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考试总结

时间:2024.5.13

免疫学期末复习要点总结

1. 免疫基础:包括免疫系统、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白细胞分化抗原

2. 免疫应答:涉及抗原呈递细胞、抗原的呈递与加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等

3. 免疫学应用:涉及免疫检测、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和免疫制剂等

4.

免疫学考试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 基本概念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维持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换言之,机体识别非己抗原,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并清除之,正常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则不产生免疫应答,即维持耐受。

2. 免疫的基本特性

1)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

2) 特异性:能识别非自身物质间的微小差异,如同分异构体、旋光性等

3) 免疫记忆:有初次应答、再次应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更多、更快,反应更强烈。如:传染病康复后或疫苗免疫后,能获得长期免疫力。

3. 免疫的基本功能

1) 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免疫保护作用。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异常,即发生超敏发应;若应答过低或缺失,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2) 免疫自稳:免疫细胞会把身体内的废物清除出体外,这些废物有敌人的尸体,老化死去的细胞,外来的杂质等,我们流出的汗与吐出的痰即属此类。

3) 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机体识别此类异常细胞并将其清除,此为免疫监视。该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4. 免疫的类型

1) 天然免疫,即固有免疫,是机体抵御微生物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故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此类免疫的主要机制为: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的屏障效应;体内多种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2) 获得性免疫,即适应性免疫,乃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故亦称特异性免疫。

5.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1) 特异性。表现为:一、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二、应答中所形成的效应细

免疫学考试总结

胞和效应分子(抗体)仅能与诱导其产生的特定抗原发生反应。

2) 记忆性。表现为:参与特异性免疫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具有包次年抗原信息的功能。

3) 耐受性。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既可产生针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应答,也可表现为针对

特定抗原的特异性不应答,后者即为免疫耐受。

6. 免疫学的发展史

1) 经验免疫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16~17世纪(明代)我国史书已有记载:将沾有疱浆的天花患者衣服给正常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磨碎成细粉,经鼻给正常儿童吸入,可预防天花。

至18世纪末,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首先观察到挤奶女工感染牛痘后不易换天花,继而通过人体实验确认接种牛痘疫苗可预防天花。

2) 经典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a. 抗体的发现

德国学者Behring和日本学者Kitasato与1890年在Koch研究所应用白喉外毒素给动物免疫,发现在其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成为抗毒素。

20世纪30年代,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鉴定,证明Ab是γ-球蛋白。

b. 抗原的结构与抗原的特异性

20世纪开始,Landsteiner以芳香族有机化学分子偶联到蛋白质分子上免疫动物,研究芳香族分子的结构与活性集团的部位对产生的抗体特异性的影响,认为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很小的分子,他们的结构不同,使其抗原性不同。

c. 超敏发应

早在20世纪初即发现,应用动物来源的Ab作临床治疗,能引起患者的血清病,严重者能导致休克。后来von Pirguet证明在结核病患者进行结合菌素的皮肤划痕试验,能导致局部显著的病理改变。他总结这类由免疫应答而致的疾病,称之为变态反应。

d. 免疫耐受的发现

19xx年,Owen发现自异卵双生的两头小牛个体内有两种血型红细胞共存,称之为血型细胞镶嵌现象。这种不同血型细胞在彼此体内互不引起免疫反应,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天然耐受。

19xx年,Medawar等进一步用试验证实了此一免疫耐受现象。

e.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关于机体免疫机制的研究和探讨,出现了两派学说:

a) 细胞免疫:俄国梅契尼可,发现白细胞有吞噬功能,能吞噬和清除各种病原微生物 b) 体液免疫,德国欧立希,体液中产生的抗体,能清除各种病原微生物

f. 19xx年Burnet学说及其对免疫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克隆选择学说

F.M.Burnet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于19xx年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

3) 现代免疫学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a.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19xx年,发现抗体基因重拍是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原因

b. 信号转导途径的发现

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

至20世纪90年代,发现T淋巴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作用

c. 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的发现

在研究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中,发现CTL表达FasL,靶细胞表达Fas,当CTL与靶细胞结合,FasL结合Fas,活化一组半光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Caspase呈级联活化,致DNA断裂,细胞死亡

d. 造血和免疫细胞的发育

免疫学考试总结

4) 应用免疫学的发展

a. DNA疫苗 d. 完全人源抗体

b. 基因工程制备重组细胞因子 e. 免疫生物治疗

c. 免疫细胞治疗

7. 克隆选择学说的要点

1) 体内存在多种针对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其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一种克隆针对一种

抗原)

2) 抗原进入体内选择相应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

3) 胚胎期,某一免疫细胞克隆接触相应的抗原,如自身成分免责被排除或处于抑制状态,称为

禁忌克隆,不能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而形成自身耐受

4) 某些情况下,禁忌细胞株可以活化,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自身免疫或自身免疫性

疾病

第二章,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承担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是机体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执行免疫效应的物质基础。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免疫学考试总结

第三章, 抗原

抗原

免疫学考试总结

是指哪些能够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又能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

异性发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点:

a. 免疫原型:即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b. 免疫反应性或反应原型:即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具备上述两种特性的物质为完全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即抗原性)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

1.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免疫原性是判断一个物质是否为抗原的关键。免疫原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及其与机体的应答性

1) 异物性

异物性的程度取决于其与机体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即种属关系)越远,则异物性越强,即免疫原性越强。

2) 理化性状

a. 大分子物质:天然抗原多为分子有机物,多数蛋白质为良好的抗原,多糖及多肽也具一

定的免疫原性,此与其化学性质有关。大分子物质称为抗原的原因:

a) 表面抗原决定簇多

b) 组成复杂,结构稳定,不易被破坏和清除。在体内停留时间长,可持续刺激。

b. 化学结构: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

3) 免疫方法的影响

a. 抗原的剂量太低或太高都不行,纯化的抗原每次要达到μg或mg水平

b. 免疫途径:同一物质经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答的强度各异,依次

为皮内>皮下>肌肉>腹腔(仅限于动物)>静脉

4) 机体应答性

a. 同种但不同品系的动物,其对同一抗原产生应答的强度或性质各异。如:纯化多糖在人、

鼠是强抗原,在豚鼠是弱抗原

b. 同一品系的个体差异。如:疫苗对有的人有保护力,对有的人是弱保护力

2. 抗原特异性

1)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机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只能与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

2)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a.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的称为表位,亦称为抗原决定簇。

通常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即可构成一个表位。表位结构的性质与位置可影响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氨基酸或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序列及空间立体结构。

b. 抗原价:抗原分子表面能够与抗体结合的表位数量。完全抗原一般均为多价抗原。 c. 功能决定簇和隐蔽决定簇

功能决定簇: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启动参与应答有决定意义。

隐蔽决定簇:在抗原的内部,无法触发免疫应答,只有经理化处理暴露后,才起作用。 d. 表位结构的性质与位置可影响抗原的特异性。

e. 顺序决定簇和构象决定簇

依表位的结构特点可将表位分为两类

a) 顺序表位(即连续性表位):主要由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形成,多在抗原分子

内。

b) 构象性表位(即非连续性表位):短肽、多糖残基或核苷酸并非简单的线性排列,而

是构成特定的空间构象

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递呈细胞加工的顺序表位,B细胞可识别线性或构象性表位。 f. 交叉反应和共有决定簇

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可以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被称为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的存在和交叉反应现象的发生并非否定抗原的特异性,而是由于复杂抗原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不同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3. 抗原的分类及其医学意义

1) 依据抗原诱生抗体的对T细胞的依赖性

a. 胸腺依赖性抗原(TD),亦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依赖于T细胞辅助,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属于TD抗原。

b.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

助。包括TI-1抗原(有多克隆B细胞激活作用)和TI-2抗原(表面含多个重复表位)。

2) 根据抗原与抗体的亲缘关系

a. 异种抗原: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

b. 同种异型抗原,亦称同种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重要的人类

同种异型抗原包括:红细胞血型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c. 自身抗原,正常状态下,机体免疫系统不对自身正常组织或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即处于

自身耐受状态。

d.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

抗原。

3) 根据(TD)抗原是否由抗原递呈细胞所合成

a. 内源性抗原:由抗原递呈细胞在其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

成 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此类抗原被加工为抗原肽并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称复合物,由CD8+T细胞的TCR识别。

b.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抗原递呈细胞之外、不由其合成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如被抗原

递呈细胞吞噬的细胞和细菌等。此类抗原由抗原递呈细胞摄取、加工为抗原肽,进而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由CD4+T细胞的TCR识别。

4) 根据来源

a. 细菌抗原

a) 表面抗原:细胞壁外的抗原物质

b) 菌体抗原:细胞壁中的抗原物质

c) 鞭毛抗原:鞭毛中的抗原物质

d) 菌毛抗原

e) 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过的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的外毒素。

b. 肿瘤抗原: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a) 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b) 肿瘤相关抗原: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和组织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

细胞癌变时明显增加

5) 其它分类

根据抗原的理化性质,可分为颗粒抗原(细菌性、细胞性等)、可溶性抗原(牛血清蛋白、菌脂多糖等)、蛋白抗原、多糖抗原及多肽抗原等。天然抗原、人工抗原、自身抗原、外来抗原、

半抗原、超抗原

4.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非特异性激活B细胞、T细胞的物质

1) 免疫佐剂:指那些与抗原一起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即辅佐抗原的

作用。

2) 超抗原:是一类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性物质,只需极低浓度(1~10μ

g/L)即能激活T细胞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

3) 丝裂原,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抗体: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的统称。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完全一致,因此可认为二者的概念等同。

1.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是一“Y”字形的四肽链结构,由两条完

全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各部分结构见书P71-P74)

2.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 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2) 激活补体

3) 结合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4) 通过胎盘被动免疫

3.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 IgG

是血清和胞外液中主要的抗体成分,按其绞链区的大小以及链内二硫键数目和未知的不同可分为IgG1、IgG2、IgG3、IgG4。是再次提议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有重要的免疫效应,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2) IgM

分泌型IgM含10个Fab段,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有5个Fc段,比IgG更易激活补体。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

3) IgA

IgA仅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10%~15%,但却是外分泌液中主要抗体类别,有两类:血清型为单体,分泌型IgA为二聚体。

机体保护其黏膜表面的主要抗体

擅长防御能穿越黏膜屏障的入侵者

把抗原肽聚集称足够大的簇,以黏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4) IgD

含量低,绞链区较长,易被蛋白酶水解。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膜结合型IgD(m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5) IgE

浓度低,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浆细胞分泌。过敏源(如毒素)引起变态反应,产生大量IgE,肥大细胞表面有其受体,释放出组胺,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如流鼻涕、眼泪,抗寄生虫感染,导致过敏休克

4. 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単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第五章, 补体系统

免疫学考试总结

补体(C)是存在于人和动物正常新鲜血浆中具有酶样活性的一组不耐热的球蛋白。包括补体固有成分、补体受体、细胞膜补体调节蛋白等。

1. 补体的生物学特点

1) 含量相对稳定,约占血浆总球蛋白数的10%~15%,不因免疫而增强

2) 对理化因素的作用敏感

3) 能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并被激活。补体激活后,导致一系列生物活性反应,增强机体防御

能力,协助抗体消灭病原微生物。

4) 不同种动物血清中补体含量不一致。

5) 代谢率高。合成率:0.5~1.5mg/kg.h,半衰期为58小时。

2. 补体系统的激活

1) 从C1q-C1r2-C1s2开始的经典途径

2) 从C3开始的旁路途径,其不依赖于抗体

3) 通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糖基识别的凝集素激活途径

3. 补体受体

1) 补体Ⅰ型受体(CR1,C3b受体,CD35)

2) 补体受体Ⅱ型(CR2,C3b受体,CD21)

3) 补体受体Ⅲ型(CR3,Mac-1,CDH11c,CD18)

4) 补体受体Ⅳ型(CR4,p150/95,CD11c/CD18)

5) C5aR(CD88)和C3aR

6) C1q受体

4. 补体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1) 细胞毒及溶菌、溶解病毒作用 3) 免疫黏附作用

2) 调理作用 4) 炎症介质作用

第六章,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所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分子量约8~80kD)。细胞因子在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概述

1) 细胞因子的来源和分布

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和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均可产生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是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可根据细胞因子的来源将其分为淋巴因子(如IL-2、IL-4、IL-5、IFN等)和单核因子(如TNF-a、IL-1、IL-8、IL-6等)。

多数细胞因子是以可溶性蛋白的形式分布于组织间质和体液中,但某些细胞因子(如TNF等)可以跨膜分子形式表达产生细胞的表面。

2) 细胞因子的一般特性

a. 均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

b. 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多向性(一种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CKs)和多源性(多种细胞产生

一种CKs)

c. 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内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发

挥作用

d. 具有高效性(在10-10~10-15mol就能发挥作用)多效性(一种CKs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

和网络性(CKs相互渗透,调节细胞的活化与分化,表现增强或抑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e. 细胞因子作用有两面性(①生理条件下,发挥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肿瘤。②大量产生

引起病理现象)

2. 细胞因子种类

1) 白细胞介素(IL)

IL是一组有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产生能介导白细胞和其它细胞间相互作

用的细胞因子。IL有33种:IL1-IL33。IL的主要作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和

介导炎症反应。

2) 干扰素(IFN)——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

根据干扰素的来源、生物学性质及活性,IFN可分为

a. Ⅰ型干扰素(IFN-α—由单核/巨噬细胞(及B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和IFN-β—成纤

维细胞产生),主要的生物学活性是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参与免疫调节及

抗肿瘤等

b. Ⅱ型干扰素(IFN-γ),主要由T细胞和NK细胞产生,主要生物学活性为:抗病毒、抑制

细胞增殖、激活吞噬细胞、促进多种细胞表达MHC抗原、促进Th1细胞分化、参与炎症

反应等

3) 肿瘤坏死因子(TNF)——在体内外均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4) 集落刺激因子(CSF)

是一组在体内外均可选择性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形成某一谱系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包括巨噬细胞CSF(M-CSF)、粒细胞CSF(G-CSF)、和巨噬细胞/粒细胞CSF(GM-CSF)等。

5) 生长因子(GF)

是一类可介导不同类型的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根据其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分别命名

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F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

6)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余种。该家族成员根

据其分子N端半胱氨酸的数目及其间隔,可分为CC、CXC、C、CX3C四个亚家族。

3.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1) 介导和调节固有免疫

2)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3) 刺激造血

4. 重组细胞因子类药物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即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接的基因群,定位于动物与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MHC的编码产物即MHC分子或MHC抗原,其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主要功能是参与抗御昂递呈、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

小鼠的MHC:H-2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

人类的MHC: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

1. MHC的基因组成及定位

MHC基因复合体的特点之一为多基因性,即HLA复合体的基因数量和结构具有多样性。众多的MHC基因依其编码分子的特性而分为MHC-Ⅰ类、-Ⅱ类即-Ⅲ类基因。

1) 人类HLA复合体

人类MHC亦称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断臂。HLA复合体的特点之一是其多基因性,

目前已鉴定出100余个基因座位。诸多HLA基音座按其定位和特点,可分为HLA-Ⅰ类、HLA-

Ⅱ类和HLA-Ⅲ类三类。

2) 小鼠H-2复合体

小鼠H-2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依次为K、I、S、D/L四个区域。根据编码分子的特征可将H-2复合体分为3类基因:Ⅰ类基因(包括K、D、L三个座位或区域),Ⅱ类基因(又称Ⅰ区基因,位于H-2复合体的免疫应答区,由Ⅰ-A和Ⅰ-E亚区组成,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调控及调节)和Ⅲ类基因(编码血清补体成分及TNF等)。

2. MHC的遗传特点

1) MHC多态性

对同一个体而言,染色体上任一基因座位只能有两个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同源染色体。但是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位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此现象被称为多态性。需要强调的是,多态性是群体的概念,指群体中不同个体同一基因座位上的基因存在差别。MHC是哺乳动物体内具有最复杂多态性的基因系统。

a. MHC多态性产生的机制

a) 复等位基因 b) 共显性表达

b. MHC多态性的意义

a) 赋予种群适应多变环境条件

b) 实现对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c) 使MHC成为个体的终生遗传标志

d) 增加了寻找合适同种移植供者的难度

2) MHC的遗传特点

a. 单元型遗传

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座,其等位基因的组合构成单元型。单元型是将MHC遗传信息传给子代的基本单位,在遗传过程中一般不发生同源染色体互换。人类细胞含两个同源单元型,组成两个单元型的全部等位基因构成MHC基因型,其编码产物为MHC表型。

b. 连锁不平衡

MHC等位基因的频率,指群体中携带某一等位基因的个体数目与携带该基因座各等位基因个体数目总和的比例。由于MHC复合体的各座位紧密连锁,若各座位的等位基因均随机组合构成单元型,则某一单元型的频率应等于组成该单元型各等位基因频率的乘积。但事实上,MHC各等位基因并非完全随机组成单元型。已发现,某些等位基因比其他等位基因更多或者更少的连锁在一起,即出现连锁不平衡。

3. MHC分子结构、分布与功能

1) MHC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a. MHC-Ⅰ类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MHC-Ⅰ类分子属糖蛋白,由一条重链(跨膜成分,44kD367个aa)和一条轻链(非跨膜成分,12kD99个aa)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具多态性的重链也称为α链,包括α1、α2、α3结构域,其中α1、α2结构域共同构成抗原(肽)结合槽;轻链即β-2微球蛋白,乃由位于15号染色体的非MHC基因所编码,与重链的α3同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β2m无多态性,其以共价键与α链胞外段相互作用,有助于维持Ⅰ类分子天然构型的稳定性。 Ⅰ类分子分四个区:肽结合区、Ig样区、跨膜区、胞浆区

MHC-Ⅰ类分子主要分布与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以淋巴细胞表面Ⅰ类分子的密度最大,其次为肾、肝及心脏,密度最低的为肌肉和神经组织。此外,血清、初乳及尿液中还存在可溶性Ⅰ类分子

b. MHC-Ⅱ类分子的结构与分布

MHC-Ⅱ类分子属糖蛋白,乃由α(32~34kD)和β(29~32kD)两条肽链以共价键连接而成。如同Ⅰ类分子,Ⅱ类分子也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但其两条链均为跨膜成分。Ⅱ类

分子的抗原结合槽为开端结构,故可结合14~18个氨基酸,最长可达30个氨基酸。

Ⅱ类分子分为四个区:肽结合区、Ig样区、跨膜区、胞浆区。

MHC-Ⅱ类分子仅表达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

细胞)以及活化的T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等表面。

2) MHC分子的功能

a. 参与加工与递呈抗原 c. 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

b. 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 d. 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4.

免疫学考试总结

5. 第八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LDA)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包括各种CD分子——应用以単克隆抗体鉴定为柱的聚类分析法,将识别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単克隆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简称CD。)

黏附分子(AM)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包括整合素、选择素、黏蛋白样、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及钙黏蛋白5个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与CD分子是根据不同角度命名的莫分子:黏附分子乃以黏附功能分类;CD分子是借助単克隆抗体鉴定、归类而命名。

第九章, 免疫应答

1. 概述

1) 概念

免疫应答是指抗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生物学意义是识别“自己”与“非己”,从而清除“非己”的抗原性物质,保护机体免受异己抗原的侵袭。

免疫应答主要包括:①APC对Ag的架构、处理、递呈;②淋巴细胞识别Ag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

其生物学意义: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如超敏反应。

2) 类型

根据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免疫效应的组分和细胞种类的不同,特异性免疫应答还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免疫耐受性或称负免疫应答。

3) 免疫应答场所与过程

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主要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整个应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a. 感应阶段(Ag识别阶段):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递呈和特异性识别

b. 反应阶段(增生分化阶段):指免疫细胞(B、T细胞)识别抗原后传递活化信号,自身发

生活化、增殖和分化

c. 效应阶段:引发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

2. 抗原递呈细胞——所有表达MHC分子并能处理和递呈抗原的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APC)是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类细胞能辅助和调节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并对抗原产生应答,故又成为辅助细胞,简称A细胞。根据APC细胞表面膜分子表达情况和功能的差异,可将其分为:

? 专职APC:能表达MHC-Ⅱ类抗原和其它参与B细胞活化的共刺激分子,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MPS)、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

? 非专职APC:包括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等。它们通常情况下并不表达MHC-Ⅱ类

分子,但在炎症过程中或受到IFN-γ诱导,也可表达MHC-Ⅱ类分子并处理和递呈抗原。

1) 基本概念

抗原加工:蛋白质抗原在细胞内被讲解称能与MHC分子结合的肽的过程

抗原呈递: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将其展示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的过程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抗原,包括自身抗原和非己抗原——MHC-Ⅰ类分子递呈 外源性抗原:由细胞外摄入细胞内的蛋白质抗原,包括非己抗原和自身抗原——MHC-Ⅱ类分子递呈

2) 树突状细胞(DC)

DC是目前所指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APC,与其它APC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而MM、B细胞则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故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在免疫系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a. DC的来源、分化和种类

a) 髓样DC:DC主要由骨髓中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来,与单核吞噬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 b) 淋巴样DC:DV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来,与淋巴细胞由共同的前体细胞

b. 生物学功能

a) 抗原递呈功能 b) 调节免疫应答

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及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功能的细胞类型之一。

a. 生物活性成分

单核吞噬细胞能产生各种溶酶体酶、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等。

b. 主要生物学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在好哦更要细胞,参与吞噬消化、杀伤肿瘤细胞、加工和递呈抗原、调节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

4)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免疫细胞,也是一类重要的专职APC。B细胞该表达MHC-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与细胞表面,递呈给Th细胞,主要通过B细胞表面BCR可特异性

识别和结合抗原,再进行内吞。

3. 抗原递呈

T细胞借助其表明TCR识别抗原物质,但一般不能直接识别可溶性蛋白抗原,而仅识别与MHC分子结合称复合物的抗原肽:CD4+T细胞识别APC表面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CD8+T细胞识别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细胞将褒奖内自身产生或摄入胞内的抗原消化降解为一定大小的抗原肽片段,以适合与胞内MHC分子结合,此过程成为抗原加工或抗原处理。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成抗原-MHC分子复合物,并表达在细胞表面,以供T细胞识别,此过程成为抗原递呈。

根据被递呈抗原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

? 外源性抗原: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胞、细菌或某写自身成分等。APC加工处理

外源性抗原后形成抗原肽,常由MHC-Ⅱ类分子递呈给CD4+T细胞,此为溶酶体途径或MHC-Ⅱ类途径。

? 内源性抗原:是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所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合成的蛋

白以及胞内某些自身正常成分等。内源性抗原在胞内加工后形成抗原肽则与MHC -Ⅰ类分子结合,递呈给CD8+T细胞,此为胞质溶胶途径或MHC-Ⅰ类途径

1)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递呈

a.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

APC通过胞吞作用或称内化作用而摄入外源性抗原,包括吞噬、吞饮或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所摄入的外源性抗原由胞浆膜包裹,在胞内形成内体,逐渐向胞浆深处移行,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内体/溶酶体。内体/溶酶体中含有组织蛋白酶、过氧化氢酶等多种酶,且为酸性环境,可使蛋白抗原降解为含13~18个氨基酸的肽段,适合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免疫学考试总结

b. MHC-Ⅱ类分子的生成和转运

MHC-Ⅱ类分子α链和β链在粗面ER中生成,并在钙联蛋白参与下折叠成异二聚体,插入粗面ER膜中。粗面ER膜上存在Ia相关的恒定链(Ii链),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九聚体复合物。

胞内合成的MHC-Ⅱ类分子被高尔基体转运至一囊泡样腔室,后者称为MHC-Ⅱ类分子腔室(MⅡC)。含外来抗原多肽的内体/溶酶体可与MⅡC融合。随后,在酸性蛋白酶作用下,使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Ii链被部分降解,仅在MHC-Ⅱ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中残留一小段,称为Ⅱ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

c. MHC-Ⅱ类分子组装和递呈抗原肽

MHC-Ⅱ类分子的α1和b1功能区折叠为2个α螺旋和1个β片层,形成抗原肽结合沟槽,其两端为开放结构,使与之结合的多肽的N端及C端可适当延伸,最适的多肽长度在13~18个氨基酸之间

存在于MⅡC中的MHC-Ⅱ类分子,其抗原肽结合槽由CLIP占据,故不能与抗原肽结合。HLA-DM(属非经典MHC-Ⅱ类分子)可使CLIP与抗原结合沟槽离解,此时抗原肽才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随MⅡC向细胞表面移行,通过胞吐作用而表达于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完成外源性抗原肽递呈过程。

2)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递呈

a.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转运

胞内合成的内源性抗原在胞浆内被处理和转运。内源性抗原在多种酶和ATP的作用下与泛素结合,泛素化的内源性抗原被解除折叠,以线性进入蛋白酶体。蛋白酶体(20S)是存在与细胞内的一种大分子量蛋白质水解酶复合体,具有广泛的蛋白水解活性。蛋白酶体为中空(孔径越1~2nm)的圆柱体结构,内源性蛋白通过蛋白酶体的孔道,可被降解为6~30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蛋白酶体由4个各含7个球形亚单位的圆环串接而成,其具有酶活性的组分主要有两种低分子量多肽(LMP),包括LMP2和LMP7(属于非经典MHC-Ⅱ类基因产物。

免疫学考试总结

经蛋白酶降解的抗原肽片段须进入内质网(ER)才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该过程依赖于ER的抗原加工相关转运提(TAP)。TAP有TAP1和TAP2两个亚单位组成,是ER膜上的跨膜蛋白,各跨越ER膜6次,共同在ER膜上形成孔道。

胞浆中的抗原肽先与TAP的胞浆区结合,在TAP分子的ATP结合结构域作用下,使ATP

降解,导致TAP异二聚体结构改变,孔道开放,抗原肽通过孔道进入ER腔。

TAP可选择性转运适合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肽段,其机制为:①TAP能选择性转运含8~12个氨基酸、适合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②TAP优先选择C端为碱性或疏水性残基的多肽片段,这些残基乃抗原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锚着残基

b. MHC-Ⅰ类分子的生成和组装

MHC-Ⅰ类分子的重链(α链)和轻链(β2m)在粗面ER中合成后,被转运至光面ER。在ER中MHC-Ⅰ类分子须立即与某些伴随蛋白(如钙联蛋白、钙网蛋白)结合。此类蛋白的作用是:参与α链的折叠及与β2m组装成完整的MHC-Ⅰ类分子;保护α链不被降解;帮助MHC-Ⅰ类分子与TAP结合。

c. MHC-Ⅰ类分子组装和递呈抗原肽

在伴随蛋白的参与下,MHC-Ⅰ类分子组装为二聚体,其α链的α1及α2功能区构成抗原肽结合沟槽,沟槽的两个侧面为α螺旋,地面为β片层结构。MHC-Ⅰ类分子沟槽纵向两端是封闭的,能结合含8~12个氨基酸的多肽。

MHC-Ⅰ类分子与ER上的TAP相连,再与经TAP转运的抗原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然后与TAP、伴随蛋白解离,移行至高尔基体,通过分泌囊泡再移行至细

+胞表面,递呈给CD8T细胞。

4. 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APC将抗原递呈给特异性T细胞,该过程涉及两种细胞表面多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免疫突触。

1)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初始T细胞进入淋巴结皮质区深部,即与该处APC(成熟DC等)解除,T细胞表面黏附分子(LFA-1、CD2、ICAM-3)与APC表面相应受体(ICAM-1或ICAM-2、LFA-3)短暂结合。这种非特异性、可逆的结合,可为TCR提供机会,从APC表面大量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中筛选特异性抗原肽。若未能遭遇特异性抗原,T细胞即与DC分离,离开淋巴结而进入血液循环。

2) 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

在APC与T细胞短暂结合过程中,若TCR遭遇特异性抗原肽,则T细胞与APC发生特异性结合,并由CD3分子向胞内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导致LFA-1变构并增强其与ICAM的亲和力,从而稳定并延长APC与T细胞间的接触(可持续数天),以有效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与增殖。增殖的子代细胞仍与APC黏附,直至分化为效应细胞。

此外,在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中,T细胞表面CD4与CD8分子是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CD4与CD8可分别与APC(或靶细胞)表面MHC-Ⅱ和MHC-Ⅰ类分子结合,从而增强TCR与特异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的亲和力,使T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敏感性增强(约100倍)

3) T细胞和AP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结合

APC和T细胞表面均表达多种参与两类细胞相互作用的黏附分子对,又称共刺激分子,它们的结合有助于维持、加强APC与T细胞的直接接触,并为T细胞激活提供共刺激信号。

4)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通常情况下,体内的表达某一特异性TCR的T细胞克隆仅占总T细胞库的10-5~10-4。数量极少的特异性T细胞仅在被抗原激活后,通过克隆产生大量效应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a. T细胞活化

接受抗原刺激后,T细胞的完全活化有赖于双信号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a) T细胞活化为第一信号

APC将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递呈给T细胞,TCR特异性识别结合于MHC分子凹槽

中的抗原肽,引起TCR交联并启动抗原识别信号(即第一信号),导致CD3和共受体

(CD4或CD8)分子的胞浆段尾部相聚,激活与胞浆段尾部相连的珞氨酸,促使含珞

氨酸的蛋白磷酸化,启动激酶活化的级联反应,最终通过激活转录因子及其受体等的基因转录和产物合成。

b) T细胞活化为第二信号

仅有TCR来源的抗原识别信号尚不足以有效激活T细胞。APC和T细胞表面多种黏附分子对(如B7/CD28、LFA-1/ICAM-1或ICAM-2、CD2/LFA-3等)结合,可向T细胞提供第二激活信号(即共刺激信号),从而使T细胞完全活化。

CD28/B7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其主要作用是促进IL-2合成。在缺乏共刺激信号的情况下,IL-2合成受阻,则抗原刺激非但不能激活特异性T细胞,反而导致T细胞失能。激活的专职AP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而正常组织及静止的APC则不表达或仅低表达共刺激分子。缺乏共刺激信号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处于无能状态,从而有利于维持自身耐受。

此外,CTLA4与CD28具有高度同源性,该分子与B7的亲和力比CD28高约20倍。CD28/B7参与T细胞的激活,但在T细胞激活至峰值后CTLA4表达则增加,后者与B7结合可启动抑制性信号,从而有效制约特异性T细胞克隆过度增殖。

c) 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充分活化

除上述双信号外,T细胞的充分活化还有赖于细胞因子的参与。活化的APC和T细胞可分泌IL-1、IL-2、IL-6、IL-12等多种细胞因子,它们在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b. 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a) T细胞增殖、分化及其机制

激活的T细胞迅速进入细胞周期,通过有丝分裂而大量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然后离开淋巴器官随血循环到达感染部位。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其中最重要者为IL-2。IL-2受体由α、β、γ链组成,静止T细胞仅表达低亲和力IL-2R(β、γ);激活的T细胞可表达高亲和力IL-2R(α、β、γ)并分泌IL-2。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作用,IL-2与T细胞表面IL-2R结合,介导T细胞增殖和分化。此外IL-4、IL-12、IL-15等细胞因子也再T细胞增殖和分化中(尤其Th1与Th2细胞分化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T细胞经迅速增殖4~5天后,分化为可高表达效应分子(包括膜分子和分泌型细胞因子等)的效应T细胞(Th细胞或CTL)。同时,部分活化的T细胞可分化为长寿记忆性T细胞,在再次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

b) 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

初始CD4+T被激活、增殖和分化为Th0细胞。局部微环境中存在的细胞因子种类是调控Th0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例如:IL-12可促进Th0细胞定向分化为Th1细胞;IL-4可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Th0细胞的分化方向是决定机体免疫应答类型的重要因素: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c) CD8+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初始CD8+T细胞的激活主要有两种方式:

? Th细胞非依赖性:如病毒感染的DC,由于其高表达共刺激因子,可直接刺激

CD8+T细胞合成IL-2,促使CD8+T细胞自身增殖并分化为细胞毒T细胞,而无需Th细胞辅助。

? Th细胞依赖性:CD8+T细胞作用的靶细胞一般仅低表达或不表达共刺激分子,

不能激活初始CD8+T细胞,而需要APC及CD4+T细胞的辅助。

c. 活化T细胞的转归

a) 活化T细胞转变为记忆T细胞,参与再次免疫应答

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后,部分活化的T细胞可转变为记忆T细胞(Tm)。

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仅需少量抗原即可激活Tm,迅速产生强烈,持久的应答。

b) 活化T细胞发生凋亡,以及时终止免疫应答

活化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有助于控制免疫应答强度,以适时终止免疫应答和维持自

身免疫耐受。活化淋巴细胞凋亡涉及两条途径:

?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激活的T细胞可高表达死亡受体Fas及Fas配体

(FasL),二者结合后可启动Caspase酶联反应而导致细胞凋亡。AICD有助于控

制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扩增水平,从而发挥重要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

? 被动细胞死亡(PCD):在免疫应答晚期,由于大量抗原倍清除,淋巴细胞所接

受的抗原刺激和生存信号及所产生的生长因子均减少,导致胞内线粒体释放细

胞色素C,通过Caspase酶联反应而导致细胞凋亡

5.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成熟的初始B细胞离开骨髓进入外周循环,这些细胞若未遭遇相应抗原,即在数周内死亡;若遭遇特异性抗原,则发生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抗体而发挥清除病原体的作用。在B细胞应答中,由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是主要的效应分子,故将此类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应答的过程随刺激机体的抗原的种类不同而各异。在TD抗原刺激下,B细胞应答依赖Th细胞辅助(通常为Th2细胞);在TI抗原刺激下,B细胞可直接产生应答。

1)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a. B细胞对TI抗原的识别

细菌多糖、多聚鞭毛蛋白、脂多糖等属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其主要特征是不易

+降解,能激活初始B细胞而无需Th细胞辅助。TI抗原主要激活CD5B1细胞,所产生的

抗体主要为TgM。此类B细胞应答不受MHC限制,亦无需APC和Th细胞辅助。一般而言,由于无特异性T细胞辅助,TI抗原不能诱导抗体类型转化、抗体亲和力成熟和记忆性B细胞形成(即无免疫记忆)。

b.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细胞针对TD抗原的应答需抗原特异性T细胞辅助。与TCR不同,BCR分子可变区能直接识别天然抗原决定基,而无需APC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必须支出的是,虽然抗原特异性B细胞与Th细胞所识别的表位不同,但二者须识别同以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才能相互作用。

BCR识别抗原对B细胞激活由两个作用:①BCR特异性结合抗原,向B细胞内传递抗原刺激信号;②BCR特异性结合抗原,通过内化作用将其摄入胞内,并将抗原降解为肽段,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共抗原特异性Th细胞识别。

2) 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a. B细胞活化

与T细胞相似,B细胞活化也需要双信号和细胞因子参与。

a) B细胞激活的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第一信号)

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启动第一信号,并由Igα/Igβ将信号传入B细胞内。

b) B细胞激活的共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B细胞激活有赖于T细胞辅助,通过B细胞与Th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B细胞获

得其活化所必须的共刺激信号。

? 初始Th细胞激活

? Th细胞与特异性B细胞的结合

? 特异性B细胞活化

c) 细胞因子的作用

巨噬细胞分泌的IL-1和IL-2细胞分泌的IL-4等细胞因子也参与B细胞活化,诱导B

细胞一次表达IL-2R及其他细胞因子受体,与Th细胞分泌的相应细胞因子发生反应。

细胞因子的参与是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必要条件。

b. B细胞的增殖、分化

活化的B细胞表面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可响应Th细胞所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其中IL-2、IL-4和IL-5可促进B细胞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PC),一部分B细胞分化转化为记忆性B细胞。记忆性B细胞为长寿命、低增殖细胞,其表达膜Ig,但不能大量产生抗体,一旦再次遭遇同一特异性抗原,即迅速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大量高亲和力特异性抗体。

3) 抗原产生的一般规律

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应答称为初次免疫应答。在初次应答的晚期,随着抗原被清除,多数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均发生死亡,同时抗体浓度逐渐下降。但是,应答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忆性T细胞和B细胞具有长寿命而得以保存,一旦再次遭遇相同抗原刺激,记忆性淋巴细胞可迅速、高效、特异地产生应答,此即为再次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Ag免疫后,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Ab,该种Ab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应答。TDAg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

再次应答:特点:①潜伏期明显缩短 ②产生高水平Ab ③Ab绝大部分为OgG。IgM与初次应答相似。

4) B细胞应答的效应

a. 中和作用:中和毒素和病原体,阻止其入侵宿主细胞

b. 免疫调理作用

c. 激活补体

d.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e. 分泌型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f. 免疫损伤作用

a) 超敏发应与自身免疫病:由抗体引起的免疫损伤可见于Ⅰ、Ⅱ、Ⅲ型超敏反应和自

身免疫病。I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Ⅱ、Ⅲ型超敏反应由IgG、IgM介导。某些自身

免疫疾病损伤与Ⅱ、Ⅲ型超敏反应有关。

b) 移植排斥反应

c) 促进肿瘤生长

6.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通常由TDAg引起,在多种免疫细胞和CK协同作用下完成,其中免疫细胞包括:①APC:如MM、DC、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②CD4+TH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③效应T细胞:CD4+Th1、CD8+T细胞(CTL)。

1) 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a. 合成病分泌多种效应分子:效应T细胞可分泌多种活性分子。

b. 膜分子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发生明显改变:效应T细胞表达的膜分子不同于初始T细胞,

病表现处生物学活性的明显改变。

2) 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CTL主要杀伤胞内几声病原体(病毒、某些胞内寄生菌等)的宿主细胞、肿瘤细胞等。CTL多为CD8+T细胞,可识别MHC-Ⅰ类分子递呈的抗原;约10%的CTL为CD4+T细胞,可识别MHC-Ⅱ类分子递呈的抗原。CTL可高效、特异地杀伤靶细胞,而不损害正常阻止。

3)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某些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如分支杆菌属的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可在巨噬细胞的吞噬小体内

生长,并逃避特异性抗体和CTL攻击。针对此类胞内寄生病原体,Th1细胞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及释放各种活性因子而攻击之。

4) 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效应

a. 抗胞内寄生性病原体感染

b. 抗肿瘤免疫

c. 免疫损伤(某些自身免疫病、药物过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d. 参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和介导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第十章,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是对抗原、抗体、免疫细胞数量、种类及其分化功能等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1. 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

? 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

? 用已知的抗体检查未知的抗原

? 血液学及免疫细胞的检测

? 定性或定量检测体内各种大分子物质

? 内分泌检测、免疫因子、用已知抗体检测某些药物、激素和炎性价值等各种半抗原物质,用于监

测患者血清中药物农地或运动员体内违禁药品水平等

2. 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类型

根据抗原的性质、结合反应的现象、参与反应的成分的因素,可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分为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免疫标记技术等。

1) 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2) 沉淀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沉淀原)与相应抗体(沉淀素)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

的沉淀

3) 补体参与的反应

? 溶菌反应: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可激活补体,使细菌溶解,主要发生于霍乱弧菌等G+菌,

可用于细胞鉴定

? 溶血反应: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通过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同届,可作为补体结合试验的指

示系统

? 补体结合反应:是一种在补体参与的条件下,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作为指示系统来测定有

无相应抗原或抗体的血清学试验

4) 中和试验:毒素、酶、激素和病毒等与相应抗体(中和抗体)结合,使之丧失生物学活性的现象

5) 免疫标记技术:用荧光素、酶、放射性核素或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

应的检测。标记物与抗体或抗原连接后并不改变抗原-抗体的免疫特性,具有灵敏度高、快速、可定性、定量、定位等优点

第十一章, 免疫防治

免疫预防是根据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将抗原(以免、类毒素等)或抗体(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等)制成各种制剂,接种于人体,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作用。

1.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如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的方法。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含有具有抗原性物质的生物制品被称为疫苗。

2. 人工被动免疫

给机体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把县城的免疫力转移给机体,以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称为人工被动免疫。特点是见效快,但维持时间爱你短。

3.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针对异常的免疫状态,应用免疫制剂、免疫调节药物或其它措施来调节或重建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利用抗原性疫苗对机体进行免疫接种,诱导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特异性被动免疫治疗

直接向机体输注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激活的淋巴细胞),使机体立即获得某种特定的免疫力,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十二章, 免疫制剂

免疫制剂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制剂,接种后可使机体获得免疫力。免疫制剂可分为:自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主动免疫制剂主要是指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

给机体输入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把县城的免疫力转移给机体,以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称为人工被动免疫,这类生物制品称为“被动免疫制剂”。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

按免疫病理分为:超敏反应、感染免疫、自身免疫病、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伴随获得行免疫应答所出现的举火或全身的炎症现象,又称变态反应。

由抗体引起的免疫损伤可见于Ⅰ、Ⅱ、Ⅲ、Ⅳ型

1. Ⅰ型(速发型,IgE介导)

主要在APC、T细胞,B细胞的参与下由IgE介导,与遗传密切相关。

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特应征、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特应性湿疹 特应征患者血清IgE的水平是健康人的100-1000倍以上,有家族史

2. Ⅱ型(细胞毒型,IgG、IgM介导)

是针对细胞表面或与细胞膜密切结合的抗原成分,也称细胞毒性超敏反应

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含有与恒河猴红细胞相同的抗原(Rh阳性),反之则为Rh阴性,孕母体内的这类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再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破坏胎儿细胞。

3. Ⅲ型(免疫复合型,IgG介导)

是大量游离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局部组织内,通过激活补体而引起的细胞组织损伤。

4. Ⅳ型(迟发型,Th1、TDTH介导)

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需要经过效应分子的合成过程较为缓慢的反应。

更多相关推荐: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简答题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

医学免疫学 重点总结

第1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

医学免疫学重要复习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的基本内容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反应2免疫的三个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免疫稳定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该功...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第三章抗原AntigenAg一基本概念1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及效应T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在体内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2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第一讲绪论1概念1免疫immunity即免除疫病和抵抗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2免疫的...

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说一概念免疫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的现象二免疫力的构成一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组成1组织屏障作用2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3体液因子的...

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

1医学免疫学知识总结名词解释amp问答题红叶医学知识尽在君手中星韩作品20xx513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部分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

医学免疫学

00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包括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识别和清除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又称抗感染免疫免疫防御过强在清除...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熬一天一夜的结果)

名词解释问答题选择或填空医学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并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的机制免疫指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与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

医学免疫学重点

医学免疫学重点第1章免疫系统一中枢免疫器官一胸腺的细胞组成微环境功能二骨髓的微环境功能二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主要表面标志二外周免疫器官一淋巴结的功能二脾的功能三黏膜免疫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特征第2章免疫球蛋白一...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及问答总结

1免疫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selfnonself对非己抗原发生清除排斥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稳定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稳定三大功能2免疫防御immunologicdefence是针...

免疫重点总结

一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点借助小鼠B细胞杂交瘤hybridoma技术所制备的高度均一属同一类亚类型别单一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定抗原表位的抗体McAb的优点是高效价可大量生产骨髓瘤细胞可大量繁殖但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免...

医学免疫学总结(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