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5.13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

A它是科学理论 B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C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它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哲学

2.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4.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5.关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富人的看法是 (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

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8.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上述

事实说明( )

A.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

9.《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这说明( )

A.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下列观点,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 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 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

D.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1.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12.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13.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4.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15. 中山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捷,在珠海哲学学会讨论哲学大众化课题时称,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主张“我们要以哲学的方式生活着”。 这说明( )

①哲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②只有哲学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对待哲学要“学以致用” ④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17.“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

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18.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

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9.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

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之所以要用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是因为(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必定能取得成功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22.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③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任何哲学都是 ( ) 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②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

平出发,在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

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25.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

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力

26.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

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7.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说:“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

动??最后追到有一个不受其它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

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这一观点属于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

进步”。回答28—29题:

28.上述论断说明( )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9.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3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二、非选择题

31、“哲学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请谈谈你的看法。(12分)

32、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6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

(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4分)

33、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6分)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8分)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A 5 B 6 C 7C 8C 9A 10D 11D 12B 13B 14C 15 C 16C 17A 18A 19C 20D 21C 22D 23B 24A 25A 26 C 27B 28C

29D 30D

31、(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能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题目的说法有其正确的一面。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

误之分,而且还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错误的、非科学的哲学,不

仅不能使人聪明,相反还会把人们引入歧途。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和方法论,它能启迪智慧、使人聪明,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能使我们取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功。 32(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

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33(1)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③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第二篇:37中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长沙市第37中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

试卷Ⅰ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20xx年9月22-24日,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等四大峰会并发出“中国声音” ②某省发现的大片原始森林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为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各地开展了“唱红歌、颂祖国”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0xx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39处世界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又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3、《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xx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回答4-5题。

4、奥巴马从故宫的建筑上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并在胡锦涛主席为其安排的欢迎晚宴上,观赏了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等七件文物,使奥巴马近距离体验中国历史的厚重。这说明(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5、登上八达岭长城,奥巴马感叹:“长城太雄伟了,这让我想起了中国悠久的历史。” 可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②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③

6、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C.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7、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20xx年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60华诞。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欢快的联欢活动。

8、晚会开始,4028棵多彩“发光树”组成9000平方米的“光立方”交替组合出“国庆”、“祖国万岁”等字样和金色的五星、枝繁叶茂的森林、巍峨壮观的长城等图案。串串游走的烟花在网幕上勾勒出连绵的群山,一道银色的焰火瀑布从夜空中飞流而下,“光立方”烟花波浪潋滟,汇成一幅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画卷。壮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媒体,传播至世界各地,并深深打动着亿万观众特别是中国人的心。这体现了( )

1

①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现代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④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⑤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9、下列各项中,完整揭示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是( )

A.社会物质文化条件发展了,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B.社会越发展,越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C.人全面发展了,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D.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10、20xx年2月27日,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谈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说明(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 B.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1、20xx年迪斯尼公司经典卡通形象唐老鸭迎来了75岁生日。诞生至今,这只穿水手服、爱发脾气、总是捣蛋的白鸭子,已从最初米老鼠的配角成为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卡通明星。材料主要说明( )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一定社会的文化促进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 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12、我们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看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交往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西方人对你的赞美之辞,你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13、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4、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B.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

C.相互尊重 理解个性 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D.尊重差异 和睦相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15、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自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17、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8、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者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19、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20、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1、“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节日。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文化总是在继承中发展 D.文化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22、2010

37中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

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

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

现了广州历史名城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

动会应有的动感和现代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 )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该标识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23、20xx年5月27日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50周年纪念日。《梁祝》由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的成员们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创作而成。50年来,它那优美的旋律,不仅深深地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里,也感动了整个世界。《梁祝》的成功表明( ) ①提升文化竞争力必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

③立足民族传统又面向世界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优秀民族文化不仅属于该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xx年7月8日,中国和马来西亚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在马来西亚建立首家孔子学院。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这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有很大关系。这告诉我们( )

①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表明( ) 3

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

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37中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Ⅱ 非选择题(共50分)

26、我国自20xx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这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体现了法定节假日向民族节日倾斜的原则。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国家为什么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民族节日设为法定假日?(12分) 参考答案:

文化影响的来源:营造一个弘扬中华文化的良好的氛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影响的特点: 优秀文化的作用:

27、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0分)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

28、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这一精神,某班开展了合作探究并收集到下列材料:

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时代,是呼唤创新的时代。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因此,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假如你是研究组其中一员请参与研究以下问题:

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2分) (1)立足于社会实践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3)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洋为中用

29、20xx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45周年的日子。西藏自治区45年来,政府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尊重藏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出台了不少法规和规定,对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保护,使其

4

重放光彩。今天,藏族文化的发展打破了封闭、停滞状态,形成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开放发展的态势,同时西藏文化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与封建农奴制相伴随的腐朽、落后的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步被抛弃,藏族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妥善保护和继承,并被赋予反映人民群众新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弘扬和发展。这一切有力地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进步。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6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反作用。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影响,给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③优秀文化的作用

④文化创新--

5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第一次月考反思

高中第一次月考反思高中第一次月考反思一考后反思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一种近乎相同的感受就是不安对成绩感到不安对未来的学习感到不安有的科目的成绩还说得过去但我不满足于此有些科目真的说不过去通过这次考试我还是有一定的收...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总结与反思教师:吴**对于这次考试,总体感觉不够理想。平均分、优秀生都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这一次考试对教与学作一下总结与反思。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教学上的那股激情和动力不足,对学生缺乏…

高一第一次英语月考反思

高一第一次英语月考反思时光匆匆,转眼间月考已经结束,可是这次英语成绩太不理想。看着学生的试卷,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有些学生和我想象的水平相差甚远:听力错十个以上,完型和阅读总共错十个以上。有些优生平…

高一物理第一次月考——反思总结题型

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上)九月月考反思总结类型题1、对下列(1)(2)(3)(4)(5)做直线运动的物体,请描述该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在各个时段是怎样的变化情况?若(2)(3)(4)(5)中,…

高三第一次月考反思

一个高三学生的心路历程按唐朝去年高考考上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南宁市三十三中的一个应届毕业生算是成功的事后她无意中跟我说起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八篇总结她说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她就是反复看这八篇总结对照其中出现过的...

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的反思总结

语文知识疏漏:1课本上的字音字形,2平时知识的积累3作家简介及文学常识4作文素材积累低级错误1题目要求需按正确的选成错误的2语句改错忘记判断了逻辑顺序3名句默写,相似程度高的答题技巧与心态:做语文的时候整体感觉…

高一语文12月月考总结反思

高一语文12月段考反思总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大半个学期就过去了我还来不及停下脚步回思自己上过的课我们就将迎来新学年的期末12月段考这张卷子总体难度不难超过70的却不多6070分数段的人最多但不及格的人数也比期中考...

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

20xx20xx学年上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和集合AB如图所示则UABA56B356C3D0456782已知...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

20xx20xx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命题人审核人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百舸k寂寥lio凌lng侮惆怅chngB方遒qi颓圮p雾霭i青荇xngC浪...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20xx年德国世界杯开赛之际德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用绿色塑料袋盛装的各个球场割草后的世...

20xx――20xx年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20xx20xx年秋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学家范文澜评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说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高一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考生注意本学科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

高一第一次月考反思(34篇)