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素材)

时间:2024.4.1

第1-3章复习要点

1、  细胞内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

2、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脂肪

3、  酶的特点是?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4、  碘是人体合成什么的原料?甲状腺激素 钙是人体什么的主要成分?骨骼 铁是人体合成什么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 镁是植物合成什么的重要成分?叶绿素 磷是组成细胞什么结构的重要成分?细胞膜

5、  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淀粉、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

淀粉:碘液;变蓝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红黄色

脂肪:苏丹Ⅲ;橘红色

蛋白质:双缩尿试剂(0.1g/ml的NaOH, 0.01g/ml的CuSO4);紫色

6、  植物的多糖、动物的多糖各有什么作用?动物合成糖原储存能量,植物,形成淀粉用于储存能量,形成纤维素形成细胞壁

7、  动物饥饿或冬眠时,有机物的消耗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8、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 磷脂、蛋白质、多糖(外有内无)、胆固醇 其中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9、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那几种?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主要方式是哪一种?主动运输

10、              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

11、              三羧酸循环、H与O结合生成水依次在线粒体的哪里进行?线粒体基质/内膜

12、              生物学发展进入细胞水平的标志?显微镜的发明 进入分子水平的标志?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13、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氨基酸的通式、肽键的结构  H
                   |
                R—C—C OOH   —CO--NH- 
                   |
                  NH2  

14、               

15、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结构:半流动性 功能:选择透过性

16、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哪几种 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17、              线粒体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核糖体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中心体功能?有丝分裂有关 内质网功能?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代谢 高尔基体功能?蛋白质的储存、加工和转运

18、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9、              病毒的种类DNA/RNA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0、              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第4章复习要点

1、  酶的定义: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

2、  ATP的中文名称、结构简式 腺苷三磷酸 A-P~P~P

3、  叶绿体层析在滤纸条上的名称和颜色分布 自上而下:胡(橙黄色,蓝紫光)叶黄素(黄色,蓝紫光)叶绿素a(蓝绿色,红橙光、蓝紫光)    叶绿素b(黄绿色,红橙光、蓝紫光)

4、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量变化光:光能-活跃化学能  暗: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5、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6CO2+12H2OC6H12O6+6H2O+6O2

6、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温度、光照、CO2浓度

7、  有氧呼吸的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无氧呼吸的2个反应式  C6H12O6→C2H5OH(酒精)+CO2+能量、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8、   

9、  呼吸作用的意义 氧化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              糖代谢的途径  

11、                   多糖分肝糖原与肌糖原,肝糖原能合成葡萄糖

             第5章复习要点

1、  眼球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  反射弧的组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  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  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4、  脊髓的功能  反射,传导、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

5、  激素调节的特点 高效性、特异性

6、  列举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生 长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

7、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分别是?机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吞噬作用,特异性免疫

8、  顶端优势的原理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芽优先生长

9、  生长素的化学名称 吲哚乙酸

10、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培育无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11、              自主神经也叫什么?作用是什么?植物性神经;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12、              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反射在时间上的结合即强化

13、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形式?生物电

14、              听觉和平衡的感受器 耳蜗;前庭器

15、              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6、              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负反馈

17、              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是?接种疫苗

18、              生长素的作用 

19、              胚芽鞘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20、              听觉形成的过程

第6章复习要点

2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吸附,注入,复制,合成,释放

22、              什么是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3、              DNA复制的方式和特点?半保留复制,边复制边解旋

24、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25、              基因工程的三种必要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基因的化学浆糊—DNA连接酶(3)基因的运输工具一质粒                   

26、              基因工程的三大分支 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工程

27、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28、              获取目的基因的2种方式?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从生物体细胞中分离

29、              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那两方面? 

30、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第7章复习要点

1、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  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繁殖

2、  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有丝分裂后期的特点 

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  前期形成纺锤丝方式不同,植物两极直接发出,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末期形成子细胞方式不同,植物赤道面位置形成细胞板,在转变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赤道面位置细胞膜内陷,缢缩成两个子细胞

4、  细胞分裂后的三种状态(各举一例)不增殖细胞(神经细胞) ,暂不增殖细胞(肝、肾细胞),增殖细胞(动物骨髓细胞)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6、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 精子:细胞质均等分裂,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卵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精子形成过程有变形

7、  细胞分化的特点 稳定、不可逆

8、  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控制的条件  无菌,温度,PH值,光照

9、  图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10、              图解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过程

第8章复习要点

1、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的类型? 结构、数目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  物理和化学致变因素各举三例

3、  什么是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

4、  变异主要有哪三方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5、  图解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6、  单倍体育种有什么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简述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7、  遗传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婚前体检,适龄生育

8、  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

第9-10章复习要点

1、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哪些?  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生物化学,古生物化石

2、  生物进化的趋势和一般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3、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4、  现代进化学说的基本论点     

5、  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变异、选择、隔离

6、  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三个层次  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7、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8、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三大类?就地/迁地/离体保护

             全A模拟一、二

1.停止光照,C3的变化及其原因 上升、co2固定进行,c3还原受阻

2.停止供应CO2,C5的变化及其原因 上升,c3还原进行,co2固定受阻

3.突触传递的特点及原因  单向传递、突触递质的释放为单向的

4.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各自分泌什么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

5.细胞膜的功能由哪三点?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信息传递

6.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的近亲指什么? 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7.为什么酶促反应的水浴温度为37度  酶的活性最适应

8.生命调节的特点是什么?神经与激素共同调节

9.DNA四种单体的中文名称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酸

10.画出DNA一个单体结构简图,并标上各部位名称

11、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遗传变异

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多样性和适应性


第二篇: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根据大纲)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复习要点: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

(-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表示。结构通式如下:

NH2—CH—COOH | R

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的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6.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例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7.水有两种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的作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也都需要有水的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总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的作用:构成细胞中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如血红蛋白中有铁元素;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钙会抽搐,缺碘,大脖子病;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2.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

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NH-CO-.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此类推,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是极其多样的。

蛋白质的功能:a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头发,肌肉,羽毛。B催化功能,如酶c运输功能,如血红蛋白d信息传递功能,如胰岛素e免疫功能,如抗体。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酸分为两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糖类的种类: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常见的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的糖,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糖类的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5.脂质的种类: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的作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的作用,如鲸鱼,海豹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如企鹅。磷脂的作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

1.2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a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b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他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C魏尔肖补充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学说的内容: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菌的结构有:鞭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绝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生物。蓝藻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此外还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分子。不同点:原核细胞内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有拟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3.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是流动的。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也是可以运动的。(见书本68页图4-6)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具体选择透过性: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利用这个特点,可以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

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a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C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4.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具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少量DNA,RN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具有双层膜,有基粒(类囊体垛叠成),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少量DNA,RNA。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溶酶体:是“消化车间”。细胞器之间是协调配合的:例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线粒体供能。(见书本45,46页的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图)

5.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仁和核孔。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上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见书本93页)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相同点:都有丙酮酸这一中间产物;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都释放能量。不同点:a进行场所不同:有氧呼吸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有氧呼吸需要氧气,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c分解产物不同,有氧呼吸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是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D释放能量不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花盆里的土壤要及时松土透气;稻田要定期排水;包扎伤口要用透气的纱布;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种子储存时要干燥,低温;水果保鲜,温度零度以上低温。

6.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年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在阳光照射下才成功,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1845年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他把绿叶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得营养物质。然后,一半叶片曝光,另一半遮光。用碘蒸汽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不变色。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19xx年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卡尔文证明了二氧化碳中得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得碳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见书本101页到102页)

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a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第一步:水在光下发生分解,生成氧气和【H】;第二步: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DP与磷酸基团发生反应生成ATP. B.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第一步: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C5结合,生成两分子C3。第二步: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矿质元素(N,P,Mg)等。(见书本103页图5-15)

1.3细胞的代谢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水,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都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的方式。小肠吸收葡萄糖,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动运输的特点:不需要消耗能量,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主动运输的特点:既需要消耗能量,是逆浓度梯度进行,也需要载体。(见书本71页图4-7

和72页图4-8)

2.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和PH.酶的作用:催化作用,同无极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4.ATP:中文名: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是高能磷酸键。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ATP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水解,所以脱离下来,形成游离的磷酸,同时释放大量能量,ATP就转化成ADP。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磷酸结合,重新形成ATP.特点: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见书本89页图5-6)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有些是需要能量的,有些是释放能量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因此,可以形象的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5.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细胞呼吸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细胞的增殖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的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前期:核膜,核

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B中期: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C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这样,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级。D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细丝,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见书本113页图6-3)

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直接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全是高茎的.用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而且比例接近于3: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子一代就是Dd.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和是随机的。验证方法:测交法。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是1:1.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见书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如果没有细胞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生物体就不可能正常发育;使多细胞生物体中得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体细胞内含有本生物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3.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减小,新陈代谢速率减慢,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

实验部分:

1.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三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四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

2.显微镜的使用:先在低倍镜下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此时,调节细准焦螺旋。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作用:有助于研磨的充分;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作用:溶解色素。结果: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也就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染色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进行。解离时候已经杀死植物细胞,所以看不到动态的过程。观察时找到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在视野中看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本第5页图1-5和第7页图1-6.)

3.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是黄色圆粒,子一代自交,子二代有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比例接近于9:3:3:1.(见书

本第10页图1-8)

验证方法:测交法。让子一代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结果后代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比例接近于1:1:1:1.(见书本第10页图1-9).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有关概念: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5.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一定是色盲。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2遗传的细胞基础

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特征: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中得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特征:染色体不在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

2.1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的遗传实验: 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处理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实验: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详见课本23页“模型建构”。

2精子的形成过程:在减一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得同源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称为联会。随后,各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附着在纺锤丝上。不久,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样,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别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精细胞,再经过变形成为精子。(见书本第17页图2-2)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首先是卵原细胞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然后,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一和减二,形成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二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在减一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成为两个极体。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三个极体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见书本第20页图2-5)

4.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在进入。不久后,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这样,受精卵中得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得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 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见书本第45页图3-6).

4.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某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HIV病毒,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5.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两条链,反向平行,脱氧核糖和磷酸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见书本第49页图3-11).DNA分子中得遗传信息蕴藏在4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特点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6.DNA分子的复制:概念: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过程:开始时,DNA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双链解开,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条件: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7.遗传信息的转录:概念: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过程:第一步: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双链解开,碱基暴露。第二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随机的与DNA链上的碱基碰撞,当碱基互补时,以氢键结合。第三步,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第四步,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DNA双链恢复。(见课本63页图4-4)

8.遗传信息的翻译: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得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过程:详见课本第66页图4-6.

9.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一: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豌豆的皱粒,人的白化病。二: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囊性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0.中心法则的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流向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RNA的逆转录过程。

2.3遗传的分子基础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的实验:亲本:红眼雌果蝇(XWXW),白眼雄果蝇(XwY),子一代:无论雌雄全是红眼:红眼雌:XWXW,红眼雄:XWY.子一代中雌雄交配:子二代:红眼雌:XWXW, XWXw红眼雄:XWY ,白眼雄:XwY.(见书本第29页图2-10)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型菌无毒,S型菌有毒。格里菲斯的实验: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书本43页图3-2)艾弗里的实验: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见书本44页图3-3)。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4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例如: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原因:外部因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内部因素: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特点:普遍性,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多害少利性。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应用:“黑农五号”大豆,高产青霉菌株等。

3.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四种:a缺失,如果蝇的缺刻翅;b重复,如果蝇的棒状眼c易位,如夜来香和d倒位。 4.染色体组:细胞中得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单倍体育种: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优点:获得的植株,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且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多倍体产生的原因: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后,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6.基因工程:最基本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质粒。基本步骤:“四部曲”: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见课本105页相关内容。

2.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成果: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意义:人类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6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得个体并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形成了不同的物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例如: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详见课本第103页)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详见课本第125页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复习要点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详见课本46-47页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其他植物激素:a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应用: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加长度;处理芦苇,可以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市场上生产的乙烯利可以用于催熟。

3.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结构基础——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产生反射的大致过程: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这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而临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

2.5人类遗传病

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A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维生素D佝偻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B多基因遗传病,常见的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而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检测和预防方法: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如进行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

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将兴奋向前传导。(见课本18页图2-2)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特点:只能单方向传递。

3.人脑的组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调节中枢,控制生物的节律等)、脑干(如呼吸中枢)、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脊髓(低级中枢)。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学习、记忆、思维。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4.激素调节: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5.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的发育,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促进新陈代谢。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的含量。胰岛血糖素是升高血糖。

7.体液免疫:过程: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基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细胞免疫过程: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被吞噬、消灭。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反应。 8.艾滋病: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

3.4种群和群落

1.种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叫做种群。基本特征: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详见课本63、64页)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种间关系:捕食(狼和兔)、竞争(牛和羊)、寄生(蛔虫和人)和互利共生(根瘤菌和大豆)。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

2.种群的J型曲线: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种群的数量处于不断的波动和下降中。

3.群落的演替: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详见课本第79页和80页。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的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其中血浆的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代谢废物,气体(主要是O2和CO2)。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例如:稳态失调会出现相关疾病:发高烧、严重腹泻、高原反应、空调病等。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二者是相互协调的发挥作用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

4.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详见课本第32页图解

5.血糖调节:饭后,血糖含量暂时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运动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抑制糖类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6.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脾、胸腺、淋巴结、骨髓)、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3.5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关系:详见课本第90页。食物链和食物网:见课本91页。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见课本94页。基本规律: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应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还可以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详见课本101页图5-11.特点: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二者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而能量作为动力。5.生态系统中得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详见课本第110页),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建立生态屏障,“三北防护林”。7.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见课本121页。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见课本123页。8.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异地保护。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养料O2养料O2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必修三

文科班复习提纲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细胞生活的环境1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细胞外液淋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协助机体抵御疾病3...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根据大纲)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一lt分子与细胞gt复习要点11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

生物: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13章复习要点1细胞内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2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脂肪3酶的特点是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4碘是人体合成什么的原料甲状腺激素...

生物: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素材)

1细胞内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2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脂肪3酶的特点是专一性高效性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4碘是人体合成什么的原料甲状腺激素钙是人体什么的主...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第13章复习要点1细胞内的主要生命物质是2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3酶的特点是激素作用的特点是4碘是人体合成什么的原料钙是人体什么的主要成分铁是人体合成什...

生物 必修三会考知识点总结

1细胞生活的环境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淋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绪论名词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2病毒属于生物...

新人教生物必修三会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3会考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细胞生活的环境1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细胞外液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协助机体抵御疾病3内环境的作用是...

Desktop20xx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xx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走近细胞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根据大纲)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一lt分子与细胞gt复习要点11细胞的分子组成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

高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必修三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细胞生活的环境1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细胞外液淋巴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协助机体抵御疾病3内环境的作用是...

高中会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