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椭圆与双曲线的结论+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总结)

时间:2024.4.13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

    1、定义法

(1)椭圆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r1+r2=2a。第二定义中,r1=ed1   r2=ed2

    (2)双曲线有两种定义。第一定义中,,当r1>r2时,注意r2的最小值为c-a:第二定义中,r1=ed1,r2=ed2,尤其应注意第二定义的应用,常常将  半径与“点到准线距离”互相转化。

    (3)抛物线只有一种定义,而此定义的作用较椭圆、双曲线更大,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

2、韦达定理法

    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1,y1),B(x2,y2),弦AB中点为M(x0,y0),将点A、B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

    (1)与直线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

    (2)与直线l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

(3)y2=2px(p>0)与直线l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2y0k=2p,即y0k=p.

【典型例题】

例1、(1)抛物线C:y2­=4x上一点P到点A(3,4)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则点 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2)抛物线C: y2­=4x上一点Q到点B(4,1)与到焦点F的距离和最小,则点Q的坐标为            

分析:(1)A在抛物线外,如图,连PF,则,因而易发现,当A、P、F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

(2)B在抛物线内,如图,作QR⊥l交于R,则当B、Q、R三点共线时,距离和最小。

解:(1)(2,

连PF,当A、P、F三点共线时,最小,此时AF的方程为 即 y=2(x-1),代入y2=4x得P(2,2),(注:另一交点为(),它为直线AF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舍去)

(2)(

过Q作QR⊥l交于R,当B、Q、R三点共线时,最小,此时Q点的纵坐标为1,代入y2=4x得x=,∴Q()

点评:这是利用定义将“点点距离”与“点线距离”互相转化的一个典型例题,请仔细体会。

例2F是椭圆的右焦点,A(1,1)为椭圆内一定点,P为椭圆上一动点。

(1)的最小值为               

(2)的最小值为               

分析:PF为椭圆的一个焦半径,常需将另一焦半径或准线作出来考虑问题。

解:(1)4- 

    设另一焦点为,则(-1,0)连A,P

   

当P是A的延长线与椭圆的交点时, 取得最小值为4-

(2)3   

作出右准线l,作PH⊥l交于H,因a2=4,b2=3,c2=1, a=2,c=1,e=

当A、P、H三点共线时,其和最小,最小值为

例3动圆M与圆C1:(x+1)2+y2=36内切,与圆C2:(x-1)2+y2=4外切,求圆心M的轨迹方程。

分析:作图时,要注意相切时的“图形特征”:两个圆心与切点这三点共线(如图中的A、M、C共线,B、D、M共线)。列式的主要途径是动圆的“半径等于半径”(如图中的)。

解:如图,

   (*)

∴点M的轨迹为椭圆,2a=8,a=4,c=1,b2=15轨迹方程为

点评:得到方程(*)后,应直接利用椭圆的定义写出方程,而无需再用距离公式列式求解,即列出,再移项,平方,…相当于将椭圆标准方程推导了一遍,较繁琐!

例4△ABC中,B(-5,0),C(5,0),且sinC-sinB=sinA,求点A的轨迹方程。

分析:由于sinA、sinB、sinC的关系为一次齐次式,两边乘以2R(R为外接圆半径),可转化为边长的关系。

解:sinC-sinB=sinA   2RsinC-2RsinB=·2RsinA

    (*)

∴点A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去掉顶点)

∵2a=6,2c=10

∴a=3, c=5, b=4

所求轨迹方程为 (x>3)

点评:要注意利用定义直接解题,这里由(*)式直接用定义说明了轨迹(双曲线右支)

例5定长为3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在y=x2上移动,AB中点为M,求点M到x轴的最短距离。

分析:(1)可直接利用抛物线设点,如设A(x1,x12),B(x2,X22),又设AB中点为M(x0y0)用弦长公式及中点公式得出y0关于x0的函数表达式,再用函数思想求出最短距离。

(2)M到x轴的距离是一种“点线距离”,可先考虑M到准线的距离,想到用定义法。

解法一:设A(x1,x12),B(x2,x22),AB中点M(x0,y0)

由①得(x1-x2)2[1+(x1+x2)2]=9

即[(x1+x2)2-4x1x2]·[1+(x1+x2)2]=9  ④

由②、③得2x1x2=(2x0)2-2y0=4x02-2y0

代入④得 [(2x0)2-(8x02-4y0)]·[1+(2x0)2]=9

    ≥ 

当4x02+1=3  即 时,此时

法二:如图,

, 即

, 当AB经过焦点F时取得最小值。

∴M到x轴的最短距离为

点评:解法一是列出方程组,利用整体消元思想消x1,x2,从而形成y0关于x0的函数,这是一种“设而不求”的方法。而解法二充分利用了抛物线的定义,巧妙地将中点M到x轴的距离转化为它到准线的距离,再利用梯形的中位线,转化为A、B到准线的距离和,结合定义与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三角形“压扁”时,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属性,简捷地求解出结果的,但此解法中有缺点,即没有验证AB是否能经过焦点F,而且点M的坐标也不能直接得出。

例6已知椭圆过其左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及准线从左到右依次变于A、B、C、D、设f(m)=,(1)求f(m),(2)求f(m)的最值。

分析:此题初看很复杂,对f(m)的结构不知如何运算,因A、B来源于“不同系统”,A在准线上,B在椭圆上,同样C在椭圆上,D在准线上,可见直接求解较繁,将这些线段“投影”到x轴上,立即可得防

     

     

此时问题已明朗化,只需用韦达定理即可。

解:(1)椭圆中,a2=m,b2=m-1,c2=1,左焦点F1(-1,0)

则BC:y=x+1,代入椭圆方程即(m-1)x2+my2-m(m-1)=0

得(m-1)x2+m(x+1)2-m2+m=0

∴(2m-1)x2+2mx+2m-m2=0

设B(x1,y1),C(x2,y2),则x­1+x2=-

(2)

∴当m=5时,

  当m=2时,

点评:此题因最终需求,而BC斜率已知为1,故可也用“点差法”设BC中点为M(x0,y0),通过将B、C坐标代入作差,得,将y0=x0+1,k=1代入得,∴,可见

当然,解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的认识,通过线段在x轴的“投影”发现是解此题的要点。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总结

椭   圆

1.         若在椭圆上,则过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2.         若在椭圆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3.         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4.         椭圆(a>b>0)的焦半径公式:

,( , ).

5.         AB是椭圆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

双曲线

1.         若在双曲线(a>0,b>0)上,则过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

2.         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3.         双曲线(a>0,b>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4.         双曲线(a>0,b>o)的焦半径公式:( ,

在右支上时,,.

在左支上时,|MF1|=-ex0-a,|MF2|=a-ex0

5.         AB是双曲线(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


第二篇:椭圆的对偶性质总结


椭圆的对偶性质总结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在椭圆上,则过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6.         若在椭圆外 ,则过Po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7.         椭圆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8.         椭圆ab0)的焦半径公式:

,( , ).

9.         设过椭圆焦点F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Q两点,A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椭圆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Q, A1、A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椭圆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

,即

12.     若在椭圆内,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13.     若在椭圆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双曲线的对偶性质总结

1.         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

2.         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内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交.

4.         以焦点半径PF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实轴为直径的圆相切.(内切:P在右支;外切:P在左支)

5.         若在双曲线(a>0,b>0)上,则过的双曲线的切线方程是.

6.         若在双曲线(a>0,b>0)外 ,则过Po作双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1、P2,则切点弦P1P2的直线方程是.

7.         双曲线(a>0,b>o)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 2,点P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双曲线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

8.         双曲线a0,bo)的焦半径公式:( ,

在右支上时,,.

在左支上时,,

9.         设过双曲线焦点F作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P、Q两点,A为双曲线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的双曲线准线于M、N两点,则MF⊥NF.

10.     过双曲线一个焦点F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Q, A1、A2为双曲线实轴上的顶点,A1P和A2Q交于点M,A2P和A1Q交于点N,则MF⊥NF.

11.     AB是双曲线(a>0,b>0)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为AB的中点,则,即

12.     若在双曲线(a>0,b>0)内,

则被Po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13.     若在双曲线(a>0,b>0)内,则过Po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椭圆的经典结论

1.         椭圆(a>b>o)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         过椭圆 (a>0, b>0)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椭圆于B,C两点,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

3.         若P为椭圆(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则.

4.         设椭圆(a>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则有.

5.         若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0<e≤时,可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

6.         P为椭圆(a>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椭圆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

7.         椭圆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8.         已知椭圆(a>b>0),O为坐标原点,P、Q为椭圆上两动点,且.(1);

(2)|OP|2+|OQ|2的最大值为;

(3)的最小值是.

9.         过椭圆(a>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椭圆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     已知椭圆( a>b>0)  ,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

11.     设P点是椭圆( a>b>0)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

则  (1).  (2) .

12.     设A、B是椭圆( a>b>0)的长轴两端点,P是椭圆上的一点,, ,,c、e分别是椭圆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1).(2) .(3) .

13.     已知椭圆( a>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中点.

14.     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     过椭圆焦半径的端点作椭圆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16.  椭圆焦三角形中,内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注:在椭圆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  椭圆焦三角形中,内心将内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  椭圆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椭圆中心的比例中项.

双曲线的经典结论

1.         双曲线(a>0,b>0)的两个顶点为,,与y轴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于P1P2时A1P1与A2P2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2.         过双曲线(a>0,b>o)上任一点任意作两条倾斜角互补的直线交双曲线于B,C两点,

则直线BC有定向且(常数).

3.         若P为双曲线(a>0,b>0)右(或左)支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F1, F 2是焦点, ,

(或).

4.         设双曲线(a>0,b>0)的两个焦点为F1、F2,P(异于长轴端点)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在△PF1F2中,记, ,

则有.

5.         若双曲线(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左准线为L,则当1<e≤时,可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得PF1是P到对应准线距离d与PF2的比例中项.

6.         P为双曲线(a>0,b>0)上任一点,F1,F2为二焦点,A为双曲线内一定点,则,当且仅当三点共线且在y轴同侧时,等号成立.

7.         双曲线(a>0,b>0)与直线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

8.         已知双曲线(b>a >0),O为坐标原点,P、Q为双曲线上两动点,且.

(1);

(2)|OP|2+|OQ|2的最小值为;

(3)的最小值是.

9.         过双曲线(a>0,b>0)的右焦点F作直线交该双曲线的右支于M,N两点,弦MN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P,则.

10.     已知双曲线(a>0,b>0),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 则.

11.     设P点是双曲线(a>0,b>0)上异于实轴端点的任一点,F1、F2为其焦点记,则(1).(2) .

12.     设A、B是双曲线(a>0,b>0)的长轴两端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 ,,c、e分别是双曲线的半焦距离心率,则有

(1).

(2) .

(3) .

13.     已知双曲线(a>0,b>0)的右准线与x轴相交于点,过双曲线右焦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B两点,点在右准线上,且轴,则直线AC经过线段EF 的中点.

14.     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相交,则相应交点与相应焦点的连线必与切线垂直.

15.     过双曲线焦半径的端点作双曲线的切线交相应准线于一点,则该点与焦点的连线必与焦半径互相垂直.

16.  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外点到一焦点的距离与以该焦点为端点的焦半径之比为常数e(离心率).

(注:在双曲线焦三角形中,非焦顶点的内、外角平分线与长轴交点分别称为内、外点).

17.  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其焦点所对的旁心将外点与非焦顶点连线段分成定比e.

18.  双曲线焦三角形中,半焦距必为内、外点到双曲线中心的比例中项.

更多相关推荐:
椭圆的几何性质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及练习(付答案)

一椭圆的定义1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F1F2叫做椭圆的焦距对椭圆定义的几点说明1在平面内是前提否则得不到平...

椭圆的一些性质

椭圆的对偶性质椭圆1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2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以焦点弦PQ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4...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_椭圆及其性质

椭圆及其性质1方程x2my221表示椭圆mgt0ngt0且mna是mn中之较大者焦点n的位置也取决于mn的大小举例椭圆x24y2m1的离心率为12则m解析方程中4和m哪个大哪个就是a2因此要讨论若0ltmlt4...

椭圆性质总结及习题

椭圆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会用定义法待定系数法求椭圆标准方程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化简用椭圆的定义求椭圆的方程1椭圆的两种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定长2aF1F2的点的轨迹即点集MPP...

椭圆的几何性质教学案例

椭圆的几何性质一教案背景1面向对象高二学生2学科数学3课题椭圆的几何性质4课时3课时5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了解椭圆的范围对称性和顶点2教师准备课件二教材分析椭圆的几何性质是苏教版选修11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一例1椭圆的一个顶点为A20其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分析题目没有指出焦点的位置要考虑两种位置解1当A20为长轴端点时a2b1x2椭圆的标准方程为4y2112当A20为短轴端点时b2a4x2...

《椭圆的几何性质》测试题

椭圆的几何性质测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定点F103F203动点Pxy满足条件PF1PF2aa0则动点P的轨迹是A椭圆B线段C椭...

椭圆的对偶性质总结

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椭圆的对偶性质总结1点P处的切线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2PT平分PF1F2在点P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上的射影H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3以焦点弦PQ为直径...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练习题一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练习题一1椭圆6x2y26的长轴的端点坐标是A1010B6060C6060D06062已知点mn在椭圆8x23y224上则2m4的取值范围是A423423B4343C422422D42423椭...

椭圆的几何性质

课题椭圆的几何性质当椭圆的离心率则椭圆越扁当椭圆离心率越则椭圆越接近于圆学习目标1根据椭圆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并正确地画出它的图形2根据几何条件求出曲线方程并利用曲线的方程研究它的性质画图预习自测求下列椭圆...

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1)

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11椭圆6xy6的长轴端点坐标为A1010B6060C6060D0606解析选D椭圆方程化为标准式x216a26且焦点在y轴上长轴端点坐标为060622y2x2y212若焦点在x轴上的椭...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第1课时)

21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一教材分析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掌握abc几何意义以及abc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真正体...

椭圆的性质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