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五、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打包

时间:2024.5.2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整理 一、一词多义

1、然(1)杰然特起 ……的样子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但是

(3)实不然也 这样

(4)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2、 以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用

(2)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

(3)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3、 之(1)信造化之尤物 的

(2)自数十里外望之 它

(3)徙倚久之而归 音节助词

(4)何功之有哉? 宾语前置标志

(5)之二虫又何知 这

4、而(1)突兀而已 助词

(2)徙倚久之而归 就

(3)岸土赤而壁立 并列关系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转折

(5)而母立于兹 通“尔”

二、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2、省略句

及抛江(我)过其下

复以小艇游(于)庙中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节度)

其间一日阻(于)风不行

3、被动句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三、词类活用

1、如宝装屏风 宝石,实为用宝石,名词作状语

2、微雨 下雨,名词作动词

3、掠江东南去 向东南,名词作状语

4、岸土赤而壁立 赤,红土,形容词作名词。壁,象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5、晚泊沙夹 晚:名作状

6、掠江东南去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7、上干云霄 上:向上,名作状

四、特殊句式

1、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语后置

2、 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判断句

3、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判断句

《庖丁解牛》知识点整理

一、实词

庖:厨师。 解:剖开、分割。 履:踩。 踦:支撑、接触。 砉:象声词。騞:象声词。 中:合乎。 会:节奏。 道:天道,自然的规律。 进:超过。 方:在。

遇:接触。 官知:视觉。 神欲:精神。 批:击。 郤:空隙。

导:顺着、循着。

窾:空。 因:按照。 技经:脉络相连的地方。 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軱:大骨。 硎:磨刀石。 恢恢:很宽绰的样子。 謋:象声词。 委:卸落。

二、一词多义

善:善哉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擦拭

族:族庖月更刀 众,一般的

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

三、虚词

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③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为”同义,因为的意思。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两个“为”同义,因为。

乎①技盖至此乎 疑问语气词,呢。

②进乎技矣 相当于“于”,可不译。

③依乎天理 相当于“于”,可不译。

④而况大軱乎 表疑问语气,呢。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①奏刀騞然 象声词词尾。

②因其固然 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③虽然,每至于族?? 代词,这样。

④怵然为戒 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于①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介词,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

④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引出对象。

而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连词,表转折。

而况大軱乎 连词,表递进。

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 连词,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天理 古:天然结构。

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固然 古:本来的样子。

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虽然 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至于 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

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

五、通假字

向:通“响”。 盖:通“盍”。 技:通“肢”。 善:通“缮”。

六、词类活用

足之所履 履,名词作动词,踩。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月,名词做状语。

七、特殊句式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

八、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

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现在指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⑤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项羽之死》知识点归纳

一、词类活用

1.项王军壁垓下 壁,名词作动词,驻扎

2.项王则夜起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直(当)夜溃围南出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名词作动词,东行

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王,名词作动词,让??当王

二、特殊句式:

1,、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这是宾语前置句 何如?等都为宾语前置句

3、左,乃陷(于)大泽中 省略句

4、然今卒困于此 介宾短语后置句

三、虚词:之乎 等

汉皆以得楚乎? 乎 为句末语气词

常骑之 之 为代词指骓马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之 为代词指项羽

然今卒困于此 于 在这里

此天之亡我 之 为主谓之间不译

非战之罪也 之 为结构助词的

四、重点字词

1、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

5、平明(平旦)天亮 ..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9、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词]: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 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 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 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二.[词类活用]:指出活用情况并解释

(一)名词用作状语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

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 ..

(二)名词作动词

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

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

10、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

(三)数词用作动词:1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

(四)动词作名词:1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

(五)动词意动用法: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

三.[一词多义]:解释加点词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

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 .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 .

5、缦: ①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

②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 .

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 ...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尽量) .

③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 .

④触草木,尽死(全,全部) .

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

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

四.[特殊文言句式]: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情况

(一)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五个判断句)

(二)省略句

4、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 (省谓语“有”)

5、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省介词“于”)

6、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 (省介词“于”)

7、谁得而族灭(秦国)也 (省宾语“秦国”)

(三)倒装句

8、(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六个介宾结构后置句)

9、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句)

(四)被动句:10、戍卒叫,函谷举。 .

.五、重点句子翻译

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译文: (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译文: 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

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译文: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砾,丢弃满地,秦人对待它,也不珍惜。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 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依叠如山.

译文: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

7.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答:戊边的士兵(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克了,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

8.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答: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并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并不是天下的人。

9.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答:假如秦国人能再爱民惜六国人民,那么可将帝位传递三代甚至万代,世代做君王,谁能将它灭亡呢?

1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让后来的人哀叹;后来的人哀叹它的灭亡却不引以为戒,也会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它的灭亡。

六国论》文言知识整理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5分)

1、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情况

2、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

3、至于颠覆 到了??地步

4、可谓智力孤危 智慧力量

5、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前例

6、刺客不行 不去行刺

二、找出词类活用词并解释(5分)

1、理固宜然 名词作状语 从道理上说

2、义不赂秦 名词作动词 坚持正义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作动词 以礼相待

4、日削月割 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地 一月月地

5、李牧连却之 使动 使退却

6、始速祸焉 形容词作动词 招致

三、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28分)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错,一律、一概

2、不能独完 完好

3、思厥先祖父 他们的

4、举以予人 拿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6、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7、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送 更加

8、强弱胜负已判矣 辨别

9、理固 宜 然 从道理上说 应该 这样

10、以地事秦 侍奉、对待

11、始有远略 开始、起初 谋划、打算

12、始 速祸焉 才 招致

1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两次 使退却

14、洎牧以谗诛 及、到

15、革灭殆尽之际 将要

1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

17、胜负之数 天数

18、或未易量 或许

19、封天下之谋臣 封赏

20、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胁迫

2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被

22、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跟从

四、解释一词多义(23分)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获得)

②此言得之 (适宜)

③诚不得已(能够)

3、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⑦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

五、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16分)

1、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2、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

4、其势弱于秦 状语后置

5、举以予人 省略句(省略代词“之”,应为“举以之予人”)

6、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灭亡,并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因而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厉害。所以不用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蓄的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被削弱,一月月地被分割,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蓄的威势胁迫啊!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通“毋”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二)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三)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四)使动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 使动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六)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

(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还矢于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 (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四、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禀告)

4.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5、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句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韩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整理

一、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 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代嫂嫂)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 )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

(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

2、 指示代词。

(1)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2)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语气副词 (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1、 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2、 呜呼!其信然矣!

——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3、 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4、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 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①古:安家。②今: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 少年:①古:青年男子。②今: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

3、志气日益微 志气:①义:精神。②今: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几何:①古:多少。②今: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 强者①古: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①古:成长立业。②今:创立,有根据。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7.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8.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

六、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 文言实词

(一) 文言通假

1、 与可没于陈州:没,通“殁”,死亡

2、 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 古今异义

1、 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 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 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 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做;今,认为

5、 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 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 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做动词

(1)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 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 与可厌之:厌,厌恶

2、 名词作状语

(1)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蜩腹蛇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 意动用法

(1) 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

四) 一词多义

1、 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 语 近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 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二、 文言虚词

1、 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 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 之 竹之始生:取独标志

一寸之萌耳:的

生而有之也:代词,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代轮扁讲的道理

4、 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5、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6、 其 乃见其所欲:代词,代“画家”

以追其所见:代词,代“画家”

其所以然:代词,代提到的事情

岂独得其意:代文与可

7、 而 而节叶具焉:但是,表转折

生而有之也:就,表承接

废卷而哭失声: 表承接

三、 文言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1、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 庖丁,解牛者也

3、 轮扁,斫轮者也

4、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5、 《筼筜谷》其一也

(二) 省略句

(1) 子由为《墨竹赋》以(之)遗与可曰

(2) 吾将以(之)为袜

(3) 士大夫传之以(之)为口实

(三) 倒装句 1、 疑否宾语前置

2、 定语后置 (1)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3、 状语后置 (1)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3) 足相蹑于其门

(四) 固定句式

1、 岂复有竹乎:岂??乎:哪里??呢?

2、 世岂有万尺竹哉?:岂??哉?:哪里??呢?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一 通假字

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

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

③既然已(已,通“矣”,了)

①病瘘。[瘘,通“偻”,lǚ,脊背弯曲。“伛偻”(yǔlǚ),腰背弯曲,驼背。] ②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通“尔”,你们]

二 古今异义

1.其实

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

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

2.去

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3、故乡人号之"驼"。[故,所以;乡,乡里]

4、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

5、其实害之。[其,那;实,实际上]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管理;人,百姓]

7、得养人术。[养,治理;人,百姓]

三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名我固当(名,称呼)

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爪抓,掐)

④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

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在句子里是为动用法。]

⑦、不知始何名。[叫,“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⑧病瘘,隆然伏行。[患病]

⑤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长久]

⑥其莳也若子。[抚育子女,对待子女]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掐。]

⑨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

2、 动作名:

或移徙。[移栽的树]

3.名词作状语

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

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

4、 使动用法: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

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

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

⑥ 以致其性焉尔。[使??达到]

⑦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多](邓建列认为是形作动,不断地发布)

5、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6、 为动用法:

① 其培之也。[为??培土]

② 忧之太勤。[为??担忧]

③ 虽日忧之。[为??担忧]

④ 传其事以为官戒。[为??作传]

6.形容词作动词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四 句式:

1、判断句:理,非吾业也。[以“??也”式表示判断]

2、倒装句(宾语前置) :

① 不知始何名。[名何——叫什么]

② 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 ③ 吾又何能为哉![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④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

3、省略句: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

(3).然吾居(于)乡

(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4、固定句式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

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 译:不也很好吗?

五 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业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

理,非吾业也。 (职业)

然 隆然伏行。(??的样子)

既然已。 (这样)

然吾居乡。 (然而)

病 病瘘。 (患,生??病,名作动)

故病且怠。 (困苦)

者 有类橐驼者。 (??的样子)

他植者则不然。 (??的人)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的人。“吾业者”,我们种树行业的人) 以 以致其性焉尔。(来)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把)

早实以蕃 (而)

而卒以祸 (因,因为)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来)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地)

且 无不活,且硕茂。(而且)

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

故病且怠。(又,又??又??)

传 种树郭橐驼传 (一种文体)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鼓瑟希(稀) 2、莫春者(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

二、词类活用

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 弹奏)

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 吹风、乘凉)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事、大事)

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 落在后面)

三、文言句式

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3、尔何如?(宾语前置)

4、何伤乎?(宾语前置)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

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7、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8、尔何如(宾语前置)

9、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10、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11、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12、浴乎沂(状语后置)

13、风乎舞雩(状语后置)

14、二三子者之言何如(状语后置)

15、则何以哉(固定句)

16、尔何如(固定句)

17、是故哂之(固定句)

四、古今异义(古/今)

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

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

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乐(至于/如果)

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

五、一词多义

(一)以 :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二)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

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

(三)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知识点总结

一、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二、词类活用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

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三、文言句式

判断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四、典故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 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2、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19

有两个出处:一是《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句子。二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所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的文章显然是援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堂弟们聪慧。

4、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用晋代石崇《金谷诗序》的典故。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

《项脊轩志》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重点字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童)

二、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到、来,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20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三、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 垣墙周庭:垣墙,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 (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 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周庭 周,使围住 五、句式 21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省主语“余”)

2) ( )借书满架 (省主语“余”)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 )不上漏 (省兼语“之”)

5) 明月( )半墙 (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 )周庭 (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 (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 (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 (跟以前不同)

22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发布时间20xx0303140933来源初中语文教育网作者佚名打印评论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

精心整理版-初中语文全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1安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强烈推荐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

精心整理版-初中语文全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1安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发布时间20xx0303140933来源初中语文教育网作者佚名打印评论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强烈推荐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点击数180更新时间20xx510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一词多义四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五文言句式1判...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部分文言部分论语六则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之...

(1份)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纳

初一文言文知识归纳一文言文通假字归纳二古今异义归纳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七上论语十则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七上智子疑邻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七上智子疑邻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用作...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6日之其所...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