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总结刘莉】

时间:2024.4.2

让文学之美静静流淌

——新课程培训总结

刘 莉

7月19-21日,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每位教授都将自己渊博的学识尽情展现,我也受益匪浅。而在此次培训中,易晓老师上的一次《边城》的公开课最令我感触,很受启发。

易老师上的《边城》完全抛开了传统语文的讲解模式,她用一种心里最深层的对美的渴望来勾起学生对《边城》美的探索,对文学之美的探索。在阅读与讲解,在文本与材料中,在教师引导和学生朗读中,不仅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之美、淳朴之美渗透在学生的血液之中,文学之花更是开放在学生的心里。语文老师不能是文学作品的“粉碎机”。在文学作品课堂教学里,不应该是美的终结,而应该是美生发的起点。

《边城》是一部用生命写成的诗,它的每一句都是挥洒着生气的歌唱,它的每一个人都洋溢着美的期许。作者沈从文以朴素、饱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遥远世界的风景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作为老师,显然不能对此视而不见。易老师,在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里面,首先关注到的也正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领会作品的诗意美”。围绕这一目标,易老师的课堂,首先从学生对作品中提到民俗的感知入手,让学生从作者对这些民俗活动的描

写和叙述中,慢慢体会到这些古老习俗背后,隐藏着的边城人的性格和生活氛围。课堂教学过程展开,一如作品的文字一样,缓慢而又宁静。易老师此处没有做太多的所谓的引导与分析,而是在与学生的共同诵读中,将大家置身于边城的自然、和谐、安宁、真率之中。这或许就是这篇作品所需要的诗意的情感奠基吧。

从阅读中解读文本,从阅读中感受美,这是语文教师对文学最质朴的追求,最发自本源的渴望。而教师该如何解读文学之美呢?首先,教师要从作者视角出发,把准文本的价值取向。文本实质上是作者生命情感的符号化形态。不仅是读者希望与作者进行生命情感的沟通,作者同样非常希望通过文本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生命情感。每一篇文章都表达一定的主题,透露作者的价值取向。对文本基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是解读文本的最低要求,也进行文学性解读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读者的阅读,不是被动、静止地接受作者给予的结论和意义,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期待视野”,根据作品中的“空白点”和“不确定性”等“召唤结构”进行思考、联想、想象、填补、反思,从而分行出看书的新的意义的过程。而易老师在教授《边城》之前,阅读了大量关于沈从文的资料,对沈从文的经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对淳朴生活的渴望都成为易老师解读《边城》最好的素材。

第三,要凸显学科的确良本体特征。语文教师的职业性阅读,应该有明确的语文目标意识和语文学科意识。语文教师必须有“语文”的敏感,应该从文本的众多综合信息中,根据“语文”的需要,作出

“语文”的选择----为了完成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进行富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取舍。文学就是一种美,是一种人性之美,思想之美,但这些都隐藏在千百万个字词之后,语文老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些美,感受到文字背后作者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同时,用一颗温柔之心勾出另一颗温柔之心,让学生不仅能够看得懂,能够说得出,还要能够写得出。

最后,教师们还要做到“心在文本中”, 文本是充满生命的载体,要求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所谓“对话”,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动和沟通。如果将文学看做是机械的,是无生命的,我们永远触摸不到文学的实质,那么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是不可挽回的遗憾。正如《边城》是先生永远的梦,那么,让学生们能感受到文学之美便也成为每个语文教师的梦了。


第二篇:新课改总结


新课改总结

一 、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我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三、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蹦出创造的灵感。

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让学生乐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体验、感悟课程。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多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空间,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感悟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热情,从多个角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淡化对结果的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1、评价内容多样化。

即单元达标、阶段性考察、古诗文背诵、大阅读、课本剧表演、手抄报、电脑报等。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评价方式多样化。

(1)口头评价。如“你读得一个字也没有错。”“你读得真好!你是怎么读的,能说说吗?”“你真会动脑筋。”等。

(2)作业评价。如:“有进步”,“你真棒”,“我真佩服你”等。

(3)及时评价。如建立家校联系簿,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强调激励、关注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六、改革感悟

1、评价体制的脱轨。我们的评价改革,只是小范围的评价改革,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评价体制。在贯彻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和旧有的评价体制进行正面的交锋。好像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原体制的强大,而且似乎有坚不可摧的态势。对于正面的交锋,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都会有思想准备,但课程实施到今天,同是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的课程改革与旧有体制的力量如此不成比例,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甚至严重地削弱了参与者的信心。评价体制的改革,才是改革的关键点。

2、对教师工作方式的改革。新课程要求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做反思型的教师,应该说,新课程对教师,尤其是对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推进语文课改,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理念,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可惜我们的评价机制在越来越重视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却总是忽视教师这个群体,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却总是记不起我们还应该对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越来越强调人文化的同时,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却正在逐渐失去应有的人文。

七、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中,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们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也正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离目标还很远。我们的课程改革工作,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也许最恰当不过了。

课改是事业,意义在奉献;课改是科学,价值在求真;课改是艺术,生命在创造。课改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奠基工程。课改与我同行,课改与我成长。

更多相关推荐:
外出学习新课改总结

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专题培训活动之心得体会胡瑞20xx.6.1020xx年x月x日—2日,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榆林进行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学专题培训活动的学习,短短的两天时间,听…

新课改总结

新教法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

新课改总结

新课改工作总结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新课改总结

高一新课改总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方面强调课程教材的三级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则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更大改革,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发展目标,这对学校教育教学及…

地理新课改总结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总结甘肃省开始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经过了半年的实践,对于高一地理新课改有了一些心得…

英语新课改总结003

英语新课改总结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把自己的课改总结与大家交流。通过新课改的探索,全体教师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

广河二中新课改总结材料

广河二中实施高中新课改总结材料20xx年秋季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按照省州县的新课改精神和要求,于20xx年x月开始在我校陆续展开。从8月份开学起,我校高一教学工作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在新课改准备和实施过程中,…

关于针对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

HRPlanningSystemIntegrationandUpgradingResearchofASuzhouInstitution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强化研究有效实施扎实推进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河西中心完小20xx年6月1根据省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的统一部署在兰坪县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

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情况总结

高中新课程实验总结巩义市第四高级中学20xx年12月4日巩义市第四高级中学实施新课程总结我校自08年秋季开始积极响应省课改高中号召全面实施新课程实验在实施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们有喜也有忧我们看到希望却也存在着不少...

新课改培训学习总结1

新课改培训学习总结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

新课改工作总结

市一高关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总结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xx17号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xx4号精神的要求按照河南省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自20xx年秋季我校全面开...

新课改总结(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