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

时间:2024.4.30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11 页

《孟子》两章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5、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2 页 共 11 页

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孟子两章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3 页 共 11 页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4 页 共 11 页

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5 页 共 11 页

六、总结升华:

七、布臵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孟子两章

]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6 页 共 11 页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孟子两章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7 页 共 11 页

孟子两章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8 页 共 11 页

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及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

“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9 页 共 11 页

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10 页 共 11 页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臵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第 11 页 共 11 页

[课后反思]:

孟子两章


第二篇:孟子两章 理解与问答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整体把握

1、此章阐发了孟子“仁政”的主张,讲的是民心向背的事。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全文分两大层:

第一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第二层:(“故曰:”——“战必胜矣”)

重点分析第一层——

先总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着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说攻城者:“三里之之城,七里之郭”攻不下

——攻小城不能胜,是天时不如地利

(三里,七里,言其小而易攻;“环而攻之”言攻势之大)

☆说守城者: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但弃城逃跑(委而去之)。坚固的城失守,是地利不如人和 (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极言防守一方地理条件优越。)

以上为两个。用的是的方法。

二、问题探究

(一)用原文回答

1、说明“地利”不足恃的是哪一句?

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2、“得道多助”中的“得道者”指什么?“道”指什么? 君主“得道”的好处是什么? (均用原文词语或句子回答)

答: “得道者”指君子; “道”指人和;君主“得道”的好处是“域民,固国,威天下,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3、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哪?

答: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4、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

答:得天时。

5、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答:天时不如地利。

6、从文章来看,得“人和”的实质是什么?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怎样?

答: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二)用自己的话回答

1、“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哪一个要素最重要?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答:“人和”为最重。

2、文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反映了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答: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和”;反映了孟子民本(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3、第一大层,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怎样论证?论证论点时,用的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

答:从两方面进行论证,先论证“人和”是战争的重要因素,再论证人和的实质(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和“人和”为什么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

答:施行仁政,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得道多助)。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的顺序能否调换?

答:不能。因为“域民”“固国”“威天下”是治国的程序,须将前一阶段的事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目标。

6、文章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者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实质上是想借战争来阐明什么的必要性?

答:阐明施行“仁政”(或“王道”)的必要性。

7、请从学过的文言课文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实质。

答: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6、这篇短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用了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实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整体把握

1、本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事。

2、本章的中心论点和主旨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全章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论述层次: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第一层(1):论述国难造就人才。——论证生于忧患

举例论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

道理论证:“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二层(2):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正反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说个人:▲人犯错,能改正; ▲心困扰,有作为。

——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论证“生于忧患”这一观点。正面论证。

再说国家: ▲国内,无法家拂士,亡; ▲ 国外,无敌国外患者,亡。

——一个国家无忧患易遭灭亡。论证“死于安乐”这一观点。反面论证。

二、问题探究

(一)用原文回答。

1、上天要把重任交给一个人,是怎样磨炼他的?

答: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上天”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磨练“是人”的意志的?——答:是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的途径来磨练“是人”的意志的。)

2、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是哪一句?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或: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就需要有哪两个条件?(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答:“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4、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哪一观点?

答:是为了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

(二)用自己的话回答。

1、第1段列举的六个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答:六个人都出身卑微,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作者列举他们的事例,是为了说明逆境能使人大有作为。为后面论证“生于忧患”这一观点提供事实论据。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的“是人”指的是什么?

答:该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是人”指上文六位历史人物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3、第1段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是怎样总结出来的?

答:基本观点是: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经受各方面的艰苦磨练。

这一观点是从开头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中总结出来的。

4、第2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磨炼的益处,哪些是正面论证?哪些是反面论证?

答:正面论述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反面论述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开放性题目

1、孟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担当重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2、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长”;现在有忍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可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请举出两个与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相类似的人物。

答:姜太公、诸葛亮。

4、具备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才能够成为“法家拂士”?(可以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有错能改,在困苦中能奋起,能够作出表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5、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说,全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人才观?

答:示例:“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受”等。

6、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印证了孟子的以下说法: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7、《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古诗能说明什么道理。 答:围绕“痛苦和磨难可以造就人才”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

8、孟子在两千多年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什么样的共鸣?

答:围绕“物质生活优裕了,仍然需要忧患意识”或“因有忧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来答即可。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论证的道理是什么?这道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答:道理:人与国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从个人推论到治国,忧患则生,安乐则死。

启示:要求从实际出发,忌空泛。抓住“一个人生命短暂,不能碌碌无为,要有一种责任,一种经省”这一要点作答。

10、本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答:从磨练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课后练习说明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本文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 距,通“拒”,抵御,抗拒。)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畔,通“叛”,背叛,叛乱。)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练习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增”,增加。

2、衡于虑 衡 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通“弼”,辅佐。

二、一词多义字

1、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

公问其故 (故,原因)

2、亡

国恒亡 (亡,灭亡)

今亡亦死 (亡,逃走)

3、所以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通过这样的途径,用来)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的原因)

4、举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举,被举用,被任用,被选拔) 死即举大名耳 (举,做,建树)

举目无亲 (举,抬)

5、为

行拂乱其所为 (为,做)

或异二者之为 (为,心理活动或“两种心情”)

6、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将,即将,将要)

将信将疑 (将,又)

7、亡

国恒亡 (亡,灭亡)

亡命天涯 (亡,逃跑)

8、困

困于心衡于虑 (困,困惑)

内外交困 (困,陷在艰难痛苦之中无法摆脱)

9、国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国家)

去国怀乡 (国,国都)

10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于,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给)

困于心 (于,在)

生于忧患 (于,在)

三、选择题——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两项

1、

A人恒过./过.犹不及(犯错误/过头,过分)

B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去国.怀乡 (国家/国都) C发于声而后喻./不言而喻. (了解明白)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重道远 (责任)

2、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将.信将疑 (即将,将要/又) B陶后鲜.有闻/寡廉鲜.耻 (少)

C国恒亡./亡.命天涯 ( 灭亡/逃跑)

孟子两章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 译文 字词 问答题 共11页

D齐师.伐我/师.出无名 (军队)

3、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目无亲 (被选拔,被任用/抬)

B 困于心衡于虑/内外交困 (困惑/陷在艰难痛苦之中无法摆脱) C虽有千里之能./无能.为力 (能力)

D哀转久绝./群响毕绝. (消失)

更多相关推荐:
《孟子两章》复习要点

lt孟子gt两章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

18孟子两章教学案

18孟子两章孟子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

第五单元孟子两章练习题答案t

18孟子两章同步练习答案5分钟训练预习类练习可用于课前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米粟亲戚畔之畎亩傅说法家拂士答案spnqunyub来源中考资源网2解释下列加点字兵革非不坚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

《孟子两章》导学案和答案[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一学习过程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并有之称孟子是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

孟子两章

年级九年级周次课时第一二课时北屯初级中学语文课堂导学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4总结升华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

孟子两章

孟子两章,内容附图。

孟子两章作业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姓名学号成绩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练习共10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超全复习资料

lt孟子gt两章鱼我所欲也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

孟子两章

lt孟子gt两章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和民贵君轻的...

孟子两章译文及资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四面...

九下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课标与教材分析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2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

孟子两章 理解与问答

孟子原文译文字词问答题共11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整体把握1此章阐发了孟子仁政的主张讲的是民心向背的事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全文分两大层第一层天时不如地利地...

孟子两章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