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

时间:2024.4.21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1)

广西师大附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一、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生事物,同时也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亮点之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包括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两种形式。两种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科知识的延伸、拓展与提升,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表现为教师不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自己去获得结论;而研究性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可以是属于某一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多学科知识的,它需要安排一定的课时来开设,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主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后者更接近于科学研究活动。同时,两者又是交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而研究性课程又是学科知识的拓展、加深和应用。

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已经列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即将颁布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全国所有的普通高中学校都必须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有高中学生都必须取得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

2、广西师大附中已经通过教育厅的验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同时,学校还将努力跻身于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行列。就当前形势而言,作为示范性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学校发挥示范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可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还可以学会与他人分享与合作,增强团队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广西师大附中决定,在20##届高一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该年级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我们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年3月)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为了加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领导和管理,我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学校各职能部门协作、高一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直接参与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为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召开师生动员大会。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分别在高一年级全体教师和学生中召开动员大会,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3、进行理论培训。首先,我们组织任课教师学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等文件,下发《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一书给教师人手一册,让全体教师深入领会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其次,我们组织全体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广西师大附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让学生懂得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门必修课程。

(二)选题阶段(20##年月4-5月)

1、征集课题。面向全体师生征集研究性学习课题,然后由中心组进行汇总,汇集成《广西师大附中研究性学习参考选题》,印发给学生作选题参考。

2、指导学生选择课题。首先,任课教师下到各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认知基础和人力、物力、财力条件等)选择研究课题。其次,实施中心组成员开会研究学生初步选定的课题,将相对成熟的课题定案,将不成熟、不合适的课题退还学生,要求学生修改或更换。学生选定研究课题后,可自由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每组5-10人),自由选择指导教师(每个课题1-2名),然后由实施中心组进行平衡、协调。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登记表。制定研究方案时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内容:课题的提出,研究的基础和条件,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课题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课题组人员分工,预想的研究成果和形式等。要求每个课题组填写《广西师大附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登记表》一式三份。实施中心组对所有的课题进行审核研究,批准立项,并加以分类、编号;同类课题组成大课题组,由实施中心组委派一名教师作为总负责人。

4、举行开题大会。首先,指导教师下到课题组指导学生准备开题大会材料:课题实施方案(文字材料)和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电脑演示软件)。其次,要求每个课题组在开题大会上都必须展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

(三)实施阶段(20##年6-8月)

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而暑假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黄金时间。在暑假到来之前,我们提出了如下要求:

1、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资料,进行实地采访,开展调查研究,指导教师随时随地进行指导。

2、在每一次研究活动中,课题组必须做好研究活动记录,建立研究档案,为评价提供依据。

3、课题组必须认真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制作成果作品(电脑软件),为结题作准备。

(四)结题阶段(20##年9-10月)

1、学生上交研究成果作品,实施中心组进行初步评价,然后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进一步作鉴定,评选优秀研究成果。

2、举行结题大会,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并回答老师、同学们的提问,通过专家组的鉴定。

3、张榜公布优秀研究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4、总结课程实施情况,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将学生的优秀成果结集,并向有关部门和报刊、出版社推荐。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会和思考

经过9个多月的研究探索活动,广西师大附中的第一轮研究性学习课程已接近尾声,目前,我们共收到学生上交的研究性学习成果60多项,其中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研究资料、电脑作品和感受体会文章等200多篇(件)。总览这一篇篇、一件件凝聚着学生心血和汗水的研究性学习作品,回顾开展这一活动的历程,我们的感受和体会是:

1、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是研究型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在这门课程中,从课题的选择到成员的组合、研究过程的实施都有学生自己定夺,老师、学校扮演了服务、指导角色,学校为学生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办法和操作步骤,学生自己选择比较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为研究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己拟订计划,主动去搜集资料,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自主组织阶段性小结、论文交流、评估等活动。为什么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这么高的热情,我们也作了反省,很可能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了学生的潜在能量,因而压制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表现为学生自觉行为增多,对社会和生活关心程度提高,开始注重人格、人品的内涵。我们的课题涉及社会文化、人文历史、环境保护、旅游消费、心理健康、学校教育等方面,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调查、实地观察、资料整理和撰写课题报告,不仅拓宽了学习空间,学到了书本上和校园内学不到的东西,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更为主要的是他们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有了提升,懂得了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3、研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宗旨。通过实践,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比较多的学生开始喜欢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待问题,学生的科学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发现、理解、调查、设计、讨论和评价等研究方法,同时加强在合作、竞争、创新、自尊等心理品质的指导,还根据课题设计不同的调查研究过程的表格,帮助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档案,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悟和反思,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发现和研究课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践探索,我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也有比较深入的思考:

1、如何为研究性课程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到知识目标多层次、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迁移和突破,它集中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反映了当今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了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学科门类多,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图书馆、实验室等教育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如何来适应学生们课题研究的需要;如何解决研究性课程的需要与学校条件落后的矛盾;如何确保研究性课程的时间、地点、设备的“三落实”,都是我们要进一步考虑的。

2、如何把握研究性课程与学科学习的关系。学科考试是学校、社会、家庭最敏感的话题,也是我们学生的出路所在,有的老师、家长不竟要问:研究性学习对高考有用吗?老师、学生忙于“3+X”,本身工作繁忙,应试压力很大,又要抽调时间和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业负担,加上研究性学习成绩不列入高考,自然会遭到部分教师和家庭的反感。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需要赢得社会、家庭和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当然研究性课程要积极渗透学科知识,在学科内容的背景下,由学生选择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生活实践有关的课程进行研究。但同时也要防止研究性学习学科化,进而成为单纯的学科竞赛辅导或解题研究,这就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用意。

3、如何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刚刚起步,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上的革命,今年高一年级是试点,以后将普及到整个高中段教育。研究性学习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活力,但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刻不容缓。学校是始终为培养人才而存在、而奋斗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领会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不断借鉴吸收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和经验,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2)

谈中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社会调查问卷设计指导

社会调查法是文科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的方法虽然很多,对于中学生而言,问卷调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根据研究课题明确调查目的,设计各类调查问卷。然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样本,通过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完成事先设计的调查项目。最后,由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果的一种方式。由于它遵循概率与统计原理,因而,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也便于操作。这一方式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除了样本选择、统计手段等因素外,问卷设计水平是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调查问卷是沟通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对象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指导学生设计出科学合理调查问卷,是课题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科学性的保证。根据指导学生设计桂林市“白色污染”调查(学生后来放弃此课题)和桂林市民文化消费调查两个课题的调查表,认为在课题开展前,应对学生进行调查表设计的相关培训。

一、问卷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问卷的设计与制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设计与修改阶段,3、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根据研究的课题,使调查目的明确化;确定调查样本的范围、对象及调查的方式,对已有资料、信息加以分析,确定汇总、分析方法,设定各种假设的结果。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个阶段,使得刚开始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或设计的问卷不全面,或脱离课题要求。

设计与修改阶段:确定调查项目,设定提问的形式、内容、语气、措词用字、提问顺序和回答形式。初步走访部分被调查者,通过面谈,了解被调查者的信息,急时调整调查的内容、语气、用词等,使被调查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反映真实情况。通过反复模拟试验,对问卷存在的问题作多次修改。这个阶段是式设计与制作调查问卷的重要阶段,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要问那些内容。应该指导学生与部分被调查者面谈,了解被调查者的信息,急时调整初步制定的调查的内容,通过反复试验来完善调查表。

实施阶段:印刷、校对,完成调查问卷。

二、问卷设计的格式

问卷设计的格式一般可分为四部分:1、标题, 2、问卷说明,3、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4、问题与回答栏。

标题:一个醒目的标题,能让被调查者很快明白调查的意图。

问卷说明:首先是问候语,并向被调查对象简要说明调查的宗旨、目的和对问题回答的要求等内容,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同时解除他们回答问题的顾虑,并请求当事人予以协助。如果是留滞调查,还应注明收回的时间。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是关于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年收入等的提问项目。该项往往是根据属性分类的重要依据。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等这些是分类变量,可放在问卷的问题前面,以便进行数据处理时方便些。

问题与回答栏: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问卷一般把问题与回答栏分开,形成问卷和答题卡,有利于重复使用问卷,减少研究成本。

三、问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问卷设计中,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1、主题明确。根据调查的目的,确定主题。在问卷设计之初要找出与调查主题相关的要素,问题必须与调查主题紧密相关。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违背了这样一点,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且干扰对调查分析与结果的推论。注意紧紧围绕调查主题,问卷题目的表述要简洁、明确,内容要生动活泼,接近生活。题目要求尽可能用中性词语简要陈述,避免使用敏感性词语,以免影响被调查者的态度。

2、一般性。问题的设置应具有普遍意义,这是问卷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

如:(有关“白色污染”的调查最初的问题设计)你买菜时一般自带:

A、竹篮  B、塑料筐   C、布袋   D、塑料袋   E、……

如果统计指标没有必要那么细,那就犯了一个"特殊性"的错误,从而导致某些问题的回答对调查毫无意义。

3、结构合理。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被调查者的思维程序。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逻辑性、连贯性、条理性、程序性,所提的问题最好是按类别进行“模块化”。问题设置紧密相关,问题集中、有整体感、提问有章法,被调查对象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而不是发散的、随意性的、不严谨的信息。

如:(有关“白色污染”的调查最初的问题设计)

你认为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生产的发展太快   B、塑料制品回收太少    C、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

你认为市场上哪中包装材料应用最广?    

    A、塑料     B、纸    C 、布

你认为消除白色污染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A、焚烧   B、填埋  C、回收  D、使用替代品

……

从问题的安排顺序来看,给人一种东问一句,西问一句,非常凌乱的感觉,被调产者不能很快明白调查意图。

4、确定性。问题的提出要准确,清晰,便于回答。被访问者是否能够对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等等。

如:你对文化消费有何看法?

即使作为开放式问题,被访问者一时也难以作出明确的回答,答案也将是五花八门的难以汇总统计。

5、客观性。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问题要设置在中性位置,应作到能够让被调查者作出真实的回答。如果提问方式带有诱导性,得到的结果是问题设计者想得到的,而不是被调查者实际的想法。

6、便于整理、分析。问卷设计应考虑到问卷在调查后的整理与分析工方便可行,容易得出调查结果,以及调查结果有说服力。

调查问卷往往是将一些定性的事物进行量化,这要求调查指标是能够累加和便于累加的。调查的结果又是将量化的现象进行定性分析,这要求指标的累计与相对数的计算是有意义的,通过数据能够说明所要调查的问题。

7、长度适宜。所提出的问题不要过繁、过多,回答调查问卷的时间不应过长,以免引起被调查者不耐烦的情绪。

8、通俗易懂。调查问卷应使被调查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合作,如实回答。所以调查问卷中的语气要亲切,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使调查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

总之,在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调查问卷时,除要遵循八个设计原则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己,如何获得他人帮助,配合自己开展工作,如何从他人获取想要的信息的能力。这些不仅是采用社会调查法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得以正常开展的,而且应该使之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心得。

附1: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问卷

1.你认为市场上哪中包装材料应用最广?    

 A、塑料     B、纸    C 、布

2.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A、知道     B、不知道

3.你认为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生产的发展太快   B、塑料制品回收太少    C、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

4.你认为消除白色污染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A、焚烧   B、填埋  C、回收  D、使用替代品

5.生活中,你是否考虑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A、尽量避免  B、偶尔避免   C、从不考虑

6.你使用过的一次性的塑料袋是如何处理的?      

A、扔掉   B、烧掉    C、二次利用

7.你平均每周使用多少个塑料袋?

A、5个以下   B、5至10个    C、10至20个    D、20个以上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3)

研究性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已经纳入国家新课程体系中,成为一门最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最具有活力的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强调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科学研究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成为学生学习和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这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

教师如何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按研究性学习的应有之义,教师既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去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也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本文拟对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策略作一探讨。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应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千方百计地将学生引向已有的结论。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态度,而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那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呢?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本人认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成为: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他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和“教练”,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当然,这里的指导不是指传统的解惑、解难。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课题各不相同,教师对学生课题最后得到的答案事先并不很明确,因此所谓的“标准答案”事实上已不复存在,将学生引导到早已有的标准答案上的指导路径也已经失灵。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什么呢?归结起来,大约为: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这种指导要求教师一方面能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输送氧气,让它能燃烧起来;另一方面则是运用老师的知识积淀、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即所谓的“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之一,教师有责任参与研究性学习指导工作,从目前的学生现状看,教师的参与也是必需的。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研究课题应该熟悉,才不至于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尴尬,这就要求指导老师对课题必须有先于学生和深于学生的了解。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除了作为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之外,别无它法。教师的参与可以是交互式,可以是同步式,可以是间断式等。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是其工作的前提条件。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经常深入到学生课题组的活动,倾听和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掌握活动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自主管理的。由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差异会导致各组活动的管理组织和活动质量有较大的不同,各组工作侧重点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困难、问题,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还会发生各种意见分歧和情绪波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来说,如创设轻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及时组织课题组之间的汇报和交流,一旦发现课题组活动质量有问题要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之以恒的积极性等。

●活动指导系统中的合作者

研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已不能单独地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技术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因此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必须建立一个由学校、家庭、社区组成的大系统,而其中学校这个系统又由领导、总负责教师、各科任教师(指导老师)、班主任、学生研究小组负责人共同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系统。而各位指导老师是这个活动指导系统的一个分子,必须充当好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学会欣赏自己的协作对象。相互合作的教师,参与活动的学生。协调好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学生与家长间的工作,使研究性学习得到顺利进行。同时,主动积极参加教师指导小组的工作,是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它有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调。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是教师职业责任心和学术胸怀的体现。 

●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拓者

大多数教师以往所熟悉的主要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对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资源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并用来教育学生,则很少关心。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内容在时间空间上的开放,与学生周围社会和社区的密切联系,要求寻找、发现和利用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是这些教育教学资源和材料的主要发现者和开拓者。他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去寻找:一是校内,如视听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图书杂志以及本校其他老师的学术专长等;二是校外,如家长的专业和职业、学校周围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文化遗址、社区特色、企业团体等。教师不仅要了解情况,而且要为与这些部门建立联系而作必要的努力,这些关系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不可少。教师在这方面的努力,反映了教师的开放意识,联系社会实际的愿望和办事的能力。

教师上述角色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以研究性学习为开端,教师将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一个良好契机。我们只有虚心下来甘当学习者,和学生一道亲自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不愧为人师表。

(二)积极介入学生的研究活动,注意把握指导的适度

研究性学习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选题阶段、研究阶段、结题阶段。每个阶段目标要求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的指导方式也应当有所变化。具体说来,研究性学习各阶段的教师指导大致如下:

●准备阶段,注重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以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旧模式的根深蒂固,面对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他们不能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也不知如何来计划安排这种形式的学习。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解决好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我们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理解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就是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形式一样进行的学习,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和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研究性学习成果,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产生也想试一试的迫切愿望;我们要让学生熟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查阅法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课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如学科实验的改进研究就比较适合实验法。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的探讨就比较适合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当然,更多的研究是多种方法并用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如何观察,如何实验,如何调查和如何进行资料查阅等做更为具体的指导。我们认为,只有交给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钥匙,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畅进行,当教师真正把钥匙交到了学生手里,研究性学习也就真正开始了。

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很多形式。如方法讲座,参观学习,个别化指导,提供文字资料和网站等等。

●选题阶段,注重分析论证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开始,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往往会圈定范围,甚至于给学生指定一些课题,这大大地束缚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手脚,有时还会挫伤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曾做过选题的对比实验,一是限范围选题,二是无范围选题,比较发现,限范围选题时学生的局限性很大,重复选题特别多,而无范围选题,学生的选题内容丰富,有许多选题往往超越了教师的想像,创新性强。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不要受到所教学科的影响,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本身就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那么,我们在选题时应注重什么呢?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们选题尽管十分丰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科学性,合理性,意义性,可行性,合作性以及选题的大小等。因此,教师参与课题论证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一位学生研究选题为“中国水资源调查”,论证时我和学生们共同分析:此题虽然有意义很大,但“中国的水资源”范围太大,即使不亲自到各地去实地考查,通过资料查阅,就中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困难的,能否将范围缩小一些,利用身边的现有条件来进行呢?于是,他将选题确定为“桂林市水资源状况调查分析”,他希望通过水资源的调查分析,提出两江四湖水质保护的有效措施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这样的选题既容易操作,也很有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时不能像批改作业一样,直接对选题作出正误判定,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选题加以论证,发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共同完善,从而得到选题论证的目的。

●研究阶段,注重检查和督促

研究性学习更为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如何去进行研究。选题的不同,研究的难度和时间也不相同,有些课题可能会花费学生不少精力的。我们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在选题及研究的开始阶段,往往热情很高,十分主动。但是,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研究进度比较缓慢的时候,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就会降低,甚至于会停止研究,凭想象弄一个结果敷衍了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督促检查。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督促检查不同于作业和课外练习的检查,其一般的方法有:

1、定期深入课题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或要求课题组定期汇报课题进展。

2、定期举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会,让课题组在交流会上展示他们的阶段性成果,教师作出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引入适度的组间竞争,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热情。

3、进行组间互查,相互督促,相互启发。

4、参与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帮助课题组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结题阶段,注重成果的形成和恰当的评价

尽管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但课题的结题仍然十分必要,写好规范的结题报告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求的一项内容。

我们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时发现,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取了大量感性材料,但他们缺少去粗取精的方法和归类分析的能力,不知道怎样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不会写结题报告。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在结题时,教师要注重在结题形式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首先,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选择结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并对有关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结题应递交的材料有哪些(如开题报告,研究活动记录,收集的资料,总结性成果和个人的体会等)。再者,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辅导或提供必要的结题样式等方式,对每项内容的撰写格式加以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教师要注意防止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我们设计了“研究性学习评价表”(见附图),此表采取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基本反映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新颖性。

在结题阶段,为了更好地总结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展示和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我们还组织召开了研究性学习结题大会,让学生宣读结题报告,演示研究成果,大家畅所欲言,取长补短,这又可使研究性学习再掀起一个新高潮。最后,我们还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如有关建议,调查报告等)结集出版,或者上报有关部门,以扩大其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模式,我们仍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以上拙见,权作引玉之砖. 

附图表:

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策略(4)

研究性学习及其教师角色定位:“促进者”

                                                  

本文认为,界定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权限,理顺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由“师道尊严者”转变为“促进者”,是真正实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理念至为关键的一环。

一研究性学习,指《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以及《普通高中课程实验》(2003)中设置的一门超越学科的、以探究为学习方式的、独立的综合课程。它是新课程体系中的新课程形态,被认为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设计的神来之笔和新的生长点。

研究性学习的设置,基于对传统教育的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是,教育结果总偏离我们所预计的目标。一些研究表明我们的教育只能培养打工仔,而培养不出老板:老板的学历往往低于他们的打工者,书读得越多,越当不了老板。研究者尖锐地指出症结在于:我们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会“解题”的人,而培养不出会质疑、会提出问题的人,培养不出作为老板所应具有的问题意识、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为了学生有机会探究和体验。研究性学习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对象保持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发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本质上说,研究性学习属于一种经验性课程,注重探索的过程与探索的体验。可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课程目标与成人的研究有所区别,并不指向于问题的解决,而是指向于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开展研究、通过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等。通过研究,让学生获得了对自然、对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让学生置身于实践、勇于创新。

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也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养成关心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应试教育使学生富有竞争精神,但同时造成了合作意识的缺失。小组式的研究性学习有机会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规范,学会团队沟通技巧,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探问、考察、审视、反思等亲历社会实践的活动,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学会思考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承担起解决自己身边的现实社会问题的责任和使命。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扮演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的角色,教育的中心活动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但是,教师的权威身分正受到挑战。

其一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知识爆炸,知识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自由传递信息的新技术(网络)导致信息公开和共享,人类社会迅速由“前愈文化”社会向“后愈文化”社会转变——年轻和一副灵光的脑子是占有信息的巨大优势,这就导致了可能不是长者而是年轻人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会出现“文化反哺”的现象。同时,在信息时代,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知识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要让学习成为一种探究。由此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是:作为教师,既然所能传授的知识有限,而且不太重要,那么,我们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其二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挑战。人本主义教育论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注入式的,对学生的生活指导则是行为控制,学生被置于一个不平等的、依附的和被控制者的地位,没有自我,没有发展的探索权和主动权,最终导致了受教育者人格发展受阻,人不能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从而不能实现教育的最高价值——“自我实现”。因此,教育应侧重于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

面对挑战,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有人提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双方是互动的。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这种“双主体”的做法仍体现不出学生的彻底解放。因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表现为学生与问题间的互动,人际关系表现为同伴间的合作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全身而退,作一名促进者,相当于“足球赛场的教练”,“放风筝的人”,或者“导演”。

“促进者”的作用是什么呢?是指导和帮助。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人,而不是等待接受知识的容器,促进者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真诚的关系。在教育中,促进者的作用表现为: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维持某种有益于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

具体到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主要是不为。在实践中,笔者认为教师的有所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应试教育的历史惯性及其仍然客观存在,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对研究性学习可能会影响高考心存疑虑。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讲清楚研究性学习与提高自身素质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二、在研究规范方面给予学生指导。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未知领域,需要进行必要的学习。现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有较高要求,因此,教师都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对科研规范和科研过程并不陌生。给学生以指导是完全可能的。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推荐阅读材料、组织学习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研究的基本知识。

三、协助学生提升课题和制定规划。研究性学习的探究性课题都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学生限于认识能力,往往在选题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只凭兴趣来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因此对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初步的研究价值缺乏理性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相互启发,确定适当的研究课题。

四、维持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由于研究期长,学生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或者出现偏离研究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定期安排研究情况交流与汇报,时刻关注学生的研究进程,及时给予鼓励,或者引导学生做出调整。

五、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评估。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与方法,不能强求所有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都富于价值。但是,研究性学习结束时的评估与反思,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没有反思和总结,只能说有经历而无体验。适当的奖励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研究行为,召开经验交流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亦有裨益。

作为经验性课程,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的越俎代庖或包办代替都会违背研究性学习的本意。除了做好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陪衬性工作之外,教师不能插手其中,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希冀学生找回本体价值,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实现自我”。

更多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陈劲松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该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自主性...

3-2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20xx20xx学年度新民学校小学部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来说小组合作尤其重要对于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小学生来说分组最好还是以位置顺序为宜因为学生之间比较熟悉也有利于交流和沟通对于教师来...

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研究性学习的反思李淑娟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人们不禁要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怎样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时代...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河北清苑中学韩韬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相对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探...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篇一高中研究性学习gt教学反思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

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

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李敏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因其致力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日益受到师生的欢迎笔者亦将其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辅助教学应该说还是挺有成效的首先学生上语文...

研究性学习活动反思

一份惊喜一点遗憾小小塑料袋成果汇报课教学反思也许在观课老师眼里这不是一堂成功的展示课但是我却心满意足了因为孩子用心参与了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结果固然重要当时过程更让人欣慰当我刚走进教室迎接我的是一份惊喜我有提醒孩子...

研究性学习报告写法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写作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形式多样有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一般由标题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标题标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整篇论文中起画...

高中 研究性学习报告 范本

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名称发展中的问题电子垃圾课题组成员课题的提出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制造了大量的电子垃圾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18的速度增...

研究性学习范例

附录2综合性学习活动例选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立夏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越来越少这次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立夏引领学生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1查找资料介绍立夏启动课上由于孩子们在课前已做了充分的收...

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小组分工1进行实际调查并结题工作2进行实际调查工作并写论文3进行网上调查并结题工作进行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且协助结题工作进行有专业人员中探问收集且协助结题调查地点学校华科附中调查时间假日周末与寒假调查问题学生问卷调...

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成果集

前言高中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合作与实践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口和落脚点在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研究性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生在教师...

研究性学习教学反思(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