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服务心得

时间:2024.5.9

敬老院服务心得 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总学得缺少一点什么,总是呆在风平浪静的象牙塔做着最天真的事。今天,作为桂林航校一名青年志愿者,我有幸跟随大家前往敬老院,心中起伏不断,有点顾虑会不会又是千篇一律活动,形式一下,然而整个上午的感觉,却把这种无知的顾虑冲击得云消雾散,这确实是一次爱心之旅,更是对人心的洗礼。我们真应该好好的珍惜我们的生活。伸出我们的双手,奉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爱,让这些老人多添一些笑容,让我们多增一份温暖 、

20xx年10月5日,阳光明媚,一大早,我们志愿者协会成员搭车去敬老院。这次敬老院之行在略表心意的同时,更旨在现实客观地诠释和谐二字的涵义,让处于黄昏时段的老人感受到社会上最单纯的温暖,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十七大精神。的确,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更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敬老院老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其中年龄最高的一位有85岁高龄。

这次活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

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社会上还有的老人沦落到街头,饱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不忍让老一辈人在流离失所中,生活在无尽空虚中。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

力量吧。慰问活动结束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第二篇: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养老问题更是不容忽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规模的缩小,城市生活、工作的压力,使得居家养老面临着种种困难。敬老院、老年福利院等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作为社会养老的一部分,在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北京市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及其居住老年人的现状,我们选择了部分敬老院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将主要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xx年底,北京市已有各种类型(包括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设施314多所,床位25,599张。其中向社会开放、接受公费、自费入院(所)养老的已近100所,规模大小不一,收费标准也有差异。此次调查我们选取了三所敬老院,分别为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敬老院、东城区东直门街道敬老院、海淀区四季青乡敬老院进行入院调查。调查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福利服务机构状况调查,包括机构名称、所有制形式、机构人员构成状况等;第二部分为社区福利服务机构内的老年人口状况调查,包括老人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对福利服务机构的评价等,旨在通过此次调查,初步了解北京市目前的社区福利服务机构以及福利服务机构的老年人状况。

二、 北京市社区福利服务机构状况

(一)所有制形式

这些敬老院在所有制上均属于各级政府。街道敬老院的所有权属于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敬老院的所有权则属于乡、镇政府。

(二)人员构成

这些敬老院一般都由行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医生和一般工人如厨师、清洁工人等组成。行政管理人员属于国家行政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则为敬老院聘用人员。

(三)资金来源

这些敬老院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设备等均为政府所有,敬老院享有使用权。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敬老院等一些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也开始实行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经营模式,呈现出政府投入固定资产和机构收支自负盈亏相结合的运营特点。

(四)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包括残疾老年人等。各个敬老院开展的服务项目不一,除基本的生活照料例如做饭、洗衣、卫生、护理等外,敬老院还会为老人组织一些外出游玩的活动或娱乐活动,老人平时可以看电视、参加文娱活动、表演节目等。

(五)收费标准

各个敬老院的收费标准并不统一,有的敬老院依据老人身体状况收费,分为自理老人、 半自理老人和不自理老人三种类型;有的敬老院则按房间收费,分为单间或多人间。最高的为每月1350元,最低的每月570元不等。

三、福利服务机构的老年人状况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此次调查在选取的三所敬老院中共调查了100名老年人,其中男性老年人41名,女性老年人59名。

(一)基本状况

图1:敬老院老人年龄结构

1、 年龄结构

如图1所示:在调查到的100位老年人中,80-89岁的老人居多,为44%;其次为70-79岁的老人,占29%;60-69岁以及90-99岁的老人分别为14%和10%;没有百岁以上的老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逐渐削弱,健康状况也逐渐衰退,往往更需要他人的照料,敬老院在这些方面弥补了家庭照料资源的不足。但值得注意到是,由于目前社区养老设施的不完善,还不能满足那些完全不自理的老人或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的需求,因此,这些敬老院中的老人往往是一些生活尚能部分自理、照料需求较低的中高龄老年人。

表1 敬老院老人基本状况

基本状况 人数(人) 所占比例(%)

文化程度

不识字 24 24

小学 37 37

初中 23 23

中专/高中 7 7

大专以上 9 9

婚姻状况

有配偶 11 11

有偶分居 1 1

丧偶 75 75

离婚 5 5

未婚 8 8

工作单位性质

党政机关 6 6

事业单位 32 32

国有企业 35 35

集体企业 6 6

民营企业 2 2

其他 19 19

2、受教育程度

这些老年人绝大部分都是在建国以前出生,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少,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占84%),其中不识字的占24%;小学的占37%;初中的占23%。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仅有16%,其中中专、高中的为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为9%(如表1)。

3、婚姻状况

如表1所示,这些老年人中以丧偶者居多,占了75%,有配偶的为11%,未婚的为8%;离婚的占5%;有偶分居的最少,为1%(如表1)。研究表明:配偶在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大。与其走过了人生大部分路程的配偶,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方面往往比子女的作用更大。老人的配偶去世之后,子女往往不能完全替代其在老人生活中的作用,在家庭不能满足老人的照料需求时,老人或子女便会选择住进敬老院。在调查中,有的老人这样说到:“要不是老伴去世了,我也不会来这儿(指敬老院)。”

4、家庭子女状况

被调查老年人中,有22%的老人为无子女户,78%的老人有儿或有女,45%的老人有儿且有女。在来敬老院之前,他们大多与子女住在一起,但在身体有病而子女无法照料时、住房有困难或老伴去世后,他们或自己选择来敬老院,或由子女送他们来敬老院生活。近年来人们的养老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由于家庭小型化,家庭照料老人越来越困难,那些有儿有女的老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他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选择街道敬老院养老,虽然这些街道敬老院条件并非很好,但是由于是在社区内,离家较近,交通比较方便,收费还能够接受,所以选择街道敬老院的老人并不在少数。

5、工作单位性质

敬老院的老人大部分为城市户口,占94%,他们以前的工作单位以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居多,分别为32%和35%,党政机关为6%,集体企业的为6%,民营企业的为2%,另外19%的老人,多为农民或临时工,有的则为家庭主妇。

(二)经济状况

北京市老年人以退休金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较高,在这次调查的老年人当中,有68%的老人享有退休金,其中社会养老保险金47%,集体养老保险金21%;13%的老人有社会救助,其中政府救助10%,集体救助3%;此外,这些老人中42%的还有子女每月给一定数额的经济资助,而外、孙子女资助或其他亲戚资助的较少,个别老人还有一些其他补贴,如房租等。

总的来说,绝大部分老人的经济水平处在基本够用但并不富裕的状态,老人每月交给敬老院的费用(最低570元,最高1350元)中包括老人的吃、住等费用,老人在敬老院里一般花钱并不多,子女还经常给老人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因此,这些老人的经济状况不算太差。但是,不少老人对医疗费用的高涨比较担心,他们普遍反映看病太贵,医药费太贵等,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满意度由于高水平的医疗费而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身体较差的老人。

图2 敬老院老人经济状况

(三)身体状况

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设施还不完善,在现有的养老机构中,由于资金、人手、设备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不能满足那些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的需求,在敬老院的这些老年人,除了一些老人需要特别照料之外,很多老人的身体状况都处于居家生活能自理,但也需要有人看护的状态。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这次调查到的老人当中,有10%的老人基本卧床,吃饭、排便、洗澡等都需要别人照顾;其余老人的身体状况较好,居家生活可一人自理。有35%的老人可以乘公共汽车、出租车外出;有18%的老人可以拜访左邻右舍;有37%的老人不能单独外出,但可以一个人自理居家生活(如图3)。

图3 敬老院老人身体状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人大部分都患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调查数据显示:有80%的被调查老人患有慢性病,有24%的老人患有心脏病,有27%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 17%的老人患有脑血管病,还有老人患有其他诸如风湿病、肾脏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有些老人尽管没有太多疾病,但操劳几十年累积的其他症状如腰腿疼、神经衰弱等病痛也在威胁着老人的健康,这些老人在现阶段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照料需求将会逐渐增大,为解决高龄老人的照料问题带来一定压力。

(四)来敬老院的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人“自己选择”来敬老院生活的占较大比例,为37%;来敬老院是“孩子们的意思”的占20%;有14%的老人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来敬老院;还有10%的老人是自己和孩子们都主张来敬老院生活;另外2%的老人是由于身体问题或自己选择,或子女选择住进了敬老院;还有一些老人由于如家中房屋不够住、拆迁等其他原因住进了敬老院(如图4)。

图4 老人来敬老院的原因

北京市社区敬老院服务状况调查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身边往往需要有人看护,而子女面临着工作、家庭的压力,在照料老人方面常常是“力不从心”,面临着很多困难;另一方面,有些老人与子女之间还存在着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不同的问题;同时,很多老人也怕由于自己的身体而影响子女的生活,为他们带来麻烦,因此,自己选择住进敬老院的老人在我们这次调查中的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而在问道“您将来愿意跟孩子们一起住吗?”,仅有11%的老人回答“愿意”, 68%的老人回答“不愿意”。在这些回答不愿意的老年人当中,39%的老人是“不想麻烦孩子们”;18%的老人是由于“跟孩子们的生活不习惯”;还有老人觉得跟儿媳妇的关系很麻烦;也有一部分老人认为现在生活很愉快,而不愿意跟子女生活在一起。

(五)对敬老院的评价

绝大多数队老人对敬老院的评价很好,占92%,认为不好的占7%。66%的老人认为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好”;22%的老人认为“敬老院在社区内,很近很方便”;还有一些老人觉得在敬老院里“气氛比较融洽”、“朋友多了”、“和大家一起吃饭,很高兴”等。

表2 老人对敬老院的评价

对敬老院的评价 人数(人) 比例(%)

很好 92 92

一般 1 1

不好 7 7

老人在进入老年期、退出生产领域之后,社交范围变窄,渴望与人交流;而子女们面临生活、工作的压力,陪老人聊天、娱乐的时间较少。当老人住进敬老院之后,周围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老人,他们有了可以聊天和娱乐的伙伴,因此会觉得在敬老院生活很好。而另一方面,老人对敬老院的要求不高也是他们觉得敬老院的生活不错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很多老人觉得在“这里(指敬老院),一天三顿有人给你做饭,不方便走路的话还给你送到床前”,“衣服脏了有人洗”,“到点吃饭、到点睡觉,生活不用操心,很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认为敬老院“不好”老人当中,大多是身体有病,需要人照料的老人。身体没有病的老人,他们当中没有人认为敬老院不好,而在身体有病的老年人当中,认为敬老院不好的上升到了8.9%。当老人身体有病时,他们的照料需求更大,而目前敬老院的护理人员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随着人口高龄化趋势的加剧,日后发展养老设施,护理照料是一个急待加强的重要方面。

四、总结

在进行了这次调查之后,我们对北京市部分社区福利养老设施(主要是敬老院)及设施内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完全是福利型机构的敬老院已经逐渐走向市场,开始了自收自支的运营方式,逐步开始向公办民营的方向改革;

其次,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他们大多是中高龄、丧偶、身体较好的老人,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以离退休金作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比例较大;

第三,老人普遍对敬老院的服务感到满意,认为敬老院的服务设施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好; 第四,大部分老人的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看电视、打麻将、下棋等方面,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 这次调查中的三个敬老院目前的发展态势都比较稳定,基本上能够做到自收自支,略有节余,对老人的生活照料也比较完善,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缺乏具体政策支持,政策落实难

好的政策是引导事物发展的强有力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作为一种老龄产业,更需要得到相应政策的扶持。目前,尽管一些重要的文件都提到重视和发展老龄产业,但大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要求,缺少具体配套的政策。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在解决老年问题上有着重要作用,在将来家庭类型小型化逐渐加剧、人口高龄化快速到来的情况下,这些机构的养老作用必然会逐渐加强,如果没有有力的措施、政策来扶持、规范,那么解决老龄问题的任务则更加艰巨。另外,已经出台的政策在真正实施过程中还不能完全落实,如水电费、建设土地征收等具体规定由于在实施中受到部门利益等多种因素而难以得到真正落实。

二、 资金来源少,资金总量少

被调查的敬老院目前都是自负盈亏,他们的固定资产如房屋、部分屋内设施等属于政府,敬老院享有使用权。敬老院日常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则来自于入住老人所缴纳的床位费(包括吃、住、护理等基本生活需求),在收支平衡且剩余的基础上,将部分资金用于发放被聘人员的工资,余下的则为盈利。目前北京市的敬老院大部分都为街道、社区内的养老服务机构,规模较小,不能产生规模效益,普遍感到资金不足。政府投资也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来自企业和社会的资助也较少,资金不足是制约这些养老机构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

三、 服务项目单一

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敬老院的服务功能比较简单、项目比较单一,往往都是在吃、住、洗、医等几个方面提供服务,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大部分老人的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看电视、打麻将、

下棋等方面,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老人在精神、心理上的慰藉需求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是院方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与敬老院里的人手不足,难以很好的满足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关。

四、 医护人员少,照料老人难

由于资金少、工资水平低,来敬老院工作的人员不多,除很少一些管理人员为国家行政干部之外,其余的工作人员大多为下岗妇女或农民工。调查表明,北京市养老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学历水平55%在初中及初中以下,他们缺乏相关岗位的技术培训,没有专业的医护知识。这一方面不能满足老人的照料需求,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服务质量纠纷和事故隐患。并且,由于不能很好的满足老人的照料需求,很多敬老院往往不能接收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而多接收一些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太多照料需求的老人,从而不能满足那些由于缺乏家庭照料资源而需要住进敬老院的老人的需求。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重视养老机构的发展,加强政策制定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给社会和家庭所造成的养老压力不断增大。而生育率的下降,人们生育意愿的降低,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也使原有的家庭养老面临着种种困难。尤其是照料资源的缺乏,使家庭在满足老人的照料需求时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养老服务机构作为专门的养老服务设施,一方面可以减小家庭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个成熟、完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也是解决老年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还不成熟、不全面,但是只有从根本上重视其发展,鼓励其发展,才不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才可以更好的解决老年问题,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制定各种相关政策,扶持养老机构的发展。在制定政策时,要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成熟、完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阶段性目标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如在目前的阶段,主要是扶持型政策,适当给予一定优惠,从而鼓励其健康发展。

二、 提高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保证政策落到实处

政策的制定在与实施。目前,一些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如《北京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民政局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和《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其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并没有到位。如水电费的收缴,本该享受民用价格的敬老院却仍然是以工业用水交费,另外有关建设土地、费用征收等的具体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部门利益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得到真正落实。这给本来发展就比较难的养老机构更增添了难度,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必须提高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保证政策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加强有关部门对养老服务机构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意识到切实贯彻政策对鼓励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对国家解决老年问题、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进一步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三、 鼓励多方资金注入,实行资金多元化

资金缺乏是阻碍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仅仅靠政府投资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鼓励多方资金注入,实行资金多元化,不仅可以解决国家的财政压力,而且也是养老服务机构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鼓励社会各方,尤其是企业参与到投资中来;鼓励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投资;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的资助,扩大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总量,保证其有条件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项目,以更好的发展态势吸引更多的资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才是现阶段鼓励多方资金注入的根本目的。

四、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人员素质较低,专业知识缺乏是目前养老服务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为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状况较差,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照料和护理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特殊。然而,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中的服务人员大都是一些下岗妇女或农民工,他们的背景、文化程度比较参差,没有受过专业的相关业务培训,难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无法满足老人的全面需求。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是提高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资格认证体系,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上都没有一套完备的制度,难以进一步规范服务人员的工作资格,不能很好的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制度与体系,由培训到持证上岗,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定,建立一套激励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生命力,使其健康、蓬勃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敬老院心得体会

敬老院活动总结为了积极响应党校开展的“发挥先锋作用,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的号召,让同学们了解养老院中老人们的生活,我们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组织本次预备党员举行了一次参观老年公寓的活动。4月x日,我…

去敬老院服务的心得体会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可以对自己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因为我终于践行了加入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誓言: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假前两天,得到团支书要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服务的通知,我非常高兴。因为,…

敬老院之行心得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还要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来,我们有许许多多敬老爱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

社会实践养老院心得体会

关于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今年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去了市里的敬老院看望…

敬老院活动心得

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我们总是呆在风平浪静的象牙塔做着天真的事。应学校的要求,同时也为了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我和几位同学筹划着去敬老院一趟,给他们带去温暖。二月十二号的阳光格外明媚,仿佛…

去养老院心得

去祥和养老院心得20xx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我们一起整队出发去祥和养老院看望老人,这次我感触很深。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孩童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经历生与死。我们现在还是青年阶段,未来亦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要…

敬老院的社会实践心得

敬老院实践心得自古以来就有百行孝为先的说法,尊老爱幼又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由此在寒假里我在敬老院进行了社会实践。去敬老院慰问他们帮助他们。当我到敬老院时,我先和院长说明了来意,他带去我和老人聊天,打麻将,…

敬老院活动心得

敬老院活动心得三月学雷锋月借着难得的机会以学院的名义去了学校附近的大塘敬老院看望慰问那里的老人在田欣师兄的带领之下我们的小队伍就低调而又安全地到达目的地了老人们都很热情见到我们的到来都热烈地鼓掌欢迎我们的到来还...

去敬老院的心得体会

去敬老院的心得体会听到老师说让我们选一个社会实践作业的主题我一开始很犹豫要不要选这个命题因为心里存在一种害怕的感觉我害怕看到老人绉绉的皮肤干枯的手掌我害怕看到老人渴望有人陪伴的孤寂的眼神我害怕听到他们对子女的期...

敬老院活动心得

敬老院活动心得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有责任和义务发扬这一美德为了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时带给他们欢乐为他们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献上一份关爱于20xx年6...

社会实践—关于敬老院义工的心得

关于敬老院义工的心得自己加入了校爱心环保协会趁校级社团活动日去红桥区的两个养老院做了义工这两个养老院分别是桃花源养老院四新道邮电支局附近和天津市红桥区咸阳北路街养老院三院当时社团组织去时我们买了水果到养老院后我...

去敬老院服务的心得体会

去敬老院服务的心得体会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可以对自己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因为我终于践行了加入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誓言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假前两天得到团支书要组织我们去敬老院服务的通知我非常高兴因...

敬老院心得(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