法:分类排架  专题排架

(2)形式排架法:登记号排架法 字顺排架法  书型排架法 年代排架法等。

我们只讲分类排架法,因为这是中小学图书馆最常用的排架方法,是依据《中图法》来分类排架的。它由分类号和著者号两组号码组成分类排架号(即分类索书号)。文献按索书号排列,在排架时,应按照分类号即前面讲到的22基本大类的顺序排,也就是按照从A大类到Z大类的顺序排。文献在书架上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排同一大类时,要按照小数制排列,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果遇到各级位类号都相同的情况,则按著者号排列,即按著者号的第一个字母在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

二、馆藏文献的布局

根据中小学图书馆的读者对象和藏书状况,以及图书馆的馆舍、设备、人员等因素,建立起来的各种功能的区域就是馆藏布局。合理的布局有利于读者使用图书馆,也有利于内部管理。

(一)馆藏布局需遵循的原则:

(1)藏书方便利用(2)功能明确实用(3)运转灵活

图书馆的馆藏主要是供读者利用的,因而在设计藏书布局时首先要考虑读者使用的方便,各功能区域要明确,读者或工作人员取还要方便。

(二)不同区域的简单要求

一般的中小学图书馆只有藏书室和阅览室两个区域,在藏书室中,务必做到防尘、防虫、防潮、防盗、防火,采光要充足,要讲究卫生,做到窗明几净,藏书上不能有尘土;阅览室要有书橱、期刊架、报架等,在四周墙上还可以张贴一些师生作品或是名人格言,增添文化氛围。尤其是学生阅览室,设计要温馨,要人性化,比如为学生准备一些纸笔、纸杯,摆放一台饮水机等,使学生一进阅览室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小学生阅览室还可以划分不同的区域,如低年级区、中年级区、高年级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不同形状的阅览桌,摆放不同的书籍和小装饰品等。这些都能吸引孩子们到阅览室读书,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第五章  读者服务工作

第一节  读者服务工作

简单的说,读者服务工作就是图书馆组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活动,具体而言,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就是宣传、推荐、检索和提供文献资料的工作,是广泛的开发利用文献资源和其他图书馆资讯方面的知识服务。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中小学图书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图书馆完善的服务包括:热情、周到、亲切、开放的借阅服务;准确、迅速的咨询服务;积极主动推介图书和图书馆利用的指导性服务;接受读者的各种意见和要求的服务等,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实质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核心。

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人员应做到:

一、强化服务意识:图书管理人员应以满足读者需要为目的,转变办馆理念,通过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图书管理员要把自己真正当作图书馆的主人,建立工作信心,调整工作心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自身形象。在和读者交往中,要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满腔的工作热情。从细微之处入手,用礼貌的语言,发自内心的微笑,友善的目光,得体的服饰等来传达对读者的亲和态度,以自身的魅力来加强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认可。

二、提高业务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图书馆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服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管理员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现代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外语知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以读者为主体的思想,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在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读者,在管理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人有其书、书有其人、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目标,真正让书活起来,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是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作为重要课堂资源的图书馆,不能“坐以待毙”,而应主动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改革对于中小学图书馆既是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如果图书馆游离于学校的中心工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那必将失去绝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图书管理人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主动出击,做好馆藏资源的宣传与辅导工作

目前,许多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对于本学校图书馆里有哪些藏书、是怎么分布的、图书馆对学习有哪些帮助等等,很多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该主动做好资源的宣传工作,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借阅图书,通常宣传方式有以下几种:为学生列出各种学科馆藏书目,让学生知道有哪些书可借;定期张贴新书通报,告诉学生有哪些新书可读;对刚入学的学生开展介绍图书馆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开展集体借书活动和读书活动;美化图书馆的环境,改善服务态度,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阅读辅导包括读书内容的辅导和读书方法的辅导两个方面。读书内容的辅导主要是向读者推荐优秀的书刊,辅导读者正确地理解图书的内容,帮助读者从优秀的书刊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读书方法的辅导主要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书刊,克服其在阅读中存在的盲目性或不健康倾向。

(二)与课任教师合作,做好馆藏资源的利用

图书馆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课任教师的参与,支持和配合。教师认同图书馆了,就会支持和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会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同时,如果教师自己经常利用图书馆,讲课时能紧扣教材,本身就是对教学工作的贡献。所以,图书馆的工作一定要走近各学科,走近每一位教师,力争教师的合作和支持。教师对文献资源心中有数,才会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资料,查找素材。例如,在教师讲课时,有意识的安排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自己课后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的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查阅资料,课上展开讨论,有教师总结;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写读后感等等。教师的推荐和要求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能够有力地推动学生利用图书馆,所以,与教师展开合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图书的微机化管理

图书馆的微机化管理,就是传统的图书馆业务的手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管理,即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载体的采编、典藏、流通、检索以及常规业务管理等工作进行计算机管理。

实现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之后,发挥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人员的思想境界和专业知识,取决于一个图书馆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所有图书馆人要有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要熟悉学校教改进程,热爱学生读者,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服务对象,掌握服务方向,另外,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了解也是图书馆人员必备的素质,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与组织形式,熟悉掌握、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能够利用各种工具在网络上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所以,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步伐。

关于微机化管理软件的选用,按照保定市仪器站的统一要求,我们选用的是江苏省春晖软件公司提供的图书管理软件,为了迎接省一级合格图书馆的达标验收,蒲阳二中、梁洁华希望中学、北吴村小学也陆续购入使用这套软件,并已经通过河北省一级合格图书馆的达标验收,今后还会有更多中小学校的图书馆要购买这一软件,所以要求我们全体图书管理人员从现在开始学习微机和网络知识,为图书的微机化管理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六章 阅读指导工作

阅读就是读书,这对每个人都不是陌生的事,阅读就是人对文献感知并理解文献内容,掌握文献知识的过程。

一、    阅读的重要性

丰富知识仅仅靠一本书是不够的,必须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古语有“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一不强调读书的好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宽视野,增加积累,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阅读积累。重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时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以渊博的知识适应社会需要,而面对社会的挑战。

二、    阅读指导课开展情况简介

自从“普九”以来,图书装备达到了验收标准,图书馆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资源库。为了充分发掘图书馆资源优势,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阅读指导课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各地的阅读指导课开展得如火如荼。河北省每年都有这方面的评比,全国性的评比每年也有。20##年,保定市就有两节阅读指导课分别在国家级评比中获奖,今年我县也有两节阅读指导课首次参加保定市评选并全都获奖,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也使我们认识到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事情。

三、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1.课外阅读的现状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体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但是当前中小学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阅读时间少,内容窄,品位低的问题,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习惯不佳,效率不高的问题,中小学图书馆备受冷落,究其原因首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建馆以后,为广大师生开垦了一块只是沃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也为教师教学教改吸引外来新知识新信息提供了方便,但近几年来,应试教育死灰复燃,学生课业负担再度沉重起来,对学校而言,升学就是效益;对学生而言,升学就是前途,不管高考,还是中考、小考,怎样改革,强大的升学压力仍然压得教师、学生没工夫喘息,哪还有多少时间到图书馆找书,挤时间看书?个别教师甚至还不允许学生到图书馆借书,或禁止看课外书,无疑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只重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否则拒之门外,故而,文学著作无人问津,科普、法律书籍更是难排上位,英雄人物的魅力不复存在。可见,应试教育阴魂不散,“涛声依旧”,这是大气候下的小环境,一朝一夕,难以扭转,无疑压抑和挫伤了学生借阅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种唯应试的做法,有违“开卷有益”“博览群书”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小学阅读的最大危机之所在。

(2)   受家庭的影响

现在农村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父母将一辈子的收入,除了衣食住行以外全部投入到孩子教育上,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上重点、上名牌学校,不惜掏腰包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课外书籍,考纲、习题精选等,孩子除了功课还是功课,繁重的功课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他们哪还有工夫光顾图书馆。

(3)   受学校社会的影响

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学校或教师优劣时,往往把尺子放在升学上,看重的是升学率的高低,教师在兢兢业业的搞课改,还有五花八门的考试,师生们根本没时间去图书馆借阅,学校有限的图书资源只有成为摆设,闲置起来。

其实,家长和教师“不赞成”孩子读课外市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考试方式已经从纵向的“深挖井”转变为横向的“广挖渠”,那种死背教科书、知识面狭窄的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肯定会捉襟见肘。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转变观念,放下思想包袱,充分认识到合理的课外阅读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了解社会,体味人生,帮助他们提高做人的品位。所以,我们要保障学生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应全面开放图书馆、阅览室,为“好读书”的学生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享受读书的乐趣,并使他们在多读书中丰富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改变上述情况,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丰富阅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步入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只有真正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求,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并且强调“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在260万字以上,高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300万字以上。”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学生热爱读书,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正活的榜样,书中的人物会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往往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图书也会成为他最知心的朋友。要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激发和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

A.浓郁读书氛围

1.在室内环境的布置上,墙壁四周悬挂一些名人的读书名言等,让学生一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

2.以身示范,与学生同读。要让学生热爱读书,首先自己要爱读书,经常捧一本书津津有味的和学生在一起读,并把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了解的故事,把读书的感受将给学生听,让他们知道原来书中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这不仅会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会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爱看书的种子。

3.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阅览室,让他们了解它、认识它,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许多不解的谜团都可以在图书室找到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图书馆,热爱读书的情感。

4..选择有“趣”的读物

这里的“趣”,一是指趣味,二是指感兴趣,比如:向学生推荐有关自然之谜、人体奥秘、科幻、高科技等方面的书籍,内容新颖,趣味性强,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会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另外,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们“投其所好”,推荐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图书,比如:有的学生爱下棋,就向他们推荐棋类技巧的书;有的学生热衷于小发明创造,就向他们推荐科技小制作的图书;有的学生爱好文学,就向他们推荐古代、近代、外国、中国文学名著。让学生们感到趣味横生,从而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5.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力量更是自己行为的典范。所以,我们应在班级中树立学生读书的典型,当然这些典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看谁读得快,读得细,背得多,背得准,复述准确,谁读的感情充沛等,谁在其中一个方面表现突出,就赋予他一个称号,让学生捧着阅读成果回家。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认可,其阅读欲望就会欲罢不能。

6.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成果展示,组织交流、评比等,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征文、诗歌朗诵等形式,丰富阅读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阅读图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荣誉感与参与意识,推动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指示,提高阅读兴趣。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比赛;写一句书评;编校园小报;诗歌朗诵比赛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他们会对此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查找精彩的篇章;那些本来没有多大阅读兴趣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组织开展一些“读书报告会”“阅读笔记欣赏”“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集中展示一个阶段的读书成果,在班级营造人人乐读、人人善读的浓厚的读书氛围。

(2)加强技巧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学校图书馆在指导学生阅读实践中,要宣传推介常见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实,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用,总结几种供大家参考。

A.圈点与摘录  在学生阅读一部新的作品时,首先要求学生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句、段,把他们圈点起来,去细细琢磨这些字、词、句、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语气朗读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同时,把精彩的词句、精美的句子、高雅的段落摘录下来,建议各学校使用这一方法。及时摘录下来,做好笔记,学以致用,这样,学生就不会囫囵吞枣,而是读有所获。

B.缩写    要求学生使用文章中的语句缩写文章,要求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C.交流感悟  中小学生正处于好学、好问的年龄,对于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段描写都会引发许多新的问题,甚至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理解,我们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差异要有正确地认识,要知道这些差异正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的成果,使学生的真实思考和感悟,我们不能横加干预,不能以某一标准加以批评和职责,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时,要激发学生畅谈读后感想,并提出疑问展开讨论,各执己见,使他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D.通过听读或在规定的时间里自读,概括文章中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E.写读后感    可通过三种方式

(1)在课堂自读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想法。

(2)由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学生人选其一写出自己的想法。

(3)先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在写出感想。

阅读活动要体现一个“活”字,要让学生活跃,必须调动学生读书的激情,因此,在阅读指导时,老师总是要有诱导学生的“悟性”,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跳跳就能够得着的“金苹果”,比如:有些同学在作文时,对如何开头、结尾、过渡、写景、写人、抒情、叙事的技巧把握不好,针对学生的这些实际困难,图书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把作文指导系列丛书推荐给各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写作技巧,这样,即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要知道,阅读指导课绝不仅仅是文字、图片、音乐的欣赏课,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生读后感想的汇报课,阅读指导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要注重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好教学目标,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有目标,不能架空,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收获。

(4)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A.  快乐阅读

叶圣陶先生在谈阅读习惯时曾提醒我们:“阅读时候的心情也得自己调节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态,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对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因此让学生把读书当成体重需要,乐于读书,勤于读书,愿意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其养成终身喜欢读书的习惯。要教育学生带着快乐、轻松的心情去阅读。快乐阅读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个人对阅读的态度,如何养成这种习惯,根本的还是靠学生自己去感悟、实践。

B.  专注阅读

专注阅读就是排除杂念,聚精会神,阅读效率显著由于无意阅读,专注阅读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从字里行间钻研语言文字的含义并提出问题,用自我设疑、释疑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在含义及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习惯。

C.  动笔阅读

不懂笔墨不读书,的确,许多学生阅读不少,但读完后收效甚微,要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笔的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包括三个环节:一是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读书符号,对重要的词语和内容分别用圈、点、勾、划做标记,而是及时对阅读中发现的精彩词句、段落进行摘抄,将来为自己所用,三是做好读书笔记,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时想到了什么,不妨随时提笔把它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想的时候往往比较杂乱,不交肤浅,写下来就非有条理不可了,非切切实实不可了,所以,读书笔记是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的一个好办法”。要保证阅读有效果就得动笔,培养学生乐于动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给不同年级规定不同的的量化标准。

D.  持续阅读

歌德指出:“坚持的无声力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大到让人难以抗拒的程度”,读书在于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阅读的理念,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坚持长期阅读,每次读一点,每天读一点,习惯成自然,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一天不阅读,生活就像缺少了什么似的,那时,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就形成了。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姚雪垠在谈到读书时说:“治学必须要读书,读书必须要多”。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立足以人为本,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石。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引进课外阅读、自主学习之活水,引导学生步入大语文的广阔天地,与课外资源中感悟积累,在自由习作中感悟童心童趣,使主体的内在精神和独特的个性得以自由彰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型人才。

当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研究性的阅读是真正创造性的实现和发挥学生个性的阅读方法。

自我选择,自我研读,自我发现,永远是学生阅读应走的一条道路。

                                                                                                                                                                                                                                                                                                                                                                                                                                                                                                                                                                                                                                                                                                                                                                                                                                                                                                                                                                                                                                                                                                                                                                                                                                                                                                                                                                                                                                                                                                                                                                                                                                                                                                                                                                                                                                                                                                                                                                                                                                                                                                                                                                                                                                                                                                                                                                                                                                                                                                                                                                                                                             

更多相关推荐:
图书管理员培训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室)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室)的使用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云南省教育厅责成文山州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于20xx年x月x日至18日进…

03图书管理员培训总结逄梅

图书管理员培训总结逄梅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图书管理系统培训,这次培训对我个人来讲有着很好的意义。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我对自己所从事的管理员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知道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不仅要有…

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

1、一二年级老师一定要讲故事给孩子听,并且注意讲故事的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道具,要声情并茂!!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卖关子,让学生猜结果。2、对于非常好的绘本(包装精美),不要让孩子带回家,可以放在学校中作为环境…

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体会

学校图书管理是目前图书馆建设中的薄弱点,更是图书馆学习服务的难点。为了提高对学校图书馆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使用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20xx年x月x日—26日,我参加了博罗县教师进修学…

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体会

图书馆是一个宏扬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而图书管理员就是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和领航员,做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因为以前不是学的这个专业,所以我对图书馆的认识就走入了误区:简单的认为图书馆工作是简单的借借还还。通过这次系统…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心得体会晋江市慎中实验学校陈洪程俗话说开卷有益打开书本就会有一定的收获对于21世纪的中小学生来说仅靠千佛一面的课本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碗水也不仅仅是一桶水他们...

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体会

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体会锦屏县大同小学易守倩学校图书管理是目前图书馆建设中的薄弱点更是图书管理员学习服务的难点为了提高对学校图书室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使用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20xx年7月13...

图书管理员培训心得

加强中学图书馆建设与科学管理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我们图书室的工作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重视正是由于领...

两城中心校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

两城中心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必要条件之一它所拥有的馆藏文献极大满足学校师生的学习需求是师生们进行学习的好场所它不仅广泛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

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

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20xx20xx年度时间每学期第一周星期五下午第三节地点图书室参加培训人员三年级起各班级3名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主办单位学校图书室培训内容一让学生了解学校图书室是知识的营地是传递科学信息文化...

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

学生图书管理员培训计划20xx学年度一指导思想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要的条件之一它所拥有的馆藏文献极大满足学校师生的学习需求是师生们进行学习的好场所它不仅广泛服务...

图书管理员培训证明

证明月8训培训学分为兹有我校教师张百侠于20xx年77月11日参加图书管理员培16学分特此证明胡寨镇朱阁小学20xx年12月24日日至

图书管理员培训总结(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