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5-3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4张大小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硬纸)、一副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时间大约4分钟】

教师引语: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平移和旋转,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个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边摆边说,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操作交流,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时,引导学生说清楚是怎样变换的,也就是说清楚它的变换要素。】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平移二要素:方向、距离;

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一要素:对称轴。

强调:同学们我们在分析图形的变换时,不仅要说出它的平移或旋转情况,还要说清楚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也就是说清楚它的变换要素,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变换过程。

教师引语:今天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

二、自主探索、交流分享【时间大约15分钟】

1.情境探索:
    课件呈现情境图(教材第35页)

请同学们观察上图,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是如何变换的?想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摆一摆,最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边摆边说,教师巡视参与交流,再组织全班反馈。

2.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预设学生回答:

生1:我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第二幅图。

生2:我有补充,应该说是将第一幅图中的A三角形向右平移2格,B三角形向下平移2格,C三角形向上平移2格,D三角形向左平移2格。

【及时对生2进行表扬,鼓励学生说清楚图形的变换过程。】

质疑: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还有其他的变换方式吗?

预设学生回答:

生:(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先把图形A绕最下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0  ,再向右平移2格;把图形B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再向上平移2格;把图形C绕最上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0  ,再向下平移2格;把图形D绕最上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0  ,再向左平移2格。

【设计意图:对第一个问题放慢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究、去表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下面的问题学生就会迎刃而解了。】

质疑:听明白他说的变换过程了吗?这位同学在描述旋转过程时,按照A、B、C、D的次序依次描述,说明了绕哪个点、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下面请同学们按照他的样子描述一下以下三个图形的变换。

3.变式练习

课件呈现情境图:

 

(1)“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
(2)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3)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学生自己操作,小组交流图形变换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演示(注意:图形平移过程和旋转的度数及方向)

【让同学们说出各自不同的方法,只要方法正确,老师应给予肯定。有第一个问题做铺垫,这个环节可放手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实践体验,大显身手【时间大约8分钟】

1.想一想、摆一摆

师:刚才同学们只用了4个三角形来摆图形,变换出来的图形不多而且较简单。你们想不想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形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再拿出七巧板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左图的七巧板是如何变换得到右图的。

 课件呈现情境图:

学生操作并回答变换过程。

2.欣赏生活中的个中美丽的图案,开阔学生的视野。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欣赏了几幅简单的图案,学生只需要用七巧板的部分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等以后熟悉后再逐渐加大难度。这一环节为学生下一环节自主变换图形提供一个“脚手架”,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生活中的美,数学中美,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3.自主变换图形

教师引语:下面请拿出你们喜欢的七巧板,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变换的图形最多最美。记住,哪个同学变换好一个图形,就与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变换图形的。

学生分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用七巧板变换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七巧板,发挥学生的想像,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创造丰富多彩的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时间大约8分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生1:图形B绕着圆心顺时针旋转1800可以得到图形C(多数学生这样变换)

    生2:图形B作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得到的图形C

【设计意图:这题由A到B的变换,学生很容易说出,但由B到C的变换,是图形B作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得到的,本节课涉及轴对称的变换的很少,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完成本题。】

 五、梳理总结,提升认知。【时间大约3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形变换的问题,在学习中你认为哪些是有困难的?哪些是学得比较好的?你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吗?

学生说一说,最后找几个学习好的同学说一说,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好的学习方法,以便带动其他学生。

学生总结后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是对平移和旋转知识的综合运用练习,也是今后学生开展图形设计的重要基础,由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注意了一下几点:

(1)对于图形每一步的变换,都应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平移或旋转的,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有序的去描述,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2)在图形的变换中,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所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

(3)七巧板的变换是多样的,图中所展示的仅是其中的一种。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七巧板中的部分图形进行变换。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操作一些比较复杂图形的变换。

2.使用建议:本节课的活动较多,教师要主要调控好时间。这样,才能使你的教学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教案说课稿反思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利用七巧板在方格纸上变换各种图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有条理地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1、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或者旋转? 生:风车等等。

师:那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三角形摆一摆说说。

学生动手操作。

师:指名回答

师:平移和旋转时应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师在黑板上板书:平移 什么方向 旋转 某一点方向旋转多少度 对称轴)

让我们再看看下面这几个三角形的变化。(课件演示)

学生观察然后回答。

师:说的真不错。今天我们用平移和旋转进一步探索“图形的变换”。(板书:图形的变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1、活动一

师:观察下面各图是如何进行变换的?(课件出示)

(师请一名学生读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三角形,自己动手移一移、转一转,然后按照下面提出的四个问题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观察每组学生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只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做任何干预。)

师: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全班同学分享?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如果有不同的变换方式,可在最后补充。(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组到前面汇报。)

生1:(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明)把图形A向右平移两格,图形B向下平移两格,图形C向上平移两格,图形D向左平移两格。这样就得到了风车图形。 生2:把图形A先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C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B和图形D位置不变。就得到了长方形。

生3:图形A向右平移两格,图形B向左平移两格,图形D向上平移两格,图形C向上平移两格。就得到了正方形。

生4:图形A向上平移两格,再向左平移两格;图形B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上平

移两格;图形C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图形D向右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两格。这样就回到了最初的图形。

师:清楚他们组的变换过程了吗?如有不同意见,现在可以提出。

生5:变换风车时,我变换的过程和他不一样。(边操作边说明)先把图形A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右平移两格;把图形B绕最下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上平移两格;把图形C绕最上面的顶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下平移两格;把图形D绕最上面的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左平移两格。也可以得到风车图形。

生6:我变换风车图形的过程也不一样。我以图形A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下平移两格;以图形B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左平移两格;以图形C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右平移两格;以图形D的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O,再向上平移两格。也可以得到风车图形。

师:你变换时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6:我变换时用的是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法。

师:生5和生6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都是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法,为什么变换的过程却不一样?

生:他们在变换时找的中心点不一样,旋转的方向和度数就不同了。

师:你看问题看的很准确。在这里可以说明图形变换时,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根据要求灵活的选择变换方式。

2、活动二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用4个三角形只变换出了一些简单的图案。你们想不想通过平移和旋转变换出更多更美的图案。先观察下面图形的变化。(课件出示七巧板)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它是由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七个)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七巧板。现在老师就要用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式,把这个正方形变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认真观察,哪个图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件演示)

生:3号图形向上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2格;5号图形先向上平移6格,再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180O ;7号图形先向上平移8格,再以直角顶点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45O。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用你手中的七巧板也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的图形最有创意。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来展示你自己的作品?(学生到前面边操作边说明)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把正方形变换出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原来的正方形和变换之后的图形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正方形中图形的位置变了,但正方形的面积没变。

师: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面积。

三、拓展练习、应用提高、课外延伸

师:对于图形的每一次变换,我们都要清楚是如何平移和旋转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自己默读要求,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生1:图形A向右平移8格,得到图形B。

生2:图形B以Oˊ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得到图形C。

生3:图形A以O为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O ,再向右平移8格,也可得到图形C。

师:先仔细观察,再和同桌说一说变换过程。

生1:图形A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

生2:图形B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师:在这里又出现了一种变换方式。(轴对称图形)应该注意什么?

生:找准对称轴,两侧图形完全重合。(板书: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侧完全重合)

师:仔细研究,你能想到几种变换方式?

生:图形A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B向左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C向右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3格;图形D向左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3格。

四、质疑问难、自我评价、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所欲言。

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经过变换所得到的,只要同学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思考问题的大脑,会有更多美丽的图案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

五、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 移:方向 距离

旋 转:中心点 方向 度数

轴对称:对称轴 两侧完全重合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数学源自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我用课件风车的导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后面引出平移、旋转、轴对称作铺垫。在 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间。在新授环节,教师至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

主体地位体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充分透彻、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不仅会在实践中应用,而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明确了自己的职责,选择观察、观察、再观察,及时捕捉学生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学生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设计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转化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

2、关注学生用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本节设计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学时,对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平移或旋转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师也能作为参与者,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

存在问题:

1、学生看教师课件电脑演示操作时间较多,学生自己动手摆的时间相对较少。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

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由于学校没有实物展示台,学生展示操作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2、就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的表述来说,学生对平移变换的表述是比较准确而流利的,但对旋转变换,尤其是旋转角度和方向的表述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地对这方面加强训练。

3、由于过多的重视学生的思维、语言、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这一环节时间占得比例大了,如果课堂上能及时调整时间比例效果会好多了。

《图形的变换》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5页“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

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于是,教材呈现了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其他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幻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在教材的这个情境中,进行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因此,教材更加关注了学生的交流,使他们通过交流,加深对

三种变换方式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领悟数学的简洁美,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并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难点:有条理地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认识了平移、轴对称、旋转,但是对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图形的变换可能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时着重点放在学生对平移的距离和方向以及对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采用以下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学生在进行图形变换时可以借用课件贴近教材中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在尝试中探索,在错误中成长的机会。于是,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晰准确地完成分析图形的任务。因此,有效的突出了教学重点。另外,在学生展示自己方法的同时,我利用课件再次演示他们的操作过程,此时学生可以边看演示边表达操作过程,使学生表达的思路更清晰,语言更准确,也使倾听者看得更完整,想得更全面。于是,有力的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图形变换的趣味性,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美丽风车图案,让学生说说这个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2、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

3、摆一摆,说一说:用你手中的三角形照样子摆一摆,变一变,再说说是怎样平移或者是怎样旋转地?然后请几位学生展示。

4、师出示课件突出说明描述图形平移和旋转分别要注意的几点。

5、揭示课题:图形的变换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本课的关键环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我安排了几个活动:

活动一:出示主题图(1)(2)

思考操作: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形状?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四个相同的 A 、 B 、 C 、 D 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活动二:教师呈现主题图(2)(3)

思考操作: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四个相同的 A 、 B 、 C 、 D 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活动三:教师呈现主题图(3)(4)

思考操作: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四个相同的 A 、 B 、 C 、 D 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活动四:教师呈现主题图(4)(1)

思考操作: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四个相同的 A 、 B 、 C 、 D 三角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

活动五:师生总结

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上面几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归纳总结出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特别要注意的要点。 活动六;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七巧板,摆一摆,变一变,看谁变出来的图形最美,最有创意。来发挥学生的想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创造丰富多彩的图案。接着用课件出示平移和旋转相结合的方式,把这个正方形变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认真观察,哪个图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

第三个环节:拓展练习。

第四个环节,谈体会和 收获,让学生自己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课件。使本节课变得更准确、更完整、更美观,而且更加人性化。

四、说教学设计优缺点:

本节课设计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1、转化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

2、关注学生用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本节设计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学时,对于图形的每一步变换,都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有条理地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对平移或旋转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用语言描述图形变换的过程。教师也能作为参与者,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促进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

存在问题:

1、学生看教师课件电脑演示操作时间较多,学生自己动手摆的时间相对较少。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操作,主要是让学生用三角形或七巧板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变一变,自己进行操作。通过他们的操作来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再者,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到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就会出现具有自己个性的操作方法。(由于学校没有实物展示台,学生展示操作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2、就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的表述来说,学生对平移变换的表述是比较准确而流利的,但对旋转变换,尤其是旋转角度和方向的表述不够准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地对这方面加强训练。

3、由于过多的重视学生的思维、语言、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这一环节时间占得比例大了,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如果课堂上能及时调整时间比例效果会好多了

《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百里洲小学 杨玉凤

数学源自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它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在本课教学中,我 首先要 学生从自己身边去找平移和旋转的物体导入,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为后面引出平移、旋转、轴对称作铺垫。在 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多

种感官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间。在新授环节,教师至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自主观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栩栩如生。让学生充分透彻、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不仅会在实践中应用,而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学习心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在学生活动时,明确自己的职责,选择观察、观察、再观察,及时捕捉学生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学生自己的想法。七巧板的设计中用心研读大纲,区别各年段的不同要求。六年级对七巧板的运用是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进行变换,而二年级所用七巧板要求学生会摆即可。

更多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后反思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第一单元第2课时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学生掌握得较好能体会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折和量来发现感知圆里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为学生探索圆各部分的名称猜想圆的特征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学生经过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课堂是孩子自主探索人文交融的平台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反思郭素娜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远的周长...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面的旋转教学反思开学的第一天就学习了面的旋转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能很快快适应到学习中没有了以往的浮躁学习热情高涨面的旋转的教学内容实际就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材的重点不仅限于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为了能更好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面的旋转教学反思高寨子镇中心小学胡清辉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经过三个星期的教学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反映作业质量小测的反馈信息本单元掌握较好的知识点有面...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的形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形体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的一堂课课始教...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__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赵美云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53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管宏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

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比的应用-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比的应用是属于数与代数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此我在备课时先备课标再备教材最后备学生课标中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比的应用-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比的应用教后反思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日常生活中分配的一种常见形式其结构是已知几个数的和与这几个数的比求这几个数在解法上可以用整数的思路来解答如果把几个数的比转化成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用分数乘法来解答因此这部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