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解答

时间:2024.4.27

20##年试题

名词解释:

1吸附与离子交换

A吸附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在气固或液固两相介质中,在固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包括一切使使溶质从气象或液相转入固相的反应。B离子交换,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2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A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B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数量,缩小固体废物的体积,减少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不再回取的活动。

3温度层结与逆温

A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垂直分布。B逆温,由于近地层大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递增的情况,即逆温。

4环境噪声与连续等效A声级

A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B等效A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A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

5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A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B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6土壤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A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化学成分,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B环境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量。

7水质与水质指标

A水质即水的品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特性。B水质指标,仅仅根据水中杂质的颗粒尺寸还不能全面反映水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多方面水质特性。通常用各项水质指标来表示水中杂质种类、成分、数量,作为水质的衡量标准。水质指标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物理 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等三类。

8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

A是还原型烟雾,主要是由于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由于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B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它是不合理的燃烧所产生的NOx和HCs等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即物质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9环境质量与环境问题:A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B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或区域的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简述题

1试从“人类——环境”系统的角度分析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主观题,自己总结)

2简述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按除尘装置分离粉尘的主要机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出尘,电除尘

A机械除尘是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等力的作用使粉尘与气流分离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其中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少,维护管理方便,在我国工业和民用锅炉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B湿式除尘器是通过让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水滴与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直径为0.1-20μm的液体或固体微粒,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广泛引用的喷雾塔洗涤器,旋风洗涤器,文丘里洗涤器。

C过滤式除尘器是是含尘气体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这种除尘器有内部过滤和外部过滤两种方法,内部过滤是把松散的滤料作为过滤层,对气体进行净化,尘粒在过滤材料内部被捕集,这种形式的除尘器主要有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稳定,效率高。

D电除尘是指气体通过高压电场的过程中,离子荷电,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聚集在除尘器上,使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由于电除尘过程的分离力直接作用于粒子上,而不是整个气体上,使得分离离子的过程具有能耗低,气流阻力小,效率高的特点。

3简述化学性污染的主要类型及概念

A概念:化学性污染主要是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氰化物、有机磷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B(1)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甲醛、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再有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医用废物等也相当常见。

(2)水体化学污染物

    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4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其特点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使得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发生变化,并导致其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治理措施:1、加强污染土壤的源头控制和管理: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三废的管理和治理,使排放的污染物符合排放标准。对于进行污水灌溉的地区,要严格控制污水水质状况和灌溉用水量。土壤施肥中要注意使用低残留量低毒性的农药化肥。

2、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物理改良 采用排土、客土等,用于小面积污染的土壤。

化学改良 施加化学抑制剂可以改良有毒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向,有石灰、碱性磷酸盐等。

生物改良 通过在污染土壤上种植非食用性植物或引进既有特殊作用的微生物,来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特点

5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含义及其意义

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按评价层次和性质可分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五大类。

含义 广义是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狭义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的建设项目在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投产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

6简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十分紊乱。

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补充:一、城市环境特点:1、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较大。2、城市环境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3、城市环境限制因子多,人与自然、城市和周边地区矛盾集中。4、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

     二、城市化是指:1、工业化导致人口迅速增加2、单个城市的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3、形成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和文化4、拥有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5具有一定的流动人口。

7试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利用好养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且试用范围广。

不同点,活性污泥法运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降解。与选副生长的活性污泥不同,生物膜法是靠固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的作用来净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论述题:

1论述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1、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人体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是制定环境标准的主要目的,也是制定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类环境标准都要贯彻的主要原则。

 2、科学性、政策性原则

3、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4、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原则 

5、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原则

6、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原则
7、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

环境质量标准的地位和作用(教材375页)。

2论述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就成为水体自净。自然界的各种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使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水体的净化作用按其净化机制可分为三类:物理净化,只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参与生物作用。化学净化,污染物在水体以简单的离子或分子状态迁移,并发生化学性质,状态,价态上的转化,使水质发生化学化学性质的变化,不参与生物作用。生物净化是污染物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及毒性减弱以致消失。三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并交织进行的。

3试分析中国环境现状,并提出防治对策:中国污染的经济损失达到了5.8%GDP。 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达到二千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其中,仅水污染一项,估计一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五百亿元。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二百亿元,由于城市燃煤、工厂排放废气及汽车死气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悬浮微粒弥漫在城市上空,空气污染导致许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增至万分之二,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达百分之三十,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也等于二百亿元。

而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二千亿元,森林覆盖率由四九年的三成左右,现已下降至不足一成四,草原的严重退化,水土流失面积达一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六。

同时,城镇建设却仍以每年侵占一百五十万公顷土地的速度发展,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加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每年至少损失二百亿元。

其他污染如固体废物排放、噪音污染等造成的损失也高达一百三十亿元。

专家分析表示,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原因众多,但国家工业规划布局失误,调控措施不力和公民环保意识不强是主要原因。

(2)解决办法

根本的办法从政策讲是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从上而下的有效执行;从经济和能源角度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禁止污染企业办下去,让污染源消失;从短期的策略讲,需要源头控制加严格的治理措施;再根本点,就是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20##年试题:

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A 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B 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综合。

2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A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B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得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3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4化学沉淀与溶剂萃取:A 化学沉淀 chemical precipitation投加化学剂,使水中需要去除的溶解物质转化为难溶物质而析出的水处理方法。B 溶剂萃取,是一种用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5循环经济与“3R”原则:A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模式,整个系统只产生或基本不产生废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B  3R减量化(reduce)减量的原则是针对输入端,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流量。再用(reuse)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循环(recycle)通过把废弃物再变成资源以减少处理量。

6“三同时”与排污收费制度:A 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排污者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7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A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子所作的限制性规定。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子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8绿色贸易壁垒与清洁生产:A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与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及消除废物的生产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简答题

1简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P214

所谓的迁移就是各元素在土壤中的转移和再分配,主要分为溶解迁移、还原迁移、螯合迁移、悬粒迁移和生物迁移(见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迁移转化)。

2简述固体废物的含义,特点及处理处置原则

A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

B特点,1、直接占用并具有一定空间2、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3、包括了有固体外形的危险液体及气体废物。

C处理处置原则,1无害化,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时将固体废物经过相应的工程处理,达到不影响人类健康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2减量化,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量;资源化,是指采用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3简述主要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的影响

A 动力因子,动力因子主要是指风和湍流,它们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和扩散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扩散和稀释的;

B 热力因素,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而大气的稳定度又影响湍流的强度,因而,大气污染程度与温度层结有密切的关系;

C 气象状况,当出现逆温天气时,大气异常稳定,因此,在逆温层内大气的垂直运动受阻,大气的对流运动很弱,处于逆温层的烟气等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因不易扩散而造成大量积聚,使空气质量恶化,能见度变差,严重时甚至形成污染事件。辐射和云影响大气稳定度,进而影响污染物的扩散稀释;

D 地理因素1下垫面的影响(地形和地物)2山谷风3海陆风;

4简述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5试述天然生物净化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应用条件

6分析比较姚志麟指数和内梅罗指数的特点,内涵,实质:

综述题:

一、某城市的地下水有机污染严重,现欲对其进行治理,谈谈你的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二、欲对某工业废水进行治理,试从实验和模拟的角度谈谈你的思路和看法:

补充:论述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形成机理、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提出防治对策。


20##年试题

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A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综合。B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如城市,农田,工厂等。

2光化学烟雾和酸沉降:A 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它是不合理的燃烧所产生的NOx和HCs等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B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酸沉降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湿沉降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雾、冰雹等各种降水形式。最常见的就是酸雨,这种降水过程称为湿沉降。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A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B 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意即最高人口。

4清洁能源与洁净煤技术:A清洁能源,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B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5污水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A废水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B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6土壤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A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能力和净化速度,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和土壤肥力下降,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B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7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A指各种形式的生命之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种生物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生态过程。B生物安全, 即生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动态安全过程,是指在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水平上皆处于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

8污染物的联合作用与协同作用:A污染物的联合作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 ,称为联合作用。

补充:1、相加作用:即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其联合作用所产生的毒性为各单个物质产生毒性的总和。 2、协同作用: 多种化学物质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各单个物质毒性的总和 3、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其结果每一种化学物质对生物体作用的毒性反而减弱,其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单个化学物质毒性的总和。4、 独立作用:各单一化学物质对机体作用的途径、方式、部位及其机理均不相同,联合作用于某机体时,在机体内的作用互不影响。但常出现一种有毒物质的作用后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使另一种毒物再作用时毒性明显增强。

9环境噪声与等效A声级:A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B等效A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A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

10人居环境与景观环境:A人居环境,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居住环境是指以住宅为中心的区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住宅环境及室外周边环境。)b景观环境,是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美学价值。

简答题:

1简述人类文明进程中各主要阶段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原始社会,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以知识竞争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时期。(扩展)

2简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见04年试题)。

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十分紊乱。

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补充:一、城市环境特点:1、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较大。2、城市环境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3、城市环境限制因子多,人与自然、城市和周边地区矛盾集中。4、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

     二、城市化是指:1、工业化导致人口迅速增加2、单个城市的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3、形成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组织结构和文化4、拥有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5具有一定的流动人口。

3简述硫氧化物在大气中化学转化作用的类型及机理:(1)SO2的均相氧化:二氧化硫在洁净的空气中直接光氧化的速率很低,但在污染空气中,同氧化性强的官能团如HO2-,HO-和CH3O2-相遇时,氧化速率大大提高。(2)SO2的多相反应:这类反应涉及气相与液相或固相的反应,以下三种多项反应机理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A水滴中过渡金属的催化氧化:在大气中含有气溶胶水滴,当其中含有Mn2+,Fe3+等离子时,氧化生成SO42+的速率增大,Mn2+与SO2发生络合催化作用。bSO2被碳粒和其他颗粒物吸附发生表面催化氧化:Fe2O3,Al2O3,MnO2等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比表面积大,易吸附并催化氧化SO2。cSO2在液相中被由NOx和碳氢化合物光氧化作用生成的O3和H2O2氧化。

4试比较河流污染,湖泊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河流污染特征)①有机污染,如生活污水、造纸与食品加工排放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石油工业排放的含酚、氰化物的废水。这类废水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造成河流黑臭,同时含有各种病原体,易造成疾病传播;③重金属污染,常发生在采选、冶炼与排放的废水中,引起Zn、Cu、Pb、Cd、Cr、Hg、As、Mn、Fe等在河流中浓度升高。进入河流中的重金属因吸附而与颗粒物共同沉积于河底,使河水中这些金属的浓度迅速降低,故河流的污染调查监测应包括河床沉积物。河流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和污染程度的变化与自然环境条件有明显关系。如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河流水量贫枯,河流稀释能力弱,污染较重。华东及东南沿海河流的水量丰沛,河流稀释自净能力强,污染表现比华北轻。一般认为,河水径流量与排入污水的比例(即径污比)>60,河水可保持其自净能力;径污比越小,河水污染越重。(湖泊污染特征)以湖泊富营养化最常见,是城镇与工业区排入大量N、P、K所致,因藻类大量繁衍和分解,常使湖泊黑臭。重金属和农药污染也较普遍。湖水更新较慢,蒸发量大,污染物发生浓缩,故湖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一般比入湖河流高。湖水中的污染物因吸附、絮凝、络合、沉淀等作用,常在湖底大量积累。湖泊又是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沉淀池和有机耗氧物的分解净化塘。湖泊沉积物一般有稳定的层状结构,可揭示气候、水文地质与水环境地球化学变化及人为污染过程,区分人为和其他环境因素对湖泊水体生态的影响。(地下水污染特征)污染物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不断被沿途的各种阻碍物阻挡、截留、吸附、分解,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显著减少,通过的地层愈厚,截留量愈大,因此地下水污染过程是缓慢的。但长年累月的持续作用仍可使地下水遭受污染,且一旦地下水受到明显污染,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来源,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被地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不断释放到地下水中,且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溶解氧含量低,微生物含量较少,自净能力较差。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地下水,其有毒污染物主要有酚、氰、汞、铬、砷、石油及其他有机化合物。

5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化石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强烈呼唤着科技创新与新的科技革命

6简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所谓的迁移就是各元素在土壤中的转移和再分配,主要分为溶解迁移、还原迁移、螯合迁移、悬粒迁移和生物迁移

论述题

1论述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A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天然生物净化系统。主要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废水中的养分灌溉作物,根据土壤的不同及不同的布水负荷,土地处理系统可分为人工湿地,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地下渗滤等多种。处理效率 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效率取决于废水负荷、土壤、作物、气候,以及运行状况等许多因素。

2试述烟道气脱硫脱氮技术及其原理:1方法:钙法,把石灰粉或石灰浆喷射到烟道,,与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盐随烟气被除尘器捕集。电子束法,烟气经过电子束照射后,能量大部分被氮,氧,水蒸气吸收生成反应活性强的自由基,SOx及NOx被自由基氧化,生成硫酸和硝酸与事先注入的氮气反应生成硫酸铵,硝酸铵气溶胶粉体微粒。催化法,利用CUO,Al2O3等脱去SOx,NOx.

综述题

结合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用五律协同(自然 社会 经济 技术 环境规律)理论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网上搜)五律协同是环境调控的核心规律。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技术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环境规律五类,人类在实现重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受到五类规律的联合作用。五律协同原理提供了五律解析和五律协同两个方法论,前者是系统分析方法,后者是系统综合方法。


20##年试题

名词解释

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见04,07)A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B 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意即最高人口。

2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04)生态工程 就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再循环以及结构功能协调等原则,结合系统工程最优化的方法,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基础,高效和谐为方向,时空结合为主线,为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双双受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具有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体系,以期同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温度层结与逆温:(见04)A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垂直分布。B逆温,由于近地层大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递增的情况,即逆温。

4环境安全与生态安全:A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或未遭到不可逆的破坏。B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指生存与发展的不良风险最小以及不受威胁的状态。

5声压与声压级:A声压,声波引起质点震动,使大气压产生起伏,这个起伏的部分,即超过静压的量,称为声压。B声压级,通常用一个声压的对数比来表示声音的大小,这就是声压级。

6生物富集与生物积累:A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B生物积累是指同一种生物在其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7POPs与ODSA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难降解,高脂溶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毒害作用的有机物。B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因其英文名称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

8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A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后,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得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9库氏曲线与循环经济:A用以描述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为库氏曲线,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与环境状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氏曲线。b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模式,整个系统只产生或基本不产生废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0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见05)A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子所作的限制性规定。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子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简述题

1简述人工环境的类型及其特点:人工环境根据空间特征可分为点状环境(以人类聚集地为中心的环境,如城市,乡镇环境,城郊过渡带,农村)面状环境:农业或林业等大面积的人工环境。线状环境,公路和铁路环境等。根据人类控制程度的高低可分为完全人工环境和不完全人工环境。特点:(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2)人工环境具有多样化(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4)环境污染严重(5)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2简述烟型的基本类型及其产生的气象条件

答:

(教材222)

3比较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优缺点:(见04简答)

A机械除尘是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等力的作用使粉尘与气流分离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其中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少,维护管理方便,在我国工业和民用锅炉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B湿式除尘器是通过让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水滴与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直径为0.1-20μm的液体或固体微粒,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广泛引用的喷雾塔洗涤器,旋风洗涤器,文丘里洗涤器。

C过滤式除尘器是是含尘气体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这种除尘器有内部过滤和外部过滤两种方法,内部过滤是把松散的滤料作为过滤层,对气体进行净化,尘粒在过滤材料内部被捕集,这种形式的除尘器主要有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稳定,效率高。

D电除尘是指气体通过高压电场的过程中,离子荷电,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聚集在除尘器上,使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由于电除尘过程的分离力直接作用于粒子上,而不是整个气体上,使得分离离子的过程具有能耗低,气流阻力小,效率高的特点。

4简述河流,湖(库)水质监测断面布点的原则与要求

(1)原则:1、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且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的岸边标志。2、河流的监测断面的设置: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3、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1)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2)以各功能区(城市工厂排污口等)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面。(3)在湖泊水库中心,深、浅水区,滞留区设置监测断面

(2)要求:在进行断面设置之前首先要考虑汇入,流出湖库的河流水量,水体的径流量和季节变化等,明确污染源的分布及污染扩散与自净规律。

5试比较好养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使用条件与优缺点: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论述题

1论述科斯定理在环境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科斯定理,即:科斯(企业性质)理论的核心思想,“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原理和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效率优先原则”取代传统的“损害原则”的原理。正确理解和认识科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明晰“边际概念”,“替代概念”定义和“效率优先原则”取代传统“损害原则”的社会法律关系,对指导我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斯定理人为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与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将会产生最优结果,重新确定财产权可能是解决外部性的一种有效办法,,甚至是最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外部性。

2论述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环境回顾评价:回顾评价是根据历史资料对一个区域过去某一历史时期的环境质量进行的回顾性评价。通过回顾评价可以揭示出区域环境污染的发展变化过程,推测今后的趋势。

现状评价:现状评价一般是根据近两年环境监测、调查资料,对一个区域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及现状进行评价。

影响评价:是对一项拟议的开发性行动方案或规划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提出合理消减和避免负面影响的对策。

综述题:1在地方行政工作中,一些人存在重GDP,而忽视环境保护现象,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述绿色GDP核算的概念及意义,试设计绿色GDP核算的框架体系和原则。

2阐述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以流域为例,设计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概念)为合理分摊流域各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保护职责,有必要依据各地区的水质水量保护标准或流域分水协议,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成本分摊,损害赔偿机制,“即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B(根据教材461)。


09年试题

名词解释

1城市环境与城市热导:A城市是以人为中心,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形成的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是人类占绝对优势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b市区温度高于郊区,导致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回流. 大城市由于大厦林立,水面和绿化面相对较小,加上汽车大量排放的尾气,对太阳光的反射率较低而引起的城市高温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b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生命周期评估与环境审计:A生命周期评价,也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是详细研究一种产品从原料开采,产品生产到使用后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即生命周期内能源需求,原材料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产品在消费和报废后的处置中能量和材料的流失及其环境影响定量化。:b“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保护环境:一是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二是评定公司政策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公司政策要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4生态破坏与生态平衡:A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生态系统,造成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b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5POPs,ODS:(见08)

6生物富集与生物转化:A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B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代谢或转化。

7环境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A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地学规律,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合理安排。B环境功能区划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在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8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见05)A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子所作的限制性规定。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子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9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见08A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后,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得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10双膜理论与吸附等温线:双模理论:化学物质由水体挥发进入空气过程中,需要通过近水表层—液膜和空气层—气膜,克服来自两薄膜的阻力,进而实现物质由水体向空气的转移。吸附等温线:指在一个吸附体系中,化学物质在固相介质的吸附量与其在液相浓度之间的依赖关系曲线。

简答题

1简述人工环境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见08

答: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如城市、农田、工厂等。

   人工环境根据空间特征可分为:点状环境,面状环境,线状环境;根据人类控制的程度高低可分为:完全人工环境,不完全人工环境。

   人类环境的特点:(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2)人工环境的多样化(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4)环境污染严重(5)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2简述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作用机理:(见07

答:的均相氧化:SO2在洁净空气中的直接光氧化可以忽略不计,因其速率可能低于每小时0.03%。但在被污染的孔子中,同氧化性强的官能团如相遇是,氧化速率将大大提高。此外,氧化速率还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气温、活性污染物的浓度等。

的多相反应:这类反应涉及气相与液相或固相的反应。以下三种多相反应机理对大气中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水滴中过渡金属的催化氧化:在大气中含有气溶胶水滴,当其中含等离子是,氧化为的速率增大。发生络合催化作用。

(2)被碳粒和其他固态颗粒物吸附发生表面催化氧化:等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易吸附,并且起催化作用使氧化。

(3)在液相中被由和碳氢化合物光氧化作用生成的所氧化:如果pH很低,形成强酸,与的反应常常是氧化的主要因素,其速率最大可达每小时100%。在此条件下,迅速消耗。如果pH大于4,还对硫酸盐的形成有极大的贡献。由于在冬季含量减少,因而金属催化反应在那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3简述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体的迁移运动,污染物的分散运动以及污染物的衰减转化运动,使污染物在水体中得到稀释和扩散,从而降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起到一种“水体物理净化作用”。根据自然水体运动的不同特点,可形成不同形式的扩散类型,如河流,河口,湖泊以及海湾中的污染扩散类型。

污染物在河流水体中的分散作用有三种方式: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

分子扩散是由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质点分散现象;湍流扩散是在河流水体的湍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的瞬时值相对于其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散现象;弥散作用可以定义为由空间各点湍流流速的时平均值与流速时平均值的空间平均值的系统差别所产生的分散现象。

4简述环境安全的概念及主要内容(P121

答: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关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况或未遭受不可恢复的破坏。

环境安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产、生活、技术层面的环境安全,主要指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人群健康的影响;二是社会、政治、国际层面的环境安全,主要指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起的有害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社会安定的影响。

5 简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P146

答:科学性原则:要求指标的选择、设计以及概念、定义、计算方法等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经济学理论以及统计学理论,指标名称和定义的确定应有科学依据。同时,对指标的分类、诠释与计算方法应充分注意科学性、真实性以及规范性。在选择那些稳定性强、相关性好的指标时,应注意既要能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目前状态,又要冷表征其动态发展变化。

整体性原则:指标体系中既要包括能反映环境、经济、社会、资源、人口、能力建设等多个子系统状况的指标,又要含有能反映各系统组成的整体指标,以便相对完备地做到较全面地反映和测度区域的基本发展特征和状况。

可比性原则:尽量采用现有的国际通用名称、概念及计算方法,能量化的指标应尽可能定量表述,以提高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正交性原则:为了在众多而庞杂的指标之间避免内涵和信息的重叠现象,应尽可能选择那些独立性较好的指标,努力使各指标之间保持相对的正交性,以便提高测度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区域性原则:充分考虑到各区域间自然条件、经济发达程度、历史文化差异、发展目标的不同特点,以便确保所筛选出的指标可准确反映该区的情况。

可操作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为了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既要考虑不过分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又要顾及能简便易行的获得所需的资料数据。为此,只能将那些与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关键指标纳入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建立,可直接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服务。评价的基本程序一般为:确定评价对象和内容-系统要素分析-确定评价目标和范围-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评价标准-系统综合评价-可持续发展判别-可持续发展调控对策。

6、简述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

答:空气污染发展的历史与能源开发利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们以薪柴等生物质为燃料的时期,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和烟尘。到16世纪,煤炭呗大量用作能源后,煤烟型污染使得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变成了和烟尘。自19世纪以来,随着石油在交通运输商的广泛利用以及石油冶炼、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CO、、光化学污染开始出现。空气污染进入了汽车尾气型污染时期。到20世纪后半叶,核能开发利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威胁,如三里岛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等。

7简述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及其目的(P324

原则:1、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且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的岸边标志。(一)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二)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利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三)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2、河流的监测断面的设置: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污水流入或回流处。控制断面:为评价两岸污染源对监测断面的水质影响而设置,一般在下游500m~1000m的河段上。消减断面:为监测河流受纳污水后水质的恢复情况而设置。一般在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论述题

1论述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治理方法:

答:气体污染物治理方法

a.吸收法:是使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溶解于选定的液体吸收剂中,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其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b.吸附法:用多孔性固体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浓集在固体表面,从而与其他组分分开的过程称为吸附。

c.催化转化法:是利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各种无害物质,或者转化成比原来存在的状态更易去除的物质。

d.燃烧法:用燃烧方法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称为燃烧净化。

e.冷凝法: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就有不同饱和蒸汽压的性质,通过经降低废气温度或提高废气压力,使一些易于凝结的有害气体或蒸汽态的污染物冷凝成液体并从废气中分离出来。

f.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气中的有害组分转化成少害或无害组分的一种净化方法。

2、论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答: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之间有着内在联系首先,它们都是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传统上环保工作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治理污染、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突破了这一界限,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提倡并实施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模式统一协调,将环境保护与生活和消费模式同步考虑。

经典的清洁生产是在单个企业之内将环境保护延伸到该企业有关的方方面面,而生态工业则是在企业群落的各个企业之间,即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内提升和延伸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内涵。

工业生态学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与生态工业相比较,循环经济从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的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3个层次,即企业层次、企业群落层次和国民经济层次。

其次,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相同点在于提升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经济活动中一切有关的方方面面。清洁生产在企业层次上将环境保护延伸到企业的一切有关领域,生态工业在企业群落层次上将环境保护延伸到企业群落一切有关领域,循环经济将环境保护延伸到国民经济的一切有关的领域。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出现说明只有环境保护延伸到经济活动中才能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前提是清洁生产,这一论点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追求物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废物产量的最小化。清洁生产强调的是源削减,即削减废物的产生量,而不是废物的排放量。循环经济强调“减量、再用、循环”,三者的重要性不一样,故其顺序不能变动。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再用和循环都应该建立在对经济过程进行了充分源削减的基础之上。

综述题

以某区域或流域为例,论述浓度控制及总量控制的概念,方法及相互联系(P395)


10年试题

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A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综合。B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如城市,农田,工厂等。

2、LCA,EIA

3、光污染与热污染:A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B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产活动排放的各种废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4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功能区划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在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5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A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子所作的限制性规定。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子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6食物链与食物网

7土壤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07)

8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08):生态恢复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改变生态退化的主要因子及生态过程,调整优化系统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甚至更高的水平。

9环境噪声与等效A声级:(04)

1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05,08)

    简述题

1、试比较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见前述)

2、简述环境规划的概念、内涵及作用

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特点:综合性、涉及面广、地区性、动态性、政策性强。

环境规划的内涵:(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4)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求的约束要求,也包括对环境保护盒建设做出的安排和部署(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它必须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作用: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简述水质指标COD、BOD、TOC和TOD的含义;对一种水体来说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答: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酸性重铬酸钾)的量,以氧的浓度(mg/L)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总需氧量(TOD)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以氧的浓度(mg/L)表示。

    数量关系对于同一水样几个指标的关系如下 

    COD 与 BOD如果水中非生化降解比例保持不变二者有关系若改变COD  可以把非生化降解都氧化而 BOD 不行。  TOD 能反映几乎全部有机物质经燃烧后变成简单无机物的需氧量。 它比 BOD、 COD 和高锰酸盐指数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值。但它们之间也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 有的研究者指出BOD5/TOD0.1-0.6COD/TOD0.5-0.9具体比值取决于废 水的性质。  TOD 和 TOC其比例关系可粗略判断有机物的种类。对于含碳化合物因为 一个碳原子消耗两个氧原子 即 O2/C2.67 因此从理论上说 TOD2 67TOC。 若某水样的 TODTOC 为 2.67 左右 可认为主要是含碳有机物 若 TODTOC>4.0 则应考虑水中有较大量含 S、P 的有机物存在若 TODTOC2.6就应考虑水 样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能含量较大它们在高温和催化条件下分解放出氧使 TOD 测定呈现负误差。

4、简述环境经济手段的定义、类型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答:环境经济手段可以定义为:从影响成本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手段。

环境经济手段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另一类侧重通过“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柯斯手段。

环境经济手段已成为各国环境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这种手段,可以由污染单位和个人承担环境外部费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位消减污染提供经济刺激和筹集资金。

5、简述持久性污染物的定义及基本特性

答: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基本特性:

(1)持久性:对于自然条件下的生物代谢、光降解、化学分解等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一旦排放到环境中,它们难于被分解,因此可以在水体、土壤和底泥等环境介质中存留数年甚至数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2)生物累积性:POPs分子结构中通常含有卤素原子,具有低水溶性、高脂溶性的特征,因而能够在脂肪组织中发生生物蓄积,从而导致POPs从周围媒介物质中富集到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达到中毒浓度。

(3)半挥发性:POPs能够从水体或土壤中以蒸气形式进入大气环境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移,同时这一适度的挥发性又使得它们不会永久停留在大气中,而能重新沉降到地球上。而且这种过程可以反复多次地发生。正是由于POPs的高持久性和半挥发性,使得全球范围内,包括大陆、沙漠、海洋和南北极地区都可能监测出POPs的存在。

(4)高毒性:POPs大多是对人类和动物有较高毒性的物质。近年来的实验室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都表明,POPs能够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神经行为和发育紊乱以及癌症等严重疾病。

6、简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及措施

答: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实质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方案和工程措施。

方法:大气污染物依据其形态不同,治理技术也不相同,可概括为两大类:颗粒污染物的治理和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措施:(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2)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3)加强和完善环境管理体制,严格环境管理(4)绿化造林(5)采用必要的大气污染净化技术。

论述题

 1、试述ISO14000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答:ISO14000标准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总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第一套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审核的通用标准。

特点:?权威性: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通用准则,其内容不能够被随意增减,也不能被作任意的解释。?广泛使用性:该国际标准规定了各国通用的有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类型的组织,无论是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服务行业,还是政府部分都可采用这一标准,如我国的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都通过了该认证。?自愿性原则:ISO14000标准强调的是非行政手段。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申请认证完全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是企业处于商业竞争、企业形象、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改善环境绩效等需要,而自愿选择在其内部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此向外界展示其实力和对环境保护的态度。④强调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是ISO14000的两个最基本的思想。污染预防是通过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力图使每一个环节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从而达到组织整体影响最小化的目的。而组织的环境行为不是用其他组织或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没有极限值要求,组织应自己与自己进行比较,必须不断改进,强化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使组织的环境绩效在某个侧面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⑤强调对法律法规的持续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ISO14000标准的宗旨是希望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能建立这一体系。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由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分大,不可能用统一的环境行为标准来衡量,因此在承诺遵守所在国家法律和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基础上,ISO14000标准不提出绝对的环境行为要求。⑥强调管理体系整体化: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追溯性,体现出整体优化的特点。

意义:?为企业提供了加强基础管理、环境管理的首要工具?提高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信誉?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

 2、阐述污水土地系统的净化机理及适用条件

答: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好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好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有很多,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分解、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一般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水解酸化阶段,有机物被水解和产酸细菌分解,生产各种有机酸;然后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各类有机酸转化为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最后,产甲烷细菌再将乙酸、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气体。厌氧消化法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有:普通消化池、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厌氧流化床、升流厌氧污泥床。

天然生物处理系统:利用天然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处理废水的系统,统称为天然生物净化系统。生物稳定塘是天然生物净化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其中污水长期缓慢流动,有机物得到微生物分解,塘内藻类则通过光合作用向微生物提供氧,塘表面也有复氧作用。根据生物塘内占优势的微生物种类、需氧量及供给方式,它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和厌氧塘。

土地处理系统是另一类天然生物净化系统。它主要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也利用废水及其中养分灌溉土壤上种植的作物。根据土壤的不同及不同的布水负荷,土地处理系统可分为人工湿地、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地下渗滤等多种。

综述题

结合我国的环境现状,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20##年考研题(补充

1、简述水污染综合防治的原则及对策

答:水污染防治的根本原则是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

“防”就是通过有效控制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减量化”和“最小化”。

“治”指对污水进行有效治理,使其水质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

“管”指污染源、水体及处理设施的管理,以管促治。

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有:(1)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工业布局(2)推行清洁生产,发展节水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3)大力发展污水资源化及回用技术(4)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监督管理(5)开发污水处理高新技术工艺,提高污水治理水平。

   2、简述环境规划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答: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特点:综合性、涉及面广、地区性、动态性、政策性强。

环境规划的内涵:(1)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2)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3)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理论,充分体现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4)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其中既包括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求的约束要求,也包括对环境保护盒建设做出的安排和部署(5)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它必须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作用: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3、简述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原则和步骤(改)

答: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的点和数量要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变化、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根据具体监测水体的功能,废水排放的位置,排放情况和监测内容进行测定(3)监测断面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选择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河床稳定、顺直河床区域(4)充分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方便水文资料获取。

步骤:(1)基础资料的收集(2)监测断面的设置(3)采样点位的确定(4)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5)采样、监测技术和质量保证。

   4、简述柯斯定理在环境经济学中的作用

答:

 5、试比较好养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优缺点

答: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好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好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有很多,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分解、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一般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水解酸化阶段,有机物被水解和产酸细菌分解,生产各种有机酸;然后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各类有机酸转化为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最后,产甲烷细菌再将乙酸、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气体。厌氧消化法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有:普通消化池、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厌氧流化床、升流厌氧污泥床。

6、试比较固体废物处置和利用原则

答:(1)无害化: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是将固体废物经过相应的工程处理,达到不影响人类健康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无害化”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首要任务,目前已发展为一门崭新的工程技术。如垃圾焚烧、堆肥、粪便的厌氧发酵等,都是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2)减量化:固体废物“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量。要实现“减量化”的目标,一方面工业企业可通过清洁生产,改革技术工艺,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减少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来实现减量化。

    (3)资源化: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是通过采用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世界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中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费,开发和利用“再生资源”或“二次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论述题

   1、论述大气污染控制中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及原理

答:大气污染物依据其形态不同,治理技术也不相同,可概括为两大类:颗粒污染物的治理和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颗粒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净化颗粒污染物通常采用除尘装置,将气体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和回收。按照除尘装置分离粉尘的主要机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尘。

机械除尘是利用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力的作用使粉尘与气流分离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它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

湿式除尘器是通过让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

过滤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这种除尘器有内部过滤和表面过滤两种形式。内部过滤式把松散的滤料作为滤层,对含尘气体进行净化,尘粒在过滤材料内部被捕集。这种形式的除尘器主要有袋式除尘器,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尾气的除尘方面。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稳定,效率高,对于粒径为0.5um的尘粒捕集效率可达到98%~99%。

电除尘是指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厂进行电离的过程中,尘粒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聚集在集尘器上,使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由于电除尘过程的分离力直接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整个气流上,使得分离粒子的过程具有能耗低、气流阻力小、除尘效率高的特点。它几乎能够捕集一切细微粉尘及雾状液滴,当粉尘粒径大于0.1um时,除尘效率达到99%。

   2、论述水污染控制中生物法的主要类型、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好氧生物处理法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是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好氧生物处理的工艺有很多,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

厌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兼性菌和厌氧菌分解、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一般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水解酸化阶段,有机物被水解和产酸细菌分解,生产各种有机酸;然后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各类有机酸转化为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最后,产甲烷细菌再将乙酸、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气体。厌氧消化法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有:普通消化池、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消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厌氧流化床、升流厌氧污泥床。

天然生物处理系统:利用天然条件下微生物活动处理废水的系统,统称为天然生物净化系统。生物稳定塘是天然生物净化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其中污水长期缓慢流动,有机物得到微生物分解,塘内藻类则通过光合作用向微生物提供氧,塘表面也有复氧作用。根据生物塘内占优势的微生物种类、需氧量及供给方式,它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和厌氧塘。


20##年专业课真题

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2、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

3、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4、生态破坏与生态平衡失调

5、逆温与温度层结

6、分散作用与弥散作用

7、水解作用和配合作用

8、科斯定理与帕累托效率

9、TOC与TOD

10、环境规划与环境预测

简述题

1、简述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答: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目的在于讨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从宏观上来说是研究人类-环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两者可持续运行的途径和方法;从微观上来说,是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第三,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研究和探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系统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简述城市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

答:城市环境的特点:(1)城市人口的数量和密度较大:一些超大城市的人口及流动人口的数量是巨大的;(2)城市环境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3)城市环境限制因子众多,人与自然、城市与周边地区矛盾集中:城市环境不仅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还受周边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使城市的正常运转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脆弱性;(4)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城市景观具有大量的、规则的人工景观要素,如摩天大楼、街道、绿化带、商业区、文化区和工业区等,是各种人工景观的高度集合。

城市的环境质量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城市是由社会-经济-环境组成的复杂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城市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居民从事的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是城市的主要行为,这些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因此,一个城市的规模和性质往往可以支配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而有目的地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主题。

3、简述影响近地面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及作用方式

答:(1)污染源因子:污染源特点及其分布、排污设施的种类、燃料种类、单位时间的燃料消耗量、烟囱高度、烟囱出口直径、单位时间的排气量、烟气温度、烟气出口速度、烟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运行方式、排放特点等。

(2)气象因子:大气层结构稳定度、对流混合层厚度、水平风场(风向、风速)、风的垂直分布、水平温度场、气温的垂直分布、逆温的结构与生消规律、降水、湍流、天气形势、特殊气象条件等。

(3)地形因子:下垫面粗糙度、地形地貌、局地环流、城市热岛等。

4、简述耗氧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的主要过程

耗氧有机物是指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较易发生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该类物质的微生物降解广泛发生于土壤和水体环境中。

糖类微生物降解的基本途径为:多糖在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二糖和单糖,而后进入细胞内,二糖在细胞内经胞内水解酶催化水解为单糖;在细胞内,单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经过酶促反应降解为CO2和H2O,而在无氧条件下转化生成简单有机酸、醇和CO2等。

脂肪的微生物降解: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常温下,动物脂肪呈现固态,而植物脂肪呈现液态。脂肪微生物降解的基本途径为:在胞外水解酶作用下,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而进入细胞内;甘油经一系列酶促反应降解为CO2和H2O,而在无氧条件下转化生成简单有机酸、醇和CO2等。

蛋白石微生物降解:蛋白质是一类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微生物降解的基本途径为:在胞外水解酶作用下,水解生成二肽或氨基酸而进入细胞内,二肽在胞内继续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在胞内的转化以脱羧生成脂肪酸为主,脂肪酸可以进一步发生如前所述的转化过程。

5、简述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答:浓度控制是采用控制污染源排放口排出污染物的浓度来控制环境质量的方法。排放浓度标准依据国家制定的全国统一执行的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在过去的十几年内,中国的污染控制主要采用污染物浓度排放标准。浓度控制实施管理方便、对管理人员要求不高,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中国的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时所有的污染源的都达标排放,由于污染源数量的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会继续增加。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则是根据区域环境目标(环境质量目标或排放目标)的要求,预先推算出达到该环境目标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然后再通过优化计算,将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指标分配到各个污染源,排放指标的分配应当根据区域中各个污染源不同的地理位置、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

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特点,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二者不能相互替代。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污染问题要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总之,我国的污染控制战略要从以往的单纯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6、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和利用原则

答:(1)无害化: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是将固体废物经过相应的工程处理,达到不影响人类健康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无害化”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首要任务,目前已发展为一门崭新的工程技术。如垃圾焚烧、堆肥、粪便的厌氧发酵等,都是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3)减量化:固体废物“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量。要实现“减量化”的目标,一方面工业企业可通过清洁生产,改革技术工艺,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减少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另一方面可通过对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来实现减量化。

(3)资源化: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是通过采用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世界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中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费,开发和利用“再生资源”或“二次资源”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论述题

1、论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的意义和适用对象;

答:

2、论述水污染控制中化学法的主要类型、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化学法:污水的化学处理时利用化学反应作用去除水中的杂质。它的处理对象主要是污水中的无机或有机的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物质。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是化学混凝法、中和法、化学沉淀法和氧化还原法。

a.混凝:混凝法是通过向水中投加一定的药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稳而相互凝聚,通过重力沉降得以从水中分离。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凝聚指胶体脱稳并聚集为微絮粒的过程,絮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架桥和网捕等作用变成更大的絮体的过程。混凝剂一般有无机盐类混凝剂和高分子混凝剂。

b.中和:中和法用于处理酸性或碱性污水。对于低浓度的酸碱废水,可采取二者相互中和或投药中和的方法。常用的碱性中和剂有石灰、电石渣和石灰石,酸性中和剂有废酸、粗制酸和烟道气等。

c.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通过化学药剂与污染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一种方法。氧化还原法往往处理废水费用高,故目前较多应用于给水、特种废水及污水的深度处理中。水处理中常用的氧化剂有氧、臭氧、漂白粉、次氯酸钠、三氯化铁等;常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氯化亚铁、铁屑、锌粉、二氧化硫、硼氢化钠等。

d.电解: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被称为电解,电解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电解法处理废水的作用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凝聚反应和气浮作用等。电解反应通常在电解槽内进行,槽内设有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接的阳极与阴极。

综述题

论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更多相关推荐:
医学科研方法课题

孕妇与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要迎春一课题名称孕妇与不孕症妇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二立项依据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已经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孕妇和不孕症妇女...

卫生厅医学科研项目申报

附件1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卫生科技重点研究领域与关键技术一应用基础医学优先支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1干细胞技术研究开展组织特异性干细胞以及干细胞巢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重点开展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

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的撰写

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的撰写以国家自然科学基为例一选题与定题一选题原则colorredcolor1实用性2创造性新颖性国际国内本地3可行性方案人力技术物力设备经费和时间等一选题与定题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新理论新方法研究...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

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医学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撰写医学科学研究探索生命和疾病的现象阐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防...

大学生 医学 科研 课题

大学生医学科研课题医学科学研究探索生命和疾病的现象阐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防病治病的方法这就是医学科学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研究对象特殊二研究方法困难三研究内容复杂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一根据研究性质分基础研...

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的撰写

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的撰写以国家自然科学基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卢祖洵一选题与定题一选题原则1实用性2创造性新颖性国际国内本地3可行性方案人力技术物力设备经费和时间等一选题与定题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新理论新方法研...

填写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注意事项

填写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注意事项一选题与定题一选题原则1实用性2创造性新颖性国际国内本地3可行性方案人力技术物力设备经费和时间等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新问题新理论新方法研究老问题旧理论老方法研究新问题旧...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结题报告书

附件1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中止报告书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填报单位章下一页本报告一式三份双面打印经主管单位审核后报市卫生局

医学科研项目申请书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或课题名称项目类别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申报单位协作单位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研究起止年限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申请日期卫生局项目编号重庆市卫生局12345研究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情况6研究...

泸州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申请表样本

附件1:泸州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泸州市性早熟女童初步筛查及其高激素食品摄入情况研究申请人姓名:**申请人所在院(系):公共卫生学院指导教师:**申请时间:20xx年9月18日泸州医学院教务处20…

绵阳市卫生局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

附件1项目编号绵阳市卫生局医学科研课题申请书课题名称所属学科申报单位协作单位课题负责人计划周期申报日期四川省绵阳市卫生局制二0年1填报说明1填写申报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表达明确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

社会医学作业科研课题申报书

湘南学院学生科研课题立项申报书课题名称学科分类承担单位负责人填表日期湘南学院学生处二一二年十月

医学科研课题(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