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校园招聘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5.4

农业银行校园招聘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 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第四章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资产、成本、损益(费用)增加为借,减少为贷,负债、所有都权益、损益(收入)增加为贷,减少为借。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不平衡,肯定有错;试算平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10、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11、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应交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率

第五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2、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购销合同、各种申请单、银行对账单、债权债务对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不能作为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凭证。 按照格式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出纳人员办理收付款后,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付讫”的戳记。 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记账凭证按照使用范围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收款凭证<借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为现金和银行存款>、转账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按照填列方式分为单式凭证和复式凭证

12、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多张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 一原始凭证需编制多记账凭证的,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附在哪张记账凭证下

13、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14、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

款凭证。

第六章 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多栏式(借方多栏式<物资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贷方多栏式<应交税金、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借贷多栏式<本年利润>)

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序时账(现金、银行日记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住房基金登记簿)。

按照外形的不同分为订本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卡片)

2、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

3、登记账簿要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者铅笔书写。

4、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包括封面、扉页、账页

5、对账的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簿与会计凭证)、账账核对(总账与总账、总账与日记账、总账与明细账、明细账之间核对)、账实核对(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银行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债权债务明细账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

6、错账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记账凭证无错误)、红字更正法(记账后,发现记曲凭证中的科目或金额多记)、补充登记法(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金额少记)

7、“本月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单红线;“本年合计”字样,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8、总账、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七章 账务处理程序

1、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区别,即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依据和方法不同。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详细记录经济业务、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了解业务来龙去脉,便于查对科目、不便于分工、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的工作量较大、该财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4、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做到试算平衡(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第八章 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或核对,

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2、按财产按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财产清查的按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3、现金采用实地盘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实存数;清查时,出纳必须在场;现金盘点报告表(盘点人与出纳共同签章)

4、银行存款通过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不一致原因:未达账、单位记账有误、银行记账有误、单位与银行双方记账有误)。

5、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查询核实)的方法进行核对,即对账单法。

6、实物清查(数量和质量)方法实地盘点法(逐一盘点法、技术推算法、抽样盘点法)清查时;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盘存单(盘点人员与实物保管人员共同签章)

7、财产清查经批准处理后的账务处理

项目

盘盈处理

盘亏处理

(其他应收款)

项目

盘盈处理

盘亏处理

(其他应收款)

现金

营业外收入

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原材料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正常)

营业外支出(非常)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3、会计报表包括基本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附表(利润分配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

4、年度、半年度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而成的,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按清偿债务的先后排列)及所有者权益项目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四步式报表(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第十章 会计档案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一式二份),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

3年

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5年

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报废清理后)

15年

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会计移交清册 25年

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

永久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不包括移交清册)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3、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标记、拆封和抽换。

4、单位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财政部门的会计档案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监销。

5、对于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到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会计档案一律不得销毁。

重点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 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复式记账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 财务状况 的 静态会计报表。 利润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 经营成果的 动态报表。


第二篇: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总论

一、名词解释 1. 会计对象 2. 会计要素 3. 会计准则 4. 会计法规 5. 谨慎性原则 6. 配比原则 7. 历史成本原则 8. 四柱结算法 二、简答题

1.会计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3.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哪几方面?、 5.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几种?

6.什么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

1.什么是会计?为什么说它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会说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2.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3.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制定会计制度的一句,也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4.会计法规是我国经济法规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及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制定颁发的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办法和规定。

5.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办法时,应当采用尽可能不高估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少于负债和费用的方法,把会计核算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6.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在通一会计期内入账。

7.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而不考虑市场物价变动的影响。8.四柱计算法的基本公式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在的“期初结存+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二、简答题

1.会计的特点有四:

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②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③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相结合。 ④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2.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

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客观性、实质性、相关性 、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性、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重要性等。

5.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有:设置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6.制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要符合《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二是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三是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具体情况。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

2.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的,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会计是以货币计量的,因此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只是能用货币表现的那些经济活动。尽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各有不同,但他们的所有财产物资都十一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些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都称为资金。因此,概括的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计所 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借贷复式记账法 一、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 2.会计账户 3.复式记账法 4.账户对应关系 5.试算平衡 6.记账方法 7.单式记账法 8.会计分录

二、简答题

1.会计科目分为哪几类? 2.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3.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4.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5.简述总分类账户与明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6.什么是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要设置会计科目,又要设会计账户?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2.为什么既要设置总分类账户,又要设置明细类账户?两者有何关系?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2.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结构,用来系统、连续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工具。 3.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

4.账户对应关系是指账户与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5.试算平衡是验证账户记录正确性的方法,有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6.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原理和规则,用文字和数字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方法。

7.单式记账法是对每一笔经济活动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8.会计分录是对每笔经济业务指出应登记的账户、记账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 二、简答题

1.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

2.复式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方法。

3.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 ①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②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③根据借贷记账法原理进行试算平衡。 ④可以设置双重性质的账户。

4.借贷记账法的失算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根据借贷记账法原理对所有账户的记录进行检查和验证,其方法有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 5.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有三:

一是根据同一会计凭证同时在有关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

二是在登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时,借和贷记账方向必须一致;

三是在登记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时,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其所属的一个或几个明细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

6.对应关系是账户与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对应账户是指同一会计分录中的借方和贷方的对方账户。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有其特点,不能替代。

2.总分类账户是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对明细分类账起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是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对总分类账起辅助和补充作用,两者结合才能既概括又详细的反映同一经济业务的记账内容。

第三章、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一、名词解释 1.预提费用 2.待摊费用 3.其他业务收入 4.投资收益 5.营业外支出 6.管理费用 7.主营业务收入 8.应付税款法 9.成本计算 10制造成本 二、简答题

1.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核算内容是什么?

2.企业的资金如何进行筹集? 3.什么是应付票据?

4.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那些内容? 5.简述“预收账款”账户的性质、结构和核算内容。 6.固定资产出售、报废和毁损应如何进行核算? 7.什么是成本计算对象? 8.试述成本计算程序。 三、论述题

1.试述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意义。

2.为什么说企业的销售成果不能作为最终的财务成

果?

3.试述成本与费用的区别。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预提费用是指俺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

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

2. 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

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 3.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出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

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提供劳务等收入。 4.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

生的损失。

5. 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物直接

关系的各项收入好人支出。

6.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

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董事会和行政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

7. 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扣除增值

税以外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主营业务成本后的余额。

8. 应付税款法是一种不确认时间差异对所得税的

影响的所得税核算方法。

9. 成本计算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

各种费用按各种不同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0. 制造成本是将生产费用按产品分项目进行归集

后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其主要项目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二、简答题

1.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核算内容是生

产经营活动的三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即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以及资金的投入、调整和退出等经济活动,构成企业核算的主要内容。

2. 企业的资金包括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其来源

主要是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资金,筹集资金应向这两方面进行。 3.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开出的远期票据。企业因购

买商品、材料或接受劳务供应所开出的承兑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即为应付票据。

4. 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主要包括生产

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管理和组织生产、为生产服务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5. “预收账款”账户是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

业按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它的贷方登记向购货单位收取的预收款;借方登记实现销售收入和应交销项增值税的数额,其贷方余额为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借方余额为购货单位补付的款项。

6. 企业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和毁损应通过|固定

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改账户为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固定资产的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清理结束后其借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属于经营期间的正常处理损失应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贷方余额表示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应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结转后应无余额。

7.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费用归属的对象。进行成本

计算,首先要确定成本对象,才能归集费用,计算成本。如采购费用的对象是材料物资;生产费用的对象是产品等。

8. 成本计算的程序是在进行成本计算是,先要确

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和成本项目,在各种费用发生后,按各种成本计算对象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归集和分配,从而计算出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是一个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工业企业的基本任务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更新和扩大花色样品,做好售后服务,满足市场要求,加强内部管理,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劳动耗费,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累更多资金。为了完成上述各项任务,企业要以效益为中心做好各项工作,增强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其中如何正确核算,利用会计资料,加强会计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是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会计正确、及时提供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数量和质量的信息,使企业领导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纠正偏差,提高科技含量,求得深层次的发展,完成和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2.财务成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利润或亏损。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取得的销售成果还不能算是最终的财务成果,因为在企业经营活动

中,由于各种因素,还会发生一些非商品、产品销售性质的收入和支出,如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支、期间费用、投资损益等等。

这些和支出也都属于企业利润的组成部分,也应计算在内,才是最终的财务成果。

3.费用和成本是俩个概念。已经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费用,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产品成本,因为两者计算的基础不同。费用是按照一定会计期间汇集的资金耗费,而成本则是以产品为对象进行归集的资金耗费。费用要按计算对象归集后才能形成成本。一般来说,费用和成本不 一定相等,只有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都已归属于该期的产品,该期的费用和成本才会相等。

第五章、账户分类

一、名词解释 1.账户的用途 2.账户的结构 3.盘存账户 4.调整账户 5.集合分配账户 6.备抵账户 7.资本账户 8.跨期摊配账户 二、简答题

1.账户按经济内容可分为哪几类?每一大类包括哪几小类?

2.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可分为哪几类?每一大类包括哪几小类?

3.什么是调整账户?可分为哪几类? 4.什么是结算账户?可分为哪几类? 5.什么是盘存账户?它有何特点? 6.集合分配和集合配比账户有何区别?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要对账户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和按用途结构分类两者作用有何不同? 2.试述基本账户的特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账户的用途是指通过账户的记录能够提供什么

核算资料。

2. 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提供核算资料,

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怎样进行登记,其余额反映什么内容。

3. 盘存账户是指可以进行实物盘点的各种财产、

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 4. 调整账户是指用来调整有关账户账面余额的账

户。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

5.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汇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

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有关生产费用的账户。其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额;贷方登记费用分配数,一般无余额。

6. 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呗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

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其特点是被调整账户性质是期末余额放心与调整账户不一致。 7. 资本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资本金的所有

者权益的账户,其贷方登记各项资本金增加数;借方登记各项资本金的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8. 跨期摊配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成

本计算期的产品 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在各个成本计算期进行分摊,借以正确计算成本的账户。 二、简答题

1.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为五类:一是资产类账户,

分流动资产账户、长期投资账户、无形资产、及其他类账户。二是负债类账户,分流动负债账户、长期负债账户。三是所有者权益账户。四是成本类账户。五是损益类账户。

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为三大类九小类:一是基

本账户,分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和资本类四小类。二是调整账户。三是业务账户,分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集合配比账户和财务成果计算账户四小类。

3. 调整类账户是用来调整有关账户的账面余额而

设置的账户。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三种。

4. 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

个人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债券(应收)债务(应付)结算关系的账户。按结算性质又可分为结算资产类账户、结算负债类账户和结算资产负债类账户三种。

5. 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可以进行实物盘点

的各种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增减变动及其实有数额的账户。盘存账户的特点是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实物,可以进行盘点,包括了企业主要的资产账户,其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都在借方。

6. 集合分配账户是用来汇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

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有关生产费用,借以核算和监督有关生产费用计划执行及分配情况

的账户。而集合配比账户则是用来汇集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好人发生的成本、费用和营业外收支,借以在期末进行配合比较,计算确定经营期内的财务成果的账户。两者的用途是不同的。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 为了全面核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需要设置众

多的账户进行核算。通过账户记录可以取得企业经营管理所需各种核算材料。为了更好地设置和运用账户,对各种账户进行适当分类,有助于完善地建立账户体系,进一步掌握各类账户提供核算资料的规律性。

账户分类主要按其经济内容及用途好人结构两方面进行,两者的作用是不同的。按经济内容分类,因为账户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就是账户的经济性质,这样跟了有利于从账户中去得需要的核算指标,从而明确每个账户的核算内容,以准确区分其经济性质。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是在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将用途和结构基本相同的账户进行适当归类,这样可以了解该账户能提供什么资料,如何提供资料,借方登记什么?贷方登记什么?怎样进行登记?其余额反映什么内容,使我们能明确各个账户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具体作用。

2. 基本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的增减变动和实有数情况的账户。这类账户有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资产账户。其特点是所反映的内容都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因此称为基本账户,如盘存账户是核算监督可以进行实物盘点的各种财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账户。这些账户几乎包括了企业的主要资产账户。又如结算账户是核算监督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全部债权、债务,包括了企业主要的负债账户和部分资产账户。再如资本账户是核算和监督企业资本金的所有者权益账户。所有这些账户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基础,其所反映的指标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六章、会计凭证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凭证 2.记账凭证 3.原始凭证 4.累计凭证 5.自制原始凭证 6.转账凭证 7.分录凭证 8.汇总凭证 二、简答题

1.会计凭证分为哪几类?有什么区别?

2.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如何运用?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简述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要求。

6.正确、合理地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有什么作用? 三、论述题

1.什么是会计凭证?准确填制和严格审查会计凭证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要进行审核?审核时应注意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2.记账凭证是财会部门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载经济业务简要内容,确立会计分录,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3.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编制的。它载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是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

4.累计凭证是指一定时期内记载同类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手续是在一张凭证中多次进行才能完成的原始凭证。

5.自制原始凭证是由本单位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所填制的凭证。 6.转账凭证是用于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其他转账业务所编制的记账凭证。

7.分录凭证是直接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载明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的凭证。

8.汇总凭证是对分录凭证加以汇总,据以登记分类账的记账凭证。 二、简答题

1.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编制的,是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而成的,是记载经济业务、确认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2.记账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类别不同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入和支出业务的记账凭证;转账凭证是用来记录那些不涉及货币

资金的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

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有: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和凭证编号,填制接受单位的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以及填制单位的公章和有关人员签章等。

4.记账凭证和基本内容有:记账凭证的名称、日期和编号;填制单位的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会计分录;所附原始凭证张数以及有关经办人员签章等(如会计主管、制单、审核、记账、出纳等人员)

5.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是:内容真实可靠;手续完备;项目填写完整清楚;妥善保管、及时流转;按规定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等。

填制记账凭证的要求是:正确填写会计分录;摘要简明扼要;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张数;有经办人员签章;连续编号;及时传递等。

6.正确组织会计凭证传递,有利于各部门及时得到会计资料、掌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凭证流转和物资流转有序进行;有利于企业内部相互牵制和监督等。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准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在于:可为记账、算账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保证账簿正确可靠;可检查和监督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政策、法令和制度的规定;可使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得到保证,保障合理收入,保护企业利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有凭有据,循序进行,保证全面、系统规范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2.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指定专人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审核。

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从原始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是否合法、合规两个方面进行。 对记账凭证的审核,主要从有否原始凭证、金额、内容是否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是否准确;填写项目是否齐全;有关人员是否已签章;所记事项是否合乎法律制度规定等方面进行。

第七章、会计账簿

一、名词解释 1.日记账 2.总分类账 3.明细分类账 4.结账 5.会计账簿 6.序时账簿 7.备查账簿 8.分类账簿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会计账簿?它有何作用?

2.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簿有什么区别?

3.什么事特种日记账?为什么要设置特种日记账? 4.明细分类账有哪几种格式? 5.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哪几种?

6.账户的更换和启用要注意那些方面? 三、论述题

1.为什么登记账簿要遵守记账规则?记账规则的内容主要有哪几方面?

2.为什么要进行对账?应从哪几方面进行对账工作?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日记账又称序时账,是按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登记的账簿。

2.总分类账是按总分类账户开设,用以分类反映和监督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

3.明细分类账是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用以分类反映详细核算资料,是有关总分类账的从属账簿。 4.结账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将各种账簿记录结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从而根据张博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的工作。

5.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分类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6.序时账簿是按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的账簿。

7.备查账簿是对序时账和分类账中未能反映和记录的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8.分类账簿是按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按其概括程度不同,可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二、简答题

1.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其作用在于通过账簿记录可以系统、完整地归纳和积累会计核算资料,有利于掌握企业全貌,加强经济管理;通过账簿记录,可以为会计检查提供依据,有利于检查和控制企业的资金和财产情况;通过账簿记录,可以为编辑会计报表提供依据,有利于计算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作

用。

2.日记账是按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逐日逐笔顺序登记的账簿。分类账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进行分类核算和登记的账簿,可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两种;备查波也称辅助账,是对序时账和分类账等主要账簿未能记载或者记录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3.特种日记账是将性质相同的经济业务分别登记下来,分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转账日记账。通过分别记录,可以加强货币资金以及转账 业务的管理。

4.明细分类账的格式有三栏式明细分类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和平行式明细分类账。 5.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三种。划线更正法用于更正登记账簿发生的文字或数字错误,其做法为用一条红线划去错误的文字或数字,在红线上端填写正确的文字和数字;红字更正法是在已入账的记账凭证中发现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和金额错误,用红字记账凭证充正错误的方法,补充登记法是在入账后发现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不错,但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用补做差额的记账凭证予以更正,补充登记错误金额与正确金额之间差额的方法。

6.在更换启用新账簿时,应在账簿扉页上填列“账簿启用及接交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等人签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因为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建立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记账时必须要遵守记账规则。记账规则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账簿的启用和人员交接的规则,包括启用账簿是要在账簿扉页上填列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主管人员姓名,加盖单位公章和人员签章。会计主管或记账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在账簿上应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章;二是记账的规则,包括用蓝黑墨水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正确的按页次顺序连续逐项登记,结出余额,并加计本页合计数过至次页等等;三是在记账发生错误以后,必须按规定的“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等等。

2.记账、对账和结账是会计核算工作不可分割的环节,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在记账过程中发生错账。对账就是对账簿记录的有关数据加以检查和核对,以纠正差错,保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工作。对账的基本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等方面。

第八章、财产清查

一、名词解释 1.全面清查 2.局部清查 3.永续盘存制 4.实地盘寻制 5.实地盘存 6.坏账损失 7.财产清查 8.伟大款项 二、简答题

1.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在清查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2.如果遇到数量多、体积庞大难以盘点的物资,如何保其数量和质量?

3.财产清查的结果如有差异,在账务上如何处理? 4.试述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5.什么是伟大款项?一般有哪几种情况? 6.试述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 三、论述题

1.财产清查有什么意义?

2.永续盘寻制与实地盘存制有什么区别?分别在那些条件下适宜采用?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全面清查是指对所有的财产和资金进行全面盘点和核对。

2.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只对财产中某些重点部分进行清查。

3.永续盘寻制是对各项财产物资分别建立明细账,连续记载其增减变化,并随时结出余额的一种管理制度。

4.实地盘寻制是对各项财产、物资平时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根据实物盘点资料,倒算出本期减少额的一种管理制度。

5.实地盘点是逐一盘点实物实存数量的方法。 6.坏账损失是指因无法收回的营收款项而造成的损失。

7.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有数和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8.未达账项是由于往来双方在记账时间不一致情况下而发生的 一方入账而另一方未入账的款项。

二、简单题

1.库存现金在清查中可能出现登帐错误,计算差错,已收、付的现金未入账以及挪用等情况,通过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核对后,纠正差错和错误。 银行存款在清查中可能出现登帐错误及未达账项等情况,通过银行存款日记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调整后达到一致。

2.可按大件清点,抽查细点或以量方,计尺等技术方法来确定数量;对一些机器设备、房屋等不仅要点数量和附属部件,而且要查明质量及使用情况;对一些易变质的材料、物资、商品要抽查质量,以确保数量和质量的正好、完好。

3.对各项清查出来的差异和损失应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调整盈亏数,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 4.财产清查工作量大、面广、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从组织、账务、业务三方面准备。在组织工作方面,要制定计划、配备人员,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安排检查和督促,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账务工作方面,要将清查工作开始前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入账,结出余额;在业务工作方面,有关业务、保管部门要准备好度量衡器具,对清查工作开始前所以业务办好凭证手续,全部入账,并将所保管的财产物资整理排列,便于盘点核对

5.“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企业)之间,由于收、付结算凭证的传递及双方入账时间不一致,造成一方已入账而另一方未入账的账项。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1)银行已收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收款入账;(2)银行已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付款入账;(3)企业已收款入账而银行尚未收款入账‘(4)企业已付款入账而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6.对清查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政策、制度办事,每件都要有着落。对发现的多余积压物资,要群策群力积极处理;对各项悬账、悬案,应指定专人负责,限期催收,力求消除积压,加速周转,解决悬账、悬案。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根据财产管理的要求,一切单位都必须通过账簿记录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账物、账款相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账实发生差异,如客观自然条件影响,发生计量不准;制度不严或工作人员疏忽造成计算差错或登记错误和物资变质损失;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或非法侵占等等不法行为造成损失等方面,因此必须通过财产清查达到财实相符的要求。

2.实地盘存制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在账簿中只登记收入数,不登记发出数,期末通过对实物的实地盘点来确定财产物资的结余数。然后采用推算的方法倒挤出本期的发出数的一种盘存制度。其计算公式为: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期末实存数=本期发出数,采用这种方法核算工作比较简单,但对期末实存数的正确性缺乏控制办法,只适用于少数低价、零星的商品和用品的管理。

永续盘存制是指企业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入和发出的数量和金额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库存余额的一种盘存制度。其公式为:期初结存数+本期收入数-本期发出数=期末结存数。

这种方法手续比较严密,能起到控制财物收、付、存的作用,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能为大多数企业所适用。

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

一、名词解释 1.财务会计报告 2.资产负债表 3.利润表 4.现金等价物 5.现金流量表 6.流动资产 7.营运资金 8.未分配利润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

2.年度、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3.编制会计报告有些什么要求?

4.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5.什么是利润表?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6.什么是现金流量表?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为什么企业要进行账务状况分析?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要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财务会计报告是总括反映各单位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2.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报表。

3.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利润(亏损)的

报表。

4.现金等价物是指在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交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5.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

6.流动资产是指可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化为货币或被销售、耗用的资产。它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一年以内可收回的短期投资、存货、应收账款及待摊费用等。

7.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 8.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期末尚未分配的利润。包括本年未分配利润和历年利润分配的余额。 二、简答题

1.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总括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报告。

2.年度和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3.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主要是数字必须真实、正确;内容必须完整;说明必须清楚;报送必须及时。 4.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其内容包括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数额及其结构。

5.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利润(亏损)情况的报表,其内容包括所有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6.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现金来源和运用情况的财务报表,其内容包括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财务状况分析是根据财务会计报告的有关数据资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分析。通过财务状况分析,可以动态地使用财务会计报告,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投资者的特定要求,包括为企业管理者、外部投资者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财务信息。

财务状况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运用、获利能力、偿还能力和发展能力几个方面。

2.为了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手续完备,企业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经会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认真进行审核后报送。其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份数、报表是否按规定填列齐全,报表有关人员是否签章; (2)报表的金额是否合计相符,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衔接,项目的填列有否错格、漏格; (3)主要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及重大变异项目的发生原因是否在财务报告中作简要说明;

(4)其他错报、手续不全、违反财经法规和纪律、虚伪、伪假等情况。

第十章、会计核算程序

一、名词解释 1.账簿组织形式 2.记账步骤 3.会计核算形式 4.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5.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6.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7.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8.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二、简答题

1.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程序有哪几种? 2.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4.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5.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程序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6.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两者有何不同? 三、论述题

1.什么是会计核算程序,企业应如何处理组织本单位的会计核算程序?

2.为什么说合理的会计核算程序对提高经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账簿组织形式是指设置账簿的种类、格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记账步骤是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种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和步骤。

3.会计核算形式即会计核算程序,是指账簿的组织形式和记账的步骤。

4.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一种核算程序。其基本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5.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6.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是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7.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是设置多栏式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8.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是设置一本既是日记账又是总分类账的账簿,所以账务都集中在日记总账中登记,既要顺序登记,又要分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 二、简答题

1.目前我国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程序五种。

2.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是嘴基本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其特点是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其账簿组织包括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其记账步骤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逐笔登记各种明细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月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是先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然后据以登记总分类账。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的内容基本与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相同,所不同的是多了一道记账凭证的汇总程序。汇总记账凭证一般分为收款、付款和转账三种。汇总收款凭证应以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借方设置,并按相应的贷方账户汇总;汇总付款凭证则以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贷方设置,并按相应的借方账户汇总;汇总转账凭证一般按有关账户贷方设置,并按相应的借方账户汇总。

4.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特点是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科目汇总表的核算程序与汇总记账凭证相似,先根据记账凭证按科目汇总填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科目汇总表定期编制、汇总每一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汇总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

5.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程序的基本特点是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据以登记总分类账。转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其核算程序与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等核算程序相同。

6.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与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不同点在于汇总凭证和汇总表的结构不同,编制的方法也不同,汇总记账凭证是按记账凭证借方(或贷方)为主,将与此相关的对应科目汇总,对应关系比较清楚;而科目汇总表则只按各科目的借方和贷方的发生额进行汇总,便于试算平衡。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会计核算程序是指账簿的组织形式和记账的步骤,账簿组织形式是指设置账簿的种类、格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记账步骤是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种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和步骤。因为各个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不同,规模不同,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设计一套适合本单位的规模和特点、能全面及时正确地提供核算资料、并尽可能简化会计核算手续的会计核算程序,以满足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需要。

2.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程序对提高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及时、正确地提供全面、系统的核算资料,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

(2)有利于加强会计核算的分工协作,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节省核算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消耗。 (3)有利于及时掌握资金运动现状,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第十一章、会计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决策 2.会计检查 3.会计信息 4.会计预测 5.会计分析 6.会计控制 7.会计信息处理 8.成本预测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应如何进行处理? 2.什么是会计预测?有何特点? 3.什么是会计决策?有哪些方法? 4.什么是会计控制?有何特点? 5.怎样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预测? 6.实行会计电算化有什么优越性? 三、论述题

1.试述会计分析的重要性。 2.试述会计检查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决策是会计人员为达到会计目标,对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的合理抉择,或是为了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而运用特有的会计方法,或借助于其他方法来分析比较不同方案协助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2.会计检查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的审查和稽核。

3.会计信息是指通过科学预测或实际记录,反映会计主体过去、现在、将来有关资金运动状况的各种可为人们接受和理解的信息、数据、资料等的总称。 4.会计预测是指根据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会计技术方法,并借助于其他技术方法,对企业资金的总体运动及其局部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所进行的推测和估计。

5.会计分析是利用会计资料,采用专门方法从相互联系的各项经济指标中进行对比、分析,查明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借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 6.会计控制是通过会计工作,采取政策、制度、定额、计划、标准、责任和流程等控制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协调、监督、调整的过程。

7.会计信息处理是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传递、贮存、检索、输出的过程。

8.成本预测是指运用一定的预测技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推断和估计某一成本对象未来的成本目标和水平的工作。 二、简答题

1.会计信息是指通过科学预测或实际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资金运动状况的各种可为人们接受和理解的消息、数据、资料等的总称。 收集的会计信息要进行处理。处理的过程包括加工、传递、贮存、检索和输出等环节。经过处理的会计信息才能供信息使用者使用。

2.会计预测是指根据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运用一定的会计技术方法并借助于其他技术方法,对企业的总体运动及局部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所进行的推测和估计,其主要特点有:①它是个信息处理和反馈的过程;②它是价值管理的一种形式;③它的目的是提供企业经济效益。

3.会计决策是指会计人员未达到会计工作目标,对不同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的合理抉择;也是会计人员运用会计方法帮助管理人员分析比较不同方案协助进行的决策。其采用的方法有差量分析法、决策表法和决策树法。

4.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运用会计方法,采取控制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协调、监督和调整。会计控制具有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5.对企业资金的预测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预测资金需要量及来源;二是预测资金运动的状况;三是预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量;四是预测投资效

果。

6.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优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会计工作的计算速度和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摆脱出来,用更多时间从事管理;二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少人为差错,能及时、正确提供会计信息;三是提高管理水平。电子计算机能解决人工所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和决策问题,通过网络能更加准确及时广泛地提供财务信息,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三、论述题(解答提示)

1.会计分析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一般而言,会计核算只能回答“是什么”而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会计核算只是记账、算账和报账,而会计分析则是用账。因此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对于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之一,是通过会计分析,可以督促企业遵纪守法。因为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进行会计分析,必然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做出正确评价,这样就能对企业的遵纪守法起到一定监督作用;重要性之二,是通过会计分析,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因为通过会计分析,可以查明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费用和盈利水平的高低及原因,从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措施,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检查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所进行的一种事后监督。是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的必要补充。加强会计检查对于完成会计任务,发挥会计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会计检查,可以差错防弊,可以查出会计核算工作中各种弊端,包括过失或故意所造成的弊端,达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是通过会计检查,可以保护财产,可以使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包括因过失及贪污盗窃造成的财产损失,追回实物,严肃处理。最后是通过会计检查,可以强化监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校园招聘会总结

20xx年就业洽谈会总结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为拓宽学生求职渠道,使我院学生能够更好地实习就业,进一步搭建校企人才沟通合作平台,20xx年x月x日,我院于钟楼广场上举办了“学院20xx届毕业生就业洽谈…

毕业生大型校园招聘会总结

毕业生大型校园招聘会总结当我们将最后一件物品归还仓库,彼此取下工作证,放在负责人手中,天边的几缕霞光让我们彼此会心一笑,呼吸一口轻松得空气。因为这以为这历经8小时,480分钟,2880秒得大型招聘会工作落幕!参…

校园招聘总结10.20

校园招聘总结1020答今天周五大家早上好今天是HR工作自我检讨与改善日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搞社会招聘招用成熟人才成本与价格太高招用大学生培养但流失率高成材率低但社会要进步企业要进步必须还要做好校园招聘为企业补充新...

校园招聘会感想

20xx年x月x日,这天学校在体育馆举办了一次校园招聘会,可是因为睡迟了没赶上招聘的高峰期,因此我没有看到很多人所说的人山人海,更不用说有人在排长队。而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参加招聘会的原因仅是因为去感受一下…

20xx年校园招聘总结

20xx年***校园招聘总结一、成果展示(截止20xx.12.28)20xx年校园招聘走访42所高校(含艺术院校);宣讲会37次,参加宣讲会3750人,收集简历3243份,集体面试1405人,无领导小组474人…

校园招聘工作总结

校园招聘工作总结伴随着11月份的结束,校园招聘接近尾声,9月份便开始做些私下的准备工作,当然正式的校园招聘11月才开始启动,到12月x日的时候我认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是时候可以松一口气,也写点什么总结一下了…

招聘会总结报告

校园招聘会总结报告一、目的及意义:1、进一步加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引进优秀大学生充实到公司各个岗位,促进企业人才的良性循环。2、展示企业风采,塑造积极正面的大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高校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招聘…

20xx华为校园招聘机考试题总结(厦门大学)

20xx华为校园招聘机考试题总结厦门大学1删除子串只要是原串中有相同的子串就删掉不管有多少个返回子串个数includeltstdiohgtincludeltstdlibhgtincludeltasserthgt...

参加校园招聘心得体会

参加校园招聘心得体会珍惜机会勇敢尝试参加校园招聘gt心得体会王佳琪入职华为已三个月十月的深圳依然保持着夏天的热情华为园区的植被也愈发茂盛一群年轻的奋斗者迎着朝阳开始新一天的征程大家一起经历着从学生向职场人的过渡...

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总结

我系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20xx年6月2日教育系举办20xx年校园招聘会喀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喀什地区人才交流中心喀什地区培训就业管理局喀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领导及学院相关部门各教学单位领导各用...

9-银行校园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

人民银行招聘考试基础知识总结及精讲第一章货币1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先王制币说二是自然产生说2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有三种一是创造发明说二是便于交换说三是保存财富说3马克思用劳动价值论阐明了货...

20xx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的网申经验总结

20xx商业银行校园招聘网申经验总结银行招聘的流程一共有三步第一网申第二笔试第三面试网申部分是进入银行的敲门砖网申简历的内容有哪些网申部分主要是如何来筛选考生的呢一申请前的准备1物质上的准备在网申之前同学们需要...

校园招聘会总结(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