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4.4.20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东成中心校 黄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

“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让音乐旋律在语文课堂里放飞

优美流畅的音乐旋律,蕴含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展,是辅助教学的好帮手。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它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以其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旋律恰如其分地在语文课间涌动,能使学生产生一种高尚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因此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优美的旋律可以陶冶情操,激励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恰如其分地引音乐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一、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课堂上。比如在教学《草原》,导入新课时,在课堂上播放一曲悠扬的带草原风味的歌碟。顿时,音乐旋律在教室里舒缓地流淌,轻轻地流进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奇妙视听效果的同时,一幅幅富有草原风光的画面随之展现在学生眼前: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放牧的牛羊??如诗如画的意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他们一下子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在黑板上板书出醒目的课题——《草原》。

在教学中,教者正是恰当地借助音乐这一媒介物,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很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和谐间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优美的旋律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 配乐朗读,体会语言意境

在教学《第一场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意境美,可选用一首旋律优美的钢琴曲《雪花飞舞》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和着优美的旋律轻声朗读。在朗读和诱思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感受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感交融。在音乐的浸润下,老师和学生一同陶醉,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幅银装素裹的雪景图:在漫天雪地里,一群孩子正在尽情地欢呼,尽情地玩耍,他们堆雪人,打雪仗,那欢乐的叫喊声都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是音

乐唤起了孩子们童年的欢乐,他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 学生借助音乐旋律将课文内容读透,所以感受也颇深。学生在钢琴曲的伴奏下真真正正地读出了《第一场雪》的雪中与雪后的美。正是借助音乐的无穷魅力,教者在教学《第一场雪》当中,满怀激情,着力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运用恰当的方法,努力使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让形象的语言活起来,尽力缩短学生与课文的时、空距离。教者通过在悠扬的乐声中师范读,生诵读,配画面有感情地读等形式教学,让学生对“瑞雪”已经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受到了“喜悦”的感染。教者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所包含着的雪大、雪美、人欢的景象,从而使一幅活灵活现的雪景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喜悦心情就有奠定了感性的真实基础了。

让音乐旋律在语文课堂里放飞,不但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而且让学生在音乐的陶冶和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理念深入人心。新教材也为教改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进行拓展教学。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 那如何更好地进行音乐课的“拓展延伸”,我想我们应该做到——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一、立足课本——拓展延伸的根本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音乐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 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本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例如:在指导学生聆听《三只小猪》、《快乐的小熊猫》时,教师就可以选择以小猪、小熊猫为题材的其他艺术作品为欣赏教材,如舞蹈的、绘画的、影视动画片等等。让学生在这些视觉艺术中,感受动物的各种形象、神态,然后,再与音乐相对照,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将他们在视觉艺术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音乐欣赏中,对音乐的表现内容大胆地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深化音乐的审美体验。在拓展延伸的同时,我们音乐教师也要注意要以“音乐”为教学主线,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实施、追求时髦。如果拓展不能起到扩展教学内容、扩张思维、培养能力的效果,那就没有实施的必要。

二、跳出课堂——拓展延伸的方法

音乐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音乐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也就决定了音乐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从你的房子里面走出来”,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

首先,课外拓展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范本,在很大程序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不能在最大程度上开辟音乐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作品外,还有更多的拓展方法。

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例如:我在教学歌曲《郊游》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爬小山”,“过小河”,“走小桥”,“钻山洞”等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聆听、感受、表现歌曲,在这“身临其境”的音乐课中,是学生实际生活中郊游的快乐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觉好象真正去郊游了。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好的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了音乐课堂的快乐。

2、音乐与美术学科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

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这一大家庭,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这些足以说明美术、音乐间是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的。在课堂教学中,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时,它会同时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互相影响,发挥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力、创造力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百鸟朝凤》时,我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展示这首作品美妙的意境时,学生们都很兴奋。有的画出了各种各样的鸟,有的画出了鸟儿争鸣的场景,还有的用线条和图形的逐渐变化模仿出了鸟鸣声的渐强,一堂课下来,很多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相关艺术间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的整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对不同艺术的综合感受,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率。

3.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例如,在学习《小蜜蜂》这首歌曲时,根据歌曲的内容,编一些小蜜蜂飞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进行飞舞,学生们感到非常地开心、快乐。

4、音乐与艺术之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欣赏完《春江花月夜》时,我让学生来写一写听后感,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听完了这首《春江花月夜》,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江南地区傍晚时柔软、优美的山水画:皎洁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夜幕降临了,一叶渔舟停在了碧波荡漾的湖水里,倾听着从江边钟楼里传来的鼓声,在月色中的江面上传得很远很远。它将夜晚烘托得更加美丽、幽雅。渔夫静静地听着,简直入了迷,直到钟鼓声断了,渔夫猛然一醒,才知道该回家了。渔夫摇着渔船,在月色的照映下划浆远去。《春江花月夜》不愧为音乐精品,它将景色与风土人情融为一体,确实是成功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其次,还要化有限为无限。课外拓展延伸仅靠课堂是十分有限的,要想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这

条渠道达到真正开辟音乐天地的目的,必须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拓展延伸的兴趣,一方面进行合理指导。如经常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播放一些优秀的儿童、影视歌曲,经典的中外名曲;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音乐电视节目,另外还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如儿童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元旦等都是好的文艺节目出的特别多、特别新的时候,可以抓住时机录制一些好的节目让学生集中欣赏;还可以组织鼓励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多参加一些文艺汇演、比赛;还可以利用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近民间艺人,了解民间艺人,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从中得到美的熏陶。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变不能为能,变少能为多能。

三、“拓展延伸”是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而非固定的“模式”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从一滴水中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服务。如果因为拓展冲淡了教学的主题,那这样的手段就没什么意义了。在实践运用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地去模仿、照搬,而应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尝试。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音乐教学,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立足课本,又跳出课堂,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音乐教学若能抓住事物的变化特征,拓展延伸教学的时空,那课堂必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激情的天地,师生必将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创新世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第二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努力都看到并表达出来,真的不简单,随后,我问她怎么会这样说,她说是听故事听来的。如果面对孩子不同的回答,我们只用一句“不错、很好”来敷衍的话,那么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别,表现更好的孩子的积极性和回答出更好答案后那份期许的心情我们该怎么呵护呢?所以我觉得教学跟进要个性化,面对孩子的不同,我们

的跟进评价可以有层次有梯度,是要量身定做的,这更需要教师的智慧。三、教学跟进旨在让孩子更好地参与课堂

前面通过两个例子简单地说了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但无论我们怎么尝试和改进,本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

习中来,在师生间和学生之间进行有益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从课堂中学到更多知识,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才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的最终和根本目的,如果这样想也这样做了,那么作

为教师的我们所做的教学跟进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林小玲

何谓德育?如果非要用框框架架的文字理论来理解它的话未免太过于空泛了。对德育的理解有很多,康有为执笔写下:“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蔡元培认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赫尔巴特的理解:“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见,德育乃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前段时间,媒体曝光了一起中小学生在校内群殴的视频,看着这类校园暴力的发生引起了我对德育教育的沉思。为何现今的校园暴力案屡屡发生,多不胜数?这是学生自身价值观的缺失,没有得到完善的德育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希望以音乐作为辅助,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德育教育。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歌一曲,它是一种美育的体验享受和精神的食粮,需要教者深入地了解音乐背景以及内部结构,挖掘素材,通过技巧上的训练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至于如何完成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工作的巧妙融合,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把音乐内容理解通透,先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对其进行过滤和沉淀,再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

音乐是一个用声音进行创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加入很多自己的理解。首先接触一首音乐作品,无论是快乐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都一样具有感染心灵的能力,甚至以音乐为媒介借物抒情。比如《梧桐树》这首美声歌曲,歌曲的主角顾名思义就是梧桐树。梧桐,高大魁梧,树干无节,向上直升,高擎着翡翠般的碧绿巨伞,气势昂扬,实为树木中之佼佼者。正因为丰茂挺拔的气势,它自古就被看重,在古人笔下的梧桐还经常与凤凰相联系,鸟中之王凤

凰最乐于栖在梧桐树上,突显出梧桐地位之高贵。《诗经》里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意思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因此,才会有今人常说的:“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吉祥语,梧桐就更是祥瑞的象征了。但恰恰相反的是,《梧桐树》一曲所表达的情感不是喜悦祥瑞,而是凄美婉转。它告诉我们音乐的元素不仅仅只有旋律,还可以包含文学语言。也由于梧桐树落叶乔木的属性,让我们一提起梧桐就少不了落叶的感觉,从而在歌曲中透着淡淡的落寞和忧伤。通过对比,我更深地掌握了作品的内容,再加入我自身的情感领悟和具体感受,才能传达出形象生动的知识体会,让学生不单从理性上而更多是从情感上表现音乐、理解音乐。

二、在学习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道德修养

不同的音乐能够带给人不同的体验,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够陶冶情操。这个作用在学生的任何一个学习音乐素养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学习一段节奏时,轻快的节奏能给人愉悦轻松之感;如若是一段沉重缓慢的节奏,我们的感受就会有较大的落差。在我的理解中,音乐更有积极与消极之分,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倾向:当我们想要表现积极向上的乐章时,会运用声调较高,音色较清脆的乐器来演奏;相反如果需要渲染消极之乐时,就会运用音色低沉的乐器来表现。音乐是一种灵动,它甚至可以极致地表现出人的情感,它能够带给人美的享受,还培养学生以美的角度去欣赏事物,有了对美的感知,就能更好地判断是非黑白,这就使道德修养提高了。为什么人们心中的白天鹅是美好善良的

化身?我们怎么知道暴风雨的来临预示着厄运和战争?是音乐形象的塑造,推动人脑对事物的联想,形成固定独立的认知,这就是在欣赏和学习音乐中接受德育渗透的过程。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突出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 产 党,哪有新中国。”

这段耳熟能详的歌词出自红歌《在灿烂阳光下》。它唱出了每一颗紧系祖国的心,饮水思源,施恩勿忘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强调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定是教育发展的主流。就以我对歌曲《黄河颂》进行备课的过程作为例子,这首歌曲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整首歌的基调澎湃昂扬,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不仅使学生领略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更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民族情感,达到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除了介绍歌曲作者和创作背景,我还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黄河真图以及音乐片段供学生欣赏,希望通过声色之感染,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这些就是我对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理解。音乐教育是一个不断培养创造综合型人才的过程,二十一世纪不仅需要有能力,更倡导德才兼备。我定尽我所能,努力培育栋梁,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增添光彩。

Email: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jiaoyuluntan@

217

更多相关推荐:
音乐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总结

音乐学科德育教育渗透的总结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是数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音乐不仅能益智而且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与德育是紧密联系的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深知德育教育一...

八年级音乐德育渗透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音乐德育渗透工作总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

八年级音乐德育渗透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德育渗透工作总结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

九年级音乐德育渗透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音乐德育渗透工作总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

小学音乐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音乐教育更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

花香沁芳菲雨露润心田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王耀纬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科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一种特殊...

二年级音乐德育渗透总结

二年级音乐德育渗透总结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饶欣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小孩对音乐兴趣爱好的最佳阶段如果这个阶段音乐课枯燥乏味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厌倦提不起兴趣那还谈何培养音乐兴趣呢所以在我的音乐课上我的原则...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尖山民族小学贺德知音乐既能使人形成良好的品质又能向人传递思想情感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协调对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中...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摘要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它能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此外它还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最为直接和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

音乐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第六课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二教材分析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柳南中学吕艳艳一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因此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_cy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曹阳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

音乐学科德育渗透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