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报告-普适计算及其应用》

时间:2024.3.31

                  课程总结报告 Course Paper

报告编号 Paper No:1306010512

撰写日期 Date: 20##-12-3

计算机新技术课程总结报告

A Survey of Novel Computer Technologies

姓  名 张云柯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一 1306010512)

课程研讨题目:普适计算及其应用

文本框: 课程名称 Course:计算机新技术 Novel Computer Technologies
课程性质 Course No:新生研讨课 
学 分 数 Credits:2
主讲教师 Instructor:毛莺池 
开设学院 College: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开设时间 Semester:2013~20##学年第一学期 Fall, 2013

河 海 大 学


普适计算及其应用

姓  名:张云柯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大一 学号:1306010512)

Email: 872618562@qq.co

摘  要:        普适计算又称普存计算、普及计算这一概念强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计算,而计算机本身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在普适计算的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科学家表示,普适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小型、便宜、网络化的处理设备广泛分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所,计算设备将不只依赖命令行、图形界面进行人机交互,而更依赖“自然”的交互方式,计算设备的尺寸将缩小到毫米甚至纳米级。

关键词:   融为一体; 三个“任何”; 小型,便宜,网络化; “自然”; 纳米级

1    引言

普适计算及其应用计算技术的发展需要与之适应的计算模式 .计算技术在桌面计算模式下经历的 2 0年的飞速发展正蕴育着一种革新性的计算模式———普适计算 .普适计算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透明地获得数字化的服务 ;计算机本身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可以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 .普适计算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什么是计算的思考 ,也改变我们整个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计算机学报》20##年第9期)

普适计算的含义十分广泛,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小型计算设备制造技术、小型计算设备上的操作系统技术及软件技术等。

在信息时代,普适计算可以降低设备使用的复杂程度,使人们的生活更轻松、更有效率。实际上,普适计算是网络计算的自然延伸,它使得不仅个人电脑,而且其它小巧的智能设备也可以连接到网络中,从而方便人们即时地获得信息并采取行动。

科学家认为,在普适计算的状态下,iPad等移动设备、谷歌文档或远程游戏技术Onlive等云计算应用程序、4G或广域Wi-Fi等高速无线网络将整合在一起,清除“计算机”作为获取数字服务的中央媒介的地位。随着每辆汽车、每台照相机、电脑、每块手表以及每个电视屏幕都拥有几乎无限的计算能力,计算机将彻底退居到“幕后”以至于用户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人民网:计算机技术第三次浪潮:普适计算“无所不在”,20##年12月28日)

在普适计算时代,各种具有计算和联网能力的设备将变得像现在的水、电、纸、笔一样,随手可得, 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变成一对多、一对数十甚至数百,同时,计算机的受众也将从必须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普及到普通百姓。计算机不再局限于桌面,它将被嵌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空间中,变为手持或可穿戴的设备,甚至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器具融合在一起。此时,信息空间将与物理空间融合为一体,这种融合体现在两方面:首先,物理空间中的物体将与信息空间中的对象互相关联,例如,一张挂在墙上的油画将同时带有一个URL,指向与这幅油画相关的Web站点;其次,我们在操作物理空间中的物体时,可以同时透明地改变相关联的信息空间中对象的状态,反之亦然。(计算机世界报 第08期B1、B2、B3)

2    普适计算的概念简介

“精深的技术往往将自身融入日常生活而使人们无法感受其存在”,普及计算正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创造出一个充满了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人类用户能够自然地融入其中,只关心自己的意图和任务,而不必分散注意力于具体的计算技术和设备。这展示了一个魅力非凡的计算模式。随着笔记本电脑、PDA、移动电话和各种可穿戴设备等硬件的出现,普及计算正一步步地走近我们。但如何让各种各样移动和非移动设备动态互连,并通过彼此提供的服务互相协作,完成用户的任务,则是软件技术面临的挑战。普及计算环境由于设备、服务可用性的频繁变化表现出动态特征,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给定的任务,用户如何定位合适的服务是其关键。而服务发现技术能够帮助用户在网络中寻找所需的服务,检测服务可用性的变化,从而维护服务的一致性视图。

2.1         普适计算的概念

随时随地计算又称普适计算,其主导思想源自上世纪80年代末,由IBM首先提出,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普适计算”指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您需要,就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到所需的信息”。从计算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已经由网络计算逐步延伸到了普适计算。

通俗地讲,普及计算的含义十分广泛,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小型计算设备制造技术、小型计算设备上的操作系统技术及软件技术等。普及计算是指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主要针对移动设备,包括信息家电及各种嵌入设备,如掌上电脑、BP机、车载智能设备、笔记本计算机、手表、智能卡、智能手机(具有掌上电脑的部分功能)、机顶盒、POS销售机、屏幕电话(除了普通话机的功能还可以浏览因特网等新一代智能设备。

2.2          普适计算的技术

普适计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集合了无线计算、游牧式计算、松散计算、日常计算、无所不知的计算等内容。所涉及的技术支撑包括移动通信技末、全球网络服务、嵌人式操作系统、P2P对等计算、网格计算、蓝牙等。

2.2.1      普适计算的相关技术

从计算技术的角度来看,人类已经由网络计算逐步延伸到了普适计算。而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宽带网络的不断进步,使得普适计算在技术上有了很多的支持,并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在国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普适计算的主要相关技术领域。

普适计算是高科技电子技术的集成,特别是无线技术和网络。实际上普适计算是网络计算的自然延伸,它不仅使得PC机而且使其他小巧的智能设备也可以连接到网络中,从而方便人们即时地获得信息并采取行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功能得以广泛应用。可以将计算机部件安装在任何用于监控或采集数据的各种小型计算物理设备上,例如,家用电器、数据采集器、跟踪器等。对于普适计算来讲,这些电子技术有利于实现计算设备的智能化,甚至计算机的嵌入。现有的普适计算系统使用了下列电子技术,如专用集成电路、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片上系统、智能接口(perceptiveinter face)、智能设备、智能晶体管、可重构处理器、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微电子机械系统等。

实质上,普适计算主要用到了移动计算技术和分布式技术。首先,分布式系统源于个人计算机和局域网络的连接。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和算法基础,普适计算的基础,如远程通信(包括远程程序调用、对等连接等)、容错技术、远程信息访问、安全技术等。从软件系统的角度来讲,普适计算技术要求计算设备在位置不断移动或在地理位置分布很广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数据和服务的稳定获取,即移动计算。与此相关的技术主要有:移动网络(包括移动IP)、移动信息存取技术、自适应软件支持(包括自适应资源管理、自动代码转换等)、系统能源节省技术、灵敏位置感应技术等。

2.2.2      普适计算的技术难点

目前,世界各地有大量的计算机专家在从事普及计算的研究。IBM等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也纷纷成立了普及计算的研究和开发部门。普及计算的研究包括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领域,如硬件设备、网络协议、交互方式等等。但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普及计算的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普及计算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普及计算需要解决的是带宽问题。因为普及计算设想的环境是计算无所不在,这需要巨大的无线带宽。例如,一个办公楼里共有个300人。按每个人的房间有100个无线设备,每个设备要求的256kbps带宽来算,整个大楼里共需要的7.5Gbps带宽。而这样的带宽远远超过了当前802.11和蓝牙(BlueTooth)等技术能提供的带宽,这就意味着利用现有的无线技术是不可能达到的。

普及计算所面临的第二个难点是网络协议对可移动性的支持。现有的TCP/IP协议和OSI协议均不能处理机器的可移动性,并要求在通信期间保持机器的名字和网络地址不变。所以,必须对现有的协议进行补充、修改或替换,以达到对可移动性的处理。不过当前随着Mobile Computing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Pv6的推出,使该问题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并逐步进入商品化阶段。

实现普及计算的第三个问题是目前的操作系统。目前的大部分家用操作系统,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列和Apple公司的Macintosh等,均不能通过网络远程地打开一个窗口。例如,X Window系统很难将正在运行的一个应用窗口从一个屏幕移至另外一个屏幕,而这恰恰是用户在移动时工作所需要的。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Windows 20## Advanced Server已初步实现了用户在用Terminal Server Client软件远程登录时,可以直接进入上次离开时保持的图形状态和信息。这已部分实现了普及计算的要求。普及计算也要求软件和程序可以在保持当前状态和信息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进行方便的切换。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利用Java和XML技术,离普及计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另外一个普及计算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安全问题。普及计算是一种大范围的计算环境,这个系统需要并记录了几乎所有的信息。但是,由于其中一部分是非常关键的个人信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经常会使人感到自己没有隐私。因而,如何实现“用户拥有信息”这个目标便成了问题的关键。用户应该能够决定他希望看到别人什么类型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决定自己的什么信息能够被其他人所访问。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用户对于拥有的信息具有决定权限,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携带全部的个人信息存储于便携设备的物理存储介质中,而这与普及计算的易用性又是相矛盾的。由于实际中并没有普及计算的成型系统以及成熟的安全模型,因此安全问题需要根据用户系统的具体设计以及实现方式来决定。

3    普适计算的特征与特点

3.1         普适计算的特征

在普及计算模式下,用于普及汁算的终端设各通常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形态多样。用于普及汁算的终端设备数量庞大,弥漫在人们的日常主活之中,其形态多样,既包括目前的 Smart Phone、PDA,也包括可穿戴式计算机和智能家居设备,以从不同方面为入们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而人们却感觉不到计算机的存在;

.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计算以人为中心,人机交互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方式(如语言,姿势,书写等入.网络连接特性。曾及计算终端能够通过网络连接,把终端同庞大的Internet或是专用网络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的服务;

.无缝移动性( Seamless   Mobility)。使用户能够在移动中透明、连续地获得计算服务,而无需人为地配置系统;

.智能特性。普及计算终端具备上下文感知(Context awareness)特性,能够感知到用户是谁、用户的喜好、用户在做什么、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和场合等,以及当前的使用环境,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处理。

    此外,还能根据终端所能够使用的资源进行自适应处理,为用户提供与资源可获得性相一致的服务;

.相对的资源有限性。同通常的桌面系统相比,普及计算终端的资源比较育限,如电池电源的连续使用时间、显示屏幕的大小和变化的网络连接特性等;

.服务的个性化。

3.2         普适计算的特性

普适计算的终端设备通常具有如下基本特性:形态多样、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计算以人为中心、网络连接特性、无缝移动性、智能特性、资源不断变化的特性、相对的资源有限性、服务的个性化、安全性。普适计算终端的种类繁多,主要功能也不尽相同,外在形式更是千差万别。但大部需要考虑以下技术:

    1.自适应性:普适计算终端的环境是变化的,可得到的资源也是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是动态的。这就要求终端具有自适应的环境处理能力,能够根据资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响应,当资源比较丰富时,为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当资原缺乏时,则提供降级服务。

    2移动代理:移动代理是在异质网络环境下能够自行控制移动的程序,并能够进行相互之间的交互操作。使用移动代理主要有以下好处:降低网络负载;减少网络延迟的影响;实现协议封装;能够使终端工作于弱连接或是无连接状态;能够工作干异质环境。

    3数据管理:普适计算终端同服务器的交互过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非对称的通讯模式;无连接特性;移动性。这些交互特点使普适计算终端的数据音理和基于数据管理的事务处理变得复杂起来,需要考虑网络特性。功耗和一致性等方面的内容。

    4.人机交互:在普适计算中,来用类似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互方式:(1)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姿势和书写等交流方式;2)能够友持更加倾向于人类之间交流方式的人机接口已经开始成为 GUI交互方式的补充或替代方式;(3)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感知方面长期研究的推动下,感知性接口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5功耗营理:有限的电池使用时间是普适计算终端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延长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的有效使用时间。否则,普适计算潜在的商业前景就难以变为现实。

    6中间件技术:普适计算在中间件技术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挑战:计算应用和冈络的多样性的物理属性所造成的动态异构性和移动性。如今的为适应普适计算提出的的SMART计划主要特性有:开放性、基于构件、主动性、用户为中心。

    7.软件的设计考虑:通常的软件设计过程申,一般只需要考虑功能的正确性,即软件所产生的逻缉结果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定于普适计算终端,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功能的正确性,还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实时特性,多保真性和低功耗特性。

4    普适计算的国内研究情况及发展

4.1         普适计算与传统运算模式的比较

普适计算与传统运算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对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运算模式是两层结构:针对某种设备设计某种系统,以适合该种特定设备访问和显示。在设计时,必须针对那种特定设备的网络协议和显示性能进行设计。

普适计算模式在实现多种应用服务对多种智能设备的连接时存在很大的困难,这使得每增加一种设备都需要改写那些应用服务,而每增加一种服务都需要改写那些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这种限制是由于现有系统的层次结构所决定的。然而,我们很难预见未来还会出现什么新颖的,用户乐于使用的智能设备;而且有的设备可以双向通信,有的只能单向被动地接收信息。现有系统在扩充对新设备和新应用服务的支持时非常复杂。例如,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用SMS(短消息)和WAP手机访问股票信息,我们不能预见明天的热门设备是什么,况且,每个人的个性因人而异,对设备的喜好也希望个性化,未来的信息设备将会是群雄并起,百家争鸣。

4.2         普适计算的体系结构

普适计算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普适计算设备、普适计算网络、普适计算中间件、人机交互和觉察上下文计算四个方面。

    1.普适计算设备:一个智能环境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设备,如传统的输入输出设备、无线移动设备和智能设备。理想状态下,普适计算应该包括全球范围内嵌入的具有主动或者被动智能型的每一个设备,能够自动搜集、传递信息,并且根据信息采取相应行动。

    2.普适计算网络: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普适计算设备的数量将成倍增长,这对现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扩展基本结构以适应需要之外,全球化网络也必须修改现有的应用来完成普适计算设备到现实社会系统的集成。

    3.普适计算中间件:除了分布式计算和移动计算,普适计算还需要中间件来完成网络内核与运行在泛化设备上的终端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普适计算中间件应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协调网络内核和用户行为间的交互,并且保持用户在泛化计算空间的自然感。

    4.人机交互和觉察上下文计算:普适计算使计算和通信能力无处不在的融合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实环境中,人机交互的不可见性是必需的。因此,普适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蕴涵式人机交互,它需要系统能觉察在当时的情景中与交互任务有关的上下文,并据此做出决策和自动地提供相应的服务。普适计算模式下上下文将随任务而变化,而且由于工作环境是现场,其中的背景情况不但复杂而且是动态变化的,使上下文的动态性问题更加突出。

4.3         普适计算的国内研究情况

目前国内非常重视普适计算的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20##年资助的18个重点项目之一。国内的研究主要在普适计算环境中间件、普适计算中私有信息保护问题、普适计算环境的协调管理、软件结构、觉察上下文计算、人机界面几方面展开,各主要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有关普适计算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正开展“无处不在计算环境下智能人机交互研究”,它从计算智能和分布式认知心理学着手,研究通过计算智能来处理人机交互的上下文信息感知问题,建立无处不在计算环境下人机交互动态行为的描述方式和用户意图获取模型。自动化研究所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如对无处不在计算环境中的身份鉴别与行为理解的研究,对人脸、指纹、虹膜、笔迹、步态等的识别来进行身份鉴别,支持人脸跟踪,研究智能机器人自然语言交流,同时在手写体识别、语音识别方面都有不错的研究成果。计算所在高性能计算和网格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心理所对注意维度转移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清华大学从人机系统对无处不在计算开展了工作,着重研究人和计算机一起工作的方式和技术,从人机系统的层次研究人机交互。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对普适计算展开了研究,比较著名的有Smart Class项目。该项目将普适计算和远程教育相结合,建立智能远程教室。在智能教室中,教师的操作包括调用课件、在电子黑板上作注释、与远方的学生交流等。系统能根据对教师动作的理解,在不同的场景下向远方的学生转发相应的视频镜头或电子黑板内容,并自动记录上课的内容。

    北京大学成立了普适计算实验室(Ubiquitous Computing Laboratory)。目前开展的研究侧重在开发和设计通用的信息访问和传送平台,存在论工程(Ontology Engineering)和基于存在论的语义网页(Semantic Web),自适应代理(Adaptive Agent)系统的结构,应用于科学、工程和国防的基于知识的系统。

4.4         普适计算的发展趋势

普适计算描述了具有丰富计算资源和通信能力的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场景,这个环境与人们逐渐地融合在一起。它把计算机嵌入到各种类型的设备中,建立一个将计算和通信融入人类生活空间的交互环境,从而极大地提高个人的工作及与他人合作的效率,但这种能嵌入的计算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了。随着微电子工艺的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向微小型化发展,同时它的价格也越来越低。这使得将微小型计算设备嵌入到环境中成为可能。

    普适计算所需的软件技术也基本成熟,而在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普适计算环境中,人和计算机的交互将更加自然,使得普适计算环境更人性化。人机交互研究也将是普适计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普适计算的计算机网络正在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以多种无线网以及移动网为接入的更加广泛的异构集成网络。计算机网络协议功能更强,以满足不同数据通信特点的应用,同时IPv6的应用会大大增加网络地址范围,在可预见的未来为每个设备提供网络地址。从网络带宽上来看,有线主干网逐渐采用光纤,802.11、蓝牙(Bluetooth)逐渐成为无线局域网的常用标准,移动网正在向3G、4G甚至5G演变。这些情况表明,一种高带宽、覆盖全球的统一网络,即无处不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正在形成。这种网络可允许任何具有IP地址的设备上网,任何上网设备都可享受网络服务。

    为适应普适计算环境下各种设备上网的需求,面向21世纪的嵌入式系统要求配备标准的一种或多种网络通信接口,嵌入式系统将不再是“信息孤岛”。针对外部联网要求,嵌入设备必需配有通信接口,相应需要TCP/IP协议簇软件支持;由于家用电器相互关联及现场设备的协调工作等要求,新一代嵌入式设备还需具备 IEEE1394、USB、CAN、蓝牙等通信接口,同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通信组网协议软件和物理层驱动软件等。

    普适计算是对计算模式的革新,对它的研究虽然还刚刚开始,但是它已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普适计算的新思维极大地活跃了学术思想,推动了对新型计算模式的研究。目前已出现了许多诸如平静计算(Calm Computing)、日常计算(Everyday Computing)、主动计算(Proactive Computing)等新的研究方向。

5    普适计算的应用

5.1         普适计算的应用

普适计算提供了经由网络,使用各种各样的普适计算设备问后台数据、应用和服务的功能。无论使用何种普适计算设备,用户将能轻易访问信息,得到服务。普适计算降低了设备使用的复杂性,帮助提高在外办公人员的效率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

普适计算主要用于商业,通常针对移动办公的工作人员和需要经常存取公司系统信息的职员。现在的计算机部件越来越小,因此,可以将这些功能集中于一种设备来取代各种专用设备,如取代电话、呼叫器、计算机和网络连接等设备。

普及计算的核心用途之一就是信息的提供。就其应用范围而言是难以想象的,而且人们无需为此去学习新的语言或是精通各种不同的代码及特殊设备。事实上,绝大部分的非专业人士目前掌握的交流渠道例如语言、文字、肢体动作等已经足够去获取其所需的信息,基本上没有必要不断学习更新额外的方法和交流渠道,只有对极少数相关的专业人士而言,才存在着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计算机代码设备等相关知识的可能。另外一点,信息提供的方式也非常重要,用户不希望被大量无用或不相关的信息及数据所淹没。何时以及如何向用户提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用户开车时,利用车上的音频系统进行输出比用显示输出更为实用。而与场景相关的普及计算在实现此类应用时相对地就比较简单方便。

此外,许多标准应用,如文字处理、网络应用软件及各种管理工具包,都可在普及计算环境下找到新的应用方向。各种移动设备不仅可适用于当前笔记本电脑所适用的环境,而且将具有更突出的方便性及灵活性。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信息及进行交流。例如对于股票经纪人,无论置身何处,都可24小时获得股票价格,并可随时进行在线交易;对于一个经常需要做报告的人而言,他的服装和随身用品就可以协助他做即兴演讲,而且也可以使他随时看到想看的演讲材料,当然同时也能很方便地和远程听众交互。普及计算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应用,远远超过了当前笔记本电脑的功能。

5.2         普适计算目前的典型研究项目

目前,业界和高校的实验室均有普适计算项目推出,其原型系统通常由一些可移动的手持设备动态构成邻近网络,以提供各种普适计算应用。一些较为典型的项目如下。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Oxygen 项目。其寓意是:未来计算像氧气一样无处不在并可自由获取。该项目将固定计算设备和移动设备通过可自动配置的网络连接起来。系统采用了包括休眠环境的自动转换等8种环境驱动技术。

Microsoft 公司的Easy Living 研究项目。致力于智能环境的体系开发,涉及中间件、几何世界建模、定位感知、服务描述等技术。其关键特点是:机器视觉、多传感器的自动和半自动校准,以及独立于设备的通信。

AT&T 实验室和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项目Sentient Computing。通过用户接口、传感器,以及建立资源数据等手段,为系统提供基于用户和位置的数据更新能力,系统可无缝扩展到整个建筑物。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Aura 项目。强调普适计算的中间件技术和应用设计,该项目包括3 个子项目:Darwin 智能网络,是Aura 的核心;Coda 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Odyssey 为资源自适应提供操作系统支持。该系统可容纳桌面、手持和可穿戴系统。

此外,还有HP 公司的Cool Town 项目、Everyday Computing 项目;IBM 的 WebSphereEveryplace项目;华盛顿大学的Portolano 项目等等。

5.3         智能空间

智能空间的定义如前所述,普适计算中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可以在不同尺度上得到体现,其在房间、建筑物这个尺度上的体现就是智能空间,并且它可以不断连接扩大至全球.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学会(NIST) 给出的智能空间的定义是“一个嵌入了计算、信息设备和多模态的传感器的工作空间,其目的是使用户能非常方便地在其中访问信息和获得计算机的服务来高效地进行单独工作和与他人的协同工作”[35].

目前国际上对智能空间的研究开展得相当广泛,如MITAILab的IntelligentRoom[1],Stanford的In teractiveWorkspace[36],GIT的AwareHome[37],Mi crosoftResearch的Easyliving[38],GMD的iLand[39]等等.智能空间应具备的功能和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

(1)能识别和感知用户以及他们的动作和目的,理解和预测用户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需要;

(2)用户能方便地与各种信息源进行交互;

(3)用户携带的移动设备可以无缝地与智能空间的基础设施交互;

(4)提供丰富的信息显示;

(5)提供对发生在智能空间中的经历(experi ence)的记录,以便在以后检索回放;

(6)支持空间中多人的协同工作以及与远程用户的沉浸式的协同工作.

智能空间的应用价值可以直接体现在其具体用途上.如智能会议室、作战指挥室、能照料老人的智能家居等[40].Kindberg在文献[41]中指出将来不太可能存在一个全球统一的普适计算系统,而是存在许多因为管理区划、地域区划和文化区划而分离的有明确边界的智能空间系统,这些智能空间系统间可以有一定的交互,人和各种可携带设备可以透明地在它们之间移动.这说明了从实施智能空间入手是通向全面实现普适计算的最可能的途径.

致谢(Acknowledgements)

1、《计算机学报》

2、《计算机世界报》

3、人民网

4、百度文库

5、焦扬 F0612001 061209001

6、《普适计算极其商业应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Ubiquitous Computing for Business/FTpress/Bo Begole

 [2]  普适计算-计算的混沌形式/赵海 陈燕/东北大学出版社

 [3]  Pervasive/Ubiquitous Computing/西安交通大学 软件学院 黄文培/20##年5月

 [4]  《普适计算的现状及发展》/焦扬.

课程建议与收获(必须)

通过计算机新技术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的新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锻炼额我们使用基本演示工具和文档编辑工具的能力。并且在众多新技术中,有很多都是原来接触不多的技术与概念,通过本次课程,使我对众多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课程中,也见到了很多平时很感兴趣的题目,别且对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于计算机新技术的课程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眼界,同时也为后面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建议方面,我觉得现在的分小组介绍的形式比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其他小组介绍的时候,其他小组有些兴趣缺失的情况出现,在今后的课程中,可以在当前小组介绍结束后,随机挑选其他小组的同学当场回答关于介绍小组介绍的课题当中的若干问题,达到落实的效果。在内容方面,希望在新技术方面可以不断更新,每次每年的课题都不尽相同。并且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基础方面的掌握,在计算机的基础概念方面上也设置若干课题虽然这些课题可能会略显枯燥,但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对基础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也是必须的。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专业:班组:学号:姓名:目录...1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1计算机知识概述...2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1.3微型计算机...31.4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信息编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育教学总结寿宁职业技术学校本学期我继续担任11(11)、11(15)和11(16)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对学生也有所了解,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经常上网…

计算机课程的总结体会

眨眼一个学期过了,在这一学期中学到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及应用,收获颇丰,虽然之前对于这些都有接触和了解,但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了解的还是太少了,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而通过这一学期计算机的学习正好弥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综合实践总结报告

作者指导老师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第一代:(约1946~19xx年)电子管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运算速度几十至几万次;第二代:(约1957~19xx年)晶体…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业务素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于20xx年x月份在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上选学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这次培训非常适合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它给了我们一个掌握…

计算机基础课程总结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课程总结20xx-1-1这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为计算机软件专业***班级讲授《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时代在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带来计算机教学也日新月异绚丽多彩给计算机一线教学的老师带来无限的压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我每年的必上课程几年来年来经我教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班级有...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结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总结20xx年6月目录一建设工作整体简介1二建设目标与意义1一二建设目标1建设意义1三整体建设思路与原则2一二整体建设思路2总体建设原则2四建设工作的启动背景2一二三启动...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xx-20xx学年工作总结

计算机应用技术系20xx20xx学年工作总结本学年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在学院党委学院行政的领导下在学院各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与协助下全系教师坚持以学院中心工作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

计算机应用总结

1如果同时有多个窗口打开想要关闭的话可以按住shift不放然后点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图标2在保存网页前可以按一下ESC键或脱机工作再保存这样保存很快3用电脑听CD可以不用任何的播放软件把音箱线直接接到光驱的耳机孔...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总结

计算机应用专业21行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总结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从19xx年获批开设已连续招收15届学生本专业现有在校学生516人一建立学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多方联动机制通过行业协会汇集...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总结报告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总结报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自改革启动以来经过课改小组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等方面都全面实施了改革至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阶段性成果下面分几个方...

计算机应用课程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