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水的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3.31

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一.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

1. 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

2.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这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3)过滤

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

A.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

B.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

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C.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

          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4)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

A.原理: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B.适用范围: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

                或把混在溶液中的杂质除去

     C.注意:蒸馏烧瓶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

              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暴沸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

三.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

(1)一般在水里加入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2)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

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

(3)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1:2,质量比8:1

2.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确认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4.氢气

 (1)氢气是一种 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2)氢气在空气里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氢气 + 氧气——→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3)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移近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燃气体,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证明氢气较纯。

5.化合物与单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物质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如水、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纯净物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氧气。

四、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的化学式

       ① 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

       ② 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原子构成)。

 B. 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写法: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读法:某化某

       ②氧化物:如:HgO、SO2、Fe3O4

        写法:另一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             读法: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

   (3)化学式的意义:

A、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B、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

       ③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

       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五、化合价

  (1)概念: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2)写法: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

  (3)一般规律: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a.氧元素通常显-2价                        b.氢元素通常显+1价;

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 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Fe:+3价的读铁,+2价的读亚铁。

②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③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0。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有一定的区别:

(5)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①  用顺口溜记忆   一价钾钠银氯氢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较常见

②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1价:铵根              -1价:氢氧根       ,硝酸根       ,氯酸根      

-2价:硫酸根       ,碳酸根           -3价:磷酸根      

(6)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律

(1)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如:氯化钠NaCl,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

(2)金属前,非金属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如氧化铁Fe2O3

六、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七、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2+O2        2H2O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2+O2        2H2O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⑴、确定配平的起点元素:横线两边出现次数最少,且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作为起点元素。

⑵、确定起点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  O2      Fe2O3   +   SO2

⑴确定起点元素:由于Fe、S 元素在横线两边只出现了一次,且最小公倍数都为2,因此Fe、S元素都可作为起点元素。

⑵若选择Fe作为起点元素,则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

⑶确定FeS2 、SO2前面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S2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2作为的FeS2系数;用最小公倍数2除以Fe2O3中Fe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作为Fe2O3的系数;

2FeS2    +  O2      1Fe2O3   +   SO2

⑷确定O2 、SO2的系数:

①由于O2 、SO2中只含有O、S两种元素,S元素在方程式两边只出现了一次,因此先确定SO2 的系数,再确定O2的系数。由于方程式左边S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4,所以右边S原子的个数也为4。因此SO2的系数为4除以SO2中S元素的原子个数1的商4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O2      1Fe2O3   +   4SO2

②由于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个数已确定为11,因此左边O原子的个数也为11。所以O2的系数为11除以O2中O元素的原子个数2的商11/2作为SO2的系数。

2FeS2    +  11/2O2      1Fe2O3   +   4SO2

⑸再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即在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2就可以。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一、书写的步骤

1、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   配平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二、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附:前面一至五单元要求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S + O2 SO2

4P + 5O2 2P2O5        4Al + 3O2 2Al2O3

3Fe + 2O2 Fe3O4       2Mg + O2  2MgO

2H2O22H2O + 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2KCl+3O2↑          2H2O  2H2↑+ O2

2H2 + O2       2H2O


第二篇: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第一、二章化学基本概念

1. 试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加热是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 酒精灯的使用“两查”“六注意”

答:“两查”是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灯内酒精不少于其容积的1/4不多于2/3。“六注意”(1)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加酒精(2)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另一个酒精灯(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用嘴吹灭(4)不要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子上着火用湿布盖灭(5)火焰分外焰、

内焰、焰心,用外焰加热温度最高(6)不用时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3. 胶头滴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胶头滴管要竖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或倒放,防止污染胶头,用完清洗,滴瓶上的不用洗。 4. 烧杯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答:用做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还可配制溶液。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5. 量筒的使用方法(语言描述),误差分析(作图)

答: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量筒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 反应容器有哪些?存放容器有哪些?

答:反应容器有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蒸发皿、燃烧匙、集气瓶。存放容器有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集气瓶(装气体)。 7. 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

答:三不原则:不拿、不尝、不闻。节约原则:没有要求用量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用1~2毫升。处理原则: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容器内。 8. 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答:块状或金属颗粒要把试管平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试管慢慢竖起。粉末状药品要把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试管慢慢竖起。 9. 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答: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试管倾斜。倒完后立即盖上瓶塞放回原处。 10.给试管里固体加热的方法

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

11.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的方法

答: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 12.给药品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答:容器底部不与灯芯接触,热容器不用冷水冲洗,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手握长柄,拇指不能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试管夹从底部套入。 13.可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

答: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加热时垫上石棉网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14.洗涤仪器干净的标准

答: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5.化学变化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新物质生成。例:镁燃烧,铜加热变黑

16.教材中三个化学变化的实验 答:(1)向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中滴加盐酸(HCl)有气泡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CO2。(2)向氢氧化钠(NaOH)中加酚酞溶液,变红。

(3)向氢氧化钠(NaOH)中加氯化镁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镁Mg(OH)217.物理变化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例: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

18.化学性质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镁有可燃性,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19.物理性质的定义,举2个例子

答: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现出来的性质。色、味、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例:汽油易挥发、氯化钠能溶于水。

20.科学探究的步骤

答: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 21.镁燃烧的现象 答:2Mg+O2

2 MgO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22.铜加热的现象 答:2Cu+O2

2CuO(铜变黑)

23.磷燃烧的现象 答:4P+5O2

2P2O5(黄色火焰、冒白烟、放热)

24.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答: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25.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答:氮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难跟其他物质反应,高温高能量时与某些物质反应。用途:充氮包装、充氮灯泡、制取氮肥、制炸药。

26.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用途:焊接保护气、激光技术、霓虹灯、探空气球。

27.测氧气含量的实验注意事项(4点) 答:(1)红磷稍过量(2)装置不漏气(3)不用燃烧后生成气体的药品代替红磷(4)冷却到室温后在读数。

28.纯净物定义,举2个例子

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蒸馏水、氧化汞 29.混合物定义,举2个例子

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牛奶

3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答:铜Cu、镁Mg、磷P、氧气O2、氮气N2、氧化铜CuO、氧化镁MgO、

五氧化二磷P2O5、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水H2O、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氢氧化钠NaOH、氯化镁MgCl2、氯化氢(盐酸)HCl、氨气NH3、氯化铵NH4Cl、氧化汞HgO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分子(意大利 阿伏加德罗) 1、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N2 H2O CO2 NH3 HCl P2O5 CO H2 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3、分子的性质:微观性、运动性(温度高运动快)、间隔性(例:热胀冷缩,给球打气) 4、用分子理论解释

物理变化:在物理变中分子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在化学变中分子种类改变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5、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的实验 现象:白烟 NH3+ HCl=NH4Cl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二、原子(英国 道尔顿)

1、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硫、磷。原子保持其化学性质 3、原子的性质:微观性、运动性(温度高运动快)、间隔性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

单位:1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5、原子结构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

原子核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6、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原则: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稳定结构: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层的有2个电子),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画 法 : 画 圆 圈 ,标 核 电, 弧 线 呈 扇 面 , 数 字 一 条 线 。 表 示 意 义: 以 氧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为 例 ⑴ 弧 线 表 示 电 子 层,

⑵ “2” 表 示 第 一 层 上 排 有 两 个 电 子。 ⑶“6” 表 示 第 二 层 上 排 有6 个 电 子。 ⑷表 示 原 子 核 内 有8 个 质 子 。

结构决定性质: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7、氧化汞加热的实验

现象:红色的氧化汞加热生成银白色的金属汞和支持燃烧的氧气。 △

2 HgO = 2Hg+O2↑ 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三、离子

1、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Cl-(氯离子) 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2、阳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荷。

3、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荷。

碳酸根CO2 - 2- 3- 硫酸根SO2- - +

3 硫酸根SO4 磷酸根PO4 4 硝酸根NO3 铵根NH4 4、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白烟2Na+ Cl2

2NaCl说明: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上、下册知识点系统归纳

20xx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二化学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3利用化学...

初三化学人教版分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取用药品注...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0氮气做冷冻剂保护气超导材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21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2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123物理性质附性等456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小结

绪言及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回顾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理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2物质的变化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化学式记忆A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排列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非金属单质氢气H2氧气O2氮气N2...

20xx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质在发生物...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燃烧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条件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

合肥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绪言1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性质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