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总结

时间:2024.5.13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一、概述

口腔科学主要临床分支——口腔内科学 口腔外科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正畸学

口腔颜面部范围:上:发际(额部发际)下: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旧版为舌骨水平)

两侧:下颌升支后缘与颞骨乳突之间中点(旧版为颞骨乳突)

以眉间点及鼻下点水平划二线分为面上部 面中部 面下部;上1/3称颅面部 下1/3颌面部

口腔: (oral cavity)潜在性腔道,被舌体等组织充满。

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摄食 咀嚼 吞咽 言语 唾液 感觉 呼吸 表情

解剖生理特点:1 位置显露2 血供丰富3 解剖结构复杂4 自然皮肤皮纹

5 颌面部疾患的影响6 疾患波及毗邻部位

一、口腔

口腔分区:口腔前庭——牙列的外围间隙: 1 潜在间隙 2 马蹄形

固有口腔 口腔的主要部分,

口腔前庭: 1口腔前庭沟2上下唇系带3颊系带4磨牙后区5翼下颌皱襞6颊脂垫尖

7腮腺导管口

固有口腔:牙列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腭与软腭 口底(组织疏松,易造成窒息) 口腔的组织器官(了)

1唇:分为上唇和下唇;口裂;鼻唇沟

2颊:面部两侧、口腔前庭、皮肤、浅层表情肌、颊脂垫体、颊肌、黏膜

3牙: 牙冠,牙根,牙颈 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4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5舌:舌体,舌根

乳头:丝状,菌状,轮廓,叶状 恒牙与乳牙

乳牙:diciduous teeth数目:20 中切萌出: 6-8m 第二乳磨牙萌出:2y

恒牙:permanent teeth数目:28-32 第一恒磨牙萌出6y

记录方法——左右相反 、多种记录法

乳牙与恒牙的替换 6 1 2 4 3 5 7

替牙期(mixed dentition)6-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三、颌面部 (一)表面标志

1口唇区域的表面标志: 1唇面沟 2口裂 3口角 4唇红 5唇红缘 6唇弓和人中点

7唇峰和唇珠 8人中 9人中嵴

2下颌及颏部区域的表面标志:颏唇沟 颏下点 颏孔

3其他区域的表面标志:耳屏 眶下孔 腮腺导管体表投影 (二)表面形态的协调关系

1.水平比例关系2.垂直比例关系3.鼻眼眉的关系4.鼻唇颏的关系5.左右对称关系 (三)颌骨

1上颌骨:一体:上颌骨体 四突:额突 颧突 牙槽突 腭突

颧牙槽嵴和上颌结节是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2 下颌骨:下颌骨 下颌支

薄弱部分——正中联合,颏孔区,第三磨牙,下颌角,髁突颈

肌肉——1咀嚼集群:闭口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2表情肌群

动脉:舌A 面A 上颌A 颞浅A

静脉:翼静脉丛(最易受伤)

神经: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N——眼N 上颌N 下颌N

运动N主要是面N——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第二章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一、功能解剖

颞下颌关节由髁突、关节面、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组成

1硬组织——关节面(关节窝,关节结节)髁突

2软组织——关节盘 关节囊 韧带 血管和神经分布 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多因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病因未明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

分为:咀嚼肌紊乱病、结构紊乱病、炎性疾病和骨关节病

咀嚼肌紊乱病

1病因:1精神因素2合因素3免疫4关节负荷过重5关节解剖因素

2临床表现:发展阶段——1功能紊乱2结构紊乱3关节器质性损害

1) 下颌运动受限 2)疼痛 3)弹响

3治疗原则:保守治疗为主

序列治疗:1医疗知识教育2保守为主(对症)3改进全身状况4治疗程序

5可逆性保守治疗 不可逆性保守治疗

关节镜 手术治疗 三、颞下颌关节脱位

定义:是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根据脱位的方向分为:前方~ 后方~ 上方~ 内侧~ 外侧~

急性前脱位

病因:内源性因素——打哈欠,唱歌,大笑,大张口进食等

外源性因素——外伤

临床表现:1闭口受限 开合 咬合错乱2中线偏3面变长4疼痛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X线

治疗原则:手法复位 四、颞下颌关节强直 关节内强直,颌间挛缩

第三章 龋病及继发病

定义:龋病 (dental caries,tooth decay)

是以细菌为病原体,多种因素参与,发生在牙齿硬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的破坏性疾病。

牙体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

病因:四联因素理论——1口腔致敏菌群的作用 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

3敏感的宿主 4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细菌(变形链球菌) 食物 宿主 时间

临床表现:色泽改变 外形缺损 质地改变 进行性发展 感觉改变

龋分类——病变进展速度

1急性龋(acute caries),湿性龋——猛性龋(rampant caries)放射性龋

2慢性龋(chronic caries),干性龋——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3继发龋

龋分类——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

1点隙窝沟龋2平滑面龋3根面龋4线性釉质龋

龋分类——病变侵入深度

1浅龋,早期龋 2中龋,牙本质浅龋 3深龋,潜行性龋牙本质深层

防治原则——1菌斑控制2糖摄入的控制3氟防龋4窝沟封闭5修复性治疗

抗力形(resistance form)修复体和余留牙体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固位形(retention form)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G.V.Black分类

Ⅰ类洞:发育点隙裂沟 Ⅱ类洞:后牙邻面 Ⅲ类洞: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

Ⅳ类洞:前牙邻面累及切角 Ⅴ类洞:颊(唇)舌面颈1/3 四环素牙

临床表现:着色初期是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为棕褐色或深灰色。 影响因素:1药物本身颜色2被降解四环素呈现的色泽3四环素在牙本质内结合部位的深浅

4有无釉质损坏有关

治疗:1、复合树脂修复2、烤瓷冠修复3、漂白法 楔状缺损

病因:错误的刷牙方法以及刷牙时间。咬合关系过紧

临床表现:1、典型的楔状缺损有两个面构成,有的由三个面构成。

2、浅的楔状缺损无症状或牙本质过敏,深至牙髓的缺损可伴有牙髓病、根尖周症状,甚至牙横折。

3、好发前磨牙,尤其第一前磨牙。

治疗:1、改正刷牙方法,均衡咬合力。2、有牙本质过敏症状,脱敏疗法。

3、缺损较大,充填治疗。

牙隐裂(cracked tooth)

定义: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好发上颌磨牙,其次下颌磨牙以及上颌前磨牙。

病因:牙尖斜度过大;病理性磨耗出现过陡牙尖皆可导致水平分力过大。

临床表现:隐裂位置与颌面某些窝沟的位置重合并向一侧或两侧边缘嵴延伸,表浅无症状,较深时有冷热刺激痛

或咬合不适感。达牙本质深层表现为慢性牙髓炎症状。

诊断:1、慢性牙髓炎症状,定点性咀嚼剧痛,无深龋或深牙周袋,牙面无过敏点。

2、涂布碘酊渗入隐裂染色。3、探针置入裂隙处加压或用力有疼痛。

4、棉签置入裂隙处可有咬合痛。

治疗:1、调合2、均衡合力修复患牙3、隐裂牙处理 牙髓病

定义:牙髓组织的疾病。

分为:1可复性牙髓炎

2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 残髓炎 逆行性牙髓炎

3牙髓坏死

4牙髓钙化 可复性牙髓炎

定义: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相当于牙髓病组织病理分类中的“牙髓充血”。 临床表现:刺激痛(温度、化学)

患牙常见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或有深牙周袋及咬合创伤。

诊断:1、对温度一过性敏感,无自发痛病史。2、有引起牙髓病变的牙体或牙周组织病损。

3、冷刺激时患牙可出现一过性敏感

治疗原则: 同深龋 不可复性牙髓炎

定义:一类病变较为严重的牙髓炎症,最终结局为全部牙髓坏死,临床治疗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以去除病变的方法。 1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

临床表现:1、疼痛剧烈,疼痛有以下特点:1)自发性阵发性痛 2)夜间疼痛加剧

3)温度刺激疼痛加剧 4)疼痛不能定位

2、患牙可查及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

3、探诊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探及微小穿髓孔。

4、温度测验时,患牙反应极其敏感,延时痛。

5、牙髓活力电测时早期炎症性阶段,反应性增强,晚期迟钝。

6、扣痛

诊断:1典型疼痛2牙体损害或其他因素3牙髓活力测验、温度测验及叩诊反应帮助定位

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局麻下直接拔髓,置无菌棉球暂封

2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牙髓炎,

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病程较长,患者可诉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常表现有咬合不适或轻度叩痛。一般可定位患牙。

分型: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诊断:1、可定位患牙,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或自发痛病史。

2、可查及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他原因。

3、患牙对温度测验反应异常。

4、叩诊有反应。 残髓炎

定义:根管治疗后残留的少量牙髓发炎,命名为残髓炎。

临床表现:

1、疼痛与慢性牙髓炎相似,常为自发性钝痛、放射痛、温度刺激痛。多有咬合不适。

2、患牙冠部有充填体,温度测试为迟缓性痛或稍有感觉。

3、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去除患牙充填物,探查根管深部有感觉或疼痛。

诊断:1、牙髓治疗史 2、牙髓炎症表现

3、强温度刺激可有迟缓性疼痛以及叩诊疼痛。4、探查根管深部有感觉或疼痛。 逆行性牙髓炎

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 牙髓坏死

病因:各型牙髓炎发展而来,也可因创伤、温度、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1、无自觉症状

2、牙冠可存在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有充填体,深牙周袋。

3、牙冠变色,呈暗黄色或灰色,失去光泽。

4、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5、X线患者根尖周影像无异常。

诊断:1无自觉症状2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结果或X线片表现。 牙髓钙化

分类:结节性钙化,又称髓石。弥漫性钙化。

临床表现:1、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个别情况出现与体位有关的自发痛。

2、牙髓活力反应可表现为迟钝或敏感。

3、x线髓腔有钙化的阻射物,或弥漫性使髓腔透射区消失。

诊断:1、X线片2、有外伤或氢氧化钙治疗史。

第四章 牙周疾病

一、牙龈炎

1、慢性龈缘炎 2、青春期龈炎3、妊娠期龈炎4、增生性龈炎5、药物性牙龈增生

6、牙龈纤维瘤病7、牙龈瘤8、急性龈乳头炎

牙周组织:牙周膜 牙槽骨 牙龈 牙龈组织

牙龈组织:龈乳头 游离龈 附着龈

生物学宽度(Biologic width):健康牙齿的龈沟底至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约为2mm,

包括以下两部分:1结合上皮的长度约1mm 2结缔组织附着于根面的宽度约1mm

牙龈病

定义:一组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病变,包括牙龈组织的炎症以及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

分类:菌斑引起的牙龈病(慢性龈缘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药物性龈炎)

非菌斑引起的牙龈病(病毒真菌等引起的牙龈病,全身疾病在牙龈表现,遗传性病变)

定义:边缘性龈炎、单纯性龈炎

病因:菌斑 牙石 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

临床表现:1、病损部位局限于龈乳头,牙龈变为鲜红或暗红色,炎性充血可波及附着龈,龈乳头圆钝肥大,

点彩消失,探诊出血。

2、龈沟达到3mm以上,假性牙周袋形成。

3、主诉刷牙出血

诊断: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局部刺激因素

治疗:1洁治术—菌斑,牙石2去除不良修复体—局部刺激3牙周冲洗—1%-3%过氧化氢

定义:指发生于青春期少年的慢性非特异牙龈炎,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见。

病因: 菌斑 口腔卫生

临床表现: 1.好发前牙唇侧龈缘及牙间乳头,色暗红或鲜红光亮。

2.偶有刷牙咬硬物出血,口臭。

诊断:1、青春期2、牙龈炎症反应超过局部刺激所引起的程度

治疗: 1口腔卫生宣教(OHI) 2洁治术 3牙周冲洗

3妊娠期龈炎

定义: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

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临床表现:妊娠前即有龈缘炎表现,2-3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分娩后2个月龈炎可恢复至妊娠前水平。发生于

少数牙或全口牙,前牙症状重。龈缘或龈乳头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松软光亮,有龈袋形成,轻探易

出血。

妊娠期龈瘤发生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创伤合的牙间乳头区,多发生于妊娠后4-6个月,瘤体常呈扁

圆形,可有蒂,直径不超过2mm。

诊断:妊娠期妇女若有牙龈高度水肿,肥大,出血或有妊娠瘤症状,询问月经。

治疗:1、在婚前或孕前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菌斑。

2、牙龈炎症明显,龈袋溢脓,应用1%过氧化氢冲洗,应用含漱剂。

3、体积较大的妊娠龈瘤可手术切除,时机应在4-6月。

小结:

口腔总结

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使已有炎症的牙龈发生纤维化增生。

牙周炎

1分类:一、慢性牙周炎 二、侵袭性牙周炎 三、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2定义: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

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齿松动拔除。

一、慢性牙周炎

1病因:主要为牙菌斑,以及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

2临床表现:1牙面常有大量牙石,牙龈呈现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牙

龈水肿。探诊出血溢脓。

2早期有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因程度较轻,牙尚不松动。晚期深牙周袋形成后,出现牙松动、咀

嚼无力或疼痛,甚至发生急性牙周脓肿。

① 轻度:牙龈有炎症或探针出血,牙周袋≤4mm,附着丧失 1~2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 ② 中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6mm,附着丧失3~4mm;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型或角

型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牙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可能有轻度病变

③ 重度:牙龈炎症较明显可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6mm,附着丧失≥5mm;X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

的1/2,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多有松动。

牙周炎晚期除有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松动四大特征外,常可出现其他伴发症状,如:1牙移位;2食物嵌塞;3继发性颌创伤;4牙根暴露,对温度敏感或发生根面龋;5急性牙周脓肿;6逆行性牙髓炎;7口臭。

治疗

1.控制菌斑,使有菌斑的牙面只占全部牙面的20%以下。

2.采用以洁治术彻底清除龈上牙石,银下刮治术除龈下牙石。是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3.牙周基础治疗后1~2个月复查疗效,若经完善基础治疗后仍残留≥5mm的牙周袋,可靠虑手术治疗。

4.通过松动牙的结扎固定、调牙合等建立平衡的牙合关系。

5.尽早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

6.对患有某些系统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控制全身疾病。

7.牙周支持治疗。

二、侵袭性牙周炎

局限型 广泛型

三、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1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症 2Down综合症 3白细胞功能异常 4艾滋病

小结

1、引起牙龈炎的直接因素是菌斑

2、牙龈炎临床表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

3、区别牙龈炎与牙周炎的重要指征

4、区别牙周炎静止期与活动期的重要指征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口腔黏膜病:指发生在口腔粘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

1、口腔单纯性疱疹 2、口腔念珠菌病 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4、天疱疮

5、口腔白斑病 6、口腔扁平苔藓 7、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口腔危险三角: 口底-舌腹区 颊粘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 软腭复合体 一、口腔单纯性疱疹

1病因:HSV 感染所致

2途径:飞沫、唾液、以及疱疹液接触传染,胎儿还可以经产道感染

3分型:原发性单纯性疱疹感染 复发性单纯性疱疹感染

原发性单纯性疱疹感染

前驱期:接触史,4-7天潜伏期,发热,头痛,疲惫,全身肌肉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

下颌下及颈上淋巴结肿大,1-2天后口腔黏膜,附着龈和龈缘广泛充血。

水疱期:成簇的小水疱,针头大小,疱壁薄、透明,易破溃,形成浅表溃疡。

糜烂期 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继发感染覆黄色假膜。

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7-10天愈合。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多个成簇水疱,损害复发在原发位置或附近

前期症状 轻微不适 痒 张力增加 灼痛

数小时水疱形成 周围轻度红斑 多在24小时破溃 病程约10天 继发感染延缓愈合 预后不留斑 可有色素 诱发病因 局部机械刺激 感冒 阳光照射 另外情绪可诱发。

4诊断——1、形态学检查 涂片检查包涵体,电镜检查是否有病毒颗粒

2、免疫学检查 利用HSV 抗原单克隆抗体

5治疗——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 200mg 1次/4小时,5-7天

2、免疫调节剂:胸腺肽

3、局部用药:漱口液,抗生素糊剂

4、物理疗法

5、对症支持疗法

6、中医中药治疗 二、口腔念珠菌病

1定义: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2病因:该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3临床表现1、念珠菌性口炎:急性红斑型 慢性肥厚型 慢性红斑型

2、念珠菌性唇炎

3、念珠菌口角炎

4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5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2全身抗真菌治疗 3增强机体免疫力4手术治疗 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临床表现:1、轻型阿弗他溃疡:2、重型阿弗他溃疡: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治疗:局部治疗: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

1、消炎类药物、2、止痛类药物3、局部封闭4、理疗

全身治疗:1、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2、免疫增强剂3、中药类4、其它 四、天疱疮

定义: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粘膜的直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病损为出现严重的不易愈合的大疱

性病损。

临床表现:1、寻常型天疱疮2、增殖型天疱疮3、落叶型天疱疮4、红斑型天疱疮

诊断 :尼氏症阳性

治疗 :支持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

五、口腔白斑(OLK)

最新定义: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病损,不具有其它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白斑可以恶化。

病 因:长期的外来刺激,包括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刺激,如吸烟,酗酒,喜食酸辣和烫食,嚼槟榔、白念感

染。

临床表现:以颊粘膜最为多见,舌次之,也可见唇,腭,龈及口底

均质型(斑块状、皱纸状) 非均质性(颗粒状、疣状、溃疡状)

治 疗:1、去除刺激因素2、局部治疗3、药物治疗4、手术治疗 六、口腔扁平苔藓

定义: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年龄为中年人,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口腔黏膜病损:颊,舌,唇,牙龈,腭部。

皮肤病损:四肢内侧多见,左右对称,紫红色或暗红色多角型扁平丘疹。

指(趾)甲病损:多见拇指,甲板增后,常有纵沟或嵴。

治 疗:心理治疗 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

七、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梅毒:慢性性传播疾病,由苍白螺旋体引起,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淋病 :常见性病,由淋球菌所致,人是淋球菌唯一的自然宿主。

艾滋病:

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

临床表现:全身表现:1、急性HIV感染2、无症状HIV感染3、艾滋病前期4、艾滋病

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和粘膜损害;多种恶性肿瘤。

口腔表现:口腔念珠菌病 毛状白斑 卡波西肉瘤 口腔疱疹 艾滋病相关牙周疾病

治疗:提供健康心理咨询;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与抗病毒联合应用;针对机会感染和肿瘤进行治疗;支持、对

症治疗。

预防:控制传;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口腔医护人员自我防护。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分,易受损伤。

二.重要感官集中区域,损伤可造成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局部畸形。

三.治疗原则:1. 过去:功能恢复为主,面容恢复为辅,强调的是功能恢复。

2. 现在:功能恢复与面部外形恢复同样重要。

四.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一)1、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及组织修复能力强,伤后48小时至72小时仍可初期缝合。

2、伤口出血多,易形成血肿,肿胀明显,在口底、舌根等重要部位可引起舌后坠,组织压迫呼吸道导致呼

吸困难甚至窒息。

(二)窦腔多,口腔、鼻腔、鼻窦等处可存留病原菌,伤口易感染,清创缝合时应首先关闭与窦腔相通的创口,

减少感染机会。

(三)1. 颌骨骨折时,由于牙的存在可引起咬合关系错乱,导致咀嚼功能异常,也是颌骨骨折的重要诊断依据。

2. 治疗颌骨骨折时,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又是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3. 牙本身又可以做为固定颌骨骨折的基础

(四)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可影响正常进食,进食后需清洗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预防伤口感染。

(五)颌面部又是呼吸道的入口,抢救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六)面部各部位损伤后,伤口处理不当可造成畸形愈合及瘢痕挛缩。

处理伤口原则:1.尽可能保留有可能存活的组织;2.精确的解剖复位及对位缝合

(七)颌面部有腮腺、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相应部位损伤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腮腺出现唾液瘘,面神经损伤出

现面瘫,三叉神经损伤出现麻木等。

(八)常并发颅脑损伤,如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底骨折及颈椎骨折等,可引起脑脊液鼻

漏和耳漏等。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一、原因(一)阻塞性窒息:1、异物阻塞:血凝块、碎骨块、污物等。

2、组织移位:下颌粉碎性骨折引起舌后坠压迫会厌,上颌骨骨折引起软腭后移堵

塞咽腔造成窒息。

3、肿胀与血肿:可压迫呼吸道造成气道狭窄所致。

4、活瓣样阻塞:受伤的粘膜、组织形成假性瓣膜,盖住咽门引起吸气性障碍。

(二)吸入性窒息:昏迷病人血块、唾液、呕吐物吸入气道导致窒息。

二、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烦躁、出汗、鼻翼煽动、喉鸣等;

2.严重时:发绀、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深陷)、呼吸急促而表浅;

3.危重时: 脉弱、脉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甚至死亡。

三、急救 ——关键: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1、异物阻塞:手指掏出、塑料管吸出、侧卧或俯卧;

2、舌后坠:撬开牙列,舌钳或巾钳把舌牵出口外,并固定于口外;

3、软腭下坠:用夹板、筷子等通过上颌磨牙托起上颌骨并固定。

4、口咽部肿胀:安置不同型号的通气管或15号针头环甲膜刺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术;

5、活瓣样:对位缝合或剪除;

6、吸入性:迅速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及异物或行气管切开术解除窒息,注意肺部并发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止血

根据损伤部位、出血性质和现场条件对出血应采取相应措施。

一、指压止血

1、颞浅动脉:耳屏前压迫颧弓根部;

2、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前缘与舌骨大角交界处压迫第6颈椎横突上;

3、面动脉(颌外动脉):咬肌前缘压迫下颌骨上。

二、包扎止血:用于头皮、皮肤局部的血管出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填塞止血:用于组织缺损或洞穿性创口,也是要特别注意呼吸道通畅。

四、结扎止血:大的动、静脉出血,效果可靠,必要时可用钳夹止血。

五、药物止血:粉、胶、海绵、纤维等止血药,加速凝血过程。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伤口的包扎

一、作用:压迫止血,暂时固定保护创面,减少感染,止疼等。

二、方法: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三角巾面具式~ 头颌绷带十字形~,四尾带~。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伤员的运送

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 3、额部垫高,口鼻悬空利于引流,防舌后坠;

2、侧卧位或俯卧位; 4、注意全身和局部情况,防止窒息和休克。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防止感染

原则:1、有条件,清创缝合手术;2、无条件,包扎伤口,隔绝感染源;

3、抗生素、激素的应用。 4、污染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动物咬伤,注射狂犬疫苗。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主要特点:血运丰富,出血多,但抗感染能力强,愈合也快。伤口如果没有明显感染,三天内都可进行清创缝合。 一、闭合性损伤

(一)擦伤 特点:1、多发生于突出部位,鼻、唇、颧、颏等部; 2、主要是表皮破损;

3、治疗原则是清洗创面、预防感染。

(二)挫伤 特点:1、皮肤没有开放伤口;

2、软组织损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骨膜和关节等;

3、较重者可形成血肿、感染、脓肿;

4、关节损伤可引起张口受限、错合、疼痛等症状,甚至关节强直;

5、治疗原则是止血、镇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早期冷敷,晚期热敷。

必要时可手术清除血肿和感染物等。 二、开放性损伤

(一)、挫裂伤 特点:1、钝器伤,创口边缘不齐,裂口较大;

2、治疗应清除坏死组织,修整创缘,彻底止血,减张缝合;

3、注意有无骨折及组织缺损。

(二)、刺伤 特点:1、锐器刺入所伤;2、伤口小,伤道深,盲管状(或贯通伤);

3、可能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腺体等;4、伤口易污染,不易清洗;

5、治疗原则:彻底清除异物、止血、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扩创、清除异物,注意消灭死腔。

(三)、切割伤 特点:1、利刃所伤,刀、玻璃等;2、伤口边缘整齐;

3、可损伤神经、血管、涎腺导管引起相应症状;

4、可一期缝合,损伤神经、血管或导管应及时行吻合手术。

(四)、撕裂伤 特点:1、多为机械力量所致撕裂或撕脱;3、创面大,易感染;

2、伤口边缘不齐、出血多,常有肌肉骨骼的暴露;

4、治疗原则为清创、复位、缝合、严重缺损者需行二期修复治疗。

(五)、咬伤 特点:1、动物或人所伤;2、伤口创缘有咬痕,有撕裂伤;

3、犬咬伤得预防狂犬病;

4、治疗原则:彻底清洗创面、并湿敷,抗生素治疗;

5、游离组织应尽量对位缝合;

6、离体组织,尤其小于2cm2组织6h内经处理后可对位缝合可存活

7、缺损组织先植皮清除创面再行二期修复治疗。 三、特殊部位损伤的处理特点

(一)、颊部损伤

1、原则是尽早关闭伤口,预防张口受限;

2、组织无缺损,粘膜、肌肉、皮肤三层分层对位缝合;

3、皮肤缺损多粘膜缺损少,先缝合粘膜层关闭贯通伤口,皮肤可转瓣或带蒂游离皮瓣移植;

4、贯通伤粘膜、皮肤都缺损很多,将创缘粘膜与皮肤缝合,待二期修复。

(二)、鼻部损伤

1、鼻部软组织撕裂伤,解剖对位缝合或转瓣缝合;

2、组织缺损过大,伴有软骨缺损,应将软骨先关闭缝合,并保持鼻腔通畅。

(三)、唇部损伤

1、恢复口轮匝肌的连续性;

2、按解剖学形态,先对位缝合唇红缘,再缝合粘膜、皮肤;

3、缺损较多者,做唇瓣转移缝合修复

(四)、腭部损伤

1、无组织缺损,直接对位缝合;

2、与鼻腔有穿通伤,可做粘膜瓣转移减张缝合。

(五)、舌部损伤

1、纵形缝合,尽可能保持舌长度,减轻功能障碍;

2、舌腹部与口底损伤,应先缝合舌组织再视情况缝合口底或转瓣。

(六)、腮腺及导管损伤

1、清创缝合腺体组织,加压包扎,防止涎瘘;

2、导管对位缝合;

3、必要时使用阿托品、654-2等乙酰胆碱拮抗剂,抑制腺体分泌。

(七)、面神经损伤

1、神经吻合术;

2、缺损较多可用耳大神经代替做移植术;

3、要求无张力缝合,对位准确。

第四节 牙和牙槽骨损伤 一、牙挫伤

1、主要特点:牙周膜和牙髓受损产生出血、水肿;

2、临床表现:牙松动、疼痛、伸长、肿胀、出血等;

3、治疗:结扎固定、调合、根管治疗。 二、牙脱位

1、较大暴力,牙完全或部分脱位;

2、表现:牙松动、倾斜、伸长、疼痛;

3、可分为牙部分脱落和完全脱落;

4、治疗:部分脱落:复位结扎固定3-4周; 完全脱落:按牙再植程序值牙,固定4周。 三、牙折

1、分为冠折、根折、冠根折三种。

2、冠折:⑴冠折小于1/3,无症状调磨锐利边缘,有症状视情况修复;

⑵冠折大于1/3,有症状视情况修复,穿髓应做根管治疗,再行冠修复。

3、根折:⑴近牙颈部折,根管治疗,桩冠修复;⑵根中部折,拔除;

⑶近根尖水平1/3折,根管治疗,结扎固定。

4、冠根折:视情况有保留价值做根管治疗,无保留价值者拔除。

5、乳牙损伤:治疗原则是尽量保留受伤牙,或做间隙保持器。

第五节 颌骨骨折 一、上颌骨骨折

(一)、临床分类:根据好发部位分为

1、Le Fort Ⅰ型骨折:又叫低位骨折,骨折线从梨状孔外下缘,经颧牙槽嵴,至上颌结节上方,到两侧上颌骨翼

突;

2、 Le Fort Ⅱ型骨折:又叫中位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过鼻骨,泪骨,眶底,颧上颌缝至上颌骨翼突;

3、 Le Fort Ⅲ型骨折:又叫高位骨折,骨折线从鼻额缝经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至上颌骨翼突,形成颅面分

离,多伴有颅脑损伤。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常伴翼突骨折,翼内肌作用使颌骨下移,形成后牙早接触,前牙开合。一侧骨折形成患侧牙早接触;

2、严重者可引起软腭后坠影响吞咽和呼吸,局部塌陷,颅面分离可致面中三分之一增长,眶底下陷可致复视等;

3、眶周淤血:眼睑周疏松结缔组织,易水肿,淤血,外观呈蓝紫色“熊猫眼”或“眼镜状”

3、颅脑损伤:如果出现鼻腔与外耳道淡红色血水,应考虑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4、影像学检查:X线:鼻颏位(瓦氏位),头颅后前位与侧位片;

CT:上颌骨断层扫描,螺旋CT三维成像 二、下颌骨骨折

(一)、好发部位:1、正中联合 2、颏孔区 3、下颌角 4、髁突颈部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骨折段移位:根据骨折部位及升、降颌肌群分布的不同,决定骨折段移位的方向和角度。

⑴颏部正中骨折:1单发骨折:无明显移位; 2多发骨折:骨折线向后下移位;

3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向中线移位,有舌后坠引起窒息的危险。

⑵颏孔区骨折:单侧骨折:短段,升颌肌群作用向上,向内移位。长段,降颌肌群作用,向下向后移位,内

旋引起前牙开合。

⑶下颌角部骨折:骨折线位于嚼肌,翼内肌附着内,无明显移位。如果位于附着肌之前,长短段骨折移位与

颏孔区相似。

⑷髁突骨折:占下颌骨骨折的17-35%,可引起耳前区的肿胀,疼痛和压疼,外耳道触诊,运动消失。低位骨

折,颏突可向前向内移位,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合

2、出血与血肿

⑴骨折致牙龈撕裂,形成开放性骨折,局部出血、水肿,甚至出现口底血肿,致舌后坠发生呼吸困难; ⑵下牙槽神经断裂或受压,致患侧麻木。

3、功能障碍

张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局部出血、水肿、疼痛可导致咀嚼、呼吸、吞咽、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因舌后坠致呼吸窘迫,窒息等。

4、骨折段异常活动:可出现骨擦音、骨折段活动、假关节形成等异常表现。

5、影像学检查:

X线:下颌骨全景片、侧位片及后前位片,髁突骨折可拍薛氏位片,经咽侧位片等;

CT:下颌骨断层扫描。

6、诊断:不困难,注意合并颅脑损伤的鉴别。

三、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一)、原则:1、早诊断、早复位、早固定;2、上颌骨复位固定,要求在2周内进行;

3、下颌骨复位固定,要求在3周内进行;4、上颌骨骨折采用微型钛板固定;

5、下颌骨骨折采用小型钛板固定;

6、尽可能不从面部入路做手术,除非面部已有外伤 裂口;

7、主要从口内切口固定上、下颌骨,上颌骨上段复杂骨折可做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固定;

8、功能恢复与面部外型恢复同时进行;9、抗感染、镇痛、合理营养治疗。

(二)、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

1、复位和外固定方法:⑴牙间结扎固定法;⑵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

⑶颌间固定法:①小环结扎法; ②牙弓夹板牵引固定法;

③牙托槽颌间固定法;

④颌间结扎法,钛钉固定,临时复位固定。

2、手术复位和内固定:⑴切开复位和骨间结扎固定法:传统方法;

⑵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法:新方法 操作方便 固位牢 创伤小。

(三)髁突骨折的治疗原则

1、单侧髁突颈骨折,成角﹤30度,颌间结扎固定非手术治疗;

2、高位髁突颈骨折,成角﹥45度,耳屏前切口固定手术治疗;

3、低位髁突颈骨折,伴明显移位,下颌角切口入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

4、髁突粉碎性骨折伴功能障碍,行髁突切除术。

(四)、儿童颌骨骨折治疗原则

1、尽早复位,一周内固定;

2、咬合关系大致对位,可自行重建牙合关系;

3、尽可能采取保守治疗,尤其髁突颈骨折

第六节 颧骨、颧弓骨折 一、临床特点及诊断

1、骨折移位,呈局部塌陷畸形;2、张口受限,因下颌喙突运动受阻所致;

3、复视:眼内肌及外侧韧带移位所致,复位后可恢复,移位大于2mm可致持久性复视;

4、出血和淤血;

5、神经症状:眶下神经损伤致眶下区麻木,面神经损伤出现眼睑闭合不全;

6、影像学检查:X线:鼻颏位、颧弓切线位,CT:颧骨颧弓断层扫描;

7、根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不困难。 二、治疗原则

1、有张口受限及面部塌陷畸形者需手术复位2、口内切开复位法3、面部小切口切开复位法4、颞部切开复位法

5、巾钳牵引复位法6、冠状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法

口腔局部麻醉

常用麻醉药物

普鲁卡因:易分解失效,毒副作用小,但偶尔会有过敏反应。穿透性、弥散性差。

利多卡因:稳定,作用强,毒性较大。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布比卡因:维持作用时间长。

丁卡因: 易溶于水 ,穿透力强。

口腔总结

表面麻醉: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术区表面

表浅黏膜下脓肿 松动乳恒牙

浸润麻醉:直接注射于组织内,阻断神经末梢传导

皮丘注射法 骨膜上浸润法 牙周膜浸润法

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周围

麻醉区域广泛、麻醉效果完全、麻醉作用深、维持时间长

注意:预防感染 稳定 回抽防止药物进入血管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

进针点:上颌第二/一磨牙远中颊根 口腔前庭沟

注射要点:坐位 半张口 45 45 旋转

方向 后 上 内

注意:防止血肿

麻醉范围: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及其颊侧的牙周膜、骨膜、龈粘膜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腭大孔

注射要点:坐位 头后仰 大张口 60 后上外

注意:位置勿过于靠后(腭中、后神经)

麻醉范围:同侧上颌磨牙、前磨牙腭侧牙龈 黏骨膜骨组织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切牙孔

注射要点:坐位 头后仰

防止针头脱落

麻醉范围:尖牙连线前方的腭侧牙龈 黏骨膜 骨组织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上颌侧切牙根尖口腔前庭沟

注射要点:45

注意:保护眼球

麻醉范围:同侧前牙、前磨牙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

进针点: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

注射要点 大张口 对侧45间 高于下颌平面1mm

注意

麻醉范围: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 黏骨膜 下唇 颊、舌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同前

麻醉范围:颊 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颊部肌肉皮肤、翼下颌韧带外侧2-3mm 、舌 舌侧牙龈 口底 舌前2/3

局麻并发症

全身:晕厥 突发 暂时 意识丧失 一时性中枢缺血

原因 恐惧 饥饿 疲劳 健康 疼痛 体位

防治 术前思想工作 避免空腹手术

停止注射 放平 头低位 保持呼吸 刺激 氧 糖

过敏反应 延迟 即刻反应

防治 术前病史 过敏试验

中毒 单位时间内进入血循环的局麻药量超过分解速度时,血药浓度过大。

兴奋、 抑制

防治 回抽无血 全身状况

局部

疼痛水肿 药物 注射头倒钩 感染 认真检查

血肿 检查器械 避免反复穿刺 冷热敷

感染 器械 区域检查

断针

面瘫

其他 神经受损 牙关紧闭 复视

牙拔除术 黏骨膜

口腔颌面外科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手术

拔牙器械

牙钳 柄 直线形 反角形 刺枪形

喙 平行 垂直 对称(上颌磨牙除外)

牙挺 牙 根 根尖

原则 1 禁止邻牙支点 2 禁止颊舌侧骨板支点

3 手指保护 防止滑脱 4 控制用力方向

其他 牙龈分离器 刮匙(3不用)手术用具

决定拔牙时要慎重。口腔医师的责任首先考虑牙的保存保持功能与美观

适应证:

龋病: 严重广泛的龋坏而不能修复的牙齿,牙根保留有利于保持牙槽嵴的高度与丰满,利于义齿固位

牙周病: 晚期牙周病,牙周骨组织严重破坏

额外牙、错位牙、埋伏牙、阻生牙

牙外伤: 仅为牙冠折断者,应保留;牙根折断,尽可能在治疗后保留

脱位牙、乳牙、病灶牙

上颌窦炎 骨髓炎 间隙感染

风湿病 肾病 眼病

其他:美观 经济 矫治

禁忌证

病情(全身情况,精神状态)

拔牙时机

牙齿情况

设备条件

人力情况

1 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出血性疾病: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先心病、心梗;高血压 180/100mmHg:心脏 肾脏

受累;姿势性低血压)

以下情况应暂缓拔牙

1) 近期心肌梗死者 疼痛 、恐惧、紧张

2) 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

3) 心功能Ⅲ到Ⅳ级,或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

4) 合并高血压

5) Ⅲ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阿斯综合症史者

3 糖尿病:>8.88mmol/L(10mg/dl)、 抵抗力低,易感染,创口愈合差

4 甲亢 神经系统症状,高代谢征群、精神刺激及感染——甲状腺危象

5 肾脏疾病 均应禁止 注意防止感染--肾功恶化

6 肝脏疾病 凝血酶原时间检查

7 月经及妊娠期 代偿性出血

8 炎症期

9 肿瘤 术前7-10d 术后3-5年

10 其他 抗凝血药 皮质激素 精神症状

术前准备:思想准备、术前检查 既往史 口腔检查、体位 上颌 肩部 下颌 肘部、术区、器械 基本步骤:分龈

牙挺

牙钳 正确*2 邻 紧 核对

拔除 摇动 扭转 牵引

处理拔牙创 检查 牙 牙根 牙龈 牙槽窝 牙槽嵴 纱压

医嘱

各类牙拔除:上颌前牙 旋转 唇 近中(侧) 尖牙防止骨板折断

前磨牙 偏颊 颊根易取出

磨牙 上颌窦

下颌前牙、前磨牙、磨牙

乳牙

阻生牙拔除:麻醉、切开翻瓣、去骨、分牙、拔除

牙根拔除术:残根断根:根钳 牙挺 翻瓣 去骨

拔牙创的愈合:拔牙创出血- 血凝块形成 - 机化(20d)-骨修复 -上皮覆盖

注意保护血凝块

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软组织损伤:力量未控制

根折:技术 牙本身

牙槽骨损伤:暴力 骨质影响、

上颌窦损伤:

其他损伤

术后并发症:出血: 局部 全身 原发 继发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特点:周围结构复杂、牙源性感染、间隙互相交通、血液循环 淋巴交通复杂、外表暴露 常见致病菌:金葡溶链大肠绿脓、厌氧杆菌、特异性感染

诊断:病史 临床表现

特殊检查 穿刺 超声 影像学

涂片 培养 药敏

治疗:全身 支持 抗感染

局部 切开引流 去除病灶

冠周炎

智齿冠周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病因:进化 解剖因素

机体抵抗力、咬合创伤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全身症状

口腔总结

诊断:病史、临床表现、检查

治疗:急性期:局部处理

冲洗 切开引流 龈瓣切除 拔除

消炎、镇痛、对症处理、全身治疗

慢性期:去除病因

颌面部间隙感染

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

病因:牙源性 腺源性 血源性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 功能障碍 浅层:波动 深层:凹陷性水肿 压痛

全身反应

诊断:病史 临床 检验

治疗原则:全身治疗 抗生素 支持疗法

局部治疗 保守

切开引流

目的:及时排出感染物,消炎解毒;

减少压力,解除疼痛,防止窒息;

防止蔓延,包括颅内,胸腔内;

避免并发骨髓炎

指征:保守效果不佳者;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凹陷性水肿 波动感;腐败及早;引流不畅 要点:利于引流,不影响面容,避开重要解剖结构

低位;隐蔽;保护周围结构;忌挤压;及时换药

去除病因

眶下间隙:位置 面前 骨肌之间

来源 上颌前牙 第一前磨牙

临床表现 肿 压迫

切口位置 前牙区前庭沟底

咬肌间隙:位置 骨肌之间

来源 下颌第三磨牙 磨牙 骨髓炎

临床表现 肿 压迫疼痛明显 凹陷水肿 牙关紧闭

切口位置 下颌角下缘下1.5-2cm 5cm

翼下颌间隙:位置 骨肌之间

来源 下颌第三磨牙 医源

临床表现 张口受限

切口位置 下颌角下缘下1.5-2cm

下颌下间隙:位置 下颌下三角内 骨肌之间

来源 下颌磨牙根尖炎 冠周炎

临床表现 肿 形成早 压迫

切口位置 下颌角下缘下1.5-2cm

口底弥散性多间隙感染

下颌下(双侧) 舌下(双侧) 颏下

化脓性 腐败坏死性

来源 下颌牙根尖炎 牙周脓肿 冠周炎 骨髓炎扩散 周围软组织炎

临床特点 单侧肿胀 口底弥漫性肿胀

腐败(软组织广泛性水肿 剧痛 凹陷性水肿无弹性) 颌骨骨髓炎

各种致病因子(细菌物理化学)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

包括骨膜、骨密质、骨髓、骨髓腔内的血管神经

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颌骨坏死伴发骨髓炎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多发于青壮年 16-30 男女 2︰1 下颌骨

感染来源:牙源性 90%

损伤性

血源性

临床表现

两个阶段

急性期 全身 发热 寒战 疲倦乏力 食欲

局部 剧烈跳痛 肿胀 充血 继发蜂窝 牙

慢性期 全身 轻 体温正常 消瘦贫血

两种类型

中央性 由内向外 下颌多于上颌

急性期 早期 局限-剧痛 放射 牙齿松动 伸长感

下牙槽神经管扩散 下唇麻木 张口受限 颅底中耳

未控制 血管栓塞 营养障碍 坏死-死骨-慢性期

慢性期 不及时 不正确 不彻底 2wk 死骨形成 分离

边缘性 继发于骨膜炎 骨膜下脓肿 颌周间隙感染

骨质增生型 骨质溶解破坏型

诊断 病史 临床 检查 X-rays

治疗 急性:全身应用抗生素 引流 拔除松动牙

慢性:死骨刮除 拔牙

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发生在出生后3mon之内的中央型颌骨骨髓炎

血源性多见 牙龈损伤 泪囊炎鼻泪管炎 母乳

急性炎症表现

治疗 发病急 病情重 全身症状变化快 积极有效

首先大量有效抗生素 对症支持 药敏调整 及早切开引流

慢性期 死骨不必着急清除 手术尽量保守 二期整形手术

放射性颌骨坏死(骨髓炎)

人体不同组织对放射耐受剂量有差异

成人骨是相当耐辐射的组织

现代放疗中很少产生

照射后的骨再生能力低下,易受创伤和感染

病因 血管栓塞 (血管内膜肿胀) 直接损伤骨细胞

临床 初期持续针刺样疼痛 死骨界限不清

治疗 全身治疗 (抗感染,镇痛) 局部 (冲洗 逐步去除 扩大切除) 预防 放射前(口腔卫生处理)中(屏障保护)后(减少创伤 拔牙前后控制) 婴幼儿化脓性淋巴结炎

病因 上感 牙源性

临床 反复发作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穿刺

治疗 安静休息 全身抗菌 局部物理 手术

颜面部疖痈

疖(furuncle) 单一毛囊及其附件 浅层

痈(carbuncle)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

病因 抵抗力低下 皮肤损伤

临床表现

并发症:易引起并发症的原因疖痈的病原菌毒力强 静脉无瓣膜 表情肌唇活动 口腔颌面部肿瘤

特点:1.多脏器、解剖结构复杂;

2.组织来源于多胚层;

3.肿瘤多类型、多生物学特性;

4.易早期侵犯邻近重要器官(眼、颅底、颈);

5.牙源性与唾液腺源性为特有

6.命名特点:良性肿瘤:发病部位+组织来源+瘤,

恶性肿瘤:发病部位+组织来源+癌(来源于上皮组织)

发病部位+组织来源+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

7.肿瘤性质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

8.颌面部良恶性肿瘤比为3:1,

全身良恶性肿瘤比为1:1;

9.良性肿瘤多见于牙源性及上皮性肿瘤,

恶性肿瘤多见鳞癌、腺癌。

临床表现:易发现、恶性度低、临界瘤。

治疗原则:良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交界性肿瘤:扩大切除、病理确诊有无恶变;

恶性肿瘤:树立综合治疗观点,手术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放疗、化疗等。 手术治疗适应症:

1)良性肿瘤;

2)放疗、化疗不能治愈的恶性肿瘤;

3)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适应症:

1)早期较小的、对放疗敏感的肿瘤;

2)淋巴及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

3)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有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二种方法。

放疗前准备:

1)拔除病灶牙及肿瘤临近牙;

2)拆除金属假牙;

3)全口牙周洁治。

放疗并发症:

1)放疗中的全身反应;

2)放疗后的放射性骨坏死

化学药物治疗适应症:

1.晚期恶性肿瘤、合并全身转移者;

2.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有术前化疗(又称诱导化疗),术后化疗二种。

生物治疗

包括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基因治疗。

目的: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癌功能

颌面部肿瘤的预防

消除或减少致癌因子

及时处理癌前病变

加强防癌宣传

开展防癌普查活动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总结

口腔总结

颌骨囊肿

(一)牙源性颌骨囊肿

1.根尖囊肿: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牙周膜上皮增生、变性液化而成;

2.始基囊肿:成釉器发育早期阶段,由于炎症或损伤刺激形成变性及液体渗出,少见;

3.含牙囊肿:牙冠牙根形成后,在牙冠与缩余釉上皮间出现液体渗出而成,特点为囊内含牙,占18%,仅次于根尖囊肿;

4.角化囊肿: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特点为囊壁薄,有子囊或上皮岛,内容物为白色或黄色油脂样物质,发生率9%。

(二)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发育中残留上皮发展而来。

1.球上颌囊肿:位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间,牙有移位,X线囊肿在二牙根间,邻牙无龋坏变色;

2.鼻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X线见扩大切牙管囊肿

3.正中囊肿:位于切牙乳突后腭中缝任何部位,也可发生于下颌正中线处;

4.鼻唇囊肿:位于上唇底与鼻前庭内,在口腔前庭外侧可扪及。

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治疗:手术治疗首选。

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瘤样病变

(一)色素痣

1.皮内痣:大痣细胞分化而来,是更成熟的小痣细胞,并进入真皮及周围结缔组织内;

2.交接痣:痣细胞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为大痣细胞,色素较深,有恶变倾向,如:恶性黑色素痣;

3.复合痣:为上述两种痣混合而成。

治疗:手术切除+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

(二)牙龈瘤

1.非真性肿瘤,来源于牙周膜及牙槽骨结缔组织;

2.临床表现:女性青中年多见,多见于牙龈乳头部,唇颊部较舌腭部多见,前磨牙区为多发部位,妊娠期肿大明显;

3.治疗:手术切除,要彻底,易复发。

二、良性肿瘤

(一)成釉细胞瘤

? 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常见。

? 临床表现:

1.多发于青中年;

2.以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部多见;

3.生长缓慢,颌骨膨隆明显,造成畸形;

4.可使牙松动,移位或脱落。

5.下颌骨可变薄、吸收;

6.可造成继发性感染、破溃、化脓;

7.压迫下牙槽神经可引起患侧下唇麻木;

8.肿瘤较大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9.上颌骨较少见,可侵犯鼻腔、上颌窦产生相应症状;

10.X线片典型表现为多房性囊肿样改变,局部根尖可有不规则吸收现象(截根现象);

11.肿瘤多为实性,如为囊性可抽出褐色液体。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可初步诊断;

临床多与角化囊肿做鉴别诊断。

治疗:手术治疗。

原则:

1.只能截骨,不能搔刮;

2.应在瘤体外0.5cm以上截骨;

3.多次复发可发生恶变。

(二)血管瘤(毛细血管瘤)

特点:

1.婴幼儿多见;

2.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

3.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占全身的60%,以面颈部皮肤多见;

4.血管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大多可以自发性消退,病理分为三期:增生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

5.50%患儿5年内消退,

70%患儿7年内消退,

90%患儿10年内消退。

(三)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

特点:

1.部位深浅不一,由无数血窦组成;

2.窦腔内可有静脉石;

3.低头试验阳性;

4.依据生长部位可引起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

1.血管瘤及静脉畸形二者的诊断:

浅表易诊断;

深部可穿刺、瘤腔造影、B超、MRI检查。

2.治疗:

综合治疗:硬化剂注射、手术切除为主;

也可用激光、冷冻、激素、放疗等方法。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一、舌癌

临床特点:

1.最常见的口腔癌(30%);

2.大多为鳞癌,少数为腺癌、未分化癌;

3.早期表现为三种类型:溃疡、外生、浸润;

4.常表现为溃疡与浸润同时存在,外生型可来自乳头状瘤恶变;

5.舌痛为第一症状,伴有舌功能障碍;

6.晚期可超越中线或向口底及颌骨浸润,表现为舌功能严重障碍,剧烈疼痛;

7.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0%,也可发生肺转移。

诊断:

较易,早期易误诊,可疑送活检。

治疗:

1.首选手术治疗,高分化可放疗或冷冻;

2.晚期采用综合治疗,二联、三联甚至四联治疗(放疗、化疗、中医或免疫疗法);

3.原则距肿物1cm以上切除,舌缺损1/2以上应行舌再造术;

4.晚期常规行舌、颌、颈联合手术切除。

二、牙龈癌

临床特点:

1.常见,仅次于舌癌,下牙龈多于上牙龈,男性多于女性;

2.高分化鳞癌多见,临床表现为溃疡型及外生型,以溃疡型多见;

3.早期易侵犯牙槽骨及颌骨,引起牙松动及疼痛;

4.晚期转移至颌下及颈部淋巴结(35%),远处转移少见;

5.可继发感染,引起肿胀,坏死及出血;

6.X线呈不规则吸收和虫蚀状

诊断:

不困难,病理活检为主。

治疗:

1、切除牙龈的同时需做颌骨部分或次全切除;

2、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3、怀疑颈部有转移的同时行放疗或化疗。

三、口底癌

临床特点:

1.口底粘膜的鳞癌、中度分化多见;

2.常见于舌系带两侧的前口底;

3.易侵犯牙龈、颌骨引起牙松动、脱落;

4.晚期易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占40%;

5.双手合诊检查重要,怀疑破坏骨质可行X线检查。

治疗:

1、切除肿瘤的同时应行下颌骨方块切除术;

2、必要时行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早期较好,晚期较差。

四、恶性淋巴瘤

临床特点:

1.原发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

2.病理上分为霍奇金(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二者发病率的比为1:5;

3.青、中年为主;

4.临床有结内型与结外型二种;

5.结内型起源于淋巴结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也可有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6.结外型可发生于牙龈、腭、颊、颌骨等部位,表现为炎症、坏死、肿块等;

7.晚期为全身性表现,如:发热、肝脾肿大、全身消瘦、贫血等;

8.诊断依靠淋巴结活检或针吸活检,结外型切取活检;

9.免疫组化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治疗:

对放疗、化疗敏感,是首选方案;

结外型可考虑扩大手术切除,再辅以放疗、化疗。

预后:

不理想,HL好于NHL。

更多相关推荐:
口腔总结

口腔科考试的具体题型分布下周一通知大家,这是根据老师的重点结合去年的总结出来的。。。。在此十分感谢DFJK同学。。1.乳牙萌出顺序:中切牙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2.恒牙萌出顺序;上颌:第一磨牙中切牙侧…

武隆县20xx年口腔总结

武隆县疾控中心关于20xx年度口腔疾病干预项目工作情况的报告县卫生局:《重庆市20xx年度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将我县作为干预试点区县之一。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县选择了武隆县实验小学、武隆县第二…

口腔总结

20xx学年-20xx学年第二学期口腔教研室工作总结。上学期工作中有很多不足和遇到的一些困难,现总结如下。以便在下学期的工作中修正不足,努力解决困难问题。(一).问题:由于学院专职的口腔教师,只有我自己一人,在…

口腔科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务实创新,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创建“三甲”医院这一工作中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优质护理服务”、“三好…

口腔科工作总结

20xx年度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口腔科全体人员在校医院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在相关科室的帮助下,本着以解决患者实际需求为宗旨、以恪守校院规章制度为原则、以全心服务全校师生为根本,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较为圆满的…

口腔工作总结

年度总结20xx年我们门诊部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一定的成绩,回顾近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注重设备投入,大力提高服务能力。20xx年,…

20xx年口腔年终总结

一年来,在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导下,xx口腔门诊各方面稳步发展,门诊工作,向正规化·制度化·进一步发展,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一年过去了,现将工作做一总结。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一年来,门诊…

人卫第七版口腔科学简答题总结

1简述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1与外界相通多腔窦多细菌易感染2牙齿的存在牙源性感染是主要感染来源3筋膜间隙疏松抗感染能力低互相交通4血液及淋巴循环丰富缺少静脉瓣易扩散2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答案位置显露易...

口腔内科学精华总结

08口腔专业锋牙体牙髓一二三章掌握牙菌斑的定义结构组成及致龋性1牙菌斑的定义寄居在牙面或软组织上以细菌为主体以糖蛋白为支架的一个生态环境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衰亡并进行一系列代谢活动其代谢产物及细菌死亡降解产物在适...

口腔知识点总结

1颜面部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2颌面部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部分组成的区域为人体最显露最具特征的部位上13为颅面部3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3解剖...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解释1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的科学2氟牙症又称...

口腔科学的复习总结

口腔科学的复习总结2牙周炎晚期常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3保持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有漱口刷牙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4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四大特点是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痛温度刺激诱发或加重疼痛无定位性...

口腔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