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心理发展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2、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
3、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⑴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⑵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⑶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⑷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
⑸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4、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⑴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⑵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⑶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⑷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5、 每一学派都必须对如下问题作出阐述:
⑴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⑵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
⑶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
⑷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1、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变化历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⑴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文艺复兴后,人本主义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主导,提出了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观念,强调儿童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奠定了思想基础。福禄贝尔的“恩物”、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奠定了研究基础。
⑵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德)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882年《儿童心理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儿童心理学著作。
⑶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⑷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20世纪后半期,毕生发展的观点逐渐为人们说接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1、 横断研究——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l 优点: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l 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2、 纵向研究——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也叫追踪研究。
l 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l 缺点: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3、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1、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① 单因素论:
l 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做哟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代表人物:高尔顿
l 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华生
② 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各自作用。 代表人物:施太伦——心理的发展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复合的结果。 吴伟士——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之关系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
③ 相互作用论:遗传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代表人物:皮亚杰
2、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是起源于动作;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的组织方式。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l 图式——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l 同化——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l 顺应——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
l 平衡——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技能实现的。
3、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4、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
5、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心理社会危机——将社会要求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坚持行为主义的客观化立场。)
1、三元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2、观察学习: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已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外的结果。
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所谓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心理机能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即将社会文化的外部活动形式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结构。
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有4个标志:
①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主动性和有意性)
②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概括性、间接性)
③ 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
④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① “最近发展区”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
②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③ 学习的最佳期限。最佳期限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
(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其中“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最有名。
2、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1、 动作的发展在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动作发展受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制约,也受环境的影响。
2、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① 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前提。没有动作,婴儿心理无从发展。
② 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③ 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④ 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①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②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③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a) 头尾原则:从上到下,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眼—头—胳膊—腿。
b) 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胳膊—手指
c) 大小原则: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4、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
① 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通常在5—6个月出现)。意义:
a) 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b) 开始操作根据,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c) 使动觉、触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② 独立行走。意义:
a) 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b) 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c) 增加了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1、 感知觉是个体认识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2、 习惯化范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习惯化——婴儿对多次呈现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形成后,如果换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3、 优先注视范式/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觉刺激源。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短,还发现他们能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和同心圆图案)。
4、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即婴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
5、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
① 直观性和行动性
② 间接性和概况性
③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④ 思维的狭隘性
⑤ 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6、 言语发展的理论
(1) 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布鲁纳
l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l 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获得的。
(2) 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代表人物:乔姆斯基。他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在结构——普遍语法,在后天的语言环境的作用下,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LAD),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3)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是认知学派的言语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认知,认知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言语是在环境和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1、婴儿的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2、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连接,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4、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哈特把婴儿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主体我的发展;第二阶段是客体我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1、 幼儿期是3—6岁。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关于游戏的理论:
① 精力过剩论——指人需要活动的倾向
② 精神分析论——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调节情绪、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③ 练习论——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
④ 重演论——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 娱乐论——通过游戏获得愉快,解除紧张、恢复健康。
⑥ 认知论——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
3、 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童年儿童的游戏是规则性游戏。
4、 象征性游戏的特征如下:
① 要有现实的替代物
② 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
③ 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而不重视结果
④ 具有想象的特点
⑤ 具有概况性质
5、 根据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点,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6、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① 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 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③ 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
④ 培养健全的人格
⑤ 增强体质
7、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
8、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①视觉复述策略②特征定位策略③复述策略
9、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 具体形象性
② 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③ 具有符号功能
④ 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1、 自我意识的发展:(1)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①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② 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③ 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④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2)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① 运动抑制
② 情绪抑制
③ 认知活动抑制
④ 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2、 道德行为的发展:(1)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2)攻击行为/侵犯行为——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A工具型攻击——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
B敌意型攻击——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年龄较小的以工具型攻击为主,较大的以敌意型攻击为主。
3、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4、 同伴关系——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活动、拥有有趣玩具的基础上。
5、 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
① 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② 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③ 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④ 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1、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12岁,以学习为主导。
2、 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①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③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3、 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以下特点:
① 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
② 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③ 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1、 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 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② 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③ 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2、 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 复述。
(2) 组织——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
① 归类②系列化
3、 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识知识分为三个方面:
① 有关自我的知识
②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③ 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4、 记忆监控——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5、 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6、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①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
②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他们的逻辑推理需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支持,甚至要借助直观来理解抽象概念。往往是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同时其作用。
③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7、 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分三个阶段:
① 直观形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是事物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7-8岁
② 形象抽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8-10岁
③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所概括的特征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
8、 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特点:
① 掌握守恒
② 思维具有可逆性
③ 补偿关系认知——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9、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①类别体系化②序列化
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1、 童年期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2、 自我评价的特点:
①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② 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③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蒙达·哈特尔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发展。
④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3、 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① 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有所减少。
② 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变化。
③ 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
4、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5、 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①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人际联结关系是教师。
②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出现了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
③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对父母和教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更注重的是朋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班级团体意识更强。
6、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①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② 单向帮助关系
③ 双向帮助关系
④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7、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
① 相互接近
② 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③ 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④ 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1、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① 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中老年也在发展
②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也有差异,发展较早,减退也早,发展较迟,衰退也晚。
③ 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
④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⑤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成熟(年龄阶段)、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等,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年龄并非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