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课程总结

时间:2024.5.13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外国经济学说史课程总结

外国经济学说史主要是从经济理论发展和不同学派创立的角度介绍从经济学理论的渊源到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这一段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在欧洲,14和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就已在 一些城市出现。15世纪末,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封建制度开始进入瓦解时期。重商主义就是封建制度崩溃、资本主义产生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

一、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约翰?海尔斯、托马斯?孟、孟克列钦、柯尔培尔。

二、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下半叶为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是通过调节货币的运动达到本国财富的增加。具体而言,就是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或不买,主张国家用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本国财富的增加。具体而言,就是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必须保持对外贸易最终的顺差,为此,他们主张执行保护关税政策,大力发展能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生产在国外畅销商品的工场手工业。

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想上的观点都相同,即都把金银视为货币,视为财富的唯一形态;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然而,在如何增加本国财富的方式上存在差别。早期重商主义把“少买多卖”的原则绝对化了,把货币只理解为是一种宝藏,以守财奴的眼光看待货币,所以,被称为“货币平衡论”或“重金主义”。晚期重商主义已象资本家那样看待货币了,货币不仅是宝藏,而是可以使货币增殖的资本,强调货币必须投入流通中才能增殖,所以,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重工主义”。

三、重商主义的基本特征

重商主义从基本内容看,直接反映了商业资本的要求和主张。认为金银就是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先决条件,流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润在流通中产生,是商品转手时“贱买贵卖”的结果。只有各国之间的流通才是财富的源泉。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其基本原则是“少买多卖”。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

四、对重商主义的基本评价

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进行理论探讨的经济理论。重商主义所考察的对象已不是家庭管理,而是一国财富的增长,它在经济思想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它有了开创性的突破,首次摆脱了经院哲学的束缚,从因果联系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的角度较客观地考察财富地性质及其增长地途径。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三,重商主义者把货币看作是真正的财富,而且还认为货币必须投入流通才会增殖。第四,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思想,在历史上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重商主义还不是“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因为它的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还存在不少的缺陷与错误。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仅局限于流通领域。他们对金银货币的认识只停留在简单、粗陋的水平上,把金银与货币、货币与财富简单地等同,从而认为,在一国范围内,除了开采贵金属矿之外,财富增长的唯一途径,即财富的直接源泉,就是流通领域,就是顺差贸易。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的经济学说★

一、纯产品理论

纯产品理论是魁奈经济理论体系的核心。所谓“纯产品”,就是指新创造的产品超过被消费部分的余额。实际上就是新增加的财富。魁奈从等价交换原则出发,讨论纯产品的产生。他认为,在自然秩序实现的条件下,充分的自由竞争使商品交换等价地进行。所以,社会财富只能来自生产过程。

魁奈把财富地生产区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财富的相加;一是财富的增加。作为价值的财富的相加,是指只把各种消耗掉的价值相加在一起。魁奈从物质形态上考察,认为工业的产品只能补偿其自身的生产费用,也就是说,工业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费的原材料的价值和制服给工人的工资构成,所以,工业的生产只存在着“财富的相加”。价值成倍地增加,则是财富的增加。他认为,农业生产在扣除费用---种子、饲料、农业工人消费的谷物等之后,还会有一个剩余产品。所以,农业生产存在着财富的增加。从他的分析可以看出,纯产品只产生于农业部门,因此,该理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经济表》

《经济表》是魁奈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是他全部经济理论体系的完成。魁奈的经济表以下列条件为假设前提:社会上普遍实行资本主义大农业经济,舍象掉小农经济;只进行简单再生产,舍象掉扩大再生产;价格不变;产品和货币的流通只在国内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憎侣、贵族和国王、不生产阶级,包括工商业中的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舍象掉各阶级内部的流通和对外贸易,等等。流通过程是以秋后收获的农业总产品为出发点。

流通开始之前,三个阶级的情况如下:

生产阶级最初投入使用期为10年的价值100亿里弗尔(当时法国的货币名称)的“原预付”每年损耗10亿;每年投入价值20亿的“年预付”共生产出价值50亿里弗尔的年总产品。年预付与它所代来的纯产品的比例为100%,其价值构成为:①以利息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形式补偿原预付的折旧费用共10亿;②补偿年预付的价值共20亿;③纯产品20亿。它的实际构成为:40亿粮食和10亿原粮。

不生产阶级持有2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这是它在上一年度生产出来的。20亿工业品的构成是:价值10亿的工业消费品和价值10亿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具)。20亿工业品的一般应被该阶级留作下一年的预付。另外,还持有10亿里弗尔货币的预付期,用以购买工业加工品原料。土地所有者持有20亿里弗尔的货币地租,这是生产阶级上一年度缴纳的。他各用收入的50%买工、农业品。50亿年总产品在三个阶级间流通,这个流通过程包括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它可概括为五个流通(交换)行为:

①土地所有者阶级以10亿里弗尔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供本阶级消费之用。

②土地所有者阶级以10亿里弗/尔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

品,供本阶级消费之用。

③不生产阶级以与土地所有者阶级交换所得的10亿里弗尔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供本阶级消费之用。

④生产阶级以交换所得的20亿里弗尔货币中得一半,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补偿原预付的损耗,供本阶级生产消费之用。

⑤不生产阶级以10亿里弗尔货币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补偿已消耗的工业原料,供本阶级生产消费之用。

通过以上五个流通行为,其结果是:①土地所有者阶级得到了价值2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满足了本阶级的消费需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要。②不生产阶级得到了2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满足了本阶级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需要,同时还收回了10亿里弗尔货币,留作下年度作预付。③生产阶级得到20亿里弗尔货币,作为下一年度缴纳地租;得到10亿工业品,用作本阶级生产消费。此外,还有2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未参与流通,它留在本阶级内部分配,补偿年预付。这样,社会的在生产可以继续进行。

魁奈的经济表比重商主义更深入地考察了宏观经济,他分析的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品、总收入在社会生产三大阶级之间的交换关系,这是进行宏观静态、总量的分析,无疑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先驱。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国富论》简介

斯密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简称《国富论》)中。全书共有五篇三十二章。第一篇研究分工、货币、价值和收入分配,第二篇研究资本,第三篇叙述欧洲经济发展史,第四篇评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近似经济发展史,第五篇考察财政,这五篇由一个主题和基本思想联系成一个整体。

《国富论》的基本思想是经济自由。在前两篇中,提出无论是扩大劳动分工还是增加资本,只要让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自由地活动就能够达到。第三、四篇,提出经济发展地历史证明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经济自由政策是最能促进财富增长的政策;从提倡经济自由的角度来评论中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第五篇讨论在经济充分自由的情况下,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应当采取什么政策。

总之,《国富论》建立了一个探讨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把经济自由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把增加国民财富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个体系及所述的各个原理,对于后人的研究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17世纪以来,不少古典经济学家都提出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斯密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

斯密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来谈经济自由思想的。斯密在《国富论》中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时,把具有多种品质的人和作为经济上的人区分开来,首次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经济运行和一切经济现象都是“经济人”活动的结果。“经济人”活动的动机,是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所谓人类利己主义的本性。每个人经济活动时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只能靠刺激别人的利己心。要让他知道,他给别人做事,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样就产生了交换。这样,他把商品交换视为是合乎人的本性的一直自然现象。不仅商品交换是这样,货币、价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归根到底也都是从人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在这里,斯密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从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及其行为出发,强调在经济领域中追求私利的意义。斯密这一思想有它积极作用的一面,即强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重视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从刺激经济主体物质利益来调动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以后西方经济学由此而提出“利润极大化原则”思想。

斯密认为,个人利润是和社会利益一致的。每个人各自追求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相互地共同利益,必然是全社会利益的增长。这是因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会促使他“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向达到的目的。”“看不见的手”,实际上是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这个调节作用,表现在,一方面,通过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的矛盾运动,使得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与社会的有效需求相一致。另一方面,对生产资源或要素进行调节,使它按照最优的比例配置于各个生产部门,进行均衡的生产。这样,每个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结果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在这里,斯密从理论上说明了,在他那个时代,追求私利的私人经济活动和整个国民经济活动有序发展的关系。

从上述思想出发,斯密提出了理想的“自然秩序”的社会模式,从而提出了经济自由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实现经济自由,才能增长国民财富。促进财富增长的因素是分工与资本。要是财富增加,就必须提高分工的程度、增加资本的数量和改善资本的使用。要实现这三个方面,只有让大家自由追求个人利益。首先,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分工是人的交换倾向的结果,而人是为了自私目的而交换,人们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设法提高分工的程度;其次,资本增加的关键是节约,每个人出于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的愿望,就会节约;再次,每个人都知道资本用在何处最有利,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把自己的资本投放到风险最小获利最大的部门。所以,他主张在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条件下,应该让每个人的经济活动听其完全自由,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斯密反对限制经济自由主义的封建主义制度和重商主义政

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废除一切特惠和限制制度,就是经济自由放任。

斯密不仅主张国内经济自由放任,而且主张对外经济活动也实现经济自由。他认为,各国自由地进行贸易,可以扩大商品市场,使每个行业的分工日益完善,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斯密认为,一种产品如果自己生产比从别人那里买来要昂贵,就不应当自己生产而应当进行交换。同样,国家也是如此。对外贸易的利益就在于:不仅可以从外国购得便宜的商品,还可以使本国的资本与劳动使用到最有利之处,从而使国民财富迅速增长。斯密发展了诺思的国际分工思想,提出了“地域分工论”(亦称“绝对成本论”)。他主张,每个国家只生产它最擅长于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国最擅长于生产的东西,比各国什么都生产更有利。各国“最擅长”的,指的是它固有的自然条件或后天获得的有利条件。各国根据自己的所长发展生产,以便生产出相对别国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来说在生产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产品,有利于提高其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劳动和资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应用。

★李嘉图理论★

李嘉图的理论标志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

★萨伊定律★

萨伊的经济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生产论、价值论、分配论及销售论。他从销售论出发归纳出了萨伊定律。

萨伊认为,销售理论是他的最大贡献。该理论是研究产品能否销售的问题,所以也称为实现论。

萨伊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实际上是物与物相交换,人们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钱,货币是一瞬间起作用。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是生产了购买别人商品的手段,就是生产了对该产品的要求。如果一些产品销路疲滞,也不能归因于缺乏货币。因为物品卖不出去,缺少的不是货币,而是其他的产品。缺少货币,可以搞汇票、赊帐来代替。他认为,把销售停滞归因于货币缺乏,是把手段看成原因。所以,在商品交换中,买和卖是同一过程,供给也就同时为自己创造需求。

萨伊认为,局部的生产过剩有可能发生。这是由于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一些部门的供给大于需求,他们生产过多了。而供给之所以超过需求,是由于另一些部门生产过少,正是由于某些货物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生产过少,别的货物才形成过剩。因此,应当用扩大生产的办法,增加生产过少的商品的数量,来解决其他商品生产过剩的现象。二是由于政府执行了一些错误的政策的结果。他断定,局部的生产过剩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除非政治变动或自然灾害,政府无知地干预经济,“否则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充斥过剩的现象,决不会永久继续存在”。他主张经济自由,认为通过自由竞争,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有些产品出现过剩,也会因其价格下降和利润减少而逐渐减少生产,从而使供给减少,与社会需求逐渐一致,所以,生产总是会按照社会需求成正比例地进行,普遍地生产过剩危机不可能产生。

萨伊根据其销售理论得出四个结论:

第一,一切社会生产越多,产品越多样化,则产品销得越快,越多越广泛。生产者的利润也越多。这是萨伊理论的基本结论。

第二,个人利益能促进普遍的利益。一个企业的繁荣能够促进其他部门的繁荣。企业之间是如此,工农业之间是如此,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

第三,购买和进口外国货物决不会损害本国的生产。因为产品与产品交换,尽管在形式上采用现金,但其来源仍是以前的产品,所以,输入或购买外国货物能为本国打开销路。

第四,鼓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因为,重要的是提供消费的手段,而不是刺激消费的欲望,只有发展生产,才能提供这些手段。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萨伊的销售理论的基本点,是重视发展生产,提倡经济自由,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从而不会发生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一经济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也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所以,它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甲,包括象李嘉图那样的古典经济学家所推崇,他的关于生产会自行创造需求的命题,被称为“萨伊定律”。

萨伊定律包含有合理的因素,从生产和消费的一般关系来看,该定律反映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思想,也就是说,在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即生产出消费对象这个限度内,该定律正确反映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边际效用学派★

1、“边际革命”和边际效用学派

(1)“边际革命”的产生

19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各自独立又几乎同时发表了三部具有相同理论倾向的著作,这标志着创建以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为主要特征的边际效用学派的诞生。就这一事件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影响而言,西方经济 学家称之为“边际革命”把19世纪70年代起至20世纪30年代,称为“边际革命”时代。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原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有的政治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发展。1867年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发起了一场革命。1871年爆发了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这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本主义而进行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一次尝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其发展本身出现了不少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所特有的新问题、新现象,资产阶级经济理论需要有新的经济分析工具。

当时西方流行的是以约?斯?穆勒为代表的经济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受到历史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及小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攻击,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它已不适应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 经济学的演变。以约翰?穆勒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理论既不能“修补”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又不能在实践上解决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所面临的新问题。资产阶级经济学要“改建和重建”。边际效用学派就在上述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勒,它既适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又较好地解决勒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危机。

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基础。早在18世纪就出现了边际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萌芽,19世纪前半期出现了边际效用论的一批先驱者,他们都为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提出了思想来源。19世纪数学、生物学及物理学的辉煌发展,为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不少新的启示,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出现的新现象为边际分析提供了广阔的客观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条件,例如,巨大的垄断组织、股份公司的形成,有利于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分析;不断扩大的、日益成熟的国内外市场,有利于关于市场均衡和资源最优培植的研究。

(2)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德国经济学家亨利希?戈森(1810-1858)在《人类交换规律及人类行为德准则》(1854年)一书中提出了有关人类享乐的规律(后来人们称为“戈森规律”,以该规律作为基础阐述了价值、生产和价格等问题,建立了一个主观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发现享乐规律以及按照这些规律行事的条件。他提出了两个规律。第一,享乐递减规律。就是说,假定一个人对一种或相同的享受持续下去,他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会不断递减,最后出现感受的饱和状态。假定一个人单纯地重复满足某种已有地享乐,那么,反复的次数越多,则不仅最初的享乐程度越来越小,而且享乐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暂,最终达到饱和更快地到来。这个规律又称之为“戈森第一定律”。第二,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就是说,一个消费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享乐,而又同时存在各种享乐,他必须依次享用其效用最大者,直至各种享乐的边际效用相同。这个规律又称为“戈森第二定律”戈森还提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价值就是数量有限的效用,是物品满足人的享乐的能力,它是主观的、相对的。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所提供的享乐量,并随物品数量不断增加而递减;当各物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价值相等时,价值达到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最大值。戈森还从不同心理感受的均衡出发,对劳动过程和交换过程进行分析。他的经济理论直接影响了边际效用学派。

2、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是边际效用学派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门格尔、维塞尔和庞巴维克,他们先后在维也纳大学任教,因此也称为“维也纳学派”。

(1)门格尔的经济理论

门格尔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财货理论。他提出,任何物品要成为财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①人类对此物品有欲望;②此物品具有能够满足人类欲望地属性;③人类认识到这一属性地存在;④人类能够确实获得此物品以满足欲望。门格尔按照财货与满足欲望的直接或间接关系,将财货分成不同的等级。第一级财物能直接满足人类欲望,称为低级财货或消费财货。第二级财货是用来生产第一级财或的第三级财货是用来生产第二级财货的,如此类推。第二级以上的财货是间接满足人类欲望,称为高级财货或生产财货。门格尔区分了欲望与财货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大于、等于和小于几种情况。当欲望大于财货的供给时,财货具有经济意义,因为人类必须合理地使用有限地财货,这一类财货叫作经济财货。反之,便是非经济财货。

门格尔在财货论地基础上分析价值问题,也就是分析经济财货地价值问题。他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观的,价值的尺度也具有主观的性质。所谓价值,就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即在消费者看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来,物品是否具有效用,或是否具有满足欲望的能力。为了确定价值量,门格尔根据戈森定律将欲望分级,按照各种欲望对人的福利和生命所具有意义的大小,分为若干级。他首先讨论第一级财货即消费品的价值决定。他认为,每一个消费者所具有的欲望,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同一财货一般可以满足各种迫切程度不同的欲望。当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的财货小于其欲望的时候,他要合理地消费财货首先要满足最重要的欲望,然后再满足较重要的欲望。当财货满足越来越不重要的欲望时,它的效用递减;当财货再满足同一欲望时,随着满足程度的增加,其效用也逐渐递减。所以,财货的价值是由其满足于最不重要的欲望时所具有的效用决定。

门格尔认为,高一级财货的价值是由他们所协助生产的低一级财货的价值决定。价值是从低级财货向高级财货逐级转移的。也就是说,价值的转移过程是从消费品到生产资料。处于各个生产阶段的“高级财货”是各个生产要素所组成的,在确定了高级财货的总价值量之后,怎样确定其中的各个生产要素的价值量呢,即怎样确定个别高级财货的价值量?门格尔提出“丧失原理”,即假定生产要素组合体中丧失某中要素,因此而使产品价值减少,这减少的价值部分就是该生产要素的价值。

门格尔提出,由买卖的双方对所交换的财货进行主观评价的均衡,来决定价格。价格的上限取决于买者的主观评价,价格的下限取决于卖者的主观评价。

(2)维塞尔的经济理论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弗里德里希?维塞尔(1851-1926)是门格尔的追随者。他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价值》(1889年)和《社会经济理论》(19xx年)。

维塞尔在讨论生产财货的价值的时候,提出了“归算论”。他同意门格尔的观点,生产财货的价值是派生的价值。但是,他不同意门格尔的“丧失原理”,认为门格尔假定的本身是不能成立的。高级财货的价值,是由高级财货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和收益价值决定。假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是未知数x、y、z,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生产出价值不同的产品,可排出方程式组,例如:x+y=100,2x+3y=290,4x+5y=590。则方程组的解为:x=40,y=60,z=70,这就是三种生产要素的价值。他的这种方法,各个生产要素得到的价值之和必定等于总收益价值,或产品的总价值。维塞尔的生产资料价值决定的理论,实际上也是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即产品价值在各有关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理论。

(3)庞巴维克的经济理论

欧根?庞巴维克(1851-1914)是奥地利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著作有《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与批判》(1884年)、《资本实证论》(1889年)和《马克思体系的崩溃》(1896年)。庞巴维克不仅是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边际主义者中第一个系统批判和对抗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的人。

庞巴维克提出较完整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他提出,价值可分为“主观价值”和“客观交换价值”。实际上前者是他的价值论,后者是他的价格论。他通过“主观价值”来论述价值的基础和各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类物品价值量的决定。

3、 数理学派的经济理论

数理学派是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以数学方法为主研究经济学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杰文斯、瓦尔拉和帕累托。

(1)杰文斯的经济理论

威廉?斯坦莱?杰文斯(1835-1882)是边际效用学派在英国的创始人。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年)。

杰文斯的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边沁的功利主义苦乐原理,他认为,“经济学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许多经济范畴,都从苦乐原理来分析。例如,他提出“商品”与“负商品”的范畴,认为商品是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物理对象或行为,负商品是表示痛苦的生产,或在快乐与痛苦的权衡中有负的余额。

杰文斯的基本理论是主观价值论,即“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效用,是该理论的一个核心范畴,他认为,效用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性质,它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效用就是苦乐所产生的反映能给人们提供快乐,就是有效用。杰文斯认为在产品的供给量增加时,商品一系列增量的效用是递减的。他用“最后效用程度”的概念反映效用的递减。效用和效用程度是不同的,效用是指单位商品所提供的快乐,总效用指全部现有商品各单位的实际效用的总和。效用程度是指增加的单位商品与它提供的效用比率,所以它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最后效用程度是指现有商品量中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的效用程度,即边际效用。杰文斯用数学符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号来说明这种关系。杰文斯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只需要考虑最后一个增量,所以最后效用程度就是指某一商品极小增量的效用与该极小增量之间的比率。最后效用程度变化的一般法则可表述为:当商品量增加时,其效用程度会递减,最后效用程度是最低的。

(2)瓦尔拉的经济理论

里昂?瓦尔拉(1834-1910)是边际效用论在法国的创始人。瓦尔拉创立了以数学论证边际效用理论的体系,在他的影响下,洛桑学院成为数理经济学派的中心。瓦尔拉的主要著作为《纯粹政治经济学要义》(1874年)。

瓦尔拉把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纯粹经济学、产业与应用经济学和财产与社会经济学。他认为,纯粹经济学本质上是在设想的完全竞争的机制之下,研究价格决定的理论。它只涉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它是应用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抽象的逻辑方法,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瓦尔拉的纯粹经济学包括两个基本理论:稀缺价值论和一般均衡论,后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的。

(3)帕累托的经济理论

维尔弗里尔?帕累托(1848-1923)是出生于巴黎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的经济学代表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1896-1897)、《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xx年)。

在边际效用学派中,帕累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首次提出了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为分析工具。

在帕累托之前,边际效用学派是主张基数效用的。他们认为,效用就和重量、长度一样,是可以度量的,两个效用量度之间的差是一个确定的数量。帕累托不同意这种理论,他认为,过去把享用、使用价值、经济效用和满足欲望能力都当作是一种数量,但是,对此并没有作出证明。它们实际上无法计量,并且具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色彩。所以,他提出序数效用论。虽然不可能说出某种物品的效用大小,但可以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比较两种或两种物品的效用大小。序数效用反映的是消费者的偏好的概念而不是去探究效用量的差异。假定某个消费者面临的各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分别为X、Y、Z?,从对这各种商品数量的消费当中,消费者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即效用。设U表示效用,则效用函数为U = U(X、Y、Z?)。再假设有两个效用,U1 = U(X1、Y1、Z1?)U2 = U(X2、Y2、Z2?)。如果消费者偏好(X1、Y1、Z1?)更甚于(X2、Y2、Z2?),则认为U1>U2;如果消费者对这两组商品组合的偏好无差别,则认为U1=U2。在这里,效用概念就只具有序数的意义。通过对消费者偏好的经验调查,可得知效用的相对水平的高低。

帕累托提出无差异曲线的分析工具,认为从序数效用论出发,运用这一分析工具,能够建立起过去数理经济学家所建立起的基本原理。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4、克拉克和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1)克拉克经济学的三个分部

克拉克理论体系是以分配论为中心,他认为这个问题的研究涉及到资本主义制度有没有存在的权利。因为,如果分配是受自然规律决定,就不能指责它,而如果分配是不公平的,那么就应当指责它。怎样研究财富的分配,他认为,这种研究不能离开生产和交换,而分配和交换的全部问题都应当纳入社会生产过程,只有消费不属于社会生产过程。基于对分配和生产、交换关系的理解,他否定了传统的“三分法”或“四分法”而按照新的原则来重新整顿经济理论。

克拉克把经济学划分为三个自然分部。第一分部研究财富的一般现象,即研究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财富的普遍规律。它有三个规律:第一,消费品的效用递减规律,这是自然价值的基础;第二,生产工具的效用递减规律,这是自然利息的基础;第三,劳动的效用递减规律,这是自然工资的基础。这些规律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把商品、价值、资本、工资、利息等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范畴,都说成属于这方面的永恒范畴。

第二分部是研究静态经济规律的静态经济学,就是撇开一切发展来研究固定社会的经济,在这个固定的社会中,人口、资本、技术、生产组织和消费倾向都是不变的。他所说的静态,也就是在自由竞争不受阻碍,在没有各种因素扰乱的情况下,社会各种力量达到的均衡状态。克拉克认为,静态社会是一种设想,但是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在资本注意社会,这种均衡状态是经常、绝对地存在,外界的某些变动常常只是暂时的,经过自由竞争的自发调节,终会重新达到均衡。他认为只有在静态社会才能发现经济规律,因此把静态经济学看作是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均衡的条件下,研究支配财富分配的经济规律。他认为,静态经济规律是一种均衡规律,所以,在静态经济中存在着产业的完全自由。

第三分部是研究动态经济规律的动态的经济学,所谓动态,就是人口、资本、技术、生产组织和消费倾向五种因素起变化的社会。在实际社会里,五种因素变动不断地发生,人口不断地增加;资本不断地增加;生产方式不断地改善;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地改变;消费欲望不断地增长,其中任何一种的变动都会干扰静态经济规律的作用。此外,还存在着“摩擦因素”,即阻碍自由竞争和资本、劳动自由转移的因素。动态经济学就是研究在这些因素存在条件下,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所发生的变化。动态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从一个均衡状态到另一个均衡状态的过渡,从而说明“均衡”状态被破坏的原因。

克拉克正确地提出,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着分配及交换,并由此提出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这克服了萨伊“三分法”的局限性。他提出的静态、动态的分析方法,正确地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并由此开创了西方经济学的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2)边际生产力论

边际生产力的分配理论是从静态出发,寻找工资以及利息的“自然标准”,这个理论是“生产三要素论” 、“边际效用论”以及“报酬递减率”等理论的混合物。首先,他采纳了萨伊的观点,认为社会财富和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共同创造的,资本不仅包括生产资料,而且还有土地。每个生产要素在参加生产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贡献,所以,它们都应当在劳动生产物中得到相应的份额。这种相应的份额如何决定呢?他说:“正象价值是取决于最后效用一样,分配上各个份额应当得到多少,是由最后生产力来决定的。”在这里,他由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引申出“生产力递减规律”,从而进一步提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进而断言,工资和利息分别由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具有明显的辩护目的。第一,他试图证明劳动和资本由各自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其收入、工资和利息是个公正的分配自然规律。第二,他想说明工资水平是与人数有关的,即如果资本量不变,工人人数增加越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越低,工人工资就越低,因此要增加工资,就必须减少就业者人数。如果要增加就业者人数,工资水平就必然降低。第三,他认为资本积累对工人有利,如果工人人数不变,要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必须依靠资本量的增加,即依赖于资本积累,由此宣扬劳资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克拉克所提出的“边际产品”或“边际生产力”概念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及分析方法有助于在市场年个经济条件下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因为,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边际产品是不同的,所以它有助于分析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3)过渡性的利润论

克拉克认为,工资和利息是静态经济学的范畴,而利润则属于动态经济学的领域。

他认为,利润是企业家的一部分收入。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企业家截然分开,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企业家是企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资本家的收入是利息,企业家的收入是工资加上利润。企业家的工资是他组织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劳动报酬,它和工人的工资一样,都由劳动的编辑生产力决定。利润是企业收入扣除工资和利息等费用之后的余额。利润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克拉克认为,在静态经济中,企业家只能得到工资,没有利润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竞争使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它的自然价格(即企业生产成本),而自然价格只等于“自然工资”和“自然利息”之和,此外没有余额。只有在动态经济中,由于技术水平的变化,率先采用新技术新发明的企业,它的生产成本低于市场价格,所以在支付工资和利息之后,还有剩余,这个余额就是利润。

克拉克认为,利润的产生与存在具有暂时的性质,所以,利润是过渡性的。因为在动态的条件下,促成自由竞争的原因是利润,当个别企业获得了利润,其他企业也会相继采用新技术、降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低生产成本,以求利润,这样,当所有企业都采用新技术之后,社会经济就会过渡到一个新的“静态社会”,利润就消失了,这时,原来的利润加到工资和利息上去了。因为技术改良,提高了资本的生产力,也提高了劳动的生产力,从而提高了利息和工资的标准。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1)价值及其决定

在马歇尔的著作中,也采用“价值”这个名称,他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或直接是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实际上指的是交换价值或者价格。关于这种价值的决定,马歇尔用流通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这就是他的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马歇尔的价值决定理论,实际上探讨的是价格的决定,总的说来,是一种供求决定论,但与旧的供求论不同,他用边际效用论来说明需求,用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再用需求、供给的局部均衡来说明均衡价值、实际上是均衡价格的形成。

(2)需求理论

马歇尔用边际效用来说明需求。和边际效用学派一样,他认为效用就是一物品给所有者的愉快或其他利益。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个别的欲望是有限度的。人的本性的这种倾向可用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也就是一个人拥有某种商品的数量愈多,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这种商品对于他的效用是随着他已有该物数量的每一次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就是边际购买量的效用。而边际购买量就是,某人要买进一件东西的时候,他刚刚被吸引购买的那一部分。但是,边际效用是表示购买者的主观评价,是一种心理活动,应当怎样衡量呢?马歇尔说,直接进行衡量当然不行,但可以间接地用买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即需求价格来衡量。这样,他就把效用递减规律转化成需求价格递减规律:出卖的数量愈大,该数量出售的价格就愈低,以便找到这一数量的购买者,换句话说,需求量随价格的下跌而增加,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马歇尔还提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指的是购买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意支付而不愿得不到该商品的价格超过其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

(3)供给理论

有需求就必须有供给,马歇尔在分析消费和需求以后,接着就分析生产和供给。

马歇尔对供给的分析,立足于生产费用理论。同时,与他对需求的分析一样,他对供给的分析也以主观心理为出发点。

马歇尔在把供给具体 化为以货币来表达的供给价格以后,和需求的分析一样,运用了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分析供给的变化。他依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察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他认为 ,在这种条件下,通常的情况是:单位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出售的数量越多。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马歇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供给规律是:供给数量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给曲线是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

马歇而在分析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时,提出了供给弹性的问题。供给弹性就是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幅度或比率。

(4)均衡价格的形成

在研究了需求和供给之后,马歇尔把两者结合起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

什么是均衡价格呢?他提出,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或者说,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一致时候的价格,它代表着商品的价值。在这里,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值。供给价格是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

(5)收入分配论

国民收入是由这四种要素共同创造的,因而应当在四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那么,怎样进行分配呢?由于这四者的收入是四种要素的价格,而四种要素的价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他认为是和一般商品相同的。四种生产要素都有一个正常的价格水平,这就是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基础。而这种正常价格和一般商品一样也是由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求都转化为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只有土地没有供给价格),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由边际生产力决定,供给价格由其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点,就是生产要素的正常价格。

(2)工资理论

工资是劳动(即负效用)的报酬。劳动收益的大小,由劳动的需求和供给决定。

劳动的需求价格是企业家在购买劳动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在资本量不变条件下增雇工人,各生产要素间的最优比例关系会受到破坏,因此,每新增一个工人的生产力会低于原来工人的生产力。最后增加一单位的工人的生产力是最低的,它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里,它决定劳动的需求价格。

劳动的供给价格,从长期看,是由其生产费用决定的,即由劳动的培养训练以及维持有效率的劳动的精力所花的费用决定。它不仅包括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而且还包括可能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变动的习惯必需品。

马歇尔认为,在现代复杂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不存在一个一般的劳动。因而也不存在一般的工资率。但是,按照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劳动可以分为若干种类。就每一种劳动来说,还是存在着“正常工资率”。它是由劳动的需求价格和劳动的供给价格二者的均衡点决定,这个均衡点就是劳动的均衡价格。

(3)利息理论

利息是资本(即等待)的报酬,马歇尔把利息分为纯利息和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毛利息两种,在借款人支付的毛利息种,既包括纯利息还包括风险保险费和管理报酬。当指等待的报酬时,是指纯利息,它取决于资本的供求。资本的需求价格是由资本的编辑生产力决定。当劳动量不变时,每增加一单位的资本所增加的产量(产值)是递减的,最后增加的一个单位的资本所增加的产量(产值)是资本的编辑生产力,它决定资本的需求价格。资本的供给价格就是由资本对未来享受的“等待”所决定的。利息的大小决定于资本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的均衡点,它就是的均衡价格。

(4)利润理论

利润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监督组织生产和承担风险的报酬。他提出,企业家一方面要有管理生产、预测经济、熟悉本行业各种情况等知识,另一方面要有知人善任、发挥各种人才的创造精神的领导能力,这样的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昂贵的费用,因此企业家需要获得利润作报酬。利润的大小由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和供给决定。企业家的活动所提供的服务和熟练劳动者一样,是社会和企业生产所必需的,同样有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其需求价格由它的边际生产力决定,而其攻击价格则决定于培养训练的费用。企业组织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点决定利润。他认为,和特种技术工人一样,具有天赋才能和经过特殊训练的管理人才,应取得较高的报酬。

(5)地租理论和准地租

地租是土地的报酬。马歇尔认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地租是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由于自然界恩赐而无需人力就可得到的报酬,是土地的纯收入。由于土地是自然赋予的,数量不变,没有生产费用,因此不存在供给价格,所以,地租就是由土地的需求价格决定。土地的需求价格由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所决定。他提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耕种各级土地时,或在一块土地上进行连续投资时,必须存在这样一次耕种或这样一次投资,即由它们所提供的产品只够补偿耕作者或投资者开支和他自己的劳动,没有一点剩余,这样的耕作或投资,就是边际耕作或边际投资。而耕作其他土地或其他投资,所获产量超过边际耕作或边际投资,二者的余额叫做“生产者剩余”,它就是地租。也就是说,地租就是边际以上土地的生产量超过边际生产量的余额。至于哪块土地是边际土地,要取决于社会对土地生产品的需求状况。可见,这种地租理论,是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的级差地租理论。

马歇尔从地租出发又引申出“准地租”的概念。他认为,工资、利息和利润虽然在一般条件下是取决于需求价格和攻击价格的均衡,但是,当各生产要素的供给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固定时,其报酬在性质上与地租相类似,也完全由需求来决定。他把这种只受需求影响超过均衡水平的收入称为准地租。准地租只在短期内才存在。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以生产四要素共同创造国民收入作为分配的前提,以此论证资本、土地、企业组织和劳动一样,都有获得各自收入的权力,从而证明各阶级利益的一致性。“准地租”的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概念,是把均衡价格理论中考虑长、短期因素 的分析方法运用到分配论中而得出得,这一概念对于现代经济分析,尤其在“时间因素”上,具有一定意义。

★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以国民收入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短期周期性波动。经济周期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律式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的扩张。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除此之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曾作乐这样的描述:“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和暴跌。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价格和利润跌落,工人失业。当最终达到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新的高涨可以表现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

从这些定义的描述可以看出,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有共同之处,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收缩阶段常常短于扩张阶段,其振幅可能是收敛性的、发散性的或稳定性的。如果再细分,则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其中繁荣与萧条是两个主要阶段,衰退与复苏是两个过度性阶段。

经济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第一,繁荣阶段是国民收入和经济活动高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生产迅速增加,投资增加,信用扩张,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乐观。

第二, 萧条阶段是国民收入与经济活动低于正常水平的一个阶段。生产急剧减少,投资减少,信用紧缩,价格水平下跌,失业严重,公众对未来悲观。

第三,衰退阶段是从繁荣到萧条的过度时期,这是经济开始从顶峰下降,但仍未低于正常水平。

第四,复苏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度时期,这是经济开始谷底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回升,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

(结合统计资料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

三、经济周期的分类

经济学家根据一个经济周期时间的长短,把经济周期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朱格拉对较长时期的工业经济周期进行研究,并根据生产、就业人数、物价等指标,确定了经济中平均每一个周期为9-10年。

2、 基钦周期:短周期

19xx年,英国经济学家J?基钦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趋势》中研究了1890-19xx年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指标,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和次要周期两种。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又称基钦周期。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19xx年,俄国经济学家N?康德拉季耶夫在《经济生活中德长期波动》中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长期的时间序列资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有一种为期50-60年,平均长度为54年左右的长期波动。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4、 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19xx年,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在《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中提出了存在一种与房屋建筑业相关的经济周期,这种周期长度在15-25年之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这也是一种长周期,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或建筑业周期。

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在19xx年出版的两大卷《经济周期》第一卷中,对朱格拉周期、基钦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进行了综合分析。他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上传 By微0渺 新浪微博@人生无NG

更多相关推荐:
经济学课程总结

课程教学总结附填写说明1每位任课教师承担一次全过程教学活动后填写一次2填写时希望如实记载能在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教学质量的分析应以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为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生的平时...

西方经济学课程总结

编号财经系课程总结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06金融管理与实务12班06国际商务12班主讲人张超时间20xx年7月8日填表要求一本表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教学档案袋内一份交到财经系秘书处同时将电子...

西方经济学课程总结

学西方经济学后的体会——姚斐0807011022开始以为既然西方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还有必要学习吗,特别是数理系的我更没有必要学习!但当学完这本书,我树立的正确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客…

经济学课程总结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

经济学基础课程总结

经济学基础课程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1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并...

经济学导论课程总结

案例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因为它是无差别的产品就是产品在质量品牌包装各方面是没有差别的没有差别在宣传上没有特色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很少做广告完全竞争的产品像大米棉花等无法区别其它的产...

微观经济学课程总结

微观经济学课程总结大一的下学期我们开设了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为期十一周将近44课时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微观经济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入门的认识学习当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微小的简单的学科44...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课程归纳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辅导班课程归纳不要抱着过去不放拒绝新的观念和挑战凯程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一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对于东...

信息经济学总结

一马尔萨克阿罗弗兰克奈特阿克洛夫施帝格勒和西蒙对经济学的产生有何贡献1弗兰克奈特对不确定性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奈特的首要贡献是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涵括了他对当代经济学思想主体的主要贡献关于竞...

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

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总结这一阶段的宏观学课程结束了在本课的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种把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的思维逐步尝试把平时看到的中的经济问题与所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当然宏观经济理论...

经济学基础总结。

经济学基础与应用课业总结一课程之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大炮与黄油的矛盾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解决的主要问题认识资源稀缺性生产可能性边界等概念从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认识选择的重要性了解经济学家如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考研分数线总结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考研分数线总结凯程教育集训营汇集了全国考研各个领域的名教授与一线名师授课确保授课质量已经来凯程教授过课程的名家有李海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进行政治授课徐之明中国人...

经济学课程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