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公式大全

时间:2024.4.30

税法公式大全

增值税

一、 境内

1、 税额=销项税-进项税

2、 销项税=销售额*率

3、 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

(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

4、 征增税及消税:

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

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

4、含税额换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率 (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额/1+征率(小规模)

5、 购农销农品,或向小纳人购农品:

准扣的进税=买价*扣率(13%)

6、 一般纳人外购货物付的运费

准扣的进税=运费*扣除率

**随运付的装卸、保费不扣

7、 小纳人纳额=销项额*征率(6%或4%)

**不扣进额

8、 小纳人不含税销额=含额/(1+征率)

9、 自来水公司销水(6%)

不含税销额=#5@p额*(1+征率)

二、 进口货

1、 组税价=关税完价+关税+消税

2、 纳额=组税价*税率

三、 出口货物退(免)税

1、“免、抵、退”计算方法(指生产企自营委外贸代出口自产)

(1)纳额=内销销税-(进税-免抵退税不免、抵税)

(2)免抵退税=FOB*外汇RMB牌价*退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FOB:出口货物离岸价。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原料价*退税率

免税购原料=国内购免原料+进料加工免税进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组税价=到岸价+关、消税

(3)应退税和免抵税

A、 如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

应退税=期末留抵税

免抵税=免抵退税-应退税

B、 期末留抵税>免抵退税,则:

应退税=免抵退税

免抵税=0

***期末留抵税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

额”定。

(4)免抵退税不得免和抵税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税=FOB*外汇RMB牌价*(出口征率-出口退率)-免抵退税不免抵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免和抵扣税抵减额=免税进原料价*(出口征率-出口货物退率)

2、 先征后退

(1) 外贸及外贸制度工贸企购货出口,出口增税免;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算退税还外贸,征、退税差计企业成本

应退税额=外贸购不含增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2) 外贸企购小纳人出货口增税退税规定:

A、从小纳人购并持普通#5@p准退税的抽纱、工艺品等12类出口货物,销售出口货入免,退还出口货进税

退税=[#5@p列(含税)销额]/(1+征率)*6%或5%

B、 从小纳人购代开的增税#5@p的出口货:

退税=增税#5@p金额*6%或5%。

C、 外企托生企加工出口货的退税规定:

原辅料退税=国内原辅料增税#5@p进项*原辅料退税率 消费税

一、 境内生产

1、从价定率纳税

应税品的销售额*税率

***销额=价款+外费,承运#5@p及纳税人转交#5@p给购货方不计

2、从量定额纳税

应税品的销售量*单位税额

3、混用两法征税

应税销售量*定额率+应税销售额*比例率(适:卷烟、粮食及薯类白酒)

4、卷烟从价定率

某牌格卷烟核定价=该牌格卷烟零售/(1+35%)

5、 换生产消费料,入股、抵债应税品

纳税人同类应税品的最高销售格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

6、准扣外购应税品已纳税款

已纳税=准扣外购应税品买价* 适用率

准扣外购应税品买价=期初存买价+购进买价-期末存买价

7、产销达低污小轿越野小客减30%的消税

应征税=法定率计消税*(1-30%)

8、自产用没同类

组税价=(成本+利润)/(1-消率)

应纳税额=组税价*税率

利润=成本*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给)

二、委托加工

1、没同类

组税价=(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率)

应纳税额=组税价*税率

2、应税品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收回连续生产

准扣委加的应税品已纳税=期初存已纳税+收回的委加已纳税-期末存委加已纳税

二、 进口

1、从价定率

组税价=(关税完税价+关税)/(1-消率)

应纳税=组税价*消率

2、 从量定额

应纳税=应税量*单位额

3、混合

应纳税=组税价*消率+应税消量*单位额

***本节税除国务院令不得减免。

四 、出口

1、 出口免并退

适用:出口经营权外贸购进消品出口,及外贸受他外贸委代出口。受非生产性的商贸代理出口不退(免)。与增一致。

2、免但不退

出口经营权生产自营或委外贸代出口,不办退。免征生产环

节消费税。不退指免征的消税消品出口已不含消税,无须退。与增别:消税在生产环征及免,增是道道征。

2、 不免不退

3、 商贸

4、 退税额

(1)从价定率:应退税=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2)从量定额:应退税=出口数量*单位额

营业税

1、 纳人供劳务转无资售不动价低无正由,按下法核营业额:

(1)同类劳务销同类不动平均价;

(2)最近同类劳务或销同类不动平均价定:

组税格=营本或工程本*(1+成润率)/(1-营率) 成润率省自治区辖市府属地税定。

城市维护建设税

1、 城建纳税人的纳额三税“税和”定。

纳额=纳人实缴增消营三税和*适用税率

**市区7%;县城镇5%;非:1%。

2、 教育费附加

(1) 一般

附加=(增消营税)*征率

*率:3%。

(2) 卷烟和烟叶生产单位

附加=(增消税)*征率*50%

关税

1、 予以补税的减免税货物:

完税价=海关审货原进口价*[1-申补税实用月/(监年限*12)]

2、从价税纳税

关税=进(出)货量*单位完价*率

2、 从量税纳额

关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货物税

3、 复合税纳税

关税=进(出)货量*单位货税+进(出)货量*单位完价*率

4、 滑准税纳税

关税=进出货量*单位完价*滑准率

5、 关税滞纳金=滞关税*滞征率*滞天

资源税

1、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2、 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

土地增值税

1、 理论式:税额=∑(每级距的土增税*适用税率) 实际,按下法:

(1) 增额未超扣额50%,

土增税=增额*30%

(2) 增额超扣额50%,未超100%,

土增税=增额*40%-扣额*5%

(3) 增额超扣额100%,未超200%,

土增税=增额*50%-扣额*15%

(4)增额超扣额的200%

土增税=增额*60%-扣额*35%

城镇土地使用税

年纳税=占用面(平方)*税额

房产税

1、 从价:纳税=房原*(1-扣例)*1.2%

2、 从租:纳税=租收*12%。

车船使用税

1、 动船货车纳税=净吨位数*单位税额

2、 非动船纳税=载重吨位数*单位税额

3、 载货车外动和非动车纳税=车辆数*单位税额

4、 动挂车纳税=挂车净吨位*(载货汽车净吨位年税*70%)

5、 运输的拖拉机税=所挂拖车净吨位*(载货车净吨位年税*50%)

6、 客货税额

乘人=辆数*(乘人车税*50%)

载货=净吨位*税

印花税

税额=赁证计税金额(或应税赁证件数)*率

契税法

税额=依据*税率

企业所得税

1、 年税工薪扣标准=年员工平均数*政府定均月税工资*12

2、 招待费扣标=销(营)收净*级扣例+速增数

销收 比例 速增数

小于1500万 5‰ 0

大于1500万元 3‰ 3万

3、 某年可补被并企亏得额=并企某年未补亏前得额*(被并企净资公允价/并后并企业全部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4、 纳税=纳得额*税率

5、 纳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6、 核定所得率,所得税=纳得额*率

纳得额=收入额*应税所得率

或=本费支/(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一般题目都会给出。因此,以下这个表估计做综合题时没什么用处。在做选择题时可能会有用处:)

应税所得率表

工交商 7-20%

建、房 10-20%

饮服 10-25%

娱 10-25%

7、境外税扣限额=境内外所得按税计的纳税*(源于外国得额/境内外得额)

8、境内投所得已纳税扣:

源联营企应纳税=投方分回利润/(1-联营企率) 扣抵免=源联营企纳税得额*联营企率

9、新办劳动就业服企,当年守置城镇待业人员超从业人员总数60%,经主芝税务机关审核,可免征所得税3年

当年置待业人员比例=当年置待人数(企原从业人数/+当年置

待人数)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期满,当年新安置待业人占原从业人数30%以上,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减半征所得税2年 当年置待业人员比例=(当年置待人数/企从业人员)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以下是应纳税所得额

1、 制造业

纳额=产销润+其他润+(营外入-营外支)

产销润=产销净额-产销本-产销税-(销、管、财费) 产销净额=产销总额-(销退+销折让)

产销本=产品本+初产品存-末产品存

产品本=本期生本+初半品、在品-末半品、在品 本期产本=本期耗直材、工资+制费

2、 商业

纳额=销润+其他润+营外收-营外支

销润=销净-销本-销税-(销、管、财费)

销净=销总-(销退+销折让)

销本=初商存+[本进-(进货退+进货折)+进货费]-末商存 ***注意制造业和商业的共同的地方

3、 服务业

纳额=主业净+营外收-营外支

主业净=业收总-(业税+业支+管、财费)

***以下是税收优惠

4、 再投资退税额=再资额/(1-原企率与地率和)*原企率*退率

5、 外投者源于外企一年的税后利润一或多次直接再投资,退税的累再投额不超下式:

再投限额=(税后利属年外投企纳得额-该年外投企实纳税)*该年外投者占外企股权比(分配比)

***境外所得已纳税款扣除

6、境外税扣限=境内、外所得税法计纳税*源外国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

7、应纳企税=应纳得额*企率

8、应纳地税=应纳得额*地率

***按年(终了后5个月汇算清缴)计,分季(终后15日)预缴,多退少补。

9、季预缴企税=季纳得额*率=上年纳得额*1/4*率

10、季预缴地税=季纳得额*地率=上年纳得额*1/4*地率

11、年纳企税=年纳额*企率

年汇缴企纳税=年纳税—1-4季预缴企税—减征所得税—外税扣额

12、年纳地税=年纳得额*地率

年汇清缴地税额=年纳地税—1-4季预缴地税—减征地税

13、境外税抵限额=境内、外得按税法计税*源某外国所得/境内、外所得和

汇总计纳所得税=境内、境外所得额*率—境外税抵扣额

14、国内支付单位与外企签借贷技术转让财产租赁合同协议,按规定付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款项,计入本期国内支付单位的成本、费用,无论是否实际付均认同已付,且按规定代扣代缴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

预提实扣缴税=支付单位付额*预提税率

15、再投退税=[再投额/1-(企率+地率)]*企率*退率

16、所得税汇缴:

年纳税=年纳得额*(企率+地率)

税汇缴补(退)税=年纳税-减免税-政策抵免税-预缴税+境外补税

个人所得税

1、 工资、薪金纳税=纳得额*率-速扣数

=(月入-800/4000)*率-速扣数

所得额 税率 扣除数

<500 5% 0

500-2000 10% 25

2000-5000 15% 125

5000-20000 20% 375

20000-40000 25% 1375

40000-60000 30% 3375

60000-80000 35% 6375

80000-100000 40%10375

大于100000 45% 15375

2、 个体工商生产经营 纳税=纳得额*率-速扣数 =(年收入-本费损)*率-速扣数

所得额 税率 扣除数

<5000 5% 0

5000-10000 10% 250

10000-30000 20% 1250

30000-50000 30% 4250

大于50000 35% 6750

3、 独资和合伙企生产经营所得

(一)查账征收

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以上独资企,年终汇缴按下式: 纳得额=∑各企经营所得

纳税=纳得额*率-速扣数

本企纳税=纳税*经营所得/∑各企经营所得

本企补缴税=本企纳税-本企预缴税

(二)核定征收

(1)纳税=纳得额*率

(2)纳得额=收入*率=本费支/(1-率)*率

4、 企事业承包承租经营

纳税=纳得额*率-速扣数

=(年纳税收入-费用)*率-速扣数

5、 劳务报酬

20000 20% 0

20000-50000 30% 2000

大于50000 40% 7000

(1) 次收入<4,000元 纳税=纳得额*率 =(次收入-800)*20%

(2) 次收入>4,000

纳税=纳得额*率

=次收入*(1-20%)*率

(3) 次收入>20,000

纳税=纳得额*率-速扣数

=次收入*(1-20%)*率-速扣数

(4) 为纳税人代扣税款

A、

不含税收入<3,360

A)纳得额=(不含税收入-800)/(1-率)

B) 纳税=纳得额*率

B、 不含税收入>3,360元

A) 纳得额=[(不含税收入-速扣数)*(1-20%)]/[1-率*(1-20%)] =[(不含税收入-速扣数)*(1-20%)]/当级换算系数

B) 应纳税=纳得额*率-速扣数

上述A的B)、B的B)适用以下扣除数表

20000 20% 0

20000-50000 30% 2000

大于50000 40% 7000

A的A)、B的A)适用以下“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适用适率表”:

不含税劳报收入 率 速扣数 换算系数(%)

<3,360 20 0 无

>3,360-21,000 20 0 84

>21,000-49,500 30 2,000 76

>49,500 40 7,000 68

6、 稿酬所得

(1) 次入<4,000

纳税=纳得额*率*(1-30%)

=(次入-800)*20%*(1-30%)

(2) 次入>4,000

纳税=纳得额*率*(1-30%)

=次入额*(1-20%)*20% *(1-30%)

7、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 次入<4,000

纳税=纳得额*率=(次收入-800)*20%

(2) 次入>4,000

纳税=纳得额*率=次入*(1-20%)*20%

8、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纳税=纳得额*率=次收入额*20%

9、 财产租赁所得

纳税=纳额*率

(1) 次月入<4,000

纳额=次(月)入额-准扣-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

(2) 次(月)入>4,000

纳额=[次(月)入额-准扣-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10、 财产转让所得

纳税=纳额*率

=(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20%

11、 偶然所得

纳税=纳额*率=次入额*20%

12、 其他所得

纳税=纳额*率=次入额*20%

13、 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 纳税=[(年工薪入/12-费用扣除标准)*率-速扣数]*12

其它公式:

14、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问题:

(1)取得不满1个月的工薪所得应纳税

纳税=(当月工薪纳得额*率-速扣数)*月在中国天数/当月天数

(2)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一项所得计税

某币对人民币汇价=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价/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该种货币的汇价

15、 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征个人税:

纳税=[(年基本和效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率-速扣数]*12


第二篇:注会考试税法公式大全浓缩之精华


节税有方 让到手的工资奖金多点

经过一个月的繁忙工作,人们总会盼望到手的工资奖金可以多点再多点,这样才能抚慰一颗早已疲惫不堪的心;而公司老板则期望公司的收益可以好点再好点,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成功企业的形象。可是,一个问题却让众人逃避不了的,那就是“纳税”!一方面积极纳税是光荣的,另一方面,学会节税也是不错的!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如下: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

一个人一生要缴多少税?

一位税务专家按照虚拟的案例估算出,一个月薪4000元的上班族一生大概要缴纳20万元的税。该案例假设一个人25岁参加工作,月平均工资4000元,年底一次性发放奖金

1.2万元,30岁时存款达到20万元,花费30万元买了普通住宅一套,贷款20万元;35岁花费20万元买了一辆车,贷款10万元。那么到60岁退休他将要缴纳20万元的税,其中个人所得税为18万元。

节税方案一:一次性收入分次申报

税法规定:对于只有一次性收入的劳务报酬,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例如,接受客户委托从事广告设计,完成后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劳务报酬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缴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通过适当分次领取报酬,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总额。

案例1

张小姐是一知名室内设计师,最近,她遇到一件难题,那就是该怎么缴税。“我并不想逃税,只是想知道可否能让我少缴一点?”她希望以她为某公司做室内设计所得的一次性收入25000元为例:

节税筹划前

如果一次申报,按照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按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如果一次收入超过20000元,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加征5成的应纳税额。

张小姐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5000×(1-20%)×20%×(1+50%)=6000元

张小姐净收入为:25000-6000=19000元

节税筹划后

若将该项报酬分10个月支付,每月支付2500元。缴税后,张小姐净收入为:25000-3400=21600元

结论

通过分次支付,张小姐直接少交2600元的税收。

显然,由于按次纳税,纳税人便可以通过一次收入的多次支付,避免了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

因为:1、对企业来说,提供住宿比较方便,伙食问题一般也容易解决。企业的负担不会因此而加重多少。

2、合同上规定讲课费少了,相应来说,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就变少了。因而虽然修改后的合同规定由企业缴纳税款,但实际来说可以由企业少付的讲课费进行弥补。

3、费用的分散及减少使得企业列支更加方便,也使得企业乐意接受。

结论

钱教授10天净收入为:35000元,多于节税策划前。

企业支出为:35000+10000=45000元,少于节税筹划前。

节税方案三:稿酬节税也可尝试

按照规定,稿酬收入每次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收入减800元,若超过4000元的,折抵20%,并适用20%的比例税率,按应纳税额减征30%。连载作品应合并其因连载所取得的所有稿酬所得为一次,按以上计算方法的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一般来说,稿酬节税有以下几种窍门:

1、如果是连载形式,可以采取系列丛书的形式,争取单独计税。

2、若一项稿酬所得预计数额较大,可以考虑使用著作组节税法,即改一本书由一个人写为多个人合作写,这种方法利用的是低于4000元稿酬的800元费用抵扣,该项抵扣的效果是大于20%抵扣标准的。

3、若该作品预计发行量较大,准备再版,可以考虑分期印发,以减少发行量,达到合理节税。

4、费用转移法:可以与出版社协商,让出版社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让自己减少费用支出,使得自己的稿酬相当于收到了两次费用的折抵,减少应纳税额。

节税方案二:巧妙签订工作合同

很多人在签订劳务报酬合同时只注意法律含义,却往往忽略其税收含义,因而自己多缴了税款也不知道。

一般而言,订立合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1、合同上最好将费用开支的责任归于企业一方,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个人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又不会增加企业额外负担。

2、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一次劳务活动分为几次去做,这样就可以使每次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对较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3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1条规定,劳务报酬所得实际适用的是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3、一定要注意在合同上用条款说明税款由谁支付,税款支付方不同,最终得到的实际收益也会不一样。

案例2

钱教授是某大学教师,对企业管理颇有研究,受海南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邀请,去当地讲课。合同签订,由钱教授给该合资企业的经理层人士讲课,讲课时间是10天。关于讲课的劳务报酬,双方在合同书上这样写道:“甲方(企业)给乙方(钱教授)支付讲课费5万元人民币,往返伙食费等一概由乙方自理。”

节税筹划前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00×(1-20%)×20%×(1+50%)=12000(元)

支付讲课费:50000元-12000元=38000元

教授10天以来的开销为:往返飞机票3000元,住宿费5000元,伙食费1000元,其他费用开支1000元。共10000元。

钱教授10天净收入为:28000元。

企业支出为:50000元

节税筹划后

如果将合同中的报酬条款改为“甲方向乙方支付讲课费35000

特别提醒:

1、收入学会分次

个人所得税是按次计算征税的,针对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的不同,税法规定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扣税标准。从合理避税的角度看,学会划分“次”,就变得十分重要。

2、献爱心税务也赞助

《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过如果直接捐钱给受灾者个人,按照现行税法规定,不得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3、优惠政策记心中

《税法》对十几种情况作出免税或减税优惠:个人领取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国家统一发放的福利费、抚恤费、救济金,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等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对于稿酬所得可减征30%的优惠,可以抵扣在国外缴纳的税款,在发生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时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减税。

同时,因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它生活补助费。该部分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则需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4、妙用福利支出

对一些收入可以采用非货币的办法支付,采取由企业提供一定服务费用开支等方式,例如免费为职工提供宿舍(公寓);免费提供交通便利;提供职工免费用餐等,企业总开支没有增加,对纳税人而言,这些日常开支并不能扣减缴税额度。企业替员工个人支付这些支出,企业可以把这些支出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在实际工资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减少了应由个人负担的税款,可谓一举两得。

更多相关推荐:
税法公式总结

注会《税法》公式大全浓缩精华一、增值税(境内)1、税额=销项税-进项税2、销项税=销售额*率3、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4、征增税及消税:组税价=…

税法计算公式及重点总结

1、税收的发展(1萌芽期-发展期-嬗变期-过渡期-成熟期)2、税收发展基本规律(1、税收发展方式变化2、税收主体税种变化3、税收缴纳方式变化)3、税收含义(1政府实现职能而筹集资金2、征税凭借的是政府的政治权力…

税法公式总结

税法公式总结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构成要素5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税率分类一按征收的对象以下5种1流转税主体税种增值税比例税率消费税14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

税法计算公式_总结

税法计算公式总结增值税一境内1税额销项税进项税2销项税销售额率3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4征增税及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4含税额换不含税销额含税销...

税法计算公式总结

税法计算公式的统计增值税1增值税的概念对商品在生产流通中形成的增值额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2增值税的计算公式1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一般为17售价进价适用税率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小...

税法计算公式_总结

税法计算公式总结增值税一境内1税额销项税进项税2销项税销售额率3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4征增税及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4含税额换不含税销额含税销...

税法计算公式_总结

税法计算公式总结增值税一境内1税额销项税进项税2销项税销售额率3视销征税无销额1当月类平均2最近类货平均3组税价成本1成利率4征增税及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消税组税价成本1成润率1消率4含税额换不含税销额含税销...

史上最全的公式总结,让你轻松搞定税法

史上最全的公式总结让你轻松搞定税法计税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

税法公式大全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税法公式大全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

常用税务计算公式总结

增值税计算方法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

会计常用涉税公式总结

会计常用涉税公式总结1直接计税法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2间接计税法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

财税公式汇总

财税公式汇总傅孝文财税会计公式汇总财务报表分析第一基本的财务比率一变现能力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二资产...

税法公式总结(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