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感悟

时间:2024.5.13

学习杨氏太极拳的体会

大学第一学期跟老师学习了杨式太极拳24式,学习太极是一件不易之事,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是你要把他完整的打出来,确实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杨式太极拳的基本特点是自然、柔和、优美、,因而使人在运动中感到舒适。练拳时,要注意体会松、稳、慢、匀的运动特点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内气,达到松、散、通、 空。

学习杨氏太极首先从盘架子开始,力求拳架准确,形体正才能气顺。二是由松入柔,要学会放松,从心里到身体达到内外自然轻松,太极拳也是心脑运动。三是由招熟到懂劲,由养生上升到武术健身防身的境界。总之太极拳的修炼时无止境的。 要打好太极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是无法打出高水平的太极。它既是武术也是功夫,更是功夫精华。在整个太极过程中它包含气息的传导与运用也展现出你的扎实的基本功底如何,柔韧性,力量、也是六和的体现,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足与脚、肘与膝、跨与肩的配合。

在打拳推手时,应把腰的放松放在首位,做到进退自如、左右逢源。大脑时刻保持清醒,使整个身体与大脑连成一体。宽胸实腹,让呼吸自然流到丹田,使下盘稳固。每次行动都是脚在先行,脚下的蹬撑,靠腿来完成。每一次的发力都要达到手上,力达指尖。精神不要外泄,要把气藏在骨子里。只有思想集中,才会增加听力全神贯注。自然呼吸,不要憋气。蹿蹦跳跃,膝盖先领,才会显得轻灵。大脑与身躯连成一体,意到气到力到,全身贯通能使自己的力气发到每一根汗毛,也就是皮毛要攻。

太极拳说来简单,但这个动作其实隐含许多小细节,需要一步一步摸索。拳论中也有提到所谓的“整劲”,即“发劲时,起之于脚,用之于腿,蹬之于脚,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灵通于背,神贯于颈,流通于气,运用于掌指,达之于神”。

在打拳推手时,应把腰的放松放在首位,做到进退自如、左右逢源。大脑时刻保持清醒,使整个身体与大脑连成一体。宽胸实腹,让呼吸自然流到丹田,使下盘稳固。每次行动都是脚在先行,脚下的蹬撑,靠腿来完成。每一次的发力都要达到手上,力达指尖。精神不要外泄,要把气藏在骨子里。只有思想集中,才会增加听力全神贯注。自然呼吸,不要憋气。蹿蹦跳跃,膝盖先领,才会显得轻灵。大脑与身躯连成一体,意到气到力到,全身贯通能使自己的力气发到每一根汗毛,也就是皮毛要攻。

传统太极拳有独特的保健、养生益寿之功效太极拳与人的气血、经络、骨肋有着密切关系,习练传统太极拳讲求身体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绵不断。无刚烈、无高难动作,以松、柔、圆、缓行功盘拳。久练者能达内外双修,修身修心,遇事心态平和,心胸宽阔、开朗。舒理脏腑,经络畅通,血气无阻,虚实之间,内求静定,直运练气,通透周天。让人从身到心得以静化与超然,人体阴阳平衡,获得健身、养身、益智、延寿之功效。 我想太极练好我的身心与学习也就好,很简单一个人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相信他也能做好创造巨大财富的事业。

人生是在不断的做自我挑战,只有不断的挑战你才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与年轻的心态。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启蒙师傅,谢谢您的教导与培养,我一定会加倍认真学习,不负众望,打出高水平的太极。


第二篇:太极拳感悟十三篇


《太极拳感悟十三篇》

第一篇《探讨太极拳》

辉煌华夏,宏圆太极,阴阳刚柔相济。陈杨吴武孙,宣天地灵气。金鸡叫,太阳初升,三拳两脚,六封四闭。练推手,棚捋挤按,进退相随。

勤学苦练,绵缠绕,运转心力。借十年面壁,细悟循环,领略根谛。德馨性见心明,有还无,无为真意。望朗朗乾坤,众生上善若水!

我们每天练习的拳架,无论是什么式子,都只不过是太极功夫的载体。那怕是练习任何拳架,用太极原理去指导,照样可以练出太极功夫!

一般人练太极拳是为了健身,是锻炼常规环境中身体的适应性。而强身者就不一样,是锻炼非常规环境中的身体适应性和协调能力!所以不但要有健全的身体,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心情舒畅时走路,是在练无设计状态的拳架;我们练的拳架,操练时是在有设计状态中走路。我们练太极拳,是练太极心法,是在练身上每一个部位的适应性和协调能力,为自己创造遇到无序状态后必须走得通的条件,使自己随时能保持内部、外部的平衡。因此说:

太极法门,动静随心,往来运气,贴背而行,前进后退,虚实分明;

起落转换,随遇平衡,顺截引放,守我虚灵,有容忘欲,大道无形!

我们在走拳架时,要找到各种适应性和协调性,就要把一套拳架分成无数个点,在这无数个点上都要确定有一个相应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从柔和而缓慢的运动过程当中去体验,纯熟之后就处处体现出和谐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内部、外部始终处于一种客观上的平衡。这就是:动静随心、随遇平衡。

练太极以强身,----练习太极拳架---一招一式的走架子---表里精粗,面面具到; 悟阴阳以养性,----学懂理论知识---领会虚实变化规律---一点一滴,一丝不苟; 容天下以识大,----练习太极推手---舍己从人容纳对手---因势变化,从容不迫; 阅真柔而知刚。----真正太极功夫---心领神会水的属性---遇物受形,随遇而安。

真柔者水也,一招一式走架子,象流水一样游动自然,使自己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走得过去,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产生相适应的状态,这便是水能随遇平衡的适应性、包容性和无形无象。

至于刚,简而言之就是水的冲击性,太极拳练到纯熟时可以形成劲浪,用水浪做比喻应该是最恰当的。

练习太极拳目标不同,锻炼方法也就不一样,锻炼者的感受也会有区别!说到目标,有三:健身、表演、强身;

健身者,主要是锻炼身体的适应性,主要感受是随心所欲,神情舒畅。 表演者,其实只是比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增加了协调性,以标准性的动作增强身姿美感;这时"心情舒畅"的感觉往往便会产生。

至于强身者,是锻炼逆境中的身体适应性!不但要锻炼健全的身体,还要锻炼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锻炼任何状态下的协调性,内部、外部的平衡!心情舒畅的感受在任何时候都会有!

当今练家多因劲力之解析而迷失方向,因此对此略作探讨。力者有着点方向和大小,其为单一。至于劲,劲是智慧指挥下的力了,是活的有变化力。劲者着点可变、大小可变、方向可变,其为复杂;并专循阴阳,虚实变化之理。打太极拳悟此变量,也可看作是懂得劲的概要了。寻此推求,勤加研练,必定会有收获!

劲之载体为定,其用为空,太极十三势(式)中另十二势(式)为其法也。

“劲之载体为定"的意思是,太极十三势(式)中”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掤劲是根,没有掤劲,其他劲法就无法产生;中定劲是所有劲法的载体,中定劲表现在平衡、稳定;我们走拳架的时候是追求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

至于,"其用为空"说的是接手时借助各种劲法引进落空的意识和效果。

十三势(式)指的是"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说的是在每一个平衡点上都要有这十三种劲,进、退、是下身的缠绕,顾、盼、是上

身的缠绕,以腰为万向节统领上下进退,上虚下实。运掤、捋、挤、按、采、冽、肘、靠八法;行前、后、左、右、中五步。中定是基础。

关于"式与势",式是势的表象,势是式的内涵。有式无势是空架子,有势无式是瞎架子;势藏于式中,式起于势里!当"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是式时,本势现它势藏,但必须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

这就是行功之时必存的暗劲。暗劲者明劲前先有者也,其蓄于功架之中,其相支撑八面,藏一触即发之势,走架之时腰主宰,节节贯穿,腹实胸宽,百骸安舒,运转灵活。 练习太极拳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会有一种内外合一的感觉,这时的动作自然,内心清净,别人可以从你的走架过程中,看出你的心理活动状态!这时如果有节奏相合意境优美的音乐相伴,对健身是肯定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对拳架的熟练程度不够的话,达不到动作自然,内心清净,再好的音乐也会成为噪音,对自己形成干扰。

以上说法是对健身者而言,对于强身者(以强大自我为目的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是在自己设计的不一般环境中走路!他们神志专一,心无旁务,清净自然,对其它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运功时有形无体,时隐时现。

我们在练习拳架时要眼前无人似有人,至于推手,眼前要有人似无人,纯熟之后便可以感觉得出:

太极本无拳,动时求平衡,敌来以空象,手去用潜能。

虚时形无体,实到体有圆,舍己从人事,由己意缠绵。

还有四句可以指导我们练习: 太极安身位,脚下有根基,起手腰先动,上下总相随!

"走架时,面前无人似有人。"其实在练拳走架时我们的真实感觉是在进退转换过程中,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空气的包裹之中,空气是那样的敷着我们,盖着我们,随我们的动而动。这种感觉是我们练习太极拳的朋友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羽毛加处尚觉重,蝇虫落下无支撑。

"推手时,面前有人似无人。"这要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是对方,如果对方是太极拳高手他给你的感觉就象你单独练习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在你攻击时他不给任何多

余的阻力,敷着你,盖着你,随你的动而动........。另一方面是自己。我们在攻击对方时是阳,对方是阴;对方攻击我们时对方是阳,我们是阴,我们也不给对方任何的阻力,也还是"羽毛加处尚觉重,蝇虫落下无支撑",如此阴阳变化,生生不息,顺截引放才能练出真正太极功夫。

太极功夫好的人是不给对方任何阻力的,给了对方阻力就是给了对方击打自己的机会,有句话叫"待虚不进枉失机,得实不击艺难精。" 只有变化,才是永恒!运动的双方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寻找对方的虚实点。

这就是太极拳后发制人的道理所在,才是真正的太极拳,你不管是练的什么套路,按照这种思路去练习,都可以练出太极功夫。

练习太极拳,拳架熟练之后,用推手检验架子是否摆得合适,在架子摆得合适之后,进而练习听劲,熟练架子转换的圆活、灵敏。

推手推到合适、圆活、灵敏这是自身的协调,这样只不过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功夫,另外三分之二是在同对方的协调上,这三分之二里一半是跟对方同步;另一半是跟对方不同步,是同步中的不同步,绝不是反步!这时便有了顺截引放、守我虚灵的效果! 这时太极散手功夫也能感觉到了。所以,有句话说太极功夫一有全有一无全无!后三分之二的功夫只有从上下相随求得,还只有在前三分之一纯熟之后才能练!因为前三分之一纯熟之后才会有:

运转丹田劲不散,形浩然、真力聚,急应缓随心等闲的素质!

在这里涉及一个锻炼的程序问题,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践,叙述如下,仅供参考。

1、桩功练习,站桩固本,如无极桩.........实际上套路中的每一定式都可以练习桩功;

2、熟练单式的定步、动步练习,比如云手、捋挤式.等等;

3、熟练套路练习,一套拳能随心自然的打下来;

4、定步单推手练习,检验步法转换、腰动的熟练程度,感悟腰为主宰必要性;此时还必须加强套路练习,从此以后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附助功法练习;

5、定步双推手,检验上下相随整体运动的熟练程度。此时也还必须加强套路练习 ;

6、活步双推手,检验整体运动双方的协调性。此时还必须加强套路练习 ;并可以对套路进行拆、解。从此可以增加练习剑、棍等功夫;

7、大掤大捋,检验双方上下相随及在运动中变化的熟练程度。加强对套路进行拆、解练习;从此可以进行定向训练,发挥自己的强项;

8、烂采花,体会舍己从人,顺截引放的感觉。加强对套路进行拆、解练习,并进行拳法器械的进攻,防守练习;

9、拆拳,把一套拳路随意拆、解!领会散手功夫。

这里9个次序便是9个层次,每个层次便是一层功夫,又不能独立存在,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从第一层开始寻序渐进,顺其自然。

在生活中,我们涉及的每一件事情,都隐藏在一定的套路之中,如果能用太极的原理去分析它,拆、解它,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极拳的上乘功夫是练太极心法,有一个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入道的锻炼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我们的感悟将越来越丰富:自身处处皆太极,周身一体一太极;同志交往多有圈,都是圈中阴阳鱼;人与自然是太极,互为阴阳多补益;若要悟透太极理,天地之间有真谛!

但愿太极修习者能真正悟出太极心态,处世为人: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

第二篇《感悟太极拳》

我们通过对太极拳进行探讨,便逐步对下面的问题有了一些认识: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到底要练什么?太极拳到底要怎么练?练习太极拳应该达到什么效果?自己应该对太极拳有什么体会?练习太极拳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练习太极拳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下面对这些问题逐个进行回答。

1、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是无形法门。

太极法门,动静随心,前进后退,虚实分明;起落转换,随遇平衡,有容忘欲,大道无形!

2、太极拳到底要练什么?------太极拳要练随遇平衡。

练太极拳,是练太极心法,是在练身上每一个部位的适应性和协调能力,为自己创造遇到无序状态后必须走得通的条件,使自己随时能保持内部、外部的平衡。

3、太极拳到底要怎么练?-------太极拳要舍己从人去练。

太极本无拳,动时求平衡,势来以空象,形去用潜能。虚时形无体,实到体有圆,舍己从人事,由己意缠绵。

4、练习太极拳应该达到什么效果?------练习太极拳应该达到气定神闲的效果。运转

丹田劲不散,形浩然、真力聚,急应缓随心等闲!

5、自己应该对练习太极拳有什么体会?--------自己应该体会到因势变化,从容不迫;遇物受形,随遇而安的心态。

练太极是强身,-----练习太极拳架-----一招一式的走架子-----表里精粗,面面具到; 悟阴阳以养性,-----学懂理论知识-----领会虚实变化规律-----一点一滴,一丝不苟; 容天下可识大,-----练习太极推手-----舍己从人容纳对手-----因势变化,从容不迫; 阅真柔而知刚。-----真正太极功夫-----心领神会水的属性-----遇物受形,随遇而安。

6、练习太极拳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练习太极拳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入道。

7、练习太极拳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练习太极拳应该追求处世为人,自然应物这个目标。

处世为人: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

第三篇《太极拳的五种练习方法》

现在练习太极拳,不可能象过去一样,朝夕不离师父.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学习班或者大伙集中在一起来学习太极拳,顶多老师给你个别指导一下要领。也有个别人缘份好的,遇上一个好老师,单独教练。参考马亮老师的文章《太極拳的五種教法》结合太极拳练习的层次,目前不同时期的练习方法也能同时看到!大致有五种太极拳的练法供朋友们参考。

第一种、练习拳架。主要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看上去要舒展优美。确切点叫“太极操”。这是一种初学状态;

第二种、练推手。主要以各种用力技巧为主。领会如何松肩、松腰、松胯,如何沉肩坠肘,如何手上不用劲而以腰为轴带动,用上周身的劲,如何引进落空,如何气沉丹田,如何棚履挤按等。这比第一种练法上了一个层次;

第三种、练习散手。练习拳架的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动作的技击格斗含义,也就是说直接练习太极散手。要有相当武功底子的人练习才事半功倍。这比第二种练法提高了一步;

第四种、神意气的练法。以内气运行线路为主要的练习途径,强调意念的配合。是在拳架练习到纯熟后,进入相忘境界,在意势导引下,阴阳相随的,练习方法。练习太极拳练到头脑里什么都不需要记忆,手脚的活动好象是自己在动。这种感觉既为"相忘"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如诗云:“行拳如在白云中,人自无心拳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这是第五种练习方法的开始。

第五种、先天的练法。神意气的修炼毕竟还是后天的东西。道家所谓“心死则神活”,不著任何后天意念,先天的东西自然就能出来,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一定要能静下心来,才能进行这方面的修炼。

我们练习太极拳无任那家的式子,都有同样一个道理:拳架谓之毛,推手谓之皮,技击谓之肉,神意气谓之骨,先天真意谓之髓。一般来说,普通人易得其毛,性情温和者易得其皮,豪迈之人易得其肉,文人墨客多嗜好其骨,慧根深者可得其髓。

太极拳的五种练习方法确切一点,也可以看成五种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希望不会让朋友们产生误解!愿天下修习者真正练出太极神功,应物处世: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

第四篇《浅谈 意、气、神、形、力、法》

我们在练习拳架的过程中,总是要求外三合、内三合。其实这里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先是外三合自不合到合,再是内三合自不合到合。后才是外三合、内三合。最后讲究"

意、气、神、形、力、法"相合。

肩、肘、腕、手,胯、膝、踝、脚,各有公转、自转之理,在开始习练拳架时肯定有一段迎合规矩的过程,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手脚活动是不需要象练拳一样中规中矩的。

待熟练拳架之后,按照肩胯相合、肘膝相合、手脚相合的原理习到纯熟,在生活中便出现自然而合规矩的状态。当肩胯相合、肘膝相合、手脚相合时人体是处于最佳的骨架叠放状态,可产生最大的结构力。

当外三合出现之后,还得经过进一步的领会,从而寻找心意、气力、筋骨的结合点,做到意动,气指,形到。如此心意相合、气力相合、筋骨相合时,人的精神处于最饱满的修养状态,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这就是"势"。

到了这一境界,我们还要用心揣摩,敢于否定自己,才可以使自己的功夫更上一层楼。在不断的否定、肯定中,磨合"意、气、神、形、力、法"。

外三合而定形,内三合而汇神。

从而做到意之所动、气之所指、神之所往、形之所趋、力之所致、法之所随;意若静、气则定、神乃闲、形必合、力定聚、法无为。它们互为因果,不可分割!

第五篇《略谈 包容万物的原理》

太极包容万物的原理是:太极大到无外,所有的存在都包含其中。我们习练太极拳,要与这个原理吻合,首先要求自己能容得下。能容得下只能是对自己的要求,绝对不能要求万物应该如何如何。

要达到这种包容性,我们可以从两方面锻炼:一方面锻炼心态;善于学习,使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多见世面,让自己拥有广阔的胸怀;另一方面锻炼技术;练就上下相随,协调完整的行为能力。这两方面都不能一蹴而就。这里就上下相随,协调完整的行为能力作一些探讨。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达到外三合、内三合。其实只有这样,才能上下相随,协调完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是外三合自不合到合,再是内三合自不合到合。后才是外三合、内三合。

肩、肘、腕、手,胯、膝、踝、脚,各有公转、自转之理,在开始习练拳架时肯定有一段迎合规矩的过程,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手脚活动是不需要象练拳一样中规中矩的。待熟练拳架之后,按照肩胯相合、肘膝相合、手脚相合的原理习到纯熟,在生活中便出现自然而合规矩的状态。当肩胯相合、肘膝相合、手脚相合时人体是处于最佳的骨架叠放状态,可产生最大的结构力。

当外三合出现之后,还得经过进一步的领会,从而寻找心意、气力、筋骨的结合点,做到意动,气指,形到。如此心意相合、气力相合、筋骨相合时,人的精神处于最饱满的修养状态,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这就是"势"。

外三合而定形,内三合而汇神。

到了这一境界,我们还要用心揣摩,敢于否定自己,吸纳更广博的知识,才可以使自己的功夫更上一层楼。在不断的否定、肯定中,磨合"意、气、神、形、力、法"。从而做到意之所动、气之所指、神之所往、形之所趋、力之所致、法之所随;意若静、气则定、神乃闲、形必合、力定聚、法无为。它们互为因果,不可分割!

只有这样,在心态以及技术上都可以完成质的飞跃,达到包容万物的要求。在心态和技术上都处于: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的状态!

第六篇《浅谈套路》

我们每天练习的拳架,无论是什么式子,都只不过是太极功夫的载体。功夫的大小不等于会套路的多少!

套路只不过是功夫的载体,是功夫的表现形式;练习套路时,只有用心挖掘其内涵,才能练出功夫,否则练一辈子,也入不了太极拳的门!

在生活中,我们涉及的每一件事情,都隐藏在一定的套路之中,如果能用太极的原理去分析它,拆、解它,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练习太极拳功夫,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寻序渐进,顺其自然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套路!

按照套路练习有着从不自然到自然的过程,不自然时的套路是死套路,练习的时候也要死练习,所谓要得惊人艺,需下死功夫;练到自然时的套路是活套路,练习的时候也要活练,所谓功到自然成!进而到活用!

这时,还是在套路当中,这时的套路是活套路,是所遇到的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必然规律!

这个规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内涵!

第七篇《浅谈势与式》

有次学僧问赵州,说:「我新来丛林,甚么也不懂,请和尚指示」。赵州说:「吃过粥吧?」回说:「吃了」,赵州说:「那还不去洗碗?」。最高的真理就最平凡的生活中,吃完了粥,跟着下来就要洗碗。天地的秩序亦如是,依循秩序自然会衍生规矩:日出日落是天地秩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规矩。从大处看,祗要依循天地秩序,便自然会合乎规矩。

解:

「吃过粥吧?」回说:「吃了」,赵州说:「那还不去洗碗?」。

最高的真理就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吃完了粥,跟着下来就要洗碗。

"练过太极拳吗?"回说:"练过太极拳了"我说:"应该领会其中的内涵了?"

最高的太极功夫就在最平凡练习中,练过太极拳,跟着下来就要应该领会其中的内涵。 祗要依循天地秩序,便自然会合乎规矩,不应该好高务远,循序渐进,就可以练出真正的太极功夫!

"吃粥"碗是载体,"碗"有粥,吃过后便是"洗碗"这是,"秩序"。

"练太极拳"拳架(招式)是载体,练过后才能从"招式"中领会"势"。

初学的朋友首先学习拳架(招式)就象"吃粥"先拿"碗",接下来老师向你的拳架中放东西,就象你向碗中添"粥",这才是我们练习太极拳的真正"秩序"。

老师向你的拳架中放东西的过程就是让你的拳架(招式)趋向完美的过程,也就是"式"中注"势"的过程!

能领会这个过程就可以理解下面这一段话哦!

式是势的表象,势是式的内涵。有式无势是空架子,有势无式是瞎架子;势藏于式

中,式起于势里!当"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是式时,本势现它势藏,但必须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

祗要依循天地秩序,便自然会合乎规矩,不应该好高务远;循序渐进,就可以练出真正的太极功夫!

第八篇《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通过"自身内在"的运转产生的"力",是一种自身可以随意控制的力; "外力"是通过"外在因素"的给以而产生的"力",是一种自身不可以随意控制的力。举例说明可以帮助我们能更方便地理解。

一列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机车产生的"力",是"内力";每节车厢所产生的"力"是因为机车的牵引而产生,所以是"外力"。我们把一列火车看成一个整体,它所形成的力,也是"内力",但是这个"内力"同机车产生的"内力"不是同一性质。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在没有达到"外三合"时,手、脚、身躯所产生的力,都是"外力";单独的肌肉群锻炼是充实车厢,在车厢充实的状态下,所产生的作为,是属于有为而为的东西!但并不是说这种东西一定不好,只不过是在一定的程度下有自我消耗。

当达到"外三合"后,就象火车"看成了"一个整体,这时间"就有了""内力",这时还存在一些"内在"牵拉;当在"外三合"的基础上练习到"内三合",这个过程"内在"牵拉,越来越少;"外力"便逐步转化为"内力"。

在"外三合""内三合"不断完善,使"意、气、神、形、力、法"合而为一,就象机车一样,一按开关就可以产生强劲的力,并且可以随意控制!要大则大想小则小;这时的作为,是属于无为而为的东西!这种状态下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做到意之所动、气之所指、神之所往、形之所趋、力之所致、法之所随;意若静、气则定、神乃闲、形必合、力定聚、法无为。它们互为因果,不可分割!这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内力"! 判断是否是"内力"或者"外力",根据自己锻炼总结出的经验,描述如下,仅供参考:被测试者,将力作用已某一物体,达到一定的量,坚持一定的时间;

用"内力"者气定神闲,坚持的时间越长"内力"越深厚;用"外力"者脸红脖子粗,青筋暴露,坚持的时间越长"外力"越大。

有人说内力好比气血,外力好比肌肉骨头,用外力打人就是用肌肉骨头打人,肌肉是绷紧的,但气血不是很舒畅的,或者说周身是不平衡的,在内外未合之时确实是这样。但是,当内外相合之后,表现出来的只有"内力"。 自身原来的"外力"都转化成了内力,就象一列火车自身节点紧密无间,完整协调!不存在自己内部的"牵扯"而产生的消耗。这时心令一发,气旗必指,气血筋骨则紧紧相随,随时处于一种客观上的平衡状态!即所谓一举动周身具轻灵!

第九篇《四两拨千斤》

常常听到朋友们讨论有关四两拨千斤的话题,根据自己多年来锻炼的体会,也来说说看法。我对四两拨千斤的理解是:拨动自己给对方一个方向,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思

继续!

请朋友们看看先人的总结:掤、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段话作一个解释:

掤、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在我们行功走架之时,也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为都是"掤、捋、挤、按"的组合,需要认真去做好!使自己能上下相随完整协调,这样才不会产生漏洞;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任凭对方巨大力量来打击,我不卑不亢,牵动自己,给对方一个导向。"四两"解释为不贵不贱,在称骨算命的游戏中,四两的命是不贵不贱的,这里引申为不卑不亢(这是,为什么不用二两、五两、或者其它数量的原因)。"千斤"是名称,指某种东西上的机关。我做过木工,我们做的犁上有一个组件叫千斤(方言),用来调节耕田的深浅。这里指的是对方的移形点。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能引进落空,外三合、内三合、内外相合才会出现;外三合、内三合、内外相合出现后在同对手接送走转的过程中,就可以同对方不丢不顶,自己不丢"掤、捋、挤、按",不丢虚领顶劲。

其实这段话给我们揭示,练习太极拳要锻炼出自己真实的自信。概括出来便是下面三点:

(1)使自己有"引进落空"的本钱;这引"进落空的本钱"就是"外三合、内三合、内外相合的出现"。---知己!

(2)当对方用巨大的力量来打自己时,能看得出对方"千斤"的位置,也就是"对方的移形点"的位置。---知彼!

(3)有"本钱"能"看得出"还不行,还得正确"使用"!这就得"先明理",使理论和

实际融会贯通。---知机!

要做到知己办法只有一个行拳走架刻苦练习;要做到知彼办法也只有一个同志切磋认真总结;要做到知机办法还只有一个明白道理变中求生!

在战术上重视对手,我为四两,他为千斤;在战略上藐视对手,我为千斤,他为四两。 自己有"引进落空"的本钱之后,便成千斤之体,对手被"引进落空"之时,四两也没有哦!彼此之间都是如此,所以,只要用意识,而无需用力了。但是还是四两拨千斤,否则会有自满而损招的危险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确实感觉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牵动四两拨千斤"!

第十篇《新打手歌》

掤、捋、挤、按需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敷、盖、对、吞要自然,顺截引放理先明,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原来的打手歌只有六句话,四十二个字。"需"原为必须的"须"!我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体会,觉得增加"敷、盖、对、吞要自然,顺截引放理先明。"两句更为贴切!这样便成了五十六个字。

这些话在很多太极拳书中都有解释,我对此略有不同的看法,希望能得到老师及爱好此道的朋友们的指点!

"掤、捋、挤、按需认真"在我们行功走架之时,也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肢体动作都是"掤、捋、挤、按"的组合,需要认真去做好!

"上下相随人难进"是指上下相随就不会有缺陷;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任凭对方巨大力量来打击,我不卑不亢,牵动自己,给对方一个导向。"四两"解释为不贵不贱,在称骨算命的游戏中,四两的命是不贵不贱的,这里引申为不卑不亢。千斤是名称,指某种东西上的机关。我做过木工,我们做的犁上有一个组件叫千斤(方言),用来调节耕田的深浅。这里指的是对方的移形点。

"敷、盖、对、吞要自然,顺截引放理先明"在与对方接手时,以形"敷"之,以气"盖"之,以神"对"之,以意"吞"之,使对方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明白顺引、截放的道理之后便可以随意发挥。

"引进落空合即出"能引进落空,外三合、内三合、内外相合才会出现。

"粘连黏随不丢顶"在同对方接送走转的过程中,同对方不丢不顶,自己不丢"掤、捋、挤、按",不丢虚领顶劲。

第十一篇《太极拳练习中的几个概念问题》

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会涉及到下面这些概念,根据自己的体会整理出下面一些内容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掤劲

掤劲自己活动的房子,是用来承受对方施于我的劲力。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改变对方劲力的作用点!这就是 "活动的房子"(掤劲)的作用。

掤劲这个活动的房子,是一个球体。我们练习太极拳,就是调整好我们的房架(骨架),使我们自己这座房子(棚--自己这个整体劲),能经受得起风雨.刻苦锻炼,认真揣摩,装饰好自己这座房子;练习到纯熟时,以手为门,以天为盖,以地为基;腰为总管,八面玲珑!门可以随意开合,不存在丢、顶的意念!

太极十三势中"掤、捋、挤、按、采、冽、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掤劲是根,没有掤劲,其他劲法就无法产生;中定劲是所有劲法的载体,中定劲表现在平衡、稳定;我们走拳架的时候是追求运动中的平衡和稳定。

二、顺劲与堵劲

太极拳说到底只有两种劲:一为顺劲,一为堵劲。

我是这样理解的:顺劲是长劲,是运劲。堵劲是短劲,是转折劲,堵劲时间越短越显

功力,堵是活堵,不是死堵。死堵是顶!

太极功夫好的人是不给对方任何阻力的,给了对方阻力就是给了对方打自己的机会,有句话叫"待虚不进枉失机,得实不击艺难精。" 只有变化,才是永恒!运动的双方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寻找对方的虚实点。

这就是太极拳后发制人的道理所在,才是真正的太极拳,你不管是练的什么套路,按照这种思路去练习,都可以练出太极功夫。形象一点说:在太极图中圆的地方是顺劲,尖的点是堵劲!

三、掤、捋、挤、按、开合、浮沉

一片竹叶静静地长在竹梢上,雪花一片一片堆积在竹叶上,竹叶静静地承受着雪花的重力,随着重力的方向慢慢下沉,终于雪花落下,随后竹叶恢复原样。

在这个过程当中竹叶静静地长在竹梢上,中定劲就有了,从接上雪花到雪花落后,棚劲始终不丢,顺着雪花的重力的方向运动,这里是"捋劲"不对雪花有任何反抗,也不逃避。

整个过程轻松自然,从接上雪花到雪花落下,是开的过程,雪花落下后到竹叶恢复原样,是合的过程。

四、运转丹田劲不散,形浩然、真力聚,急应缓随心等闲的素质。

我们在行拳走架的时候,按照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心法的一般要求练习,在外三合的基础上,体会内三合的奥妙,从而做到以腰为主宰,节节贯穿,腹实胸宽,百骸安舒,内外相合,运转灵活。此时运转丹田劲不散,真力聚的自我感觉可能就出现了。这种自我感觉对与不对还得用实践来检验。

检验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在陌生的场合打拳,同在熟悉的场合打拳的感觉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轻松自然;

2、在陌生人面前打拳,同在熟悉的人面前打拳的感觉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轻

松自然;

3、让熟悉的人推身上任何部位,不顶,不抗,不动步,轻松自然;

4、让不熟悉的人推身上任何部位,不顶,不抗,不动步,轻松自然;

通过这些检验,形浩然、急应缓随心等闲的心态及技术就可以说具备了!这就是"运转丹田劲不散,形浩然、真力聚,急应缓随心等闲的素质"

五、太极拳能不能打

其实学了太极拳你还不能打,就证明没有学好,学好了太极拳是肯定能打的,你如果有幸遇到一个好手,感受一下就知道:

下层功夫打赢你,你会觉得身体很痛苦,

中层功夫打赢你,你会觉得身体比较难受.

上层功夫打赢你,你会觉得被打败后,身体还很舒服!

我们练习太极拳光是为了打赢而去练,那太就肤浅了!

太极拳的上乘功夫是练太极心法,有一个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入道的锻炼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我们的感悟将越来越丰富:自身处处皆太极,周身一体一太极;同志交往多有圈,都是圈中阴阳鱼;人与自然是太极,互为阴阳多补益;若要悟透太极理,天地之间有真谛!

但愿太极修习者能真正悟出太极心态,处世为人: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作为太极拳修习者,都需要用心领会!勤学苦练,绵缠绕,运转心力。借十年面壁,细悟循环,领略根谛。德馨性见心明,有还无,无为真意。望朗朗乾坤,众生上善若水!

第十二篇《高手都只不过是自己在打拳》

有人说:"绝对力量的增长必然要对特定的肌群进行刺激,太极拳对下盘的长期锻炼才是腿脚力量增长的原因,如果要进一步增加力量,适当的器械训练无疑是合适的。力是打中之王!"

我认为:太极拳锻炼的是"绝对"控制好自己,让对方感觉自己象一筑墙,象一块布,象一个球,象一个洞;否则就不叫太极拳了。同太极拳高手对练,对方如果不是师傅或者不是师兄弟的话,就必定有自己打自己的感觉!要真正"绝对"控制好自己,"对特定的肌群进行刺激,"就南辕北辙了。她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是太极拳锻炼。

我们在练习时,常常要求把握好运动时的姿势,使得动作效果达到最佳;在各个体育项目中其实都有比较明确的讲究,或者就叫做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同样的运动状态会有不同姿势,但最好都能有科学的衡量方法,这是一般状态下的说法。

对于太极拳练习, "运动时的姿势",在真正内外相合的高手面前,无任那个姿势都可以给我们以下四种感觉:

象一筑墙,象一块布,象一个球,象一个洞;

象一筑墙时,铜柱铁壁,中定无隙;

象一块布时,薄到无厚,水性随心;

象一个球时,浑然一体,圆活自如;

象一个洞时,其形莫测,如临深渊;

所有这些感觉,都是在我们自己所给的条件中形成的!高手都只不过是自己在打拳!

第十三篇《无为心法》

大道无形,唯一清净,无欲无争,心境平平;

举手投足,谨言慎行,来合法度,去应天命;

客令为天,己行是臣,随之就之,唯命是从;

真我无欲,仅通他心,我从君愿,意依君行;

你先我先,来去有门,出则神往,虚灵乾坤;

循环走转,和谐心明,进退无为,逍遥真君!

签名:甜酸苦辣铺路,春夏秋冬耕耘;东南西北照应,上下左右轻灵。

雷生霖

20xx年3月6日于上海

更多相关推荐:
打太极感想

太极何为太极本学期的体育课我选了武术我们主要学习了打太极我了解了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用法是开合发踩着高跷来使用长枪长柄大刀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

学太极感悟人生

11DV99Dm2M学太极感悟人生陈云社会体育1011学号:20xx330026摘要: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关键词:太极拳起源流派发展保健和谐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学太极,创和谐。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

太极感悟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一太极拳系内家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二练太极拳有三到神到意到形到如身法正确则进步甚速每日有不同之感觉学者宜...

学习太极拳有感

学太极拳有感随着近日老师开始较深入的讲拳理和练拳方法我越来越感到练太极拳本身并不难难在理解确实是悟到即到一是老师讲得明白有理论有实例有步骤有方法通俗易懂二是习者的思维悟性理解力我感觉练太极拳已不应称是练功夫了而...

太极感悟

太极感悟坚持是一种毅力感悟是一种智慧养心是一种修养健康是一种幸福不争不强不傲不怠感受快乐品味人生

太极感悟

太极感悟我是第一次学习太极拳一点太极拳基础都没有在学习太极拳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的体会是练拳不但能修身更能修心记得第一节课是老师教我们首先要心静只有你真正的静心心来才能感悟到太极韵味静心首先要放下不仅是肌肉更重要...

太极拳修炼感悟

太极拳修炼感悟太极拳功能之研究张宝银愚谨记恩师王志宏先生见注谆谆教诲坚持不懈研习太极拳走架行功推手摸劲读书求理默识悟道移樽就教于前辈诚心向学于同仁心得体会千头万绪今疏理归纳题曰感悟絮絮道来就教于高明大家并与同仁...

体育选修课太极拳期末感想

我与太极拳还记得刚刚步入大一第二学期我的第一次选修课就到来了对于所有的课程都茫然而不知所措急着刷人人水论坛各种询问学长学姐想要知道什么课最好过老师有趣又不严格上课轻松考试还简单的对于我这个从小运动神经就不发达的...

太极拳体育课感想

对体育课的感想很快这一学期的体育课又要结束了我们也把二十四式太极拳学完了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对太极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曾经怀着好奇的心情百度了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

太极拳学习感悟

太极拳学习感悟陈潮勇20xx年9月无论何派太极拳站桩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入手方法即使是功夫到了很高阶段站桩仍是经常的必修课站桩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体的放松通过形松求得内心的安逸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

学习太极拳感想

学习太极拳有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太极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名词电视上有太极宗师公园里有练太极的老人对于太极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它是在大一上学期的体育课上最初印象就是一个字慢一开始我认为学习这个是很...

学习太极拳的感受

学习太极拳的感受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太极拳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

太极感悟(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